珂朶羅博士、劉若瑀、古秋妹、田美秋、張膺康、袁啟同、周由美、謝春德、潘燕九、林惠蘭、呂政宇、楊敏郎、陳正治、王灝、甘興德、梁姈嬌、林孝宗、王心怡、徐兆煜、劉文龍、吳炳忠、楊武東、陳樹根、方錫淋、焦雲龍、鄭光遠、聖輪法師……
本書訪問了以上二十七位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士,有的已經成名,辦過數次的展覽,有的已成為人師,已經在做傳承的工作,有的已經成為知名的表演團體,在藝文界是人盡皆知。他們的心路歷程,人們未必知曉。更多的是,隱藏在社會的底層,默默無聞,只為自己的興趣,從事創作的工作。
作者簡介:
鐘友聯
別號無隱逸士、物外閑人,一九四七年出生於台彎彰化。畢業於國立台彎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曾經於台灣大學及文化大學任教。目前隱居山林,過著耕讀生活,喜歡賞鳥、玩石,偶而玩玩石雕。
章節試閱
第二章 劉若瑀的優人神鼓傳奇
一、修行與藝術的結合
跟雲門舞集一樣,優人神鼓已經成為台灣之光。
從一九八八年創團到現在,已歷經二十個年頭,在這不算短的歲月裡,他們不斷地努力,現在已經建立自己的特色,在表演藝術的領域已佔有一席之地,不僅風靡國內,而且享譽國際,已經到過一百多個城市,也曾經到莫斯科表演過了。
優人神鼓的前身就是優劇團,當時知道的人,恐怕不多,等到蛻變成優人神鼓以後,不斷地成為社會矚目的對象,每次的演出,都是一個驚艷,每一個動作,都會引起討論。
優人神鼓的表演,主要是透過肢體動作和鼓聲,來傳達和探索人類內在深沉的渴望,全場不說一句話,透過舞者也是鼓手,一步一步地引導,讓人不知不覺地陷入沉思,跟著一起探索生命中的許多疑惑。
這是藝術和思想性都很濃的劇團,而他們要表達的每一個觀點,都是觀眾共同的欲求,他們的表演,之所以能感動人心,是因為觸動了潛藏的,存在於內心深處的那些原始的渴望。
這些內在的東西,都是修行者不斷探索的題材。
優人神鼓是藝術表演團體,也是修行的團體。
二、心中有願
「幾乎每個欣賞過優人神鼓表演的人,都會感受到,修行的意味很濃,妳是如何會想到將藝術與修行結合,而且結合得那麼好。」我請教創辦人劉若瑀小姐。
「我一直都在探索生命根本究竟的問題,這是嚴肅的課題,在我的內心,一直有這樣的渴望,希望有一天可以成佛。」
「難怪妳的劇團,總是表現出濃濃的探索的意味,總是會讓人陷入沉思。」
「表演就是要呈現心中這個願望。」藝術總監劉若瑀說。
「是不是學習的過程,塑造了這種風格?」
「也許是吧!我在學校學的就是表演,早期我在蘭陵劇坊演舞台劇,我深深覺得表演是一門不簡單的學問。因此我想出國進修,而紐約是人文薈萃的地方,所以我選擇紐約大學的表演組,這個學習的旅程,對我有很大的幫助。當時李安,羅曼菲,都是我的同班同學。」
「影響您最深的是哪些教授,有特別的教導方式嗎?」
「我遇到了世界級的劇場大師Grotouski,他是波蘭人,二十幾歲就在講老莊。」劉若瑀接著說:「最深刻的印象,是在加州牧場受訓,那是印第安的訓練方式。利用大自然的變化,用黑暗,日出日落,訓練我們對大自然的感覺。傍晚,下午四點的時候,去看日落,靜靜地看著黃昏時太陽的移動。從明亮的天空,一直看到昏暗的天空,太陽下山了,黑暗中,萬家燈火亮起來了。老師只是給我們方法,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去體會,認真去感受。」
「這種靜心的訓練,很有禪味,這種體驗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老師就是要我們在變化中,得到個人的體悟。」
「還有印象更深刻難忘的訓練嗎?」
「我們的劇場導演帶給我們貧窮劇場的理念,這意味著人的力量最重要,華麗的,別的裝飾不重要,能不能感動觀眾,完全在於人的力量。這個理念,對我的影響太大了。」
「所以,現在您們隨處都可表演,您們掌握了人這個元素。」
「我們曾在牧場的穀倉中,接受一種特殊的訓練,這個經驗太特殊了。導演要我們置身完全黑暗中,在黑夜裡,在森林中奔跑,地形凹凸不平,我們只能盯著前人的後腦袋,往前直衝而去,速度越來越快,在黑夜的森林中奔跑了五十分鐘,跑到上升的山坡,心中動了念頭,我落後下來,脫隊了,迷路了。當我摸索回到糓倉時,只見大家默不作聲,靜靜地坐在那裡。」
這是劉若瑀的特殊受訓經驗。
我們知道,這樣的訓練,表面上看不出是在做表演訓練,其實是在做根本的心性鍛鍊。
三、蛻變的過程
「優劇團的年代,跟現在的優人神鼓,風格上,應該差異很大吧!」
「當然,這是有個蛻變的過程。當時,我的小孩要誕生,產後,團員集體出走,被人帶走了。我想沒關係,我們可以重新開始,塑造自己的風格,這正是改變,突破,創新的時候。」
「等於是重新開始。」
「當黃誌群加入劇團後,我有了更深入的領悟。過去,我在糓倉所受到的訓練,並沒有完全體會,當時甚至覺得有點委屈。黃誌群有他特殊的奇遇。」
當劉若瑀遇上了黃誌群,碰出了火花,形成了現在的風格。
她體悟到糓倉的心性鍛鍊是必要的,而且是根本的。
劉若瑀接著說:「現在方法上,我們已經回歸簡單的方法。很多事情,不是靠意志力去完成的,意志力也是暴力,我們開始學習放下。當一個人在孤獨的時候,才能看到自己內在的力量。只有對自己完全覺知,努力觀察自己,觀照自性,此時才會發現,原來不同階級,不同的人,其實,原來是相同的。」
「妳已經完全走上修行之路了。」
「現在我每天打坐八個小時,曾經閉關三十六天。我們的頭腦是無孔不入,完全守不住。我們不斷地創造自己的幻覺,讓您誤以為真。我想要明白個究竟,但是還是不斷地在製造下一個幻覺。」
優人神鼓的確是個修行的劇團,表演就是修行。
四、黃誌群的奇遇
黃誌群是馬來西亞的僑生,五歲就聽鼓,十一歲開始打鼓,十七歲到台灣,原本是雲門舞集的舞者。
「離開雲門舞集後,有一個月的休息,我到印度旅行,這趟旅程,改變了我的一生。」黃誌群如是說。
「您遇到了奇人異士?」我問黃誌群。
「我在恆河遇到了師父,從此我的生命完全轉變。我們在小旅館喝茶聊天,他問我如何打坐,我告訴他,我打坐念佛的經驗。師父聽了之後,說我還在糖果盒的外面,還沒有吃到糖,他們的安靜是不一樣的。於是我到了菩提伽葉學習打坐法門。」
「這位師父的教導,有何殊勝之處?」
「他要我們二十四小時活在當下,過去,現在,未來,都不可得,只有當下最真實,但又無法把握,只好覺知當下,看住自己的起心動念,走路時,把心放在腳,沒事時,聽著,看著自己的念頭。」
黃誌群接著說:「當我在恆河的時候,常常看到有人在燒屍體,生命很脆弱,剎那間就消失了,不一定要等到老。我突然想到,下一個被燒的,可能是我,內心很急,所以趕快到菩提伽葉找師父,在那裡學了半年。回來後就加入了優劇團。」
五、一日三打
「您把修行的體驗融入了表演,看到您在舞台上走路,根本就是禪師的風範。」
「單是走路,就要練習六個月。作品就像鏡子,那就是當下的自己。其實,藝術是假的,它是個橋樑,我們是在追求生命完整的智慧。」
「這也算是借假修真。這麼高的理念,您是如何訓練團員?」
「我們是一日三打,打坐,打拳,打鼓。」
優人神鼓的表演是很耗體力的,原來打鼓的背後,要以打坐和打拳為基礎的。黃誌群在學校讀的是體育,武術的基礎很好,他是得到霍元甲的傳承,專練精武門的武術,有了這樣的武術背景,才能勝任這種大量消耗體力的表演。
「在您的表演中,修行這麼重要?」
「舞台如道場,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舞台上的魅力,是可以檢驗一個人的整體意境。舞台上的每一個動作,都要花上千百次的練習,才能精準到位,才有韻味。打鼓是加法,這是技術,要不斷練習,就會進步;而打坐是減法,不斷地放下,才能看清自己。就像老禪師拿著棒子,不斷地逼問,如何是你的本來面目。只有不斷地沉澱,才能顯出內在的力量,作品才有動人的生命力。」
我們可以看出,優人神鼓的表演,含有東方禪意的元素,中亞神社舞蹈,動作節奏扣人心弦。作品不斷地呈現,在探索生命的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從追尋的困惑中,我們可以體悟到許多可以讓我們開悟的元素。
劉若瑀和黃誌群領導的優人神鼓,傳達了人內在的聲音,呈現的,的確是修行的藝術,所以能夠有很大的撼動人心的能量。
第二章 劉若瑀的優人神鼓傳奇
一、修行與藝術的結合
跟雲門舞集一樣,優人神鼓已經成為台灣之光。
從一九八八年創團到現在,已歷經二十個年頭,在這不算短的歲月裡,他們不斷地努力,現在已經建立自己的特色,在表演藝術的領域已佔有一席之地,不僅風靡國內,而且享譽國際,已經到過一百多個城市,也曾經到莫斯科表演過了。
優人神鼓的前身就是優劇團,當時知道的人,恐怕不多,等到蛻變成優人神鼓以後,不斷地成為社會矚目的對象,每次的演出,都是一個驚艷,每一個動作,都會引起討論。
優人神鼓的表演,主要是透過肢體動...
作者序
美麗是個誘人的元素,每個人都想去擁有它,創造它。我也不例外,我愛欣賞美的風景,美的事物。更喜歡與有創意,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士交往。
凡是從事藝術創作的人,我都很樂意用藝術家這個名稱來稱呼他們,因為他們對藝術創作的執著、熱忱,令人敬佩。每次與他們對話的時候,常會得到許多啟示,而不自覺地深入去探討他們內在的創作理念。這些點點滴滴,常讓我回想與感動,覺得很有意義,值得把它記錄下來,久而久之,也就誕生了本書。
本書訪問了二十七位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士,有的已經成名,辦過數次的展覽,有的已成為人師,已經在做傳承的工作,有的已經成為知名的表演團體,在藝文界是人盡皆知。他們的心路歷程,人們未必知曉。更多的是,隱藏在社會的底層,默默無聞,只為自己的興趣,從事創作的工作。發掘這些素人藝術家,我覺得更有意義,更是我喜歡做的工作。
本書所介紹的二十七位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士,遍及社會的各個層面,士農工商皆有。有的是科班出身,藝術系畢業,有的是出國留學回來的;更多的是素人藝術家,沒有受過專業訓練,有的是自己拜師學藝,有的是無師自通。有的只有小學畢業,有農人,有商人,有家庭主婦,也有出家人。
我對這些素人藝術家特別感興趣,對他們如何接觸到藝術,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如何摸索學習,尤其是,在從事藝術創作以後,對人生有何改變,感到特別有興趣。
從這些人身上,可以得到許多啟示,人有無比的潛能,只要努力去開發,必有成就。找到自己的興趣,潛能,不管從事何種行業,都可以從藝術創作中得到滿足,充實生活,美化人生。
我從這些人身上,學到許多,我很樂意與讀友們分享。感恩秀威出版公司,對藝文的重視,樂意出版本書,作者個人的用心,以及心得,才有機會分享出去。祝福有緣接觸到本書的朋友,也能開發自己的潛能,有個創意的人生。當然,如有不是之處,也歡迎指教。
鐘友聯 謹識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於學不厭齋
美麗是個誘人的元素,每個人都想去擁有它,創造它。我也不例外,我愛欣賞美的風景,美的事物。更喜歡與有創意,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士交往。
凡是從事藝術創作的人,我都很樂意用藝術家這個名稱來稱呼他們,因為他們對藝術創作的執著、熱忱,令人敬佩。每次與他們對話的時候,常會得到許多啟示,而不自覺地深入去探討他們內在的創作理念。這些點點滴滴,常讓我回想與感動,覺得很有意義,值得把它記錄下來,久而久之,也就誕生了本書。
本書訪問了二十七位從事藝術創作的人士,有的已經成名,辦過數次的展覽,有的已成為人師,已經在做...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以色列藝術家珂朶羅博士
一、殊勝的因緣
二、和平之書
三、由簡單來創作
四、通往神的道路
五、人不是世界的重心
六、打開自己
第二章 劉若瑀的優人神鼓傳奇
一、修行與藝術的結合
二、心中有願
三、蛻變的過程
四、黃誌群的奇遇
五、一日三打
第三章 經典佛舞首創者古秋妹
一、動的藝術教育
二、向下扎根,向上萌芽
三、研發經典佛舞的因緣
四、什麼是經典佛舞
五、傳舞亦傳法
六、遍地開花
第四章 田美秋的異數構成美學
一、感恩父親的成就
二、啟蒙恩師的影響
三、繪畫旅程中的貴人
四、萬綠之紅與異數構成
五、瓶頸的突破
六、心中的尋夢園
第五章 把做陶當修行的張膺康
一、美的呼喚
二、迷上柴窯
三、大自然的力量
四、尊重的態度
第六章 袁啟同的思想雕塑
一、初露才華
二、選擇了雕塑
三、楊英風大師的啟示
四、聖輪法師的影響
五、思想雕塑
第七章 周由美進入繪畫的心靈世界
一、心靈的震撼
二、藝術生活化
三、以畫會友
四、繪畫改變了人生觀
五、親近自然
第八章 攝影大師謝春德
一、生命中的任性
二、玩自己的遊戲
三、尋找生命的出口
四、攝影是一種創作方式
五、鏡頭下的人生
六、藝術的感動與心靈的提昇
第九章 傳承茶道藝術的潘燕九
一、茶道藝術
二、刀風墨雨茶煙之室
三、詩書畫印舊因緣
四、花酒茶石不了情
五、煙霞泉石任懶散
第十章 愛玩美求完美的林惠蘭
一、藝術就是在玩美
二、自然藝術的運用
三、常民藝術
四、種子的啟示
五、心靈的的導師
六、玩美完美
第十一章 藝術教育工作者呂政宇
一、生涯難以規劃
二、篆刻藝術
三、全方位的藝術創作
四、藝術創作帶來什麼
第十二章 用水泥作畫的楊敏郎
一、筆架山下一隱士
二、畫人像門庭若市
三、畫中畫
四、用水泥作畫
五、英雄豪傑任我擺佈
六、山居樂趣多
第十三章 傳承麗水畫派的陳正治
一、就是愛畫畫
二、水墨意境
三、妙趣渾然天成
四、創意無限
五、麗水畫派的精神
六、繪畫可以減壓 128
第十四章 能詩能書能畫的王灝
一、踏上藝文之路
二、藝術的本質
三、且把詩筆換畫筆
四、在地的鄉土的
五、在地的活力
第十五章 將書法與器皿結合的甘興德
一、茶與書法
二、學書法的要訣
三、以刀代筆
四、美化生活
第十六章 繪畫改變了梁姈嬌
一、幾乎忘了自己
二、進入藝術的桃花源
三、抗癌畫家
四、繪畫改變了她
第十七章 把藝術當修行的林孝宗
一、四十歲開始創作
二、被逼上創作之路
三、大師的啟示
四、工作傷害
五、心境的改變
六、蓄勢待發
第十八章 將圖形文字藝術化的王心怡
一、苦學出身
二、藝術的潛能
三、圖形文字藝術
四、找到生命的感動
五、感恩回饋
第十九章 迷戀柴燒的徐兆煜
一、泥巴是童年的玩具
二、設計,雕塑,陶藝
三、用泥土創作
四、最愛捏碗
五、迷人的柴燒
六、作品的特色
第二十章 賦予石頭生命的劉文龍
一、從小愛畫畫
二、參訪心得
三、創作理想
四、石雕創作
第二十一章 在木頭中尋找生命的吳炳忠
一、木頭的魅力
二、從木頭中尋找靈感
三、在枯木中發現生命
四、作品的生命力
第二十二章 生活藝術工作者楊武東
一、音樂愛好者
二、茶之藝術
三、一切都是為了茶
四、陶藝創作
五、竹雕創作
六、生活藝術
第二十三章 從事寺廟彩繪的陳樹根
一、從小愛塗鴉
二、寺廟彩繪
三、彩繪的內容
四、藝術無限
第二十四章 鄉土藝術工作者方錫淋
一、鄉土是藝術的源頭
二、無師自通創作藝術
三、自製樂器,創作歌曲
四、城市有錢,山中有寶
五、木雕創作
第二十五章 玩桌椅藝術的焦雲龍
一、築木而居
二、搜救經驗
三、豐富的休閒生活
四、回歸自然
五、玩桌椅藝術
六、山中無煩惱
七、生活理念
第二十六章 浪漫的陶人鄭光遠
一、美的引誘
二、上天給的際遇
三、浪漫的陶人
四、生命的感動
第二十七章 聖輪法師的心靈藝術
一、自性的流露
二、生活藝術大師
三、心靈藝術
四、禪的藝術觀
自序
第一章 以色列藝術家珂朶羅博士
一、殊勝的因緣
二、和平之書
三、由簡單來創作
四、通往神的道路
五、人不是世界的重心
六、打開自己
第二章 劉若瑀的優人神鼓傳奇
一、修行與藝術的結合
二、心中有願
三、蛻變的過程
四、黃誌群的奇遇
五、一日三打
第三章 經典佛舞首創者古秋妹
一、動的藝術教育
二、向下扎根,向上萌芽
三、研發經典佛舞的因緣
四、什麼是經典佛舞
五、傳舞亦傳法
六、遍地開花
第四章 田美秋的異數構成美學
一、感恩父親的成就
二、啟蒙恩師的影響
三、繪畫旅程中的貴人
四、...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