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校長的麻辣治校哲學,有驚心動魄時,也有溫馨感人處,處處展現不同於往昔的制式僵化老舊理念與作為,是青少年後輩晚生的絕佳借鏡、前輩典範;這是一本有志出任校長或現任者的校長錦囊密笈,更是教師與家長的口袋法寶,做人處事與教養子弟的實用參考書。
本書特色
陳校長的麻辣治校哲學,有驚心動魄時,也有溫馨感人處,處處展現不同於往昔的制式僵化老舊理念與作為,是青少年後輩晚生的絕佳借鏡、前輩典範;這是一本有志出任校長或現任者的校長錦囊密笈,更是教師與家長的口袋法寶,做人處事與教養子弟的實用參考書。
作者簡介:
陳守讓
彰化伸港人,台北師專、讀淡江大學戰所碩士。以教育部國際文教處科長、專門委員經立出任國立復興劇校校長六年,後轉任台中市新民商工職校校長四年,再出掌台北市華興中小學院校長十年至退休,校長生涯計二十年。
教育部《推展社會教育有功人員獎章》,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推動社會教育貢獻獎》,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傑出校友》,教育部《全國認輔工作特優獎》,台北市立教育大學《Inno School 2010全國學校經營創新獎》,中華中等教育學會理事。
陳校長E-mail帳號:chen29307393@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書籍推薦人
朱宗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李殿魁(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兼任教授)、李鍾桂(中國青年救國團名譽召集人)、曾永義(臺灣大學名譽教授)、楊國賜(國立嘉義大學創校校長)
名人推薦:書籍推薦人
朱宗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校長)、李殿魁(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兼任教授)、李鍾桂(中國青年救國團名譽召集人)、曾永義(臺灣大學名譽教授)、楊國賜(國立嘉義大學創校校長)
章節試閱
我的家庭:來自彰化海邊的農村孩子感恩圖報
我的祖籍彰化埔鹽的廍子村,陳氏算是當地大家族,人丁旺盛。父母親婚後縣內遷移,從埔鹽移居到大肚溪口的什股村外村,用四分田地來開闢新天地,因此我是來自彰化海邊的鄉下孩子。
戰後一九四七年我在彰化伸港海邊小農村出生。由於伸港是海埔新生地,農作物收成欠佳,僅夠糊口甚至入不敷出。因此父親兼做磨刀、補鍋、辦桌等雜活;母親於農暇之餘,兼種蔬果、圏養禽畜以貼補家計。記憶中,我是在物質極度匱乏中渡過的童年。
我上有一個哥哥、五個姐姐,下有三個妹妹,算是鄕下的大家庭,由於食指浩繁,養育困難,父母只好將二個姐姐和一個妺妹,送給親戚領養。兄弟姐妹十人,四個姐姐生逢戰亂而無法接受教育,大哥和五姐、二妺於小學畢業後,立即就業以分擔家計,只有我和小妹比較幸福,受苦最少,並在兄姐資助下完成高等教育,算是最幸運了,尤其是我又從事教育工作,長大後家族中大小事,常要我參與和決定,我的責任特別重大。
在極度貧窮的農村長大,從小自卑感較重,總覺得凡事不如人,加上營養不良而致體弱多病,一個傷風就會引發上吐下瀉,躺在床上一週左右才會痊癒,生病時只能服用簡易薬包,在小學階段沒有一個學期是全勤的,印象中只看過一次醫生、打過一次退燒針,沒病死、餓死而能存活下來,已是萬幸。記憶中,自己一直體質孱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媽媽給我縫製的小棉襖,差不多要穿到半年以上。
父親是個傳統的大男人主義者,他未用完餐前,我們不敢上桌吃飯。他對子女管教極為嚴厲,我們小孩都非常怕他。母親是個傳統的鄉下婦女,內歛勤奮,操持家務,尤其生養十個小孩,誠非容易。在我稍稍懂事時,大哥已到台北闖天下,五個姐姐不是在家協助農耕,就是在外幫傭或到工廠做工,我在家要協助照顧妺妹、幫忙輕微的農務。雖然家貧,但我們十個兄弟姐妹感情很好,逢年過節時兄姐從外地回來,總會帶回僱主所送半舊衣物或美援物資,對貧農子弟而言,每次兄姐回來是我最期待的時刻,常會帶給我一些驚喜。
雖然生長在貧窮農村,而且從小身體羸弱,但我惟一可取的是,還算聰明,從小學起,不算用功但成績常名列前茅,這是自卑中惟一得以自負之處,也是父母親在鄉里間足以自豪之事,更使兄嫂、姐姐和姐夫們,樂於長期資助我這個會念書的弟弟,一直到我師專畢業開始教書為止。正因為兄姊的資助,我才有機會完成學業,謀得公職,因此對兄姐的子女們,我始終義無反顧地協助和指引他們,就算他們犯錯,一通電話、一紙信函,我立即趕到規勸教誨,他們也把我這個舅舅或叔叔當成第二個父親,這是我回報兄姐的最好方法,看著甥姪輩們一個個成家立業,各有成就,我自是心滿意足,十分欣慰。
求學生涯:艱困的青澀歲月遇貴人
我民國四十三年七歲才進入家鄉新港國小就讀,由於身材瘦小,且當時教育資源不足,低年級採二部制教學,從家裏到學校約兩公里,赤腳徒步到校約需一百分鐘,上午班時,天還未亮,五點多起床清晨即出門到午後一兩點才能到家;輪到下午班時,雖然不必摸黑起床,十點多還可以吃過母親熬的地瓜稀飯再上路,可是得要到黃昏時刻方能返抵家門。印象中,小時候,每天都是處在半挨餓狀態,餓得饑腸轆轆,因此路途中會偷拔些茭白筍、地瓜或甘蔗等,暫時填填肚子充飢。
腳踏車的求學歲月
記得三年級時,有一天父親買了輛中古腳踏車給我,從此我就免步行,改騎腳踏車上學,一直騎車到初中畢業。回憶起來,騎車雖然快了,但走的路有一段石頭路,顛簸難行;一段是泥土路,一遇雨天就泥濘不堪,經常摔得鼻青臉腫。而且父親買的是拼裝老爺車,經常爆胎、脫鏈,必需牽到修車店修理後才能再上路。「騎驢勝徒步,無魚蝦也好」,當年能騎車上學已經不錯了,因此我也不以為苦。
到了五年級,考上升學班,準備升學補習,當時有丁、戊兩班是升學班,由姚老師兄弟二人任教,前五十名在丁班,後五十名在戊班,共一百人,大姚老師教學嚴厲並可以體罰,成績每週計算一次,重新排名次和班級,八十分是及格,差一分打手心一下。如以現代教育觀之,既是惡補又是體罰,簡直不可思議,但這在當年是司空見慣,不必驚奇。
也由於老師的嚴格要求,我們這一屆考上中一中、二中、衛道、彰中、彰女、彰商、彰工等名校初中部者超過二十人,打破歷年紀綠。但兩位姚老師也於我們畢業後,離開教職自行創業,我的國校生活也劃下完美句點。
當年補習費每個月十塊錢,逾期未繳費者,「座號」會被寫在黑板右上角,我的座號是經常、甚至還有重疊幾個月,被登記在上頭。也因此從小就認知到,貧窮是一種恥辱,我一定要奮發向上,否則永遠被人看不起,這是由從小自卑,轉而自立自強,進而自負的原動力。
年少輕狂的青澀年華
民國四十九年,我進入彰化中學初中部就讀,無論是炎炎夏日或是颳風下雨,仍然是騎車約二小時上學。初一從偏鄉農村進入城市就讀,有如劉姥姥進大觀園,好奇加上好玩,週末下午是瘋狂時段,混水摸魚看霸王電影;一人出租三人看武俠小說;聚眾入後山偷採鳳梨,吃到滿嘴出血;三五成群聚集打球、打屁⋯⋯,常鬼混到傍晚才倦鳥歸巢。所幸憑著臨時抱佛腳,成績雖平平,尚可低空掠過而升上初二。同年考上初中的小學同學,已有多位因留級而停學。
上了初二,玩興依舊,以致成績一落千丈,上學期結束時,居然英、數兩科不及格,如果留級則必然會遭到父親厳厲處置而被停學,後果不堪設想。依照當時規定:學年成績得以上下學期成績平均計算,因此下學期英、數兩科幾乎是用強記硬背才過關升級。
黃瑤珍老師,迷途羔羊的恩師
那年夏天母親養大一批雞群,原預定將出售所得款項,做為我初三新學期的註冊費用,但註冊前夕,天公不作美,連下幾日豪大雨,到了註冊當日中午,雞販仍無法到村裡收購,眼看無錢註冊,只好中輟停學,我心想只有到台北和大哥學做生意一途。於是騎了車到彰化向導師黃瑤珍老師辭行,見到黃老師時,不禁悲從中來而抱頭痛哭,老師瞭解原委後,隨即帶我到學校補辦手續並代繳費用,黃老師解我燃眉之急,幫助我完成了初中教育,我一直感念在心。
黃老師把我拉回學校,是迷途羔羊的恩師,一直到我在師專唸書,於假期中回鄉去探望黃老師,他的家人告訴我,老師因肝病已逝世一年多,我要求向黃老師靈位上香致敬,黃老師!守譲衷心感謝您!
幻夢初醒,決定重返校園
念書考試對我而言沒什麼困難,反正我也不拼第一,能過就好。真正困難的是每學期開學前,母親常得翻箱倒櫃把這半年辛苦攢下來的積蓄和私房錢全都挖出來,東拼西湊仍未必足夠,為了籌措學費,母親總眉頭深鎖,白髮也增添許多。這一切看在叛逆期的我的眼裡,由自卑轉而自負的念頭油然而生:「哼!有本事的人才不念書呢!我頭腦靈活,將來到台北必能闖出一片天!誰要念這破書?」
於是,初中一畢業,同學們還在準備考高中,我就隻身上台北闖天下,先在景美萬隆賣菜,後來到後車站一針織廠做工,領到生平第一份薪水兩佰元,前後工作了十個月。
事實證明我當時的想法錯了。我們這一代,在中南部成長的人多半有個台北夢,台北什麼都好,繁華、進步,遍地是機會,永遠不會挨餓受凍。沒想到,上了台北,工作機會是很多,各種工廠都在徵人,但是初中畢業前,除了偶爾幫忙爸爸料理農務,我根本沒有一技之長,無奈只能從最最卑微低層的學徒做起。一個月薪水兩佰元,壹佰元寄回家貼補家用,壹佰元差不多只能勉強維持我在台北生活最基本的溫飽,日子仍舊苦不堪言。
第二年清明節連假,返鄉祭祖,我順道去看了以前的同學,有個同學見我從台北回來一副「臭屁叮噹」的樣子,隨口說了句:「哦!看起來阿讓在台北賺大錢了哦!」這原來只是句沒有惡意的玩笑話,但卻深深剌痛了我自卑的心。對呀!我到底在幹什麼?不屑讀書跑到台北闖天下,結果只落得當「師仔工」一個月二百塊薪水,回來還讓同學看笑話!當下我只撂下一句狠話:「你等著瞧,有一天,我一定會出頭天再回來找你算帳!」隨即拂袖而去。次日我拜別父母北返,回到工廠向廠長說明擬辭職準備重考,當時廠長說:「讀書是好事,回去考考看,如考不上歡迎再回來!」簡短幾句話,又嚴重傷害我的自尊心,我婉轉答復:「如考不上,我也沒臉回來!」我決定以最短期間重返校園。
領了最後一份薪水,辭去台北工作,跟已經考上高中的同學借參考書,回到老家我埋首苦讀,不到三個月就同時考上了新竹師範和台北師專,簡直跌破了大家的眼鏡。基於想在台北出頭天的決心,我選擇了台北師專,順利畢業後依規定到小學執教七年,當時自命不凡的我,並沒有因為當上了老師而滿足,反而利用課餘時間我努力自學,最後考上了公務人員高等考試,從此進入教育部工作。我記得喜訊傳回村子裡的時候,彷彿古人考中狀元一般,鄉親父老為此熱熱鬧鬧的大放了一陣鞭炮。
一個海邊鄉下孩子從初中險於中輟,到師專畢業,又考上高考,確實已經是個奇蹟了。但我心底,仍有夢想,想去追逐,想再奮進、再改變。
我的家庭:來自彰化海邊的農村孩子感恩圖報
我的祖籍彰化埔鹽的廍子村,陳氏算是當地大家族,人丁旺盛。父母親婚後縣內遷移,從埔鹽移居到大肚溪口的什股村外村,用四分田地來開闢新天地,因此我是來自彰化海邊的鄉下孩子。
戰後一九四七年我在彰化伸港海邊小農村出生。由於伸港是海埔新生地,農作物收成欠佳,僅夠糊口甚至入不敷出。因此父親兼做磨刀、補鍋、辦桌等雜活;母親於農暇之餘,兼種蔬果、圏養禽畜以貼補家計。記憶中,我是在物質極度匱乏中渡過的童年。
我上有一個哥哥、五個姐姐,下有三個妹妹,算是鄕下的大家庭,由於食指浩...
作者序
文教志工的人生分享
民國九十九年秋,平時即不重養生的我,因﹁三高﹂嚴重超標,加上血壓不穩定,導致兩度罹患俗稱的「耳中風」,即急遽性聽力障礙,造成聽力受損。讓我突然警覺到,人的體能和精力也有耗盡之時,走過四十二年的教育人生,此刻該是歇息的時候了!於是毅然向董事會請辭,感謝辜嚴董事長及董事們的體恤與諒解,同意讓我提前退職,以利休養生息,調理身心,期盼恢復健康,能享受夕陽餘暉,品茗精彩的人生。
經過近兩年的調養,已漸恢復健康與精神,老友們聚會時,一再提醒應將數十年的職場經驗做點整理,一來做為老來回憶的題材,二來提供後進一些經驗傳承,三來對自己一生做個總結。於是不揣愚劣更感慚惶,因無正規文學訓練,規範或有不足,懇請宥諒。
本書分為五個篇章,第一章:﹁精彩人生,上半場的曲折﹂,敘述我的成長背景和轉變,到離開教育部為止,計有七篇短文。
第二章:「麻辣校長,鋼索上的平衡」,敘述在復興劇校這一段校長歲月,從事戲曲教育的大翻修,計有十五篇拙作。
第三章:「改造新民,精彩麻辣轉型」,把新民商工轉型為具有完全中學學程的綜合中學的經驗及型塑新民校園文化,計有十一篇文章。
第四章:「步步驚心,華興的鋼索歲月」,敘述華興十年轉型,是危機也是轉機,所走過的是救援投手的鋼索歲月,計有十二篇拙作。
第五章:「海外飛鴻,點滴在心頭」,都是與我有併肩奮戰過的革命伙伴,他們的回饋與分享,敘述中有感傷、有慨歎、有念舊、更有惕勵,計有二十二篇回饋文章,感謝一路走來情義相挺的深厚情誼。但由於全書出版字數有限制,僅先刊出海外友人的「海外飛鴻」六篇,其餘篇章另以《麻辣校長》附冊印行,以饗各界。
附錄:麻辣校長的錦囊嘉言(三十則)與麻辣校長人生大事記。
教育是促進社會流動最便捷的途徑,透過公費教育、進修教育和國家文官考試制度,使我得以翻身,從貧農子弟、教師、公務員、到三個高校近二十年的校長生涯,我戰戰兢兢、全力以赴,以「改革、轉型、融合」三部曲,戮力完成改造學校的重責大任,應不負所託付的治校目標。
這三所性質特殊且屬性差異極大的高校,都是在經營上出現瓶頸,或是管理上遇到困難時,經人舉薦後,單刀赴會,戮力經營,而最後都能達成目標後,主動求去,功成不居。所有需艱難開創新局,面對挑戰的都會找上門來,復興劇校如此,新民商工不例外,華興也不特殊。
也因此在這三所高校,創造許多個「最」和「第一」的意外:
一、 國立復興劇校:就任時最年輕、戲曲外行、第一位本省籍校長。同時也是我用情最深、被行政干預最少、也創造了生平最多回憶的學校。
二、 私立新民商工:任期最短(不到四年)、節奏最快、效益最大、花錢最猛、待遇也最高,學校規模最大、行政效能卻最高,校務基金累積最快,但內部鬥爭也最慘烈。當然,錢多、問題也多、是非更多。常嘆道﹁錢多是福,更是禍!
三、 私立華興中小學及育幼院:任職最久,經營難度最高,節奏最緩慢,行政效率最不足。歷任校長初任時最年輕、第一位本省籍、非基督徒,也是惟二男性校長。校園封閉神秘、觀念守舊、創新難成。教職員工裙帶關係最長,但卻匿名控訴最多,領導階層也最在意匿名信的學校。常常是先認同,後懷疑,決策後自行翻案最多的學校。也是最像公立學校的私立學校,同時更是十年來體質改變最大的學校。
四十二年的教育人生,內容豐富、轉折崎嶇、過程精彩、甚至險象環生。以我的年齡、聲望、資歷、位階等,皆不夠資格出版回憶錄,僅就教育職場中,所面臨的一些特殊境遇、處置措施、績效評估、回顧省思等,提供給有志應考公職的青年朋友、還在教育界奉獻的教育先進、或有意轉軌私立高校校長的教育伙伴們一些經驗分享或啟發,這是我出版拙作的用意。
走過六十六年的人生歲月,有悲有喜、有血有淚,感謝一路貴人相挺,賜給我機會、導引我方向、鞭策我前進、肯定我卑微的成果,雖然已有多人已蒙主或由上天恩召,但我仍要衷心感激您的提攜與栽培:
一、 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兄嫂、姐姐姐夫們的一路資助,讓我成長、茁壯,完成學業。
二、感謝岳父母的不棄與鞭策,指引我上進的方向與動力。
三、 感謝林來發教授的舉薦、李水源學長協助,讓我有機會到教育部服務與學習,開拓我的教育人生;感謝王德勝老科長及鮑幼玉處長在國際文化交流業務中的指導與提拔;感謝楊其銑校長和趙金祁次長的肯定與舉薦,讓我有機會到復興劇校奉獻所學,創造了公僕之外的校長生涯;感謝陳坤練校長、劉昭惠董事長、辜懷群教授和嚴倬雲董事長等長輩的引薦、肯定與賞識,讓我有機會投入新民高中、華興院校的﹁改革、轉型、融合﹂的校務改造工程,讓我成就教育人生的夢想。
最後,要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是內人郎莉娟老師對我一生的寬容與支持,成就我的家庭也成就我一生。此次拙作能付梓面世,特別要感謝林芝主編、執行編輯王素真主任、還有侯剛本、高美瑜兩位博士生協助整理文稿並建議書名,尤其是王主任的文字潤飾補強與斧正,更是功不可沒,敬致最高謝意。
本書之撰寫只是一得之愚,粗陋與錯訛之處必多,懇請昔日同仁與方家指教。本書之編印承蒙秀威資訊科技公司慨允協助出版,謹此表達由衷謝忱。
二○一三年七月
文教志工的人生分享
民國九十九年秋,平時即不重養生的我,因﹁三高﹂嚴重超標,加上血壓不穩定,導致兩度罹患俗稱的「耳中風」,即急遽性聽力障礙,造成聽力受損。讓我突然警覺到,人的體能和精力也有耗盡之時,走過四十二年的教育人生,此刻該是歇息的時候了!於是毅然向董事會請辭,感謝辜嚴董事長及董事們的體恤與諒解,同意讓我提前退職,以利休養生息,調理身心,期盼恢復健康,能享受夕陽餘暉,品茗精彩的人生。
經過近兩年的調養,已漸恢復健康與精神,老友們聚會時,一再提醒應將數十年的職場經驗做點整理,一來做為老來回憶...
目錄
﹝王安祈序﹞戲校出人 劇團出戲
﹝朱宗慶序﹞走在鋼索上的精采人生
﹝李殿魁序﹞師範生的典範校長
﹝李鍾桂序﹞校長達人的密笈分享
﹝曾永義序﹞好官員‧好校長
﹝楊國賜序﹞勇哉!麻辣校長
﹝自序﹞文教志工的人生分享
精彩人生,上半場的曲折
我的家庭:來自彰化海邊的農村孩子感恩圖報
求學生涯:艱困的青澀歲月遇貴人
成長關鍵:師專、服役、任教職,人生起跑
蛻變關鍵:姻緣天定、報考公職,人生轉彎
轉換跑道:北遷、進教育部,人生大轉彎
職場心得:再進修、多付出,創造自我價值
走過官場:清廉自持、將心比心、解決問題建立品牌
麻辣校長,鋼索上的平衡
起跑前的周折
擘劃辦學藍圖
先法家後儒家
人解決了,事就好辦!
汰弱補強,公平考核
引進大陸師資惹非議
金獎大賽給師生希望
文化觀光看復興
融入臺灣成立本土劇種科系
兩校合併永續經營
危機中凝聚向心力
學生演出意外重傷,我身心煎熬!
轉場:告別復興,前進華視
告別詩:驀然回首
終生志工由衷建言
改造新民,精彩麻辣轉型
重返校園妙機緣
教師校園暴力起風波
學生跳樓自殺:危機處理大考驗
校園文化的形塑
職校成功轉型大變身
改良式合理標:新民治校又一創舉
推出空前絕後資深教職員優退方案
樹立新民核心價值
告別新民,轉戰華興
惜別詩:那串閃亮的日子
經略新民,未來策略
步步驚心,華興的鋼索歲月
轉場:台北台中,來去之間
校園轉型:就算是危機,我也要讓它變成轉機
麻辣校長的用人哲學
轉型優質校園與擴大招生
注入新血,迎接美齡樓誕生
存廢之際:華興棒球隊的去留
治校管理大考驗
黑函紛飛,派系紛爭內耗殆盡
惡意攻訐,來自四方的砲火
尾聲:曲終人散,救援投手下場時
期待再相會:二十年校長生涯最後卸任感言
麻辣校長的領導感悟
海外飛鴻,點滴在心頭
祝賀守讓弟出書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
明志篤行歡欣圓夢
那美好的仗,我們一起打過!
讓生命驚歎的教育家
亦師亦友亦校長
附錄
麻辣校長的錦囊嘉言
麻辣校長的人生大事紀
﹝王安祈序﹞戲校出人 劇團出戲
﹝朱宗慶序﹞走在鋼索上的精采人生
﹝李殿魁序﹞師範生的典範校長
﹝李鍾桂序﹞校長達人的密笈分享
﹝曾永義序﹞好官員‧好校長
﹝楊國賜序﹞勇哉!麻辣校長
﹝自序﹞文教志工的人生分享
精彩人生,上半場的曲折
我的家庭:來自彰化海邊的農村孩子感恩圖報
求學生涯:艱困的青澀歲月遇貴人
成長關鍵:師專、服役、任教職,人生起跑
蛻變關鍵:姻緣天定、報考公職,人生轉彎
轉換跑道:北遷、進教育部,人生大轉彎
職場心得:再進修、多付出,創造自我價值
走過官場:清廉自持、將心比心、解決...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