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都不能做的幸福
在安寧病房中,我總是擔心那些因為骨頭轉移或身體虛弱而只能臥床的癌症末期病人,整天躺在床上會不會太無聊。因此,在疼痛與其他症狀得到良好控制之後,我多半會詢問病人:「想不想看電視、聽收音機?要不要我找志工幫忙推床出去陽光走廊曬太陽、去屋頂空中花園看風景?」直到我遇到這位婆婆。
婆婆七十幾歲,是大腸癌轉移到肺部和骨頭的癌症末期病人,不幸的是,骨頭轉移造成病理性的大腿骨折,偏偏她堅持拒絕接受固定手術,家人也只好同意她的決定。在另一家醫院因為疼痛以及住院日數過久,於是醫師建議家人來我們醫院找我,我就直接把婆婆收入安寧病房住院。
我在立即調整止痛藥物之後隔天,婆婆就露出笑容了。因為大腿骨折沒有固定手術,於是婆婆整天只能躺在床上,再也不能下床來做任何事,甚至連翻身與大小便都要別人幫忙,因為一牽扯到骨折處就會比較疼痛。奇怪的是,她沒有一般癌症末期病人的愁眉苦臉,雖然只能躺在病房上,卻整天都是滿臉笑容。
我每天一早七點多到醫院,先去安寧病房查房,當我去看病人時都會握著病人的手,有時候順便把脈,我沒有學中醫,我的把脈只是比較病人前後的脈搏是否有變化。當我去問候婆婆時,彷彿握著菩薩溫暖的手,我自己體質虛弱、手腳冰冷,反而好像是我從病人那邊得到能量灌注。
幾次擔心她日子太無聊而問她:「想不想看電視、聽收音機?」婆婆都說不要,說她怕吵。擔心她關在病房裡面風景太單調,問她:「要不要推床出去陽光走廊或屋頂空中花園看看?」她一樣說不要。我對婆婆再三強調不麻煩,而且有志工可以幫忙,看她不是那種怕麻煩人家的樣子,於是我也就不再勉強。
我自己是:只要沒事,一定要有書可以看,不然就會情緒不穩定。因此,很好奇:怎麼有人可以整天躺著沒事,竟然不會焦躁不安、急著想要往外?那是什麼樣的內在力量,讓她可以安住在病床上?雖然她什麼事也不能做,但是什麼事都不做的同時,卻帶給我們一種特殊的平安與幸福感。
住院當中婆婆一直維持著平穩而安定的情緒,據說只有一次比較激動,是因為她的先生來看她,後來她就要求子女不要再讓父親來。每天一早只要看到她的笑容,我就好像被充電一般。一直到幾個月後,是在看到隔壁床的另一位婆婆過世時,婆婆告訴家人說:過兩天就輪到她了,然後真的就這樣安詳過世。
後來我才逐漸發現:雖然已經減少許多對物質的慾望,我總是汲汲營營的向外追求,追求的是外在的書的世界,卻始終忘了向內尋找自己的心。因為無法安住在自己的內心,於是不停的藉由讀書來逃避與自己的內心獨處、藉由讀書來收容自己紛亂的心。原來這就是我一直還沒學會的功課!
安,九六、一、四(四)辰時於安思書房
本書特色
■ 這本書為什麼可以讓你感動?
醫界有一個傳說:「醫生通常會死於自己最專長的疾病」。
「醫生」當久了,最後總會「醫死」人!
當醫生最怕的是有一天要面對救不活自己親人的命運!
死亡有時候並不是別人的事,死亡有時候是我自己切身相關,只會發生在我身上的事。
如果就在今天晚上,我上床睡覺然後就直接死掉,我可以安然就寢與就死嗎?
我可以做到靜心嗎?我敢放心上床睡覺嗎?我敢閉上眼睛嗎?
到底還要多久時間,我才可以了無遺憾安然的死去?
當醫生最怕的是有一天要面對救不活自己親人的命運!
因為過世的人曾經是我們最敬愛的人、最親蜜的人,我們才會如此的悲傷。
因為從此天人兩隔,再也看不見、聽不到他的音容,我們才會如此的悲傷。
■ 這本書要讓你思考什麼?
一、臨床醫學發展至今讓人類的生死問題都被徹底的「醫學化」。嬰兒過去在家中誕生,轉而是在醫院由婦產科醫師接生。過去老人「無疾而終」在家中,如今被送往急診室接受急救「酷刑」,必須強迫檢驗死因以便納入疾病分類,才能開立死亡證明以進行喪葬儀式。醫學在健康學科中最強勢且居主導地位,基於科學屬性與專業體制權力,凡是制訂衛生政策與管理醫療機構,大多由具醫師資格者佔先,其他專業則為從屬。但從生死大事來看,一旦無法治病與救命,醫療即屬無效與無用,護理照顧才是根本,這是一般西醫體制下的醫師無法承認之事。
二、 安寧療護病人是面對重病到臨終;家屬則是面對生離死別。安寧療護工作人員經常要和家屬與病人討論生死大事,有些專家甚至認為要指導病人接受死亡。基本前提是自己是否已經能夠接受死亡,應該要先自問:「死亡,我準備好了嗎?」如果面對先行者的臨終,不能從中得到啟發,後死的我們卻還妄想要指導他們如何接受死亡,是自大與自以為是。把臨終者當作生命導師,努力從言語和身教當中,學習生命與死亡的奧秘,才是安寧療護工作人員的基本態度。
作者簡介:
許禮安醫師
1965年生,高雄人,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曾任:
國防部陸軍第八軍團司令部軍官兼法醫官
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暨心蓮病房主治醫師
現任:
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理事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理事
衛生署屏東醫院 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
社團法人台灣世界愛滋快樂聯盟 理事
作品:
《心蓮心語》、《在心蓮病房的故事》、《一位安寧醫生的手札—在心蓮病房的故事2》《我還活著—在心蓮病房的故事3》、《蓮心安在—在安寧病房的故事4》、《醫院的大小事—許禮安醫師的手記》、《許禮安醫師的家醫講座》、《人生,求個安寧並不難》。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許禮安
優惠價: 88 折, NT$ 211 NT$ 240
本商品已絕版
什麼事都不能做的幸福
在安寧病房中,我總是擔心那些因為骨頭轉移或身體虛弱而只能臥床的癌症末期病人,整天躺在床上會不會太無聊。因此,在疼痛與其他症狀得到良好控制之後,我多半會詢問病人:「想不想看電視、聽收音機?要不要我找志工幫忙推床出去陽光走廊曬太陽、去屋頂空中花園看風景?」直到我遇到這位婆婆。
婆婆七十幾歲,是大腸癌轉移到肺部和骨頭的癌症末期病人,不幸的是,骨頭轉移造成病理性的大腿骨折,偏偏她堅持拒絕接受固定手術,家人也只好同意她的決定。在另一家醫院因為疼痛以及住院日數過久,於是醫師建議家人來我們醫院找我,我就直接把婆婆收入安寧病房住院。
我在立即調整止痛藥物之後隔天,婆婆就露出笑容了。因為大腿骨折沒有固定手術,於是婆婆整天只能躺在床上,再也不能下床來做任何事,甚至連翻身與大小便都要別人幫忙,因為一牽扯到骨折處就會比較疼痛。奇怪的是,她沒有一般癌症末期病人的愁眉苦臉,雖然只能躺在病房上,卻整天都是滿臉笑容。
我每天一早七點多到醫院,先去安寧病房查房,當我去看病人時都會握著病人的手,有時候順便把脈,我沒有學中醫,我的把脈只是比較病人前後的脈搏是否有變化。當我去問候婆婆時,彷彿握著菩薩溫暖的手,我自己體質虛弱、手腳冰冷,反而好像是我從病人那邊得到能量灌注。
幾次擔心她日子太無聊而問她:「想不想看電視、聽收音機?」婆婆都說不要,說她怕吵。擔心她關在病房裡面風景太單調,問她:「要不要推床出去陽光走廊或屋頂空中花園看看?」她一樣說不要。我對婆婆再三強調不麻煩,而且有志工可以幫忙,看她不是那種怕麻煩人家的樣子,於是我也就不再勉強。
我自己是:只要沒事,一定要有書可以看,不然就會情緒不穩定。因此,很好奇:怎麼有人可以整天躺著沒事,竟然不會焦躁不安、急著想要往外?那是什麼樣的內在力量,讓她可以安住在病床上?雖然她什麼事也不能做,但是什麼事都不做的同時,卻帶給我們一種特殊的平安與幸福感。
住院當中婆婆一直維持著平穩而安定的情緒,據說只有一次比較激動,是因為她的先生來看她,後來她就要求子女不要再讓父親來。每天一早只要看到她的笑容,我就好像被充電一般。一直到幾個月後,是在看到隔壁床的另一位婆婆過世時,婆婆告訴家人說:過兩天就輪到她了,然後真的就這樣安詳過世。
後來我才逐漸發現:雖然已經減少許多對物質的慾望,我總是汲汲營營的向外追求,追求的是外在的書的世界,卻始終忘了向內尋找自己的心。因為無法安住在自己的內心,於是不停的藉由讀書來逃避與自己的內心獨處、藉由讀書來收容自己紛亂的心。原來這就是我一直還沒學會的功課!
安,九六、一、四(四)辰時於安思書房
本書特色
■ 這本書為什麼可以讓你感動?
醫界有一個傳說:「醫生通常會死於自己最專長的疾病」。
「醫生」當久了,最後總會「醫死」人!
當醫生最怕的是有一天要面對救不活自己親人的命運!
死亡有時候並不是別人的事,死亡有時候是我自己切身相關,只會發生在我身上的事。
如果就在今天晚上,我上床睡覺然後就直接死掉,我可以安然就寢與就死嗎?
我可以做到靜心嗎?我敢放心上床睡覺嗎?我敢閉上眼睛嗎?
到底還要多久時間,我才可以了無遺憾安然的死去?
當醫生最怕的是有一天要面對救不活自己親人的命運!
因為過世的人曾經是我們最敬愛的人、最親蜜的人,我們才會如此的悲傷。
因為從此天人兩隔,再也看不見、聽不到他的音容,我們才會如此的悲傷。
■ 這本書要讓你思考什麼?
一、臨床醫學發展至今讓人類的生死問題都被徹底的「醫學化」。嬰兒過去在家中誕生,轉而是在醫院由婦產科醫師接生。過去老人「無疾而終」在家中,如今被送往急診室接受急救「酷刑」,必須強迫檢驗死因以便納入疾病分類,才能開立死亡證明以進行喪葬儀式。醫學在健康學科中最強勢且居主導地位,基於科學屬性與專業體制權力,凡是制訂衛生政策與管理醫療機構,大多由具醫師資格者佔先,其他專業則為從屬。但從生死大事來看,一旦無法治病與救命,醫療即屬無效與無用,護理照顧才是根本,這是一般西醫體制下的醫師無法承認之事。
二、 安寧療護病人是面對重病到臨終;家屬則是面對生離死別。安寧療護工作人員經常要和家屬與病人討論生死大事,有些專家甚至認為要指導病人接受死亡。基本前提是自己是否已經能夠接受死亡,應該要先自問:「死亡,我準備好了嗎?」如果面對先行者的臨終,不能從中得到啟發,後死的我們卻還妄想要指導他們如何接受死亡,是自大與自以為是。把臨終者當作生命導師,努力從言語和身教當中,學習生命與死亡的奧秘,才是安寧療護工作人員的基本態度。
作者簡介:
許禮安醫師
1965年生,高雄人,高雄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曾任:
國防部陸軍第八軍團司令部軍官兼法醫官
花蓮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暨心蓮病房主治醫師
現任:
高雄市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 執行長
台灣安寧照顧協會 理事
台灣安寧緩和醫學學會 理事
衛生署屏東醫院 家醫科兼任主治醫師
社團法人台灣世界愛滋快樂聯盟 理事
作品:
《心蓮心語》、《在心蓮病房的故事》、《一位安寧醫生的手札—在心蓮病房的故事2》《我還活著—在心蓮病房的故事3》、《蓮心安在—在安寧病房的故事4》、《醫院的大小事—許禮安醫師的手記》、《許禮安醫師的家醫講座》、《人生,求個安寧並不難》。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