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台灣嘉農進軍甲子園獲得勝利,早期的輝煌事蹟被拍成電影《KANO》
,參與奧運的台灣選手張星賢以田徑賽締造了絕佳的優異紀錄,這些在台灣日治時期體壇戮力奉獻的選手們用他們的汗水與淚水,創造了無數次的體壇奇蹟。
四年一次的奧運是國際間的盛大賽事,來自各國的選手無一不使出渾身解數為國爭光。在日治時期的台灣亦出了幾名運動好手,他們拼盡全力,揮撒汗水,為的不單單是自己的名譽,也為了國家的榮耀。除了奧運會,嘉農打進甲子棒球園更是台灣體壇的一大風光記錄。
本書根據台灣日治時期棒球發展、天下嘉農進軍甲子園、日治時期的台灣與奧運及體壇人物篇,分別進行闡述,使讀者能更加了解日治時期台灣體壇的輝煌紀錄。
作者簡介:
林瑛琪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畢業
章節試閱
歷史篇
台灣日治時期棒球的發展
棒球現在已被視為台灣的「國球」,但在一百多年前剛引進台灣時,則有太多誤解產生,最典型的是「球太硬會打死人」,讓許多台灣民眾對這項運動望之卻步,在經過長時期的教育與訓練,還有各項棒球賽事帶起的棒球風潮,讓棒球運動逐漸在台灣紮根,甚至成為台灣最受歡迎的運動。從本章開始,敘述台灣運動發展的史實時,會先簡單說明此項運動發明的背景,如何傳播到日本,日本又如何將它傳播到台灣,在台灣流行。
棒球的誕生與傳播
關於棒球運動的起源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有一說是棒球源自英國板球、圓場球,傳入美國後做了改變,也有堅持棒球是美國人創造出的運動。一九○七年美國棒球界開始研究棒球運動的起源,最後歸結出一八三九年在紐約古柏鎮(Coopers town)舉行了史上第一場棒球賽,比賽是由該鎮居民達伯德所設計。一八四六年六月十九日的一場棒球賽是採用紐約一個棒球俱樂部會員卡爾萊特(A.J.Cartwright)制定的比賽規則,包括了一隊九人,三好球後出局,源即我們現在所謂的三振,每局三人出局後攻守交換,壘包之間的間距為九十公英(二十七公尺四三)等等和我們現在使用的規則相同。
卡爾萊特的精心設計讓棒球逐漸在美國風行,一八五八年三月美國就已經成立了全國棒球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aseball)一個業餘棒球聯盟,隨著一八六○年代美國南北戰爭,棒球成了軍人與後方人員的娛樂,戰事結束後使得棒球運動傳播到美國各角落。棒球在美國如此受到歡迎,與美國職棒發展息息相關,一八七一年三月成立了第一個職棒聯盟「國家職業棒球員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Baseball Players),首支球隊是波士頓紅帽隊(Boston Red Caps)。
此聯盟後來受到球員頻頻跳槽、賭博、球場上賣酒等不良素行的影響,只維持五年光景。之後一八七六年成立的「國家聯盟」(National League)記取之前的教訓,明文規定對球員紀律的要求,還有球團之間的規定,使得聯盟運作順利。進入二十世紀,一九○一年又有「美國聯盟」(American League)的誕生,一九○三年兩聯盟優勝隊伍進行「世界大賽」更讓美國民眾瘋狂,美國總統塔虎托(William Howard Taft)曾宣布棒球是美國的國球。美國風行後,將此運動傳向亞洲、中南美洲,慢慢擴展到世界各角落。
我們現在看世界上棒球風行的國家,除了美國與亞洲台日韓三國外,中美洲古巴、波多黎各、委內瑞拉、多明尼加等國,這些國家由於十九世紀後半開始受美國的保護或是附屬國,所以受到美國的影響,棒球在中美洲也是十分流行。此外,留學生也是重要媒介,包括日本、中國的棒球發展都與留學生歸國後回到母國傳授棒球技術息息相關。
日本野球的誕生
日本在明治天皇一八六八年即位後,大量接受西方文物制度,棒球運動就在此一風潮下進入日本。日本棒球運動起源於東京「開成學校」(東京大學前身)與北海道「開拓使阪學校」(北海道大學前身)。明治六年(一八七三)美籍教師威爾森(Horace Wilson)在開成學校任教時,教導了日本學生棒球的玩法,但是尚未到組隊的程度。三年後,一八七六年另一位美籍教師馬克菲特(E.H.Magefed)與貝茲(A.Bath)先後來到日本北海道的「開拓使阪學校」任教,兩位美籍老師帶著球棒與棒球和日本學生一起玩棒球,當時比賽規則很簡單,只是投手將球投到打者喜愛的高度即可,引起了日本學生的興趣,這是美國老師將棒球運動帶到日本,棒球運動在日本開展最原始的情形。
曾留學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平岡凞(一八五六至一九三四),留學時是棒球選手,貴族階級出身的平岡,一八七六年留學歸國後在伊藤博文的介紹下進入工部省鐵道局工作,並在東京神田一帶指導棒球愛好者。一八七八年平岡提議組織棒球隊,獲得大家的支持,因此「新橋俱樂部」(新橋運動俱樂部)成了日本第一支棒球隊,由平岡擔任教練同時兼隊上投手,被稱為第一位在日本投曲球的投手。不久,他的好友德川達孝(一八六五至一九四一)也成立另一隻棒球隊「俱樂部」(海克力斯俱樂部,來自希臘神話,大力士之意),與「新橋運動俱樂部」比賽,這兩位來自貴族階級的棒球狂熱者,為棒球出錢出力,也因為他們的地位與社會上的影響力,讓棒球運動推廣也順利展開,並於明治十五年(一八八二)在品川建造第一座棒球場。
而日本棒球發展的另一大支柱學生棒球,「第一高等學校」(簡稱一高)在一八八六年成立了野球部,也就是棒球隊,而一高球隊的野球觀深深影響了日本中等學校棒球運動的發展,「武士野球」成了高中棒球的基調。大都市東京、大阪、京都各中等學校紛紛成立野球部,成了日後風靡日本的甲子園比賽球隊的來源基礎。
中等學校畢業後,棒球選手基本上集中到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早慶戰」成了人氣的比賽,之後再加入明治大學、法政大學、立教大學與東京帝國大學成了「六大學野球」的比賽,將戰前日本棒球運動發展推向高峰。日本棒球的初期發展,社會隊也就是成人棒球最早成立,但是是由學生棒球比賽帶起棒球熱潮,不論是「早慶戰」或是之後的「六大學」聯賽,以及甲子園大賽,皆是由學生棒球引起風潮。
所以對照美日兩國棒球發展的過程,美國是以職棒帶起棒球運動,日本是以學生棒球與社會成人組棒球掀起風潮,日本才於一九三六年成立了職棒聯盟。此外,日本體育界,介紹某位選手常提到「名門學校」,選手的出身學校是一個重要選擇,日本棒球運動起源於北海道與東京兩地,而台灣的棒球運動發展也是深受「名門學校」的影響,不論是選手或是體育組織人員大多來自日本的「名門學校」。
棒球運動傳入台灣
台灣棒球運動發展起源於來台工作人員,不論是官方或是民間私人公司,棒球都是一解鄉愁的好活動。不過棒球運動傳入台灣的時間,卻沒有辦法做出正確的考證。曾任職於台灣銀行的松一造回憶他來台時(約一八九七至一八九八),在下班後與同事就拿著棒球與手套外出「玩」棒球,引起台灣人的好奇與異樣的眼光。
棒球運動到正式成立的有組織訓練的則是建國中學前身的台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中學部,由當時校長田中敬一主導於一九○六年成立。之後國語學校師範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前身)也緊接著組織起棒球隊。就在一九○六年三月,這兩支球隊打了台灣棒球史上第一場正式比賽,結果是五比五雙方握手言和。
任何一種運動競技都相同,靠著比賽來提升它的能見度,來提升它在民眾生活的重要性。民眾則透過觀看比賽,慢慢理解球賽規則,除了增添生活話題外,或許經濟負擔得起,也會買手套自己也來試試看,或是讓自己家中小孩參加球隊,這樣一項運動就會慢慢生根茁壯,成為精神生活、娛樂不可獲缺的一部分。與日本本土相比,由於台灣直到昭和三年(一九二八)才出現第一所大學─台北帝國大學(今台灣大學),日治時期缺少大學棒球這一環節,因此日治時期台灣學生棒球發展就以「中等學校」與「公學校」、「小學校」為主。
社會球隊
成人運動比賽一向被認為是技術水準最高的比賽,在台灣職棒尚未開打之前,甲組成棒聯賽就是台灣棒球技術水準的指標,由此選拔出國手。日治時期成棒運動大多是官廳、公司會社等機構組成球隊。雖然早在一八九七年左右就有在台銀行職員玩起傳接球,但離我們現在棒球隊的樣貌很遠,直到明治四十二年(一九○九)以三浦新一為主,幾位在總督府工作,夜間在東門學校進修的成員組織了「霜月俱樂部」,但是成員素質參差不齊,很快就解散。之後,三浦新一與內田又四郎等人再組「高砂俱樂部」,在東京第一高等學校名將細川健彥的指導下,球技進步,也積極參加比賽,從而帶動了成人棒球的運動。鐵道部的「鐵隊」、法院隊、台北廳隊等多支隊伍相繼成立,讓北部棒壇呈現繁榮景象。這些都是由政府機構員工組成隊伍,球員工作穩定,沒有經濟負擔,可以使球員安心練球與比賽。到了大正四年(一九一五)一月,台北成棒隊伍已經超過二十支球隊,所以就由剛成立的「北部棒球協會」舉辦了第一屆的北部棒球比賽。不過,查詢球員名單後,會發覺這是在台日人的運動,直到一九一九年才出現兩位台灣球員。
南部比北部遲些組隊,一九一○年在台南駐守的炮兵部隊,陣中有數名喜好棒球的軍人組成「炮兵隊」,南鯤鯓郵局職員也組「南鯤團」,讓彼此有了比賽的對手。不過,選手的球技無法獲得提升,因此無法吸引觀眾。一九一三年台南法院、台南廳與嘉義的台糖工廠組隊,獲得的後援充足,讓南部棒球運動開展。中部最早的棒球隊,也是官廳職員組成的「台中廳隊」,成立於一九一四年。之前他們看到台灣銀行中部支店的職員玩棒球,引發他們組隊的動力。之後有彰化銀行隊、台中法院隊、郵局隊、台中製糖廠、台中鐵道局等機構也紛紛組織起球隊。台灣西部北中南城市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球隊,儘管初期選手的球技依舊生澀,但是認真的練習還是為台灣棒運打下了基礎。
東部的棒球發展於一九一七年,台東製糖公司有一位從東京調來的職員坪井保六郎,與庶務課長吉野清一兩人熱愛棒球,因此招募了公司中有興趣的同事組成了「製糖隊」,加上「台東廳隊」與由駐守軍官組成的「守備隊」,也開始了東部的棒球發展。
當體育運動逐漸普及後,一九二○年台灣成立了「財團法人台灣體育協會」,由下村宏擔任會長,此機構將當時單項運動組織納入,包括野球部、陸上競技部(田徑部)、庭球部(網球部)、相撲部等單位。台灣體育協會成立後,各項運動的發展就由它統籌規劃並且給予經費補助,類似台灣之前的體委會或是現在的體育署。
日治時期最重要的成棒比賽為「全島實業野球大會」,類似台灣甲組成棒聯賽,之後成為日本都市對抗賽台灣預選賽。昭和二年(一九二七)九月,在台北圓山球場舉行了第一屆的「全島實業野球大會」,此項賽事先在台北、新竹、台中、台南與高雄經過地方選拔賽,再參加台北舉行的第二輪總決賽。第一屆比賽結果是由來自台南的台南棒球隊奪冠。第二與第三屆皆由高雄隊奪冠,可見成棒剛發展之初,南部隊伍實力較堅強。從第四屆以後則由北部球隊得到冠軍,第四屆以後也是日本都市對抗賽的台灣預選賽,由台北球隊奪冠後,將代表台灣前往日本參加全國性的都市對抗賽。一九三五年台南隊第二次奪冠,由於有嘉農畢業選手李時計、蘇正生的加入,讓台南州廳隊創下四連霸的佳績。
此外,愈來愈多台灣選手參加成棒比賽且都有出色的表現,高雄州廳隊的李世雄、嘉農出身的藍德和與楊元雄分別代表台東州廳與台中州廳隊,以及台北州廳隊中林健次,所以成棒不僅逐漸普及,也看到更多台灣選手的參與。一九四三年因戰爭因素,「全島都市對抗」停賽,包括學生棒球也一樣,大約在一九四二年左右就因官方不再舉辦大型比賽,所以棒球運動也就受到影響。
中等學校棒球與甲子園大賽風潮
日治時期中等學校棒球賽包括中學校、師範學校、實業學校的比賽,是現在的青少棒與青棒階段。中等學校棒球最重要的比賽莫過於「全島中等學校野球大會」,它是作為甲子園大賽台灣地區的選拔賽,冠軍隊伍將代表台灣進軍甲子園。除了「全島中等學校野球大會」外,大型綜合的比賽尚有「建功神社奉納中等野球大會」等比賽。
說到甲子園大賽,不僅是現在日本高中棒球比賽的代名詞,進軍甲子園是許多日本高中棒球選手的最大夢想。在台灣舉辦青棒賽都是以「在台灣的甲子園大賽」為目標,例如一九九五年年代電視公司主辦的金龍旗高中棒球錦標賽,但是僅僅主辦八屆就停止。這項歷史悠久的賽事起源於大正四年(一九一五)八月,是由大阪朝日新聞社主辦,「全國中等學校野球優勝大會」在夏季比賽,到了一九二四年,另一報社大阪每日新聞社也在每年三月底到四月初舉辦「全國選拔中等學校野球大賽」,所以之後便有春夏兩季的甲子園比賽。
戰前,由於學制的因素,夏季甲子園棒球賽正式名稱是「全國中等學校野球優勝大會」,一九四八年學制改變,因此自一九四八年後夏季甲子園正式名稱為「全國高等學校野球選手檐大會」,到二○一三年為止是第九十五屆。春季甲子園則為「選拔高等學校野球大會」,到二○一三年則舉辦了八十五屆。甲子園的比賽受到戰事的影響曾經於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停賽,直到戰後一九四六年恢復比賽,此外,一九一八年的「米騷動事件」也取消了當年的比賽,由於歷史悠久與比賽規模之差異,一般說來是夏季甲子園比賽更引人注目。
首屆甲子園棒球比賽是在豐中球場(今大阪府豐中市)舉行,到了一九二四年八月一日甲子園球場完工,從此固定在此比賽,成為高校野球的聖地。不僅甲子園大賽是眾所矚目,各地方的預選賽都已經是熱鬧非凡,從首屆十個地區慢慢隨著參賽隊伍增多,將日本(含殖民地與扶植政權)各地方預賽分為二十二個地區,包括北北海道、南北海道、東北、西東京、東東京、關西、北九州、南九州、四國、台灣、朝鮮、各地區派出一支隊伍到位於西宮市的甲子園球場,所以能夠進軍甲子園都已經是非常難得的榮耀。當然包含台灣在內,朝鮮、滿洲國等是日本殖民地或日本扶植的政權,是有政治的意涵在內。
台灣首次參加甲子園比賽是在一九二三年八月,這是基於朝鮮與滿洲都已經派隊伍參加,台灣是日本最早殖民地,反而還未參加,因此主辦單位希望台灣也能派隊參加。一九二二年,由當時大阪朝日新聞社的董事下村宏來台向台灣體育協會野球部長音羽守遊說,在與各學校討論後,決定明年台灣也參加甲子園比賽。
一九二三年七月十五、十六兩日,在圓山球場舉行台灣首屆的「全島中等學校野球大會」,也是台灣地區甲子園大賽的資格賽。首屆只有台北一中、台北商業學校(原址為台大法學院)、台北工業學校(台北科技大學前身)與台南一中四隊參賽。由台北一中擊敗台北商業學校取得台灣代表權,進軍甲子園大賽首戰以四比二十三懸殊比數輸給立命館中學。台灣的資格賽基本上都由台北地區的台北一中、台北商業學校與台北工業學校取得到日本比賽的資格,直到一九三一年的嘉義農林學校奪冠,才打破這項不成文的規則。
一九四一年只在部分地區進行資格賽,台灣的資格賽由嘉義中學獲得,卻不幸遇到八月的甲子園大賽取消,之後,因為戰爭之故,甲子園不論春夏季皆暫停。所以台灣也就不舉行島內資格賽,回顧從一九二三至一九四二剛好二十屆,這二十年來,透過資格賽的選拔過程,不僅是推廣棒球運動,透過開閉幕時長官的致詞內容,更可以理解武道精神的棒球觀點深深烙印在參賽學生選手的腦海裡。
回顧台灣中等學校野球大賽的風行,進軍甲子園的成績也是重要關鍵,台灣參加甲子園大賽的成績如表1-1-1,台灣球隊有十次是首場就敗落,嘉農在一九三一年打進決賽是最佳表現,其次為一九二九年台北一中打進四強賽,在準決賽中敗給海草中學。
媒體的逐漸多樣化,除了報紙,台灣自一九二九年八月十四日台北一中與前橋商業在甲子園大賽的比賽之後,可透過實況廣播同步收聽棒球賽,更吸引了台灣民眾對球賽的關心。此外,主辦單位精心的規劃,一九二八年七月甫上任的新總督川村竹治親蒞球場看球,都帶動了學生棒球的熱潮。
台灣少棒的根基
一九二○年起,總督府大量設置公學校,台灣人進入公學校就讀人數日增,成了少棒發展的基礎。體育活動以涵養國民精神、培養健康身體與習慣,是不分日台,而成為一致被重視與實施的政策。台灣從一九一八年起,開始有學校組織少棒球隊,這是在附屬於學校教育的一環,並沒有特別聘請專業教練,而是把它視為學校的課外活動,由學校老師當中選擇適合的人選。
各項運動皆須投入相當的金錢購買器材,日本就讀的小學校比公學校早組織少棒隊。學校內的校長或是老師對棒球的喜好也是一大關鍵,校內中若有喜愛棒球的人員,加上經費補助,自然組隊訓練的可能性就高,公學校就在此背景下,球隊逐漸增加了。
日本在一九二六年改訂了學校體操科的內容,棒球獲得政府的認同成為學生培養競爭心的課餘時期的活動,台灣在一九二七年採用了此教科書內容。此外在比賽中訓練學生團隊合作精神,產生「我校」、「他校」的差異,因此培養學生的愛校情操,成為學校願意組少棒隊的原因。當然比賽也是台灣人能夠與日本人抗衡的展示方法之一,若能擊敗日本人的小學校,這不僅是「我校」、「他校」的區別而已,也是家長覺得與有榮焉願意讓小孩進入棒球隊的原因。
到了一九四一年四月以後,小學校與公學校一律改稱為國民學校,此時的少棒運動更加普及,雖然名稱上以除去台日之間差異,但在實際球場上台日雙方場上過招仍舊明顯,但好景不長,年底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環境更加嚴峻,少棒運動也一樣難逃波及,運動發展逐漸停滯下來。
台灣最早的少棒比賽可追溯至大正九年(一九二○)十二月五日,在台南公園舉行了當時新聞稱之為台灣史上首場的少棒比賽,是由台南第一小學校與橋仔頭小學校的比賽。這是由「綠熱團」主辦的「台南少年野球大會」,除了上述兩所學校外,還有台南第一公學校與第二小學校共四校參加。隔年四月,台北州也在台灣新聞社創設二十週年之際,舉辦了「第一回台北野球大賽」,並請了民政長官下村宏來開球,由五支日本小學校球隊報名參加。一直到一九三○年代為止,北部少棒比賽是由六支小學校的球隊參賽,球員名單中只有南門小學校(今南門國小)中有鄭姓、壽小學校(今西門國小)有洪姓台灣姓氏球員。此後,高雄州與台中州也相繼舉辦少棒賽。昭和二年(一九二六)推廣到東部,台東廳在台灣體育協會台東廳支部的協助下舉辦了比賽,一九三○年花蓮港廳也舉行了少棒比賽,大約十年的光景,台灣在都會地區有了少棒的比賽,一九二九年更舉行了「第一回全島少年野球大會」。
少棒逐漸在台灣推廣起來,已經出現郡級學校也組織了少棒隊,例如在屏東郡(現屏東市,當時隸屬高雄州),有里港、九塊、長興、麟洛、鹽埔與高樹六所公學校。因此,進入一九三○年代是以郡級的學校為主,但這樣也顯示少棒推廣的範圍能夠到台灣鄉間。不過一九三二年二月發布的「野球統制令」對於少棒比賽有一定的影響力,之後「全島少年野球大會」就停辦,州以下的比賽則繼續,但對於少棒的推廣仍舊有著負面的影響。為了讓民眾不畏懼「硬梆梆」的棒球,從日本本土發展出一種「軟式棒球」,軟式棒球對於棒球運動的流行有著絕大的助力。從字面上看就知道軟式棒球的危險性比硬式棒球減少許多,費用與技術需求都是較低的,讓更多人可以參與棒球運動。軟式棒球在小學階段就加以推廣,此外許多社會實業隊的棒球隊也都採用軟式棒球來比賽。軟式棒球與軟式網球一樣,都是屬於日本的發明,都是為了讓此項運動更普及而想出的競技,所以在競技層面上,技術門檻較低,很難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台灣與日本本土球隊的交流─以「六大學」球隊來台為例
由於台灣棒球隊數量不多,所以與日本內地球隊的比賽,可讓球隊有交流觀摩的機會,日本本土球隊來台比賽票房都相當出色,對民眾也是絕佳的娛樂。在日本職棒尚未成立前,大學校際間的棒球比賽可以說是戰前最受歡迎的棒球賽,從最早一九○三年的早稻田與慶應大學的「早慶戰」開始,而至一九二一年的「五大學棒球聯賽」(明治、法政與立教大學相繼加入),到一九二六年東京帝大的加入使得「六大學棒球聯賽」成了日本民眾的熱門娛樂,而同年十月完工的明治神宮野球場成了「六大學棒球聯賽」的專用球場,台灣也受其影響,在報紙上對於六大學與日本實業團的比賽總是詳盡的報導,大學各隊也會來台交流比賽,更加促進棒球在台灣流行的程度。
「六大學聯盟」開始運作後,來台交流比賽的次數日漸頻繁,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七年每年均來台比賽。儘管「六大學」球隊來台比賽是要收門票(台北票價一日兩場一圓,學生軍人票五十錢),但是民眾依舊十分捧場,黃丙丁接受訪問時表示:「當時台南十多萬人口,「六大學」大概吸引一兩千民眾進球場觀看,這樣算人數很多的。」
「六大學」中只有東京帝大未來台比賽,早稻田、法政與立教皆來台三次,慶應與明治二次,由於實力有不小的差距,「六大學」歷年成績為一百一十四勝十敗二和。除了比賽,也會指導球技與傳授觀念,同時指導台灣裁判,提升裁判水準。其實日本大學棒球在昭和初期的發展,因為大學間的互相挖角,或是學生喝酒等,慢慢出現負面的新聞,所以在台灣對「六大學」印象或許比日本本土還好。加上當時在殖民地台灣要看到大學生十分不易,加上台灣觀眾還是認為「六大學」的球員能夠具體展現棒球精神,因此在台的比賽相當受到歡迎。「六大學」球隊到台灣後,基本上都是搭船至基隆港,再轉乘火車至台北火車站,台北火車站就會擠滿前來歡迎球員的相關工作人員與球迷。甚至領隊會上廣播節目告知台灣喜愛棒球的民眾。
來台時的交流賽,由於前述台灣大學直到一九二八年才成立,交流賽就與成棒隊伍甚至是中等學校進行比賽,例如嘉農在一九三一年甲子園大賽成名後,明治大學在一九三二年一月八日與嘉農打了一場比數接近比賽,明治大學以十比七贏得比賽,不過安打數嘉農多一支,可以說明大贏得不輕鬆。
歷史篇
台灣日治時期棒球的發展
棒球現在已被視為台灣的「國球」,但在一百多年前剛引進台灣時,則有太多誤解產生,最典型的是「球太硬會打死人」,讓許多台灣民眾對這項運動望之卻步,在經過長時期的教育與訓練,還有各項棒球賽事帶起的棒球風潮,讓棒球運動逐漸在台灣紮根,甚至成為台灣最受歡迎的運動。從本章開始,敘述台灣運動發展的史實時,會先簡單說明此項運動發明的背景,如何傳播到日本,日本又如何將它傳播到台灣,在台灣流行。
棒球的誕生與傳播
關於棒球運動的起源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有一說是棒球源自英國板球、圓...
作者序
八月剛落幕的倫敦奧運,讓我想到以奧運與台灣體壇為主題的,這四年一次的運動界最大盛事,除了電視影像傳播外,文字的報導也是民眾接收訊息的重要來源,而在運動賽事本身之外,每屆奧運總會產生話題人物或是各式話題,讓我想到以前翻閱日治時期報紙《台灣日日新報》上頗多運動賽事的報導。除了台灣的報紙,日本方面則是朝日新聞社編的各年的《運動年鑑》,年鑑內詳細的各項賽事敘述,還有《讀賣新聞》,二戰前的報紙,對球賽過程描述非常詳細,還有賽前分析報導,不論是棒球或是田徑賽,分析也都十分深入,成了本書的主要資料來源。
筆者也參考使用了多位學者專家與體育記者的研究成果,包含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系林玫君教授、徐元民教授,台北藝術大學雷寅雄教授、專攻體育史的林丁國博士、金湘斌博士;專攻棒球史的謝仕淵博士;鑽研橄欖球史的鄭健源與陳良乾教授。前《民生報》記者蘇嘉祥與高正源記者都曾深入研究台灣體育發展,都給予本書的寫作極大的幫助。此外,筆者也利用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的台灣總督府職員錄的資料庫,還有日本奧委會、國際奧委會、台灣棒球維基館、讀賣巨人隊等網頁。
本書的結構安排上,第一部份選擇了棒球與奧運為兩個主軸探討台灣日治時期的體育發展。第一章「日治時期台灣棒球的發展」,從台灣棒球運動的起源,社會成人棒球與學生棒球如何在台灣逐漸受到歡迎,也由棒球運動的興盛讓體壇或是殖民政府考慮興建棒球場的問題,還有原住民族棒球發展史上的「能高團」,都是日治時期台灣棒球的重要面向。當然日治時期台灣體育發展的歷史背景,必然涉及日本體育發展的過程,同時也與世界體壇的發展息息相關,所以在敘述台灣發展之前必須對世界與日本的體育發展做個說明。
第二章「天下的嘉農-台灣首次打進甲子園大賽決賽的事蹟」,除了五次甲子園大賽的過程,還有改造嘉農的靈魂人物-近藤兵太郎教練,與代表性投手-吳明捷與藍德明。第三章「日治時期台灣與奧運」,主要陳述台灣日治時期體壇對奧運這項新興的運動賽事如何漸漸為台灣所熟悉,除了實際的舉行奧運預選賽,讓台灣的選手也能有機會透過比賽參與奧運盛會,報紙對於奧運的報導也是重要的資訊管道。日本曾取得1940年東京奧運主辦權,最後因戰爭因素取消,但是1936年宣佈日本為奧運主辦國時,殖民政府與觀光業者曾經期待奧運會會讓歐美觀光客「順道」來台灣旅行,也提出了相關計畫,但最後奧運取消了,這些計畫或是期望也隨之落空了。最後是筆者認為戰前台灣最傑出的女子田徑選手-林月雲,她也為了參加奧運努力再努力,多次在日本各項賽事奪得第一,但最重要的奧運選拔賽總是無法發揮應有的水準,因此無法成為奧運選手,雖然她無法參加奧運,但筆者還是想寫寫這位令人惋惜的女性運動員。
第二部份是也同樣分為三章,都是日治時期各運動領域最頂尖傑出的台灣運動員,包括第一位加入日本職棒的台灣選手吳昌征(本名吳波),第一位參加奧運的田徑選手張星賢,與橄欖球之父-陳清忠,在戰前活躍的天才選手柯子彰,看他們在戰前如何接觸體育活動,他們身處的競賽環境與在台灣與日本體壇出色的表現。
最後,感謝台灣書房的邀約,讓一個看球賽超過三十年的體育迷,有機會能夠翻閱過往的台灣體育史料完成此書。書中任何錯誤也請讀者不吝指教,補足筆者不足之處。
2014/1/14
八月剛落幕的倫敦奧運,讓我想到以奧運與台灣體壇為主題的,這四年一次的運動界最大盛事,除了電視影像傳播外,文字的報導也是民眾接收訊息的重要來源,而在運動賽事本身之外,每屆奧運總會產生話題人物或是各式話題,讓我想到以前翻閱日治時期報紙《台灣日日新報》上頗多運動賽事的報導。除了台灣的報紙,日本方面則是朝日新聞社編的各年的《運動年鑑》,年鑑內詳細的各項賽事敘述,還有《讀賣新聞》,二戰前的報紙,對球賽過程描述非常詳細,還有賽前分析報導,不論是棒球或是田徑賽,分析也都十分深入,成了本書的主要資料來源。
...
目錄
自 序
歷史篇
台灣日治時期棒球的發展
棒球的誕生與傳播
日本野球的誕生
棒球運動傳入台灣
社會球隊
中等學校棒球與甲子園大賽風潮
台灣少棒的根基
台灣與日本本土球隊的交流─
以「六大學」球隊來台為例
「能高團」的誕生
美國職棒來台友誼賽
收音機與棒球的流行
對棒球的觀念的演變
各地球場興建
小結
專欄:野球詞彙的誕生
天下的嘉農─
台灣首次進軍甲子園決賽的事蹟
嘉義農林棒球隊的成立
首次贏得全島中等學校野球大會冠軍
首次參加甲子園大賽
球隊與各方評論
嘉農王牌主投吳明捷
第二次進軍甲子園
第三次進軍甲子園
第四次進軍甲子園
最後一次的甲子園
近藤監督與嘉農日常的球隊練習
嘉農與嘉農選手成名後
嘉農相關資料
專欄一:甲子園球場
專欄二:吉田正男
日治時期台灣與奧運
現代奧運的誕生
日本受邀參加奧運
台灣奧運會初選比賽
一九四○年「東京奧運」
日治時期台灣新聞報紙對奧運的報導
林月雲─試圖奔向奧運的旅程
專欄一:古柏坦
(一八六三年一月一日至一九三七年九月二日)
專欄二:古柏坦〈奧林匹亞〉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七日
專欄三:奧運會與政治
專欄四:奧運旅行團
人物篇
首位加入日本職棒的台灣選手─
吳昌征
吳昌征生平
三次甲子園大賽
加入巨人軍
日本職棒的誕生
贏得打擊王頭銜
轉隊至阪神隊(大阪0????飽^
投出戰後首場無安打、無得分比賽
加入每日獵戶星隊
創下連續十六場得分紀錄
受到球迷的認同
引退後的生活
生涯總成績與遲來的榮譽
吳昌征相關統計資料
專欄一:讀賣巨人隊的誕生
專欄二:澤村榮治(一九一七至一九四四)與澤村賞
首位參加奧運的台灣選手─
張星賢
張星賢的生平介紹
張星賢早期的田徑生涯
在早稻田大學的田徑生涯
邁向奧運之路
張星賢參賽的感想
第二次柏林奧運
輝煌的紀錄
提攜後進
結語
專欄:織田幹雄
(一九○五年三月三十日至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日)
台灣兩位橄欖球明星─
陳清忠、柯子彰
橄欖球運動的起源與傳播
台灣橄欖球運動的起始
陳清忠的生平
在日本學習橄欖球
在淡江中學校播下橄欖球運動的種子
田徑場上的飛人
戰後持續推廣橄欖球運動
多才多藝的陳清忠
橄欖球王柯子彰的生平
柯子彰的同志社中學選手生活
入選日本國家代表隊
在滿洲國推廣橄欖球運動
搖晃戰法(0???瞗^與場上觀念
柯子彰與台灣橄欖球界
與亞洲國家球隊交流
柯子彰光榮的紀錄
後 記
自 序
歷史篇
台灣日治時期棒球的發展
棒球的誕生與傳播
日本野球的誕生
棒球運動傳入台灣
社會球隊
中等學校棒球與甲子園大賽風潮
台灣少棒的根基
台灣與日本本土球隊的交流─
以「六大學」球隊來台為例
「能高團」的誕生
美國職棒來台友誼賽
收音機與棒球的流行
對棒球的觀念的演變
各地球場興建
小結
專欄:野球詞彙的誕生
天下的嘉農─
台灣首次進軍甲子園決賽的事蹟
嘉義農林棒球隊的成立
首次贏得全島中等學校野球大會冠軍
首次...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