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妙手回春大法
人人都能活到天年:現代手法詮釋三千年經典
超過200張手繪圖與示意圖,簡單易學
上醫醫未病之病,掌握不生病的大智慧
破解長壽健康密碼,解讀神妙中醫養生
◆神奇的老祖宗智慧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整理先人累積的豐富醫療經驗,以注重天人合一、陰陽平衡、順應時序的健康理念,建立了三千年來中醫理論基礎,更是中國人奉行的生活飲食起居大法。
◆大道至簡、真切實用的養生之法
就像使用家電前要先看說明書,人想要健康長壽,一定要對自己的身體有深刻的認知。本書將透過表格與手繪圖闡釋《黃帝內經》的精隨與玄妙,幫您判斷自身生理氣象、帶您輕鬆理解經脈、氣血與疾病的關係,是您養生調養必備的健康管理書。
◆名家開講引領入門
初學者可能會對《黃帝內經》感到艱深困難,但經由黃明達醫師的精彩解讀與豐富的圖片,用白話來詮釋,將拉近經典與讀者間的距離,讓每位有心者都能輕易跨越時代鴻溝,進入浩瀚的中醫領域。
作者簡介:
黃明達醫師
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主任、世界養生科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世界自然醫學組織副主席、國際自然醫學與養生工程研究會執行會長、國際生命質量與健康管理協會祕書長。
在聯合國的傳統醫藥雜誌上,先後發表過《論中醫的「科學是非及生死命運」》、《中醫藥在整合醫學抗癌中的臨床應用及其比較優勢》、《經絡研究與 64次諾貝爾獎》等多篇在醫學界具有重要影響的論文。著有:《圖解人體穴位寶鑑》、《彭祖養生寶鑑》、《圖解手足穴位按摩》。
章節試閱
第 1 章
《內經》原理初探
一張神祕的面紗
《黃帝內經》簡稱為《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內經》是我國古典醫學典籍中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著作,被歷代醫學家奉為「醫學之宗」,同時也是我國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內經》中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頭。
《素問》的沿革/23
華夏之祖──黃帝/25
醫祖扁鵲/27
陰陽五行/29
六氣/31
人與自然/33
天人合一的天文學內涵/35
天人合一的醫學內涵/37
古代陰陽/39
五行的相生與相剋/41
臟腑的劃分/43
神奇的經絡/45
無形的精氣/47
四時養生的原則/49
延年益壽的祕訣/51
中醫之源
《內經》一書的來歷及沿革
有關《內經》一書,因其年代久遠,因而遺留下了很多疑問,諸如作者和成書年代等,不過這些並不妨礙人們對這部被譽為中醫源頭的著作之追捧和研究,現代的很多中醫理論皆來自於《內經》。
《內經》作為書名,始見於西漢劉歆所著之《七略》(後亡佚),後載於東漢班固的《漢書‧藝文志‧方技略》。《內經》之所以冠以「黃帝」之名,疑其是受漢代託古學風的影響,以申明其源遠流長而已。所謂的「內」指的當是書的內容,內容重要而純正,因此被稱為內,而與現代的內科病之意無關。書名稱為「經」者始於漢初。《內經》是醫學諸「經」之源、之宗,以經稱之,當之無愧。
《內經》作為書名,起初並不是《黃帝內經》的簡稱,但因其意義重大、影響極廣,因而自西晉皇甫謐以其作為《黃帝內經》的簡稱後,自此《內經》成為了《黃帝內經》的專屬簡稱。(經,係指闡述的醫學原理和法則、規範,凡業醫者都必須學習和遵循。)
《內經》原書18卷,分為《素問》、《靈樞》(此部分原無名,漢晉時被稱《九卷》或《針經》,唐之後才被稱為《靈樞》)兩部分,共計162篇,各81篇。《素問》主要論述了自然界變化的規律、人與自然的關係等;《靈樞》的核心內容則為肺腑經絡學說。
有關《內經》一書,因為其流傳的時間比較長,範圍比較廣,所以在傳抄的過程中出現散佚、誤抄等現象。因而現代人對此書有很多的爭論,比如有關成書的年代,此書的作者以及此書作為中國醫書之源及與其他醫經的關係等。
成書年代之爭
有關《內經》一書的成書年代,有很多說法,其中有春秋戰國說、秦漢說、漢代說等。
持春秋戰國說者認為,從《內經》的文字特點、天文曆法以及某些篇章中的歷史背景來看,很符合戰國時期的特點,故從宋代起不斷有學者認為此書應是成書於春秋戰國時代。這類學者有宋代的程顥、明代的方以智、清代的魏荔彤以及現代的仁應秋、李今庸等。
持秦漢說的學者,則主要是根據《內經》中有關陰韻文字、天文曆法、哲學醫學、天人關係等與秦代和西漢的著作、醫書等對比所得。持此學說的學者在明清時期比較多,比如北宋的司馬光、南宋的朱熹、明代的方孝孺等。
持漢代說的學者,不單單從文字、圖書外形等方面進行鑑別,更多的是從文獻方面對此書進行了對比。即根據此書中某些具有鮮明特色的篇章去對比同時期的文獻,進而推斷出其相關學說的上下限,從而推斷出《內經》的成書時代。不過其侷限性是史料必須準確。
在分析此問題時,我們首先要分清撰寫和成書兩個概念。從此書的篇章內容分析來看,最早的篇章寫於春秋戰國時代,最晚的當寫成於西漢,甚至於東漢(運氣部分)。由此可知,它不是成書於一時,也不是出自一人之手,當是由不同時代的醫者所寫成的,在某一時期統一經某位醫學家整理成書。
作者之謎
既然在上文中分析了成書的時間問題,那麼有關作者之謎的問題當迎刃而解。此書託名為黃帝所作,當然與那時期的「黃老之學」盛行有關。
《內經》主要採用黃帝與其師(岐伯)之間的對話方式來闡釋醫藥理論、診治方法。其主角是黃帝和岐伯。此外,在文中還出現了一些黃帝的醫臣:雷公、鬼臾區、伯高等。
被尊為華夏之祖的黃帝,是少典之子,居軒轅之丘,故號軒轅氏。因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又因以土德王天下,土色黃,故稱黃帝,是當時天下的共主。
據傳當時天下大亂,炎帝無可奈何,只好求助於能幹的黃帝。黃帝在大將風后、力牧的協助之下,擒獲蚩尤,並取代炎帝成為天下的共主。黃帝很注重當時人們的健康,便透過與其師研討寫就了這部醫藥養生之寶典。
而岐伯相傳是黃帝時期的醫藥大臣,也是黃帝的太醫,被黃帝尊為老師。《帝王世紀》:「(黃帝)又使岐伯嚐味百草。典醫療疾,今經方、本草、之書咸出焉。」清乾隆年間《慶陽縣誌‧人物》記載:「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醫術脈理,黃帝以師事之,著《內經》行於世,為醫書之祖。」在傳說中,岐伯天資聰明,善於思考,對自然界的萬事萬物皆有自己的獨特認識。遠古時期,醫療水準低下,百姓不僅壽命短,更時常得忍受疾患凌虐。出於對世人的憐憫,岐伯四處尋訪良師益友,終成一代良醫。
岐伯一生有關醫學方面的著述眾多,見於史籍的有《岐伯經》、《岐伯灸經》、《黃帝岐伯針論》及《岐黃要旨》、《岐伯精藏論》、《岐伯五臟論》、《岐伯奧旨》等,不過這些書多為後人託名所作。
《內經》中除了「岐黃」之外,還有精通針灸的雷公、熟知人體經絡學說的鬼臾區等眾多醫藥大家。
中醫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
《內經》的學術價值
《內經》作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經典著作,不僅在中醫歷史佔有重要的地位,且因其涉及到以生命科學為主體的其他學科的內容,諸如陰陽五行等,因而很多學者也對此書很關注。
《內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經典著作,被譽為是中醫學理論與防病、治病技術的源頭。
內經與醫經類別家的關係
據《漢書‧藝文志》所載,和《內經》同時期的醫學著作還有《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白氏旁篇》等七部,史稱「醫經七家」。在劉向的敘述中,其餘六部醫書的內容都與《內經》類似或是相關,當是託名所作,不過只有《內經》流傳下來,而中醫中被稱為「四大經典」(《內經》、《傷寒雜病論》、《難經》、《神農本草經》)的其他三部著作都成書遲於《內經》,且其思想也多承自《內經》。後來所謂的一些中醫經典,諸如《諸病源候論》、《脈經》、《中藏經》、《黃帝內經太素》等等,其學術內容、理論體系的完整與系統性等都無法和《內經》相比。
在流傳過程中,《內經》所創造的哲、醫結合理論體系深深影響了歷代的醫者,他們在《內經》理論和系統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實踐、探索、創新,推動中醫學不斷地向前發展,諸如東漢醫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唐代藥王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都曾明確指出其學術源自《內經》。現代的中醫學也仍然處處烙下了《內經》的痕跡,古今凡是在醫學上有卓越建樹的醫者都無法避開《內經》,無不是以其為學術理論的源頭!
《內經》的傳統文化地位
《內經》不僅較為全面而系統地記載古代的醫療經驗及理論知識,同時也涉獵了天文地理、曆法天象、數理哲學、人與自然等方面。它運用當時的哲學、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氣象學、心理學、體質學、社會學、曆法等方面的理論成果來揭示生命的意義,同時也從醫學的角度對古代哲學、天文學、氣象學等進行了全新的解釋,因而《內經》對研究先秦兩漢時期的文化、科學知識等方面極為重要。
此外,《內經》也是一部研究有關先秦時期文字的重要著作。《內經》中的語言也保存了漢以前醫學類典籍的語言文字特點,而從音韻和避諱方面也可推究出此書的成書年代,同時借助此書可推斷一些史書的年代。
中醫的醫學思考方式
《內經》的醫學理論體系
《內經》是一部以研究人的生命科學為中心的著作,這展現在其理論體系方面。《內經》主要在陰陽五行、藏象、血氣精神、經絡病候、審察病機、治病養生等方面對生命進行了探討。
從遠古時代,人類便開始關注自身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並衍生出大量探究生命的作品,如《內經》不僅關注人類的自身情況,更進一步關注到環境對人類的影響。
陰陽五行
所謂「陰陽」本指的是自然現象──陰晴的自然天象,後指地勢上的向陽與背陰。後陰陽學說與氣相結合,上升到哲學理念。陰陽學說認為,世界萬物都包含著陰、陽兩面,「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陰陽之間的矛盾運動決定著事物的發生、發展、衰退、消亡,是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基本規律和普遍規則。陰陽作為哲學觀和方法論引入了《內經》,成為《內經》的理論基礎之一。
五行學說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構成,這五種物質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因而事物之間也存在著相互助長和制約的關係,世界在這個過程中維持動態平衡,並產生週期性的變化。按照五行學說,人體的五臟被分別歸屬在五行中,諸如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等。因而在治療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發病的臟腑本身的問題,還要考慮到臟腑之間相互的生剋關係。《靈樞‧本藏》曰:「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
藏象學說
「藏」指的是人體器官,包括五臟六腑和奇恆之腑。中醫認為,臟腑之間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在發生病變時,也會相互傳變。「象」則指的是臟腑表現在外的生理病理現象,也涉及到臟腑的解剖形象及相應的自然現象。「象」是「藏」的外在表現,「藏」是「象」的內在本質,然而需注意的是,中醫藏象學說中的五臟六腑的功能和現代醫學中相應的臟器之功能是有很大區別的。
而在眾多中醫理論中,藏象學說被認為是中醫理論的核心,同時它也是臨床診治的重要依據,中醫無不採用其作為最基本的診斷方式。在現代,藏象學說也彌補了很多西醫的缺陷和不足,在未來的醫學發展中,無論是生理還是病理方面,藏象學說必然會在中西醫結合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血氣精神
《靈樞‧決氣》:「上焦開發,宣五穀味,薰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氣是構成和維護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在中醫學中,人們用氣來闡述人體的生命活動。血,基本上是指血液。《靈樞‧本藏》言:「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氣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最基本的物質。血氣精神功能是否正常,直接關係著人的健康與否。因而調養血氣精神也成為養生保健的重要內容,這也是內經探討的重要內容之一。
經絡病候
中醫認為,在人體中存在著一張籠罩全身的大網,這張大網由經脈(包括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十二經別)、絡脈(包括大絡、浮絡、孫絡、陰絡、陽絡)、經筋和皮部組成。它主管著全身氣血的溝通、運輸,也是全身各器官、系統溝通的一個路徑,可感應傳導,也可調節臟腑器官的機能活動。
經絡學說的形成是在古代的針灸、推拿、氣功等醫療實踐的基礎上,結合當時的解剖知識和藏象學說,在漫長的時間內,逐漸演變成理論,這其中也受到了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內經》云:「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醫者透過脈象,可判斷身體狀況和疾病因由,從而處理很多疾病。
審察病機
病機學指的是研究疾病發生、發展、傳變的規律。醫者根據《內經》中扁鵲開創的望聞問切四診所蒐集的資料、症狀和體徵,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內經》重點提出了「氣」,提出了「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百病生於氣」等,認為正虛邪客,正不勝邪則會導致疾病發生。邪正盛衰、陰陽失調、升降失調及臟腑經絡功能紊亂等皆為重要的病機環節。對突發疾病,《內經》也提出了表裡相傳、循經傳變、臟腑相移、五行生剋次第傳變等多種情況。
治病養生
中醫曾對治療境界提出了三種境界「上醫治未病之病,中醫治將病之病,下醫治已病之病」。就診斷療法,也有三種境界「上醫聽聲,中醫察色,下醫診脈」。這些思想都是從《內經》中而來,「治未病」、「法時而治」、「治病必求於本」這些都是《內經》的醫療思想。在治病原則方面,《內經》也提出了很多,諸如正反治療、標本治療、病異治同。
《內經》的最終目的就是治病養生,上面分析的那些病因、病機、傳變規律、症候表現、診斷辨別、治療方法等都是為此目的服務。
以生命科學為主體
《內經》的學術特色
《內經》是在中國古代開明的學術氛圍、長期醫療經驗的累積、自然科學發展及古代哲學等傳統文化的背景基礎上形成的,因而其具有一些獨有的特色,諸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論原則、診治思路、養生保健等方面。
《內經》是在中國古代文化的基礎上形成的,並在漫長的歲月中成為中醫的奠基之作。《內經》中的學術特色一直深深影響著中國的醫學、人們的思想及人與自然的關係等方面。
對中醫具有的科學觀而言,《內經》可謂是功不可沒,主要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整體醫學的觀念:《內經》把人的生理變化與整個自然、社會聯繫在一起,闡述了神形合一的觀念,注意到了人的精神意識。
在古代,中國人認為人是自然的產物,人由自然發展而來,存在於自然之中,受自然影響,又施影響於自然,如此循環生息,綿延不絕。《內經》曰:「天地合氣,命之曰人。」天地之間的陰陽之氣交合且相互作用,形成了人;而氣作為媒介再次把人、天、地聯繫在一起,進而說明自然環境對人類身體的影響。這種天、地、人三位一體的觀念,一直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觀念,例如:中國人的住宅一直強調的坐北朝南,其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能利用到自然光。這種觀念反映在中醫上便是要求醫者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文地理指的是自然環境,而人事則大到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小至病人的個人遭遇等,這些均與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相關。
醫學中一個永恆的論題即是神與形、心與身、靈與肉的關係,在中國古代很早就注意到了人的心理變化會影響到人的身體健康,荀子就曾指出「形具則神生」,《素問‧上古天真論》在古人的基礎上提出了「形與神俱」的健康觀念。
以醫療實踐為基礎,融合多項學科知識及獨特的診治方案:《內經》是在古代醫者長期實踐的基礎上,逐漸構建出自身的一套醫學體系,此後深受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結合當時的天文學、氣象學、物候學等知識,在天、地、人三位一體的觀念的指導下,逐漸完善形成的。
《內經》的醫療案例十分豐富,涉及了內、外、婦、兒、五官等多門臨床醫學學科,針對不同的病例,中醫不但針對疾病對症下藥,還未雨綢繆,結合具體情況,開創了四時、飲食等各種養生法。
天人合一
《內經》的思想根源
「天人合一」在中醫中就是人體的這個小宇宙與天地這個大宇宙之間的相容相惜的關係。《內經》中的「天人合一」其原則就是以自然法則為基礎,以人事法則為歸宿的系統理論。
「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哲學的根本觀念之一,對此不同的學派有不同的理解。一種說法認為,「天人合一」中的「天」指的是自然界,所謂的「天人合一」是說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要與大自然相和諧,才能生生不息。「天人合一」是中國人的基本思考方式之一,具體表現在天與人的關係上,認為人與天是一種部分與整體的關係。
這種「天人合一」的觀念也很早便應用在《內經》中,並成為《內經》的精髓,也是後世「醫家之宗」的要旨。其具體表現為「天人相應」學說,「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靈樞‧刺節真邪》),「人與天地相參也」(《靈樞‧歲露》、《靈樞‧經水》),「與天地如一」(《素問‧脈要精微論》)等等言論中就突顯了「天」與「人」有著某些統一性。
《內經》中的「天人合一」學說,可以從兩方面理解,即天地(大宇宙)和生命(小宇宙)。「天人合一」的涵義很豐富,在此我們將就其天文、醫學和文化內涵進行討論。
天文學內涵
中國古代天文學是指以地球為參照物的天體運動學,即天體是地球的擴大或地球是天體的縮小。天地是相對而言的,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天體運行和自然現象及人類有密切的關係。天地由媒介「氣」聯繫在一起,天地氣交,萬物生變。
天人合一最重要的展現也是合於「氣」。「人與萬物,生於天地氣交之中,人氣從之則生長壯老已,萬物從之則生長化收藏。」(《素問‧六微旨大論》)人作為一種高智商的生物,在自然萬物中算是一種特殊的存在。人類雖然運動方式與其他物種不同,但究其本質,當是與天地萬物相同、相通的。
進而,《內經》依據古代研究的天地同律的原則,創建了的獨特的「五運六氣」曆。這種曆法注意到了四時氣候變化、人體生理現象與時間週期的關係,這也是《內經》中把時空合一理念最明確表達出來的表現。這部曆法從廣泛的時空角度反映了天、地、人之間的統一,人與天之間的那種互動和相互制約也在其中得到了和諧統一。
醫學內涵
《內經》中言:「同氣相求,同類相應。順則為利,逆則為害」,這說的是人與天的一種關係。天地萬物是在運動中相通,《淮南子‧精神訓》曰:「天地運而相通,萬物總而為一」。
天人合一在醫學中有幾層內涵,分別是人天同構、人天同類、人天同象、人天同數等。所謂的人天同構,《內經》認為是按照人體的結構可知天的結構,即人體的結構和天地萬物是相對應的,人與自然存在著統一性,而人天同類則指的是根據事物內在的運動方式、狀態的同一性。人天同象是透過自然現象來推知內臟的一些不為人知的功能。人天同數則是認為人和天之間存在著某種數理上的一致性,它把時間的週期性和空間的秩序性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天人合一即是把自然和人類的體質進行歸類,進而尋求陰陽諧調,為養生治療提供理論指導。人天同構是天人合一最基礎的部分,人天同象、人天同類則是類比思想的展現,人天同數則是人與天在氣運數理之間聯繫的展現。
綜上可知,天人合一的醫學內涵主要是指人作為「小宇宙」是如何與天地這個大宇宙相應的,是哲人對世界上的物質及其性情的感覺分類,是「同氣相求」,尋求的是天人之間和諧的基礎。
文化內涵
天人合一,就其理論實質而言,是關於人與自然的統一,或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統一問題。在人與自然的關係問題上,中國文化比較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天人合一是中國人的一種思考方式,天與人各代表了自然界事物相對的兩方面,如:內外、大小、靜動、進退、動力與阻力、被動與主動、思想與物質等等對立統一的要素,在雙方博弈,實力互有消長的過程中,事物得以向前發展。
天人合一也是中華民族的思想核心與精神內涵,在尋求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過程中,力求人類能夠更好的生活,從而生生不息。這種天人合一的思想不但運用在天人關係中,它同時也是人類自身的一種發展模式。人類透過觀察環境,發現環境與人類的相通之處及差異不足,進而透過各種方式實現天人相應,如:調補陰陽的養生方式,用合理的衣食住行來調節人體、天人之間陰陽的平衡,求得天人之間的和諧一致。
天人合一的觀念在《內經》應用甚深,在論人的生命形成、論人的生存需要、論人的生理變化、論人之病理變化、論人醫理之應用等方面都曾有論述。
《內經》的學術體系結構內涵
陰陽五行
陰陽最初只是指天氣陰晴,後其意義慢慢衍生,並被引進到哲學當中,指兩種既對立又相關聯的力量,存在於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當中。五行在人們的日常認識中是指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這五種最基本的物質彼此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關係,並且在中醫理論中與人體的臟腑也有聯繫,能促進人體機能的正常運轉。
※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的起源:起初,陰、陽二字指的是天氣陰晴的自然現象,後擴展至地理上,指的是地勢上的向陽和背陰,並無任何哲學涵義。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也逐漸提高。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結合氣的概念,將陰陽上升到哲學的層面,逐漸建構了陰陽學說。陰陽學說在中國古代哲學體系中佔據重要地位。
陰陽的概念,早在夏商時代就已經形成,在戰國時期形成了陰陽理論。周時,人們便開始用陰陽概念來解釋自然現象,如:伯陽父將地震成因歸於「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這樣,這種對世界的一種二分法開始逐漸被運用來解釋世界,成為一種高度抽象的概念。陽代表著主動、明亮、男性、日間等,陰則代表著被動、陰暗、女性、夜間等。
陰陽學說與中醫的聯繫:陰陽是自然界事物運動變化的基本規律和普遍法則,事物的發生、發展、衰退、消亡都與之有關。疾病作為萬事萬物的一種現象,自然也遵循陰陽對立統一的原則。
在中醫學這個廣泛的體系中,陰陽被認為是最為根本的物質(肉眼無法看見)。陰陽處處展現在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以及病理變化中,並用於指導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養生防病。
《內經》就是藉陰陽系統來建構中醫的理論體系。《內經》中很多篇幅都不斷在強調宇宙萬物的變化都是陰陽兩種相對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這說的也就是陰陽的普遍性。「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素問‧陰陽離合論》)「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這兩句話分別從空間和時間兩方面論述了陰陽關係存在於事物發展的全部過程中,事物的發展無法置身於陰陽關係之外。
人體這個小宇宙,也是遵循著陰陽變化才得以生存的。一旦人違反了陰陽變化的規律,身體機能就會出現問題、隱患,病情隨之會慢慢加重,如果不及時糾正,將導致疾病蔓延,進一步擴大患病的部位。因而,人如想保持健康、延長壽命,則須從陰陽平衡上求得解決之道。
《內經》中開創的臟腑陰陽、三陰三陽等醫學陰陽理論正是針對人體陰陽變化的研究,可在人體出現疾病的情況下,了解疾病產生的根源、發展的趨勢、出現的症狀、如何診治等。因而想了解、學習中醫,首先需了解陰陽理論。
五行學說
五行學說的起源:五行學說和陰陽學說一樣,是我國古代的唯物主義辯證法之一。
五行學說據說是從五材學說而來,所謂的五材,指的是古人生活實踐中必不可少的五種物質:金、木、水、火、土。如《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中所言:「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
隨著時代的發展,五行學說被抽象化,被用來解釋其他的事物。五行之間相生相剋的關係,也被用來闡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
五行學說與中醫的關係:中醫形成的過程中,不僅受到陰陽學說的影響,也受到了五行學說的影響。五行學說也成為了中醫學獨特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行在中醫中最早的展現是與人體的五臟相匹配:肝主升而歸屬於木,心主溫煦而歸屬於火,脾主運化而歸屬於土,肺主降而歸屬於金,腎主水而歸屬於水。五臟對應五行。
五行的相生,是一方對另一方具有促進、助長和滋生的作用;相剋,則是具有抑制和制約的作用,彼此循環往復,生化不息,維持著事物之間的動態平衡。
五行之間具有相生相剋的關係,因此五臟之間也具有相生相剋的作用。透過運用相生相剋的原理,可以達到治病、祛痛的醫療目的。
《內經》的學術體系結構內涵
藏象學說
藏象其實就是我們人體臟腑的一種說法。「藏」是指居於體內的各個臟腑,而「象」是指表現於外的病理、生理現象。藏象學說即是研究人體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臟腑之間相互關係的學說。
※藏象學說的起源
「藏象」二字,首見於《素問‧六節藏象論》。藏象也就是人體各個內臟實體及其生理活動、病理變化表現於外的各種徵象。
藏象學說的形成來源於以下三方面:
一是來源於古代解剖學的知識。諸如《靈樞‧經水》所言:「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視之。」《內經》中還詳細記載了古代的醫生透過解剖觀察人的體內臟器,研究人患疾的原因,找尋救治的方法,上古時便有割腹治病的案例與方法。
二是來源於長期對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觀察。古代的醫生採用「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進而判斷身體各部位的病變,這也是所謂的觀其表,而知其裡。正如人們因寒冷而受涼,繼而引發感冒,出現流鼻涕、咳嗽、頭痛等症狀。這就驗證了人體的皮毛、鼻腔、肺之間的相互聯繫。
三是來源於長期的醫療經驗。醫生在反覆的診治過程中,發現有時治其一,反而達到管其二的作用。人們服用補腎的藥時,也促進了骨折後骨骼的癒合。
藏象學說與中醫的聯繫
藏象學說以臟腑為基礎,臟腑是內臟的總稱。按臟腑生理功能的特點,可分為臟、腑、奇恆之腑三類。肝、心、脾、肺、腎稱為五臟;膽、胃、小腸、大腸、膀膀、三焦稱為六腑;而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子宮)則被稱為是奇恆六腑。
五臟的共同生理特點,是化生和貯藏精氣;六腑共同的生理特點,則是受盛和傳化水穀。臟病多虛,腑病多實;臟實可瀉其腑,腑虛者可補其臟。彼此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在《內經》中,有相當大的篇幅在論述臟腑在人體中的形體、方位、功用,並說明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腑之間關係密切,它們在生理上相互制約卻又相互依存,以經絡為其通道,構成一個相互傳遞各種資訊的整體。
《內經》的學術體系結構內涵
經絡學說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經,為路徑之意,貫通上下,溝通內外,是經絡系統的主幹。絡,為網路之意,是經脈的細小分支,縱橫交錯,遍布全身,而經絡學說是研究經絡系統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經絡其與臟腑之間關係的理論,是中醫分析病理,進行診治的主要理論依據。
經絡學說的起源
經絡一詞最早見於《內經》,如《靈樞‧脈經》言:「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經絡學說的內容十分豐富,不僅包括經絡的循環、功能等,還包括血氣運行與自然的關係及經絡與臟腑之間的關係等。
經絡學說是以古代的針灸、推拿、氣功等醫療實踐為基礎,結合臟腑、陰陽五行以及解剖知識而構建形成的。《內經》的出現問世,標誌著經絡學說的最終完成。
經絡學說與中醫的聯繫
《內經》是一部系統性的醫學著作,它把人體看成是完整而獨立的系統,並總結了人體自身及人體與外界之間的某些規律。這種系統和規律在中醫中便由藏象學說、陰陽五行等學說表現出來,而經絡學說也是人體內部的運行規律之一。
經絡在中醫中,指的是在人體內產生氣血運行、聯絡臟腑、溝通上下內外、感應傳導、調節平衡等作用的一個網路狀的系統鏈。
經絡包括經脈與絡脈。經脈包含十二正經、奇經八脈、十二經別等。絡脈則由大絡、浮絡、孫絡、陽絡、陰絡、經筋和皮部組成。經絡學說可以用來解釋病理的變化,醫生可借助經絡學說診斷疾病及指導用藥等,是中醫的基礎學科。
《扁鵲心書》曾言:「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也就是說經絡對於一個學習中醫的人來說,可謂是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因假使不知人體的經絡分布,隨便地用藥施針,輕者加重病人的病情,重者有可能導致病人死亡;所以,學醫之前,必須熟知人體經絡、臟腑等。
在《靈樞‧經別》中論述過,十二經脈是人體賴以生存的基礎,是疾病藉以釀成傳變的管道,是使疾病痊癒的捷徑,是學醫之人治學的基礎,是被技術粗劣的庸醫視為容易掌握的知識,是被技術高超的上工奉為難以精通的學問。這些論述正是在強調經絡對於中醫的重要性。
《內經》的學術體系結構內涵
氣血精神
氣從廣義上來說是一個哲學概念,是構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質,宇宙間一切的事物現象都是由氣變化產生而來。中醫認為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它透過臟腑組織機能來反映人體的生理和病理現象。血基本上指的是血液,也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
氣血精神是人生命之根本。中醫所說的氣血精神包括了精、血、氣、津液等等,它們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人體生理機能的正常運轉離不開氣血精神。
精、氣、血、津液
精、氣是構成包括人類在內的天地萬物的共同原始物質,精是生命物質運動平衡理論裡的生命物質,而氣則是其中的生命物質的活力。生命物質的活力即氣,由生命物質的運動狀態來展現,因而說精化氣,氣離不開精。《管子‧心術下》說:「一氣能變曰精」。古代哲學的宇宙觀認為「氣生萬物」,而精即「氣」之精華。
血是人體的營養物質,它是由水穀精微、營氣、津液、精髓等生成的。津液是精的一部分,即津液也是生命物質的一部分。如同精與氣的關係,氣和津液之間也存在著密切的關係,氣的活力展現便是幫助津液運行,這也就是所謂的氣生津。津血同源說的是津和血都是由組織液產生的,而不是說其二者來源相同(津是由胃飲食吸收的結果,而血是骨髓產生的)。
精、氣、血、津液在中醫中的作用
精、氣、血、津液的形成及其新陳代謝都和人體內的臟腑和經絡等器官存在著莫大的關係,而臟腑和經絡這些器官的生理活動也離不開氣的推動、血和津液的滋潤、營養,因而它們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而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內經》云:「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關合者也。」這句話說的是人體內的血氣精神,是用來奉養生命以維持人體生理機能的物質。氣血的強弱對人體是至關重要的,《內經》云:「氣血正平,長有天命。」氣血平和,人的壽命也會長久。氣血平和諧調對人體來說至關重要,它是維持人體的正常運轉和健康長壽的根本。
養生之本
《內經》的根本思想
《內經》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遠古時期的人便懂得遵守天地陰陽之規律,飲食有節制,生活作息有規律,不過度勞累,從而讓身體和精神達到和諧統一,因而得以益壽延年。
「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這句話說的是天覆於上,地載於下,自然界有萬物,但是沒有比人更珍貴的了,人依靠天地、五穀之精氣而生存,順應四時有規律的生活。而《內經》的最終目的便是求得人類更安逸、更舒適的生活,養生延壽是其最終的追求目標。
古人認為,人的夭壽,是人為而成。遵循養生之道,可盡終其天年,而違背養生原則則往往會半百而衰。《內經》中有很多論述這方面的篇幅,並提出了五項養生原則,即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只有堅持這五項基本的養生原則,才能使身體的各項生理機能保持旺盛,從而益壽延年。
上述的基本原則可以分為內外兩方面。對外要適應環境,「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對內要調養神志,「恬淡虛無,精神內守」。二者之中,內在調養相對比較困難,人生一世,所經歷的事情千奇百怪,心情也隨之起伏,要保持精神上的波瀾無痕極為不易。心情的變化直接影響到氣血的運行,進而影響到身體。總體而言,也就是說要陰陽和諧,無論是人與自然,還是人體內部,都要陰陽和諧。
在養生方法方面,《內經》提到的最著名的當屬四時養生法,《內經》云:「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四時養生法也就是四時調神養生法,它是《內經》中養生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意在人應順應四時,陰陽調和,使人體內的機制和外在環境相一致,做到春養生,夏養長,秋養收,冬養藏。「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萬物皆應順應四時陰陽,「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在春夏溫補陽氣,在秋冬滋養陰氣,順時養生。這句話的涵義很廣,從衣食住行到精神情志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因人而異,因時而不同。
除了養生之外,《內經》還提出了「治未病之病」的理念,這也在另一方面說出了養生的重要性,人強體壯,百邪不侵。
延年益壽的祕方
長壽絕技
古人大都能夠達到天年而後終,所以,現在人人都希望在這物質充足、精神愉悅的環境下,也能夠「盡終其天年,達百歲乃去」。
在《內經》的基礎上總結其他經驗,對於長壽的要訣可總結為七句話:心態平和、迴避邪風、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結合、戒菸限酒。
心態平和:人往往會被七情所傷,進而導致心身疾病,出現早衰。古人常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說明要預防早衰與疾病的發生,就要調節好心態,不為外物所擾,這樣就能真氣調和,健康長壽。
迴避邪風:邪風不僅指自然環境,還指各種外界的致病因素。《內經》中也具體地論述了六邪與六淫,以及因不注重養生而引起的身體疾病。因而我們得懂得「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隨四時變化,採取相應的養生之道就能預防邪風的入侵。
飲食有節:王冰說:「飲食倍增,腸胃乃傷」,少吃則不足以充虛,多食則傷脾胃。因而,飲食也必須有所節制,這樣才能延長人體臟腑的良好狀態,延緩衰老。
起居有常:古人特別重視「起居有常」,正常的作息時間應適應人體與大自然陰陽的變化,形成良好的生理時鐘,做到「春夏養陽,秋冬養血」,否則會使人體出現多種內臟疾患。《內經》講,半夜子時是陰陽交會之際(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候,陰主靜,半夜應長眠,所以在子時以前入睡效果最好。「午」正好相反,是人體經氣「合陽」的時候,利於養陽,睡半小時精神好。
勞逸結合:《素問‧宣明五篇》說:「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日常生活,不僅要有規律,而且要很好地調節,任何一方面太過或是不及都能導致疾病的發生。人們應「不妄作勞」,遵照古人的教導,「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戒菸限酒:吸菸會使肺產生病變,進而造成其他器官的病變,產生疾病,可謂是百害無一利。少量的飲酒可以達到延緩動脈硬化,預防心臟病的功效,但是飲酒過量就會傷身,導致生命的危險。因而,要牢記《內經》中的告誡:「夜醉損一月之壽。以酒為漿,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
古人正是遵行了以上的規律,所以形體強壯,精神健旺,因而能活到百歲以上的壽命,而能長壽。
第 1 章
《內經》原理初探
一張神祕的面紗
《黃帝內經》簡稱為《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內經》是我國古典醫學典籍中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著作,被歷代醫學家奉為「醫學之宗」,同時也是我國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內經》中運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論,對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治療與預防,做了比較全面的闡述,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理論基礎和源頭。
《素問》的沿革/23
華夏之祖──黃帝/25
醫祖扁鵲/27
陰陽五行/29
六氣/31
人與自然/33
天人合...
作者序
前 言
在世界醫學中,中醫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療效而一枝獨秀,並影響全世界。
「中醫」二字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經方》,其云:「以熱益熱,以寒增寒,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云:「有病不治,常得中醫。」中醫的歷史很悠久,遠古時代人們便開始嘗試著尋求能醫治疾病、益壽延年的方法,在神話傳說中便出現了伏羲氏、神農氏、黃帝、岐伯、素女、雷公、少師、俞跗、少俞、僦貸季、鬼臾區、桐君、巫妨、巫彭、巫咸等等上古名醫,之後甚至出現了《黃帝針灸》、《神農百草》、《素女脈訣》等上古時期集眾人智慧的著作。到了先秦時期,中醫逐漸形成了一套中醫體系,《內經》便是中醫系統理論的結晶。
中醫不僅是門技術,還是一種文化。中醫醫學是建立在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上的科學,陰陽、五行、周易、八卦、哲學等等都促進了中醫學的發展;反之,中醫的觀點也被用來治理國家,比如漢代的「黃老之學」認為: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
作為中醫奠基之作的《內經》問世之後,中醫的體系算是初步完成。後世對《內經》的評價很高,曾用三個第一來評價《內經》:第一部中醫理論經典、第一部養生寶典、第一部關於生命的百科全書。
為什麼這樣說呢?中醫學問世很早,但是在《內經》之前一直沒有形成系有統性的理論,直到《內經》中,才詳細而系統地闡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療的原則和方法,此後中醫基本上是沿著這個方向前進的。之所以說《內經》是一部養生寶典,是因為此書中論述更多的,是用天人合一的觀念來教導百姓怎樣趨利避害,而非透過藥物、針灸等手段來達到治病的目的,全書僅有十三個藥方便是最好的證明。《內經》裡「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說的便是強身健體、防病治病的養生思想。《內經》也是第一部以中醫是一門以生命科學為主體的「百科全書」。在書中,它綜合運用天文、曆法、氣象、物候、地理、社會學、心理學、數學等知識來解釋和探索人生命的本質。天人合一的陰陽平衡思想便是人體健康的關鍵,因而中醫中的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都是以其平衡狀態來維持人體內部及人體與外在環境的和諧統一。
中醫認為人的生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體內的臟腑、經絡、筋脈、骨骼等都是相互聯繫的,且與口、鼻、眼、舌、耳等五官九竅,與喜、怒、思、悲、恐等情志存在著相互對應的關係。因而中醫治病也是在綜觀人體的情況下治療疾病,而非頭痛治頭、腳痛治腳。比如有的人頭上長瘡,但是他的疾病可能發源於腳,身為一個醫者首先得仔細地用望聞問切的診病方式,來全面地把握病情,才可能做到對症下藥。但是因為人的身體素質和所處的環境都不相同,治病的方式也不同,因而需因地、因時、因人制宜地採取不同的方法。中醫的治療原則就是要調節陰陽、扶正祛邪、治病治本,治療方法則有熱者寒之,寒者熱之;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同病異治,異病同治,因時、因地、因人制宜等說法。
中醫中有一個形容人醫術高明的詞──「起死回生」,這個典故是由名醫扁鵲治好了虢國太子的屍厥之症而來,當然這並不是說扁鵲真的有起死回生的能力,而是說他的醫術高明,能夠挽救危重的病人或是救治尋常醫者所不能救治的病人的性命。不管是傳說中的名醫,還是史籍中詳細記載的醫德高尚的醫者,他們之所以名垂千古、流芳後世,不僅是因為他們解除了很多人的痛苦,挽救了很多瀕臨死亡的病人的性命,也是因為他們孜孜不倦地進行醫學探索,促進了中醫學的發展。
其實中醫的一切皆是圍繞著兩方面展開的:治病和養生。這兩方面的最終目的皆是強身健體,可謂是殊途同歸。在中醫看來,治病不如防病,因而醫術高超的醫者能治病於病未發之前。《淮南子》曾這樣說:「良醫者,常治無病之病,故無病;聖人常治無患之患,故無患也。」《內經》中也強調「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中醫講究治未病思想,這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變、已變防漸等多個方面的內容。其意便是要求人們治病不如防病,但如果「已病」,那便需要採取預防措施防止病變,或者在病變產生之前,便預先想到各種急救方法,正如朱震亨在《格致餘論》中所言:「與其求療於有病之後,不若攝養於無疾之先;蓋疾成而後藥者,徒勞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為醫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攝生之理。夫如是,則思患而預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因而,中醫的「治未病」思想是主張透過飲食、運動、精神調攝等養生保健方法來保證人體的陰陽平衡,提高人體內在的防病抗病能力,從而做到「精神內守,病安從來」。
前 言
在世界醫學中,中醫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療效而一枝獨秀,並影響全世界。
「中醫」二字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經方》,其云:「以熱益熱,以寒增寒,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云:「有病不治,常得中醫。」中醫的歷史很悠久,遠古時代人們便開始嘗試著尋求能醫治疾病、益壽延年的方法,在神話傳說中便出現了伏羲氏、神農氏、黃帝、岐伯、素女、雷公、少師、俞跗、少俞、僦貸季、鬼臾區、桐君、巫妨、巫彭、巫咸等等上古名醫,之後甚至出現了《黃帝針灸》、《神農百草》、《素女脈訣》等上古時期集眾人智慧的著作。到了先秦時...
目錄
前言/13
一、《內經》原理初探:一張神祕的面紗
1中醫之源:《內經》一書的來歷及沿革/22
2中醫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內經》的學術價值/26
3中醫的醫學思維方式:《內經》的醫學理論體系/28
4以生命科學為主體:《內經》的學術特色/32
5天人合一:《內經》的思想根源/34
6《內經》的學術體系結構內涵 :陰陽五行/38
7《內經》的學術體系結構內涵 :藏象學說/42
8《內經》的學術體系結構內涵 :經絡學說/44
9《內經》的學術體系結構內涵 :氣血精神/46
10養生之本:《內經》的根本思想/48
11延年益壽的祕方:長壽絕技/50
二、《內經》中的陰陽五行:陰陽五行藏天機
1循陰陽,辨體質:陰陽學說與體質/54
2陽為本,陰緊隨:陰陽之氣的養生/56
3人體在上在外之氣:陽氣/58
4人體內藏不出之氣:陰氣/60
5四時陰陽,順者生,逆者死:四時養生法/62
6人以天地之氣生:辨陰陽,斷病源/64
7察色診脈,陰陽先覺:五態人和五行人/68
8體質養生法 :陰虛體質、陽虛體質養生/72
9體質養生法 :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養生/74
10體質養生法 :痰濕體質、濕熱內蘊體質養生/76
11體質養生法 :血瘀體質、氣鬱體質養生/78
三、《內經》中的藏象學說:五臟六腑蘊生機
1視其外應,知其內臟:藏象學說/82
2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86
3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肺者/90
4作強之官,伎巧出焉:腎者/94
5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者/98
6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膽者/102
7食廩之官,五味出焉:脾胃者/104
8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大腸者/108
9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者/110
10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三焦者/112
11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膀胱者/114
12簡單實用的排毒法:五臟排毒/116
四、《內經》中的經絡學說:江河分布圖決生死
1溝通內外,協調陰陽:經絡學說/122
2看不見、摸不到卻真實存在:經絡系統/126
3十二經脈 :手三陰經/128
4十二經脈 :手三陽經/132
5十二經脈 :足三陰經/138
6十二經脈 :足三陽經/144
7遠道取穴的典範:四總穴歌/150
8調節人體氣血的:奇經八脈/152
9包治百病:八大安全穴位/154
10化瘀通經,運行氣血:經絡治病/156
11舒經理絡、交通陰陽:經絡養生的方法/158
12美容養生的穴位 :祛痘祛斑/160
13美容養生的穴位 :烏髮潔膚/162
14美容養生的穴位 :亮睛提神/164
15排毒養顏、延緩衰老:女性保健按摩/166
16益氣壯陽,滋陰生津:養腎之法/170
五、《內經》:中醫治未病寶典
1防病於未然:治未病思想/174
2調劑身心,遠離疾病:治未病與亞健康/178
3身心並治,百病消:形神合一/182
4看面相識病情:面診如神早去病/186
5頭部望診法:五行人保健/190
6七情盡顯面部:面色診法/194
7五官斷疾病 :看眼觀病/196
8五官斷疾病 :觀鼻診病/198
9五官斷疾病 :口唇辨健康/202
10五官斷疾病 :舌嚐百味/204
11五官斷疾病 :色斑看臟腑/206
12五官斷疾病 :痤瘡看內疾/208
13五官斷疾病 :人中看生殖/210
14氣血不和,百病生:補氣養血/214
六、奇難雜症化解術:起死回生有妙方
1起死回生:扁鵲回生有術/220
2歷史上的名醫傳奇:歷代名醫/224
3外感熱病:外感熱病之症治療良方/226
4風症:風症病機及治療/230
5咳症:咳症病機及治療/234
6痛症:痛症病機及治療/238
7痹症:痹症病機及治療/242
8痿症:痿症病機及治療/246
9厥症:厥症病機及治療/250
10積症:積症病機及治療/254
11水腫:水腫病機及治療/258
12消渴:消渴病機及治療/262
13汗症:汗症病機及治療/266
14血症:血症病機及治療/270
15睡眠:睡眠障礙的病機及治療/274
附錄 內經十三方/278
前言/13
一、《內經》原理初探:一張神祕的面紗
1中醫之源:《內經》一書的來歷及沿革/22
2中醫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內經》的學術價值/26
3中醫的醫學思維方式:《內經》的醫學理論體系/28
4以生命科學為主體:《內經》的學術特色/32
5天人合一:《內經》的思想根源/34
6《內經》的學術體系結構內涵 :陰陽五行/38
7《內經》的學術體系結構內涵 :藏象學說/42
8《內經》的學術體系結構內涵 :經絡學說/44
9《內經》的學術體系結構內涵 :氣血精神/46
10養生之本:《內經》的根本思想/48
11延年益壽的祕方:...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