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人際關係」、「復原力」及「自我意識」的3大未來生存力!
「任性」、「孤單」、「不會交朋友」、「不合群」、「公主病或王子病」
→獨生子女的負面印象,其實源自於父母的教養態度與方式!
要讓「獨生子女」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人生,
嬰幼兒及青春期,親子的相處方式非常重要!
透過「溺愛期」、「教養期」、「守護期」3階段適齡教養,
本書透過6大章節,教您獨生子女教養的祕訣。
˙不過度管教,用肯定性語言來教養孩子,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透過與異年齡的孩子交流,培養孩子交友及照顧別人的能力。
˙無條件的認同與肯定並接受孩子的依賴,培養孩子的復原力。
˙培養孩子自己決定、自己選擇的力量,完成自我意識的形成。
˙適時加入如手足朋友般的「橫向關係」,讓氣氛更和諧快樂。
不論是單親家庭亦或是3人家庭,父母面對關係緊密的獨生子女時,
都要給予完全認同與無條件肯定,讓孩子從自我肯定中學習復原力,
從同儕關係挫折中學習人際關係,並從旁守護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
寬鬆管教、適時引導與用心陪伴,沒有手足相伴學習也能快樂成長!
作者簡介:
諸富祥彥
一九六三年生於福岡縣。
身兼明治大學文學部教授、教育諮詢師、教育學博士等職。以「所有的孩子出生到這個世界都有其意義」為基礎,近30年來為了懷抱各式各樣育兒煩惱的雙親,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法。
著有《你的孩子再這樣下去就糟了》、《這樣教女兒會更好!》(新手父母出版)、《不要忘記悲傷》、《教師的資質~能幹老師跟無能老師有什麼差別?》、《父母拯救孩子心靈的「一句話」》等,教育、心理方面著作超過100部。
相關著作
《你的孩子再這樣下去就糟了!》
《這樣教女兒會更好!》
譯者簡介:
林品秀
經歷七年半學生與OL生活後離開日本旅行世界半年,目前再度回到日本定居。興趣是戲劇、閱讀、接觸新鮮的文化或事物。關注女性社會定位、異種文化與動物議題。現為自由口筆譯者(以日文為主)。譯有《80歲也能挺直腰、大步走的菊池體操》(原水文化出版)、《會念書小孩的家都在做些什麼?》等書。
章節試閱
獨生子女的負面觀感完全沒有根據
「我很擔心孩子會不會因為是獨生子女就變得很任性?」
「獨生子女是不是會缺乏社會性,很難交到朋友?」
「獨生子女好孤獨,好可憐。」
「我的孩子的玩具總是會被別的孩子搶走,是不是因為他(她)是獨生子女的關係?」
每次在諮詢或演講時,都會有獨生子女的媽媽提出以上的問題。大家在育兒相關演講之後,其中一項最頻繁被提出的問題,就是關於「獨生子女教養」 的問題。
二〇一二年GOO排行榜所進行的「獨生子女特徵排行榜」問卷調查(有效回答人數為一〇六四人。此問卷對象為由NTT通訊網路營銷諮詢公司提供的「GOO搜尋」使用者)中,第1位是「被寵慣了」,第2位是「自私」,而第3位是「常常很任性」。由此可看出,對於獨生子女,的確有不少人抱持負面的印象。
但是,並沒有任何研究證實「獨生子女很任性」這個說法。
甚至相反的,比起「有兄弟姐妹」,「獨生子女」教養失敗的危險性較低,人生安定且幸福的可能性也較高。這是我身為諮詢師,近 三十 年來接受育兒諮詢所得到的結論。
也就是說,「獨生子女」也沒問題!
但是,卻還是有許多人相信沒有根據的「獨生子女任性說」,獨生子女雙親本身也往往感到不安。
有時,就算平常覺得「我有好好教育孩子,所以不會變得任性」,但是當孩子在幼稚園或小學與同學發生問題時,還是會忍不住覺得「果然沒有兄弟姐妹還是會這樣吧……」。
「獨生子女」的媽媽很容易將孩子負面的部分全都解讀為「因為他是獨生子女」。不管是社會上或是雙親自己都有這種傾向。
獨生子女真的任性又缺乏競爭心嗎?
獨生子女「很任性」、「沒有競爭心」、「缺乏協調性」這些負面印象, 是只有日本才有的嗎?
根據亞德里安•曼西略斯(Adriean Mancillas)關於獨生子女成見的研究, 這樣先入為主的觀念,從愛沙尼亞(位於東歐)到巴西,存在所有文化圈。
獨生子女會如此受到「排擠」的原因,可追溯至 世紀末。美國的心理學家斯坦利•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甚至還主張:「身為獨生子女本身就是一種疾病。」
相信身為獨生子女雙親的人,應該都無法忽視這種令人震驚的思維吧。
但是,其實這是與時代背景有關的。 世紀末,全世界推行富國強兵,也是人口急速增長的時期。這樣的狀況,更加強了對於獨生子女的批判風潮。
事實上,獨生子女真的比較任性又怪異嗎?
為了解決這個疑問,兒童心理學界也進行了各式各樣的研究。
心理學家東尼•法魯伯(Tony Farbo)曾重新檢視分析上百份關於家族成員與兒童人格關係的研究,並從當中選出 件關於獨生子女的報告。在分析這些研究報告之後,法魯伯提出以下結論:
「從與個人性格的相關性而言,獨生子女與其他和手足一起成長的兒童並沒有任何差異。沒有任何研究可佐證獨生子女孤獨、任性且缺乏適應力的成見。」
在各種資質中,獨生子女比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要來得表現優異的有兩項, 分別是「積極達成的動力」與「自尊心」。也就是說,獨生子女「我可以做到」的自信與「想將事物完成」的積極性,比有兄弟姐妹的孩子要來得高。
另外,獨生子女也有追求更高的學歷、更好的成績、以及更高名聲的職業的傾向。
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獨生子女與有兄弟姐妹的孩子沒有任何差別。甚至可以說是更加的優秀。
獨占雙親寵愛能讓孩子保持心理安定
獨生子女最大的好處,說來說去其實就是能夠獨占雙親的愛。
哲也是小學五年級的獨生子。他的朋友佑太提議說:「我們去買平常換不到的稀有圖卡吧。店是有點遠,但我媽媽說要開車載我們去。我也會找海人一起去。」因此哲也答應了佑太,決定一起去。
但卻沒想到這件事在朋友圈裡一傳十,十傳百,其他孩子也說要一起去。佑太表示車子只能坐三個人而拒絕他們,結果就有人因為不服氣而哭了出來。
此時,救星出現了。那就是哲也。
「我沒關係啦,你去吧。」哲也笑著對正在哭泣的朋友說。託哲也的福, 化解了這個尷尬的場面。
哲也媽媽從佑太媽媽口中聽到這件事。
「我們家佑太說,『哲也真是小大人啊』。」
就像哲也一樣,許多獨生子女都不會有愛爭愛搶的情形,還可以禮讓別人。以媽媽的角度而言可能會擔心,覺得「想去就去呀,每次都讓別人不就會吃虧一輩子嗎」。
但是,能夠獨占雙親寵愛的獨生子女,不管在精神上或物質上都能獲得滿足而情緒穩定,因此不會出現一味主張自我的情形。
重要的是,他沒有忍耐,也不是因為畏縮於其他朋友的壓力而表示不去。
因為他有「心理上的餘裕」,能夠想到「我下次再去就好了,○○這麼想去的話,就把機會讓給他吧」。由於接受了雙親滿滿的愛,所以心理能保持安定狀態。這就是獨生子女的強項。
每個孩子都想獨占媽媽的愛
我一直都建議非獨生子女的父母,
「不要大家公平,而是要絕對地偏心每一個孩子。」
要告訴孩子:
「在這個世界上媽媽最喜歡你了。」
「對媽媽來講,這個宇宙中最重要的就是你了。」。
因為,認為「爸爸、媽媽覺得在這個世界上我最重要」的想法,能夠奠定孩子心靈的基礎。
弟弟或妹妹出生時,孩子往往會問父母:「弟弟(妹妹)跟我,比較喜歡誰?」這是因為他擔心眼前這個小寶寶會奪走爸爸媽媽的愛。此時,相信很多爸爸媽媽會回答「都喜歡」,但孩子不會對這樣的答案感到滿足。
您應該要回答:「你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
最成功的育兒,就是即使有兄弟姐妹,但是每個孩子仍然可以感受到「爸媽最愛的就是自己」。
能獨占媽媽寵愛的體驗,能幫助孩子心理上的安定,效果遠遠超過爸爸媽媽的想像。
獨生子女心理上的安定,是來自於不必去擔心雙親的愛會被任何人搶走的安全感。
獨生子女能避免「爸媽比較不愛我」的自我否定
獨生子女在育兒過程中最大的優點,就是不會抱持「爸爸媽媽比較愛其他兄弟姐妹」的自我否定情緒。
透過近 年諮詢師的經驗,我有一項發現,那就是有些人一直都很努力活著,但卻總是會有「不幸的傾向」,其中有很多都曾在兒時有過「雙親比較愛其他兄弟姐妹」的想法。
獨生子女最大的優點,就是「能獨占雙親寵愛而心理安定」,換而言之,就是不會遭遇「人生最大的不幸風險」|持續抱持「跟其他兄弟姐妹比起來爸媽比較不愛我」這種自我否定的情感。這可以說是強調幾次也不為過的最大優點。
獨生子女才是真正的創造家!
獨生子女還有許許多多的優點。
「獨生子女沒有競爭心」、「獨處時間多」這些負面形象較強的特點,其實反而有助於培養創造力。
其實,競爭心無法培養真正的創造力。因為太過拘泥於勝敗,會讓「要做出比對方更受人好評的東西」的想法,抑制「創造出真正好的東西」的想法,因而容易變得只想做出「一般認為好的東西」。
而獨處的時間絕不會只有孤單和痛苦。
獨處時,其實是在讓孩子的思考力與想像力奔馳,在內心世界盡情地遊戲。大人在旁邊看可能覺得孩子只是在發呆而已,但他們正在構築自己獨特的世界。
《Children and Solitude》(Pendle Hill Publications, 1962)的作者愛麗絲•伯丁(Elise Boulding),就曾經指出兒童在生活中獨處時間的重要性。她表示有些「人類內在的成長只有獨處時才能完成」,因此如果沒有確保與自己對話的獨處時間,不斷暴露在外界的刺激之下,就容易沉迷於刺激而阻礙了想像力與創造力的發展。
「獨生子女常常獨處很可憐」,這只是大人一廂情願的想法。與兄弟姐妹或朋友玩樂的確重要,但獨處時間在培養孩子獨特的內心世界上,也是同等的重要。請您不要忘記「這是在培養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在旁靜靜守護孩子吧。
不要為了培養競爭心而將孩子與其他孩子比較
由上述可見,獨生子女不會被拿來跟其他兄弟姐妹比較,因此不會抱持自卑感或自我否定的心情。這是獨生子女最大的好處。
但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常常會做出一種行為,將這個珍貴的最大好處破壞殆盡。而且還覺得這一切都是為孩子好。
大家有沒有為了培養孩子競爭力,而刻意將孩子與其他孩子比較,企圖激發孩子的上進心與競爭心呢?
「聽說齊藤家的美智子上次考了一〇〇分耶。跟某人真是差太多啦!」
「聽說明廣從候補升上正式隊員了?你也要好好加油啊。」
以父母的觀點來看,會說這樣的話,也是為了要激勵孩子。但是,這樣的言語只有百害而無一利。別說奮起了,這樣的說法反而會讓孩子覺得「反正我就是不行」,而剝奪了他們的上進心。
請您好好想一想。這種做法跟您先生稱讚別家的太太有什麼不同?如果您先生跟您說:「菊池家的太太又漂亮又煮得一手好菜,妳的長相現在是不可能有改變了,不過手藝方面也加減跟人家看齊一下吧。」您會有什麼心情?應該不可能會覺得「好!我要更努力學料理」吧。可以想見結果一定會是鬧彆扭, 覺得「反正我就是差啦」。
把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比較,就是會造成孩子這麼大的傷害,還會剝奪他們的上進心。您有沒有因為覺得反正是親子就過度放心,以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說出傷害孩子的話呢?
也許有人會覺得,與競爭對手互相切磋琢磨才能成長不是嗎?
但是,要到小學高年級以上,「自我」已經有某種程度的確立了,與對手相互競爭才有意義。而且,唯有孩子自己自然而然地視對方為對手,上進心才會被激發。
在我所接觸過的案例中,沒有一個孩子會因為被父母拿來與其他孩子比較,而奮起努力的。
孩子真的會因為沒有兄弟姐妹而感到寂寞嗎?
「還沒生二寶啊?只有一個很寂寞吧。應該想要弟弟妹妹吧?」
有些媽媽可能會因為周圍這樣的言語而感到心痛,認為孩子如果就這樣只有一個人的話,不就會很寂寞嗎?這種時候,請您在心裡小聲地說:「真是多管閒事!」
獨生子女真的有那麼寂寞嗎?
千尋有一個4歲的兒子小崇與0歲的女兒小優。
「小崇以前就很想要有個弟弟或妹妹,我懷孕時他還高興地說:『我要有妹妹了!』一副很期待要當哥哥的樣子。
結果,妹妹一生下來就變樣了……,上次他說要去游泳池玩,我就跟他說那『你要等媽媽準備妹妹的東西喔』,沒想到他竟然回我說他只想跟我兩個人一起去。」
「原來小崇是想要獨占媽媽呀。」
「是的!當初他那麼想要弟弟妹妹,結果現在我反而覺得生了妹妹好像讓他變得寂寞……。」
「不會的,您不需要精神緊張。小崇只是因為無法再獨占媽媽的愛而感到不安而已。如果可以的話,一天 分鐘也好,把妹妹交給先生或婆婆照顧,與小崇獨處一下吧。」
從上述例子可以發現,孩子真的會感到寂寞,不是因為有沒有兄弟姐妹,而是因為「媽媽沒有關心自己」。
在過去,大家總認為一個屋簷下要有好幾個小孩,熱熱鬧鬧的才叫「家庭」。所以,身為家中唯一小孩的獨生子女,的確怎麼看都讓人覺得很寂寞的樣子。但是,這只限於「外在」。
從孩子內心來看又是如何呢?對獨生子女而言,「獨處狀態」是理所當然的。所謂一個人很寂寞,完全就是大人的認定而已。
您的孩子如果現在看起來很寂寞,那可能就是孩子發出「爸爸、媽媽,請你們多看看我」的訊息。
你們多看看我」的訊息。為了讓孩子保持內心的安定,請您試著每天維持一段時間,讓孩子可以「獨占爸爸或媽媽,充分感受爸爸媽媽的愛」。
如何培養「人際關係的技巧」?
「我們家的優子很不擅長加入朋友的圈圈裡。諸富老師,請問您我該怎麼辦才好呢?」3 歲獨生女優子的媽媽,跟我商量她的煩惱。
「是嗎。這種情況的確令人擔心。優子喜歡玩什麼呢?」
「她喜歡一個人靜靜地畫畫。」
「那真是不錯。她也會跟朋友玩嗎?」
「她是會跟要好的朋友玩。但是,早上去上學或是去公園玩的時候,大家不是都會馬上找到幾個朋友一起玩嗎?但是優子卻總是一副希望可以加入的樣子,在旁邊晃來晃去而已。換作其他小朋友都會主動說『你們在玩什麼呀?我也要玩』,然後就開開心心地加入其他同學。真是要急死我了。」
「我想她應該是想要加入朋友的玩樂,只是不知道方法而已。先由媽媽示範給她看,例如教她跟朋友說『讓我也一起玩吧』,或是『你們在玩什麼呢』 等。」
「家長介入孩子與朋友的關係好嗎?」
「家長過度出手或出口的確是不好,但是,很多孩子因為較少與不熟的小朋友玩樂,都會發生不容易加入玩樂小團體的情形。想一起玩,往往最後卻只是在旁邊看而已。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家長可以為他們示範具體的行為方式。」
「原來是這樣……,那我下次要試試看跟她一起說『讓我也加入吧』。
一般而言,由於獨生子女沒有機會經歷過與手足間的關係,與他人友好相處的「人際關係技巧」也較難培養。
但是,現在與有無兄弟姐妹無關,愈來愈多孩子整體的人際關係技巧並不成熟,或是只能從自己的角度來看事物。因此,學校內部如果有念過心理學的老師,就會有系統地教導孩子人際關係的技巧,例如老師自己跟正在玩耍的小朋友說:「讓我加入吧!」或是反過來邀其他孩子一起玩等。
獨生子女的交友方法
獨生子女的父母都會覺得因為沒有兄弟姐妹,所以更加「期望孩子能盡量多交些朋友」。
如果您想讓孩子擁有關係堅固的友情,請實踐以下兩項作法。
①邀請自己的朋友來家裡玩
對孩子說一百次「要多交朋友喔」,還不如父母親自讓孩子看一次自己與朋友開心相處的情形來得有效果。看到爸爸媽媽經常邀請好友到家裡玩,感情很好的樣子,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會覺得「有朋友真是不錯」。
另外,與雙親以外的大人接觸,對獨生子女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可以接觸到與雙親不同的價值觀,這是珍貴的體驗。與從事各種工作的人直接對話,就能給孩子帶來影響。也有的孩子在與雙親朋友相處當中,激發出「長大以後我想像○○一樣,從事 的工作」的想法,因而找到了自己的理想。
②讓自宅變成「開放地區」
把自己家如同兒童館般大大開放。
此時,要對孩子表示「任何時候都可以帶任何朋友來喔」,而且不能以「這個孩子可以、那個不行」的方式替孩子選擇朋友。各式各樣性格的朋友齊聚一堂,這樣的環境對孩子的交友才是有幫助的。
現在,不願意讓孩子邀請朋友到家裡玩的家庭愈來愈多。有許多理由,其中不外乎是「雙薪家庭」的父母平日都不在家裡沒辦法,或是覺得家裡環境會被弄髒。
所以,會邀請小朋友到家裡玩的家庭就顯得珍貴。
不過,也不能給媽媽帶來太大負擔,所以要讓來家裡玩的孩子遵守家中的規則。
孩子無法理解曖昧的表達,所以要具體且清楚地教導他們規則,例如「遊戲只能玩一個小時,其他時間到外面去玩」、「回家時要講一聲」等。
孩子習慣了家中的環境後,就會開始說些像是「這間房子好熱,開冷氣啦」、「電視好小喔,我們家的比較大喔」等讓人生氣的話。這時千萬不能跟他們一般見識、一一指正,只要回答「是喔……」,隨便聽聽過去就好,表現出成年人該有的應對。
當孩子說「我想要弟弟妹妹」該怎麼辦?
浩介今年4歲,他的媽媽一臉憂鬱地來諮詢。
「老師,我們家浩介居然說謊。」
「上次浩介朋友的媽媽問我說:『浩介媽媽,你有喜了嗎?』我根本沒有懷孕,浩介好像因為羨慕朋友的媽媽懷孕了,竟然對大家撒謊說:『我媽媽的肚子裡面也有寶寶喔。』」
「您應該嚇一大跳吧。不過小孩常常會這樣的。」
「真的嗎?當然他說謊我的確很震驚,但是更震驚的是我不知道他想要弟弟或妹妹。我高齡,身體又不好,所以想說孩子生一個就好,但這樣看來是不是還要再拚一個比較好?」
「不不不,不用想得這麼嚴重。這只是因為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較後發現: 『怎麼我們家沒有小寶寶呢』,因此感到困惑而已。這只是一時性的。」
「……是嗎。真的不用想得那麼嚴重嗎?」
「媽媽心情穩定如泰山,對孩子而言才是最重要的。請不要受到孩子的言語左右。」
孩子知道朋友有兄弟姐妹後,可能會因為感到「他們有弟弟或妹妹好好喔」、「小寶寶好可愛呀」,而開口表示想要弟弟妹妹。上了小學以後,看到朋友跟兄弟姐妹一起玩,更有可能會感到羨慕。
但是,這只是一時性的情感,不用過度在意。
要不要生二寶,也不是大人自己可以決定的。更何況,決定人生要怎麼過的是您自己。完全不需要有「好像有點過意不去」之類的想法。
重要的是,不可以被孩子的言語左右。
當孩子跟您說:「我想要弟弟或妹妹!」讓您感到心志動搖,忍不住要鼻酸,甚至可能會講出一些情緒化言語的時候,請盡快離開孩子身邊。
您可以跑去洗手間等其他場所,等過了五分鐘或十分鐘之後,再若無其事地回到孩子身邊。
孩子看到媽媽悲嘆著說「一個人不行嗎」的樣子,就會覺得「原來沒有兄弟姐妹是這麼不好的事……」。媽媽的不安會帶來孩子的不安。
●決定只要一個孩子的話
孩子問:「我為什麼沒有兄弟姐妹」的時候,要讓孩子對沒有手足這個現狀可以正面解讀。請對孩子用以下正面說法說明:
○「因為你太可愛了,所以只要你一個就好了。」
絕對不可以用下列負面說法回答:
×「沒有給你生一個弟弟(妹妹)真是抱歉……。」
×「我們家已經決定一個小孩就好。對不起呀。」
聽到媽媽說「對不起,讓你沒有兄弟姐妹……」的話,孩子就可能會覺得「原來沒有兄弟姐妹這麼悲慘」。不是沒有手足這個事實,而是媽媽對自己道歉的言語會傷害到孩子。
●媽媽本身期望,但還未懷孕的情形
請不要表現得過度沉重,好好地跟孩子說明。
○「這是老天爺決定的,媽媽也不知道呀。」
○「媽媽也想要弟弟妹妹呀。」
絕對不可以跟孩子說「你要乖小寶寶才會來」,孩子聽到這種話就會覺得「小寶寶不來原來是我的錯」而責備自己。請絕對不要這樣說。
×「你要乖乖小寶寶才會來喔。不乖的話就不會來。」
×「小寶寶不來媽媽也很傷心啊!」
獨生子女的負面觀感完全沒有根據
「我很擔心孩子會不會因為是獨生子女就變得很任性?」
「獨生子女是不是會缺乏社會性,很難交到朋友?」
「獨生子女好孤獨,好可憐。」
「我的孩子的玩具總是會被別的孩子搶走,是不是因為他(她)是獨生子女的關係?」
每次在諮詢或演講時,都會有獨生子女的媽媽提出以上的問題。大家在育兒相關演講之後,其中一項最頻繁被提出的問題,就是關於「獨生子女教養」 的問題。
二〇一二年GOO排行榜所進行的「獨生子女特徵排行榜」問卷調查(有效回答人數為一〇六四人。此問卷對象為由NTT通訊網路營銷諮詢...
作者序
推薦序1
請當孩子的依靠,而不是「最好的朋友」
廖笙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
只有一個寶貝,往往就會將家裡所有的資源與關注,加諸在寶貝孩子的身上。父母給予孩子全心付出的關愛,孩子也確實的感受到,但卻也同時承擔了父母深切期盼之後的壓力。
許多獨生子女的父母最常擔心:孩子會很孤單、任性、不會交朋友。獨生子女常見困擾,也常常是在社交技巧、自我概念、挫折忍受度的發展。但事實上,並非所有的獨生子女都會有這些問題。這時,只需要父母用心地陪伴,很自然地就可以避開上述的困擾。
「公主病」、「王子病」常冠在獨生子女身上,但非必然如此,即便是家裡有兩、三個小孩,也是有可能會有相同的情況。不過,千萬不要因為怕孩子長大以後可能會有這種「病症」,而過度嚴格地管教年紀還小的寶貝,這樣反而破壞孩子與父母之間的依附連結。讓孩子不敢和你分享想法,才是讓孩子感到「孤獨」的最大危機,而非關於有沒有兄弟姐妹。
父母應該給予孩子一個依賴與安全感的來源,請當孩子的依靠,但絕對不是去當他「最好的朋友」。如果你是他最好的朋友,孩子又哪裡需要去找其他的朋友呢?相反地,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需要主動地去認識孩子的「好朋友」,一來可以達到「模擬手足」的效果,二來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想法。特別是當孩子逐漸進入青少年時期,漸漸有屬於自己的小祕密後,認識孩子身邊的朋友更是重要。
孩子是上天賜給父母的禮物,也是讓我們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逐漸學習與成長的契機。帶孩子並非是無條件地給予,而是適時地引導,跟著孩子一起成長, 才是每個父母最重要的工作。
推薦序2
決定孩子的個性,不在於獨生或非獨生
薇薇(新世代療癒系人氣作家、新手媽媽)
成長在五個小孩的家庭中,小時候我也羨慕獨生子女。比起我的父母同時要把愛分給五個孩子,獨生子女能夠獲得的關心和照顧,是我的好幾倍。但也常聽旁人把某個孩子的嬌縱個性,歸咎於可能是獨生子女的關係,確實很多人(包括我)都有這樣的觀念。
隨著懷孕、生產,開始接觸教養子女這塊領域,我才發現其實決定孩子的個性的關鍵,並不在於家裡有幾個孩子,而在於爸媽教養的態度。這個論點和作者不謀而合。
書中有非常多的觀點令人讚賞。4個煞車之一「不過度迷信才藝班」, 我就有切身感觸。小時候,我常被逼著學才藝,即使我已經表明我不想學, 媽媽仍強迫我乖乖上課,那些才藝到現在我仍一知半解,花的補習費付諸東流外,也讓成長過程增加不快樂的因子。對於我的孩子,我期待能以不強迫的做法,讓孩子樂在其中的學習。
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然而一味以自己想法引導孩子、過度期待、和人比較,無疑是剝奪孩子的快樂童年。以前還沒當媽媽前,從沒想過這樣的觀念會落到自己身上。有了孩子後,逐漸懂了,為什麼有這麼多家長會出現「比較」語言-從兒子小艾倫出生開始,『長相』被討論、『個性』被討論、『學習方式』被討論,身旁開始出現:「你兒子好乖、好成熟,不像某某某……。」
孩子是敏感的,當家長群聚討論時,千萬不要忽略孩子也聽得懂的事實。或者認為孩子還小聽不懂,就放寬標準,一心想著等到孩子大了再教就好,那時候恐怕為時已晚。我覺得最好的教養方式就是把孩子當個大人,和他說道理,從小就讓他知曉「什麼可以」和「什麼不可以」。
美國研究排行的心理學家雷門(Kevin Leman)形容「獨生子女是父母苦心孕育的特殊寶石」,我很認同。現在的我也是擁有獨生子的母親,我給他所有的愛,細心呵護,但不過度溺愛。我相信,讓孩子在愛與關心的環境中成長,不論獨生或是非獨生,都能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品格。
推薦序1
請當孩子的依靠,而不是「最好的朋友」
廖笙光(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
只有一個寶貝,往往就會將家裡所有的資源與關注,加諸在寶貝孩子的身上。父母給予孩子全心付出的關愛,孩子也確實的感受到,但卻也同時承擔了父母深切期盼之後的壓力。
許多獨生子女的父母最常擔心:孩子會很孤單、任性、不會交朋友。獨生子女常見困擾,也常常是在社交技巧、自我概念、挫折忍受度的發展。但事實上,並非所有的獨生子女都會有這些問題。這時,只需要父母用心地陪伴,很自然地就可以避開上述的困擾。
「公主病...
目錄
前言
第1章 「獨生子教養」的基本原則
◆獨生子女的負面觀感完全沒有根據
◇獨生子真的任性又缺乏競爭心嗎?
◆絕對不要抱持罪惡感
◇過度嚴格的管教百害無益
◆「相親相愛」、「管教」與「守護」的育兒3階段
◇培養自尊心的「抱緊緊、親親」與「愛的言語」
◆培養孩子的「生活基本規範」
◇管教要用「肯定性」的言語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法則
◇媽媽要盡量待在孩子身邊的「青春期」
◆你能做到「全天候育兒」嗎?
第2章 獨生子女的優點及缺點
◇獨占雙親寵愛能讓孩子保持心理安定
◆每個孩子都想獨占媽媽的愛
◇獨生子女能避免「爸媽比較不愛我」的自我否定
◆「沒有狡猾之處」能讓獨生子女獲得信賴
◇獨生子女才是真正的創造家!
◆從與手足爭吵來學習「妥協能力」
◇如何培養關懷照顧別人的心?
◆與不同年齡朋友的交流經驗能成為獨生子女的人生資產
◇手足的優點只存在於彼此相差4歲以內
◆「手足競爭」是人生最大的風險
◇不要為了培養競爭心而將孩子與其他孩子比較
◆孩子真的會因為沒有兄弟姐妹而感到寂寞嗎?
◇獨生子女就一定很乖巧?
◆如何培養「人際關係的技巧」?
◇父母能給予獨生子女的支援
◆擔心父母走了,孩子會孤單一人
第3章 培養復原力
◇「能依賴父母」的重要性
◆培養「復原力」的方法
◇擁有復原力的孩子的特徵
◆如何防止「老是被欺負的孩子」被霸凌?
◇獨生子女的交友方法
◆您有沒有用「朋友愈多愈好」的主張來逼迫孩子?
◇培養獨生子女的「欲」
◆訓練孩子「選擇」
◇讓孩子幫忙做家事來培養協調性
◆孩子連續3天不想上學時就要注意
◇最適合家庭訪問的不一定是級任導師
◆如何培養獨生子女抵抗煩躁的能力?
◇如何看待獨生子女如玻璃一般易碎的自尊心?
第4章 該如何「踩煞車」
◆活用「4個煞車」
◇當孩子說「我想要弟弟妹妹」時,該怎麼辦?
◆需要一直陪孩子玩嗎?
◇離婚時該給孩子的叮嚀
◆單親的孩子更需要100%認同自己的人
◇職業婦女如何安排獨生子女獨處的環境?
第5章 三人家庭的危險平衡
◆巧妙加入與朋友、手足般的「橫向關係」
◇何時必須回復到「縱向關係」?
◆當夫妻育兒方針相異時
◇對獨生子女來說,父母吵架是最大的痛苦
◆獨生子女家庭中爸爸的「支援角色」
◇對丈夫傳達需求的祕訣
◆讓爸爸跟孩子單獨兩個人出門吧!
◇對孩子發牢騷的媽媽會讓女兒不幸
◆夫妻感情不好,您跟孩子也能幸福!
第6章 如何從親子關係中學習放手與獨立
◇如何度過孩子的反抗期?
◆叛逆是孩子對父母信賴的證據
◇不明究理地強迫孩子並無意義
◆父母脾氣快要爆發時該怎麼辦?
◇親子雙方僵持不下時,父母要先退一步
◆獨生子女的中學入學考試
◇高中入學考試-本人意願最重要
◆到中學為止,孩子都不需要書房
◇上中學以後「自己的房間」的功能
◆獨生子女才更需要學習單獨生活
◇獨生子女雙親的育兒終點站
結語
前言
第1章 「獨生子教養」的基本原則
◆獨生子女的負面觀感完全沒有根據
◇獨生子真的任性又缺乏競爭心嗎?
◆絕對不要抱持罪惡感
◇過度嚴格的管教百害無益
◆「相親相愛」、「管教」與「守護」的育兒3階段
◇培養自尊心的「抱緊緊、親親」與「愛的言語」
◆培養孩子的「生活基本規範」
◇管教要用「肯定性」的言語
◆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的法則
◇媽媽要盡量待在孩子身邊的「青春期」
◆你能做到「全天候育兒」嗎?
第2章 獨生子女的優點及缺點
◇獨占雙親寵愛能讓孩子保持心理安定
◆每個孩子都想獨占媽媽的愛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