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面應用於職場的邏輯思考術!
文科生也能輕鬆學會!
問題解決、提案、交渉、決斷……一切迎刃而解!
有條有理的邏輯思考,
是有競爭力的工作者,最需具備的首要能力!
不擅長邏輯思考,容易被對手掌握主導權,在邏輯論述下被壓倒吞噬。
結果導致只能提供金錢及勞力,無法獲得任何回報與成果。
邏輯思考有多重要?
缺乏邏輯思考,不僅讓工作充滿不必要的失誤、
無法掌握整體狀況、相同錯誤一犯再犯,
面對重要談判時,更是容易屈居下風!
從「邏輯是什麼?」到「活用在工作上的方法」,
循序漸進,掌握養成邏輯思考的五大習慣!
1掌握全面形貌
2擴展思考框架
3排出優先順位
4預防執著偏見
5隨時自問「為什麼?」
作者簡介:
西村克己
一九五六年生於日本岡山縣。現為大學教授與經營管理顧問。一九八二年自東京工業大學「經營工學系」研究所畢業。曾經任職於富士軟片公司,一九九○年進入日本總合研究所擔任主任研究員,同時也擔任民間企業的管理顧問、開設員工進修課程,並在各處發表演講。二○○三年起擔任芝浦工業大學工學管理研究所教授。專攻MOT(科技管理)、專案管理、管理策略、策略性思考以及圖解思考等。
主要的著作有《邏輯思考法圖解》、《圖解:邏輯表達的基礎與訣竅》、《1分鐘,強化問題解決力》、《終極圖解力》(以上為商周出版)等。
相關著作
《1分鐘,強化問題解決力》
《圖解 邏輯表達的基礎與訣竅》
《終極圖解力》
譯者簡介:
邱香凝
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日本國立九州大學院比較社會文化學府碩士。喜愛閱讀與書寫,用翻譯看世界。育有一狗,最喜歡的一句話是「用認養取代購買」。
現為專職譯者。譯作有《一路吃下去!騎向台灣第一小吃攤》(石田裕輔著)、《絕不哭泣》(山本文緒著)、《飛上天空的輪胎》(池井戶潤著)等。
章節試閱
1 阻礙邏輯思考的主因
①過去的成功經驗
●陶醉於自己過往的成功經驗
邏輯思考人人都能做得到。然而,許多時候,人們容易在下意識中陷入停止思考的狀態。為了不讓自己陷入此種狀態,下面就讓我們針對阻礙思考的原因探討看看。
過去的成功經驗非常重要。因為成功經驗能帶來活力,也是成長的泉源。然而,一定要切記下面這一點:一旦陶醉於成功經驗,就會令思考停止。
只將成功的結果留在記憶中,會使過去的經驗受到美化。喜歡炫耀自己的人該多加警惕。
自誇的典型就是只強調順利的部分,結果,留在記憶中的就成了毫無阻礙,一路順暢的過程。不只如此,關於過程中遭遇的辛苦,也會被描述得過分美化。一味描述順利的部分,只會使「為什麼會成功」的原因無法受到探究。
比方說,某人如此自誇:「我從事土地和股票買賣,靠自己成了大富翁。所以大家也要多買賣土地和股票,就能成為富翁了。」像這一類的過去成功經驗談,真能對我們有所幫助嗎?
過去之所以獲得成功,前提是當時的經濟背景。因為「通膨經濟」而造成土地與股票升值。然而,現在的經濟背景卻是「通縮經濟」,土地與股票的價值都在貶低,處於這樣的外部環境中,如果將過去的成功經驗照單全收,反而會讓自己失敗。
●從失敗經驗中產生禁忌
另一方面,一旦因失敗經驗而停止思考,就會產生禁忌(taboo)。所謂禁忌,經常見於未開化社會或古代社會之中,可以視為某種既定規範,規定人們「不可以做什麼」或「應該做什麼」。當時的人生活在外部環境幾乎少有變化的自然界中,禁忌在生活上是非常有幫助的。所謂長老,都是熟知過去成功或失敗經驗的人,所以會被視為智者,受到人們尊敬。
然而時至今日,人們身處於變動劇烈的外部環境,禁忌就失去意義了。面對每一個不同的外部環境,都會有不同的最佳策略。若拿過去的成功或失敗直接套用於今日的狀況,很有可能招致判斷失誤。
比方說,企業在面對通膨經濟或通縮經濟時,打出的應對策略就應該各自不同。如果是通膨經濟,對不動產或股票的投資成功率較高;但若在通縮經濟之下,應該減少對不動產或股票的投資,負擔愈小的經營策略愈容易奏效。
若真想參考過去的例子,就必須配合目前的外部環境來思考對策。即使過去曾經失敗,現在未必會犯下相同錯誤。從前的俗諺都是從過去的失敗經驗中形成的。重要的是不要把過去的失敗視為禁忌。
近年來,資訊系統的有效性已是眾所周知。然而,在過去曾有很多企業反對投資資訊系統。曾有一間年營收約一百億日圓的公司,其社長卻明言「電腦是派不上用場的東西」。當時這間公司採取用手寫紀錄進出貨帳目的方式。因為社長說:「電腦不可信賴,手寫才確實。」
仔細問了原因才知道,原來很久以前,該公司曾開發過材料下單專用的資訊系統,但卻沒有人使用。這件事造成社長開始將「電腦派不上用場」掛在嘴邊。再進一步追問「為什麼不去使用」時,得到的回答是:「因為不好操作,用起來不方便。」那間公司的社長一臉認真地告訴我:「投資了一千萬卻打造出無用的系統,電腦根本派不上用場。」
不去思考導入系統為什麼失敗,只知一味敘述失敗的結果,創造出禁忌。從此之後,這間公司將「導入電腦」視為禁忌,為了用手寫處理會計與庶務,必須多養好幾個間接部門。
2 阻礙邏輯思考的主因
②受執著偏見與既定概念所縛
●「非~不可」的想法根深蒂固
被問到「最近過得怎麼樣」時,很多人都會回答「很忙」。忙碌似乎已成為日本人的勳章,愈忙愈值得炫耀。
然而,只要去歐洲看看,會發現他們對忙碌的價值觀完全不一樣。歐洲人的勳章是一年能休幾天假,或是暑假能休幾個月。暑假能休兩個月的人屬於超一流人才,只能休兩星期的人則是二流。在他們的價值觀中,能取得充分假期的人才是厲害的人。
但是反觀日本人,大家都應該有「如果不夠忙就會被組織丟下」的感覺吧。我身邊忙碌的人也很多,他們總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忙碌是一種光環。」
然而,我想請大家試著以「忙碌是異常」的價值觀為出發點思考看看。這麼一來,應該會開始產生「為什麼會這麼忙」、「工作不能做得更輕鬆嗎」的想法。我這麼說的目的,並不是要大家偷懶不工作。而是希望大家從「難道沒有更好的做法嗎?說到底這工作是有必要做的嗎?」的問題開始思考。
我們都受到「非~不可」的思想箝制了。用英語來說就是「MUST」。
從進入公司那一刻起,我們就成為組織的一員,接受上司命令,被教育為遵從上司命令的人就是優秀的員工。在公司裡,我們每天忙碌地工作,沒有餘地懷疑上司的命令是否正確。
然而,這真的是最好的做法嗎?沒有其他更好的做法了嗎?說不定不要這麼做,對組織而言才是好事。我們必須有如此自問自答的能力。
●MUST與WANT
「非~不可」雖然是是MUST,其中應該包含了許多的「WANT」。WANT的意思是「比起不做,還是去做比較好」。
WANT還可以再分為三個階段。也就是「High WANT」、「Middle WANT」、「Low WANT」。
總是說自己很忙的人,很多都是無法區分重要性優先順序的人。全部都是MUST,所以不知道該從哪件開始做才好,總是被工作追著跑。
●在至今為止的延長線上思考
牛頓(Sir Isaac Newton, 1642-1727年)發現物體會在至今為止的延長線上運動,這就是「慣性定律」。和物體的運動一樣,人或組織憑著本能,也具有在至今為止的延長線上思考的傾向。人們擅長沿過去至今的延長線思考,卻不習慣改變既有的做法。這也可以說是慣性定律作用的一種。
在慣性定律下行動,會使思考停止。但是,「沿用過去的做法就是好的嗎?」、「沒有更好的做法了嗎?」能否如此自問自答是非常重要的事。如果思考的結果,得出維持過去做法較好的結論,只要下定決心選擇至今為止的做法就好了。
「只能這麼做」、「不可能有其他方法」、「絕對是這樣」、「沒有往例」、「過去曾經失敗過」……這些都被我稱為「惡魔的口頭禪」。
比方說,你收到部下對一份新工作的提案,卻回答他「過去沒有這麼做的例子」或「過去曾因此失敗過」。如果你是這樣的主管,應該試著全面檢視自己,是否還曾用這種方式做出其他拘泥於過往結果的判斷。
3 區別目的與手段
●目的與手段
我們經常容易混淆目的與手段,所以一定要小心。當人們忘了目的而只顧著手段時,結果就是搞不清楚自己正為了什麼目標努力。
目的是「想要達成什麼事」,也就是「什麼」(What)。只要能達成目的,工作就告結束,如果有必要,就再設定新的目的。手段是「如何達成目的」,也就是「怎麼做」(How/How to),指的是具體的方法。
手段是為了達成目的而存在的。即使只有一個目的,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可以有很多手段。要討論手段是討論不完的。重要的是仔細看清目的,選擇達成目的最適合的手段。
●釐清目的的重要程度
請養成一旦有疑慮就退回目的思考的習慣。優先思考目的而不是思考手段,才能想出更適合的手段。話雖如此,目的和手段之所以不容易弄清楚是有原因的。目的可以區分為「指出全體目標的大目的」,和「幾乎無法與手段做區隔的小目的」。
比方說,高中生都以「考上大學」為大目的。為了考上大學,必須學習。必須靠「學習」這個手段達成「考上大學」的目的。於是,「學習」成為重要程度較低的小目的,而達成這個小目的的手段則是「預習和複習」。再往下,「預習和複習」又成了另一個更小的目的,與其自己唸不如去補習,這裡產生的就是「補習」這個手段。手段為了達成目的,會成為重要性低一層的目的。然而,一旦迷失方向時,務必將思考拉回最大的目的。
在上面的例子裡,補習的目的是考上好大學,而不是繳補習費。若對手段有所猶豫,就回頭想想「最大的目的」是什麼吧。思考目的時,請試著問自己「為什麼」(Why?)。提出「為什麼要補習」的問題後,就會得到「因為要預習和複習」、「因為要學習」(提昇學力)和「因為要考上大學」的答案。回到目的來思考,就能重新檢視應該採取的手段。比方說,確定自己想上的是哪所大學之後,可能就有必要重新選擇專門針對那所大學猜題的補習班。
就像這樣,目的分成大目的和小目的。換句話說,我們有必要正確釐清目的的重要程度。這種時候,提出「為什麼」的效果是很顯著的。
4 隨時自問自答「為什麼」
●沒有查明原因就無法思考對策
「為什麼」(Why?)在追究原因時,是一個有效的問句。在「改善」這方面以世界第一著稱的豐田汽車,鼓勵員工「5Why」,也就是反覆自問五次「Why?」。別名為「為什麼問答」。
若沒有查明原因,對策將變得很膚淺。比方說,針對「為什麼本公司無法獲利」的問題,只能做出「因為不景氣」、「因為員工努力不夠」或「因為廣告宣傳經費不足」等結論。這些都無法觸及具體對策,最後得出的也只會是「既然景氣不好那也無可奈何」,或「那員工明年要更努力」等籠統的對策。
●用「為什麼問答」來查明原因吧!
試著用「為什麼問答」來找出公司為何無法獲利的答案吧。
公司經營A事業與B事業兩種事業。試著分析這兩種事業的營收。假設A事業營收為赤字,B事業則有盈餘,比較聰明的做法是,先從赤字的A事業開始思考。首先,拋出「為什麼A事業營收陷入赤字」的問題。此外,競爭對手的公司情報也很寶貴,對此則可做出「為什麼競爭對手C公司能提高獲利呢」的疑問。
針對上述問題思考的結果,發現原因是「因為成本比競爭對手高」、「因為業務部門出現慢性降價出售的傾向」。接著再找出「為什麼不賣得比別的公司便宜就賣不出去」、「是否因為本公司產品不具魅力」等問題的原因,得到某種程度答案後,就可以開始思考對策了。比方說,是否該改良現有產品,開發更具魅力的商品,或是加強行銷等,找出公司應該著手改善的對策。
●養成查明成功及失敗原因的習慣
無論成功或失敗,都一定先有原因才有結果。如果只看結果,將會錯失事物的本質。查明導致結果的原因,就能探討原因與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而思考因果關係在邏輯上的關聯性。
比起查明原因,我們往往喜歡商議對策。這是因為商議對策感覺起來更具體,使人誤以為那才是解決問題的捷徑。然而請別忘記,未經查明原因就做出的對策,往往會是方向錯誤的對策。
5 凡事先看整體
●從巨觀到微觀的思考
為了達到有邏輯的思考,釐清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係是最基本的事。為此,首先必須知道整體的構成要素是什麼。
先看整體,確定構成要素是什麼。在這裡必須注意的是,不要陷入鑽牛角尖的狀態。在鑽進牛角尖之前,得先從掌握牛角的形狀開始。
一旦看不見整體,做出偏頗的見解,就會陷入忘了目的,只顧著討論手段的情形。再說,明明有更重要的部分卻放著不管,執著於整體看來重要程度較低的部分討論,也只是浪費時間。
在開始針對局部討論之前,最重要的是掌握全面形貌,釐清整體的構成要素。從巨觀(整體)思考到微觀(局部),這是邏輯思考的鐵則。
所謂巨觀,也可以說是整體、概要、企劃。而所謂微觀,就是局部、詳情。前面說的「從巨觀思考到微觀」,換個說法,就是「從概要到詳情到具體落實」、或「從企劃到設計到執行」。最要緊的一定是先掌握全體形貌,這才是有邏輯的思考方式。擁有「整體觀」,就能區分什麼是真正重要、什麼不那麼重要。有了整體觀,就能對照目的,判斷重要程度。
看不見整體一定會迷失自己。管理大師杜拉克(P. F. Drucker)博士曾斷言:「局部效益最佳,不等於整體效益最佳。」局部再如何出色,如果無法在整體中取得整合,也只會拉低整體的價值。
●暫時停下腳步,「旁觀者清」
在日本圍棋的世界裡,有「傍目八目」這個說法。這意思是說,站在旁邊看人對奕,比正在下棋的人更容易看出接下來八步棋的走向。因為旁觀者能夠冷靜以對,所以看得清後續發展。不只圍棋,將棋的世界也有一樣的說法。
將這個說法拿到商務上來一樣說得通。比起公司內部,外部的人更容易客觀掌握公司的問題點。有些公司會僱用社外董事或顧問,就是應用旁觀者清的道理。
旁觀者清的好處是,因為站在稍遠的地方,所以能掌握到全面形貌。相較之下,當局者因為注意力集中在當下該做的事,反而容易鑽進牛角尖。
為了稍微拉遠一點距離,掌握全面形貌,我們要能夠做到旁觀者清。只要冷靜地掌握全面形貌,就能綜觀全局,檢視是否還有更具效率的做法。如此一來,也能將力量灌注在效果較高的部分,有助於成果的提昇。
覺得一直拿不出成績時,不妨採用旁觀者清的方法先掌握全面形貌,或許會驚訝地發現竟然有更好的方法,因此得到更佳成果。
●總體設計要明確
在邏輯思考中,經常用到「總體設計」(Grand Design)這個字。總體設計既是整體構想,也能使「將來應該有的樣子」更明確。
多數人共同合作完成某件事時,需要有共通的目標。如果對目標的想法不統一,每次遇到問題時都會很難做出判斷。
總體設計就是共通的目標,能夠明確告訴我們將來要成為什麼樣子。目的決定了之後,在思考各種可能的手段前,首先請務必做出總體設計。
比方說,公司考慮要導入新的資訊系統。這時,有效的做法是從該資訊系統的總體設計開始著手。總公司部門、營業部門、生產部門等,和各部門充分討論這套資訊系統將來該形成的樣子,再根據這套資訊系統將來應該有的樣子做出總體設計。
舉另外一個例子。如果要做新的都市開發,先進行總體設計也會有很好的效果。在開始都市開發或大規模的建設案時,都會先製作道路及建築物完成後的模擬模型。這也是總體設計的一種。
只要有總體設計,就算進入細節設計的階段,也不會迷失大方向。因為已經藉由總體設計掌握了全面形貌,達成從巨觀到微觀的思考。
討論總體設計,可說是參與者最樂在其中的階段。參與者們能在此時盡情討論自己的理想。此外,在總體設計的階段,要修改或變更都非常容易。
在我們一般工作的商務世界,不太有機會參與總體設計的討論。總是被迫思考達成目的的手段,陷入被工作追著跑的狀態。
一旦決定了目的,就要開始思考能掌握全面形貌的總體設計。養成先有總體設計,再思考手段的習慣。
6 追求可能性
●不執著於單一方案,思考各種選項
如前所述,無論人或組織都容易受到「慣性定律」的影響,習慣跟隨至今為止的做法走。慣性定律本身並沒有錯。朝正確方向前進的時候,有時確實也不應該突然轉彎。然而,萬一朝的是不正確的方向,能否下定決心違反慣性定律,就非常重要了。
請時而停下腳步,確認正在前進的方向是否正確。以公司來說,最少一年一次,盡可能半年度一次進行總體檢視,確認是否還在正確的方向上。很多公司每年都會重新擬定年度計畫或半年度計畫,作用就在這裡。
此外,有時無法轉換方向,是因為太執著於至今的想法或做法的緣故。
必須要轉換想法,不要依賴慣性定律,嘗試脫離至今為止的延長線思考。富士山頂的視野是三百六十度,東西南北都能一覽無遺。我們的想法也要有三百六十度的視野,思考如何脫離既定觀念。
換句話說,就是不要堅持站在至今為止的延長線上,可大膽地創造幾個候補方案。例如,除了既有事業外,還可考慮新事業的立案、股票上市、M&A(企業的合併與收購)、從虧損事業中撤退……等。
至少一年一次,以三百六十度的視野思考,前所未有地提出不受每日制約條件束縛的大膽提案吧!脫離慣性定律最重要的就是擴展視野,思考複數候補方案,提供新的選擇。如果沒有選項,連評估都無法進行。候補方案是好是壞,有沒有實踐的可能都無所謂,總之先把候補方案做出來。
舉例而言,有一間想以全世界市場為銷售對象的麵包店,希望讓全世界的人都吃到這間麵包店做的麵包。他們為了這個目的而想出的方法是「罐頭麵包」。據說把土司裝在罐頭裡,可以保存十八個月。做為防災用品,一年可在全世界銷售八十萬個。這種麵包比乾口糧含有更多水分,也比較容易食用。
一如這個案例,市場其實不只侷限在日本。若能將視野拓展為三百六十度,思考就能從北極到南極,甚至環繞地球一圈。這麼一想,不覺得還有無限的可能性嗎?
7 養成資訊整理術
●掌握關鍵字
這是個資訊過多的時代。大量資訊從眼前流過,而且流經的速度和以前相比愈來愈快,一個不小心就會錯失重要訊息。正因這是一個資訊過多的時代,更有必要掌握並整理重要的資訊。
想掌握資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關鍵字」。關鍵字的英文是Keyword,由鑰匙(key)和詞彙(word)組成。至於是什麼鑰匙,其實可以視為「開啟記憶的鑰匙」。比方說,聽到「少子高齡化」這個字,就會引發過去曾聽說的出生率低、老年人照護問題等各種記憶。由此可知,關鍵字就是一把引發大量記憶的鑰匙。
請養成由關鍵字掌握世間動向的習慣。「日圓貶值」、「日圓升值」、「金融鬆綁」、「亞洲經濟」、「通縮經濟」……掌握這些關鍵字,就能掌握世界趨勢。當一個字經常在報紙或電視新聞中看到或聽到時,大部分都代表了世界上正在流行的某種趨勢。
因此,如果感覺某詞彙「最近常常聽見」,請特別留心蒐集相關資訊。比方說,「為什麼『金融鬆綁』被推動了呢?」可以試著像這樣思考。如此一來,就能看出此一現象的背景來自歐元危機對世界經濟低迷造成的影響。
●為資訊分類,並分層整理
想要掌握、記憶大量資訊,為資訊分類會是一個有效的做法。分類就是將同類資訊集合在一起。比方說:紅蘿蔔、菠菜可以被歸類在「蔬菜」這個分類。此外,說到「通縮經濟」時,就可以將物價下跌、地價下跌、薪資縮減……歸納到這個分類。
進一步整理資訊的方法,就是將分類後的資訊再分成幾層來管理。比方說,「蔬菜」可以歸入「食品」這一分類的下層。而「通縮經濟」也能再被歸納為「經濟低成長」這一分類之中。
若通縮經濟的上層是經濟低成長,同一層中就能再舉出呆帳、亞洲經濟成長等詞彙。
社會上乍看之下毫無關聯的各種現象,其實都具有某種關聯性。因為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會彼此影響、產生變化。我們可以用關鍵字來掌握大量資訊,再用分類與分層的方式整理、活用這些資訊。
1 阻礙邏輯思考的主因
①過去的成功經驗
●陶醉於自己過往的成功經驗
邏輯思考人人都能做得到。然而,許多時候,人們容易在下意識中陷入停止思考的狀態。為了不讓自己陷入此種狀態,下面就讓我們針對阻礙思考的原因探討看看。
過去的成功經驗非常重要。因為成功經驗能帶來活力,也是成長的泉源。然而,一定要切記下面這一點:一旦陶醉於成功經驗,就會令思考停止。
只將成功的結果留在記憶中,會使過去的經驗受到美化。喜歡炫耀自己的人該多加警惕。
自誇的典型就是只強調順利的部分,結果,留在記憶中的就成了毫無阻礙,一路順暢...
作者序
徹底應用在工作上的邏輯思考
「邏輯思考」是在商務學校中學習的,應用範圍廣泛的基礎技巧……聽到我這麼說,或許會有人覺得這門學問高不可攀吧!但是,簡單來說,邏輯思考其實就是「以清楚的條理思考事物」。事實上,邏輯思考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當產生單純疑問時,你只要先試著問「為什麼」(Why?)――先踏出這一步就行了。
只要能養成這套思考方法,不但面對別人時,「能更順利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別人」、「說的話更具有說服力」,對自己也能達到「下決定更果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精準度更高」等效果。
應該也有人過去「學習」過不少邏輯思考。但大多數人是不是依然有種「似乎無法好好應用在現實生活或工作上」的感覺呢?
過去的主流邏輯思考相關書籍,幾乎都以解說「什麼是邏輯思考」為中心。然而,今後需要的應該是「如何活用邏輯思考」才對。
即使是「光是聽到邏輯就覺得厭煩」的人,都能輕易閱讀本書內容。撇開麻煩的、艱澀的理論,掌握邏輯思考的本質並加以實踐,這是我書寫本書時的重點。
文科出身的人,即使拿起邏輯思考的書來讀,應該有很多人會因為內容太過講求數理,讀到一半就放棄了吧?
可是,邏輯思考原本就沒有文科或理科的分界。
文科的人,多半都在潛意識中認定自己「不擅長邏輯思考」,其實幾乎都只是「討厭數學」而已。決定走上文科或理科的路,只取決於高中時代是否擅長數學。當然,在是否能養成邏輯思考這一點上,就算是不擅長數學的人,也沒有任何問題。
一旦強調起「邏輯」,有時反而會帶給對方死板嚴肅的印象。就這點來說,文科出身的人,能用委婉的方式包裝邏輯,最後反而更能順利消化。擁有這種特性的人一旦養成邏輯思考,一定能巧妙地說服周遭,將事情導向自己想要的方向。
另一方面,若說理科的人就一定擅長邏輯思考,倒也沒有這回事。因為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思考的範圍都太狹窄,就算採用邏輯思考,還是有很多人沒有養成「整體思考」的習慣。
不過,這樣的人也不必擔心。詳細情形會以第三章為中心加以解說,總之只要記得「首先掌握整體印象」、「從巨觀到微觀的思考」、「先想出幾個候補方案後再去蕪存菁」、「鉅細靡遺且不重複思考」等邏輯思考的訣竅,就能發揮原本擁有的邏輯能力。換句話說,邏輯思考將為你帶來工作成果。
現代人即使過著普通的生活,身邊也交織著龐大的資訊量。人們的喜好與思考方式都比從前更複雜化、細分化了。這已經不是個靠靈光乍現或孤注一擲就能獲勝的時代。幾乎沒有什麼問題能得到「一出手就解決」的「簡單答案」。就算有,也沒有人會教你。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能夠有邏輯地架構劇本,藉以確實達成目標的能力――這就是邏輯思考力。
西村克己
徹底應用在工作上的邏輯思考
「邏輯思考」是在商務學校中學習的,應用範圍廣泛的基礎技巧……聽到我這麼說,或許會有人覺得這門學問高不可攀吧!但是,簡單來說,邏輯思考其實就是「以清楚的條理思考事物」。事實上,邏輯思考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當產生單純疑問時,你只要先試著問「為什麼」(Why?)――先踏出這一步就行了。
只要能養成這套思考方法,不但面對別人時,「能更順利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別人」、「說的話更具有說服力」,對自己也能達到「下決定更果斷」、「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工作精準度更高」等效果。
應該也...
目錄
前言 徹底應用在工作上的邏輯思考
第1章 邏輯思考是怎麼一回事?
1何謂邏輯思考?
2為什麼邏輯的思考是有必要的?
3美國如果沒有邏輯思考就統合不了多元民族
4現在日本需要邏輯思考的原因
5懂邏輯思考和不懂的人哪裡不一樣
6養成提高思考力的「模式」
7日常生活中的邏輯思考活用事例
第2章 具體來說該怎麼做才能養成?
1阻礙邏輯思考的主因①過去的成功經驗
2阻礙邏輯思考的主因②受執著偏見與既定概念所縛
3區別目的與手段
4隨時自問自答「為什麼」
5凡事先看整體
6追求可能性
7養成資訊整理術
第3章 最低限度的邏輯思考基本技巧
1從巨觀到微觀,總之先掌握整體
2歸零思考――為了拓展可能性
3思考時,要做好完整的一套「演繹―歸納」流程
4邏輯樹是以分層羅列的方式整理資訊的手法
5用矩陣與流程整理資訊
6效果高的東西排在優先順位
7用ECRS思考改善與改革方案
8使決策流程清楚明確
第4章 養成邏輯思考的五大習慣
1掌握全面形貌的習慣
2擴展思考框架的習慣
3排出優先順位的習慣
4預防執著偏見的習慣
5隨時自問「為什麼?」的習慣
第5章 日常生活中的邏輯思考實踐法① 個人篇
1靈活運用冷靜的自己與熱情的自己
2用確認項目來做出邏輯性敘述
3邏輯性文章的書寫技巧
4組織與個人的溝通
第6章 日常生活中的邏輯思考實踐法② 提案篇
1以邏輯思考提高溝通力
2提高邏輯提案的能力
3如何製作企劃書與提案前的準備(提案前階段)
4發表提案
5接受質詢(提案後階段)
第7章 日常生活中的邏輯思考實踐法③ 談判篇
1何謂邏輯性的談判術?
2銷售時這麼做
3面對客訴時這麼做
4對等情況下的談判術
第8章 日常生活中的邏輯思考實踐法④ 解決問題篇
1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結構
2以邏輯性解決問題,就是按照邏輯擬定步驟
3邏輯思考時間管理
4將決策步驟運用在解決問題上
第9章 如何過得每一天都充滿思考力與靈感
1思考確實累積實力的方法8
2任何時候都看重「事實」
3不對他人與自己說謊
前言 徹底應用在工作上的邏輯思考
第1章 邏輯思考是怎麼一回事?
1何謂邏輯思考?
2為什麼邏輯的思考是有必要的?
3美國如果沒有邏輯思考就統合不了多元民族
4現在日本需要邏輯思考的原因
5懂邏輯思考和不懂的人哪裡不一樣
6養成提高思考力的「模式」
7日常生活中的邏輯思考活用事例
第2章 具體來說該怎麼做才能養成?
1阻礙邏輯思考的主因①過去的成功經驗
2阻礙邏輯思考的主因②受執著偏見與既定概念所縛
3區別目的與手段
4隨時自問自答「為什麼」
5凡事先看整體
6追求可能性
7養成資訊整理術
第3章 最低限度的邏...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