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生畫集》是弘一大師和豐子愷「以畫說法」的佛教勸善之作,自一九二九年畫集流布以來,除了在護生戒殺、長養慈悲心方面發揮莫大功效,更讓許多閱畫者因此開始素食。《護生畫集》可說是弘一法師和豐子愷遺愛人間、教化人心的珍貴資糧。
本書內容為豐子愷送弘一大師的一百歲壽禮,由當代書法名家葉恭綽題詩,共計一百篇。畫集內容著眼於物我的感應同情、萬物自得之趣,充滿了惜物、護生、祥和、慈愛之氣,可能是因為豐子愷遭逢抗日戰爭爆發,舉家逃難歷經戰火,了解驚慌奔走之苦,也深深體會身為動物之一的人類,瀕臨死亡時的驚恐心情,因而對其他有情識的動物,被抓拿及被屠殺時的情緒反應,也能感同身受。故而無一般勸善之書淒慘罪過的景象。
林少雯居士承繼原創精神,以白話圖文賞析原作的體相用之美,讓大小朋友能夠更清楚了解自己和護生、戒殺、惜物、長養慈悲、種下善根種子……等生命教育觀念的關聯性,進而觸發對生命存在及和諧共生的思考,並在心靈境界上得到提昇。
閱讀《護生畫集》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不論是喜歡文學和藝術的,喜愛儒釋道三家思維的,喜愛童心童趣的……,都可以找到切入點,而在護生、戒殺、長養慈悲、種下善根種子上得到滋養,並在心靈境界上得到提升。豐子愷筆下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鳥或任何大小生物,都充滿了生命的美、善和有情有義,感動人心。
書籍特色:
1.將書法家所寫的詩文還原成楷體字,無古今文字障礙,更顯古詩入畫的文學價值。
2.為《護生畫集》的白話賞析及精闢導讀,文圖並茂傳達善美情義,為近百年首創。
3.具佛理及生態倫理觀,含宗教、民俗社會、文學藝術等,為人類學研究珍貴資料。
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1975)
近現代知名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師從弘一法師,其漫畫造型簡括,幽默風趣,並能貼切反映社會現況,所出版的第一本畫集《子愷漫畫》,更是中國的第一本漫畫集。著有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緣緣堂續筆》,彩色畫冊《子愷漫畫選》,藝術理論著作《豐子愷美術講堂》、《豐子愷音樂講堂》及漫畫集《護生畫集》等。
朱幼蘭(1909-1990)
浙江黃巖人。著名佛教居士,曾任上海市佛教協會副主席。叔祖朱葆三是清末民初上海商界領袖,辛亥革命時任滬軍都督府財政長。十七歲因病偶讀《安士全書》,深感人生苦短,遂於當年歸依印光法師。家學淵源,自幼苦研書藝,真草隸篆無不深涉,是豐子愷《護生畫集》第四、六集的書者。
林少雯,廣東省蕉嶺縣人,世新圖資系、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
曾任編劇、特約撰述、編輯、作家協會理事、婦女寫作協會理事等,現任中國文藝協會監事。作品有散文、小說、報導文學、兒童文學、劇本。關注環境綠化和水土保持議題。曾獲中山文藝獎、中央日報文學獎、中國文藝散文獎章、聯合報環保文學獎、臺灣省文學獎、省新聞處短篇小說獎等。作品常入選「好書大家讀」;兒童文學作品選入國小國語課本及補充教材。
章節試閱
鶴拔氅毛
隋大業二年,新作輿服儀衛,課州縣送羽毛。民求捕之,殆無遺類。烏程有高樹逾百尺,上有鶴巢。民欲取之不可,乃伐其根。鶴恐殺其子,自拔氅毛投地。
通鑒
〈鶴拔氅毛〉這則護生故事,取材自《通鑒》這部書中一則動物母愛的感人故事。
故事中的主角是一隻母鶴,牠為了保護孩子而做出驚人之舉。
事情發生在隋朝大業二年,當時新上任管理車輛和衣冠的輿服儀衛,因為需要羽毛來製作儀隊衣飾及旗幡等,於是下令向各州縣徵禽類的羽毛捐。一聲令下,各州縣開始向老百姓催繳羽毛。老百姓想盡辦法拚命去捕捉各種飛鳥,拔下羽毛來繳稅。短時間之內,幾乎所有鳥類都被捕光,樹上和天上再也見不到飛鳥美麗的身影,更聽不到悅耳的鳥鳴。
在這一片沒有鳥鳴的死寂中,在浙江南邊不遠處,有一個叫烏程的地方,當地人發現一隻漏網之鳥,於是想辦法要捕捉牠,以取得牠身上的羽毛。
這隻被發現的鳥,是一隻鶴,牠棲息在一棵高逾百尺的樹上,因此不容易被發現。但母鶴覓食要飛進飛出,難隱行跡,況且母鶴正在育子,需要更多食物來餵養心愛的孩子,所以更勤於離巢,故而行跡敗露。
母鶴所棲息的大樹太高了,想捕鳥的人爬不上去,經過商議後,決定將大樹砍倒。當他們拿出斧頭要動手砍樹時,卻發現樹上落下來一片片的羽毛。
當地上的人撿起羽毛仔細一看,不正是那隻鶴的羽毛嗎?他們抬頭往樹上看去,只見母鶴用嘴喙從自己身上,一根根拔下羽毛,丟到地上送給想捕捉牠的人。
母鶴大可以飛走,砍樹是笨舉動,鳥有翅膀,隨時可飛離大樹;母鶴所以不走是因為正在育雛,不忍心丟下嗷嗷待哺的孩子自己逃生。見人們砍樹了,怕樹倒後自己的孩子要遭殃,為了保護孩子,他不希望人們砍樹毀了牠的家園,既然人類要的是牠的羽毛,牠就自拔羽毛送給人類,以滿足人類的需求,希望人類可以放過牠們母子。
多感人啊!母鶴愛子如命,跟人類沒有兩樣;牠為子犧牲自拔羽毛,不是自己怕死,而是怕孩子受到傷害;牠自拔羽毛這種驚人之舉,是鶴的智慧展現,是牠急中生智。
可見與人類相同的有情眾生,如這隻母鶴,如其他動物飛鳥,是有愛、有思想、有判斷力、能為愛犧牲、能為自己爭取生存權利的。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該愛惜牠們,保護牠們,而不是對他們予取予求。
(試閱2)6-80縱鰻
縱鰻
日本國人多嗜食鰻,然又甚畏之,曰是有魚異,能為祟。不敢自殺,酒肆人代為操刀焉。嘗有醉客三、四人夜過酒肆,肆中人皆已睡。從門外問曰:「有鰻也無?」所畜之鰻於水中同聲答曰:「無!」肆主大驚,天明,盡縱其所畜之鰻,即日改業。
右台仙館筆記
〈縱鰻〉 這則護生畫,讀起來令人感到驚悚,好似在讀《聊齋誌異》的鬼故事一般。
這則故事,出自《右台仙館筆記》這部古籍,此書為清俞樾所撰,是晚清的志怪小說。
此畫的故事內容,說的是日本國的人,普遍愛吃鰻魚,烤鰻淋上檸檬汁,以及鰻魚飯,這兩道鰻魚料理,是日本食譜中廣受歡迎的。吃鰻魚、配清酒,更是日本一般平民的一大享受。
日本人雖然愛享用鰻魚,但是卻不大敢殺鰻魚,他們覺得鰻魚和其他魚類不同,殺害了鰻魚,魚死後會作祟,對殺鰻魚的人不利。這真是矛盾呢!愛吃鰻魚卻不殺鰻魚,那要如何吃鰻魚呢?為了享用美味的鰻魚,日本人買了鰻魚,都會拿到酒店中請廚夫代為操刀,將鰻魚殺好,腸肚處理好,再拿回家去烹調。
有一天夜裡,三、四位喝得醉醺醺的漢子,經過一家酒店前,此時已半夜,酒店早打烊,店裡燈火已熄,店門緊閉,裡面的員工都睡了,只有店主人還醒著。
這幾位醉漢饞蟲在胃裡作祟,想吃鰻魚,於是在門口喊叫,問道:「店裡有沒有鰻魚賣啊?」
店主人還來不及回答,他畜養在水箱裡的鰻魚,卻先代他回答客人說:「沒有啦!」
酒店外的客人聽說沒有鰻魚賣,掃興地走了。但是酒店裡面親耳聽到鰻魚開口說人語,而且代他回答客人的這位老闆,可嚇壞了!
這應驗了鰻魚會作祟的傳言,賣饅魚賣了一輩子的老闆,原來是不信邪的,才會一直經營酒店,賣人人愛吃的饅魚。這下聽到鰻魚會說人話,難不成是眾多被他殺死的鰻魚的靈魂,借還活著但也即將遭殺害的鰻魚的嘴說出來的嗎?
嚇壞的店主人,一定徹夜未眠,輾轉反側到天明。天一亮他立即翻身起床,與夥計一起將店裡所畜養的鰻魚,一條條撈出來,全數放生到河裡去。而且從那天起他就改行不開酒店,也不賣饅魚了。
這故事滿驚悚的,鰻魚有靈,嚇嚇人,自己得救了,也度化的酒店主人,成就一個慈悲的故事。
(試閱3)6-87青蛙雪冤
青蛙雪冤
熊鼎為浙江按僉事。寧海民陳德仲殺黎異,異妻屢訴不得直。鼎一日覽牒,有青蛙立案上。鼎曰:「蛙非黎異乎?可止勿動。」蛙果不動。乃逮德仲鞠實,正其罪。
明史 熊鼎傳
「青蛙雪冤」這個護生故事,是一個靈異事件。
子愷先生在這幅畫上,畫了一隻小青蛙,這青蛙因為有冤情,所以跳到衙門的主審官桌上去討公道。
這故事出自《明史》中的〈熊鼎傳〉,描寫熊鼎處理一件官司的經過。這件官司案情有點複雜,所以拖了一段時間,衙門裡審案時,因為罪證不足,一直判不下來。
當時在浙江擔任僉事的官員,就是熊鼎。熊鼎,字伯潁,臨川人,是一位奇才。元末舉於鄉,任職於龍溪書院。江西寇亂,熊鼎結合鄉兵自守。陳友諒屢次威脅他,不應。鄧愈鎮守江西,好幾次召見他,奇其才,推薦給朝廷。授德清縣丞、浙江按察司僉事,官至刑部主事。
熊鼎任浙江擔任僉事時,有一位住在寧海叫陳德仲的人,被懷疑殺害了黎異。苦主黎異的妻子告上官府,請官爺主持公道,將殺人兇手繩之以法。但是黎妻一次又一次告官,都苦無證據,沒能為丈夫雪冤。
有一天,熊鼎在官署裡閱讀刑事公文,說也奇怪,不知從哪裡跳進來一隻青蛙,還跳到他的桌子上,雙眼直直地望著他,並嘓嘓嘓地對著他叫。熊鼎正為黎異慘死的案子沒能偵破而傷腦筋,所以很自然地就問青蛙道:「青哇啊!你可是黎異轉世來的?若是的話,你就安靜不要動。」
那青蛙聽懂了熊鼎的話,安靜地在桌上一動也不動地坐著。熊鼎心中明白了是什麼回事了。於是他又提調陳德仲來審案,陳德仲這次終於敵不過良心的煎熬,坦承犯案,低頭認罪了。
多神奇啊!青蛙會為自己的前世雪冤!當黎異轉世為青蛙時,他的神識依然還停留在前世,這是很難讓人相信的事,但卻發生了。見證了天下事確是無奇不有。而熊鼎這位官爺,對青蛙跳到他桌上這事,竟也聯想起是黎異前來告狀,這一人一蛙心曲相通,共同偵破一件謀殺案,真是奇聞呢!
鶴拔氅毛
隋大業二年,新作輿服儀衛,課州縣送羽毛。民求捕之,殆無遺類。烏程有高樹逾百尺,上有鶴巢。民欲取之不可,乃伐其根。鶴恐殺其子,自拔氅毛投地。
通鑒
〈鶴拔氅毛〉這則護生故事,取材自《通鑒》這部書中一則動物母愛的感人故事。
故事中的主角是一隻母鶴,牠為了保護孩子而做出驚人之舉。
事情發生在隋朝大業二年,當時新上任管理車輛和衣冠的輿服儀衛,因為需要羽毛來製作儀隊衣飾及旗幡等,於是下令向各州縣徵禽類的羽毛捐。一聲令下,各州縣開始向老百姓催繳羽毛。老百姓想盡辦法拚命去捕捉各種飛鳥,拔下羽毛來...
作者序
推薦序
重讀《護生畫集》的美好經驗
漫畫大師豐子愷的《護生畫集》,一九八一年臺北純文學出版社曾經印製全套六集,在書市流通,為讀者所喜愛。我很有福氣的竟能獲贈一套。書寄到的日子,我不停的像郵差先生致謝。他竟詫異的問:「是寶物嗎?」
從小學時代就喜愛豐子愷漫畫的我,匆匆翻開第一集,幾頁之後,就看到我童年曾經被深深打動的一幅畫:「拾遺」。儘管當時我已經五十多歲,竟好像是又回到小時候,和小小的遊伴在異地重逢。
「拾遺」是宋代詩人蘇軾所寫的一首詩,一共是四句:「勾簾歸乳燕,穴牖出痴蠅;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
童年受限於不認識「牖」字,也看不懂書法家所寫的「痴」字,所以第一、二句背不下來。但是後面的第三、第四句,因為很口語化,只讀兩遍就背下來了。我所以能看懂全詩,主要靠的竟是豐子愷的生動插畫。
全詩的意思是:鉤起廊上的簾子,好方便小燕子回到簷下的鳥窩;在窗紙上挖個洞洞,好讓無知的蒼蠅進出;為了愛護老鼠,特地為牠留些剩飯;為了憐憫撲火的飛蛾,夜裡索性不點燈。
讀到這樣的內容,我一時發起楞來。一方面是我的心被打動了,變柔軟了;另一方面是深深感到佛家胸襟的開闊和偉大,自己也開始有了「尊重生命」的思想。這個童年閱讀《護生畫集》的經驗,深深藏在我心中,一直沒有忘記。
不久以前,本書作者林少雯女士寄給我一份影印文件,原來是她的新作《豐子愷護生畫集賞析》的書稿。她在來信中邀我為她這本新書寫一篇序。理由是我過去也曾經為她的兩本有關自然生態保育的書寫過序。為了不辜負她的美意,我只有答應。更何況,她這本書恰好又喚醒了我童年閱讀《護生畫集》的一些舊經驗以及面臨過的困境。她的這本書有新的安排,新的做法,對喜愛《護生畫集》的讀者幫助很大。
第一,她把書法家所寫的詩文還原成楷體字,使我們既能欣賞書法家美妙的筆法,又能認讀書法家所寫的每一個字。然後,她解釋畫意,讓我們不但能了解豐子愷畫的是什麼,還能留意到豐子愷想表達的思想又是什麼。最後她引用佛家的思想互相印證,說明了豐子愷的思想和佛家思想的密切關係。
正如書名提到的,這是一本對《護生畫集》的賞析,也是一本對《護生畫集》的導讀,值得向喜愛《護生畫集》的讀者介紹。
這就是我想說的話。
───林良
弘公護生,千秋偉業-學習弘一大師的認真作風
臺灣佛光山星雲大師,在我心目中跟弘一大師一樣都是高僧。星雲大師在臺灣建造的佛陀紀念館,目前已成了臺灣新地標,更是世界佛教的新地標。
佛館風雨走廊的外牆,以我與星雲大師結緣臨摹父親豐子愷的彩色護生畫七十多幅,請當代著名藝術家製成浮雕畫,給蒞臨佛館禮佛、參觀遊覽,或校外教學的學子們,當作生命教育的教材,讓人產生慈悲心,進而惜物、護生、戒殺,這種尊重生命的教育,正是現代社會最需要的。
今年是弘一大師一百三十二歲誕辰,也是他圓寂七十週年紀念。弘公和我父親合作的《護生畫集》,在臺灣有玄奘大學學生林少雯居士,作為她碩士論文的研究題材。這樣全面研究《護生畫集》的屬她為第一人。林少雯居士在星雲大師所辦的《人間福報》亦撰寫專欄,將護生畫一則一則加以賞析,平易近人的文字,深入淺出,讓更多人可以了解護生畫的內容,增長善種子,長養慈悲心。
───豐一吟
原版序
廣洽法師序
一九四八年秋余返廈門,適值子愷居士客居古城西路一高樓上,為弘一大師七十冥壽作護生畫第三集。其間時相過從。不久畫成,子愷居士攜稿返上海付印,臨別告余日:十年後當再作第四集八十幅,深恐人生無常,世事多磨,今後當隨時選材,預先作畫,絡續寄奉,乞代保存,並加督促。余應其請。歲月如流,匆匆已歷十年。且喜彼此無恙,而檢點畫幅,恰滿八十。此真所謂勝願必遂,有志竟成者也。亟請朱幼蘭居士書寫詩文,十方信善喜捨淨財,刋印此護生畫第四集,敬祝弘一大師八十冥壽。時一九六零年農曆九月二十日,即 弘一大師實齡八十誕辰。
───廣洽謹識於星洲薝蔔院
作者自序
與《護生畫集》情深緣也深
三十年前拜讀過《護生畫集》,畫集中淺顯的佛理、熟悉的儒道思想、詩詞的文學情境、繪畫的特殊風格、書法的別具特色都深深打動我的心。
幾年前又細讀了由洪範書局出版的四集《豐子愷文選》,溫柔敦厚和自然細膩的筆觸也深深撼動我的心靈。如此一位文采畫采皆美的作家和畫家,確實令人著迷。
我二○○七年就讀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有一天在打坐中腦際閃過弘一大師的影像,這個靈感加上不久前剛讀過豐子愷的散文,於是指引我去研究與弘一大師和豐子愷相關的論文,那無疑的就是《護生畫集》了。此時我素食已十多年,而以「慈悲心」和「護生戒殺」為主題的《護生畫集》,更加深獲我心。
就這樣,我以「豐子愷《護生畫集》體、相、用之探討」為題,寫了篇十八萬字的論文,針對《護生畫集》的外在表現形式:包括創作理念、傳播媒介、繪畫風格技巧、文人畫、簡筆畫、題材、書法等;及內涵的思想與意境:包括文學美、及佛教、儒家、道家、道教等的哲學思維、生態倫理、童心童趣、親子教育、護生戒殺思想、藝術價值、教育及美學思想等加以全面闡述。
論文完成後總覺意猶未盡,我開始一幅幅賞析此「以畫說法」、「護生護心」的《護生畫集》,於《人間福報》發表,由於賞析文字廣受歡迎且得到各方關注,因此結集由香海文化出版。
推薦序
重讀《護生畫集》的美好經驗
漫畫大師豐子愷的《護生畫集》,一九八一年臺北純文學出版社曾經印製全套六集,在書市流通,為讀者所喜愛。我很有福氣的竟能獲贈一套。書寄到的日子,我不停的像郵差先生致謝。他竟詫異的問:「是寶物嗎?」
從小學時代就喜愛豐子愷漫畫的我,匆匆翻開第一集,幾頁之後,就看到我童年曾經被深深打動的一幅畫:「拾遺」。儘管當時我已經五十多歲,竟好像是又回到小時候,和小小的遊伴在異地重逢。
「拾遺」是宋代詩人蘇軾所寫的一首詩,一共是四句:「勾簾歸乳燕,穴牖出痴蠅;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