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生畫集》是弘一大師和豐子愷「以畫說法」的佛教勸善之作,自一九二九年畫集流布以來,除了在護生戒殺、長養慈悲心方面發揮莫大功效,更讓許多閱畫者因此開始素食。《護生畫集》可說是弘一法師和豐子愷遺愛人間、教化人心的珍貴資糧。
本書內容為豐子愷送弘一大師的八十歲壽禮,由當代書法名家葉恭綽題詩,共計八十篇。畫集內容著眼於物我的感應同情、萬物自得之趣,充滿了惜物、護生、祥和、慈愛之氣,可能是因為豐子愷遭逢抗日戰爭爆發,舉家逃難歷經戰火,了解驚慌奔走之苦,也深深體會身為動物之一的人類,瀕臨死亡時的驚恐心情,因而對其他有情識的動物,被抓拿及被屠殺時的情緒反應,也能感同身受。故而無一般勸善之書淒慘罪過的景象。
林少雯居士承繼原創精神,以白話圖文賞析原作的體相用之美,讓大小朋友能夠更清楚了解自己和護生、戒殺、惜物、長養慈悲、種下善根種子……等生命教育觀念的關聯性,進而觸發對生命存在及和諧共生的思考,並在心靈境界上得到提昇。
閱讀《護生畫集》可以從各種不同的角度切入,不論是喜歡文學和藝術的,喜愛儒釋道三家思維的,喜愛童心童趣的……,都可以找到切入點,而在護生、戒殺、長養慈悲、種下善根種子上得到滋養,並在心靈境界上得到提升。豐子愷筆下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鳥或任何大小生物,都充滿了生命的美、善和有情有義,感動人心。
書籍特色:
1.將書法家所寫的詩文還原成楷體字,無古今文字障礙,更顯古詩入畫的文學價值。
2.為《護生畫集》的白話賞析及精闢導讀,文圖並茂傳達善美情義,為近百年首創。
3.具佛理及生態倫理觀,含宗教、民俗社會、文學藝術等,為人類學研究珍貴資料。
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1975)
近現代知名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師從弘一法師,其漫畫造型簡括,幽默風趣,並能貼切反映社會現況,所出版的第一本畫集《子愷漫畫》,更是中國的第一本漫畫集。著有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緣緣堂續筆》,彩色畫冊《子愷漫畫選》,藝術理論著作《豐子愷美術講堂》、《豐子愷音樂講堂》及漫畫集《護生畫集》等。
朱幼蘭(1909-1990)
浙江黃巖人。著名佛教居士,曾任上海市佛教協會副主席。叔祖朱葆三是清末民初上海商界領袖,辛亥革命時任滬軍都督府財政長。十七歲因病偶讀《安士全書》,深感人生苦短,遂於當年歸依印光法師。家學淵源,自幼苦研書藝,真草隸篆無不深涉,是豐子愷《護生畫集》第四、六集的書者。
林少雯,廣東省蕉嶺縣人,世新圖資系、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
曾任編劇、特約撰述、編輯、作家協會理事、婦女寫作協會理事等,現任中國文藝協會監事。作品有散文、小說、報導文學、兒童文學、劇本。關注環境綠化和水土保持議題。曾獲中山文藝獎、中央日報文學獎、中國文藝散文獎章、聯合報環保文學獎、臺灣省文學獎、省新聞處短篇小說獎等。作品常入選「好書大家讀」;兒童文學作品選入國小國語課本及補充教材。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重讀《護生畫集》的美好經驗
漫畫大師豐子愷的《護生畫集》,一九八一年臺北純文學出版社曾經印製全套六集,在書市流通,為讀者所喜愛。我很有福氣的竟能獲贈一套。書寄到的日子,我不停的像郵差先生致謝。他竟詫異的問:「是寶物嗎?」
從小學時代就喜愛豐子愷漫畫的我,匆匆翻開第一集,幾頁之後,就看到我童年曾經被深深打動的一幅畫:「拾遺」。儘管當時我已經五十多歲,竟好像是又回到小時候,和小小的遊伴在異地重逢。
「拾遺」是宋代詩人蘇軾所寫的一首詩,一共是四句:「勾簾歸乳燕,穴牖出痴蠅;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
童年受限於不認識「牖」字,也看不懂書法家所寫的「痴」字,所以第一、二句背不下來。但是後面的第三、第四句,因為很口語化,只讀兩遍就背下來了。我所以能看懂全詩,主要靠的竟是豐子愷的生動插畫。
全詩的意思是:鉤起廊上的簾子,好方便小燕子回到簷下的鳥窩;在窗紙上挖個洞洞,好讓無知的蒼蠅進出;為了愛護老鼠,特地為牠留些剩飯;為了憐憫撲火的飛蛾,夜裡索性不點燈。
讀到這樣的內容,我一時發起楞來。一方面是我的心被打動了,變柔軟了;另一方面是深深感到佛家胸襟的開闊和偉大,自己也開始有了「尊重生命」的思想。這個童年閱讀《護生畫集》的經驗,深深藏在我心中,一直沒有忘記。
不久以前,本書作者林少雯女士寄給我一份影印文件,原來是她的新作《豐子愷護生畫集賞析》的書稿。她在來信中邀我為她這本新書寫一篇序。理由是我過去也曾經為她的兩本有關自然生態保育的書寫過序。為了不辜負她的美意,我只有答應。更何況,她這本書恰好又喚醒了我童年閱讀《護生畫集》的一些舊經驗以及面臨過的困境。她的這本書有新的安排,新的做法,對喜愛《護生畫集》的讀者幫助很大。
第一,她把書法家所寫的詩文還原成楷體字,使我們既能欣賞書法家美妙的筆法,又能認讀書法家所寫的每一個字。然後,她解釋畫意,讓我們不但能了解豐子愷畫的是什麼,還能留意到豐子愷想表達的思想又是什麼。最後她引用佛家的思想互相印證,說明了豐子愷的思想和佛家思想的密切關係。
正如書名提到的,這是一本對《護生畫集》的賞析,也是一本對《護生畫集》的導讀,值得向喜愛《護生畫集》的讀者介紹。
這就是我想說的話。
───林良
弘公護生,千秋偉業-學習弘一大師的認真作風
臺灣佛光山星雲大師,在我心目中跟弘一大師一樣都是高僧。星雲大師在臺灣建造的佛陀紀念館,目前已成了臺灣新地標,更是世界佛教的新地標。
佛館風雨走廊的外牆,以我與星雲大師結緣臨摹父親豐子愷的彩色護生畫七十多幅,請當代著名藝術家製成浮雕畫,給蒞臨佛館禮佛、參觀遊覽,或校外教學的學子們,當作生命教育的教材,讓人產生慈悲心,進而惜物、護生、戒殺,這種尊重生命的教育,正是現代社會最需要的。
今年是弘一大師一百三十二歲誕辰,也是他圓寂七十週年紀念。弘公和我父親合作的《護生畫集》,在臺灣有玄奘大學學生林少雯居士,作為她碩士論文的研究題材。這樣全面研究《護生畫集》的屬她為第一人。林少雯居士在星雲大師所辦的《人間福報》亦撰寫專欄,將護生畫一則一則加以賞析,平易近人的文字,深入淺出,讓更多人可以了解護生畫的內容,增長善種子,長養慈悲心。
───豐一吟
原版序
廣洽法師序
一九四八年秋余返廈門,適值子愷居士客居古城西路一高樓上,為弘一大師七十冥壽作護生畫第三集。其間時相過從。不久畫成,子愷居士攜稿返上海付印,臨別告余日:十年後當再作第四集八十幅,深恐人生無常,世事多磨,今後當隨時選材,預先作畫,絡續寄奉,乞代保存,並加督促。余應其請。歲月如流,匆匆已歷十年。且喜彼此無恙,而檢點畫幅,恰滿八十。此真所謂勝願必遂,有志竟成者也。亟請朱幼蘭居士書寫詩文,十方信善喜捨淨財,刋印此護生畫第四集,敬祝弘一大師八十冥壽。時一九六零年農曆九月二十日,即 弘一大師實齡八十誕辰。
───廣洽謹識於星洲薝蔔院
名人推薦:推薦序
重讀《護生畫集》的美好經驗
漫畫大師豐子愷的《護生畫集》,一九八一年臺北純文學出版社曾經印製全套六集,在書市流通,為讀者所喜愛。我很有福氣的竟能獲贈一套。書寄到的日子,我不停的像郵差先生致謝。他竟詫異的問:「是寶物嗎?」
從小學時代就喜愛豐子愷漫畫的我,匆匆翻開第一集,幾頁之後,就看到我童年曾經被深深打動的一幅畫:「拾遺」。儘管當時我已經五十多歲,竟好像是又回到小時候,和小小的遊伴在異地重逢。
「拾遺」是宋代詩人蘇軾所寫的一首詩,一共是四句:「勾簾歸乳燕,穴牖出痴蠅;愛鼠常留...
章節試閱
(試閱1)問世間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問世間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元裕之好問,于金泰和乙丑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捕得二雁,一死,一脫網去。其脫網者,空中盤旋哀鳴,亦投地死。裕之遂以金贖得二雁,瘞汾水旁,壘石為識,號曰雁邱。-虞初新志
在賞析此幅漫畫之前,讀者諸君先來讀一闕好詞,金元裕之的〈摸魚兒〉:恨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是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景,支影爲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爲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讀完這闕詞,再比對一下金庸膾炙人口的小說《神鵰俠侶》中,「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的詩句,這即是出自此「雁丘詞」。
為世間留下這闕感人好詞的作者元裕之,即是本篇題辭故事中的主角元好問,字裕之,世稱遺山先生,南宋末年太原秀容人,是金、元時期著名文學家。著作有《中州集》、《南冠錄》、《壬辰雜編》等。金興定三年進士,官至行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元裕之雖在金朝為官,但卻是讀儒家書的南宋文人,為金代學術權威和文壇代表人物,文章詩詞皆卓然有成。其文藝評論涉及詩、詞、古文等文體;其文藝創作跨足於詩、詞、文、散曲和筆記小說等各領域,而以詩的成就最高,今存一千三百六十餘首;元欲之的詞為金朝之冠,足與兩宋詞家並比。其詞今存三百七十七首。
此「雁丘」圖,述說的是元裕之十六歲時,即金章宗泰和乙丑年間,赴并州應試。并州,是古州名。相傳大禹治洪水,劃分域內為九州。《周禮》、《漢書地理志上》記載,并州為九州之一。其地約在當今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和河北省保定市一帶地區。
元裕之在赴試趕考的旅途中,遇到一個捕雁的獵人,那天獵人捕捉到兩隻大雁,一隻落網時因掙扎而受傷死了,另外一隻掙脫羅網脫逃了。但是飛離羅網的那隻雁,雖獲得了自由,卻不肯離去,在一旁盤旋飛翔,並發出哀鳴之聲,似乎在呼喚自己的伴侶跟牠一起飛。此雁見到自己的伴侶被捕,無法脫困,且一動也不動,牠知道愛侶已死,因此也不願獨活,最後從空中猛然墜地,自殺身亡。
元裕之為大雁殉情的事蹟深受感動,就向獵人買下這兩隻死去的雁,走到汾水河邊將兩雁合葬一處,在雁塚前疊起一堆石塊作為標記,並為雁塚立碑,碑上寫著「雁邱」二字。
此「雁邱詞」就是當時元裕之為此二雁所感動而做的詞。重情重意的大雁,為愛侶殉情的故事時有所聞,人們怎還忍心捕雁!
「問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有如此愛情和心腸的鳥,是最懂得愛的,人們雖不必學牠們殉情,但應以慈心尊重、尊敬和愛惜雁鳥。
(試閱2)草菅生命
草菅生命
夏氏子見梁間雙燕,戲彈之。其雄死。雌者悲鳴踰時,自投于河亦死,時人作烈燕歌。-虞初新志
「草菅生命」這則漫畫讀來令人痛心。
菅,是一種草,又名白華,莖高二三尺,葉細長而尖,根可作刷帚。通藺字,即藺草。亦有饑荒和輕視之意。總之,這個菅字,除了姓氏和植物是好的,用在動詞,似乎不是甚麼好詞兒,如人們常聽說的草菅人命。
這則「草菅生命」的漫畫,因為被害者不是人類,而是鳥,所以子愷先生用「生」字來替代「人」字。
乍看,「生」字和「人」字是不同的,其實細究是相同的,動物和人都是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如果年幼時因不懂事而作出一些傷害生命的事,如無緣無故,只因為好玩,而殺害小動物,大人見了沒有加以教育和糾正,讓孩子以為這沒什麼了不得,不過就是一隻鳥、一隻蝴蝶和蜻蜓嘛!如此養成了習慣,漸漸失去慈悲和善良的心,長大後殺人放火也會變成理所當然了。
這則故事中講述的是一位夏姓人家的小孩,有一天看見屋簷的橫梁上有一個燕窩,窩內有一對燕子,一時心血來潮,覺得好玩,於是拿來彈弓,隨意往燕窩方向射去。或許孩子並無殺害燕子的心,但是魯莽行事,欠缺考慮,沒想到這一彈射去的結果,可能會害燕子喪命。
結果,真的,不幸發生了,這是燕子的悲哀,忽然天降橫禍,這一彈射來,竟然射中燕窩裡的那隻雄燕。
雄燕應聲從鳥窩裡墜下地來,翻了兩下白眼,死了。太意外了!雌燕還沒反應過來,還沒思量到底發生了甚麼事?自己心愛的丈夫就一命嗚呼了!而且死在一個孩子彈射玩耍的遊戲之下。
不知道那位闖了禍的孩子是否後悔?是否覺得抱歉?或是毫不在乎!因為他年紀小,不知道生命的可貴,所以才會輕易的殺死一隻鳥!
不管那孩子是什麼心情,總之,一隻雄燕死了,留下悲傷欲絕的雌燕,日夜悲啼著,不知哭了多久,愈哭愈傷心,愈哭愈絕望,後來不忍獨活,也無法獨活,終於投河自盡了。
燕子投河自盡,這不是跟人類女子在傷心絕望時投河自盡是一個道理嗎!所以燕子和人的感情多麼接近啊!簡直不可分了,這是同為有情識,知愛別離痛苦眾生相同的秉性啊!
死了一隻雄燕,又有一隻雌燕殉情而死,這在人世間能起多少波瀾呢?或許根本沒人注意。但是,還真是有人注意到了,因此為雌燕作了一首〈烈燕歌〉。有了這首〈烈燕歌〉,也補償不了雄燕的枉死和雌燕的悲傷啊!
弘一大師說過:「教育孩子宜在幼時」,確實是的,孩子是一張白紙,及時給予糾正,就能教養一個有慈悲心的善良孩子。這樣一幅護生畫,可以給無數家長當生命教育最好的教材呢!
(試閱3)穿花蛺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
穿花蛺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
無故則不殺,非時則不殺,禽獸胎卵則不殺,鱗介細小則不殺,蟲蟻無害則不殺。可生者使之生,當殺者不妄殺。張佑詩云:「剔開紅焰救飛蛾。」仁人之言藹如,信然。-松濤館筆記
這則取材自《松濤館筆記》一書中的一段文字,呈現的是儒家的生態倫理觀和儒家對待自然的態度。
「無故則不殺」,是一種慈悲。無緣無故殺生,是殘忍的行為,殺生久了,成為習慣,天地不容。
「禽獸胎卵則不殺,鱗介細小則不殺。」也是一種慈悲。
這種「時禁」的觀念,有長遠的歷史,早已成為「聖人之訓」。「時禁」是聖王之制。《荀子》中提到,「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鱔孕別之時,罔罟毒药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故五谷不絕,而百姓有餘食也;汙池淵沼川澤,謹其時禁,故魚鱉優多,而百姓有餘用也;斬伐養長不失其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餘材也。」這種時禁,是一種民胞物與,是一種生態觀念,不趕盡殺絕,大自然才能生生不息。這雖是以人為本而去愛惜動植物,最終是讓動植物來供養人類。但愛惜自然,尊重生命,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昆蟲未蟄,不以火田、不麛、不卵、不殺胎、不夭、不覆巢,都是儒家的生命教育課程。
這種「順應天常」的概念,是儒家生態倫理思想的根本,人類開發自然,希望自然為我所用,也希望自然長長久久生生不息,否則能用幾時?很快用罄,自然完了,人也完了。所以必須「與天地合其道,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因此順應自然,是儒家的道德要求。
「蟲蟻無害則不殺」,這觀念要從孩童時養成,父母師長要教導孩子,不能見到蟲蟻就殺,而是教孩子如何防止蟲蟻進入屋內。蟲蟻在戶外,那是牠們的生活空間,並不影響生活,對人無害就不能隨意殺生。
「可生者使之生,當殺者不妄殺。」這也是身為人類,比其他動物智慧高,能有所抉擇,能實踐的慈悲心行。經常一隻小動物或小昆蟲在眼前,有人會不假思索地就將其殺死,若能稍微用心,並改正這種習以為常的習慣,不妄殺,就是慈悲。
唐朝詩人張祜在其《贈內人》詩中所言:「剔開紅焰救飛蛾。」這不但是不妄殺,也是無害則不殺,以及可生者使其生的境界。此仁人之言,多美好,多讓人信服啊!
如果人人都有生態保育的觀念,那麼此護生畫的畫題「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的境界,就隨處可見了。
(試閱1)問世間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問世間情是何物 直教生死相許
元裕之好問,于金泰和乙丑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捕得二雁,一死,一脫網去。其脫網者,空中盤旋哀鳴,亦投地死。裕之遂以金贖得二雁,瘞汾水旁,壘石為識,號曰雁邱。-虞初新志
在賞析此幅漫畫之前,讀者諸君先來讀一闕好詞,金元裕之的〈摸魚兒〉:恨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是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景,支影爲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
作者序
與《護生畫集》情深緣也深
三十年前拜讀過《護生畫集》,畫集中淺顯的佛理、熟悉的儒道思想、詩詞的文學情境、繪畫的特殊風格、書法的別具特色都深深打動我的心。
幾年前又細讀了由洪範書局出版的四集《豐子愷文選》,溫柔敦厚和自然細膩的筆觸也深深撼動我的心靈。如此一位文采畫采皆美的作家和畫家,確實令人著迷。
我二○○七年就讀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有一天在打坐中腦際閃過弘一大師的影像,這個靈感加上不久前剛讀過豐子愷的散文,於是指引我去研究與弘一大師和豐子愷相關的論文,那無疑的就是《護生畫集》了。此時我素食已十多年,而以「慈悲心」和「護生戒殺」為主題的《護生畫集》,更加深獲我心。
就這樣,我以「豐子愷《護生畫集》體、相、用之探討」為題,寫了篇十八萬字的論文,針對《護生畫集》的外在表現形式:包括創作理念、傳播媒介、繪畫風格技巧、文人畫、簡筆畫、題材、書法等;及內涵的思想與意境:包括文學美、及佛教、儒家、道家、道教等的哲學思維、生態倫理、童心童趣、親子教育、護生戒殺思想、藝術價值、教育及美學思想等加以全面闡述。
論文完成後總覺意猶未盡,我開始一幅幅賞析此「以畫說法」、「護生護心」的《護生畫集》,於《人間福報》發表,由於賞析文字廣受歡迎且得到各方關注,因此結集由香海文化出版。
與《護生畫集》情深緣也深
三十年前拜讀過《護生畫集》,畫集中淺顯的佛理、熟悉的儒道思想、詩詞的文學情境、繪畫的特殊風格、書法的別具特色都深深打動我的心。
幾年前又細讀了由洪範書局出版的四集《豐子愷文選》,溫柔敦厚和自然細膩的筆觸也深深撼動我的心靈。如此一位文采畫采皆美的作家和畫家,確實令人著迷。
我二○○七年就讀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有一天在打坐中腦際閃過弘一大師的影像,這個靈感加上不久前剛讀過豐子愷的散文,於是指引我去研究與弘一大師和豐子愷相關的論文,那無疑的就是《護生畫集》了。此時我素食已十多...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