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是什麼?!
原本以為考進了大學就等於為自己的未來買了一份保險。從小到大,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就在不斷地灌輸著這樣的思想:大學可是改變命運的跳板,大學生那可是社會精英的後備力量!而今我們不是已經上了大學了嗎?踏上了這塊跳板了嗎?「天之驕子」又怎麼可能會沒有美好的未來呢?剛考上大學的時候我們都是最有理想的,不知多少次對自己的美好未來做出了假想,不知多少次暗自堅定地告訴自己:「麵包會有的,什麼樣的麵包都會有的!」
可到畢業之時,忽然發現:的確,麵包是會有的,什麼樣的麵包都會有的!但就是是別人的!
我們的理想再「堅定」也比不過現實的「堅鋼」:剛畢業就失業;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工作,卻又沒幹幾天就「被失業」;可當我們發出這樣的感嘆之時,是否思考過問題的根源在哪呢?推卸責任似乎是上天賦予我們的本能,我們總習慣於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去抱怨外在因素,卻不曾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
我們不排除大學有其自身存在的問題,可當我們在責備大學的時候,又有多少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曾經做過一個反思呢?
「天之驕子」是應該有美好的未來,也只有了美好的未來那才配叫「天之驕子」。
可問題是你是「天之驕子」嗎?讀了大學就是「天之驕子」了嗎?!
物理學家勞厄曾經說過一句經典名言:「素質,就是把你所學的東西通通忘掉以後所剩下的東西」。作為大學生,讀了這麼多年的書,我們究竟學到了什麼?我們究竟剩下的東西又是什麼呢?抱怨?自責?逃避?還是……。
也曾有人對大學生的求學生涯做出了犀利的總結:在生命中最好的十八年時光,他們為了考上大學,只學會了考試;考上大學後,他們為了找到工作,只學會了考證照。父母、中小學與大學聯手製造了一個考試工具的輸送帶,最後這個「工具」會發現,自己用十八年所學的東西,全是以後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顯然這樣的論斷多少有些言過其實,在生命中最好的十八年時光,我們在學會了考試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知識、能力也是在邊上學、邊應付考試的過程中獲得的,即便是在以往的純應試教育模式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未必最後都是只會考試而其他方面一無是處的。但是,我們亦不得不承認,對於部分學生而言,所學的大部分的確是未來根本無法使用的東西。甚至懂得考證照的,恐怕還算得上是沒太枉費大學時光的學生了,更有一部分連考試的技術都給弄丟了,已經到了不是「所學東西非能用」而是「根本沒學到任何東西」的地步。當大學時光匆匆溜走,被拋向社會,到了該檢驗一下自己四年以來所磨礪的「金箍棒」威力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原來自己的「金箍棒」是山寨版的,根本無法撬動現實,更別說撬動未來、撬動人生了。最後我們又往往發出「不知是大學上了我,還是我上了大學」的感慨!可這僅僅是感慨。
大學四年看似一個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過程,我們曾經笑過、哭過,更經歷了太多哭笑不得的事兒。只可惜我們卻往往逃不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定律,總難以從所經歷的事情中獲得些許有價值的感悟。
本書特色
■大學錄取率97%的現在,大學究竟是「基礎教育」還是「品質保證」?
有人曾打過這樣一個比方:文憑好比產品的「廣告招牌」,它提供的也僅僅是字面上的證明,可謂一語中的。我們知道,一種產品在未使用前,人們只能透過廠家的廣告宣傳,瞭解其特點、功用等,到底實質如何?只有等到實際使用以後,才能得出結論。
同樣,這種情況也能說明文憑與實力的重要性,如果文憑被看作是「招牌」的話,那麼實力就是「品質」,自己的實力怎樣,「品質」有沒有保證?那只有靠事實說話。
而沒有文憑的人,並不一定沒有實力。愛迪生、王永慶等傑出人物,以及我們身邊許多有一技之長的普通人,雖沒有文憑,但他們的才能與成功已經說明了一切。
一方面,我們要看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企業為了在競爭中生存、保持優勢以及發展需要,在用人方面首先考慮的是你是否是所需要的人才,而不再是哪張紙。對於大學生而言,關鍵的並不全是這張紙,而是在為這張紙努力的過程中,你是怎麼走過來的。
■重新思考我們遵循數十載的「學校教育」與「升學主義」吧!
物理學家勞厄曾經說過一句經典名言:「素質,就是把你所學的東西通通忘掉以後所剩下的東西」。作為大學生,讀了這麼多年的書,我們究竟學到了什麼?我們究竟剩下的東西又是什麼呢?抱怨?自責?逃避?還是……。
也曾有人對大學生的求學生涯做出了犀利的總結:在生命中最好的十八年時光,他們為了考上大學,只學會了考試;考上大學後,他們為了找到工作,只學會了考證照。父母、中小學與大學聯手製造了一個考試工具的輸送帶,最後這個「工具」會發現,自己用十八年所學的東西,全是以後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顯然這樣的論斷多少有些言過其實,在生命中最好的十八年時光,我們在學會了考試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知識、能力也是在邊上學、邊應付考試的過程中獲得的,即便是在以往的純應試教育模式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未必最後都是只會考試而其他方面一無是處的。
但是,我們亦不得不承認,對於部分學生而言,所學的大部分的確是未來根本無法使用的東西。甚至懂得考證照的,恐怕還算得上是沒太枉費大學時光的學生了,更有一部分連考試的技術都給弄丟了,已經到了不是「所學東西非能用」而是「根本沒學到任何東西」的地步。
作者簡介:
高杰,新生代作家,畢業於國立大學歷史系,目前任教於中學。生性幽默風趣,多次獲得各類教育教學獎項,深受學生喜愛。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高杰
優惠價: 88 折, NT$ 228 NT$ 260
本商品已絕版
現實是什麼?!
原本以為考進了大學就等於為自己的未來買了一份保險。從小到大,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就在不斷地灌輸著這樣的思想:大學可是改變命運的跳板,大學生那可是社會精英的後備力量!而今我們不是已經上了大學了嗎?踏上了這塊跳板了嗎?「天之驕子」又怎麼可能會沒有美好的未來呢?剛考上大學的時候我們都是最有理想的,不知多少次對自己的美好未來做出了假想,不知多少次暗自堅定地告訴自己:「麵包會有的,什麼樣的麵包都會有的!」
可到畢業之時,忽然發現:的確,麵包是會有的,什麼樣的麵包都會有的!但就是是別人的!
我們的理想再「堅定」也比不過現實的「堅鋼」:剛畢業就失業;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工作,卻又沒幹幾天就「被失業」;可當我們發出這樣的感嘆之時,是否思考過問題的根源在哪呢?推卸責任似乎是上天賦予我們的本能,我們總習慣於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去抱怨外在因素,卻不曾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
我們不排除大學有其自身存在的問題,可當我們在責備大學的時候,又有多少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曾經做過一個反思呢?
「天之驕子」是應該有美好的未來,也只有了美好的未來那才配叫「天之驕子」。
可問題是你是「天之驕子」嗎?讀了大學就是「天之驕子」了嗎?!
物理學家勞厄曾經說過一句經典名言:「素質,就是把你所學的東西通通忘掉以後所剩下的東西」。作為大學生,讀了這麼多年的書,我們究竟學到了什麼?我們究竟剩下的東西又是什麼呢?抱怨?自責?逃避?還是……。
也曾有人對大學生的求學生涯做出了犀利的總結:在生命中最好的十八年時光,他們為了考上大學,只學會了考試;考上大學後,他們為了找到工作,只學會了考證照。父母、中小學與大學聯手製造了一個考試工具的輸送帶,最後這個「工具」會發現,自己用十八年所學的東西,全是以後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顯然這樣的論斷多少有些言過其實,在生命中最好的十八年時光,我們在學會了考試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知識、能力也是在邊上學、邊應付考試的過程中獲得的,即便是在以往的純應試教育模式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未必最後都是只會考試而其他方面一無是處的。但是,我們亦不得不承認,對於部分學生而言,所學的大部分的確是未來根本無法使用的東西。甚至懂得考證照的,恐怕還算得上是沒太枉費大學時光的學生了,更有一部分連考試的技術都給弄丟了,已經到了不是「所學東西非能用」而是「根本沒學到任何東西」的地步。當大學時光匆匆溜走,被拋向社會,到了該檢驗一下自己四年以來所磨礪的「金箍棒」威力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原來自己的「金箍棒」是山寨版的,根本無法撬動現實,更別說撬動未來、撬動人生了。最後我們又往往發出「不知是大學上了我,還是我上了大學」的感慨!可這僅僅是感慨。
大學四年看似一個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過程,我們曾經笑過、哭過,更經歷了太多哭笑不得的事兒。只可惜我們卻往往逃不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定律,總難以從所經歷的事情中獲得些許有價值的感悟。
本書特色
■大學錄取率97%的現在,大學究竟是「基礎教育」還是「品質保證」?
有人曾打過這樣一個比方:文憑好比產品的「廣告招牌」,它提供的也僅僅是字面上的證明,可謂一語中的。我們知道,一種產品在未使用前,人們只能透過廠家的廣告宣傳,瞭解其特點、功用等,到底實質如何?只有等到實際使用以後,才能得出結論。
同樣,這種情況也能說明文憑與實力的重要性,如果文憑被看作是「招牌」的話,那麼實力就是「品質」,自己的實力怎樣,「品質」有沒有保證?那只有靠事實說話。
而沒有文憑的人,並不一定沒有實力。愛迪生、王永慶等傑出人物,以及我們身邊許多有一技之長的普通人,雖沒有文憑,但他們的才能與成功已經說明了一切。
一方面,我們要看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企業為了在競爭中生存、保持優勢以及發展需要,在用人方面首先考慮的是你是否是所需要的人才,而不再是哪張紙。對於大學生而言,關鍵的並不全是這張紙,而是在為這張紙努力的過程中,你是怎麼走過來的。
■重新思考我們遵循數十載的「學校教育」與「升學主義」吧!
物理學家勞厄曾經說過一句經典名言:「素質,就是把你所學的東西通通忘掉以後所剩下的東西」。作為大學生,讀了這麼多年的書,我們究竟學到了什麼?我們究竟剩下的東西又是什麼呢?抱怨?自責?逃避?還是……。
也曾有人對大學生的求學生涯做出了犀利的總結:在生命中最好的十八年時光,他們為了考上大學,只學會了考試;考上大學後,他們為了找到工作,只學會了考證照。父母、中小學與大學聯手製造了一個考試工具的輸送帶,最後這個「工具」會發現,自己用十八年所學的東西,全是以後根本不需要的東西。
顯然這樣的論斷多少有些言過其實,在生命中最好的十八年時光,我們在學會了考試的同時,也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知識、能力也是在邊上學、邊應付考試的過程中獲得的,即便是在以往的純應試教育模式下所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未必最後都是只會考試而其他方面一無是處的。
但是,我們亦不得不承認,對於部分學生而言,所學的大部分的確是未來根本無法使用的東西。甚至懂得考證照的,恐怕還算得上是沒太枉費大學時光的學生了,更有一部分連考試的技術都給弄丟了,已經到了不是「所學東西非能用」而是「根本沒學到任何東西」的地步。
作者簡介:
高杰,新生代作家,畢業於國立大學歷史系,目前任教於中學。生性幽默風趣,多次獲得各類教育教學獎項,深受學生喜愛。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