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益京極夏彥節稅陳思宏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三采精選75折起納瓦爾寶典安寧照護矽島民防小書痴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衝動效應:衝動社會的誘人商機與潛藏危機

The Impulse Society:What is Wrong with Getting What We Want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保羅.羅伯茲

評價
45收藏
105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334 NT$ 380

本商品已絕版

其他二手價
68 260
圖書館借閱
限量贈品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衝動,不再只是個人的事,
首部橫跨腦科學、心理學、社會學分析的經濟新經典,
以全新眼光洞悉人心、人性,
扭轉失靈的經濟力、社會力與政治力!


★2015年美國筆會文學獎入圍作品
★《紐約時報》、《金融時報》、《富比士》、《今日心理》熱烈報導


以我為先的衝動型社會是怎麼形成的?療癒式的消費主義又是怎麼興起?做自己、擁有自己想要的,有什麼不對?

我們以為自己活在一個自由意志的社會,但事實正好相反,我們都被自己和眾人的衝動給綁架了。現代市場非常善於滿足我們的衝動,使我們忽略了一個事實:我們想要的,不一定是我們需要的。當衝動不再只是個人的事,而成為消費選擇、企業經營與政府政策的驅動力,我們的欲望會把我們帶到哪裡去?

每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的衝動效應

貧富差距拉大:生產力提升,但整體經濟分配已把勞工排除在外
能買就是幸福:上班族薪資水準下滑,消費能力反而持續上升
集體一起孤獨:愈即時溝通卻愈孤獨,焦慮症與憂鬱症者史上最多
療癒商機爆發:自我更擴張卻更脆弱,創造瞬間快樂的能力成為企業獲利主力
工作機會消失:企業以利潤為王,無領取代藍領,新下層社會階級產生
大腦認知危機:研究認知偏誤成了新顯學,行銷關鍵在心理層面
自戀主義文化:以我為尊的世代,對整合不同意見或關心他人利益,感到既耗費心力又冒險,這些欠缺效率的事他們根本不想做
小就是大:激化對立、鎖定微目標,政治人物反而更容易擄獲人心
不合作主義:政黨之間不合作,全力阻撓對方,就可確保下次選舉勝出
政治化新聞成主流:觀眾已習慣義憤填膺,媒體也樂於發揮創意,讓民眾激情不斷加溫

人之初,性短視?!

效率是文明進展的動力,但我們一切力求以最低成本達到最大產出的信念,此刻,正在摧毀我們的社會。在效率大旗下,追求公平正義、尋求共識、培訓員工、謀求全民福祉等耗時費力又花費資源的長遠價值,一一成為衝動型社會下必須削減的成本負擔!

在我們把一切交給靈魂的野性之前,本書來得正是時候,幫助我們用全新思考,解讀並解除種種衝動效應,這場仗,我們一定要打贏。

作者簡介:

保羅.羅伯茲(Paul Roberts)
資深記者暨社經問題評論家,對於經濟人文和當代社會的關係有深刻的觀察,文章常刊載於《華盛頓郵報》、《新聞週刊》、《洛杉磯時報》、《衛報》等媒體,著有暢銷書《石油恐慌》(The End of Oil)、《食品恐慌》(The End of Food),作品曾入選美國國家雜誌獎和紐約公共圖書館海倫伯恩斯坦圖書獎(Helen Bernstein Book Award)。

譯者簡介:

廖建容
中山大學外文研究所畢業,曾在外商公司工作與大學任教,目前專職從事翻譯工作。譯有《心的靜修》、《大賣場裡的人類學家》、《對手偷不走的優勢》、《你比自己想的更勇敢》、《發現天賦之旅》、《一直在路上》、《慈悲、覺醒、每一天》、《敲醒你的財富能量》等書。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