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及治療疾病是醫學發展的主要目的,而病理學便是探討這些疾病奧祕的一門學問。病理學中對疾病研究與探討的結果,是日後對病患照護和治療的立論基礎,因此,病理學向來被視為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橋梁,也是由學術理論轉為實際應用的最主要關鍵。
本書針對醫護相關科系學生之需要,著重基本病理知識的分類與整理,以圖片及表格比較整理代替冗長的病理敘述,簡單明瞭;每章附有「學習Q&A」,讓讀者可做即時性的自我測驗;書末並附有詳細的病理學名詞索引,協助快速搜尋相關之內容。
第七版修訂特色包括:
1.新增或更新內容: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MERS-CoV)及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諾羅病毒、伊波拉病毒、多瘤病毒、脂褐質堆積、類澱粉沉積、微膿腫及分類、脂肪栓塞症候群、羊水栓塞臨床表現、燒燙傷之布氏計分法、心瓣膜疾病、免疫溶血性貧血、局部性漿細胞瘤、新生兒膽道閉鎖、子宮頸癌疫苗、肉芽腫性輸卵管炎、三陰性乳癌、甲狀腺風暴、成骨不全症(玻璃娃娃)、硬皮病……等。
2.新增圖片:增加臨床實例(病症外觀)照片,如發紺、麻風患者臉部之結節病灶、下肢靜脈曲張、闌尾炎、痔瘡、食道靜脈曲張、下肢壞疽、類風溼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骨質疏鬆症(駝背)、椎間盤脫出等,全書圖片總數逾五百幅,圖文配合以加深讀者印象。
3.以黑體標示內容重點:配合最新國考考題做整理,確實掌握考試重點,有助於復習。
目錄
Chapter 1 緒論
第一節 何謂病理學
第二節 疾病的原因和種類
第三節 疾病的表現和相關用語
第四節 病理檢查
Chapter 2 細胞適應與細胞傷害
第一節 細胞適應
第二節 細胞傷害和細胞死亡
Chapter 3 炎症與修復
第一節 炎症的原因與反應
第二節 炎症的類別
第三節 再生與修復
Chapter 4 體液代謝障礙
第一節 脫水
第二節 水腫
第三節 充血及出血
第四節 血栓、栓塞及梗塞
第五節 休克
Chapter 5 遺傳與相關疾病
第一節 染色體異常之疾病
第二節 基因異常之疾病
第三節 多因子遺傳之疾病
第四節 罕見疾病
Chapter 6 環境與營養病理學
第一節 物理傷害
第二節 化學傷害
第三節 營養疾病
Chapter 7 腫瘤
第一節 腫瘤的含義及分類
第二節 腫瘤的命名
第三節 良性及惡性腫瘤的差異
第四節 癌症
Chapter 8 感染性疾病
第一節 感染性疾病通論
第二節 細菌感染
第三節 病毒感染
第四節 真菌感染
第五節 寄生蟲感染及其他病原感染
Chapter 9 免疫系統
第一節 基礎免疫學
第二節 免疫不全疾病
第三節 過敏疾病
第四節 自體免疫疾病
Chapter 10 心臟血管系統
第一節 血管疾病
第二節 心臟疾病
Chapter 11 呼吸系統
第一節 上呼吸道疾病
第二節 肺臟和氣道疾病
第三節 胸膜和胸膜腔疾病
Chapter 12 造血系統
第一節 紅血球異常疾病
第二節 白血球異常疾病
第三節 血小板異常疾病
第四節 淋巴腺疾病
第五節 脾臟疾病
Chapter 13 消化道
第一節 口腔及附屬腺體疾病
第二節 食道疾病
第三節 胃疾病
第四節 腸疾病
Chapter 14 肝臟、膽囊及胰臟
第一節 肝膽疾病
第二節 胰臟疾病
Chapter 15 腎臟和泌尿道
第一節 腎臟疾病
第二節 泌尿道疾病
Chapter 16 生殖器官和乳房
第一節 女性生殖器官疾病
第二節 男性生殖器官疾病
第三節 乳房疾病
Chapter 17 內分泌系統
第一節 腦下腺疾病
第二節 甲狀腺及副甲狀腺疾病
第三節 腎上腺疾病
第四節 胸腺疾病
第五節 胰臟的內分泌組織疾病
第六節 多發性內分泌贅瘤症候群
Chapter 18 神經系統
第一節 外傷
第二節 感染症
第三節 退化性疾病
第四節 腦壓增高
第五節 神經系統腫瘤
第六節 其他神經系統疾病
Chapter 19 骨及關節
第一節 骨髓炎
第二節 關節炎
第三節 骨折
第四節 腫瘤
第五節 其他骨及關節疾病
Chapter 20 皮膚、眼及耳
第一節 皮膚疾病
第二節 眼睛疾病
第三節 耳朵疾病
參考文獻
附錄 常見濫用藥物的分類
英文索引
中文索引
Chapter 1 緒論
第一節 何謂病理學
第二節 疾病的原因和種類
第三節 疾病的表現和相關用語
第四節 病理檢查
Chapter 2 細胞適應與細胞傷害
第一節 細胞適應
第二節 細胞傷害和細胞死亡
Chapter 3 炎症與修復
第一節 炎症的原因與反應
第二節 炎症的類別
第三節 再生與修復
Chapter 4 體液代謝障礙
第一節 脫水
第二節 水腫
第三節 充血及出血
第四節 血栓、栓塞及梗塞
第五節 休克
Chapter 5 遺傳與相關疾病
第一節 染色體異常之疾病
第二節 基因異常之疾病
第三節 多因子遺傳之疾病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