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行動時代,所有理性的人必讀的一本書。
作者哈里斯戳破文化相對主義、自由主義和宗教溫和派,
在文化和智識上對宗教非理性的妥協,是本驚世駭俗又充滿勇氣的書! ★《紐約時報》最佳銷售書
★持續九個月名列亞馬遜書店暢銷排行榜
★2005年美國筆會Martha Albrand獎非虛構類書籍得主《信仰的終結》一書對當今世界在理性和宗教之間的崩壞,做了驚人分析。他對各種宗教信仰多角度批評,批判組織化宗教,探討宗教信仰、理性思想,以及溫和主義的宗教分子對基本教義派的寬容,讓宗教變成人們無法討論、無法與時俱進的人類古老遺緒。他直言,宗教信仰就是這個世界戰爭和暴力問題,一直未能解決的根本問題之所在。
書中,哈里斯也為讀者做了栩栩如生的歷史導覽。宗教信徒固守經書的文字表面意義,讓其信徒嚮往宗教經典裡如神話般的死後理想世界,從而為了宗教信念情願擱置理性,以致於這些信條已經鼓動了人類最惡劣的殘暴,從中世紀宗教裁判所獵殺女巫、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屠殺猶太人、九一一事件恐怖分子攻擊事件等等,在在都是讓人無法迴避的事實。他也同時指出,在宗教引發的暴力行為上,宗教溫和主義者成為這問題的幫兇,高舉寬容之際,讓宗教失去對話的可能,從而無法由內部啟動變化的可能。
哈里斯嘗試從神經科學、哲學和東方神秘主義,為人類找到幸福的意義,認為幸福必有理性的基礎。所有道德和價值觀都與人類的感知和體驗相關,而人類是透過大腦來建構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感知和體驗。因此若能徹底了解大腦自我意識轉化的機制,科學和理性就能為我們提供指引,讓我們擁有幸福的價值觀和正確的道德體驗。為了為人類的道德及精神體驗,提供一個真正現代化的基礎。
即使哈里斯反對現存有組織的宗教,但他承認人類有靈性上的需求,因而認為靈性經驗、道德行為和強力的道德社區,都是人類的快樂所必須。然而對於靈性的追尋能夠是、也必須是理性的,即使它闡明了理性的界線。也因此,對於靈性和倫理的問題,科學不能再保持沉默。他期盼,我們在思考關於世界的一切時,把理性、靈性與倫理學融合在一起,據此開始理性探索人類所關心最深沉的事物,這將是信仰的終結。
本書重點:──以自殺炸彈客的行動開場,引人思考為何宗教熱情會讓人們彼此傷害。
──對宗教裁判所、猶太大屠殺和光榮殺戮的背景精彩剖析。
──恐怖主義背後是宗教問題,對伊斯蘭教根本教義不留情批判。
──宗教對社會議題,如藥物政策和胚胎幹細胞研究的負面影響。
──信念引發行動,所以是公眾之事,非私領域的個人之事,要能被討論。
──提供追求靈性和倫理學的理性途徑。
作者簡介:
山姆.哈里斯(Sam Harris)
美國著名作家、哲學家、神經科學家。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信仰的終結》(The End of Faith,美國筆會2005年非小說類得獎著作)、《給基督教國度的一封信》(Letter to a Christian Nation),以及《道德風景》(The Moral Landscape)。他的作品以超過十五種語言出版。文章曾刊於《新聞周刊》、《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泰晤士報》(倫敦)、《波士頓環球報》、《大西洋月刊》、《神經學年鑑》、《外交政策》及其他許多刊物。為理智工程(Project Reason)的共同創始人與董事長,該非營利組織致力於傳播科學知識和社會中世俗價直。
史丹佛大學哲學學士。他研究東方及西方的宗教傳統以及各種靈性教派已二十年。2009年取得神經科學博士學位,研究主題為相信、不相信、及不確定的神經學基礎。請造訪他的網頁 www.smaharris.org.
譯者簡介:
孔繁鐘
衛生署玉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台大化工所畢業後考上台大醫學院學士後醫學系。為孔子第七十四代後裔,因花東地區醫療資源較缺乏,與弟弟孔繁錦長期投入當地的精神醫療,照顧病情嚴重的精神病患,並翻譯多本國內精神醫學與心理學教科書。身為精神科醫師,他相信精神醫學得本執在於人性的幫助關係,而非統計分類;因此不把自己視為一個開藥者,也定義自己為為一個充滿同理心的助人者。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紐約時報最佳銷售書
★美國亞馬遜書店理性主義哲學銷售排行第一
★2005年美國筆會Martha Albrand獎非小說類得主
名人推薦:
蔡源林(政大宗教研究所副教授暨所長,專長伊斯蘭教、比較宗教)
孔繁鐘(衛生署玉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這是針對最神聖的宗教「容忍」說法的致命一擊──《信仰的終結》為了更無情地促使社會世俗化的極度敏感戰鬥口號。
──Stephanie Merritt, 英國觀察家週刊(The Observer)
哈里斯的論點展示了那些盲目、耳聾、愚鈍、又非理性的信仰,如何威脅了人類的根本存在。在這恐怖主義的時代,他揭露了各種以信仰為基礎的非理性,從懷抱宗教幻想的伊斯蘭炸彈客到奇姆斯基這類的世俗狂熱者,他理性的責難真如暮鼓晨鐘。《信仰的終結》展示了宗教與世俗的極權主義如何以其完美的專制,妖魔化了美國及以色列這類不完美的民主國家。本書為所有理性的人們所必讀。
──Alan Dershowitz,哈佛大學法學教授,《美國受審判》(America on Trial)作者。
我們終於有了一本書能聚焦於連結伊斯蘭恐怖主義與所有非理性宗教信仰的共通威脅。《信仰的終結》挑戰的不只是伊斯蘭教,它也挑戰了印度教、猶太教及基督宗教。
──Peter Singer,《總統的善與惡:論喬治布希的道德觀》作者。
哈里斯對直觀的簡短說明,以及對「道德社區」的闡釋,是我讀過這類主題書籍中最好的。
──John Derbyshire,紐約太陽報(New York Sun)
右翼宗教與政治的政治性聯盟已危及美國民主政治,個人自由信仰者的反應則冷淡又短暫,對此已有體會的所有美國人,應視本書為暮鼓晨鐘的挑戰。即使有人會質疑哈里斯的某些主張及論述 ,對於主張宗教自由者,本書確是喚醒迷思的警鈴。
──Joseph C, Hough Jr.,紐約協和神學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院長
《信仰的終結》如此直接又無畏地指出有組織的宗教之危險及荒謬,當我閱讀時感到如此開懷,被其論述說服,個人覺得幾乎完全了解。
──Natalie Angier, 紐約時報
在《信仰的終結》,山姆.哈里斯對當今世界在理性與宗教之間的崩壞作了驚人的分析。在他展示的生動歷史性旅程中,人類為了宗教信念寧願擱置理性,即使這些信念已鼓動了人類可能有最惡劣的殘暴。哈里斯警告有組織的宗教已侵入世界的政治,他也從神經科學、哲學及東方神秘主義汲取洞識,以呼籲為符合世俗與人性的倫理學及靈性建立真正現代的基礎。《信仰的終結》真正驚世駭俗──閱讀山姆哈里斯,並被他喚醒吧。
──Richard Dawkins,英國衛報(The Guardian)
山姆.哈里斯投下的這枚核彈影響深遠──《信仰的終結》這本書勇敢出擊,試圖拆除目前保護宗教人士免受批評的高牆──本書極其必要。
──Johann Hari,紐約獨立人週刊(The Independent)
任何人只要曾深思宗教信仰的非理性,本書將觸動其心弦──即使哈里斯先生的批評者也必須承認,他所作範圍廣泛的分析,從對純淨派教徒(cathars)的迫害以至於喬治.布希總總的內閣,其影響力極深遠。
──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
得獎紀錄:★紐約時報最佳銷售書
★美國亞馬遜書店理性主義哲學銷售排行第一
★2005年美國筆會Martha Albrand獎非小說類得主
名人推薦:蔡源林(政大宗教研究所副教授暨所長,專長伊斯蘭教、比較宗教)
孔繁鐘(衛生署玉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這是針對最神聖的宗教「容忍」說法的致命一擊──《信仰的終結》為了更無情地促使社會世俗化的極度敏感戰鬥口號。
──Stephanie Merritt, 英國觀察家週刊(The Observer)
哈里斯的論點展示了那些盲目、耳聾、愚鈍、又非理性的信仰,如何威脅了人類的根本存在。在這恐怖主義的時代,他...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理性已被放逐
公車正要離站,一名年輕男子上了車。他穿著大衣,大衣下藏了一枚炸彈。他所有的口袋都裝滿了釘子、小鋼球、和毒老鼠藥。
這輛公車擠滿了人,正駛向市中心。年輕男子靠著一對中年夫婦坐下。他耐心等著公車到下一站。這對夫婦似乎正要去買新冰箱。妻子膝蓋上攤著一份冰箱型錄,她已經選定了要買的機型,但是丈夫嫌太貴,指著另一種機型絮絮說著。下一站已近在眼前。公車搖晃著。妻子發現丈夫建議的機型放不進他們廚房廚櫃下預定的空間。新的乘客上車後,座位已坐滿,走道上也站了不少人。這輛公車現在滿載了。年輕男子微笑了。他壓下一個按鈕,毀滅了自己,殺害了身邊這對夫婦以及公車上其他二十名乘客。釘子、小鋼球和毒老鼠藥發揮了最大的殺傷力,也造成街道上和四周車輛中其他人員大量傷亡。這一切都完全符合原先的計畫。
年輕男子的父母不久就得知了他的最終命運。雖然他們因為失去一個兒子而悲傷,但仍然對他的成就感到萬分驕傲。他們知道兒子已經上了天堂,並且他們也將因此而能跟隨兒子同上天堂。在此同時,兒子也已經把他炸死的受害人推下了永恆的地獄。這是雙重勝利。鄰居們認為這事值得大大慶祝,為了表揚年輕男子的父母,還送給他們食物和錢當作禮物。
這些都是真人實事。關於這位年輕男子我們確實知道的所有實情都在這裡了。依據他的行為,我們還能對他本人作出任何其他推測嗎?他在學校是否受歡迎?他富有或貧窮?他愚笨或聰明?由他的作為我們找不到任何線索。他是否接受過大學教育?身為機械工程師的他前途光明嗎?針對這類問題以及上百個類似的疑問,他的行為無法提供任何答案。但是為什麼你如此輕易就能猜出這年輕男子的宗教信仰?即使以性命相賭也不擔心猜錯?
信仰是一種控制桿,一旦拉動就能操縱人們生活中幾乎所有層面的每件事。你是個科學家嗎?自由主義者?種族主義者?這些不過是依據信仰促發的行動而做的分類罷了。你的信仰定義了你的世界觀,這些又支配了你的行為;它們決定了你針對其他人類的情緒反應。如果你對此有所懷疑,試著想像:若你深信下列的任一論點,你的經驗將因此如何突然改變:
1. 你只能再活兩個星期。
2. 你剛剛贏得了一億元的樂透頭彩。
3. 外星人已經在你的頭骨內植入一個接收器,並且正在操縱你的思想。
除非你相信,否則這些都不過是文字罷了。然而一旦你相信了,它們就成為你心靈組件的一部分,決定了你的欲望、恐懼、期待,以及之後的行為。
可是似乎存在一個問題:關於這個世界我們已有許多令人珍愛的信仰,但其中有一些正引領我們無情地相互殺戮。回顧歷史或瀏覽任何報紙的某些報導,都揭示了某些想法會將人們切割並分群,並認為只有經由屠殺才能把人們聯合在一起,而這些想法通常源自於宗教。看來若人類終將經由戰爭而自我滅絕,也絕不是因為這些想法被寫在星空中,而是因為它被寫在某些書籍裡;正是我們現在所看到使用「上帝」、「天堂」與「罪惡」這些字眼的那些書籍,決定了人類的未來。
我們正面臨以下狀況:在這個世界,多數人相信宇宙的創建者已經寫了一本書。不幸的是,我們手邊有許多這樣的書,而每一本都宣稱自己才是唯一絕對正確的版本。這些書籍的主張互不相容,而人們傾向於把接受相同主張的人歸於同一宗派,而非依據語言、膚色、出生地、或任何其他區分部落意識的標準。這些書每一本都強力召喚它的讀者遵循許多信條,並且實踐其要求,其中一些並無害處,但有許多並非如此。所有這些書籍都極力堅持一項重要基本論點:上帝絕不贊同「尊重其他信仰或不相信者的觀點」這種態度。各處各地所有的信仰都浸潤著「真神唯一」的精神,每個宗教的傳統核心教義都是:所有其他宗教的組成都是錯誤,若非全錯,至少也是不完全且危險的。不包容正是所有教條的本質。某個人一旦真心相信了某種想法能導致永恆幸福或永遠不幸,他必將無法容忍他所愛的人可能會被不相信者的花言巧語所誤導。他對來世的確信,也讓他無法對此再多包容。
但這類觀察立即帶給我們一個問題:因為在我們當前文化的每個角落,批評他人的信仰都屬禁忌。在這個議題上,自由主義者和保守派人士已達成一個罕見的共識:宗教信仰不屬於理性討論的範疇。因此批評他人關於上帝和來世生命的想法被認為很失禮,但批評他人針對物理學或歷史的想法就不算無禮。所以當一位信仰伊斯蘭教的自殺炸彈客在耶路撒冷街頭引爆炸彈,蓄意把自己與許多無辜者一起炸死,考量此行動時當然絕不能把信仰可能扮演的角色計算在內。他的動機一定屬於政治、經濟或完全只是個人因素。絕望的人即使沒有信仰仍然會做出可怕的事。不論何時何地,信仰本身總能免於被責難。
可是科技創造了全新的道德指令。人類在戰爭藝術方面的技術如此精進,終於讓我們的宗教差異以及伴隨的宗教信仰差異危害到人類的生存。我們再也不能忽視這項事實:我們的鄰居中成億上萬的人都相信殉教的形而上學,或相信他們聖書表面字義所揭示的真理,或相信任何已潛藏信徒心中幾千年之久的許多空想觀念;而這些鄰居現在已經配備了化學武器、生物武器與核子武器。無疑地,這些發展標示了我們各類輕率信仰的最終階段。像「上帝」、「阿拉」這樣的字眼,必須步上「阿波羅神」和「巴爾」(古代腓尼基人信奉的主神)」的同樣命運,否則它們終將毀滅世界。
讓我們花個幾分鐘回顧已經被人類抛棄的那些壞想法,這將提示我們這種觀念革命是可能達成的。以煉金術為例:它曾蠱惑人類一千多年,但在當今社會,任何人若鄭重自稱是一位煉金術士,將被認為不夠資格擔任絕大多數重要職務。同樣地,以信念為基礎的宗教必將落入歷史廢墟之中。
那麼就我們所知,宗教的替代品是什麼?其實這是個錯誤的提問。化學並不是煉金術的「替代品」;它是以極其精巧華麗的方式,把無知整批置換成為真正的知識。我們將發現,若仍像看待煉金術那般說什麼宗教信仰的「替代品」,那就不得要領了。
當然,秉持信仰的人們可以分布在一個連續帶上:有些人經由特定的靈性傳統而獲得撫慰和激勵,同時仍能完全包容異己;但另一些人則為了消滅異己,縱使把地球化為灰燼也在所不惜。換句話說,可區分為「宗教溫和派」及「宗教極端派」,而他們會展現各式各樣的熱情和計畫,我們不該混淆。但本書的中心主題之一是,宗教溫和派自身正是他們所相信可怕教條的支撐者:他們想像,一旦每個人都學會尊重其他人無法證實的信仰,和平之路就能順利展開。我則希望能呈現:這宗教性包容的理想──出自關於上帝,不管每個人想要的是什麼,都能自由地相信的前提──正是驅使我們墜入萬丈深淵的主要力量之一。
宗教信仰會使人們不人道地對待其他人,而我們一直疏於辨識這種力量。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我們之中許多人仍然堅信信仰是人類生活所必需。現在仍有兩個迷思讓信仰豁免於理性批判,而且似乎一視同仁地培育了宗教極端派與宗教溫和派:一、我們之中大多數人都相信,人們能從宗教信仰得到許多好處(例如:緊密結合的社區、符合倫理的行為,以及屬靈的經驗),這些都無法由其他地方得到;二、我們之中許多人也相信,有時以宗教之名而執行的可怕事情,並非信仰本身的產物,而是人類更基礎的本能(例如:貪婪、憎恨與恐懼等驅力)所造成,因此宗教信仰仍是最好(或甚至是唯一)的藥方。這兩個迷思合在一起,似乎已確保在我們的公眾論壇中,理性將完全派不上用場。
許多宗教溫和派已經奉行了多元主義的大道,確信所有不同的信仰都同等有效,但在此同時,他們卻疏忽而未能注意到:各個宗派所宣揚的真理之間存在著無法彌補的矛盾。只要基督徒相信在最後審判日唯有自家受洗的弟兄們才能得到救贖,他就不可能「尊重」其他信仰,因為他知道地獄的火已被他們那樣的想法所激發,正等著焚燒其追隨者呢。伊斯蘭教徒和猶太教徒通常也用同樣傲慢的態度只尊崇自己的信仰,並且幾千年來一直狂熱地重申其他信仰的錯誤。但無庸置疑地,這兩種相互對抗的信仰系統也都同樣缺乏證據。
第一章 理性已被放逐
公車正要離站,一名年輕男子上了車。他穿著大衣,大衣下藏了一枚炸彈。他所有的口袋都裝滿了釘子、小鋼球、和毒老鼠藥。
這輛公車擠滿了人,正駛向市中心。年輕男子靠著一對中年夫婦坐下。他耐心等著公車到下一站。這對夫婦似乎正要去買新冰箱。妻子膝蓋上攤著一份冰箱型錄,她已經選定了要買的機型,但是丈夫嫌太貴,指著另一種機型絮絮說著。下一站已近在眼前。公車搖晃著。妻子發現丈夫建議的機型放不進他們廚房廚櫃下預定的空間。新的乘客上車後,座位已坐滿,走道上也站了不少人。這輛公車現在滿載了。年...
目錄
導讀一:終結非理性信念 孔繁鐘
導讀二:後啟蒙時代的宗教批判 蔡源林
第一章 理性已被放逐
第二章 信仰的本質
第三章 被上帝的陰影籠罩
第四章 伊斯蘭教的問題
第五章 伊甸園的西方
第六章 善與惡的科學
第七章 意識的實驗
結語
後記
致謝
導讀一:終結非理性信念 孔繁鐘
導讀二:後啟蒙時代的宗教批判 蔡源林
第一章 理性已被放逐
第二章 信仰的本質
第三章 被上帝的陰影籠罩
第四章 伊斯蘭教的問題
第五章 伊甸園的西方
第六章 善與惡的科學
第七章 意識的實驗
結語
後記
致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