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帶你品嘗上海獨有的──舌尖上的萬國博覽味
推薦給移居上海、旅遊上海、出差上海和單純嚮往上海的人、
對美味、環境、衛生、服務有所追求的吃客──。
臺灣人也愛的本幫菜、世界名廚餐廳、老洋房新風味、無辣不歡南北味、外國朋友推薦的萬國博覽味、臺灣精神精致品牌、一個人的美食、一家人的美食、有機慢食、季節的味道、宅美食,並附上「進口食材哪裡買?」、「宅美食APP:外送、外燴、網購」、「美食優惠情報哪裡找?」等Shopping指南。
作者簡介:
Peggy林佩蓁
上海吃的巧小貴婦 Peggy 移居上海六年的台北人,受愛飯團美少女團長Cindy之邀擔任上海版主,而展開長達三年的上海美食華麗探險。朋友暱稱她「真人版大眾點評」、「美食張老師」。
從小就愛吃,吃飽更愛吃巧,受百歲人瑞祖母的影響,篤信「服用美食」的養身哲學。居住在人稱「冒險家樂園」的上海,她以嚐美食來加入這場城市冒險,用寫美食來記錄一個台灣家庭移居生活的酸甜苦辣。不管是本幫菜、八大菜系,或東亞、歐陸等料理,都在她海納百川的To-Eat-List,用挑剔的台灣味蕾,精選上海值得一嚐的好味道。
曾是電視節目編劇、報紙專欄作者、廣告人,以及SK-II、OLAY、潘婷、沙宣、海倫仙度絲等美妝品牌公關。這次她以美食旅遊作者的角度,用文字與圖片,細膩描繪料理的香氣與風味層次,訴說廚房裡掌勺者、餐廳主人如何以人生經歷,來呈現美味料理的故事。希望你翻閱此書時,能被菜色之美、料理人之愛所包圍,而感到溫暖、幸福。
作者序
上海的味道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味道,我在這裡指的味道,並不是城市的建築和天際線,而是想起這個城市時,舌間和味覺之間連結的味道。
上海,有我想念的味道。
2008年,我因為工作移居了上海一年,滿腔熱血的創了一本定位為二線城市女性雜誌的《優家》畫報,認識了一群媒體和菁英界的菁英,當然也吃了一些好餐廳,其中包括最火紅的本幫菜如老吉士、圓苑;最時髦的西班菜El Willy等等等等,但最有趣的,是我的同事們幫我帶回來的工作午餐。
「總編,你吃過老鴨粉絲嗎?」
冬天,一碗加了腸子又熱辣的老鴨粉絲,我一點也不想念台灣的魯肉飯。
「要不要試試,這附近最好吃的排骨年糕?」一塊上海式的軟炸排骨,配的不是飯,而是煎得又軟又脆的楕圓型白寧波年糕,再淋上點醬汁……好吃得讓我一直想駡:為什麼台灣沒有賣這東西?!同事們看我愛吃,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也開始帶家裡的東西來獻寶,上海爸爸做的炸春卷(一咬下去,裡面有韮黃肉絲的湯汁流出來);東北媽媽的西紅柿水餃(原來番茄炒蛋還可以包水餃,真好吃);天津同事家裡的肉包子(比起他媽媽親手剁饀的帶湯肉包子,狗不理包子真的沒有人要吃)。
小吃和同事家裡的味道,好像重新打開了我對探尋更多味道的好奇。所以,也開始一有空就呼朋引伴找飯有去吃不同的味道:東北的玉米餑餑配上燒驢肉,上桌的時候,還有東北口音的服務生會在驢肉上插蠟燭邊唱歌上菜;四川的九宮格麻辣鍋,不辣不辣,但會麻得我想到我上次在牙醫那裡被打麻藥的經驗;甚至是我自認為是「家鄉菜」的湖南味,一道酸豆角炒小雞胗卻是我從來沒吃過的味道,每次點都要多吞一碗又硬又香的缽缽飯。
上海是我的他鄉,也是這些廚師和餐廳經營者的他鄉,但是,在這些在他鄉用心複製的味道裡,我們都好像找到了在上海這個地方足以安身立命的安心感。
上海的味道,其實是許許多多異鄉遊子共同組成的,想念家的味道。
謝謝Peggy願意用二年多的時間,和愛飯團一起(很多文章都同步在愛飯團的網站和FB粉絲團上刊登),一步一步的找到這些上海的真滋味。我知道,對很多臺灣讀者來說,好像對上海餐廳的印象還停留在只有老吉士和新天地,甚至我們之前辦上海美食團時,還有人質疑:「上海有好餐廳嗎?」但這幾年上海餐廳的演化和進化的程度早超過我們的想像,除了中國各地的菜系百花齊放,西式菜色和講究健康養生的各類餐飲也儼然成風。
現在的上海味道,比起我記憶裡的更豐富,也更多滋味……我需要的只是這樣一本書,這樣一位貼心的老饕朋友,引領我,重新品味這現代的東方明珠。
愛飯團 美少女團長 許心怡
台灣是故鄉 上海是我家
這本書差不多是我們一家三代移居上海的25年接力賽。
上海的美食之旅,緣起於2010年,我們一家三口決定從台北搬往上海。那一年,已經在上海、蘇州、東莞工作了二十二年的父親正式退休回到台北。
1988 v.s. 2015的上海
1988年單打獨鬥的先鋒部隊──買米要糧票、聚會要報備。
1988年,兩岸關係表面依舊壁壘分明;嗅覺靈敏的台灣商人,早已預期法令即將鬆綁。那一年,第一批台商先鋒隊約四十人,分別代表幾家大型企業派駐上海,為前進大陸市場預做勘查與籌備。單槍匹馬上陣的他們,清一色是男性。
我的父親,也是其中的一員。
境外人士當時依規定只能住在銀河、虹橋賓館、波特曼酒店等涉外賓館。吃飯、購物,必須以美金兌換外匯券。餐廳很少,一日三餐幾乎都在酒店解決。吃飯時,他們習慣向服務員要兩杯白開水,用來洗筷子和涮掉菜裡的油、鹽。
住久了,老爸突發奇想拿電湯匙和鋼杯自己煮飯、燙青菜。興匆匆上街買米,糧行夥計問:「你有糧票嗎?」連聽都沒聽過,哪來的「糧票」?正當他垂頭喪氣坐上計程車回酒店,和司機聊到這段無奈的遭遇,司機竟然掏出一張能換兩斤米的糧票送他。就這樣,來到上海一年,終於吃到了第一口自己煮的白米飯。想到在上海拚鬥的孤獨和遠在海峽對岸的家人,鐵漢也忍不住落淚了。
1994年攜家帶眷的台商移居風潮
往後的六年,老爸每年返台探親兩趟,平時靠著寫信、打電話和家人聯繫。直到公司成立、工廠落成、營運也上了軌道,媽媽和當時剛從國中畢業的小弟也跟著搬到上海,成為第一代台媽和最早的留學生,住在虹橋機場附近的新興社區,鄰居多半是從事各行各業的台灣商人。逢年過節,台商們便齊聚一堂,由老媽擔任總鋪師辦一場豐盛的臺灣宴席,吃林桑老婆的炒米粉、麻油雞、排骨酥、三杯中卷,至今還是老台商們聚會時津津樂道的一段往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經營婚紗業的知名攝影師吃了媽媽包的北部粽,當場落淚不能自己。
那幾年,為了探視家人,只要有假期我就往上海飛。停留時間或長或短,每當分離的時刻來臨,一家人總免不了淚灑虹橋機場。
2010年外灘世界之窗165國的新移民
2010年,老爸告老還鄉。開放二十年後的上海已是全然不同的樣貌,人稱「冒險家樂園」的申城,吸引來自全球165國的新上海人移居於此。當時我的先生Mr. D在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大陸稅務顧問,飛遍大陸大江南北也有八年的時間,因為一個難得的工作機會,我們決定搬到上海。帶著兩歲的女兒、三只皮箱,還有爸媽從家裡送來的全套碗盤、電鍋,展開了全新的移居新生活。
從一開始的摸索,半年後,漸漸成為朋友圈裡的「上海包打聽」,大到找房租屋、教育找學校、小到推薦餐廳、找醫院、找阿姨。久了,在腦子裡建立了一個上海求生手冊的資料庫。加上做了二十年的公關廣告人,尋找最新、最有話題又好吃的餐廳,一直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好友──愛飯團美少女團長Cindy請我擔任上海版主,分享滬上美食情報,讓我有了好理由號召各路人馬,和來自世界各國與大陸各地的朋友組成許多美食同好會,透過一場場的美食探險,深入的了解舌尖上的上海。
上海人愛吃,也懂吃,因此餐廳密度高居全中國第一!平均每公里就有15家餐廳,營業的餐廳總數已超過九萬五千家。假設每天外食一餐,每餐都吃不同的餐廳,需要兩百六十年才能吃遍一輪。
這本書精選了五年以來,吃過的一百多家餐廳裡,值得推薦的餐廳與店家。在美味的料理之外,我更重視食物的衛生與安全、具備特色與氣氛的環境。唯獨對於良好的服務,可遇不可求。除非對客戶服務有嚴格標準的鼎泰豐、海底撈和訓練有素的西餐廳,即便是最頂級的餐廳,也難免會碰到讓人當場翻桌、翻白眼的NG服務員。
對食物的感知是一種印記,無論空間、時間如何改變,從小味蕾熟悉的味道,就成為一生看待美食、帶點偏見的主觀審美。食物彷彿一扇窗,移居上海至今五年多,我仍然像一個充滿好奇心的旅客摸索著這座城市的種種。在這本書中,我以美食旅遊的角度,用文字與圖片,細膩描繪料理的香氣與風味層次,訴說廚房裡掌勺者、餐廳主人如何以人生經歷,來呈現美味料理的故事。希望你翻閱此書時,能被菜色之美、料理人之愛所包圍,而感到溫暖、幸福。
(BOX)【出場人物介紹】
──老爸:1960年代臺灣電子業美男子Albert,1988年在政令鬆綁前領頭偷跑赴上海投資,在上海、蘇州、東莞經商二十餘年。
──老媽:1970年代知名花藝老師Flowe。1994攜子移居上海成為最早期台媽,經營服飾店、裝潢設計公司,業餘經常為台商聚會辦桌。
──大弟:溫柔花美男,大學畢業後赴上海中醫藥大學習醫,是最早期在大陸念醫科的學生。
──小弟: 酷似日本明星柏原崇的花美男,國中畢業被父母「騙」到上海唸高中,就讀當時最早的國際學校上海中學。
──先生: Mr. D: 在台灣時,任職最大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擔任大陸稅務顧問,五年前移居上海工作,目前經營稅務暨會計顧問管理公司。
──女兒:Do-rei-mi公主: 很有個性的小女孩,兩歲搬到上海,幼稚園和小學都在國際學校就讀,好朋友來自世界各國,是個小小美食家。
作者 貴婦美食達人PEGGY
上海的味道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味道,我在這裡指的味道,並不是城市的建築和天際線,而是想起這個城市時,舌間和味覺之間連結的味道。
上海,有我想念的味道。
2008年,我因為工作移居了上海一年,滿腔熱血的創了一本定位為二線城市女性雜誌的《優家》畫報,認識了一群媒體和菁英界的菁英,當然也吃了一些好餐廳,其中包括最火紅的本幫菜如老吉士、圓苑;最時髦的西班菜El Willy等等等等,但最有趣的,是我的同事們幫我帶回來的工作午餐。
「總編,你吃過老鴨粉絲嗎?」
冬天,一碗加了腸子又熱辣的老鴨粉絲,我一點也不想念台...
目錄
PART 1臺灣人也會愛上的本幫菜
春 無菜單的本幫菜
小白樺 臺灣食客最愛的「Light版本幫菜」
王家沙點心狀元 上海好味道傳統江浙小點心
老吉士 老饕共同推薦訪滬必吃本幫菜第一名
小金處無招牌無菜單私廚 餐廳吃不到的家傳本幫私房菜
老半齋 一年搶鮮只有三周且是最貴的陽春麵
真老大房 排上十小時也要買到的中秋鮮肉月餅
PART 2無辣不歡的大江南北美食
孔雀川菜 不只辣一菜一格的川味之美
花馬天堂 重現七彩雲南祕境的美味滇菜
滴水洞 酸.香.辣毛主席的家「湘」菜
PART 3上海最迷人的氣味老洋房的新味道
The Press by Inno Café 老報館裡的披薩、咖啡香是穿越時光走進上世紀的新聞博物館
慧公館巨鹿路店 杜月笙公館裡的冠軍廚王本幫菜料理
上海科學會堂JE Villandry 上海面積最大的老洋房的新餐廳
微熱山丘 外灘上的台灣之窗,小金磚的魅力與奉茶精神
Light & Salt 「光」的藝術文化與「鹽」的美食佳肴
雍福會 中國第一會所裡的本幫菜
Pistacchio開心果餐廳酒吧 於原味、忠於傳統的北義南法普羅旺斯料理
Farine 大排長龍的烘焙名店
Aroom 上海小文青咖啡館
特別介紹:外灘源
特別介紹:武康庭
特別介紹:女青年會大樓
PART 4世界級的最佳餐廳與米其林星級廚師的餐廳
Mr. & Mrs. Bund上海最值得一訪、終身成就獎名廚Paul Pairet打造的法式料理
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 全球第一家「超感官餐廳」亞洲五十大第3名
Mercato by Jean Georges米其林三星大廚的義大利餐廳
The Commune Social食社 主廚在身邊的Brunch by英國最有創意的主廚
PART 5味蕾的萬國博覽會
意大利:D.O.C GASTRONOMIA ITALIANA木炭披薩餐廳酒吧
法國:Le Bordelais Wine Bar、Pelham’s
香港:蔚景閣
美國: Liquid Laundry
奧地利:珍德巧克力劇場
西班牙:El Efante大象餐廳
新加坡:Remedy源氣365
韓國: 明洞刀麵、本家烤肉
日本:築地青空三代目、烟美爐端燒、Iroriya爐端燒
特別介紹:外灘上的華爾道夫
特別介紹:韓國村
PART 6臺灣精神打造的精致品牌
建國328 讓魔都人、外國人都買單的好味道
PIRATA比拉達西班牙小酒館 Top Chef 與餐廳人口耳相傳的深夜食堂
齊民市集 天然的尚好!吃有機食材火鍋玩臺灣十八啦+彈珠臺
撈王鍋物料理 滋補宮廷料理暖心暖胃胡椒豬肚雞火鍋
共禾食譜 紐約Jean Georges前副主廚的跨界餐廳
質館咖啡 意識型態鄭松茂董事長的打造的精品咖啡
鉦藝廊 鉦Café 中西合璧的繽紛彩瓷
特別介紹:Jin Republic共禾京品
PART 7家有寶貝的選擇
香格里拉怡咖啡 「上海最好的自助餐廳」裝置藝術中的美食遊樂園
大董中國意境菜 酥而不膩正宗北京烤鴨上海也吃得到
翠園港式飲茶 人氣排隊新美食地標
鴻星海鮮 蕙心巧手Q版卡通點心
PART 8一個人的時候簡單卻不寂寞的美食
小楊生煎包 大排長龍的上海國民美食
蘭桂坊酒家 紅火了十幾年的上海老麵館
Small Spice 讓人口耳相傳的日式咖哩好滋味
PART 9慢慢食、有機食
泰生農場、泰生廚房 一日農夫後品嘗泰生廚房現採食材鮮甜好滋味
大蔬無界美素館 外灘上的「美素館」蔬食的五感饗宴
Miss Ma 蔬彩馬卡龍的甜言蜜語
PART 10想念臺灣味
鼎泰豐 想念原汁原味的鼎泰豐小籠包與五星級服務
千秋膳房 難忘家鄉味外送到家的臺灣家常菜
阿胖魯肉飯 滷味、熱炒、現撈海鮮原汁原味的家鄉味
順月軒 臺南奶奶遵循古法手做包的南部粽、油飯、冬瓜茶
附錄
附錄1:進口食材哪裡買?
附錄2:宅美食:外送、外燴、網購
附錄3:美食優惠情報哪裡找?
PART 1臺灣人也會愛上的本幫菜
春 無菜單的本幫菜
小白樺 臺灣食客最愛的「Light版本幫菜」
王家沙點心狀元 上海好味道傳統江浙小點心
老吉士 老饕共同推薦訪滬必吃本幫菜第一名
小金處無招牌無菜單私廚 餐廳吃不到的家傳本幫私房菜
老半齋 一年搶鮮只有三周且是最貴的陽春麵
真老大房 排上十小時也要買到的中秋鮮肉月餅
PART 2無辣不歡的大江南北美食
孔雀川菜 不只辣一菜一格的川味之美
花馬天堂 重現七彩雲南祕境的美味滇菜
滴水洞 酸.香.辣毛主席的家「湘」菜
PART 3上海最迷人的氣味老洋房的新味道
The Press...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