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愛學習「如何做對」,不願承認「做錯是求存的本能」。
請即刻補修「錯誤是什麼」人類學分,
重建你的創造力、樂觀與進步人生!
★哈佛大學校長德魯‧吉爾平‧福斯特希望全體哈佛新鮮人都讀的一本書!
★亞馬遜書店、出版人週刊「年度十大非文學好書」
★衛報「首作獎」決選入圍書
★同名TED演講累積影片300萬餘人次觀看!
一本交織歷史鬧劇、現代蠢蛋,邏輯真理辯論,
並主張解放我們根本就不必為「犯錯」感到不好意思的知識衝擊書。
哈佛大學校長福斯特曾在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說,《犯錯的價值》這本書正符合他們鼓勵錯誤,由失敗中求知的冒險校風,她大力推薦哈佛新鮮人一讀。
◎「知道自己是對的」為什麼這麼有趣呢?
「知道自己對了」的快感是不可否認的。普世公認(這也許是最怪的),幾乎完全無差別,我們沒辦法跟誰接吻都好,卻不管做出哪一種正確判斷都會很得意……。
雖然沒人愛承認自己犯錯(這東西本身就有盲點),但這本書將告知你我:
事實上,「搞砸事情」是場美麗的冒險,「正確無誤」或許令人心滿意足,但終究只是一則死氣沉沉的陳述;犯錯令人面臨困難,變得謙卑,甚至還可能讓人深陷危機,不過到頭來卻是一場寫滿故事的旅程──何必再用這麼不愉快的角度來看待錯誤這回事呢?
◎在人類犯下的所有錯誤當中,對於「錯誤」的錯誤認知很可能是我們的「終極錯誤」:
我們根本搞錯了什麼才叫「犯錯」!
「犯錯」並不是人性中難堪的缺陷,也不是我們可以克服或消滅的;這是我們的本質,不同於其它動物,人類瘋狂地想找出解答──但這種尋找答案的衝動,就是我們生產力和創造力的來源。
犯錯絕不代表資質不佳,反而是人類認知中相當關鍵的一環,犯錯也絕不是道德上的缺陷,反而是人性最可貴特質裡所不可獲缺的,與同理心、樂觀、想像力、信念及勇氣並列;犯錯也絕不表示冷漠或不寬容,而是人類學習和改變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環,多虧有了錯誤,我們才能修正對自身的理解、對這世界的看法。
其實人類是「犯錯的慣犯」:我們可能誤信投資經理的品格、搞錯謀殺嫌疑犯的身份、記錯1962年那場比賽裡「紐約大都會」隊游擊手的名字,也可能弄錯氫分子結構、耶穌再臨的日期、車鑰匙放在哪兒、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又藏在哪兒。
這些都還算簡單明瞭,另外有些永遠無法判斷對錯的事情,我們卻常常認為跟自己意見不同的人就是錯了:聖經的作者、墮胎的倫理、吃鯷魚的好處、還有暴風雨來襲以前,究竟是你自己還是女朋友把筆記型電腦留在窗口。
這份清單看似隨機,不過卻指出了一些重要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犯錯的代價。弄錯車鑰匙跟弄錯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差別,在於「哎呀」跟全球軍事危機之間,兩者天差地遠,讓人合理懷疑造成這兩項結果的錯誤是否有任何共同點。
本書另一個要探討的重大問題是:我們有沒有可能弄錯個人信念。記錯游擊手名字跟墮胎是否有違道德截然不同,有些人會懷疑,弄錯事實和信念錯誤在觀念上天差地遠,其他人則會提出不同的反對意見,說既然永遠無法完全確定什麼才叫事實,又怎麼能夠理直氣壯地判定某件事的對錯。
◎其實,我們的認知系統不在意正確,更在意「推測」:
事實上,「減少錯誤」正是大部份改進人類認知模式的目標,史上多數思想家都致力於此,這也是我們普遍對完美思想家形象的要求。例如笛卡爾,想透過積極質疑來降低錯誤;有些則想透過形式邏輯來減少錯誤,用明確的假設推論出正確的結論;還有一些(包括我們心目中的完美思想家)想用勤奮不輟的態度來減少錯誤,留意證據和反證、小心謹慎,就能避免先入為主的觀念。
換句話說,我們現有的認知作業系統只能算是次等的,沒有積極懷疑,缺乏形式邏輯,也沒有勤奮地搜集證據,更沒有注意到反證,少了先入為主的觀念就動彈不得,倒是很會出錯──然而正因為容易出錯,反而使得大腦比任何一種模式都來得好用。
◎犯錯令人抓狂,但它能夠改變我們的世界觀與人際關係,更能改變我們自身。
就像我們說不出「我錯了」,腦海中缺少「錯誤」這個類別不只是個案,而是眾人都會面臨的問題……,在集體的意識中,人類很少去思考「犯錯的優點」,總是專注在「如何避免犯錯」──但這本書將回顧歷史,告訴你我曾犯下的各類型錯誤多得驚人!
在這本書中,博學多聞的記者、書評家凱薩琳.舒茲探討了為何「正確令人心滿意足,犯錯令人抓狂」,她旁徵博引了各家理論,包括奧古斯丁、達爾文、佛洛伊德、葛楚德.史坦、艾倫.格林斯潘、格魯喬.馬克思,讓我們看見錯誤其實是個與生俱來的人性才能──懂得好好擁抱錯誤,能夠改變我們的世界觀與人際關係,更能改變我們本身。
附帶一提:本書將不斷出現許多「搞砸了」的笑料與故事──你將會看見,發現自己的錯誤叫人震驚困惑、讓人感到既好笑又困窘、令人受傷、讓人開心、得到啟發甚至改變一生,有時候變得更差,有時候變得更好……。
最終,舒茲要你我正視我們一生中最常遇到(可是又最不愛談論)的經驗:
培養對錯誤的親密感受,增加討論錯誤的用語,拓展檢討錯誤的興趣,同時對常受到冷落忽略的「犯錯經驗」多加著墨。我們該抱持的信念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下次我們就會弄對了!
作者簡介:
凱薩琳.舒茲(Kathryn Schulz)
記者與作家。她曾為《紐約雜誌》撰寫書評,作品並散見於《紐約時報雜誌》、《滾石》、《外交政策》、《國家》、《波士頓環球報》,以及《紐約時報》著名的部落格「怪誕經濟學」(Freakonomics)。2015年,舒茲加入知名的《紐約客》雜誌擔任社內撰稿人。
譯者簡介:
趙睿音
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翻譯碩士、曼徹斯特大學翻譯與跨文化研究博士,熱愛翻譯教學及實踐,喜歡與文字和毛線有關的一切。
譯有《人生不能沒有的7個非理性思考》(大寫)、《消失的孩子》、《焚夏之屋》(天培),個人網站http://chaojuiyin.blogspot.tw/。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知識界共同美妙推薦】
「如果你想讓不完美的自己覺得好過些,想了解錯誤中潛在的優點,你就該讀凱薩琳.舒茲的《犯錯的價值》一書。」
──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
「理性知識也可以很有趣!沒有幾本書能夠同時提到伏爾泰、莎士比亞、富蘭克林、傅柯、柏拉圖,讀來卻仍舊趣味盎然,更沒有多少人能夠把蘇格拉底跟碧昂絲分毫不差寫進同一個句子裡,但舒茲辦到了。」
──《新聞週刊》
「引人入勝的一本書,有《決斷2秒間》和《誰說人是理性的》兩書的精神(加上大量旁徵博引的知識),記者舒茲毫不留情地以全新的角度檢視日常行為背後的深層意義。」
──《出版者週刊》(重點評論,熱烈推薦)
「這本令人愛不釋手的書探討人類的錯誤,年紀輕輕卻敏銳機靈的美國記者凱薩琳.舒茲……充滿熱情地告訴我們錯誤的價值,讓我們知道犯錯的經驗能幫助我們成為更好的人,過著更豐富的人生。」
──《衛報》
「本書見解精辟、妙趣橫生、驚喜連連,所討論的主題對日常生活至為重要,我們卻偏偏從未想過。」
──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地球.地殏:如何在質變的地球上生存?》作者
「凱薩琳.舒茲以卓越的智慧和充沛的熱情,深刻地探討了錯誤的基本人性面,讓人覺得即使是錯誤也令人流連忘返。」
──湯姆.范德比爾特(Tom Vanderbilt)《馬路學》作者
「你有多常想過關於『犯錯』這件事兒?我猜不太多,而且這真是個大過錯。這本書不只呈現出我們經常忽視的那些錯誤背後,有何耐人尋味的面向;同時也呈現了為何犯錯無可避免──甚至才是成功的關鍵。」
──法蘭‧強納森(Frans Johansson)暢銷書《梅迪奇效應》作者
「(舒茲)吞納群書、縱覽文化,就像電玩小精靈般,能夠從容應付各路人馬,從強納森.法蘭森到海德格爾、從老普林尼到碧昂絲通通都沒問題,我提到這些不是因為大眾哲學書裡不常見大量引用,而是因為舒茲繞道步入如《哈姆雷特》之地,讀者不需哀嚎抱怨,反而該正襟危坐,舒茲已經全盤考量過這齣戲,提出許多極具說服力的警語忠告,儘管我們連想都沒想過……喜歡這本書要是錯了,那我不知道還有什麼是對的。」
──德懷特.加納(Dwight Garner)《紐約時報》
「閱讀《犯錯的價值》的感覺差不多跟正確一樣棒……書中回顧了錯誤的歷史,包括錯誤定義的更迭以及眾人態度的轉變,精準易懂地引用了亞里斯多德、奧古斯丁、阿奎那、洛克、艾蜜莉.狄金生,以及諸多傑出人士。書中也探索了「錯誤學」,追蹤了無數可能引人犯錯的道路,有些極為獨特,有些不太起眼,還有些改變了我們的一生。」
──《基督科學箴言報》
「正確的感覺為什麼這麼棒?出錯的感覺為什麼這麼糟?要是我們目前已知有關正確重要性的一切,事實上都是錯的,那會是什麼光景?凱薩琳.舒茲以情感豐沛、令人愉悅的方式回答了這些問題,趣味橫生地為「犯錯的隱藏樂趣」辯護。
──《瓊斯夫人》(Mother Jones)
「『我錯故我在』,這是記者凱薩琳.舒茲這本大膽又有趣新書的主旨……舒茲是個引人注目的說書人,她列舉的皈依經驗例子,可說是本書必讀之處,翻閱本書絕對不會有錯。」
──《達拉斯晨報》
「舒茲嫻熟地運用實例來說明她稱之為『錯誤學』的思想探索……請聽取這句建言:讀讀《犯錯》,因為這麼做是正確的。」
──《西雅圖時報》
「在凱薩琳.舒茲這本《犯錯的價值》裡(令人驚豔的處女作)……她探討了為什麼承認犯錯對大家來說如此困難,舒茲針對錯誤學眾多主題的探討既聰穎又令人有共鳴,充滿吸引力,即使談的是人類經驗中最大的問題和困境。」
──《Seed雜誌》
「舒茲在《犯錯的價值》裡的論點絕妙廣博,橫跨哲學、歷史、神經科學,耐心地以令人信服的智慧引導讀者……《犯錯的價值》不是一本自我成長書籍,也不是一本自助指南,更不是什麼心靈雞湯……但是在犯下不可避免的乏味錯誤時,本書卻能教導讀者原諒自己──誰曉得呢,或許也可以原諒他人──因為這些錯誤定義了這世上的生活。」
──《加拿大國家郵報》
名人推薦:【知識界共同美妙推薦】
「如果你想讓不完美的自己覺得好過些,想了解錯誤中潛在的優點,你就該讀凱薩琳.舒茲的《犯錯的價值》一書。」
──美國前總統比爾.柯林頓
「理性知識也可以很有趣!沒有幾本書能夠同時提到伏爾泰、莎士比亞、富蘭克林、傅柯、柏拉圖,讀來卻仍舊趣味盎然,更沒有多少人能夠把蘇格拉底跟碧昂絲分毫不差寫進同一個句子裡,但舒茲辦到了。」
──《新聞週刊》
「引人入勝的一本書,有《決斷2秒間》和《誰說人是理性的》兩書的精神(加上大量旁徵博引的知識),記者舒茲毫不留情地以全新的角度...
章節試閱
第一章 錯誤學(摘錄)
「知道自己是對」的為什麼這麼有趣呢?畢竟以樂趣來說,這頂多算是次等的,不像生命中的其他樂事—巧克力、衝浪、接吻—這和我們的生物化學構造沒有任何直接關聯,和我們的胃口、腎上腺、大腦邊緣系統、易受感動的心通通沒有關聯,但「知道自己對了」的快感卻是不可否認的,普世公認(這也許是最怪的),幾乎完全無差別。
我們沒辦法「跟誰接吻都好」,卻不管做出哪一種正確判斷都會很得意,利益得失似乎無關緊要,比起賭贏賽馬,更重要的是押中對外政策,雖然不管哪一樣對了我們都會沾沾自喜;題材也不重要,認出橙頂樹鶯和猜對同事的性別傾向,都一樣讓人興高采烈,更詭異的是,就算說中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我們還是樂在其中,比如股市下跌、朋友失戀,甚至是在先生或太太的堅持之下,花上十五分鐘拉著行李往旅館的反方向走。
跟大部份令人愉快的經驗一樣,我們不可能總是對的,有時候我們會是那個輸掉賭注(或在旅館迷路)的人,有時候我們也會感到困惑,質疑起正確的答案或行動的步驟,這類焦慮本身反映了我們迫切渴望自己是對的。
儘管如此,整體而言,不管講對什麼都能讓我們高興,差不多就像不管怎樣都認為自己是對的,偶爾與人爭執、傳道、預測或打賭時,我們會洩露這種感覺,雖然大多時候都只是在心裡想想而已。終其一生,差不多無時無刻,許多人都會假設自己在每件事情基本上都是對的:從政治觀、知識信念、宗教和道德信仰、對他人的評價、自身的記憶到對事實的理解,這聽來荒謬,但仔細想想,我們平常似乎在不知不覺之中,以為自己幾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了。
簡單講,正確判斷的經驗對生存不可或缺,能滿足自我,整體而言,可說是人生中最價廉、又最叫人熱切渴望的幸福泉源之一。
這本書是關於上述一切的相反面,是關於錯誤,關於人類文化如何看待錯誤,個人又該如何面對內在信念的潰散,如果我們樂在正確無誤,認定這是常態,那麼你不難想像,大家發現自己錯了的時候作何感想,我們一方面認為這種狀況離奇少見,是莫名其妙的秩序失常,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很蠢,感到羞愧,就好像拿到滿江紅的期末報告,錯誤令人退卻、裹足不前,讓人心頭沉重、怒火中燒,往好的方向想,我們可以把這些都當作擾人的麻煩事,往壞的方向想,錯誤就是一場惡夢了。
不論如何,犯錯總是叫人既洩氣又尷尬,完全不像判斷正確時會湧現喜悅。
不讓對與錯綁住智性發展
本書大部份都在談大家搞砸了的故事(我保證很快就進入主題),這些故事包羅萬象,講到幻覺、魔術師、喜劇演員、使用毒品、戀愛、公海意外、詭譎的神經學現象、醫療災害、訴訟慘敗、和妓女結婚的可能下場、末日預言的可悲失敗,還有艾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但在投入這些犯錯經驗之前,我們得停下來談一個看似不合理的重點:世上根本沒有犯錯經驗這回事兒。
當然了,世上有發現自己犯了錯的經驗,事實上這類經驗種類多的驚人,接下來我們就會看到,發現自己的錯誤叫人震驚困惑、讓人感到既好笑又困窘、令人受傷、讓人開心、得到啟發甚至改變一生,有時候變得更差,有時候變得更好,但就定義而言,犯錯並不會引發某種特定情緒,說真的,人類之所以會犯錯都是因為在出錯時,當事人本身渾然不覺,只是單純地忙著手上的事情,之後才發現當初有如矇蔽了雙眼,完全搞不清楚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就像卡通《嗶嗶鳥》(The Road Runner)裡面那頭大笨狼一樣,總是要等到跑出懸崖邊了,回過神來往下看才發現自己已經騰空,大笨狼真的掉下去了,你則是象徵性地墜落,早已深陷麻煩卻還自以為腳踏實地,因此我要修正一下我的說法:犯錯會引發一種情緒,讓我們覺得自己是對的。
這就是錯誤盲點的問題,每個人都對自己現有信念中的謬誤視而不見,想想最明顯的吧,錯誤其實不存在於第一人稱現在式:「我正在錯(I am wrong)」這個句子在邏輯上是不可能的,一旦我們知道自己錯了,我們就再也不是錯的了,因為一旦弄清某個信念有誤之後,我們就不會再相信了,因此我們只能說「我錯了(I was wrong)」,這可稱為「海森堡錯誤不確定性原理」(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le of Error):我們可以犯錯,也能夠發現錯誤,但不可能兩者同時進行。
錯誤盲點也可以用來解釋,為什麼要想像自己犯錯總是這麼困難,我們可以很輕易地把這歸諸於種種心理因素──驕傲自大、缺乏安全感等等──顯然這些都有關,但錯誤盲點提出了另外一個更為結構性的問題,很可能也相關,如果要察覺自己犯錯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我們找不出現眼前的錯誤,不管再怎麼仔細審視自己內心也找不著可能出錯的蛛絲馬跡,那麼我們自然會認定自己是對的。
同樣地,錯誤盲點說明了為何我們能接受世上人人都會犯錯,但自己犯錯時卻仍然感到錯愕不已。心理學家馬克.葛林(Marc Green)觀察道,從犯錯者的觀點來看,錯誤是「精神上的天災(a Mental Act of God)」,理論上我們雖然明白錯誤可能會發生,實際上自己犯的錯卻像龍捲風或雷擊一樣,令人猝不及防(結果就是,我們老是認為自己無須負責,畢竟就法律而言,沒人能為天災負起責任。)
我們不但對眼前的錯誤視而不見,奇怪的是,對於過去的錯誤也一樣記憶模糊。一般而言,我們要不是記不住錯誤、就是忘不了錯誤,要是老是忘記小錯,總是只想起重大錯誤也還說的通,但情況偏偏沒這麼簡單,每次看到德國作家歌德(Goethe)的名字,我就會想起大學時我第一次大聲唸成「勾特」(Go─eth),有個忍俊不住的大學教授好心地糾正了我(給犯過同樣錯誤的讀者參考,正確發音跟Bertha這個字的唸法很像,但H和R不發音),犯這種小錯誤情有可原,但我想我註定到臨死之前都會記得這件事。
拿這個例子跟佛洛伊德的經驗比較一下,他在《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學》(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一書中提到(此書本身就是關於犯錯),有次整理每個月的帳目時,佛洛伊德看見一個病人的名字,但卻怎樣也想不起來這個病人的就醫情形,即使紀錄上明明寫著,過去有好幾個禮拜他幾乎天天上門替她診治,而這才不過是六個月之前的事情,他回想了好久卻一無所獲,最後終於想起來了,他震驚於自己竟能如此「不可思議的健忘」,原來那位病人是個年輕女子,由父母帶來就診,主訴是持續胃痛,佛洛伊德診斷她得了歇斯底里症,幾個月後,這名女子死於胃癌。
總忘了犯下什麼錯,以及快速遞補的「正確感」
很難說究竟哪種情況比較奇怪:是把重大錯誤忘得一乾二淨,還是把瑣碎錯誤記得一清二楚?整體而言,我們遺忘錯誤的能力似乎遠比記住錯誤的能力強得多,在撰寫本書期間,每當有機會向人解釋本書主題時,總是會有人說:「妳應該訪問我才對,我老是在犯錯。」這種時候我就會請對方舉個例子,毫無例外地,對方總是會眉頭深鎖、陷入沈默,過了好一會兒才困惑地坦誠,自己什麼都想不起來了。
有位這樣自告奮勇的受訪者說:「好奇怪噢,我大約可以想到有好幾次自己慘叫道『喔不會吧,我真是錯得離譜,完蛋了好丟臉。』我甚至還記得自己因而失眠、食不下咽、成天緊張兮兮,但卻記不得自己究竟犯了什麼錯。」
發生這種狀況的部分原因,是由於本質上的資料庫設計缺陷,大部份人的腦子裡沒有一個叫做「我犯過的錯」這種類別,我有個好友,很早就知道我要寫這本書,在我動筆兩年後,來信說她忽然想起童年時期,自己成長過程中某件錯得離譜的事情,過去兩年之中,我這個朋友並不是忘了這件事情,但在她的腦海中,這件事情被歸在其他類別之下(這類事情可能算在「孤單的時候」 或是「生氣的時候」),到頭來,不論她怎麼為了我的書苦苦思索,她的記憶裡就是沒有半個關於錯誤的故事。
就像我們說不出「我錯了」,腦海中缺少「錯誤」這個類別不只是個案,而是眾人都會面臨的問題,我回顧了和錯誤相關的文獻,可以在此告訴你,首先這類文獻多如牛毛,再來是幾乎沒有一份歸在與「錯誤」相關的類別之下,反而散見於五花八門的學科底下:哲學、心理學、行為經濟學、法學、醫學、科技、神經科學、政治學、科學史,在此僅列舉幾個例子,我們生活中的錯誤也是如此,被我們歸類在眾多標題之下──「尷尬的時刻」、「獲取的教訓」、「過去的信仰」──卻很少直接了當地稱之為「錯誤」。
分類的問題只是眾多原因之一,過去犯下的錯誤之所以如此令人捉摸不定,另一個原因是(之後會有更詳細的討論),一旦明白現有的信念錯了,我們就得立刻找到另一個代替方案、一個能夠馬上成為真理的信念,有了這個全新的信念,舊有觀念很快就被拋到腦後,面目模糊、毫不相干,彷彿我們從來就不曾把它當一回事兒。
如此便宜行事地抹滅過去錯誤的做法也常見於社會上,醫學院不會教古希臘時代的體液理論,天文學教授不會要求學生計算五十五個同心圓的轉速,過去亞里斯多得認為宇宙由此組成;這種教學方法切合實際且富效率,不過卻也造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假設,認定現有的信念就是真理,強化了普羅大眾認定自己正確無誤的感受。
有錯誤盲點、錯誤健忘症、錯誤類別缺乏症,大家還很常翻臉不認舊時錯,怪不得我們很難接受錯誤是人類的一部分,因為我們不想經歷也不願記住錯誤,沒把錯誤看成自己的一部分,錯誤總像是由局外闖入,是與我們不相干的身外之物,偏偏事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說到底錯誤終究是我們自己的事。
不過找出了這個惹事生非的腦內戲法後,我們應該感到安慰,畢竟人類心靈的神奇之處在於,我們的腦子不只能夠反映當下的真實世界,還能夠看到這個世界的另一面:過去的記憶,憧憬或擔憂的未來,想像中的他處或他人,「看見世界的不實之處」差不多就等同於犯錯,但同時卻也是想像力的精髓所在,充滿新發明和希望,由此可見,錯誤有時候能孕育出甜美的果實,而不總是我們聯想到的失敗和屈辱。錯誤確實代表了疏離的時刻,我們彷彿不認識自己了,也跟之前深信不疑的世界產生隔閡,但這又何妨呢?「疏離」表示一切都變得陌生,能夠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一切─包括我們自己─未嘗不是一個新契機。
要想藉由錯誤用全新的眼光看事情,首先我們就得用不同的態度看待錯誤,這就是本書的宗旨:培養對錯誤的親密感受,增加討論錯誤的用語,拓展檢討錯誤的興趣,同時對常受到冷落忽略的犯錯經驗多加著墨。我這麼做的原因很實際,犯錯很可能會釀成大禍,損耗我們的時間與金錢,打擊我們的自信心,破壞他人對我們的信心與尊重;犯錯很可能讓我們得送急診,淪落狗屋,甚至得一輩子接受心理治療;犯錯既傷人又侮辱人,事態嚴重的話更會波及他人,簡言之,能避免就該盡量避免,想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得弄清楚我們為什麼會犯錯。
接下來要說的事
話說至此,各位應該已經很清楚了,本書並非針對慣性錯誤所寫的勵志指南─《不出錯的人生》或是《三十天內變身正確達人》;相反地,本書比較像是為錯誤的存在辯護,而不是要指著錯誤的鼻子罵,我很重視奧古斯丁曾說過的一句話,錯誤是人類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在書中也會深入分析背後的道理。
第一部份會追溯歷史上人類對錯誤的看法,以及兩種對立模式的誕生,這些模式也反映了人類對自己、對宇宙的看法;第二部份探討人類出錯的種種原因,從感覺、高階認知過程,到社會習俗等;第三部份先談人類為何會犯錯,再講到人類犯錯時的感受,同時也會勾勒出犯錯的情感曲線,從發現自己誤入歧途開始,到世界觀、人際關係都因此而改變為止,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的改變。
討論完錯誤起源和犯錯經驗之後,本書最後一部分談的是如何避免錯誤帶來的傷害,以及犯錯時意想不到的樂趣,在此我探討了接納只要是人都不免出錯這一項事實的優點,不但能降低犯錯的可能性,也能幫助我們思考靈活,待人處事更加圓融,進而建立更自由公平的社會,在最後一章中,我鼓勵大家把錯誤看作一份大禮─蘊藏無可取代的豐富資源,包含幽默、藝術、啟發、個性、變革,本書用正確的樂趣開場,不過會以更複雜、更有趣也更具啟示意義的犯錯的樂趣結尾。
第一章 錯誤學(摘錄)
「知道自己是對」的為什麼這麼有趣呢?畢竟以樂趣來說,這頂多算是次等的,不像生命中的其他樂事—巧克力、衝浪、接吻—這和我們的生物化學構造沒有任何直接關聯,和我們的胃口、腎上腺、大腦邊緣系統、易受感動的心通通沒有關聯,但「知道自己對了」的快感卻是不可否認的,普世公認(這也許是最怪的),幾乎完全無差別。
我們沒辦法「跟誰接吻都好」,卻不管做出哪一種正確判斷都會很得意,利益得失似乎無關緊要,比起賭贏賽馬,更重要的是押中對外政策,雖然不管哪一樣對了我們都會沾沾自喜;題材也不重要,...
目錄
第一部
錯誤的概念/The Idea of Error
第1章 錯誤學
明明知道自己是對的卻錯了,這讓我憤怒不已。
──法國劇作家莫里哀
第2章 兩種錯誤模式
錯誤絕非那麼嚴重駭人的事情,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我們多麼小心翼翼都免不了犯錯,偶爾放鬆心情度日,要比整天緊張兮兮來得健康多了。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信仰的意志》(The Will to Believe)
第二部
錯誤的起源/The Origins of Error
第3章 感官與錯覺
曾有位女士問我是否相信世上有鬼魂和幽靈,我直接了當地回答她:「不信,夫人,我看到的全是自己的幻覺。」
──山繆.泰勒.柯立芝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第4章 大腦首部曲:知、不知,編造事實
「我知道」這句話似乎描述了一種狀態,保證我們已知的均為事實,大家總是忘了還有另一種表達方式,「我以為我知道」。
──维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論確定性》(On Certainty)
第5章 大腦二部曲:信念
判斷有如手錶,沒一只相同,但人人都相信自己的最準確。
──亞歷山大.波普(Alexander Pope),《論批評》(An Essay On Criticism)
第6章 大腦三部曲:證據
羅森況:那裡一定是東方了,我想我們可以這麼推斷。
紀思騰:我可沒推斷什麼。
羅森況:不,沒關係的,那是太陽,那裡是東方。
紀思騰(抬頭):在哪裡?
羅森況:我看著太陽升起來了。
紀思騰:不是……天一直都亮著,你瞧瞧,是你在很慢很慢地睜開眼睛,如果你換個方向睜開眼睛,你就會說另一邊是東方了。
──湯姆.史滔柏(Tom Stoppard),《羅森況與紀思騰死了》(Rosencrantz and Guildenstern Are Dead)
第7章 當我們生活在社會
我們的信仰就是信任別人的信仰,在最重大的事情上,我們特別仰賴他人。
──威廉.詹姆士,《信仰的意志》
第8章 確定的誘惑力
嚴格說來,沒有所謂的確定,只有自以為確定的人罷了。
──查爾斯.雷諾維葉(Charles Renouvier),《批判概論》(Essais de Critique Générale)
第三部
犯錯的經驗/The Experience of Error
第9章 出錯中
既然我的梯子不見了,我便得躺在眾梯起始之處,在汙穢的心之回收品店鋪。
──葉慈(W. B. Yeats),《馬戲團動物大逃亡》(The Circus Animals’ Desertion)
第10章 哪裡出錯了?
一旦漏掉第一個扣孔,你就永遠也扣不好了。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第11章 矢口否認與全盤接受
「我不願意犯錯,」白羅說道。「犯錯可不是──該怎麼說好呢?──我的本行。」
──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羅傑疑案》(The Murder of Roger Ackroyd)
第12章 我們為何心碎?
人要戰勝自己的無知、淺薄,面對他人時才不會抱著不切實際的期望,才不會有太多偏見、希望和自大;儘可能地卸去盔甲……儘管如此,你還是會誤解他人,或許你的腦子堅如坦克,相遇之前就已經誤解了別人:相處之時你誤解他們,回家談起這次見面時,還會再次誤解他們,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他們身上,一切有如令人迷惑眩暈的幻象,像一齣不可理喻的誤解鬧劇。這麼重大的一件事情,我們又能做些什麼?原本認定的意義逐漸流失,淪為滑稽可笑,可是我們既弄不清他人的想法,又猜不透他人的意圖……事實上,活著並不是為了弄清他人的想法,活著就是為了誤解他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誤解,深思熟慮以後,再度誤解,要這樣我們才知道自己活著:我們錯了。
──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美國牧歌》(American Pastoral)
13章 出了錯,才能改!
常見的情況是,毛毛蟲蛻變為蝴蝶後,會以為自己從小就是蝴蝶。
──G. E. 范倫特(G. E. Vaillant),《怎樣適應生活,保持心理健康》(Adaptation to Life)
第四部
擁抱錯誤/Embracing Error
第14章 錯誤的悖論
我有三個頭腦,像一棵樹,上面有三隻黑鸝鳥。
──華萊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觀賞黑鸝鳥的十三種方式》(13 Ways of Looking at a Blackbird)
第15章 源自萬物史的樂觀元歸納
人生的秘密就在於享受被狠狠地、狠狠地欺騙的樂趣。
──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無足輕重的女人》 (A Woman of No Importance)
第一部
錯誤的概念/The Idea of Error
第1章 錯誤學
明明知道自己是對的卻錯了,這讓我憤怒不已。
──法國劇作家莫里哀
第2章 兩種錯誤模式
錯誤絕非那麼嚴重駭人的事情,活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我們多麼小心翼翼都免不了犯錯,偶爾放鬆心情度日,要比整天緊張兮兮來得健康多了。
──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信仰的意志》(The Will to Believe)
第二部
錯誤的起源/The Origins of Error
第3章 感官與錯覺
曾有位女士問我是否相信世上有鬼魂和幽靈,我直接了當地回答她:「不信,夫人,我看到的全是自己...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