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你的一生不過是一場漫長的夢境。
想像一下,你與鄰居交換了大腦,那你現在究竟是你的鄰居還是你?
想像一下,你的一生將會不斷重演,你會因此感到幸福嗎?還是你會想要改變什麼?
哲學是一門「沙發上的科學」,哲學家無法用科學實驗來檢驗其正確性,所以這些數也數不清的哲學思想實驗,從兩千多年前開始便一直是哲學家的工具,哲學家藉此謹慎地質疑、推敲與論證,為人生的根本問題找出答案。
古往今來偉大的哲學家──從古代哲人蘇格拉底、柏拉圖到存在主義大師沙特、卡謬、尼采──都設計了類似的思想實驗,以便更進一步探討如道德、意識、幸福或正義等問題。新世代的瑞士哲學家易夫斯‧波沙特(Yves Bossart)精選了當中最重要的五十五個思想實驗,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加以闡述與推演,引領讀者探討人生最令人徬徨的十一大主題。讀者不需要囫圇吞棗一大堆哲學經典,而且本書每個章節都可以獨立閱讀,只要坐在沙發裡,就能輕鬆進入美妙的哲學思考殿堂,尋找出自己人生的方向。
作者簡介:
易夫斯‧波沙特Yves Bossart
一九八三年生,瑞士國家學術基金獎學金得主,現定居於瑞士蘇黎世。曾於瑞士琉森、蘇黎世及德國海德堡攻讀哲學,後於柏林洪堡德大學以《維根斯坦眼中的美學》(Ästhetik nach Wittgenstein) 為題獲哲學博士學位,研究重點是知識論、語言哲學和美學。曾主編過《思想所及的視野:哲學與攝影的相遇》(Sehen soweit das Denken reicht. Eine Begegnung von Philosophie und Fotographie)一書,目前於瑞士德語廣播電視 (Schweizer Radio und Fernsehen)擔任編輯,同時也在高中教授哲學,並在瑞士學術基金會 (Schweizerische Studienstiftung)開設哲學導論課程,該課程完全以哲學的思想遊戲進行。
譯者簡介:
區立遠
臺大哲學碩士,德國杜賓根大學古典文獻學碩士,目前為政治大學外語中心教師。譯有《一九三三:一個猶太哲學家的德國回憶》、《億萬富豪的霸權》(行人)、《疾病與權力》、《厄運之地》、《山屋憶往:一個歷史學家的臨終追想》(左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德國亞馬遜4.8顆星評價
「了不起的書,持續地啟發讀者思考,並從遊戲中學習,讓我立即被吸引。」──伯納德.森(Bernhard Senn)瑞士德語廣播電視「非小說三重奏」(Das Sachbuchtrio)廣播節目主持人。
「幸福、上帝、大腦和心智是此書的關鍵詞,讀者能夠在沙發上作出短暫卻深入的思考。」──卡塔蓮娜.申克(Katharina Schenk)《哲學》雜誌編輯。
「易夫斯‧波沙特讓『思想實驗』變得平易近人,使讀者能立即進入思考殿堂」──《星期天信使》週報(Kurier am Sonntag)。
推薦序
幸福必然來自於自我的體會/苑舉正
這是一本成功的哲學書,因為它的書名很特別。今天、明天與昨天,這些再熟悉不過的名詞,讓我們很自然地感覺,明天的昨天,不就是今天嗎?如果沒有今天,那麼這些天,又是什麼呢?
這是典型的哲學問題,但千萬不要以為哲學問題是憑空杜撰的偽問題。哲學問題的功能,並不在於解決生活的疑慮,而在於刺激我們信以為真的「理性」。就提出問題而言,本書是非常成功的。
通常哲學書有兩種寫法。一種是歷史的,另一種是發問的。歷史的寫法讓我們沉浸於先賢智慧當中,卻不免質疑這些智慧在今日的用處是什麼?問題的寫法,固然讓我們感受到生活周遭的各種疑惑,但又因為缺乏脈絡,無從掌握這些問題的重要性。本書做了一個完美的結合,讓我們沉浸於歷史中的同時,又享受到問題所組成的脈絡。
歷史中的哲學家,不斷地討論亙古不移的哲學問題。這些問題中,包含了我們最在乎的真理、善惡以及與美醜相關的議題。同時,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科學理性興起,讓我們從唯物論的角度,思考人的權利、自由、意識以及存在等等。
在這個結合歷史與發問的組合中,本書卻很巧妙地形成一個頗具系統性的結構。在這個結構中,讀者從人人最關心的幸福出發,歷經真、善、美三方面的討論,看到哲學家們如何在這些永恆價值中穿梭。然後,作者以三組概念,結合個人內在與外顯於世的方式,將所有從古代到今天所出現的哲學問題,做了整理。這三組概念分別是自由與正義、大腦與上帝以及邏輯與時空。
在自由與正義的對比當中,我們無可避免地面對個人與群體要如何相處的問題。個人生而自由,但處處活在與他人共處的限制之中。每個人都渴望自由意志,並享受無束縛感的同時,卻又不得不面對與他人共享有限空間的事實。於是乎,自由與正義的調和,成為生活中面對他者的主要問題。
其次,在科學理性的影響下,唯物論當道,認為人類認知的唯一來源就是我們的大腦,其餘像意識、直覺、良知等,均為虛設。但是,當這個論述武斷地否定宗教信仰時,我們又必須承認信仰為許多人提供生活經驗的事實。縱使有再多的物理解釋,都無法回拒這些事實,讓宗教論述在哲學領域中依然佔據重要地位,甚至連上帝存在的證明,依然受人青睞。
最後,就是邏輯與時空之間的關係。邏輯來自於我們語言的結構,而時空就是我們用言語描述世界的架構。從表面上來看,邏輯與時空是完全不同的事物,但它們都與語言息息相關,也都是語言包含的內容。如果沒有語言,我們不會有邏輯,更不會有那些像時間與空間這種繁複的名詞,描述這些既複雜又抽象的概念。因為有了語言,所以邏輯成為我們判斷思路的依據,而時空是我們用來理解生活的基礎。
讀完此書,我深深覺得,作者的文字平易,不引經據典,也不賣弄術語,真誠地應用善於發問的行文風格。在這些哲學問題當中,讀者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學習哲學的目的,其實就是練習發問的過程。這也無怪乎,作者在最後一章,像結論一般地探討自我的問題。在蘇格拉底的名言,「認識自己」的引導下,這本書,很完整地帶領我們從幸福的討論開始,一路朝向自我的理解;最終,幸福必然來自於自我的體會。
我誠摯地推薦此書予所有想要踏入哲學殿堂的人!
(本文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求真:臺大最受歡迎的哲學公開課》作者)
推薦序
當你開始這樣做,你便踏上哲學之路/朱家安
有一個哲學笑話是這樣的:
一個害羞的男生,沒交過女朋友,在某次約會前夕,向他老爸請教和女生聊天的祕訣。
老爸說:「聊天嘛,其實很簡單,既然你們約吃飯,一開始就先聊吃的,接下來可以聊聊對方的家人,表達你對她的好奇和關心。」
「那聊完家人之後呢?」男生問。
「聊完家人以後喔,」老爸說:「那就可以聊比較深入的東西啦,跟她聊點哲學好了。」
到了餐廳,男生記得老爸的叮嚀,先聊吃的。於是開口問女生:「你喜歡吃草莓嗎?」女生搖搖頭。接著,男生試圖聊家人:「那,你有哥哥嗎?」女生還是搖搖頭。
好吧,那就來聊哲學好了。男生開口:
「那如果你有哥哥的話,他會喜歡吃草莓嗎?」
我第一次聽到這個笑話的時候,只覺得真是莫名其妙。但是後來學到了相關的哲學討論,才了解這種討論「違反事實的假設情境」的有趣之處:沒有事實可以直接參考,那我們該如何決定這些說法的真假呢?
《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這個書名,也透露出類似的有趣困惑,只是更加直接。「時間存在嗎?」、「今天、昨天、明天的差別是什麼?」這些問題抽象得讓你不知從何思考起嗎?在這種情況下,或許一些具體的假設性情境可以協助你釐清思路。
當哲學家面對很抽象的問題,他們應對這些問題的方式之一,是使用假設性的情境來協助思考、分析直覺、區辨好的答案和壞的答案。
在倫理學當中,你會遇到像是「如果你是醫生,你有五個病人快掛了,因為他們各自缺少一個器官……」這類假設性情境,在形上學、知識論和心靈哲學,你也會各自遇到跟阿基里斯與烏龜、銅板與救生機器人和中文房間有關的假設性情境。哲學家把這些精心設計的假設性情境稱為「思想實驗」(thought experiment):藉由在腦中建構「實驗」,來測試哲學理論是否符合我們對於相關概念的理解。
易夫斯‧波沙特的《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蒐集歷史上有名的思想實驗,把它們分門別類。在「幸福」、「自由」、「心智和大腦」等分類底下,你可以看到各個由不同哲學家提出來、擁護不同立場的思想實驗,穿越幾百年時空,在同一個議題底下打對臺。
作為哲學普及書,《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的說明和論證密度非常高,作者幾乎不花時間討論和當前主題或思想實驗沒有直接相關的背景和鋪陳,文章中的每一字句,都是為了引領讀者認識思想實驗、及從它延伸出來的論證或說明。對於好奇和喜愛思考的讀者來說,可以從中得到舒暢不中斷的滿足。
同時,這本書雖然不自居為哲學概論課本,也不保障涵蓋所有主要的哲學立場,但是在各主題底下,作者依然提出足夠的理論供讀者「參觀選購」。這些理論可能彼此矛盾、無法同時為真,但卻又各自能言之成理(特別是當伴隨著有說服力的思想實驗出現的時候)。喜歡挑戰概念與邏輯的讀者,可以從這些互相衝突的說明,理出自己能接受的範圍,並反思自身對於該議題的想法。
當你開始這樣做,你便踏上哲學之路。
(本文作者致力於臺灣的哲學普及,著有輕鬆的哲學書《哲學哲學雞蛋糕》,人稱「哲學雞蛋糕老闆」)
周偉航──熱門專欄部落格「人渣文本」作者
孫效智──臺大哲學系教授兼生命教育中心主任
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推薦(以上皆按姓氏筆畫排列)
名人推薦:德國亞馬遜4.8顆星評價
「了不起的書,持續地啟發讀者思考,並從遊戲中學習,讓我立即被吸引。」──伯納德.森(Bernhard Senn)瑞士德語廣播電視「非小說三重奏」(Das Sachbuchtrio)廣播節目主持人。
「幸福、上帝、大腦和心智是此書的關鍵詞,讀者能夠在沙發上作出短暫卻深入的思考。」──卡塔蓮娜.申克(Katharina Schenk)《哲學》雜誌編輯。
「易夫斯‧波沙特讓『思想實驗』變得平易近人,使讀者能立即進入思考殿堂」──《星期天信使》週報(Kurier am Sonntag)。
推薦序
幸福必然來自於自我的體會/苑舉正
...
章節試閱
導論Einleitung
我們在追求什麼?生命是否有所意義?什麼叫公平正義?我們有義務幫助窮苦的人嗎?人類知識的極限在那裡?何謂真理?精神與身體彼此如何聯結?語言是怎麼運作的?我們的決定是出於自由意志嗎?我過的是我自己的人生嗎?真愛是否存在?我們可以食用動物嗎?怎樣才算合理的工資?死後的世界是什麼?我應該信仰上帝嗎?還有,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兩千年來,哲學不斷探究諸如此類的問題,有些問題,哲學家直到今天仍在黑暗中摸索;有些他們已經有了點頭緒;而在某幾個問題上,他們甚至已經得出了言之成理的答案。提出疑問及為之尋找完善的解答,就是推動哲學前進的力量。哲學思辨的時候,我們首先交換的並不是立場,而是論證。沒有什麼說法不能接受檢視;每一種主張都要說明理由。只有無懈可擊的論據跟言之鑿鑿的理由,才算得分。誰要是不能給他的哲學意見提出理由,就算輸;而誰要是擋得住所有質疑,就算贏。哲學就是這樣簡單。
然而哲學並不是單純用論證進行廝殺。哲學家們特別致力於追求的,是理解與明晰性。這從提問題的方式就開始了:如果有人問,我們是否自由,那他就得先說清楚,他使用「自由」一詞的意思是什麼。如果有人問,我們能否認知真實,就得先解釋,他用「認知」跟「真實」想表達的是什麼意思。要是有人問,上帝是否存在,那就得先界定,「上帝」這個詞所表達的含意為何。對每一個哲學問題,只有在理解了問題及其中包含的概念之後,我們才能啟程尋找解答。所以,哲學也總是試著釐清本身使用的基本概念,並藉此對人類生命與思想的根本範疇進行理解,這就是哲學家們的核心任務。此外,這本書裡每次提到哲學家這種行業,除了男性哲學家,也都包括女哲學家在內;為了簡潔起見,之後就不一一特別寫出。
但是哲學概念該怎麼釐清呢?哲學觀點又該如何論證?哲學家如何思索人生重大的問題?他們具體來說怎樣進行這些工作?哲學的方法,就是完全靠思索。沒有龐大的儀器,沒有問卷調查,沒有探勘考察。哲學是一門坐在沙發裡就能進行的科學。有別於物理學、心理學或社會學,哲學無法藉由實證實驗來證明自己提出的假設。物理學家可以讓一顆石頭落下,以確認地心引力是否存在。但是哲學家能做什麼實驗來確認我們有沒有自由意志、能不能食用動物、未來的機器人能不能有知覺,以及我們有沒有義務幫助窮人等等這類問題?哲學家會躺回他的沙發,仔細地思索、檢視一切,做出精確的描述,進行犀利的論證,而且在討論過程中不忘掌握問題的全貌。他們有祕密武器,就是思想實驗(Gedankenexperiment)。哲學家們讓真實與不真實的情境在思想中上演,從中探查出根本概念的意涵,推翻各別的理論,或者為新的思想建築打下基柱。
讓我們拿倫理學的基本問題當例子:什麼是善?或者:一個行為在什麼情況下是道德正確的?這些問題乍聽之下非常抽象。確實也是如此。有一個思想遊戲或許可以幫我們一點忙:
想像你是一名火車司機,正要開火車進入隧道。突然間你看到軌道上有五名鐵路工人。你立刻按下煞車,但是沒用。煞車器故障了。按下轉轍器、開往另一條隧道,你就能救下這五名工人的性命。只可惜那條隧道裡也有鐵路工人,但那邊,只有一個人。你會怎麼做?你會按下轉轍器,以便讓只有一人而不是五人喪生嗎?再者,如果那名落單的鐵路工人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又會怎麼做?
再想像你是一名外科醫師,眼前躺著五名病患,其中一人亟需心臟,另外兩人各需要一葉肺臟,剩下兩人則各需要一顆腎臟。這五人都屬於同一種罕見血型。不幸的是,他們一直等不到捐贈者。時間非常緊迫。就在這個時候,有一位完全健康的年輕男子走進醫院,擁有跟他們相同的罕見血型。作為外科醫生,你有能力無痛地殺死那位年輕人,取出他的器官,拯救這五名病患的性命。於是問題又來了:五條人命換一條人命。在這個情況下你會怎麼做?如果這五名病人裡,兩個是你的爸爸媽媽,三個是你的小孩,你又會怎麼做?
這些哲學的思想遊戲讓我們面臨難題。沒有人會想做這種決定。然而更加困難的,是要解釋為什麼一個人在這個情況下會這樣決定、在那個情況下又會做相反的決定。在道德直覺的引導下,我們有時這樣決定,有時那樣決定,卻都不知道原因為何。我們會感受到內心的衝突,這讓我們不舒服,但也吸引我們的注意。於是我們開始仔細思索。哲學就此攫住了我們。
然而哲學的思想遊戲不只能引發我們的思考,還能使困難的理論更容易理解,並讓我們找到直覺易懂的方式來切入複雜的問題。上頭我們用了鐵路工人及器官移植等兩個例子,呈現的就是兩個最重要、且互相對立的道德理論:效益論(Utilitarismus)與義務論 (Pflichtenethik)。效益論主張,一個行為如果為最大多數人帶來最大效益,那就是道德的。道德就是為了「為最大多數人帶來最大福祉」這個目的而存在,效益論如是說。與之對立的是義務論。根據義務論,行為的價值不只取決於其結果,而且也取決於其自身。殺人、施加酷刑以及偷竊,都是不被允許的行為,不管這些行為導致多大的善。這些行為在道德上是錯的,其價值不能透過成本利益的計算來提升。所以根據義務論,有些特定的權利無論在任何狀況下都是不可損害的,比如生命權。人的尊嚴不可侵犯──這是德國基本法開頭第一句話。
鐵路工人的例子訴求我們效益論的直覺,因為大多數人會選擇犧牲一個人,以拯救五個人的性命。相反的,外科醫生的例子喚醒我們義務論的直覺,因為我們在這裡會認為,對人命做斟酌計算,然後犧牲某人來造福大家是錯誤的。所以,這兩個思想實驗提供了有趣且簡單的方式,讓我們切入兩個最重要的道德理論。但是我們同時也看到這兩種道德立場各自的缺陷,並且能夠提出理由來反對(或支持)這兩種理論。透過這些思想實驗,我們已經進入道德哲學的討論了。
哲學的思想遊戲促使我們面對謎題,偶爾讓我們感覺不快,但也吸引我們,喚起我們的問題意識。此外,這些遊戲還讓我們輕輕鬆鬆地就能走向偉大的哲學理論。本書所呈現的思想實驗,時常可以用來推翻其中一種哲學理論,並支持另一種理論的。藉由這些具體的例子,我們得以認識重要的哲學立場,包括它們有什麼長處與缺點。但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思想實驗提供了我們獨立思考的空間。我們只需少量閱讀,如此才能思索得更多。友善的殭屍鄰居、阿基里斯與烏龜、缸中之腦、中文房間、超級聰明的外星人及邪惡的神經科學家等各種幻想,把我們迅速地丟進迷人的哲學世界中,並帶我們直接走向那些與偉大哲學思想相悖的根本問題。
這本書針對重大的哲學議題,集結了最重要的哲學思想遊戲、謎題與類比。每個章節都關注一個主題,並介紹相關的思想遊戲與哲學理論。好消息是:本書的每一章都可以獨立閱讀,讀者無須從頭讀到尾,而是可以挑出自己最感興趣的章節。祝福各位讀者能從中獲得許多樂趣及分量不小的哲學知識!
幸福Glück
多年以來,澳洲的護士小姐伯朗妮‧法爾陪伴過許多位臨終者,聆聽他們、和他們說話。她指出,最讓臨終者感到懊悔且希望可以重新選擇的五件事分別是:希望可以過自己的人生、不要那麼投入工作、可以表露自己的感受、維持友誼,以及追求更多的幸福。不過什麼叫作幸福?怎樣才能找到?幸福有什麼條件?近年來,科學對我們的幸福有過諸多探詢。在談哲學之前,讓我們先看看一些最重要的發現:
幸福研究認為,我們的幸福有一半是基因決定的。擁有正確基因的人,幸福之路就已經走了一半。另外一半則主要由外在環境決定,包括生活條件、良好的機運及偶然事件。只有很小一部分的幸福是由我們自己掌控的。也就是說,我們並不真的是自身幸福的打造者。
但是哪些因素讓我們感到幸福?直接說重點的話,這些因素有:健康、家庭、愛情、友誼、工作、財富以及信仰。這是怎麼得出來的呢?研究者進行過問卷調查:「總的來說,你對自己目前的人生有多滿意?請用一到十分表示。」你會給幾分?德國平均為六點六分,瑞士七點六分,丹麥人在這份統計上佔領先地位,有七點七分。相對不幸福的是前共產國家及生於非洲極度窮困國家的人民。不過在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相對於他們較不富裕的生活,卻享有令人意外的幸福感,這似乎跟陽光較多有關。但這當然不能解釋一切,畢竟非洲的太陽也不小。
有錢會使人幸福嗎?會,但是只到一個特定的金額。當基本需求獲得滿足之後,更多的財富幾乎不會帶來更多的幸福。在西方工業國家裡,年收入一旦超過六萬歐元 ,日常的幸福感就不再增長。收入的增長確實能使我們更富有,實際上卻不能使我們更幸福。此外還需注意:相對的收入比絕對的收入更為重要。我們的幸福感取決於,作為我們比較對象的那些人有多有錢。對我們來說,辦公室的同事賺多少很重要;但是比爾‧蓋茲賺多少卻幾乎不會影響到我們。(所以,如果你是池塘裡最小的那隻青蛙,請直接找個新池塘,去當一隻最大的吧。)
額外的財富還有另一個問題:我們很快會習慣新的富裕程度。由於這個緣故,加薪帶來的滿足感只能維持六個月,而中樂透的幸福感在六個月之後甚至常常跌到比中樂透之前還低。相反的,不幸福感也有同樣的現象:因意外而半身不遂的人常在半年之後就恢復原先的幸福感。基準點會移動,因為我們會適應新的環境,在在顯示出習慣的力量對幸福感的作用更為強大。
有人說,消費是新的宗教。我們像瘋了一樣地消費,卻達不到我們想要的目的。因為購物只會帶來短暫的幸福感。取得事物會讓人滿足,但是持有並不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直買個不停。研究顯示,我們最好把錢花在社交活動,以及會讓你感到振奮的體驗上,而不是拿來購買物質商品。人群才能讓我們感到幸福,物品不行。所以你最好讓昂貴的鞋子留在櫥窗裡,把省下來的錢拿去跟最好的朋友來場刺激的旅行。
禱告與冥想也有助於促進幸福:有宗教信仰的人比較幸福。生小孩會帶來幸福嗎?會,但是你得一直等到小孩獨立生活或者抱孫子的時候。政治可以嗎?參與決策對幸福感有幫助:能積極打造自己環境的人們,會比跟從者更為幸福。也許因此生活在民主國家裡,會比在獨裁政體中更幸福。那,年齡的因素呢?我們在處於人生中途時,幸福感是最低的。在開始時一切都還是將來,到最後時我們則更易於滿足,更不會做錯誤的期待。選擇的多樣性呢?太多選擇會讓人不快樂──從三種果醬裡選一種的結果,會比從十五種裡選一種更讓人滿足。看電視呢?完全不幸福。所以請不要碰電視機。
令人訝異的發現是,在追求目標的時候,過程常常比達成更讓人快樂。德國俗語是這樣說的:「期待的快樂是最大的快樂。」然而說到期待,就牽涉到一件麻煩的事:期望太高,結果只能是失望。不幸的是,人很難自由地設定自己的期望;期望常常是自己產生的。幸福感也是這樣。很少人能強迫自己感到幸福。「人人都追逐著幸福,幸福卻藏於我們的身後」,德國詩人布萊希特(Bertold Brecht, 1898-1956)如此寫道。印度籍的耶穌會神父戴邁樂(Anthony de Mello, 1931-1987)說得好:幸福就像蝴蝶,「你追它,它會飛走。你坐下來,它就停在你的肩膀上」。
不過那些談論幸福的至理名言就讓它留在日曆上吧,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哲學對幸福能有什麼貢獻。就像學校課本裡常見的那樣,我們從古希臘人談起。
思考實驗:身後的幸福
假設你過著幸福的生活,活到很老,死得也很平靜。躺在臨終的床上,你最後一次回顧,讓你的人生一幕一幕在眼前走過。最後你放心地說:「我的一生,過得就跟我所希望的一樣。真是一場成功的人生啊!」這句話還沒說完,你就過世了。
可是接下來一切都變了。在你死後,你的鄰居開始散布你跟家人的謠言。全城突然開始講你的壞話。你的孩子們被這些指責激怒了,為了報復,殺死了鄰居。隨即你的孩子們被迫亡命天涯。他們搶銀行,搶奪無辜的人身上的錢財。你跟家人在眾人間的形象愈來愈壞。現在大家還指責你,沒把小孩教育好。人們咒罵你的名字,甚至到你的墳墓上吐口水。
在這種情況下,你還會說自己的人生「真是成功」嗎?
提出這個思索的人是亞里斯多德;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亞里斯多德是非常偉大的哲學家,也是徹頭徹尾的科學家,他集生物學家、物理學家、心理學家、邏輯學家、政治學家、詩學理論家、神學家與倫理學家的身分於一身。中世紀時,人們直接以「哲學家」之名稱呼他,可惜我們對這位全方位學者的私人生活所知甚少。二十世紀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為他的一生做了如此的總結:「亞里斯多德出生,工作,然後死去。」那是何等的成就!直到近代,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依然深刻影響著人們的世界觀。儘管他的物理學在今天已經沒有多少人讀,但是讀其倫理學的人卻愈來愈多;在其影響深遠的作品《尼可馬赫倫理學》(Nikomachische Ethik)中,他不折不扣地勾勒出「好的人生」的理論。我們並不確知這部書名的由來,看起來是獻給其子或者其父的,因為,這兩人都叫「尼可馬赫」(Nikomachos)。
亞里斯多德認為,所有人都努力追求的那個目標,叫作 eudaimonia ,這是個古希臘字,幾乎無法翻成德文;有人翻譯為「至福」(Glückseligkeit),有人說其意指「順遂的」或「成功的人生」,也有人直接翻譯成「幸福」。不管怎麼說,亞里斯多德認為,這個人生的幸福,就是人類最終與最究竟的追求目標。有些東西我們之所以想要,只不過是為了達成其他的目標,比如金錢、權力與財產,這些都只是為了達到目標的手段。然而我們追求幸福,並不是為了透過幸福,來達成什麼其他的標的──幸福本身就是目的。我們用個例子來仔細思考一下:假設你想理髮。為什麼呢?因為想要儀容好看一點。那為什麼你想變好看一點?為了讓其他人對你有好感。為什麼要讓別人有好感?因為這樣便容易跟其他人有所交流。這又是為什麼?為了找到對象。找對象做什麼?可以找到愛情。尋找愛情做什麼?這讓你得到幸福。那你為什麼想要幸福?嗯,很難回答。「我們為什麼渴望幸福」,這個問題並沒有意義,如此便顯示出:成功的人生從來不是用來達成目的的手段,而是我們一切作為的最終目的。
根據亞里斯多德的理論,成功人生取決於許多不同的因素:外在的、身體的,以及心靈的資產。外在的資產他列舉了財富、友誼、家世、子孫、榮譽,以及良好的機運,身體的資產包括健康、美貌與運動技能,心靈的資產他認為包括像是勇氣或正直這類的美德。所有的資產對於幸福都極其重要,沒有他人的贈予、缺乏良好的機運,人都不可能得到幸福。所以我們最好不要擺脫一切外在牽繫,單靠自己的力量也不可能成就自己的幸福。而且在生命終結之前,永遠不要評判我們的人生,因為誰知道明天會不會發生意外、疾病、離別或遭竊,讓我們就此落入不幸之中。
我們從來就無法保證自己能免於不幸。亞里斯多德說,就算死的時候幸福,死後的幸福也是不能保證的。就像前述的思想遊戲所呈現的,我們想像中的成功人生,遠不僅僅是死前的人生是否過得幸福,我們的人生理想,還延伸到死亡之後的時間裡;我們希望在他人的記憶中保持良好的形象(即使到那個時候我們已經死了,再也聽不到什麼惡劣的毀謗)。這其實有點奇怪,對我們的遺體也是如此,沒有人希望過世之後,別人拿他的頭來當球踢。但是這麼想究竟是為了什麼?死人明明就什麼都感覺不到了啊!
讓我們把足球拋諸腦後,回來談談那些能決定我們幸福的資產。讓我們對心靈資產,也就是美德,做點更仔細的考察。希臘人所謂的「美德」,跟我們理解的不一樣:對他們來說,就連一把刀子也可以有美德,如果那把刀子能出色地完成它的任務的話,意即,如果那把刀子鋒利好切的話。亞里斯多德相信,每萬事萬物都有一個這樣的目的──每件事物都是為了該目的而存在,而且自然而然便特別有能力達成該目的;於是乎,事物如果非常完滿地達成了它的目的,就稱做有美德,刀子得用來切割東西,獅子得捕食羚羊及保衛勢力範圍,所謂有其美德,就是以其方式出類拔萃。然而這個說法也適用於人類嗎?人類的目的又是什麼?
根據亞里斯多德的說法,人類是唯一擁有理性的生物,人類是動物界中的聰明小子,思考則是人類的使命,因為這件事他比所有其他動物都做得更好,所以他應該致力於哲學,並試著獲取智慧。如此一來,他便是幸福的。因為所謂成功的人生,就在於去做那些相應於自己本性的事情。活出你的天賦!去做那件你做得最好的事。可惜,對理論的苦苦思索並不是每個人都在行,亞里斯多德也明白這點,他認為,並不是只存在一種理論性的理智,而是也有另一種實踐上的理智,幸福不只可以在理論中找到,也可以在實踐裡、在正確的行為中尋得;所以亞里斯多德區分出理論性的智慧與實踐上的明智,後者能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決定,並由此對我們的幸福做出貢獻。但是什麼叫做出正確決定?亞里斯多德認為,正確決定常常落在兩個極端之間的中點,有美德的人之所以出色,就在於他在各個情況下都能掌握黃金比例:勇敢的人既不會魯莽,也不會膽怯;審慎的人既不會衝動,也不會麻木無反應;慷慨大度的人既不會吝嗇,也不會浪費。亞里斯多德同時認為,這些性格特徵都是可以經過訓練養成的,美德可藉學習而來,我們便可以為自己的幸福奠定基礎。
導論Einleitung
我們在追求什麼?生命是否有所意義?什麼叫公平正義?我們有義務幫助窮苦的人嗎?人類知識的極限在那裡?何謂真理?精神與身體彼此如何聯結?語言是怎麼運作的?我們的決定是出於自由意志嗎?我過的是我自己的人生嗎?真愛是否存在?我們可以食用動物嗎?怎樣才算合理的工資?死後的世界是什麼?我應該信仰上帝嗎?還有,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兩千年來,哲學不斷探究諸如此類的問題,有些問題,哲學家直到今天仍在黑暗中摸索;有些他們已經有了點頭緒;而在某幾個問題上,他們甚至已經得出了言之成理的答案。提出疑問及...
目錄
推薦序
幸福必然來自於自我的體會/苑舉正
當你開始這樣做,你便踏上哲學之路/朱家安
導論
幸福
知識
道德
美與藝術
自由
法理與公平正義
心智與大腦
上帝與信仰
邏輯與語言
空間與時間
自我
延伸閱讀
索引
推薦序
幸福必然來自於自我的體會/苑舉正
當你開始這樣做,你便踏上哲學之路/朱家安
導論
幸福
知識
道德
美與藝術
自由
法理與公平正義
心智與大腦
上帝與信仰
邏輯與語言
空間與時間
自我
延伸閱讀
索引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