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認識自己、喜歡自己,很重要嗎?
好好做自己就會好快樂。這本關於孩子學習認識自己的小書來自西班牙的聖地牙哥,畫風精緻可愛、故事簡單卻深含寓意和思考性。作者創作這書的靈感是來自一個小女孩蕾貝卡自己玩的小遊戲。這個小遊戲,透過不斷的詢問自己和各種不同動物們,來發現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認識自己。
全書是由第三者(可能是媽媽、爸爸或老師)不斷的對不同角色提出一個問題:「你想要當什麼呢?」以及每個角色的回答串連而成。
第一個被問到的是女孩:蕾貝卡,妳想要當什麼呢?
女孩說:我想要當一條魚,這樣我就能不受打擾,享受寂靜,並且在海裡自由自在的游泳。
蕾貝卡想要當魚,但是當了魚就會滿意自己了嗎?
於是,第三者問魚:魚呀魚,你想要當什麼呢?
未料魚回答:我想要當一隻貓頭鷹,這樣我就能捕捉老鼠野兔,並且在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
蕾貝卡希望自己是魚,魚卻想要當貓頭鷹,那麼貓頭鷹會不會也想要當別人呢?隨著故事的進行,讀者們會發現,不管是貓頭鷹,還是之後的鱷魚、巨嘴鳥、變色龍或貓咪,大家都想要變成「別人」,可是不管牠們變成誰,牠們還是不喜歡自己。其實,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優點,只是牠們都只看見自己的缺點……
這書還包含了幾個好玩的創意發想,使得整本書更具趣味性和可讀性,也提升了孩子的閱讀樂趣。首先,當讀者看到了書封,大概就可以猜想出,這書是由上而下閱讀;而翻開書頁,上頁簡單的文字和下頁滿版的圖片,清楚的文圖對照,故事讀來更是一目了然;還有,書頁裡一張張小圖的安排,就像是一個個小線索,可讓讀者預知哪個角色想要當什麼、誰又想要當誰。
故事裡,每個角色都希望變成「別人」。你呢?
作者簡介:
阿里安娜.帕皮尼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一路成長、求學,現在依然定居在那兒。阿里安娜主修藝術和建築,畢業於佛羅倫斯建築學院。她曾經在給所藝術學校及技術學院授課,身兼藝術治療師、編輯等角色,同時為一自由作家及插畫家。阿里安娜至今已出版了七十餘本書,並且獲得許多獎項的肯定。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2011年西班牙聖地牙哥第四屆國際康波斯特拉繪本獎
說明:西班牙聖地牙哥(Santiago)市的教育局與當地的Kalandraka出版社聯合推動了國際康波斯特拉(Compostela)繪本獎,並提供獎金作為插畫家的出版費用。評審團評選的結果於國際兒童圖書日及聖地牙哥市民閱讀推廣活動日前後出爐。參賽作品可以以伊比利半島內的任何官方語言形式呈現,且必須是原創及未發表的作品。
得獎紀錄:2011年西班牙聖地牙哥第四屆國際康波斯特拉繪本獎
說明:西班牙聖地牙哥(Santiago)市的教育局與當地的Kalandraka出版社聯合推動了國際康波斯特拉(Compostela)繪本獎,並提供獎金作為插畫家的出版費用。評審團評選的結果於國際兒童圖書日及聖地牙哥市民閱讀推廣活動日前後出爐。參賽作品可以以伊比利半島內的任何官方語言形式呈現,且必須是原創及未發表的作品。
章節試閱
蕾貝卡,妳想要當什麼呢?
我想要當一條魚,
這樣我就能不受打擾,享受寂靜,
並且在海裡自由自在的游泳。
魚呀魚,你想要當什麼呢?
我想要當一隻貓頭鷹,
這樣我就能捕捉老鼠野兔,
並且在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
貓頭鷹呀貓頭鷹,你想要當什麼呢?
我想要當一隻鱷魚,
這樣白天時我才看得清楚,
還能曬曬太陽、在泥巴裡打滾。
鱷魚呀鱷魚,你想要當什麼呢?
我想要當一隻巨嘴鳥,
大家都會讚美我的嘴巴色彩鮮麗,
而且和其他動物在一起時,
才不會嚇壞牠們。
蕾貝卡,妳想要當什麼呢?
我想要當一條魚,
這樣我就能不受打擾,享受寂靜,
並且在海裡自由自在的游泳。
魚呀魚,你想要當什麼呢?
我想要當一隻貓頭鷹,
這樣我就能捕捉老鼠野兔,
並且在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
貓頭鷹呀貓頭鷹,你想要當什麼呢?
我想要當一隻鱷魚,
這樣白天時我才看得清楚,
還能曬曬太陽、在泥巴裡打滾。
鱷魚呀鱷魚,你想要當什麼呢?
我想要當一隻巨嘴鳥,
大家都會讚美我的嘴巴色彩鮮麗,
而且和其他動物在一起時,
才不會嚇壞牠們。
推薦序
導讀:
孩子說:「我想要當什麼」,大人需要做什麼?
文/姚伯勳(蠟筆哥哥) 好享聽故事創辦人
● 如果孩子說「我想當……」
世大運首次在台灣舉辦,許多運動員拿到了耀眼的佳績,他們站上舞台,受到國人歡呼喝采……
我撇頭告訴太太,「我突然也好想去當一名運動員喔!」太太也撇頭朝著我,微笑了一下。頓時間,我覺得這真是美好的一夜,有人知道我想要當什麼,即便我早就明白,拿獎牌哪有可能輪得到我?
我好開心!因為有一個人願意暫停她所有的事情,聆聽我的聲音,即便是個會讓人笑掉大牙的無稽之談!那為何我要冒這一趟可能被嘲笑的風險,問這個無聊問題!?
因為我想被愛,我這不是得到了美好的一夜嗎?
《你想要當什麼呢?》(薪展出版)這本書中的蕾貝卡也正在經歷美好的一夜,這位小女孩仰頭看著空中的動物吊飾,睡前在與動物們傾心吐意中。忽然,來了個溫柔的聲音,「蕾貝卡,妳想要當什麼呢?」。蕾貝卡說:「我想要當一條魚……並且在海裡自由自在的游泳。」他沒有中斷蕾貝卡的話,也沒有說「等等!妳要不要當……」。因為他愛蕾貝卡,也知道蕾貝卡此時此刻最需要什麼──被傾聽。
有時候,孩子並沒有真的想要當什麼,他只是想當你的寶貝。
● 想當別人,其實,是想要別人手上的……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們會很慷慨,很願意的分享,娓娓道來他以後想當什麼;或是看到什麼就想當什麼。通常大人聽到孩子天真無邪的夢想時,都有著天使般的心腸,會微笑回應,給孩子想像的空間,反正有夢最美嘛。
就像書中的蕾貝卡說她想當一條自由自在的魚,剛剛出現的那個聲音沒有阻撓他,魚也沒有。魚卻說:「我想要當一隻貓頭鷹,這樣我就能捕捉老鼠野兔,並且在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疏不知,魚「自己」也不想當魚了。到後來,你會發現故事裡他所有的朋友:貓頭鷹,鱷魚、巨嘴鳥、變色龍或是貓咪,都不想做「自己」了,而是都想要變成「別人」。
若你靜下來仔細想想,之所以想變成別人,有時候不是只想變成「他」這麼單純,那個人所擁有的,他的生長環境、能力背景或是身材容貌,才是真正吸引我們的地方。
像蕾貝卡想要跟魚一樣可以處在「自由自在」的海中,魚想當貓頭鷹可以「飛」的能力,然後捕捉好吃的動物,鱷魚想變成巨嘴鳥,是想要擁有「鮮豔色彩的嘴巴」,才能跟其他動物交朋友。
孩子不也是這樣嗎?總是好羨慕路人手上的漢堡,同班同學的蘋果手機,親戚住的豪華別墅,「哇,還有游泳池耶。」我們從小到大,不也是這樣嗎?想和別人一樣好,是個千古不變的定律,不是嗎?
所以,有時候,孩子說他想要當某某某,不急著消滅他的慾望,你不是正覺得沒有時間跟孩子談心嗎?這正是個他敞開心房,邀請你聊天的好時刻。大人們,趕緊點盞燈,陪孩子坐下來聊聊,聽聽他真正要的是什麼?也許他是想要他正在翻的「書」,想要跟他一樣會「溜滑板車」,也可能是想要你的「時間」。
● 陪伴孩子找到自己的好
一直說想要當別人,不一定也不好!年輕時的愛迪生,就換過許多工作,但也因此培養出優良的維修技術,靠著對機械的瞭解,成為了發明大王。然而,愛迪生從小就是個凡事好奇的人,加上母親的引導,愛迪生在科學書籍上感「興趣」,開始做實驗,開始發明。
興趣像火種,點燃它,學習的熱情就會旺起來,但過度殷勤的點火,卻降低學習意願。反之,過度的放任孩子自由,他會迷失在過多的選項裡,可能變成社會負擔。孩子像羊兒一樣,需要我們引領。但也不要過度堅持「己」見。有時,孩子還沒說他想當什麼,我們已經替他預備好他要當什麼。
事實上,我們可以讓孩子多繞幾圈,多點刻苦銘心的歷練,孩子才會知道想當什麼?我們不也是這樣過來的嗎?而且這個年代已經不是我們過去的年代了,多陪孩子走幾趟,一起共學也不錯。我有位朋友三十多歲了,面試找工作,他邀請他的父親陪他一同去看工作環境,他的父親也見識到這個新時代的新職業。最後,父親給了他一些建議,但仍把決定權交給孩子。
到頭來,孩子到底要當什麼?並不是我們說的算,但我們可以跟他討論,至於他願不願意跟你說,就要回想你之前跟孩子對話的歷史紀錄了!但也別放棄,找個好時間、好地點聽他說,也許他的想法,不是你想的那樣了?
就像故事最後,蕾貝卡說:
「我還是想要當蕾貝卡,這樣我才能假裝自己是魚兒、貓頭鷹、 鱷魚、 巨嘴鳥、 變色龍或貓咪。」
導讀:
孩子說:「我想要當什麼」,大人需要做什麼?
文/姚伯勳(蠟筆哥哥) 好享聽故事創辦人
● 如果孩子說「我想當……」
世大運首次在台灣舉辦,許多運動員拿到了耀眼的佳績,他們站上舞台,受到國人歡呼喝采……
我撇頭告訴太太,「我突然也好想去當一名運動員喔!」太太也撇頭朝著我,微笑了一下。頓時間,我覺得這真是美好的一夜,有人知道我想要當什麼,即便我早就明白,拿獎牌哪有可能輪得到我?
我好開心!因為有一個人願意暫停她所有的事情,聆聽我的聲音,即便是個會讓人笑掉大牙的無稽之談!那為何我要冒這一趟可...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