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講座減法教養億萬豪宅當保母東立全書系小開學楊双子落九花python生成式AI入門臺灣民族主義比爾蓋茲黃仁勳張忠謀手機成癮最透明的故事讀冊選讀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存清單
可購買時通知我

鎮痛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宋尚緯

評價
46收藏
152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9 NT$ 342 NT$ 380

已售完,補貨中

其他二手價
44 166元起
圖書館借閱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延伸閱讀
2017華文文學百大
2016華文文學百大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宋尚緯《共生》與《鎮痛》──以疼痛作為創作養分,以寫作療癒心靈
文/許睿珊

 

「服下詩,還痛嗎?」這句話是東華大學須文蔚老師幫《鎮痛》寫的推薦序的標題,清楚地表達了宋尚緯作品的主旨:疼痛。初讀宋尚緯的詩,感受到淺白字句背後強烈厚重的情感,如此貼近自身以至於有些喘不過氣,直到細細爬梳所有異狀的可能性之後才歸於平靜。

2015年抱持著做個紀錄的心態,宋尚緯自費出版了他的第二本詩集《共生》,沒料到居然在短時間之內完售,沒買到《共生》的人在網路上苦苦詢問這本夢幻逸品的下落,於是緊接著出了電子書,2016年三月由啟明出版社重新製作發行。談起「爆紅」,宋尚緯笑著說:「這一切都是意外!」時間拉回研究所時期,在文學批評的課堂上正討論著如何以敘事學作為理論工具,「聚焦」這個方法給了他靈感,於是他上網找了馬英九說過的話,拼拼湊湊在課堂上就完成了〈馬英九〉這首詩,原本只是有趣,沒想到在2015年520總統就職紀念日時被「每天為你讀一首詩」臉書粉絲團轉發,當時引起了網友熱烈的分享,「導致現在打我的名字,空一格就會出現馬英九。」

「我這不是來了嗎

來聽你們的聲音了

你們都不夠安靜

我沒有辦法進去

到你們涉案的現場

我甚麼都不知道

不知道你要見我,不知道」

──〈馬英九〉


從首本詩集《輪迴手札》到《共生》,再到全新作品《鎮痛》,每一本詩集表現了宋尚緯的一個個人生階段,相互對比之下就能看出他心態的改變。當他談起《共生》的出現,說:「一方面覺得是一個紀錄,一方面是第一本到第二本中間的轉變。第一本比較著重在自己的問題,現在會比較在意跟其他人一起活著的這個事實。」

而以畢業作品為基礎的詩集《鎮痛》也在2016年三月由啟明出版社出版。《鎮痛》更加強烈地透露出想要藉由「書寫」達到「自癒,並且癒人」的渴望,因此在創作《鎮痛》時,宋尚緯思考著該怎麼用更白話、更直接的句子表達內心的情感,他企盼著能以作品跟更多的人互動。雖然有聽見他人質疑的聲音,認為如此白話的句子無法觸及到新詩創作上「不可言喻的藝術空間」,但宋尚緯說:「我就覺得你連普通的東西都摸不到,還要摸什麼神聖空間的東西啊,吃屎吧!」對他而言,詩的本質不應該是遠離生活的,詩的價值也不應該被侷限在高塔裡;若是詩作無法被讀者所了解,創作者要為此負責任。

「所有的痛苦會找到出口

你會找到你該走的路

只是我仍希望

這些沉默從此被人記得

即使我認真寫了一輩子

也有可能被人遺忘

我必須承認這些快樂

也必須承認這些誠實

因為他們全部都源自於愛

即使我既痛苦

又孤單如飛過雪山的雁輕輕地掠過水面」

──〈我承認自己既快樂又誠實〉

 


宋尚緯:寫詩的日子

 

宋尚緯在網路上發表詩作之後,總會有人留言告訴他「感覺我好像也發生過這樣的事」,對於創作,他說:「很多事情的本質都是類似的,我在寫詩會盡量挑掉表面的情節,然後比較關注背後的本質。就是找到事情的本質而不是一直遷就相似的情節。」平時喜歡打電動的宋尚緯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像打遊戲也是,打怪才有經驗值。」

活躍於臉書的宋尚緯在塗鴉牆上記錄生活裡嬉笑怒罵或可悲可泣的時刻,也以一篇又一篇的時事評論關懷這座島嶼,他吞落疼痛,再誠實地書寫生活。

 


宋尚緯:像打遊戲也是,打怪才有經驗值。


2015年宋尚緯應教授的邀請,創作一首關於動物保育議題的詩,他看見「獵殺鯨魚」現象後面所表現出的傳統與現代觀念的對立,於是在詩中引用了電影「鯨騎士」的句子:「原諒我只是一隻剛學會飛的雛鳥。」宋尚緯看著電腦螢幕慢慢地解釋電影裡爺爺與孫女之間的衝突,流暢的語句一結束,他緊接著噗哧一笑,原來他想起當初為了寫這首詩跑到花蓮海濱公園看海取材而發生的糗事,「海邊都是大石頭,我爬下去差點爬不上來,太高估自己了⋯⋯而且因為站得太靠近,海浪打上來,我差點被捲走⋯⋯」又接著說:「但有些事情還是要自己親身去看過才比較好寫的。」


「如果你問我在這片海

萬物被孕育的可能

我想是這樣的,關於謊言

我們知道的太多太多

甚至只知道謊言

但相信的就是真實

所以我相信快樂,也相信痛苦

相信沒有誰能一直在岸邊

卻也相信沒有誰

會一直在海中沉默

飄蕩如一尾死去的鯨魚」

──〈我想是這樣的〉

 


宋尚緯:海岸取材

 

談到創作的困境,宋尚緯說最難以寫詩的時候是在大四升研究所的前半年,從高中就開始寫詩的他,那時卻覺得寫什麼都沒有意義,他沒有辦法反駁別人說自己的寫作只是菁英階層的文字遊戲,就算他寫詩但實際上卻沒有辦法幫助到誰,對此他說:「蠻痛苦,不知道該怎麼寫下去,不知道對其他人該做什麼舉動,不知道該怎麼繼續下去。」直到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傳訊息問他為什麼現在都沒在寫詩,友人向他表示前陣子憂鬱症很嚴重的時候,是因為讀了他的詩才感覺好一點。那時宋尚緯開玩笑地跟他說:「你是吃藥才好的吧!」但也因為這件事讓宋尚緯了解到原來對某些人來說,讀他的詩可以讓他們在痛苦的時候感覺被撫慰,因此他又重新恢復創作。


「如果我吞下疼痛的聲音

像你

我過多的渴求是否會因抑鬱而死亡

我問你

是否你們跟我一樣

會疼痛會哭泣也會死亡

甚至會若無其事的爬起身來

蒐集剩餘的陽光填補

縫合所製造的縫隙裡」

──〈吞下痛苦的聲音〉

 

誠實地寫下吞落痛苦的回聲,讓書寫作為一種治療,也讓讀詩可以成為一種治療。

宋尚緯《共生》之後最新詩集!第二屆楊牧詩獎得獎作品!


沒見過比我們更精細的人偶
需要零件與故事才能活動
化作山谷的都在等痊癒
好起來的都成為蝴蝶
山谷裡總有獸的哀鳴鹽的雨
走過便遺忘自己曾死的事實
聽見誰仍在山谷,以為自己
還活著,說開心的事
——〈山谷〉


詩人宋尚緯敏銳地捕捉到生活中每個傷痛的片段,輕輕拾起檢視再大口吞落疼痛,用時間緩慢地將抽象的痛感修煉成詩句,集結成一本關於悲傷與沉默的圖鑑,點燃一盞又一盞的燈火,照亮自身的缺口,同時照亮他人的傷心,所以自癒,所以癒人。

《鎮痛》以99首詩作表現疾病、苦厄與療癒的人生課題,從自身自心,及於社會家國,層層推進,各篇作品既獨立、又聯結,相互呼應,展示作者處於當代台灣的苦悶、憂思、抵抗與反省。在結構上,首章以序詩之『如是我聞』起,終於末章末篇的『夢幻泡影』,隱喻作者對人生與家國亂象的沉痛指涉,形成一個環環相扣的有機形式,儼然史詩之宏偉架構。而其語言,能善用日常之語,巧構詩意的語言世界,既能承載並彰顯『震痛』(疾病與療癒)的書寫主旨,又能以極具內在音樂性的節奏,傳達作者面對內心與外在世界的傷痛情境。

——向陽對楊牧詩獎得獎作品《鎮痛》的評語;詩人於出版前有再剔除、挑選詩作,最後詩集由61首詩組成

作者簡介:

宋尚緯
一九八九年生,東華大學華文文學所創作組碩士,創世紀詩社同仁,著有詩集《輪迴手札》、《共生》及《鎮痛》。作品入選2014臺灣詩選、2013年度臺灣詩選、2011中國詩歌年鑑、乾坤詩刊15週年詩選。

得獎紀錄:
《鎮痛》第二屆楊牧詩獎
中興湖文學獎首獎
全國學生文學獎
〈日光旅行〉:2010全國巡迴文藝營創作獎新詩佳作
〈輪迴手札〉:2009年文創副刊年度最佳作品獎
〈我們這些毫無關聯的細節〉:98年度好詩大家寫收錄
〈找房間〉:大學校園文學詩獎作品巡迴詩展暨第二屆國民詩展
〈駱駝〉:第四屆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新詩優勝
〈日夜的界線與瀕臨死亡的城〉:X19全球華文詩獎

我常常將詩當作禱詞來寫,將看見的所有哀傷都一一刻在裡面,希望一切都會朝著更好的方向前進,但也常因此感受到自己的無能為力,於是一切都只能成為令自己也令他人沉默的句子。我在每一首詩中都輕輕地攤平自己,用力地將自己劃開,再仔細地將自己湊齊,也希望每一首詩都能給予和我有類似經驗的人一點安慰。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推薦序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