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華人父母等待已久,專為孩子量身打造的健康書 ~
授權日、俄、韓、泰、越等多國譯本,總銷量超過250萬冊的《人體使用手冊》有更好讀的漫畫版了!
★大開本+彩色印刷,清晰的圖解與插畫,是家庭必備的保健教材
☆一書雙用,知識漫畫結合親子手冊,孩子自讀、親子共讀兩相宜
★深入淺出剖析生活中可能碰觸的親子健康課題,內容實用且深刻
全新推出!用漫畫教孩子守護自己的健康,掌握未來競爭力
給孩子最實用的人生資產,就是讓他從小建立正確良好的健康觀念和行為
你知道性格和生活習慣決定孩子的健康嗎?
《人體使用手冊》作者吳清忠在研究養生過程中發現,很多人生重病其實都是源於幼年時養成的生活習慣或脾氣性格。即使幫他們找到真正病因,但因性格已定、積習難改,雖然知道治本方法卻做不到,只能選擇治標的調理之道緩解不適。
因此,他與同樣學習中醫的兒子吳嘉維聯手策劃,寫了這本「專為孩子量身打造的健康書」,建議爸爸媽媽陪伴孩子共讀,在育成階段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脾氣性格,從根本杜絕疾病的發生。
和孩子共同理解日常生活課題,循簡單原理為孩子的健康把關
從生活習慣做起,養成不易生病體質,為孩子奠定一生健康的基礎
本書以圖文列舉日常遭遇的小問題,例如:
孩子吃不下飯該怎麼處理?
為何在家裡吃飯要用公筷母匙?
怎麼小心吃冰才不會傷害孩子的心臟?
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等等
藉由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孩子各種健康問題發生原理,讓家長可以透過簡單的中醫理論,了解自己孩子的健康問題,並利用簡易的穴位按摩,達到預防保健的效果,除了幫孩子打下穩固的健康基礎,更能建立全家正確的健康觀念及良好生活習慣。
作者簡介:
吳清忠
早期於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從事機器人研究,並在台灣生產力中心推動工業自動化發展;後將工作重心轉移至財經領域,從事直接投資基金管理工作,先後擔任美國波士頓顧問公司(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世界銀行中國工業貸款顧問、香港晨興集團(Morningside Group)中國區首席代表、台灣榮成紙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區總經理。
由於健康關係,對中醫發生興趣,逐漸淡出職場,專心研究中醫養生及相關儀器的開發。著有《人體使用手冊》、《人體使用手冊2:人體復原工程》、《人體使用手冊【實踐版】》。其中《人體使用手冊》總銷量超過250萬本,並有日、俄、韓、 泰、越等多國譯本,為2006年中國年度最暢銷圖書,並於2009年榮登中國大陸新華書局建國六十周年最具影響力的600本圖書中,三本養生書之一。
■吳清忠的科學化中醫FB:https://goo.gl/iFrd1i
■吳清忠養生網:www.rentibook.com/
■經絡科技網站:http://www.meri-tech.com/
相關著作
《人體使用手冊【實踐版】──啟動自癒,排除垃圾,終結難纏的慢性病》
吳嘉維
自幼移民加拿大,曾就讀於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完成學業之後進入加拿大PCU中醫學院學習中醫,為加拿大BC省註冊中醫針灸師。
繪者
TOBY
熱愛繪畫創作、美食、電繪教學與圖文創作,現職策略數位媒體創意有限公司負責人,2005年11月以發表「我的同居人」圖文創作發跡,為新浪熱門百萬部落格。
該部落格累計至今已超過六百七十萬人次,正面評價達到331個以上,曾獲中時電子報主辦「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2006年度部落格大事件,入圍2006、2007、2009年度最佳「幽默趣味」部落格。
著作曾獲選第29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活動,入圍第23屆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類最佳漫畫書獎。
《TOBY通勤日記》(布克文化/2006)
《TOBY漫畫夜市美食》(時報/2007)
《TOBY我的同居人》(布克文化/2008)
《挪亞方舟》(宇宙光/2009)
《動物也有話說》插畫(宇宙光/2010)
《祈禱的驚奇之旅》插畫(宇宙光/2011)
《好人氣養成班》插畫(天下雜誌/2011)
《皮皮歷險記》(宇宙光/2011)
《動物明星秀1》插畫(宇宙光/2008)
章節試閱
2.細嚼慢嚥
電視上常有大胃王的比賽,在一定時間裡吃得最多的人得勝,這是最糟不過的比賽了。很容易誤導孩子的飲食習慣。吃得快、狼吞虎嚥是非常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那些在比賽中得獎的人也許目前還不是大胖子,但在不久的將來應該逃不過疾病或肥胖的命運。
吃太快變胖有根據
在我認識的胖子中,「吃飯速度快」幾乎是每一個胖子共同的毛病。但是在「肥胖是吸收太多熱量」的肥胖理論下,「吃飯速度」從來沒有被認定和肥胖有關,當然也就不是減肥的處方之一。
現代人生活步調愈來愈快,吃飯速度也跟著愈來愈快。大多數的食物都沒嚼幾口就進了肚子,「囫圇吞棗」成了典型現代人的飲食習慣。雖然「細嚼慢嚥」就像「早睡早起」,都是從小就被教導的知識,但是也像「早睡早起」一樣,長期為大家所忽視。
食物在口腔內咀嚼時,身體會分泌適量的唾液,嚼碎的食物和唾液混合之後進入胃部,經胃酸溶解,通過十二指腸,再送入小腸,經由膽汁和各種消化酶的分解,部分食物呈電解性的液體狀態,部分仍是固體狀態。其中液體的部分才能滲透小腸絨毛被小腸吸收,固體部分則流向大腸,進一步把剩下的液體吸收乾淨,固體的殘渣就成了大便排出體外。
在整個過程中可以發現,食物只有轉化成液體才有機會被人體吸收,固體食物是不容易被身體吸收的。
我們所吃的食物大多數是固體,因此才需要咀嚼,將之磨碎。將食物嚼得愈碎,到小腸時被消化液分解成液態的比例愈高。另外,身體分泌的消化酶充分與否,也決定了食物被吸收的比例。
多咀嚼可促進膽汁分泌
膽經是一條由頭到腳的經絡,在身軀的部分是由上而下垂直分布,但是在頭部的分布卻很特別。右圖是膽經在頭兩側的分布,在耳後的部分是膽經,臉頰的部分是膽經別(經絡的分支)。
當咀嚼食物時,整個頭部兩側的膽經和膽經別不斷的受到牽動,這時膽汁就開始分泌。因此,咀嚼不只有將食物咬碎的功能,還是啟動身體分泌膽汁的開關。有了充分的膽汁,身體才能將食物分解,進而吸收。從膽經存在的形態,進一步可以瞭解人體設計上考慮之周詳與縝密。
老一輩的人不准孩子吃飯時在米飯中加湯水,以及醫學上認為稀飯並不如乾飯容易消化,其中關鍵就在於吃米飯泡湯和稀飯都不會有太多咀嚼,使膽汁的分泌跟著減少。
細嚼慢嚥提高食物吸收比例
多咀嚼能促進膽汁分泌,吃稀飯時常配些蘿蔔乾、花生米,雖然都是需要費勁咀嚼的食物,蘿蔔乾又沒有太多營養,但是這些配菜能促使我們多咀嚼,使身體分泌較多的膽汁,從其他食物中吸收更多的營養。
食物的吸收比例是一個大多數人從來沒有考慮過的問題,總以為吃進肚子裡的食物都被身體吸收了。真實的狀況是,吃進去的食物只有一部分被吸收,另外有很大比例的食物變成了大便。食物被吸收的比例會隨著咀嚼的多少和吃飯的速度而改變。咀嚼愈多,消化酶分泌愈充分,食物到達小腸時成為液態的比例就愈大,被吸收的比例也愈高。
細嚼慢嚥和囫圇吞式的吃飯習慣,其食物的吸收比例有可能相差數倍之多。大多數沒有經過充分咀嚼的食物,根本不會增加身體的能量,只是徒然增加身體消化系統的負擔,並且增加大腸中的宿便而已。
此外,囫圇吞式的吃飯習慣,腸胃中經常都積存了大量的食物殘渣,使得腸胃長期處於過度負荷的狀態,身體整體的能量也由於在腸胃中消耗過度,使其他器官被分配到的能量因而減少。
改變吃飯速度讓孩子開始吃蔬菜
人體需要的營養是那些被吸收的食物,因此如果食物的吸收比例愈高,吃進去的食物量就能減少。那些飯量愈來愈大的人,大部分吃飯習慣都是囫圇吞式,大多數的食物只是到身體裡空跑一遭而已。身體一直無法吸收到充足的營養,只好不斷的提高食欲,增大食量。
喜歡吃肉的人,通常也是囫圇吞棗一族,由於咀嚼不夠,身體吸收不到足夠的養分,於是就愈來愈喜歡高能量的食物。如果改變吃飯速度,一段時間之後對於肉類食物的喜愛也會跟著降低。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時,一味的要求孩子吃蔬菜,效果事倍功半;不如要求孩子細嚼慢嚥,之後他自然就會開始吃蔬菜。
肥胖是排不出的垃圾
在肥胖理論裡,中西醫的基本概念是完全相反的。西醫認為肥胖是身體能量過剩所造成的,那些肥肉是多餘熱量堆積而成。也就是肥胖的人吸收很好,吃了食物就長出肉來。實際上真正被吸收的食物,會在體內被轉化成身體所需要的血液或體液,充實在血管和各個主要的器官,而這些能量物質會增加身體的重量,並不會使皮下的脂肪增大。
從中醫的觀點,造成身體肥胖的皮下脂肪,稱為「痰濕」,是身體各個部位的細胞所排出來的垃圾,由於身體沒有足夠的能量將之從血液中運輸到膀胱排出體外,垃圾長期堆積而形成,不是身體的能量儲存產生的。因此,身體吸收能量不足,是造成肥胖的許多原因之一。減肥不應該降低身體能量,反而要提升身體的吸收能力,增加身體的能量。
用一組假設性的數字來說明細嚼慢嚥對腸胃負擔的影響。假設本來囫圇吞棗式的吃飯習慣,身體對食物的吸收率為30%,此時有70%的食物進入大腸,最終成為大便。以一天吃1000公克食物來計算,每天身體吸收了300公克的食物轉化成身體有用的能量,胃和小腸的食物處理量為1000公克,大腸的食物處理量為700公克。
但是,如果細嚼慢嚥能使食物被吸收比例提高到60%,此時應可將食量減少至原有的50%,身體所吸收的營養同樣是300公克的食物,胃和小腸的食物處理量為500公克(原有的50%),大腸的食物處理量則為200公克(原來的28.6%)。
食物的高吸收比例使身體吸收了充分的營養,食欲自然降低,不再需要那麼大的飯量。由於飯量減少,加上大多數食物被小腸所吸收,食物的殘渣大量減少,包含腸胃在內的整個消化系統負荷大幅減輕,不但新增的宿便減少,身體也開始有多餘的能量清理長期積存在腸胃中的垃圾。
囫圇吞棗式的飲食習慣,加上從不中斷的每日三餐過量飲食,人體的消化系統長期處於過度負荷的狀態,使得腸胃的問題愈來愈嚴重,垃圾堆積愈來愈多。身體無力處理腸胃的問題,腸胃中的細菌更容易孳生,負責清理細菌的脾臟負擔也愈來愈重。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當脾臟的能力愈來愈虛時,身體的垃圾就愈來愈沒有能力運走,而在全身慢慢的堆了起來,外表自然就愈來愈胖了。
「細嚼慢嚥」是追求健康和減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這種減肥手段不需要忍受任何飢餓,是最自然和健康的方法。
教孩子細嚼慢嚥要注意停看聽
首先要注意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催孩子吃快點,特別是不要在餐桌上比賽誰吃得快。這種行為很容易誘導孩子建立「吃得快是正確的」的錯誤概念。
有時孩子不想吃或吃不下飯,這時候不應該直接逼迫孩子吃,而要透過細心觀察和詢問,找出孩子不吃或吃不下飯的原因。
通常孩子吃不下飯可能的原因有幾種:一、平時有吃零食的習慣,到了正餐時間沒有飢餓感,自然吃不下;二、身體的消化能力不好,腸子裡充塞著氣體,根本沒有飢餓的感覺。
脹氣的腹部很硬,壓下去像個氣球,這種情形通常是身上寒氣較重,膽的經絡不通暢,或吃得太快,咀嚼不足,使得膽汁分泌不足,造成食物不易被消化吸收。
每天幫孩子按摩膽經,可以疏通膽經,提升膽功能。再要求孩子吃東西時注意細嚼慢嚥,咀嚼能夠讓膽經得到充分的刺激,分泌膽汁,使身體的吸收能力恢復正常,腹脹消失,飢餓感恢復,孩子自然會正常的吃飯。
BOX:推膽經解決了孩子的吃飯問題
曾經有一個母親寫信給我,她的孩子吃飯問題本來是她最頭疼的,每天拿著碗追著孩子餵飯,一餐飯餵下來,筋疲力盡,苦不堪言。看過我的書後,猜想可能孩子的膽經有問題,於是她試著每天幫孩子按摩膽經。在按摩兩天之後,奇跡發生了,孩子開始會感覺餓,反過來追著媽媽要東西吃。從此她把幫孩子推大腿外側的膽經排進每天必要的工作表中,再也沒有為孩子吃飯問題煩惱。
大人的膽經可以用敲的,但是孩子可以改用推的,因為孩子的皮肉比較薄,不需要很用力。只要讓孩子趴在大人的腿上,用拇指下手掌的邊緣,在孩子的大腿外側推,每天左右腿各推二十次就可以了。用的力度不需要太大,以不讓孩子出現痛感為原則。孩子如果覺得痛,有些會誤以為受到了懲罰,因而對按摩膽經產生恐懼和排斥的心理,以後就不讓推。對於比較小的孩子,可以在幫他洗澡時順便在膽經多推幾次就行。
父母是孩子的學習榜樣
1.吃飯不能太大口,每一口飯至少嚼三十次。
2.一口飯沒有吞下去之前,不吃下一口飯。
3.有些食物嚼不碎,就吐出來,寧可不吞下去。
細嚼慢嚥的吃飯方法很重要。孩子不會學習你所說的,而會學習你所做出來的行為。這部分一定要大人以身作則,自己先做到,才能教好孩子。這是教孩子最重要的原則。
吃飯時,要提醒孩子將所有食物都嚼碎才吞下去。嚼不碎的食物,身體是無法吸收的,吞下去只是徒增身體的負擔而已,比吐掉食物更浪費。
此外,吃飯的環境非常重要,盡量營造輕鬆、優閒、愉快的氣氛,切忌在飯桌上教訓孩子。大人之間也要避免在餐桌上談論不愉快的事。
2.細嚼慢嚥
電視上常有大胃王的比賽,在一定時間裡吃得最多的人得勝,這是最糟不過的比賽了。很容易誤導孩子的飲食習慣。吃得快、狼吞虎嚥是非常不健康的飲食習慣。那些在比賽中得獎的人也許目前還不是大胖子,但在不久的將來應該逃不過疾病或肥胖的命運。
吃太快變胖有根據
在我認識的胖子中,「吃飯速度快」幾乎是每一個胖子共同的毛病。但是在「肥胖是吸收太多熱量」的肥胖理論下,「吃飯速度」從來沒有被認定和肥胖有關,當然也就不是減肥的處方之一。
現代人生活步調愈來愈快,吃飯速度也跟著愈來愈快。大多數的食物都沒嚼...
目錄
序:給父母們的建議
【第1章】早睡早起身體好
睡著的時候,是身體成長及維修時間。早睡早起,身體才能長得高壯和美麗。
【第2章】細嚼慢嚥
細嚼慢嚥才能使食物被好好的吸收,狼吞虎嚥吃進去的東西,身體吃到了卻沒有吸收到。
【第3章】公筷母匙
吃過的東西都會沾染唾液,吃了別人吃過的東西,把細菌也吃進來了。
【第4章】小心吃冰傷了心臟
滿頭大汗喝冰水很容易使心臟受傷,冰的食物小口慢吃才不會傷身體。
【第5章】飲食的陷阱
從小就認識食物裡的化學添加劑,盡量不把這些毒素吃進身體,可以確保飲食的健康。
【第6章】常打噴嚏怎麼辦
注意日常的保暖,不讓寒氣侵入身體,才是減少打噴嚏的方法。
【第7章】經絡是人體維修的通道
學習經絡知識,可以用最簡單且自然的方式解決身體的問題。
【第8章】小心處理孩子的情緒
注意孩子身上發脾氣留下的信號,即時發現問題,保持良好的互動。
【第9章】生氣的規則
建立家中的生氣規則,多與家人及朋友溝通,避免生悶氣,才能經常開開心心。
【第10章】兒童視力保健
每天控制用電腦及打電玩的時間,多做戶外運動,是保護視力最好的方法。
★★★《人體使用手冊》【漫畫版】親子手冊
序:給父母們的建議
【第1章】早睡早起身體好
睡著的時候,是身體成長及維修時間。早睡早起,身體才能長得高壯和美麗。
【第2章】細嚼慢嚥
細嚼慢嚥才能使食物被好好的吸收,狼吞虎嚥吃進去的東西,身體吃到了卻沒有吸收到。
【第3章】公筷母匙
吃過的東西都會沾染唾液,吃了別人吃過的東西,把細菌也吃進來了。
【第4章】小心吃冰傷了心臟
滿頭大汗喝冰水很容易使心臟受傷,冰的食物小口慢吃才不會傷身體。
【第5章】飲食的陷阱
從小就認識食物裡的化學添加劑,盡量不把這些毒素吃進身體,可以確保飲食的健康。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