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查證諸多古注今釋資料,旁徵博引而深入淺出,藉由講故事、圖解的方式對孔子的經典名句加以解析,讓您在兩百句之內通曉一本哲學經典。
圖解孔子智慧,生動故事直觀剖析深奧哲理,
簡讀之可含英咀華,精讀之可參悟靈修。
作者簡介:
沈智
專欄作者,國學文化推廣者,畢業於遼寧大學,多年以來專注於國學典籍的研究與傳播工作,曾出版多部相關暢銷作品。
王德重
自由撰稿人,文史研究者,畢業於渤海大學,致力於傳統文化的推廣傳播,編著過多種國學類圖書。
章節試閱
69.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注釋:飯:這裡作動詞,意思是吃。?疏食:粗糙的糧食。水:涼水。古時稱熱水為「湯」,「水」即涼水。曲肱而枕之:意即彎起手臂當枕頭。
譯文:孔子說:「吃粗飯,喝涼水,彎起手臂枕在上面,其中也蘊含著樂趣。透過行不義之事得來的富貴,對我來說,就像天邊的浮雲。
【深入淺出解經典】
孔子認為,清苦而簡單的物質生活也有樂趣,難怪他讚賞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卻「不改其樂」的生活態度。孔子門人也有大富大貴者,他並不仇視有錢人,只是鄙視「不義而富且貴」的行為。富與貧並不是衡量一個人格調高低的標準,精神方面的追求才是君子的興致所在。
【故事鏈結】
春秋時晉國的智伯,本為晉國六卿之一,雖然勇毅果敢,但是貪得無厭。他首先與韓、趙、魏三家滅范、中行二卿,後來又主持立晉昭公的孫子為國君,進一步控制晉國的大權。這還無法滿足他的野心,他還積極醞釀吞併其他三家的計劃,得寸進尺,竟向三家索要土地。此類的不義之舉,終於引起眾怒,最後在三家的聯合攻打之下,智伯落得身首異處的悲慘境地。
【古為今用】
富貴與道義並非總是能夠相安無事,在激烈競爭之下,某些寡德之人難免會鋌而走險,以身試法,以此來獲取不義之財。透過行不義之事而富貴者,由於良心受到譴責而惶惶不可終日,而不為外物所累的君子不會有這種煩惱。真正的窮人,不是經濟上的貧困者,而是那些「窮得只剩下錢」的精神暗昧者,這種人所擁有的富貴,顯然是空虛而乏味的。
69.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注釋:飯:這裡作動詞,意思是吃。?疏食:粗糙的糧食。水:涼水。古時稱熱水為「湯」,「水」即涼水。曲肱而枕之:意即彎起手臂當枕頭。
譯文:孔子說:「吃粗飯,喝涼水,彎起手臂枕在上面,其中也蘊含著樂趣。透過行不義之事得來的富貴,對我來說,就像天邊的浮雲。
【深入淺出解經典】
孔子認為,清苦而簡單的物質生活也有樂趣,難怪他讚賞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卻「不改其樂」的生活態度。孔子門人...
作者序
【前 言】
孔子,這位被後人追捧千年的聖人,他的思想及學說一直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論語》正是記錄這位聖人言論的書籍,它流傳了兩千五百多年,影響了世代中國人。在封建社會,他的言論神聖不可侵犯;但自「五四」以來,那些言論又被視為民族落後的根源,於是一度被棄之而後快。
正是那個時代的嘲弄,使得孔子的思想言論距離現今的人們越來越遠。他的言語幾乎曾使每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但卻在現今的國人面前,失去其原本該有的權威。然而,孔子的魅力何其巨大,他既然可以延續兩千年讀書人的夢想,也可以再次以聖人之尊站在今人面前。孔子用他訴說千年的理念,告訴著世人:「仲尼不可毀也……仲尼,日月也,無得而踰焉。人雖欲自絕,其何傷於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兩千年來,無人不讀記錄孔子言論,反映孔子思想的書籍,但「讀」和「讀」是不一樣的。程子說:「今人不會讀書,如讀《論語》,未讀時是此等人,讀了後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讀。」可見,讀了記錄孔子言論的書籍,而無所觸動,或者不能真正起而行之,那就不能真正稱其為「讀」,只是識字而已。然而,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能有多少人真正地讀過寫有孔子言論的書籍,知道它的大多數典故呢?
孔子的言論傳遞的精華,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中無一句虛言,處處都落在實處。孔子說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朝聞道,夕死可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都值得我們深思之。然而,孔子和他的儒學,卻曾經被逐漸曲解。歷代後儒,雖都尊孔子為聖,但實際上各有各的主張。所以,歷代後儒所論,不等於是孔子所論,歷代後儒所論之儒,未必就是孔子之儒。
以上種種,正是我們要編寫本書的原因所在!希望此書可以將孔子的思想完整地呈現給讀者,繼續延續他流傳數千年的名言警句及精彩典故!
本書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交代名句的來源、出處,以方便讀者追根溯源,從原出處中,聯繫上下文,解讀名句。
二、添加注釋、譯文,對文中的生僻字詞進行解釋,用明白易懂的現代話語對原文進行翻譯,使讀者更好地理解名句內涵。
三、添加「深入淺出解經典」、「故事鏈結」、「圖解經典」、「古為今用」幾個單元。「深入淺出解經典」,除了對名句內容進行深入解析以外,還將名句展開,擴展到與其相關的一些方面,使讀者在瞭解名句表面意思的基礎上,更深層地挖掘名言真諦。「故事鏈結」,透過講故事的方法解析名言,使讀者對名言有更深刻的印象,便於讀者理解與記憶。「圖解經典」,從歷代名家名跡中,精心挑選與名言相對應的精美清晰插圖,以圖解言,使讀者在賞心悅目之餘,更直接、更具體地理解名句內涵,以期達到我們輕鬆閱讀的目的。圖下方一段話借名言發表感慨,警喻今人。「古為今用」,將儒家的經典名言聯繫目前的現實情況來說,使得這些名言警句繼續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發光發熱。
綜上所述,我們希望奉獻給讀者的是一本對孔子的經典語句做了全方位解析的書籍。孔子的魅力是巨大的,他所蘊含的智慧遠遠不是我們能挖掘得徹底的。然而,我們還是盡我們的努力,將孔子的現代價值與魅力最大限度地彰顯出來。
孔子的那些警喻世人的語句,歷經滄桑,傳遞到了今天,現代人仍然可以得到溫暖。我們穿越兩千多年的時間隧道,體悟經典名言的平凡智慧,而他在千古之前,緘默微笑著,注視著,我們現代人仍然在他的言論中受益。
【前 言】
孔子,這位被後人追捧千年的聖人,他的思想及學說一直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論語》正是記錄這位聖人言論的書籍,它流傳了兩千五百多年,影響了世代中國人。在封建社會,他的言論神聖不可侵犯;但自「五四」以來,那些言論又被視為民族落後的根源,於是一度被棄之而後快。
正是那個時代的嘲弄,使得孔子的思想言論距離現今的人們越來越遠。他的言語幾乎曾使每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但卻在現今的國人面前,失去其原本該有的權威。然而,孔子的魅力何其巨大,他既然可以延續兩千年讀書人的夢想,也可以再次以聖人之尊站在今人...
目錄
第1章‧正心之道
00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002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003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004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005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006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007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008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009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010 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011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012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013 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
014 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015 我非生而知之者。
016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017 朝聞道,夕死可矣。
018 子之所慎:齊、戰、疾。
019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020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02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022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023 有教無類。
024 予一以貫之。
025 三十而立。
026 益者三樂,損者三樂。
027 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028 君子有三戒。
029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
030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031 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032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033 棖也欲,焉得剛?
034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035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036 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037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038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
039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040 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
第2章‧修身之道
041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042 剛、毅、木、訥,近仁。
043 君子不重,則不威。
044 克己復禮,為仁。
045 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046 恭、寬、信、敏、惠。
047 盡美矣,又盡善也。
048 仁者,其言也訒。
049 三月不知肉味。
050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051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052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053 不稱其力,稱其德也。
054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055 不怨天,不尤人。
056 修己以敬。
057 能補過者,君子也。
058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059 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060 君子貞而不諒。
061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062 君子不器。
063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064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06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066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067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068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069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070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071 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072 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073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074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075 見義不為,無勇也。
076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077 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078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079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080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第3章‧抉擇之道
081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
082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083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084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085 未成一簣,止,吾止也。
086 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087 晉文公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
088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089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090 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091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092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
093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094 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095 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
096 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
097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098 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099 無友不如己者。
100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第4章‧處世之道
101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02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103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104 問知。子曰:「知人。」
105 言必信,行必果。
106 仁者先難而後獲。
107 言思忠,事思敬。
108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09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10 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
111 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112 言忠信,行篤敬。
113 道不同,不相為謀。
114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115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可無殤也。
116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117 當仁不讓於師。
118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119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120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121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122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
123 巧言令色,鮮矣仁。
124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125 君子不食奸。
126 居之無倦,行之以忠。
127 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128 為人下者,其猶土也。
129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130 事父母,幾諫。
13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32 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133 割雞焉用牛刀?
134 勿欺也,而犯之。
135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136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137 小不忍則亂大謀。
138 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
139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140 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第5章‧為政之道
141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142 謹權量,審法度,修廢官,四方之政行焉。
143 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也。
144 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145 懷惡而討,雖死不服。
146 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
147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148 既富矣,又何加焉?
149 近者說,遠者來。
150 不問馬。
151 其身正,不令而行。
152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153 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154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55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156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157 君子周急不繼富。
158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159 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160 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61 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162 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
163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64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165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166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167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168 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
169 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170 盂方水方,盂圜水圜。
171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172 必也使無訟乎!
173 放於利而行,多怨。
174 守道不如守官,君子韙之。
175 匹夫不可奪志也。
176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77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
178 聽遠音者,聞其疾而不聞其舒。
179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80 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
第5章‧抉擇之道
181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182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83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
184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
18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86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187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188 德不孤,必有鄰。
189 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
190 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191 名不正,則言不順。
192 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193 君子謀道不謀食。
194 事君盡禮,人以為諂也。
195 抑亦先覺者,是賢乎?
196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197 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捲而懷之。
198 賢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199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00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第1章‧正心之道
001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002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003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004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005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006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007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008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009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010 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011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012 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013 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
014 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015 我非生而知之者。
016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