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度獲邀至TED演講,超人氣TED演講影片總點閱破500萬次
★《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時代雜誌》(Time)報導,《Tech Cocktail》好評推薦
★《大難時代》(Willful Blindness)作者針對組織領導的全新力作
如何打造高績效團隊?大明星無效,是靠每個成員的一言一行!
我們面臨的挑戰太大,時間太緊迫,鎖在組織內的潛能太大,絕對不容浪費!
真正有創意、有行動力的組織,絕不是只靠幾個超級明星挑大樑,而是匯聚廣大員工、盟友、夥伴、顧客的集體智慧,這有賴日日積累成形的組織文化。
作者瑪格麗特.赫弗南是企業家也是作家,長期近距離觀察成功團隊的運作特質,三度獲邀至TED演講。她指出形塑高效組織文化,不用花大錢請專家、耗費幾年推動大計劃,而是靠每個組織成員在每一次互動上的選擇:每個人坦率表達、願意傾聽、善用建設性的衝突、主動觀察與思考。
這些動作說起來稀鬆平常,但是如果能夠每個人都相信、時時身體力行,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選擇,就是匯聚成巨大改變的開始!
TED Books系列
TED Books是介紹重要觀念的輕快閱讀系列,由TED團隊策劃製作,找專精領域又善於說故事的講者與作者,規劃出涵蓋多元領域的一系列TED Books。每本書的篇幅短到可以一口氣讀完,但是也長到足以深度解說一個主題,主題非常廣,從建築、商業、太空旅行、到愛情,包羅萬象,是任何有好奇心、愛廣泛學習的人的完美選擇。在TED.com上,每一本書都有搭配的相關TED Talk演講,接續演講未盡之處。十八分鐘的演講或播下種子、或激發想像,許多演講都開啟了想要知道得更深、想學得更多的渴望,需要更完整的故事。TED Books輕快閱讀系列正滿足了這個需求。
作者簡介:
瑪格麗特.赫弗南(Margaret Heffernan)
企業家暨作家,並三度獲邀至 TED 演講。曾任職英國廣播公司(BBC)十三年,製作過許多電台與電視節目,後來擔任 InfoMation、ZineZone、iCast 等多家公司高階主管。著有入圍2011年金融時報與高盛年度最佳商業書籍獎的《大難時代》(Willful Blindness)等四本書,亦常在《高速企業》(Fast Company)雜誌、《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等刊物上發表文章。赫弗南出生於美國德州,成長於荷蘭,擁有劍橋大學碩士學位,目前定居於英國巴斯市。
讀完書,看演講。線上看瑪格麗特.赫弗南的TED演講:www.TED.com
譯者簡介:
李芳齡
已出版譯作近百本,包括近期作品《Google模式》、《執行力的修練》、《交涉的藝術》、《BCG頂尖顧問教你轉型思考術》、《三個商學院教授的公路筆記》、《開放資料大商機》、《2的力量》。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呂冠緯
TEDxMonga 講者、AppWorks 合夥人 林之晨
中央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 洪蘭
中央研究院院長 翁啟惠
TED×Taipei創辦人 許毓仁
台北市中山女高教師 張輝誠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童子賢
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台大電機系教授 葉丙成
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 劉安婷
(按姓氏筆劃排序)
名人推薦: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呂冠緯
TEDxMonga 講者、AppWorks 合夥人 林之晨
中央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 洪蘭
中央研究院院長 翁啟惠
TED×Taipei創辦人 許毓仁
台北市中山女高教師 張輝誠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 童子賢
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台大電機系教授 葉丙成
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 鄭國威
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 劉安婷
(按姓氏筆劃排序)
章節試閱
【前言】比績效指標更有效的策略
在工作中,我們評量一切,但就是沒估量到真正重要的面向。收入、支出、生產力、參與度以及員工流動率,這些數字營造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假象,令我們安心。不過當我們面對超凡成就或重大失敗時,上自執行長,下至工友,人人都把功過歸諸於文化。文化無法評量,有時甚至令人費解,但文化是造成組織生活大不同的祕方,只是沒人知道這款祕方的製作方法。
組織文化的弔詭在於:它的影響力很大,但卻是由許多微行動、習慣及選擇構成的。這些來自各方、來自組織各層級、來自公司內外的種種行為累積起來,塑造出一個組織的文化。這貌似混亂無序,但其實每個人的作為都會影響組織文化。
這既是幸,也是不幸。對領導人而言,不幸的地方在於文化是自然產生,領導人無法估量或掌控文化。不過,雖然很難估量文化,但我們可以評量出文化變革方案的失敗率高達70%。因此才會出現文化難以捉摸、難以駕馭、難以掌控的感慨。
值得慶幸的是,組織文化是非線性系統,像是認真傾聽,詢問問題,分享資訊這樣的微行動,都可以大大改變系統下產生的思想、洞察與連結。這些小事都會觸發系統的反應,也就是說上自執行長,下至工友,組織中的每個人都可以發揮影響力。
優異的文化有賴於人人改變微行動,這個洞察促成了至少一個產業的轉變。1972年,一架英國歐洲航空公司(British European Airways)班機在起飛3分鐘後墜毀,造成機上118人全數罹難。特別令人痛心的是,初步事故調查顯示,許多人早就對導致空難的問題心裡有數。若能夠早點提出疑慮,或許就能避免這樁悲劇。後續調查也顯示,沒有人提出質疑是導致這起致命災難的間接原因。人與人、部門與部門以及地區之間的溝通障礙危害了整個航空產業。
不過,這次教訓促成了航空業者互相信任並分享資訊的合作方式,改變了整個航空產業的文化。此外,航空業也建立新的作業流程,讓人員更容易表達疑慮,提出問題,發出警訊或交換意見。以往總是閉門作業,現在變成透明公開;以往掩飾錯誤,現在則勇於認錯,從中學習,在不造成羞辱、不責難的原則下廣為流傳,引以為鑑;以往是服從至上,現在則是廣徵建言。這種新的工作模式被稱為「公正文化」(just culture),把看似最不合乎直覺的作業型態變成最安全的運輸模式。
今天,所有工作環境都需要公正文化,不僅僅是為了防止災難發生,更積極的目的是汲取每位員工的意見、觀察、疑慮及思想。不能只有一些人活躍,而多數人消極被動、無精打采,我們面臨的挑戰太大,時間太緊迫,鎖在組織內的潛能很大,不容浪費。
在公正文化裡,每一個人的才能、投入、巧思都被善用,人們被鼓勵運用想像力以及說實話。此外,人們知道通往成功的路上充滿錯誤,因此,建立信任和鼓勵抱負遠比獎勵服從來得重要。公正文化的核心理念是,領導並不是事後批評市場、股東、利害關係人、上司與同儕的作為,而是有勇氣思考,並為自己和他人發聲。
組織文化是非線性系統,無法仰賴少數超級明星作為支柱,而需要廣大員工、盟友、夥伴及顧客的集體智慧。集體智慧蘊含民主精神,要求寬宏與謙遜的心態。在這些公司裡,資訊不是作為權力象徵而被私藏;相反地,資訊被廣為分享與散播,以激發靈感及洞察。如果有一個指標能診斷組織是否健康,應該就是社會連結的品質和意見流通容易度。公正文化的「公正」在於重視每個人的重要性,如同優鮮沛公司(Ocean Spray)的執行長藍迪.帕帕德里斯(Randy Papadellis)所言,除非人人都是贏家,否則沒有人是贏家。
這聽起來是、也確實是不證自明的道理,但是,曾在美國和英國經營企業的我,看到了世界各地公司的消極被動程度,甚感吃驚而難以置信。我聽到一些執行長感嘆員工欠缺活力和機智,但我也聽到不少員工因為公司的規定和例行程序束縛了他們的思考,啃蝕他們的主動精神而感到沮喪。我擔任顧問時,發現一些領導人自認為應該無事不曉,但這種觀念使他們陷入僵局,在此同時,我看到他們的部屬希望貢獻更多,卻默不作聲。到處都聽到人們抱怨被困在穀倉(silo)裡,看起來過去幾年嚴格追求效率不但沒有促進人際連結,反倒導致人際障礙更加嚴重。
我已經數不清訪談過多少位這樣的創業者:他們有絕妙的點子,但怯於分享,因為怕自己顯得愚蠢、離譜、沒策略、太古怪、太硬幹、太瘋狂。當人們自認不能對問題發出警訊、不能提出疑問與挑戰或不能探討新構想時,常選擇沉默以對,而消極的沉默導致錯失矯正或創新的機會。
我去過的每個國家的人們都堅稱,沉默是他們國家面對的特有挑戰。匈牙利人認為人們害怕公開發表意見與政治集權的歷史有關;新加坡人覺得人們往往為了面子而不願公開提出異議;拉丁美洲人相信問題出在自尊心作祟;荷蘭人認為這源於喀爾文教派倡導的謙遜態度;英國人將沉默歸咎於傳統保守,美國人自認是從眾的。我從這些反應得出的結論是:想要避免衝突、取悅他人的心態是普遍現象,但這種心態削弱了活力、主動精神及勇氣。
談到消極的沉默所浪費掉的機會時,幾乎所有人都回答「這是文化使然」。文化變成所有錯誤的代罪羔羊,那麼誰能做出矯正呢?所有人。因此,本書針對所有人,上自執行長,下至工友,任何想要營造更佳工作環境的人。本書探討包括發言、傾聽、論辯、思考及看待事物的方式等日常想法與習慣如何日積月累地形成及鞏固公正文化。這不是涉及幾百萬美元和曠日廢時的計畫,而是人人都能採取的微行動。
本書不提供一夕之間促成變革的簡單處方,也不提供勵志演講者和公司精神領袖喜愛的現成竅門與招數。本書要探討的主題高度涉及思考,思考是個相當平凡、低技術的概念,很容易被遺忘或被忽視。但我們在思考時,必須停下手邊的事,否則心思便會游移於陳腔濫調、胡言亂語及妄加揣測之間。只有當我們認真思考時,才會認清信念、必須說什麼以及我們是誰;唯有停下手邊的事、認真思考時,才會重新發現工作激發的勇氣、智慧、同理心、想像力、愉悅、挫折、發現與熱情,這些工作中真正重要的事都無法估量。
【前言】比績效指標更有效的策略
在工作中,我們評量一切,但就是沒估量到真正重要的面向。收入、支出、生產力、參與度以及員工流動率,這些數字營造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假象,令我們安心。不過當我們面對超凡成就或重大失敗時,上自執行長,下至工友,人人都把功過歸諸於文化。文化無法評量,有時甚至令人費解,但文化是造成組織生活大不同的祕方,只是沒人知道這款祕方的製作方法。
組織文化的弔詭在於:它的影響力很大,但卻是由許多微行動、習慣及選擇構成的。這些來自各方、來自組織各層級、來自公司內外的種種行為累積起來,塑...
推薦序
曾經有人問過我,如何達到個人的卓越(Excellence),我的淺見是:多元接觸(Exposure)、廣泛探索 (Exploration)、自我期許 (Expectation)、紮實執行 (Execution)與經驗累積 (Experience)。台灣社會或者華人文化較缺乏接觸與探索的階段,而TED或TED Talks所提供的內容正是閱讀這個世界的楔子。然而,淺碟式學習效果有限,一知半解往往比不知還可怕,而TED Books正好彌補缺少的這塊,讓我們對有興趣的議題可以挖掘得更深。何不看看幾部TED Books的演講影片,你很快就會知道,該買哪幾本!
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呂冠緯
三十多年前,TED 的開始,透過大型實體活動講故事,講值得擴散、能帶給眾人啟發的故事。寬頻連線與智慧手機普及後,TED又登上網路影音與 App,跨越國界,啟發了遍佈世界各地、數以千萬計的觀眾。而後,TED又增加了 TEDx,所謂獨立舉辦的TED論壇,讓更多有故事的人可以登上舞台,提供全世界他們的好故事。現在,很高興,三十年後,TED的故事又化身為書籍,要用文字的力量,讓更多好故事,啟發更多讀書人。
TEDxMonga 講者、AppWorks 合夥人 林之晨
九○年代中期,TED的演講剛剛可以上網看到時,真是非常的轟動,大家見面都會討論最新的演講。我記得的它門票是六千美元一張,非常的昂貴,但是人們還是趨之若鶩,大家都想擠進場去聽全世界頂尖的學者或CEO講他們一生的心得。每次轉播時,攝影機都會掃瞄一下現場的觀眾,我們都伸長了脖子去看誰是錢多到可以買得起這張票的人,羨慕不已。
現在回頭去看,TED的這個策略是對的,在一個富裕的國家,只怕東西不好,不怕價錢太貴,愈貴反而愈抬高了它的身價,而且因為只講十八分鐘,那更是要珍惜每一分鐘,更會好好的聽。美國總統威爾遜(W. Wilson)說:十分鐘的演講,我要準備一個星期,十五分鐘的演講則是三天,如果是一個小時的演講,那麼我現在就可以上場了。愈短的演講愈難講,林肯蓋茲堡的演講(Gettysburg Address)只有兩分鐘,可是它卻是每一代的年輕人,不分中外,都必須讀的文章。
其實,只要言之有物,短,聽眾反而能吸收。因為我們的注意力廣度不長,同一主題,超越十五分鐘,聽眾的注意力就開始游離。TED的創辦人非常睿智,把時間限定在十八分鐘,這個長度對聽眾是剛剛好,對講者卻是個挑戰,平日一堂課五十分鐘都嫌不夠,現在要在十八分鐘內把一個主題講清楚,怎麼可能?我記得上回去TED演講時,有兩週時間,每天晚上都在電腦前面刪減或調換投影片,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鐘來傳播訊息。但是,講完後,我開始反省,為什麼明明十八分鐘就可以做到的事,我以前卻要花五十分鐘?
TED的水準高,有口碑,現在它把演講的主題寫成三萬字左右,又印成大小正好可以放在口袋中的小冊子,適合在旅行中閱讀,真是一個好主意(只怕讀者會讀到忘記下火車)。這次天下雜誌拿到它的獨家代理權,台灣的讀者有福了,在資訊爆炸的二十一世紀,每個人時間都不夠用,我們需要快速的吸取重要訊息,而這一套書正好提供了這個需求,這些書的內容簡單扼要,沒有贅字廢話,看完好像去赴了一場盛宴,心靈得到滿足又沒有吃的肥腸滿腦的不舒適。
「閱讀豐富人生」,透過文字的傳承、閱讀的能力,我們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的更高更遠,我期待每個月的新書出來。
中央認知神經科學所教授 洪蘭
在每一場 TED十八分鐘演講結束後,我常常在想,要怎麼延續這些十八分鐘背後的力量?
TED Talks 希望帶給大家的,不是稍縱即逝的感動,而是希望這些故事背後擴散出去的漣漪,可以鼓勵大家化成行動,發揮它原本就該具備的影響力,讓世界可以朝著更美好的方向前進,這就是 TED 「好點子值得被分享」的初衷。
我們用眼睛看世界,用閱讀觀照自己。如果 TED演講,是在心中種下一個讓好想法萌芽的種子,或是激發想像的小石頭。那 TED Books 系列叢書,就是接續演講的未竟之處,帶領大家沿著這些智慧軌跡,探索與思想的深度旅程。內容包羅:人權、太空、知識、科學、心靈、智慧等萬象領域。知智無垠,但在追求過程中的樂趣也同樣無窮。
資訊紛至沓來的移動時代,我們的心需要安穩寧靜的時刻。閱讀 TED Books,體會智慧在動靜之間的生猛、敦厚及平衡。期待各位翻開書扉的同時,也踏上屬於自己的蛻變旅程。
TEDxTaipei 創辦人 、TED 亞洲大使 許毓仁
在我觀察,TED演講最驚人之處,在於三點:
一是善用網路新媒介,將主題式的、專業性的內容,轉為演講形式,化為影像,在網路上原先充斥著娛樂為主的影像世界,將專業知識內容勇敢投入其間,並巧妙設計出一場演講十八分鐘符合閱聽者最佳專注時間的規範,同時讓現場演講的效力隨著網路的延伸而無遠弗屆,產生驚人效益,不少影片的影響力遠遠超乎常人想像。
二是TED演講讓當代壁壘分明,甚至深院高戶的學術研究,或是各行各業傑出人士的多年經驗、獨到見解,可以透過簡短、扼要、明白的演講方式傳達給普羅大眾。換言之,TED演講讓專業知識真正的和大眾對話,真正做到最大的知識普及化;同時又打開各專業的小領域,讓各種專業知識進入溝通與相互了解。――在這個意義上,TED演講做了最驚人的通識教育成果。
三是TED演講,採取的策略之一,向全世界開放授權,只要向總會申請,符合總會規範和要求,就能自行辦理TED演講。所以一方面能引起風潮之外,另一方面也產生舉辦方的相互良性競爭,光是臺灣就有好幾個不同單位舉辦各種TED演講,而且舉辦方根本不需過度考慮場地如何,也不怕參與人數的多寡如何,因為真正的影響力實施,其實是來自網路的傳播與影響力,而成敗好壞的真正關鍵,更來自於講者的內容。
當然,短短十八分鐘演講,彷彿是深入知識寶庫前的店招或預告片,常讓人意猶未盡,該如何補足這種缺憾呢?TED系列書成了最好的入門導引書,我相信只要一本一本讀去,必定可以深入各式各樣寶庫。
台北市中山女高教師 張輝誠
十八分鐘太短,偏偏世界又太複雜,TED Books是一個不多不少的折衷方案。
從火星旅行、數學應用、認識恐怖分子、邊緣族群家庭,直到海洋食物的未來,我們都在網路上,看過上百支TED Talks影片,有些甚至被我們加入YouTube的書籤珍藏。
像是一道任意門,TED Talks開啓了我們對陌生議題的認識。至於門後幽深廣闊的世界,TED Books則像一本生動導覽,指出我們還未經歷的路徑。
新聞工作者 黃哲斌
知識是聰明人的娛樂,而真正的知識分子不孤高自賞,也絕不狐群狗黨。TED 先用十八分鐘,帶著表演性質的演講格式降低大眾跨入廣袤知識領域的門檻,再透過 TED Books 更進一步地讓講演者跟讀者用適合深度思辨的文字來對話。TED 不斷在尋找更好、更吸引人也更適合當代傳播環境的社會溝通與共學方式,並予以規模化,這是我非常佩服,也持續在努力的方向。非常高興見到 TED Books 系列在台灣出版,希望很快泛科學也能做到。
Pansci 泛科學總編輯鄭國威
曾經有人問過我,如何達到個人的卓越(Excellence),我的淺見是:多元接觸(Exposure)、廣泛探索 (Exploration)、自我期許 (Expectation)、紮實執行 (Execution)與經驗累積 (Experience)。台灣社會或者華人文化較缺乏接觸與探索的階段,而TED或TED Talks所提供的內容正是閱讀這個世界的楔子。然而,淺碟式學習效果有限,一知半解往往比不知還可怕,而TED Books正好彌補缺少的這塊,讓我們對有興趣的議題可以挖掘得更深。何不看看幾部TED Books的演講影片,你很快就會知道,該買哪幾本!
誠致教育基金會執行長 呂冠緯
三十多...
目錄
各界推薦
前言 比績效指標更有效的策略
第一章 鼓勵建設性衝突
第二章 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資本
第三章 高品質的決策思考
第四章 對內、對外開放與包容
第五章 人人都是領導者
結語 微行動產生大影響
致謝
作者介紹
相關主題的TED Talks
參考文獻與推薦讀物
TEDBooks
TED
各界推薦
前言 比績效指標更有效的策略
第一章 鼓勵建設性衝突
第二章 建立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資本
第三章 高品質的決策思考
第四章 對內、對外開放與包容
第五章 人人都是領導者
結語 微行動產生大影響
致謝
作者介紹
相關主題的TED Talks
參考文獻與推薦讀物
TEDBooks
TED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