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淚毫無防備地湧出來。
心也會繞路,但是命運將指引它回到原地。
人的一生要經歷幾次炙烤呢?不經歷過,不能證明那是至美,那是至親嗎?楊佳嫻以火自況,「與其做一苗燄火,我總以為自己是更強,更深闊,更鮮烈更頑豔的存在,如小火山群,隱隱約約地加熱,千年萬年地蓄積,版塊最脆弱處即最活躍處,在最底裡自行分泌太陽。」
《小火山群》為楊佳嫻最新散文集,全書共三十五篇文章,分為「十八歲出門遠行」、「凹陷處」、「逝者Ⅰ」、「突出物」、「逝者Ⅱ」五輯。楊佳嫻說:「『十八歲出門遠行』諸篇文章,恰好寫在妹妹過世前,忽然就變成了鹽柱,敬獻給亡者與存者。『凹陷處」』可視為燼餘錄或焚城錄,『突出物』因為突出,閱讀裡停駐得久,腳印踩得比較深。『逝者』,有遠,有近,不妨礙他們都是我的一部分。」
「眼淚毫無防備地湧出來。心也會繞路,但是命運將指引它回到原地。也許它繞路是為了給我餘裕,才能真正打開掩埋的暗房,讓痛苦曝光。」本書書寫情感與文學,啟蒙與幻滅,記憶與消逝,也看見早慧敏感的文藝少女如何成為作家的線索。
★湯舒雯、黃崇凱 專文推薦
★本書摘錄
◎關於寫作——
初戀的開始與結束,帶來所謂痛苦──實實在在地感受到胸膛內面被劃傷,手指觸按不到的地方,不知道如何止血,只能等待自行痊癒。當痛苦擠迫到了一個地步,我必得做些什麼。是緩解,是疏通,是人們稱之為「抒情」的那件事情──我開始為自己寫作。
◎關於父親——
久違的父親,我記得許多他的好,細碎的,也像那些我在昏睡中途偶想醒來捕捉到的吉光。它們被埋入最普通的時間的厚土,不是電影中的復活墳場,我記得它們是砂金,不是惡泉。
◎關於家庭——
血緣帶來重壓,那叫做家庭的物事,本來就是我的寫作裡最初的破裂根源;現在,這根源縮小了體積嗎?剩下兩個人,沒有誰跟誰相依為命,不過世各自變得再堅硬些。
作者簡介:
楊佳嫻
台大中文所博士,清大中文系助理教授。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少女維特》、《金烏》,散文集《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編有《臺灣成長小說選》,合編有《青春無敵早點詩:中學生新詩選》、《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港澳台八十後詩人選集》。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前此,她的散文精魄多半由愛情虐戀的熱血所灌溉浸染;在第四本散文集裡,我們第一次連篇看見了許多童女楊佳嫻的樣子。這或許是楊佳嫻第一次以這樣的規模「班師回朝」:大抵早慧都是這樣的事情,成熟的過程會是一種返老還童;文學的啟蒙與教養如今看來,即使是「無意間」與「無目的性」的集結,也有一種沛然莫之能禦的氣勢。——湯舒雯(作家)
她寫與母親間的日常角力(故意穿一身黑色、充滿驚嘆號的語言反抗),寫疏遠的父親帶她去電影院看充滿殺戮的戰爭片,寫可能的人生(如堂姊楊惠珍那樣過了模糊一生),寫只能發生一次的初戀和失落,寫開始為自己寫作的第一秒鐘。我彷彿看見啟蒙的啟蒙,那不斷張開攝取世界的心思,在受傷後,凝縮成字,於是她一個人的文明正式擺脫蒙昧,進入光亮的書寫時代。——黃崇凱(小說家)
名人推薦:前此,她的散文精魄多半由愛情虐戀的熱血所灌溉浸染;在第四本散文集裡,我們第一次連篇看見了許多童女楊佳嫻的樣子。這或許是楊佳嫻第一次以這樣的規模「班師回朝」:大抵早慧都是這樣的事情,成熟的過程會是一種返老還童;文學的啟蒙與教養如今看來,即使是「無意間」與「無目的性」的集結,也有一種沛然莫之能禦的氣勢。——湯舒雯(作家)
她寫與母親間的日常角力(故意穿一身黑色、充滿驚嘆號的語言反抗),寫疏遠的父親帶她去電影院看充滿殺戮的戰爭片,寫可能的人生(如堂姊楊惠珍那樣過了模糊一生),寫只能發生一次...
章節試閱
退回洞穴
●
至今我仍記得妹妹房間的氣息。
汗味,體味,食物,菸味,滲進牆壁和一切家具。當初搬家時,妹妹自己選了這個沒窗戶但較大的房間。我不太願意進去,那氣味有拒人千里的意思,彷彿突然闖進以為封存多年其實一直有人秘密使用的防空洞。她在躲避誰發動的空襲?
情況沒什麼起色,洞穴的門天長地久地緊閉著。母親找了素有口碑的算命仙商量。半仙鐵口直斷:這孩子的房間是不是很潮濕?母親很驚訝:對啊,剛好就在浴室旁邊,又沒什麼陽光。半仙說,最好能換房間,不然就是買個除濕機,讓房間乾燥一點,應該會有點幫助。我不懂命理,不知道是怎樣的連結,竟可以隔空命中,看出房間乾或濕。也許是真的罷--房間裡的濕氣,聞起來那麼不快樂,那麼有重量,像隔著牆就是海底。
母親說,除濕機已經買了。
買得太晚了嗎?
●
妹妹出生時,相差五歲的我已經擁有自己的小世界。我一直想要弟弟。生出來是妹妹真令人失望。母親喜歡跟親戚講笑話:「阿嫻說生出來是妹妹的話,要拿菜刀剁一剁丟掉!」當時社會新聞不像今天這麼刀光血影,母親理所當然認為童言無忌。
出生時妹妹額頭凸得不得了,皮膚又黑,醜死了。愛美的母親直說:「怎麼會長這樣!」大概感應到這分遺憾,長大了,額頭慢慢弭平,妹妹細緻五官才逐漸浮出,母親喜形於色,又當著我的面跟鄰居說:「粗看是阿嫻好看,其實阿馨生得比阿嫻幼秀,較耐看。」我一旁聽了生氣得不得了。
似乎感情很差,其實也不完全是這樣。我記得妹妹如何擺動雙腿駕駛學步車,記得她第一次從嬰兒車欄杆旁走了幾步撲跌進母親懷裡的模樣。記得我曾幫她洗過尿布--那時候紙尿布那麼貴,不少人還是把家裡不要的布料裁裁好,層層包疊,反覆洗滌使用。家裡置下的動植物童書,我和她都喜歡讀那本《蛇》,手汗讓銅版紙都變得灰黃,也脫頁了,印有美麗翠蚺圖片的那面終於不知道散落到哪裡去。等到妹妹再長大一些,她和我共享夜市書攤買來《瀛寰搜奇》,反覆閱讀殺人魔傑克與旅店奇案,還有遠流出版社整套《中國民間故事》,我們都喜歡新疆卷裡阿凡提作弄老爺的機智故事。
讀大學時離家北上,快樂得根本不想回家。妹妹正值青春期,該有的叛逆、陰沉,一點都沒少,就和我當年一樣,整天穿一身黑,有意地抵抗母親認定的女孩氣質。那個年紀,鄙視蕾絲、粉紅色和蝴蝶結,信賴陰影勝過陽光,受一點點傷就覺得此生已矣。見面稀少,但是我不覺得妹妹有什麼問題。她讀我讀過的小學、中學,教過我的老師也教她,她的不快樂我似曾相識,總以為不過是必經路程。
●
妹妹曾經非常喜歡畫畫。母親也覺得,兩個女兒,一個喜歡文學,一個喜歡美術,挺不錯的。也許是女孩子,比起非得讀有用科系不可的男孩子,多了一點游移空間。也許那是一個小康家庭對於何謂高文化水平的想像的一部份。
然而有一天,妹妹突然宣布,不想畫了,也不上美術班了。忽然她變成了一個尋常的孩子。有一天,她又宣布,喜歡做菜,大學要去讀餐飲管理。這一點可能受到父親影響,父親年輕時是酒保,會調好喝的酒,也會做漂亮水果雕花,妹妹曾真的自己雕過一盤橫七豎八的水果,父親大笑說才不是這樣,但是顯然非常高興。真的考上了餐飲管理,讀到第二年,有一天她忽然打包回家,說自己辦了休學了,她討厭唸書,系上都在教管理沒教做菜。有一天--
總之,妹妹考驗母親的方式和我不一樣。我老是在戀愛,妹妹老是不確定要做什麼,換言之,就是不知道要以何種身份變成社會網絡一分子。母親習慣了第一個孩子從小立志寫作,多年來從未變心,第二個孩子朝令夕改反而令她無措。休學後,妹妹做過無數工作。一開始先去高檔餐廳端盤子,被要求畫淡妝,她皮膚敏感,兩個禮拜下來吃不消,只好辭職。做過夜店外場,會計,7-11店員,美髮沙龍學徒,可能還有許多零碎是我所不知道。有次母親不在,她告訴我:「以前在夜店啊,有黑道喔!那是黑道開的喔。」語氣像是遇到明星。而她最後一個工作是這幾年流行的百元理髮店剪髮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曾經完全沒辦法上妝的妹妹,變成一個整天圈著煙燻妝,看不到真正眼神的女孩。長年在臺北讀書,我錯過了妹妹從青春期到成人的全部過程。父母親分居後,她也偷偷跟父親聯繫,心情好時她會告訴我。她會問候我的戀愛狀況,加上幾句評論,嘻嘻哈哈的。妹妹說她都告訴朋友:我跟我姊一年見不到幾次面,很少說話,但是我們感情很好,我姊姊講話超好笑的。她有次和朋友到臺北來,打電話約我在臺大側門對面麥當勞,剛好隔天聯副刊出新世代作家十人對談,我也在內,還附上照片,妹妹又打電話來:「昨天那個男生啊,早上打開報紙剛好翻到,說這不是昨天看到的那個人嗎!這不是妳姊嗎!印在報紙上耶!好好玩喔哈哈!」好多年前的事情了。啊那樣無拘束的笑聲。
這樣的妹妹,也反叛過,也開朗過,也煩惱過,可是--有一天,竟然無法再工作,無法與人好好互動,躲起來了。是的,妹妹變成了憂鬱症患者,待在房間的時間越來越長,像一個被文明所驚嚇、時空旅行中跑錯棚的原始人,一步步退回洞穴。遭遇過一場失戀打擊後,妹妹在工作上的人際關係出了狀況,加上工時長,三餐不定,私人時間少--這些只是能夠指認得出的部份。迅速失去電力的內心,是什麼樣的紋理什麼樣的風景?語言能表述的,不過千分之一。
也許我太高估了人的自我復原能力。她曾經對於不再感興趣的事物如此當機立斷,為什麼卻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情緒迴圈裡呢?她覺得不被愛嗎?還是對於愛的感受力下降乃至消逝了呢?曾經,在我們不大見面的幾年間,一旦見到了面,說起話來,姊妹的親密感立刻將我們包圍。是什麼時候,黑夜來過以後就不走了?
那些鹽粒,爐渣,廢金屬,一撮一撮塞滿了縫隙,所有長出來的東西都是壞的,毒的。妹妹的心像一幢海砂屋,外表稍有剝蝕,看上去還完整。忽然就無聲無息垮掉了。
●
最後幾年時光,是母親陪伴著妹妹。憂鬱症病人家屬,尤其是貼身照顧的那個,也彷彿是封存在另一個結界裡,怕自己幫得不夠多,不能成為助力,又怕幫得太多,給人壓力。施展不開手腳,審慎考量每句話的重量,不知道該不該讓親戚朋友知道。妹妹謝絕了大部份原來的朋友,不願意和家人一起出門,卻又泡在網路上,半夜和網友約見面。也許陌生人更可以輕鬆相處,這種心情我也不是不能體會。母親非常擔心,但是醫生說,至少她還想跟人接觸。醫生說,給她一點自由,別管,重點是盯著藥是不是都吃了。
母親時常偷偷檢查妹妹藥盒,果然,一格一格,按時消失。
該說這是某種體恤嗎?按時吃藥,確實讓母親放心了一些。直到出殯那天,妹妹長久保持聯繫的朋友才吐露,其實,她都把藥丟掉了。是因為沒吃藥,所以死意才如此便捷地累積,還是死意甚堅,鐵打不動,讓妹妹覺得吃藥也沒用?不吃藥有多嚴重,吃了藥又可以在什麼層面幫助康復,沒有任何家人、朋友,真能夠拿捏。在洞穴裡,堅硬與崩解並存,也叫喊過,可是有回應也聽不到,只能聽到自己的回聲。
警局打來電話,言簡意賅。妹妹沒有選擇在她的洞穴裡做完最後一件事。不,那是因為,洞穴就在她身體裡,她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躲到那處往內長的暗房內。
那家汽車旅館就在警局對面。進到現場前,警察發了口罩給我,順從地戴上,然後才想起為什麼需要口罩。已經超過十二個小時,該腐敗的都已經開始腐敗。我手腳有點麻痺,胸口略為滯悶,也許是旅館冷氣開得太強。兩天前還說說笑笑的妹妹,挑了母親和我都略為放心、也都剛好離家不在的時刻,挑了買炭不使人起疑心的中秋節。
房間裡的房間,乾濕分離的小浴室,洞穴一般。所有縫隙都以打溼毛巾塞住了。是趺坐姿態,昏迷時往前側傾斜,彷彿在向什麼痛苦頂禮,就凍結在那虔誠瞬間。隔著玻璃只看了一眼背影,或者好幾眼,也許只有兩秒鐘,可是我覺得已經看到太多。不能再更多了。立刻向警員點了一下頭,退了出來。警員追問:「妳沒看到正面,妳確定嗎?」
●
指認遺體,聯繫葬儀人員,喪禮有表姊妹幫忙,整個過程我奇異地只感覺到乾燥。像有什麼人住在我身體裡,讓我能夠看見來憑弔的人時知道要致謝,記得要請假,要調課。卻一切都沒有切身感。喪期間某日抵達靈堂,忽然從散落桌上的葬儀社廣告單上,迎著光,看到一行字。是多年不見的父親留下:「來看過了。」還有潦草簽名。我只能單純認識到:他來過了。沒有其他感想了。
一個也曾以同樣方式失去兄弟的朋友說:「妳不要太壓抑了。」我堅持沒有。死亡總伴隨著許多世間要求的儀式,再商品化為各式各樣可供選擇的配套。儀式使我疏離,我沒辦法立刻和自己對談至親之人的死亡。
直到李渝去世消息傳來。
李渝的憂鬱症始終不曾真正復原。從來沒想過,我和心愛的作家,竟然會在這個層面上,電光石火般突然加深了聯繫。知道消息那日,一個人在網路上閒逛到深夜,某個畫面忽然竄出來。博士剛畢業那年,我和李渝一次長達五個小時的聚聊,她回臺大客座,學期將結束,快回美國了;順帶陪著去新生南路眼鏡行拿新眼鏡,她偏過頭朝著我一笑,午後陽光正好鍍過新鏡片一角,她的眼神借了光,讓我以為最大的傷痛也可痊癒--
眼淚毫無防備地湧出來。心也會繞路,但是命運將指引它回到原地。也許它繞路是為了給我餘裕,才能真正打開掩埋的暗房,讓痛苦曝光。
幾日前,和另一位朋友聊到報稅。聽到我繳的稅額,他說,大概因為妳只要扶養一個人,沒辦法節稅太多。突然針刺了一下。一條細絲穿過心尖。血緣帶來重壓,那叫做家庭的物事,本來就是我的寫作裡最初的破裂根源;現在,這根源縮小了體積嗎?剩下兩個人,沒有誰跟誰相依為命,不過是各自變得再堅硬些。
妹妹離開已三年。母親性格堅強,喪事結束後,很快打包一切,丟掉許多妹妹的東西,搬了家。這是她繞路的方式。衣櫥裡還有一件雪花般起了毛毬的黑色舊大衣,我曾穿過,又再轉手給妹妹;除濕機覆蓋著塑膠套,靜立在新家儲藏室角落。這些都不曾真正幫她抵擋從內裡湧出的寒氣與濕氣,卻是洞穴遺物,帶著遺跡必然的重量,鎮住我們剩餘的歲月。
退回洞穴
●
至今我仍記得妹妹房間的氣息。
汗味,體味,食物,菸味,滲進牆壁和一切家具。當初搬家時,妹妹自己選了這個沒窗戶但較大的房間。我不太願意進去,那氣味有拒人千里的意思,彷彿突然闖進以為封存多年其實一直有人秘密使用的防空洞。她在躲避誰發動的空襲?
情況沒什麼起色,洞穴的門天長地久地緊閉著。母親找了素有口碑的算命仙商量。半仙鐵口直斷:這孩子的房間是不是很潮濕?母親很驚訝:對啊,剛好就在浴室旁邊,又沒什麼陽光。半仙說,最好能換房間,不然就是買個除濕機,讓房間乾燥一點,應該會有點幫助。我不懂命...
推薦序
長輩
湯舒雯(作家)
當我開始喊她「長輩」的時候,並沒有想過會喊出一股風潮。有一天,當我發現連楊澤、駱以軍也開始喊她「長輩」了,我赫然驚覺,所有文壇都需要一種人幫助我們跨越世代;那就是楊佳嫻這種人。
九零年代末,國小六年級,我第一次見到楊佳嫻,在台南成功大學的文藝營。那一年,她是散文組的助教,我是整個營隊裡年紀最小的學員。開幕式的時候主持人喊我起立,「請大家多多照顧這個孩子──」。散文組的教室裡,前方一個女大學生帶著英氣,擲著粉筆甩手在黑板上寫下三個字:楊佳嫻。我還記得那嫻的門有點大,但關不住裡面的木。那一年,助教楊佳嫻連一丁點也並沒有照顧過我。唯有我自己長長的文學夢想清單初稿上,總覺得長大以後也要能像這樣、當一回文藝營的助教。多年以後當我向她提起那一年,才知道她那時正忙著和隔壁班的助教談戀愛。我的文學夢想清單初稿,從一開始就找對了榜樣。
高中的時候,被某雜誌社找去參加一場年輕作家的座談。在會議室的環狀座位中,楊佳嫻、伊格言、陳栢青……他們都在席上。我仍記得自己當時是如何吃驚地發現其他人看起來都早彼此熟稔,會議尚未正式開始已在熱絡交談。會後當他們吆喝著續攤聚餐,遠遠地向我招過手的樣子。站在走廊的另一頭,我揮揮手說:「我爸爸在樓下等我!」我年紀最小,這個謊言恰如其分。確實現在每日訊息匣裡送往迎來插科打諢的朋友,也曾有過這麼陌生的時候。
到我已經是楊佳嫻第一次當我助教的年紀,沒想到楊佳嫻還是我的助教。再次見面,在她擔任助教的台大中文系選修課上,我們終於漸漸熟稔起來。直到我從一個政治系的畢業生,也成為了一個文學所的碩士生,也去當過同一門課的助教,就成為了她的同事。我畢竟曾以為寫作不過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回想起來,關於寫作的朋友,竟都是楊佳嫻介紹給我的。她會問我:這個人你讀過沒有?寫得很好。或丟來訊息說,明天你來,介紹一個朋友給你認識。我到的時候,她可能穿著一席大紅色洋裝,正穿梭在不同代人之間,有一種天生的自在,天生的敢。她人漂亮,口才好,而且書讀得真多。有她在的時候,那個聚會上的所有人好像都能輕易結成朋友,都能顯露出自己最敏捷而有趣的一面。她看起來世故,但個性裡並不世故的那種部分,也特別明顯。當面的時候,她從不說朋友好話。她嘴裡關於我的好話,我卻常從別人的嘴裡聽見。
這些年,我寫過她的採訪稿,當過她的講座主持人,寫過關於她的評論,介紹過她的散文與詩,我用高深的話寫過她,也用沒大沒小的口氣談過她。她交往過的情人,她自己都沒有聯絡了,偶爾還會傳訊息給我:「忘不了她。」──然而相識越久,我越感覺,楊佳嫻她的整個人生都是文學的。某些部分似乎還與她所喜愛的張愛玲有些相似:她的家庭關係疏離,「出道」得早,成名得快,她愛的人總有才氣,朋友不是文學文化人、就是學院學術人。她不像我有另一圈不寫作的朋友,好像總有親人等在樓下,隨時都能把我接走。她沒有另一個世界,她的世界除了自己,親情友情愛情全在了文學這裡。
前此,她的散文精魄多半由愛情虐戀的熱血所灌溉浸染;在第四本散文集裡,我們第一次連篇看見了許多童女楊佳嫻的樣子。這或許是楊佳嫻第一次以這樣的規模「班師回朝」:大抵早慧都是這樣的事情,成熟的過程會是一種返老還童;文學的啟蒙與教養如今看來,即使是「無意間」與「無目的性」的集結,也有一種沛然莫之能禦的氣勢。在〈洋流裡熱暖的血〉裡,文學之兆是一種錯以為的:「那正是渴望生命受衝擊,夢想著長大後可以如何如何,安逸於生活中穩定的部份,卻又急於實踐書中看來的,愛的犧牲與磨折。孩童與成人時期短暫交接重疊的瞬刻,危險先直覺般體現,警醒與暈眩同源二面,而我,我亦錯以為那是幸福之兆。」在〈一個多風的午後〉,她才知道:「擁有寫作能力,對於別人來說,也許是一種恐懼與困擾」,且「同樣在一段情感中,於我是溫泉或冷泉,我心起落,鮮血或者滾沸或者滯凍,使我不能不有所動,不能不形於某種創造的形式。於他人,卻可能只是推開了一扇窗子,花光亂羽,看完了聽完了,就可以關上,就可以剪下。」……直到路越走,逝者越多,森林盡頭卻不是出口,是幽暗核心;直到最後退回洞穴,聽見自己放心的哭聲,才知是這樣的一場搬屍回巢:「眼淚毫無防備地湧出來。心也會繞路,但是命運將指引它回到原地。也許它繞路是為了給我餘裕,才能真正打開掩埋的暗房,讓痛苦曝光。」(〈退回洞穴〉)
有一天接到她的電話,問我能不能幫她代課?本能地還想一如往常百無聊賴、對她插科打諢一番,卻聽見她說,妹妹過世了,必須返鄉一趟處理後事。我記不得自己有沒有說過一句安慰的話。可能沒有,我只說,好的,長輩。那是我第一次忽然感覺到,她也有那另一個世界;是文學總等在樓下,隨時都能把她接走。
再魅之必要
黃崇凱(小說家)
最早是在明日報個人新聞台「女鯨學園」讀到楊佳嫻的詩文。彼時網路吹起的大泡沫剛剛破去,《明日報》宣告結束,後來被泛稱為部落格的個人新聞台卻日益蓬勃,甚且還為此大張旗鼓辦了網路文學獎,最終由「偷鯨向海的賊」的台長鯨向海獲得首獎。不久,鯨向海出版詩集首作《通緝犯》,隔年楊佳嫻推出第一本詩集《屏息的文明》。
他們是我初初探頭向著當代文學之門窺看的觀景窗,一個能電鍍口語入詩,一個擅使絢麗意象捶打字詞,讓我從年少時候貧乏的讀詩經驗(例如課本的楊喚或中學時候大家抄寫情書愛引的席慕蓉)一下躍入此時此刻。我讀到的詩不再是亡故已久的人所作,也不是年歲長我許多的人所寫,我在他們各自新聞台讀到的詩作清楚記錄著發文時間,作者還會回覆網友留言。這是文明初啟,也像一趟遠行的起點。
是以讀到「十八歲出門遠行」的篇章,我才第一次知曉曾帶給我啟蒙之光的作者,原也是經過這樣一段少女成長記。其中有些情節、記述,往往讓我在閱讀時回想起自己的學生時期,且更深層地試著辨識過往記憶的意義。印象中,楊佳嫻從不曾那樣連續、細緻地談論十八歲之前的自己。從《海風野火花》、《雲和》到《瑪德蓮》,她比較處在已然具備巧藝志趣的狀態,嘗試在文學的漫漫隧道中探索、超邁,那麼多新的舊的種種堆壘在前,還在發展星群的人哪有空回想小時候。但對寫作者而言,時間從來不是線性存在,因為寫者善於擷取、重組,能在文字中再現的都只是稍縱即逝的現實折光。
此輯諸篇,支線副本般拉出個人命運的可能轉折,其力度彷若透過紙背壓在生命下一頁的印痕,輕輕浮著,卻又揮之不去。她寫與母親間的日常角力(故意穿一身黑色、充滿驚嘆號的語言反抗),寫疏遠的父親帶她去電影院看充滿殺戮的戰爭片,寫可能的人生(如堂姊楊惠珍那樣過了模糊一生),寫只能發生一次的初戀和失落,寫開始為自己寫作的第一秒鐘。我彷彿看見啟蒙的啟蒙,那不斷張開攝取世界的心思,在受傷後,凝縮成字,於是她一個人的文明正式擺脫蒙昧,進入光亮的書寫時代。
煥發的寫作也帶來暗影。例如那些卡關的「凹陷處」。動物園、溫泉旅館、心理測驗、兒時照片,愛情殘留的碎語片言,這些從有形到無形的情感動員,處處埋著詭雷,一不小心就會在內心炸開。但凹陷是必須的,總得有個不為人知的水壕,讓自己河馬般浸泡著,如一顆梅子靜靜沉澱、出水發酵。相對於「凹陷處」的「突出物」則是近年撰寫的精選書評。看一個寫作者怎麼談他人作品,時常折射的也是談論者本人的識見和教養。觀覽這批書評,多半可以知道楊佳嫻如何地善於物我兩證。在展開對作品的評介時,她可一面從大小歷史的縱向源流、橫面連結為作品定位,亦能輔以個人情感、閱歷增添作品的見證感,對作者常有同情的理解、同理的共感。這樣的工夫反映在悼念文章的「逝者」時尤見精巧。她總能深情地抓取每個人身上的突出質地,編織以那人寫下的語句,串接縫合成一幅精神肖像。
本書壓卷的是寫胞妹之死的〈退回洞穴〉。儘管佳嫻那麼熟練於文史典故、詞與物的綰結與發揮,見識過許多文學裡的死,面對一個如此親近的死,仍無法在現實中給予定義。一個死只能透過另一個死相互寬慰註解。在這個理性刻度過剩的世界,需要的不是繼續除魅,而是轉身歸返洞穴,重新賦予幻影,試著召喚幽靈,讓心性先於理性。逝者毋須理解,存者僅能感覺:感覺曾有的交談,嶄新鏡片的閃光,地下室潮濕溫暖的睡眠,縱然有時不能清楚記得,甚而記得的也不過是倒影。或許,這篇哀傷的文章陳說的就是這樣對離去者、對記憶無能為力的處境。
由於早在螢幕上、紙頁間讀過好些佳嫻的詩文,導致我完全記不起第一次見到她本人是什麼時候、什麼場合。可能在台大文學院的長廊,也可能是溫州街某間咖啡店或書店。那當然是遠遠看著,不怎麼確定那是否就是她。後來在文學雜誌工作期間,聯繫許多學者、作家幾乎都是透過她引介認識。吃飯、碰面的機會多了,漸漸能扯淡說笑。有一陣子,我們時常在師大路巷子的某咖啡館相遇,總會離開眼前筆電螢幕,說一會話,又回到各自的螢幕前敲敲打打。我不免好奇她在寫些什麼。是趕工中的論文、被催逼的書評、回覆工作信件又或者是最珍重的詩?(或其實是在跟鯨向海或湯舒雯線上喇賽?)
那時我隔著幾張桌子看螢幕的藍光熨燙在她臉上、鏡片上,想像她可能寫下的什麼,往往就像折返到當初從新聞台讀她的時光。我懵然覺得自己許久之前就看過她如神話,在詩裡開天闢地、放出金烏;在文中呼風生火,將世間可能的靈光塞入一顆小小的木瓜,文明亦可逆寫。
而今小火山群的噴發,對她也不過是一塊瑪德蓮。
長輩
湯舒雯(作家)
當我開始喊她「長輩」的時候,並沒有想過會喊出一股風潮。有一天,當我發現連楊澤、駱以軍也開始喊她「長輩」了,我赫然驚覺,所有文壇都需要一種人幫助我們跨越世代;那就是楊佳嫻這種人。
九零年代末,國小六年級,我第一次見到楊佳嫻,在台南成功大學的文藝營。那一年,她是散文組的助教,我是整個營隊裡年紀最小的學員。開幕式的時候主持人喊我起立,「請大家多多照顧這個孩子──」。散文組的教室裡,前方一個女大學生帶著英氣,擲著粉筆甩手在黑板上寫下三個字:楊佳嫻。我還記得那嫻的門有點大,但關不...
作者序
後記
炎上
鯨向海提醒我:「以前你不是寫過一首很長的自傳詩?題目也跟火有關?」他說的是〈火的年譜〉,二十二歲作品。以火自況,不自今日始。
火的本命是燃燒。魯迅〈死火〉裡諭示的,使死火復生,則燃燒,則將行消亡,若不燃燒,則仍回歸冰凍,而對火來說,長生亦即死滅。然而,與其做一苗燄火,我總以為自己是更強,更深闊,更鮮烈更頑豔的存在,如小火山群,隱隱約約地加熱,千年萬年地蓄積,版塊最脆弱處即最活躍處,在最底裡自行分泌太陽。曰小,不曰大,蓋書中並無長篇巨製也。
市川崑改編《金閣寺》,電影叫做《炎上》,字面就生出高熱與硝煙。人的一生要經歷幾次炙烤呢?不經歷過,不能證明那是至美,那是至親嗎?《小火山群》其實和過去的散文集們,《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一樣,關注情感與文學,然後,多了一樣:死亡。而死亡,難道即是痛苦的油脂提煉出蠟燭,供給往後的燃燒?
死亡未必都是悲與壯,也可能是尷尬。妹妹去世後,我第一次和朋友們碰面,怕他們擔心,自動以刻意輕鬆口吻談起,大夥卻訕訕的,有點迴避的意思,落後我才領會,那是他們怕我傷心,故意都繞開。死亡難以談論--父親死前對兒子遵從成規大聲呼叫感到焦躁--寫下這一段回憶,魯迅才獲得死亡究竟為何物的實感嗎?琦君溫情回憶的散文對我沒有吸引力,或許是因為她筆下那些亡佚,都像添了柔焦一般。死亡,以及伴隨而來的儀式,那麼粗礪,那麼滑稽,如何才能專注在死亡一事?在非自然的死事裡,如何向電話那頭的殯葬業者說明情況?如何吸收現場人員告知家屬的種種亡者身體細節?我仍記得妹妹喪禮上,那個太過職業化以至於從表情、聲音到袍服都疲軟的比丘尼,忽然太過用力,彷彿要叫醒自己似的木魚聲。
「十八歲出門遠行」諸篇文章,恰好寫在妹妹過世前,忽然就變成了鹽柱,敬獻給亡者與存者。「凹陷處」可視為燼餘錄或焚城錄,「突出物」因為突出,閱讀裡停駐得久,腳印踩得比較深。「逝者」,有遠,有近,不妨礙他們都是我的一部份。
本書得以成集,有賴於幾個專欄寫作,包括陳怡蓁女士及她帶領的趨勢科技基金會網站,《文訊》雜誌的書評欄目。特別重要的兩篇文章,〈退回洞穴〉是聯副大企劃「我們這一代:六年級作家」邀稿,促使我下定決心完成,〈從未失去的庭園:懷李渝〉,謝謝封德屏封姐打來電話,督促我完成。
另外,謝謝湯舒雯、黃崇凱,分別在學校期末課業與寫作計畫結案的逼擠時刻裡應允寫序,兩肋插刀(不需拔出);和伊格言等人長期共享的網路小群組,寂寞時給我歡笑,悲傷時予我寬解,他們是我二十歲以來的朋友,一起長大,一起老,一起愛文學。還有楊澤、唐捐的鼓勵,讓我長期抱持著(可能是錯誤的)自信,繼續往下寫。
後記
炎上
鯨向海提醒我:「以前你不是寫過一首很長的自傳詩?題目也跟火有關?」他說的是〈火的年譜〉,二十二歲作品。以火自況,不自今日始。
火的本命是燃燒。魯迅〈死火〉裡諭示的,使死火復生,則燃燒,則將行消亡,若不燃燒,則仍回歸冰凍,而對火來說,長生亦即死滅。然而,與其做一苗燄火,我總以為自己是更強,更深闊,更鮮烈更頑豔的存在,如小火山群,隱隱約約地加熱,千年萬年地蓄積,版塊最脆弱處即最活躍處,在最底裡自行分泌太陽。曰小,不曰大,蓋書中並無長篇巨製也。
市川崑改編《金閣寺》,電影叫做《炎上》,字面...
目錄
推薦序一長輩湯舒雯
推薦序二再魅之必要黃崇凱
輯一十八歲出門遠行
再會,白雪公主
愛麗絲夢遊秋海棠
楊惠珍及其他
共此(地下室)燈燭光
叛逆與情色
洋流裡熱暖的血
我的紅色小史
抒情即將發生
一個多風的午後
畫錯重點
我的純散文時代
埋金
指南山下雲夢
書城。日夜旋轉的唱盤
最後一扇門
輯二凹陷處
賣火柴小女孩的火柴
浮光冬日林墟
我們的獨角馬
動物園二帖
輯三逝者Ⅰ
從未失去的庭園:懷李渝
袈裟下,埋著一瓣茶花:悼周夢蝶
泥濘亦是這般真實:悼也斯
輯四突出物
藏在裡面的妳:《那麼熱,那麼冷》
同命鳥及其堅執:《地文誌》
【附錄】島嶼反響:我書架上的香港文學
藍血人:《光上黑山》
這時代的突出物啊:《犄角》
大雄補天:《銀河系焊接工人》
世人與畸人:《小塵埃》
亂世佳人與昨日世界:《飄》
回來:《九重葛與美少年》
與死神接第一吻:《易士詩集》
藝術是尖的:《木心談木心》
浪蕩子與小鐵屋:《新詩十九首》
青春即黃昏:為龍瑛宗寫
輯五逝者Ⅱ
退回洞穴
推薦序一長輩湯舒雯
推薦序二再魅之必要黃崇凱
輯一十八歲出門遠行
再會,白雪公主
愛麗絲夢遊秋海棠
楊惠珍及其他
共此(地下室)燈燭光
叛逆與情色
洋流裡熱暖的血
我的紅色小史
抒情即將發生
一個多風的午後
畫錯重點
我的純散文時代
埋金
指南山下雲夢
書城。日夜旋轉的唱盤
最後一扇門
輯二凹陷處
賣火柴小女孩的火柴
浮光冬日林墟
我們的獨角馬
動物園二帖
輯三逝者Ⅰ
從未失去的庭園:懷李渝
袈裟下,埋著一瓣茶花:悼周夢蝶
泥濘亦是這般真實:悼也斯
輯四突出物
藏在裡面的妳:《那...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