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奇幻、科幻、繪本、劇本、詩,無一不精的全能作家――
尼爾‧蓋曼繼《易碎物》、《煙與鏡》後最新短篇集。
一出版,即空降紐約時報排行榜冠軍。
我們需要提防的是什麼?是我們自己。
【故事簡介】
觸發警告:
點擊某連結後會連往令人不安、焦慮、恐懼,觸痛創傷的影像或敘述。
蓋曼認為與其等待哪天自己的作品被人加上「觸發警告」,不如自己先放。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作家筆下的哪些字句會是導火線,觸發你內心的小小機關,令你跌入那道躲藏在生命裡、布滿陷阱的黑暗長廊,再也不見天日……
〈關於卡珊卓〉
所有人都告訴我,他們和我那個初戀女友在臉書上聯繫上了。
這似乎是件值得慶賀的事情,問題是,他們不知道,
那個叫卡珊卓的女孩只是我在十四歲時幻想出來的……
〈喀哩喀啦沙沙包〉
這個小男孩問我知不知道一種叫「喀哩喀啦」的怪物。
我滿心以為這只是他的腦袋瓜裡的無傷大雅的想像之一,
但他卻將我拖進了他腦中的黑暗裡……
〈無點〉
平凡無奇的某一天,某個戴著兔子面具的陌生人,前來拜訪布朗寧家,
並且大手筆地買下他們的房子,將他們趕了出去。
本來以為大賺一筆的布朗寧一家人,離開之後,卻發現所有房子都被陌生人買了下來,他們再也無處可去。那些戴著動物面具的陌生人,究竟有什麼打算?
收錄二十五篇風格各異,但同樣都充滿無人能夠模仿的尼爾蓋曼風格的精采短篇。其中包含:英國三大文化象徵――福爾摩斯〈死亡與蜂蜜事件〉、大衛鮑伊〈瘦白公爵歸來〉、超時空博士(Doctor Who)〈無點〉的衍生小說,以及蓋曼和讀者以推特合作完成的十二篇古怪又充滿詩意的極短篇〈故事曆〉、白雪公主和睡美人擔綱演出,顛覆童話的〈沉睡者與紡錘〉,以及蓋曼廣受歡迎的代表性長篇《美國眾神》主角影子的又一詭異冒險〈黑犬〉。
作者簡介:
尼爾‧蓋曼(Neil Gaiman,1960-)
英國作家、編劇。從1980年代末以圖像小說《睡魔》(Sandman)系列原作成名後,蓋曼就成為全世界的科幻、奇幻、恐怖、幻想小說愛好者的偶像。他的作品中總是並存著黑暗與詩意、詭譎和纖細,以及永遠令人難忘的靈光。曾獲得許多歐美重要大眾小說獎項,如:布拉姆‧史托克獎、雨果獎、軌跡獎、世界奇幻獎、卡內基獎等等。
譯者簡介:
黃鴻硯
公館漫畫私倉兼藝廊「Mangasick」副店長,文字工作者。著有評論小誌《給好孩子的駕籠真太郎漫畫論》、《刺戟--青林堂與青林工藝舍簡史》,譯作有《喜劇站前虐殺》、《Another episode S》、《娃娃骨》、《飄》(合譯)、漫畫版《無魂者艾莉西亞》系列、《銀砂糖師與紅王國》、《向陽處的她》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各方好評】
末路小花劇團、朱宥勳(作家)、李亞南(漫遊者文化總編輯)、宋尚緯(詩人)、臥斧(作家)、胡金倫(聯經出版總編輯)、高翊峰(小說家)、張妙如(作家)、張渝歌(作家)、崔舜華(詩人)、黃玠(創作歌手)、 潘柏霖(詩人)、鴻鴻(導演)打從心裡熱愛推薦! (排名序以姓氏筆畫為準)
‧寫作是一種技藝。但有的人特別在行──臥斧
‧詩歌、小說與童話。奇想、怖懼與力量。這本書是蓋曼王國的城堡大門,現在,打開它吧!我們一起進去,然後好好玩耍。──張渝歌
‧尼爾蓋曼的故事就像是一間能夠無限延展的恐怖房間,萬物齊備燈火通明期待你的淪陷,它很輕易就能讓你甘願永遠留在這裡面。──潘柏霖
‧豐富的想像力……與處理壯闊主題的能力。――菲力普‧普曼(《黑暗元素三部曲》作者)
【讀者迴響】
美國、英國亞馬遜讀者★★★★☆評價。
Goodreaders超過兩萬筆登錄。
媒體推薦:
‧他的心靈是既黑暗又深不可測的海洋。每當我潛入其中,我所熟悉的世界將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可怕、更加美麗的世界,而我甘之如飴。――《紐約時報》書評。
‧這本書將會滿足忠實讀者,並替蓋曼贏得新的粉絲。――《科克斯書評》
‧蓋曼是當代奇幻小說中,最有特色的存在。――《軌跡》雜誌
‧蓋曼成功讓幻想世界宛如真實的存在。――《泰晤士報》
‧這本有著故事與詩的選集,不會讓你失望。蓋曼提醒了我們前有怪物,然而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魔法與奇蹟,還有愛。――《華盛頓郵報》
名人推薦:【各方好評】
末路小花劇團、朱宥勳(作家)、李亞南(漫遊者文化總編輯)、宋尚緯(詩人)、臥斧(作家)、胡金倫(聯經出版總編輯)、高翊峰(小說家)、張妙如(作家)、張渝歌(作家)、崔舜華(詩人)、黃玠(創作歌手)、 潘柏霖(詩人)、鴻鴻(導演)打從心裡熱愛推薦! (排名序以姓氏筆畫為準)
‧寫作是一種技藝。但有的人特別在行──臥斧
‧詩歌、小說與童話。奇想、怖懼與力量。這本書是蓋曼王國的城堡大門,現在,打開它吧!我們一起進去,然後好好玩耍。──張渝歌
‧尼爾蓋曼的故事就像是一間能夠無限延展的...
推薦序
寫作是一種技藝。但有的人特別在行──關於《觸發警告》/臥斧
多年前曾有一次透過電子郵件訪問尼爾‧蓋曼的經驗。
雖然只是郵件訪談,但讀到蓋曼的回答仍然覺得神奇有趣;蓋曼的用字並不冷僻,也沒有費解的文法句構,但答案誠懇詳細,字裡行間透著幽默。在那回訪問裡,印象最深的答案有兩個:一是蓋曼認為當代的小說創作者,就像進入一個原始密林當中,觸目所及都是偉大的前人遺蹟,自己手上的工具卻只有一把開山刀;另一是蓋曼完全不擔心網際網路佔據人們的閱讀時間,相反的,他認為網際網路讓人們再度以文字為溝通的主要工具。
閱讀《觸發警告》這本短篇集,可以充份理解蓋曼這兩個說法。
《觸發警告》收錄了二十多篇蓋曼作品,有恐怖小說,有科幻作品,有詩,還有每次蓋曼替自己的短篇集寫〈前言〉時,都豪氣地附贈的另一篇故事。在這些故事裡,有的應用了上古神話,有的使用了流行象徵,還有一篇當中的十二個故事,是與推特網友互動之後寫出來的。
在許多篇故事裡,可以讀出蓋曼擅用不同風格講述故事的功力。
〈月迷宮〉的描述流暢又充滿古老的敘事基調,有點像洛夫克萊夫特的恐怖故事,但沒那麼神經兮兮;〈橘色〉由回覆問卷的答案構成,讀者不知道問卷的問題是什麼,但會從一連串的答覆中讀出一個驚異的史蒂芬‧金式短篇,而且會好奇「是誰要主角填這份問卷?」;〈喀哩喀啦沙沙包〉初讀溫暖,在結局時忽然大幅翻轉;〈鑽石與珍珠〉則會讀到蓋曼將熟悉的童話揉進現代情節的巧妙。
在許多篇故事裡,可以讀出蓋曼對於各種類型嫻熟掌控的應用。
〈死亡與蜂蜜事件〉主角是福爾摩斯,蓋曼用自己的方式告訴讀者:為什麼神探退休後要去養蜂;〈遺忘雷‧布萊伯利的男人〉充滿布萊伯利的作品哏,每句都讓人想起這位偉大的作家;〈無點〉會讓影集《超時空博士》的觀眾發出會心一笑,就算一集都沒看過,仍會覺得故事十分精采;〈沉睡者與紡錘〉結合兩篇經典童話,又在其中翻出新意。
蓋曼一向認為:寫作是一種技藝。
的確,任何人經過份量夠多的練習,都能寫出足堪閱讀的文字;但就如彈奏樂器、烹煮菜餚、騎腳踏車或者跑步等等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技藝一樣,真要寫得好,幾乎都得經過比「足夠」更多的練習,以及某種不自我設限、願意將各種可能都試遍的瘋狂。上接遠古傳奇,下承網路訊息,同時觸及各式各樣的類型,從恐怖到推理、從懸疑到科幻,《觸發警告》呈現了蓋曼創作的多種面向,直如不可思議的魔術展演。
寫作是一種技藝。但有的人特別在行。
例如寫出《觸發警告》的尼爾‧蓋曼。
寫作是一種技藝。但有的人特別在行──關於《觸發警告》/臥斧
多年前曾有一次透過電子郵件訪問尼爾‧蓋曼的經驗。
雖然只是郵件訪談,但讀到蓋曼的回答仍然覺得神奇有趣;蓋曼的用字並不冷僻,也沒有費解的文法句構,但答案誠懇詳細,字裡行間透著幽默。在那回訪問裡,印象最深的答案有兩個:一是蓋曼認為當代的小說創作者,就像進入一個原始密林當中,觸目所及都是偉大的前人遺蹟,自己手上的工具卻只有一把開山刀;另一是蓋曼完全不擔心網際網路佔據人們的閱讀時間,相反的,他認為網際網路讓人們再度以文字為溝通的主要工具。
...
作者序
前言
1. 小機關
有些事物會觸發不安的思緒。不過我在這裡要談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一些意象、字句、概念。如腳下陷阱般突然敞開的意象、字句、概念,使我們脫離安全、理性的世界,墜入更黑、更叫人不自在的空間。心跳是掉拍的鬧哄哄鼓擊,我們上氣不接下氣。臉龐與手指頓失血色,蒼白不已,呈露出我們岔氣喘息又震驚的姿態。
在那樣的時刻,在所謂「觸動扳機」的關頭,我們會對自身有進一步的了解:過去的不會死去。有些事物會耐心地等待我們,於我們生命中的黑暗長廊內。我們以為自己已告別昔日,將它們拋諸腦後,任它們脫水、枯萎,隨風而逝。但我們錯了。後來它們都到了黑暗中,靜候,強身,練習最惡毒的攻勢(不知節制的凌厲重拳,目標是五臟六腑),殺時間,殺到我們歸返為止。
櫃子裡以及我們內心裡的怪物一直都在那片黑暗中,一如地板下方與壁紙後方的黴菌。而黑暗是如此浩瀚,無窮盡之時。宇宙的夜晚存量充足。
我們需要提防的是什麼?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機關。
我最初是在網路上看到「觸發警告」這個詞彙,它是為了警告使用者:點擊某連結後會連往令人不安、焦慮、恐懼,觸痛創傷的影像或敘述。使用者看到這行警告,就可以過濾掉自己不欲接觸的內容,或做好心理準備再觀看。
我後來還發現,「觸發警告」已跨過虛實的分界,從網路躍入實體世界中,為此嘖嘖稱奇。有消息指出,有好幾所大學考慮在文學作品、藝術品或電影的開頭放「觸發警告」,讓學生知道前方有什麼等著他們。我發現這想法令我同時感到溫馨(我們當然希望接觸到那些作品會不舒服的讀者事先知情)以及渾身不自在。我剛開始擔任《睡魔》(以每月連載的形式發表)編劇時,每一期都印有「適合成年讀者」的字樣,我認為這是個明智的做法,可讓潛在讀者知道這不是給兒童閱讀的作品,有些畫面與敘述可能令人不適,也告知心智成熟者(定義問題姑且不管),要讀不讀就看他們自己了。作品內容可能會令人不悅、震驚,或觸發一些不曾有過的念頭,但我認為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我們都是大人了,可以決定自己要讀什麼,不讀什麼。
我認為,我們大人閱讀的作品不該有警語和告誡,頂多來句「風險自負」。我們必須了解小說對自己而言是什麼,對自己而言有什麼意義。每個人對一個故事的體驗都不會與其他人有任何雷同之處。
我們在腦海中構築故事,挑揀字句,賦予它們力量,透過其他人的觀點看待世界。我們觀看他人所見,體驗他人的經歷。而我心懷疑惑小說是安全之地嗎?接著自問它們該是安全之地嗎?我小時候曾在讀完某些故事後感到懊悔,覺得時光要能倒流該有多好,我就不會翻開那些書。因為我當時還沒做好心理準備,一讀就驚慌失措。這些故事裡瀰漫著無助,角色遭到羞辱或支解,大人脆弱,家長無法提供幫助。我深受其擾,夜晚夢境和白日夢都被那些意象盤據,深刻的憂慮與惶恐淹沒了我,但我也同時上了一課,小說讀者有時只能靠「離開舒適圈」來掌握舒適圈的位置。長大成人後的今天,就算我有能力消除孩提時期不快的閱讀經驗,我也不會那麼做。
世界上還有其他事物會令我渾身不自在,網路上的內容、他人的話語、實物都在其中。它們帶給我的不適永遠不會減弱,永遠叫人心神不寧,我碰上它們絕對無法全身而退;但是它們能帶給我新的領會,幫我開眼界,就算會製造一些傷痛,那些傷痛之中也會有激發思考、使人成長與改變的效果。
看到「大學生閱讀作品該不該放『觸發警告』?」的相關討論後,我開始好奇,我的小說會不會在某天也被放入「觸發警告」?這麼做正當嗎?後來我決定自己先放。
這本書就像人生,有些內容可能令人難受。觸及死亡、疼痛,還有淚水、不適,各種暴力行為、殘酷,甚至凌虐。裡頭偶爾也會有仁慈,我是這麼希望的。甚至還會有一丁點快樂結局(從任何角度看都稱不上「好」的結局畢竟不多)。還不只如此,我認識有位叫洛姬的女士很怕觸手(尤其是上頭有吸盤的那種),真的很需要「書中有觸手」的警告。當魷魚或章魚突然冒出來,她就會衝到最近的沙發後方躲起來發抖,而本書某處就有一條碩大無比的觸手。
許多故事的收尾方式是,至少對其中一個角色而言是壞結局。你已經收到我的警告了。
2. 搭機安全須知
人有時會在不尋常的環境道出重大的真理。「我太常飛了」是我年輕時絕不可能理解的概念和語句。當時每次的空中旅程對我來說總是刺激又神奇,我會瞪著窗外的雲層,想像下方有一座城市或一個世界,而我能安然無恙地行走其間。不過我仍會不自覺地為空服員的智慧之語陷入沉思與冥想,當它是佛心或小寓言,或頂級訓示。
它是這麼說的:
先戴上自己的氧氣面罩,再協助他人。
而我想到我們,我們所有人。想到我們戴的所有面罩、面具,包括隱藏的與顯露的。我想像大家偽裝成真實的那個自己,發現其他人的真實面貌比他們想像或呈現出來的還要強烈或平淡。接著,我想到幫助他人的必要,想到我們是戴著面具去做這件事,不戴就會不堪一擊。
我們全都戴著面具,所以才如此有趣。
有些故事談論的就是這些面具,以及面具後方的人。
我們這些寫作者(靠虛構作品為生之人),和我們的所見所聞是一個連續體。更重要的是,我們和我們的閱讀經驗也是一個整體。
我有些朋友會因為別人不知道他的文字在談論、指涉什麼,因為別人遺忘了某些作者、故事、世界,便沮喪地加以斥責、發出咆哮,怒火中燒。我傾向從其他角度來看這件事,我曾經也是一張白紙,等待他人來撰寫。我透過故事學習人物與事物的相關知識,也透過故事了解其他作者。
許多書中的故事(也許大多數都是)也是同一個連續體的部分,它們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其他作者、其他敘事之聲、其他心靈的存在。我打算利用這個機會在前言介紹一些作者和作品,讓大家知道沒有它們,這本書中的故事就沒有見天日的一天,還請多多包涵。
3. 純粹的機運
這是我第三部短篇小說集,我知道自己非常幸運,才能走到這一步。
成長過程中,我一直很喜歡、很看重短篇小說這個形式。對我而言,它似乎就是人類最純粹、完美的創造物了,頂級的短篇小說之中,沒有半個多餘的字。作家纖手一揮,一個世界、世界的居民與種種意念就冒了出來。起承轉合帶你穿越宇宙,再帶你回到現世。我喜歡各種短篇小說集,從孩提時代選讀的鬼怪、恐怖故事集,到徹底改變我內在的單一作者作品選輯都愛。
我最愛的短篇故事集不只向我訴說短篇故事,也會告訴我我原先不知道的事──關於那些故事的背景,或寫作技藝。我尊重不寫前言的作者,不過我愛他們的程度不會勝過另一類作者。後者讓我明白,選輯中的故事真的是某人一字一句寫下的,那個人會思考、呼吸、走路,八成還會邊沖澡邊唱歌,就跟我一樣。
短篇小說集不賣座,是出版界的常理。大家太常認為他是出了也是白費力氣的書,或只有小出版社會出的書,不如長篇小說那般扎實。不過對我來說,短篇小說仍給我飛行、實驗、戲耍的機會。我得以犯點小錯,展開小規模的冒險。此外,將小說選入選輯(例如這一本)的過程既可怕又有啟發性。當我將這些故事放在一起,主題便會重新浮現、重新受到形塑,變得更加清晰。我會更清楚自己前十年到底在寫些什麼。
4. 普通程度的致歉
我始終深信,短篇小說集就應該長得像那樣。它們不該是大雜燴,你不該隨隨便便將不願在同一本書中比鄰而居的小說收在一起。簡單說,它們不該同時收錄恐怖小說、鬼怪故事、科幻小說、童話故事、魔幻寫實小說和詩。它們應該要維持體面。
而這部短篇小說集並不合格。
我祈求各位寬容、原諒我這個過錯,以及其他諸多需要包涵之處,只盼望你們能在本書中讀到「寧願從沒讀過」的故事。看,下面就有一個等著各位去讀。
暗影
有些生物靠獵食維生,有些生物靠草料生存;暗影則潛伏不動。有時它們會不甘不願地鬼祟來去,不過大多時候它們只會潛伏某處。
暗影不織網,世界就是它們的網。暗影不挖洞,你降生於此就是一種墜落。
有些動物會緊追你不放,速度快如風,不知倦怠為何物,為的就是將獠牙刺入你體內,撂倒你。暗影不追人,只會在追逐戰結束那刻移動到你必會經過之處,然後在那裡等你。那地方又黑又充滿不確定性。它們會找出你視線最後的停駐之處,然後在那裡等候。一直等,一直等,等到那地方成為你視線最後的停駐之處,等到你看見它們。
你躲不過暗影,因為它們已經先到一步了。你跑不贏暗影,因為它們守在你旅途的終點。你無法對抗暗影,因為它們耐性十足,會等到最後的最後才出手,屆時你已鬥志全無,打不下去了。最後一拳已揮出,最後一刀已劃下,最後一句咒罵已吐出。這時,只有在這時,暗影才會現形。
暗影不吃尚未準備好受死的獵物。轉頭看看你身後吧。
前言
1. 小機關
有些事物會觸發不安的思緒。不過我在這裡要談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一些意象、字句、概念。如腳下陷阱般突然敞開的意象、字句、概念,使我們脫離安全、理性的世界,墜入更黑、更叫人不自在的空間。心跳是掉拍的鬧哄哄鼓擊,我們上氣不接下氣。臉龐與手指頓失血色,蒼白不已,呈露出我們岔氣喘息又震驚的姿態。
在那樣的時刻,在所謂「觸動扳機」的關頭,我們會對自身有進一步的了解:過去的不會死去。有些事物會耐心地等待我們,於我們生命中的黑暗長廊內。我們以為自己已告別昔日,將它們拋諸腦後,任它們脫水、枯萎...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