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虔的生命,在於為這個世代多走好幾哩路,
甚至是在荒蕪之地辛勞耕種,
直到隱藏的種子,發芽成長,開花結果。
民以食為天,從學齡前的幼兒到老邁的長輩,我們天天都要受惠於食物。近年來,媒體的分析報導、街坊提及的食安危機與教育,使得人們的飲食訴求從以往的「吃得多、吃得好」,轉為講究「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更多人也期盼政府與專業機構相互監督,驅策食品業界實踐良心為民的本分。
如今廣受注目的食品安全領域,主要發展源自於一百多年前的美國。當時小至鄰里雜貨店,大至國際性公司都不透明公開食品產地、加工流程和製作手法,又缺乏以專業學術奠定的法案予以監督。這導致業者與政客勾結,犧牲百姓健康累積財富,百姓也無從分辨某些食物為何導致身體損害。
在這個關鍵的時刻,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講師史華璐,卻以專精的分析技術揭露食品的摻雜,進而掀開食品安全改革的序幕。當時的政府向利益靠攏,她與團隊提出的食品安全管制法案,受到種種刁難與攻擊。然而,儘管領會人心的貪婪與黑暗,成為管家照管神國度的心志,卻使她堅定捍衛百姓的福祉,直到這場漫長的戰役最終得勝。
如今,我們上班喝的現磨咖啡、聚餐吃的大鍋米飯、學校的營養午餐、住院病患的食譜、餐廳內部的烹煮流程等,都有史華璐耕耘的痕跡。她的貢獻除了捍衛食品安全,也擴及至生活、家庭與社會的落實教育。這位扎根於神國的美好典範,是每位委身專業事奉者學習的榜樣。
作者簡介:
張文亮,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 C. Davis)博士,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台灣大學新生專題課程大學(大學101)授課教師,台灣大學生態工程中心主任。
身高183,自詡是房子裡的一根柱子。大門歪斜、窗戶破碎、屋簷破角、屋瓦朽爛,都不用慌;房子裡只要有幾根柱子,就可以站得非常穩。在專業與教師身分上,他深深委身。二十年來,盡力做一根站穩的柱子。
對學生而言,他也像是路邊的一盞燈,為路過的學生,照亮前面一路;學生累的時候,還可以倚著燈柱休息片刻,再繼續前行。他最大的心願,是看見學生成為一根根新的燈柱,照亮周圍的人。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青年創造時代
美國聯邦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簡稱FDA)的名號在國際上如雷貫耳。藥品、醫材和食品只要FDA許可就擁有國際地位;反之,受其禁制則價值大打折扣。台灣的食品管理制度深受美國的影響。例如,FDA於二○一年六月宣布,三年內禁用「部分氫化植物油」,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同年九月預告,二○一八年全面禁用「部分氫化植物油」。
勞動政府大費周章管理菜籃裡的食品,豈非小題大作!這個機構如何在一九○六年誕生於美國呢?《隱藏的種子──史華璐》書中說明了關鍵人物與時代使命如何交織成壯闊的汪洋,沛然莫之能禦,成為普世的楷模。一切起始於擁有精湛的分析化學技術,深深關懷國民生活與健康的史華璐。
史華璐曾有經營雜貨店和郵局、擔任精神院和感化院教師的經驗。三十歲時,她成為麻省理工學院首位女學生,畢業後留校擔任助教。她的菁英專業訓練和經營管理的實務歷練,正是近年政府跨領域菁英培訓,與創業培訓計畫希望達成的效果。
菁英青年如何參與時代的事業呢?一八七八年,史華璐成立「婦女實驗室」,發動學生把市場的食物帶到實驗室分析,一八八六年出版舉國聞名的研究成果《食材與摻雜》,出版時間離FDA成立還要二十年。兩年後,農業部化學局局長阿特沃特,開始與史華璐草擬食品改革法案,不斷受到各界嚴苛批評,一八九三年才在農業部通過,一八九五年進入國會,最終十年後立法成功。
但是,落實食品改革除了要有證據基礎,還需要新觀念、新價值和可行的新技術。書中提到推動法案的同時,食品業與史華璐一起研發不用防腐劑的食品保存技術。現代不用反式油脂的法規趨勢,也反映出食品產業有了可行的技術,能生產更健康的加工用油脂。產業不變的道理是創新技術製造好食品,好食品可以獲利。
食品使用者不僅是消費的顧客,而是決定國家創造力、競爭力、經濟力的國民。國民的健康受損,醫療負擔增多、生產力受損,終將耗損經濟成長,這是先進國家開始關注的問題。過去認為健康是經濟成長的產物,近年來,發展經濟學家指出健康是人力資源的投資,有健康才有經濟。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國家食品安全系統有三大支柱:政府、食品產業、消費者。作者在本書著墨最多的是,以真理分享生活化的教育;專業人士積極投入發展與提供好教材,開設實作課程,培養民眾的思辨與實用能力。這恐怕是台灣政府投資最少與最僵化的一項。
本書不同於策略方案或評論建言,而是將美國食品改革的時代輪廓和舞台鋪陳在讀者眼前,見證優異的演員其精湛的生命。今日的時代舞台有更多的挑戰,熱誠的演員請不要缺席!
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
蕭寧馨
名人推薦:推薦序:青年創造時代
美國聯邦食品與藥物管理局(簡稱FDA)的名號在國際上如雷貫耳。藥品、醫材和食品只要FDA許可就擁有國際地位;反之,受其禁制則價值大打折扣。台灣的食品管理制度深受美國的影響。例如,FDA於二○一年六月宣布,三年內禁用「部分氫化植物油」,我國食品藥物管理署同年九月預告,二○一八年全面禁用「部分氫化植物油」。
勞動政府大費周章管理菜籃裡的食品,豈非小題大作!這個機構如何在一九○六年誕生於美國呢?《隱藏的種子──史華璐》書中說明了關鍵人物與時代使命如何交織成壯闊的汪洋,沛然...
章節試閱
廚房的化學課
史華璐教導女性烹調與食物製造的科學知識。也有人提出反對的雜音:「史華璐將廚房變成化學實驗室,使食物失去美味,只有化學藥品味。」。史華璐不動搖,她寫道:「學習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麼,與能做什麼。我不纏繞在別人的閒言閒語裡,以免鬥拳打空氣。食品科學教育,使人在廚房聰明操作。」
她請女性實驗室的學生將市場的食物,帶來實驗室分析。她們帶回的食物很多,其他化學系的學生也來幫忙。分析三年,結果有個驚人的發現,許多食物都含摻雜物。包括茶葉裡有泡過水的舊茶葉,咖啡裡有草籽,可可裡有豌豆,麵粉裡有玉米粉,稻米裡有砂子,牛奶裡有摻水,奶油裡有植物的油脂,蔗糖裡有糖精,蜂蜜裡有石臘,芝麻裡有豆粉,橄欖油裡有棉籽油,醋裡有鹽酸,鹽裡有失了鹽味的氯化鎂,牛肉裡有馬肉,果汁內有人工果膠,醃肉裡有防腐劑等。
檢測的方法
1886年,她將這些結果以「食材與摻雜」(Food Materials and Their Adulteration)一書出版。沒想到立刻引起廣泛的注意,食品竟然混有那麼多的摻雜。
史華璐寫道:「早期沒有多樣的食物,人所受的引誘不多,近代的食物多樣,美味吸引的背後,帶有毒性,不是味覺能察曉。許多人吃東西求快,求美味,全然不知道吃了什麼。不知有些食物帶毒,今日所吃不乾淨的食物,會成為未來的疾病。但是,每個人的反應不同,有人經常運動,食物的毒性容易由汗水排出。有人經常憂慮、難過,或是體弱,毒性則不易排出。
我們所吃的食物,主要成為我們的能量與身體的組織,沒有用的成份,會累積轉換成毒素,影響的速度有快有慢,並引發疾病。近代文明,許多疾病來自錯誤的飲食。如果能將食物成份公開,這些疾病就可以輕易避免。食物的成份無法公開,因為背後無法可管,也很少有人去探討這事。以致眾人吃東西是為愉快,不是為益處。正確的食物是兩者兼具。」
這是格雷厄姆之後,有人胆敢公開提到食品的摻雜。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的老師,分析者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有科學的數據與實驗的方法佐證,而且華德一直坐鎮在她們之間,沒有廠商敢批評華德,她是「美國的良心」,反對她表示自己沒良心。甚至德國與法國要求禁運美國的食品。近代的食品改革運動,以1886年史華璐發表「食材與摻雜」為起點。
史華璐喜歡分享知識,在這本書中教導一般人檢驗食品的方法。她寫道:「在美國的市場上,幾乎買不到真正的蜂蜜,而是石臘、糖漿的混合液。在蜂蜜上滴一滴硫酸,真正的蜂蜜會變黑,石蠟不受硫酸氧化,不會變黑。」。「油脂的成份,不易用化學分析出,橄欖油與棉籽油難區分。油壓處理過的假油,廠商可將假油的顏色,弄到幾乎與橄欖油一樣。但是廠商不知道,橄欖油在所有植物油中,重金屬的含量最低,測油品的重金屬含量,就能區分。」
食品消費的須知
「要判斷咖啡豆的品質,是將烘焙過的咖啡豆取出幾粒,放在溫水中,水在十五分鐘內,變黃棕色,這是染過色的豆子。真正的咖啡豆,是泡水十五分鐘後才會將水染成黃棕色。或是將咖啡豆放在水中,烘焙過的咖啡豆有許多孔隙,密度較輕,會浮在水面。咖啡泡製最多的摻雜在奶精,奶精不是牛奶,而是植物奶脂的改製。」
她也提出檢測的瓶頸,寫道:「人的眼力很難分辨泡過的茶葉或老舊的茶葉有否混入新的茶葉。可將茶葉高溫灰化,新的茶葉的灰燼重量約為原重的5-7%,劣化的茶葉低於5%。用放大鏡也可以分辨茶葉的優劣,與混入的雜葉,但這需要有專業的訓練。」
食品的誤用
史華璐提出摻雜食品,是蓄意犯罪的行為。「食品的功用,不是只為食用。食品入肚,蘊涵著眾人的信任;食品影響人的健康,出產純淨的食品,是價值的堅持;食品需要定期的檢驗,不能淪成食品大廠的壟斷;食品品質需要確實,否則會影響社會的互信。」
她又寫道:「牛奶與羊奶是世界上,給人健康的最佳食品,不只營養豐富,而且營養成份的比例,與人所需的比例完全相符。任何的營養品,都無法與牛奶匹比,尤其對體弱多病與發育的孩子很有幫助。常見的摻雜,是用水稀釋牛奶,再用染色劑調回原來的顏色。只要檢查牛奶中脂肪酸、蛋白質的比例,就知牛奶有否摻假。摻假的牛奶,將傷害到體弱的病人與孩子。」
摘自第四章(製造好麵包,需要慈愛的手)
廚房的化學課
史華璐教導女性烹調與食物製造的科學知識。也有人提出反對的雜音:「史華璐將廚房變成化學實驗室,使食物失去美味,只有化學藥品味。」。史華璐不動搖,她寫道:「學習可以讓學生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麼,與能做什麼。我不纏繞在別人的閒言閒語裡,以免鬥拳打空氣。食品科學教育,使人在廚房聰明操作。」
她請女性實驗室的學生將市場的食物,帶來實驗室分析。她們帶回的食物很多,其他化學系的學生也來幫忙。分析三年,結果有個驚人的發現,許多食物都含摻雜物。包括茶葉裡有泡過水的舊茶葉,咖啡裡有草籽,可可裡有豌豆,麵粉...
目錄
推薦序:青年創造世代 1
作者序:寫作,像是深海裡的魚在呼吸 5
一、食品改革的前奏 9
第一章 波士頓的福音大復興 11
第二章 艾略特街的麵包之家 17
第三章 食品摻雜的發現 24
第四章 製造好麵包,需要慈愛的手 30
第五章 分享礦石之美的人 38
二、史華璐的初期教育 45
第六章 拓荒者的農莊 47
第七章 威斯特福學院 53
第八章 飛躍的女郵差 59
第九章 伍斯特的呼聲 64
第十章 第一次的失戀 70
三、瓦薩學院的學生 75
第十一章 瓦薩學院──「女子西點軍校」 77
第十二章 彗星老師──米契爾 85
第十三章 最要好的三個同學 91
第十四章 瓦薩學院的演講摘要 94
第十五章 法拉爾的小家 101
第十六章 等待的功課 105
四、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 109
第十七章 朗克爾的面試 111
第十八章 夜,在哥倫布街徘徊 115
第十九章 走入環境科學的領域 120
第二十章 工業製造安全的教育 124
第二十一章 父親最後的禮物 128
五、史華璐的婚姻與工作 131
第二十二章 遇到採礦王子 133
第二十三章 走入婚姻 139
第二十四章 愛是合作的默契 142
第二十五章 都巿環境的改善 146
第二十六章 面對工作的挫折 149
第二十七章 峰迴路轉過大河 153
第二十八章 傑出的環境污染改善案 157
六、史華璐與食品改革 161
第二十九章 食品改革的開始 163
第三十章 美國農業部的支持 169
第三十一章 新英格蘭餐廳 175
第三十二章 環境管家理論 180
第三十三章 印地安布丁 184
第三十四章 海因茨的幫忙 190
第三十五章 營養午餐制的建立 196
第三十六章 食品安全的堅持 202
第三十七章 食品問題的關鍵 209
第三十八章 美西戰爭 215
第三十九章 食品醫療的開啟 221
第四十章 小婦人的工作 230
第四十一章 老兵的證詞 234
第四十二章 食品與藥物管制法案的通過 239
七、史華璐與食品教育推廣 245
第四十三章 史華璐論蜂蜜的真偽 247
第四十四章 史華璐論橄欖油的真偽 250
第四十五章 史華璐論動物性油脂 255
第四十六章 史華璐論茶葉的摻雜 261
第四十七章 史華璐論咖啡的真偽 265
第四十八章 史華璐論米的摻雜 269
第四十九章 史華璐論蔬菜與水果 273
八、尾聲 279
第五十章 家政教育的開始 281
第五十一章 得勝的號角響 286
史華璐生平 290
照片資料 293
參考文獻 294
推薦序:青年創造世代 1
作者序:寫作,像是深海裡的魚在呼吸 5
一、食品改革的前奏 9
第一章 波士頓的福音大復興 11
第二章 艾略特街的麵包之家 17
第三章 食品摻雜的發現 24
第四章 製造好麵包,需要慈愛的手 30
第五章 分享礦石之美的人 38
二、史華璐的初期教育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