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苞是清代桐城派古文的創始人,他繼承明季歸有光之後,再次力圖另闢一條超乎於唐宋派、秦漢派爭論之上的古文寫作道路,主張以「義法」為核心,以《左傳》、《史記》和韓愈文章為典範,以雅潔為語言特色,藉此整合文學批評史上的秦漢派和唐宋派,使文章不再被簡約為某一斷代文學史上的古文,還原其為古往今來互相貫穿交通之古文的本色。為文簡潔有力,見事明透,擅長議論,善於說理,與歸有光同被譽為明清古文傳統的代表。本書選錄其論說、序跋、書信、傳記和遊記等各類文章一一六篇,詳為導讀、注譯和評析,帶領讀者領略方苞的文章造詣。
作者簡介:
鄔國平
一九八五年復旦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師從王運熙教授、顧易生教授修習中國文學批評史專業,長期從事中國文學批評史與明清文學史方面之教學、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清代文學批評史》(合著)、《竟陵派與明代文學批評》、《中國古代接受文學與理論》、《漢魏六朝詩選》、《新譯歸有光文選》等。
劉文彬
安徽淮南人。師從鄔國平教授,在復旦大學學習中國文學批評史,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桐城派、八股文史。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1.方苞是清代古文大家,桐城派古文的創始人。論文提倡「義法」主張:「義即《易》之所謂『言有物』(內容)也,法即《易》之所謂『言有序』(形式)也,義以為經 ,而法緯之,然後為成體之文。」提出「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偏廢說,著名作品有《獄中雜記》、《左忠毅公軼事》等。
2.注譯者在「導讀」中詳述方苞的生平經歷,他的性格與堅持、思考與見解、對傳記文的重視與主張,以及對方苞文章的評價等,對認識方苞其人其文有很大的幫助。各類選文能顯出方苞作品的特色,是最適合現代讀者閱讀的選本。
名人推薦:1.方苞是清代古文大家,桐城派古文的創始人。論文提倡「義法」主張:「義即《易》之所謂『言有物』(內容)也,法即《易》之所謂『言有序』(形式)也,義以為經 ,而法緯之,然後為成體之文。」提出「義理、考據、辭章」三者不可偏廢說,著名作品有《獄中雜記》、《左忠毅公軼事》等。
2.注譯者在「導讀」中詳述方苞的生平經歷,他的性格與堅持、思考與見解、對傳記文的重視與主張,以及對方苞文章的評價等,對認識方苞其人其文有很大的幫助。各類選文能顯出方苞作品的特色,是最適合現代讀者閱讀的選本。
章節試閱
讀孟子
【題 解】《孟子》一書,司馬遷等認為是孟子本人自著,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參與編次,趙岐、朱熹、焦循則認為此書由孟子個人所著,與其他人無關,韓愈、蘇轍、晁公武等又認為是萬章、公孫丑等人追記而成。後人較多採用司馬遷的說法。孟子思想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非高不可攀,自中唐韓愈著〈原道〉,孟子其人其書地位日隆,宋代元豐六年(西元一○八三年),孟子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從此其地位獲得極大提升,對中國社會產生深刻影響。
本文是方苞讀經諸文之一。他認為無論治國,還是養民、修性,都要從實際出發,提出的措施和方法應有針對性,並有實行的可能性,循序漸進地去追求大目標,泛泛談論空洞的大道理不能解決問題,沒有用處。他從這個角度肯定《孟子》一書的特色。杜蒼略評此文:「前儒所未發,卻婦人小子所共知。方郎十歲,初為時文,先兄即勸以何不舍此而發憤著書,不意十五年後,所造至此。」(引自蘇惇元輯《方望溪先生年譜》)
本文撰於康熙三十年(西元一六九一年),方苞二十四歲。
余讀《儀禮》1.,嘗以謂雖周公2.生秦漢以後,用此必有變通。及觀《孟子》,乃益信為誠然。孟子之言養民也,曰制田里,教樹畜3.而已;其教民則「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義」4.,凡昔之聖人所為深微詳密者,無及焉。豈不知其美善哉?誠勢有所不暇也。然由其道層累5.而精之,則終亦可以至焉。其言性也亦然。所謂踐形養氣6.,事天立命7.,間一及之,而數舉以示人者,則無放其良心以自異於禽獸而已8.。既揭五性9.,復開以四端10.,使知其實不越乎事親從兄11.,而擴而充之,則自「無欲害人」、「無為穿窬之心」12.始。蓋其憂世者深,而拯13.其陷溺也迫,皆昔之聖人所未發之覆也。
嗚呼!周公之治教14.備矣,然非因唐、虞、夏、殷15.之禮俗層累而精之,不能用也。而孟子之言,則更16.亂世,承汙俗,旋17.舉而立有效焉。有宋18.諸儒之興19.,所以治其心性者,信微且密矣,然非士君子莫能喻20.也。而孟子之言,則雖婦人小子,一旦反21.之於心,而可信為誠然。然則自事其心與治天下國家者,一以孟子之言為始事22.可也。
【注 釋】1.儀禮 「五經」之一,中國古代記載冠婚喪祭禮儀制度的書。簡稱《禮》,亦稱《禮經》、《士禮》,與《周禮》、《禮記》合稱「三禮」。2.周公 姬姓,名旦,周武王弟,亦稱叔旦。采邑周,因稱周公,諡文,又稱周文公。周公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為聖人。周公思想對儒家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漢代將周公、孔子並稱。3.制田里二句 《孟子‧盡心上》:「所謂西伯善養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樹畜。」朱熹注:「田謂百畝之田,里謂五畝之宅,樹謂耕桑,畜謂雞彘也。」4.謹庠序之教二句 見《孟子‧梁惠王上》。庠序,學校,殷曰序,周曰庠。申,反復說明和叮嚀。弟,同「悌」。兄愛弟,弟敬兄。5.層累 重疊。6.踐形養氣 意思說依理而立身處世,注重道德修養。踐形,語見《孟子‧盡心上》:「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朱熹《孟子集注》:「踐,如踐言之踐。蓋眾人有是形,而不能盡其理,故無以踐其形。惟聖人有是形,而又能盡其理,然後可以踐其形而無歉也。」養氣,《孟子‧公孫丑上》:「我善養吾浩然之氣。」7.事天立命 意思說存心養性以符合天道,修身正己以等待天命。《孟子‧盡心上》:「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趙岐注:「(仁人)行與天合,故曰所以事天也。」孫奭疏:「存心養性,是為事天矣。」又趙岐注:「脩正其身,以待天命,此所以立命之本。」孫奭疏:「但脩其在我以待之,是為立命也。」8.則無放其良心句 《孟子‧告子上》說:人有仁義之心,假如不護持,「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結果必然是「違(離)禽獸不遠」。放,放逸;不受約束。良心,朱熹《孟子集注》:「本然之善心,即所謂仁義之心也。」9.五性 仁、義、禮、智、信。10.四端 《孟子‧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端,開始。11.使知其實句 《孟子‧離婁上》:「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12.無欲害人句 《孟子‧盡心下》:「人能充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無穿窬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穿窬,穿穴、踰牆,皆是偷盜行為。13.拯 救。14.治教 治理、教化。15.唐虞夏殷 唐、虞,即堯、舜,傳說中古代兩個政權的首領。夏、殷,夏朝、商朝。16.更 歷經。17.旋 形容時間短。18.有宋 宋朝。有,置於朝代名前的語詞。19.興 起。20.喻 明白。21.反 同「返」。22.始事 起點。
【語 譯】我讀《儀禮》,曾認為即使周公生在秦、漢以後,實行書裡記載的禮儀制度必定也會加以變通。當我讀了《孟子》,就愈益地相信自己這一想法確然無疑。孟子論述如何保養百姓,只是提到要劃分好田地和住宅的大小,教人們種植樹木、飼養牲畜家禽而已;他論述如何教誨民眾,也只是說「要重視學校教育,向人們縷述孝順父母、敬愛兄弟的道理」,至於古代聖人提出的一切深奧微妙、周詳細密的設想,都沒有涉及。他怎麼會不知道這些設想的種種好處呢?實在是因為當時的情勢使他還無暇顧及。不過,假如遵循孟子的論述,不斷積累而益求精純,那麼最終也是可以達到聖人設想的境地。孟子論人性也是如此。關於依理立身處世,注重道德修養,應當存心養性以符合天道,修身正己以等待天命,不過都是偶爾提一提,而屢屢提出來指示人們的,則是不能放失各人的仁義之心以便使自己與禽獸區別開來,如此而已。在揭示仁、義、禮、智、信為人的五種善性之後,又闡明惻隱、羞惡、辭讓、是非是善的四個開端,讓大家明白這些道理實際上都沒有超出善待親人、服從兄長的範圍,更進一步加以擴充,則從「不要去傷害別人」、「不做穿穴踰牆的偷盜勾當」開始做起。這大概是因為孟子對時世的憂慮十分強烈,而且想拯救世人於水火之中的願望十分迫切,所以他提出的這些思想都是從前聖人所未曾談及的。
嗚呼!周公在治理、教化方面的措施和主張很完備,可是,如果不是憑藉堯、舜、夏、商四代禮俗不斷積累而益求精純,是無法實施的。而孟子的學說,則經歷過混亂的世道,承受過惡濁的風俗,一旦提倡就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宋代出現了許多儒學者,他們對心性之學的研究,確實達到了精微和嚴密的程度,然而,倘若不是士大夫讀書人根本就無法明白他們講的東西。而孟子說的話,哪怕是婦女小孩,一旦回歸到他們各人的心靈,便都會相信他說的道理是確切的。由此看來,無論是從事於個人的心性修養,還是治理天下國家,都應該以孟子的話為出發點。
【研 析】無論是治理國家,改善風俗,還是修身律己,端正性情,提出一些大道理固然重要,從小事情開始著想,切切實實地加以實行,有時反而更是必要的步驟和關懷。方苞讀《孟子》,對其書裡講的各種大道理固然是極其推崇,然而對於作者從細微之處周到思考問題,娓娓而談,更流露出欽敬之情。他說孟子雖然講的道理都很深刻,然而「數舉以示人者,則無放其良心以自異於禽獸」,「其實不越乎事親從兄」,至於「無欲害人」、「無為穿窬之心」,更是做人起碼的道德底線。方苞認為,孟子提出的要求似乎都平平常常,不見奇異,其實表現了賢者的大識見,大智慧,平實中蘊藏著偉大,他提出的這一切拯救世界的措施,又都無不切中要害,而體現著孟子憂世之心的迫切。呂留良〈復高彙旃書〉也說過:「先儒謂必取舍明而後存養密。今示學者,似當從出處去就辭受交接處畫定界限,扎定腳跟,而後講致知主敬工夫,乃足破良知之黠術,窮陸派之野禪。」雖然他意在以程朱之學攻駁陸王心學,並且似乎也包含著一部分遺民的政治意識,與方苞的出發點不盡相同,然而他強調學習日常行為的普通道理並付諸踐履的重要性,與方苞是一樣的。
方苞在文中還肯定「變通」的必要性。時勢一旦發生改變,再拘拘於經典、聖人之言的某些字眼,就會不合時宜,所以思想需要不斷演進,所謂「層累而精之」,以達致更高的完備。他又指出,這種演進是在前人之「道」基礎上一種新的發展,是對前人思想「擴而充之」,這表明與另起爐灶式的、斷裂—跳蕩般的思想湧進很不一樣。方苞由《孟子》一書而認識到儒家思想演化的一般特點是符合實際的。
書史記十表後
【題 解】沈濤曰:「表猶言譜,表譜,一聲之轉耳。」(引自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史記》「十表」以年表形式記載史事,體例特色顯著。「十表」可分兩類,一類是大事年表,另一類是人物年表。《四庫全書總目‧讀史記十表提要》指出表的特點:「表文經緯相牽,或連或斷,可以考證而不可以誦讀,學者往往不觀。」史書的年表形式,普通的讀者一般對它不重視,史家的態度也有分歧。肯定者如鄭樵說:「《史記》一書,功在十表。」(〈通志總序〉)批評者如劉知幾說:「載諸史傳,未見其宜。」(《史通‧表歷》)當然劉知幾在《史通‧雜說上》對年表作為一種獨立的史學體裁是很贊成的。
方苞肯定「十表」。他在本文指出:司馬遷在十表的各篇序中使用「太史公讀」和「余讀」二語,是表示他與父親司馬談對「十表」分別所作的工作,也是對他們兩人前後相續、共同完成《史記》的一個重要提示,可以幫助人們閱讀理解此書。此外,他尤其從文章「義法」的角度稱讚「十表」序「義並嚴密,而辭微約」,並指出這又積極地影響了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的古文寫作。本文可與方苞〈書史記六國年表序後〉一文並觀。
遷序十表1.,惟〈十二諸侯〉、〈六國〉、〈秦楚之際〉、〈惠景間侯者〉稱「太史公讀」,謂其父2.所欲論著也,故於〈高祖功臣〉稱「余讀」以別之。
周3.之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4.,事由五伯5.,而其微兆則在共和之行政6.。秦并六國7.,以周東徙,乘其險固形勢,故僭端早見於始封8.。自虞、夏、殷、周及9.秦,代興皆甚難,而漢10.獨易,以秦之重而無基11.也。先王之制封建12.,本以安上而全下,故惟小弱乃能奉職效忠。此數義者,實能究天人之分,通古今之變13.。或遷所聞於父者信如斯14.,或其父所未及,而以所學推本焉,要之皆義所弗害焉爾。
其自序曰:「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不敢闕15.。」而本紀、八書、世家、列傳16.,無稱其父者。故揭其義於斯,則踵17.春秋以及秦滅漢興,文、景18.以前,凡所論述,皆其父所次舊聞具見19.矣。
十篇之序,義並嚴密,而辭微約,覽者或不能遽20.得其條貫,而義法21.之精變,必於是乎求之,始的然22.其有準焉。歐陽氏《五代史》志考序論23.,遵用其義法,而韓、柳書經子後語24.,氣韻亦近之,皆其淵源之所漸25.也。
【注 釋】1.遷序十表 司馬遷著《史記》,列十表以通史事之脈絡。十表指〈三代世表〉、〈十二諸侯年表〉、〈六國年表〉、〈秦楚之際月表〉、〈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間侯者年表〉、〈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2.其父 指司馬談(?—西元前一一○年),司馬遷父親。夏陽(今陝西韓城南)人,官太史令,故司馬遷稱他「太史公」。他著史籍未完成而卒,由司馬遷繼續其業,成《史記》一書。3.周 朝代名,西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滅商後建立的國家稱西周,定都鎬(今陝西西安西)。西元前七七一年周幽王被殺,次年周平王東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稱東周。東周又分春秋、戰國兩個時期。4.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論語‧季氏》:「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5.五伯 五霸,是春秋諸侯盟主。伯,叔伯之「伯」,意謂長。後人恐與侯伯混淆,故借「霸」字作區別。五霸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句踐。一說指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6.共和之行政 西元前八四二年,國人起義,周厲王逃到彘(在今山西霍縣東北),次年,由共伯和(西周時共國君,名和)攝行王事,號共和元年。一說由周、召二公共同行政,號為「共和」行政,共十四年。周厲王死後,始歸政於周宣王。7.秦并六國 秦國吞併齊、楚、燕、趙、韓、魏六國,於西元前二二一年統一中國,建立秦朝。8.以周東徙三句 周平王東遷洛邑,秦襄公護送有功,被封為諸侯,賜岐山以西土地。僭端,僭越的苗頭。僭,超越本分。見,同「現」。9.及 至。10.漢 漢朝。劉邦滅秦,又打敗項羽,在西元前二○二年稱帝,國號漢,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11.重而無基 《左傳‧哀公二十六年》:「重而無基,能無敝乎?」杜預注:「言勢重而無德以為基,必敝也。」基,基礎。12.封建 封邦建國。古代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賜親戚或功臣,讓他們在該地建立邦國。相傳黃帝為封建之始,至周朝其制度始完備。13.實能究天人之分二句 司馬遷〈報任安書〉:「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14.信如斯 確實如此。15.請悉論二句 引自司馬遷〈太史公自序〉。請,敬辭,表示自己願意做某事請求對方允許。悉,全部。論,編集。先人,此稱死去的父親。次,編排。闕,空缺;遺漏。16.本紀八書世家列傳 《史記》除了十表之外,還有八書、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共一百三十篇。書述制度沿革,本紀、世家、列傳都是人物傳記,分別記敘帝王、侯王世家成員和其他各類重要人物。17.踵 腳後跟,引申為緊隨其後。18.文景 漢文帝、漢景帝。劉恆(西元前二○二—前一五七年),西元前一八○—前一五七年在位,諡孝文皇帝。劉啟(西元前一八八—前一四一年),西元前一五七—前一四一年在位,諡孝景皇帝。按原文在「文景以前」句下,方苞自注:「談語遷:『自獲麟以來,四百餘年,史記放絕,余甚懼焉。』」談,司馬談。遷,司馬遷。獲麟,指魯哀公十四年(西元前四八一年)春,狩獵獲麟,孔子認為這不是好徵兆,說:「吾道窮矣。」他修《春秋》至這一年輟筆。史記,此指史書,秦漢前史書都可叫做史記。19.具見 全都知道。具,俱;全部。20.遽 立即。21.義法 方苞以文章「言有物」為「義」,「言有序」為「法」(〈又書貨殖傳後〉),桐城派以此為重要的古文主張。22.的然 明顯貌。23.歐陽氏五代史志考序論 歐陽修著《五代史記》七十四卷,為了與薛居正《五代史》相區別,故稱《新五代史》。該書記載制度的部分(傳統史書體裁屬於「志」)只有〈司天考〉、〈職方考〉兩種。在每種的前後有序和論,加以評述。24.韓柳書經子後語 韓愈、柳宗元寫在經書和子書後面的跋語,如韓愈〈讀儀禮〉、〈讀荀子〉、柳宗元〈辨列子〉等。25.漸 逐步發展而來。
【語 譯】司馬遷為《史記》「十表」寫序,只有〈十二諸侯年表〉、〈六國年表〉、〈秦楚之際月表〉、〈惠景間侯者年表〉稱「太史公讀」,表示這些是他父親想要撰寫的篇目,所以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稱「余讀」,以此與其他各篇相區別。
周朝衰落後,禮樂制度的改變,征戰討伐的發生,都由諸侯決定,這類事情雖然發生在春秋五霸時期,而它們的細微徵兆卻在周朝共和行政時已經潛伏。秦朝吞併六國,是因為周朝東遷時,秦國乘機據有險要堅固的地勢,所以秦國僭越的端倪早在它最初被分封時便顯露出來。從虞舜、夏朝、殷商、周朝一直到秦朝,每一朝代的興盛都很艱難,而唯獨漢朝的建立是容易的,這是因為秦朝勢力雖然強盛,卻沒有道德基礎。先王創立封建制度,原本是為了使王朝安穩,使諸侯完好,所以,只有小國弱國才能恪守其責,效忠王朝。這幾層含義,確實推究到了天道人事的分野,通曉了古今歷史的變化。可能司馬遷從他父親那裡聽到的就是這樣,也可能他父親還沒有達到這種水準,而是司馬遷根據自己的學問尋究到了事物的根本所在。總之這對於其意義都沒有影響。
司馬遷在〈自序〉中說:「敬請准許我將父親編排的歷史材料全部編集起來,不敢有所遺漏。」然而在本紀、八書、世家、列傳中,沒有談及他父親具體做了什麼,所以他在「十表」序裡將這層意思揭示出來,則說明緊隨春秋以後一直到秦朝滅亡、漢朝興起,包括文帝和景帝以前這段時期,書中所有的論述,他父親所編排的歷史資料都包含在其中了。
十篇序言,含義都嚴密周備,而語辭微妙簡約,讀者或許無法立刻就能明白文章的結構脈絡,然而其文章義法的精確靈變,必須從這些地方去尋求,才會有清晰的標準。歐陽修在《五代史》志考的序論中,遵照司馬遷「十表」的義法,而韓愈、柳宗元寫於經書、子書後的題跋,體氣風韻也與之相近,這些都是源自司馬遷義法而來的。
【研 析】方苞在〈又書太史公自序後〉說:「《史記》世表曰『太史公讀者』,謂其父也,故於己所稱,曰『余讀』以別之,其他書傳篇首及中間標以『太史公曰』,則褚少孫之妄耳。」錢大昕〈與友人書〉則說:「太史公,漢時官名,司馬談父子為之,故〈史記自序〉云『談為太史公』,又云『卒三歲而遷為太史公』,〈報任安書〉亦自稱『太史公』,『公』非尊其父之稱。而方以為稱『太史公曰』者,皆褚少孫所加……蓋方所謂古文義法者,特世俗選本之古文,未嘗博觀而求其法也。法且不知,而義於何有!」乾嘉學派輕視方苞的古文和學術,錢大昕此說反映了這種傾向。《史記》其他篇中所標「太史公曰」是否如方苞所說皆是褚少孫所增添,這很難確定,方苞的說法有武斷之嫌,錢大昕反駁有理。不過,有些是褚少孫所增大概也是事實。如〈建元以來侯者年表〉曰「右太史公本表」,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指出:「六字褚少孫所改,史表原文,必如惠景侯表之例,云右元光至太初若干人。」所以方苞的說法自有其一定根據。另外,錢大昕的批評避開了方苞在本文中舉出的例子,即與「余讀」相對的「太史公讀」之「太史公」是指司馬談,如果主語的區分沒有含義,作者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區分呢?看來對方苞提出的這種看法還不能輕率地加以否定。
本文曰:「十篇之序,義並嚴密,而辭微約。」流傳本《史記》之〈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並無序,按體例原來本當有序,當是後來缺失了,方苞或許是從它本來所當然而言,並不是指流傳本《史記》實際的情況。
方苞稱讚司馬遷各表之序義辭皆長,是後人作古文學習「義法」的模範。這裡引一段方苞〈書史記六國年表序後〉中的話,有助於我們領會他的意思。他說:「篇中皆用秦事為經緯,以諸侯史記及周室所藏盡滅於秦火,所表見六國時事皆得之秦記也。獨舉三晉、田齊,以是表踵《春秋》之後,燕、楚舊國,事具《春秋》,且亂臣竊國,晏然不討,而中原盡為所據,此世變之極,天下所以競於謀詐,而棄德義如遺跡也。」他分析司馬遷記六國史事「皆用秦事為經緯」,是因為秦統一後諸侯史書資料已被焚毀;「獨舉三晉、田齊」作為例子,是因為司馬遷撰〈六國年表〉步武《春秋》,更以此揭示「亂臣竊國,晏然不討」必然導致舉世競謀詐、「棄德義」,乃至「世變之極」,天下大壞。這說明文章的作法問題,歸根結底關係著文章的大義,作者只有精於義法,才能寫出由博返約、寓意深刻的文章;讀者只有瞭解文章的義法,才能懂得作者著述的良苦用心。
讀孟子
【題 解】《孟子》一書,司馬遷等認為是孟子本人自著,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參與編次,趙岐、朱熹、焦循則認為此書由孟子個人所著,與其他人無關,韓愈、蘇轍、晁公武等又認為是萬章、公孫丑等人追記而成。後人較多採用司馬遷的說法。孟子思想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非高不可攀,自中唐韓愈著〈原道〉,孟子其人其書地位日隆,宋代元豐六年(西元一○八三年),孟子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從此其地位獲得極大提升,對中國社會產生深刻影響。
本文是方苞讀經諸...
作者序
自序
在出版《新譯歸有光文選》之後,我又花數年功夫編著了這本《新譯方苞文選》。按照這套叢書體例,從「題解、注釋、語譯、研析」四個方面解讀一篇篇作品,費時不少,然而真正認同這種勞動的人究竟有幾何,不得而知。既然這樣,此事值得一再做麼?自己也曾經犯過嘀咕。
然而,疑惑終於拗不過我對古代文學研究所抱的認識,即研究者除了要培養判斷能力、論證能力之外,還需要培養細讀作品的能力,並努力使細讀作品成為其開展文學研究的一種習慣;對作家、作品新鮮的感受和認識,只有從細讀作品中才有可能產生,若沒有細細閱讀作品的耐心和習慣,判斷能力和論證能力往往都會一齊落空,而你辛苦得來的結論可能先天就患有脆弱症。所以,不僅對於普通讀者而言,古籍普及是值得做的,即使對於研究者而言,適當做一些這類工作,接受注釋、解讀文本的基本訓練,對於提高研究能力、保證研究成果切實可靠,無疑也是有益的。
在明清古文史上,歸有光、方苞是兩位旗幟式的人物。為什麼這麼說?自從發生取宗秦漢古文抑或取宗唐宋古文的爭論以後,古文家開始分裂,於是文章史上就有了所謂的秦漢派和唐宋派,各人都以為自己守護的才是瑰寶,而對方拿在手裡摩挲的,不過是碔趺(秦漢派的寫作主張和實踐尤其斷然決然)。將一部血脈貫通、靈動活潑的文章史,硬生生地從中間插上一杠,截為兩段,任意褒貶取捨,真是匪夷所思。當然不是所有文人的眼光都會被讕言遮住,總有人會跳出霧圈,察看和思考文章史的整體,願意同時到秦漢古文和唐宋古文中去汲取養分。歸有光以「風神」,方苞以「義法」,將秦漢古文和唐宋古文的傳統融合在一起,有所偏重而絕不偏廢,拆毀人為紮起的藩籬,填平主觀臆造的鴻溝,他們都代表了文章史上兼容秦漢、唐宋這一新的寫作趨向。兩人先後相續,為此不懈努力,促使這一趨向演變成為後期古文的主流,其意義不可小覷。
「方苞文章好看嗎?」有人揣著幾分疑慮。
一般以為,方苞文章雅潔有餘,文采不足。所以,對於喜歡文采的讀者來說,方苞的文章或許不免就有點不夠美觀。方苞主張,寫古文不要使用詩歌語言,不要使用駢體和小說語言。其它諸如佛家語、語錄體語,也都不要使用。這些禁忌多著眼於減弱作品的文采,可見抑制文采是方苞寫作古文的一種故意。他也不想使古文成為口語的記錄。他給古文語言立下這些禁忌,本意在於探索僅僅屬於古文的語言,而與其它文體的語言相區別。他嚮往的古文語言大概特徵是,無須借助形容就直達人情事態的深衷內裡,化三言兩語就道出隱幽埋伏的千奇百怪,既精練,又雅正。作者這種語言本領來自艱苦鍛煉,所謂「黑濁之氣竭而光潤生」(方苞〈與程若韓書〉)。如果我們是抱著領略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的態度,閱讀方苞作品就會給自己帶來怡懌,帶來收穫。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文彬君適隨我讀博士,也參加了一部分工作。而到本書出版,他已經獲博士學位,並工作數年,此書也成為我們對過去時光的一份紀念。
鄔國平
二○一六年五月九日於法國雷恩
自序
在出版《新譯歸有光文選》之後,我又花數年功夫編著了這本《新譯方苞文選》。按照這套叢書體例,從「題解、注釋、語譯、研析」四個方面解讀一篇篇作品,費時不少,然而真正認同這種勞動的人究竟有幾何,不得而知。既然這樣,此事值得一再做麼?自己也曾經犯過嘀咕。
然而,疑惑終於拗不過我對古代文學研究所抱的認識,即研究者除了要培養判斷能力、論證能力之外,還需要培養細讀作品的能力,並努力使細讀作品成為其開展文學研究的一種習慣;對作家、作品新鮮的感受和認識,只有從細讀作品中才有可能產生,若沒有細細閱讀作品的耐...
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自 序
導 讀
讀孟子 一
書史記十表後 五
書儒林傳後 一○
書蕭相國世家後 一四
書淮陰侯列傳後 一八
又書貨殖傳後 二三
書漢書霍光傳後 二七
書五代史安重誨傳後 三二
書韓退之平淮西碑後 三六
書柳文後 三九
書李習之盧坦傳後 四二
書歸震川文集後 四六
書孫文正傳後 四九
書盧象晉傳後 五三
書涇陽王僉事家傳後 五七
書潘允慎家傳後 六一
蜀漢後主論 六五
方正學論 六九
原 人 七三
原 過 七七
轅馬說 七九
禮記析疑序 八二
周官析疑序 八六
刪定荀子管子序 九○
孫徵君年譜序 九三
學案序 九七
畿輔名宦志序 一○二
儲禮執文稿序 一○六
王巽功詩說序 一一二
楊千木文稿序 一一七
喬紫淵詩序 一二○
古文約選序例(代) 一二六
冶古堂文集序 一三六
半舫齋古文序 一三九
李雨蒼時文序 一四二
與孫以寧書 一四五
與孫司寇書 一五○
與來學圃書 一五三
答申謙居書 一五六
答程夔州書 一六一
與陳密旃書 一六五
與吳見山書 一六九
與某公書 一七三
與萬季野先生書 一七八
與一統志館諸翰林書 一八二
與程若韓書 一八五
與謝雲墅書 一八八
與劉函三書 一九二
與王崑繩書 一九六
與呂宗華書 二○一
與熊藝成書 二○六
與某書 二一一
答顧震蒼 二一六
送王篛林南歸序 二二一
送劉函三序 二二四
贈魏方甸序 二二七
贈潘幼石序 二三一
送左未生南歸序 二三五
贈淳安方文輈序 二三八
贈李立侯序 二四三
送鍾勵暇寧親宿遷序 二四六
辛酉送鍾勵暇南歸序 二五○
送馮文子序 二五三
送宋潛虛南歸序 二五七
送稚學士蔚文出守西川序 二六一
孫徵君傳 二六三
白雲先生傳 二七○
高節婦傳 二七四
沛天上人傳 二七九
左忠毅公逸事 二八四
高陽孫文正公逸事 二八九
石齋黃公逸事 二九三
李剛主墓誌銘 二九六
杜蒼略先生墓誌銘 三○五
王生墓誌銘 三○九
沈編修墓誌銘 三一四
中議大夫知廣州府事張君墓誌銘 三一八
陳馭虛墓誌銘 三二五
鄭友白墓誌銘 三二九
劉篤甫墓誌銘 三三三
佘君墓誌銘 三三七
萬季野墓表 三四○
田間先生墓表 三四九
刑部右侍郎王公墓表 三五五
朱字綠墓表 三六二
王處士墓表 三六六
趙處士墓表 三六九
刁贈君墓表 三七四
杜茶村先生墓碣 三七九
張旺川墓表 三八四
贈朝議大夫李君墓表 三八八
阮以南哀辭 三九二
婢音哀辭 三九六
壬子七月示道希 三九八
先母行略 四○二
沈氏姑生壙銘 四○七
兄百川墓誌銘 四一○
弟椒塗墓誌銘 四一五
亡妻蔡氏哀辭 四一九
別建曾子祠記 四二五
重建陽明祠堂記 四二九
鹿忠節公祠堂記 四三六
修復雙峰書院記 四三九
將園記 四四四
遊豐臺記 四四八
遊潭柘記 四五一
再至浮山記 四五五
記尋大龍湫瀑布 四五九
題天姥寺壁 四六三
遊雁蕩記 四六七
封氏園觀古松記 四七○
重建潤州鶴林寺記 四七三
重修清涼寺記 四七八
聞見錄(令妻) 四八一
記姜西溟遺言 四八五
獄中雜記 四九一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自 序
導 讀
讀孟子 一
書史記十表後 五
書儒林傳後 一○
書蕭相國世家後 一四
書淮陰侯列傳後 一八
又書貨殖傳後 二三
書漢書霍光傳後 二七
書五代史安重誨傳後 三二
書韓退之平淮西碑後 三六
書柳文後 三九
書李習之盧坦傳後 四二
書歸震川文集後 四六
書孫文正傳後 四九
書盧象晉傳後 五三
書涇陽王僉事家傳後 五七
書潘允慎家傳後 六一
蜀漢後主論 六五
方正學論 六九
原 人 七三
原 過 七七
轅馬說 七九
禮記析疑序 八二
周官...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