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建構香港過去的漁業歷史,認識各地獨有的捕魚方式。
香港原本是個漁村,你知道嗎?
現在的香港早已是商業和服務業為主的城市,可是漁民文化早已經成為香港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平時掛在香港人口邊的俗語如「起錨」、「斬纜」等等都是見證。
漁村是香港最初的出發點,漁業曾經是香港其中一個重要的產業,可惜卻因時代轉變而式微,本書介紹香港不同漁村及特色的捕魚方法,重新審視本土漁民文化。
作者簡介:
張浩賢
資深傳媒工作者,熱愛文化及生態,貪新而不忘舊,愛好遊走山野及舊街老店,認為保育應該包括環境與人文,著有本土工匠文化系列《匠心手作》及《匠心手作2街匠志》及本土飲食作品《本土舊時味》。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從歷史來說,香港本來就是從漁村開始,香港四面環海,土生土長的人本就是過著靠海吃海的生活。雖然時而世易,移山填海,加上社會和政策的不斷改變,漁業在香港地位已不復當年,可是漁業在香港歷史上仍然是不能或缺的一個重要章節。本書希望藉著和香港漁業有關的人物,引申出香港近代漁業的變遷,也作為香港漁業的口述歷史紀錄。
名人推薦:從歷史來說,香港本來就是從漁村開始,香港四面環海,土生土長的人本就是過著靠海吃海的生活。雖然時而世易,移山填海,加上社會和政策的不斷改變,漁業在香港地位已不復當年,可是漁業在香港歷史上仍然是不能或缺的一個重要章節。本書希望藉著和香港漁業有關的人物,引申出香港近代漁業的變遷,也作為香港漁業的口述歷史紀錄。
章節試閱
香港漁民文化
香港是漁村,相信在很多人眼中都會認為是歷史陳跡,現在的香港已經是商業和服務業為主的城市。可是其實在香港,漁民文化一早已經成為香港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平時掛在香港人口邊的俗語如「起錨」、「斬纜」等等都是見證。不過面對歷史洪流,要讓香港人認識自身漁民文化,單靠口耳相傳又豈可成事?曾是香港其中一條重要漁村的索罟灣,正有為致力為推廣香港漁民文化而努力的一個特色地點──南丫島漁民文化村。
普通的村莊大多是建於陸上,可是香港特色的漁村卻可以包含海陸兩部分,而在南丫島索罟灣這一條漁民文化村,正是位處漂浮於海面的魚排之上,在這個佔地接近二千平方米的魚排上,在展示漁民文化和作為一個旅遊點的同時,同時也有繼續進行養魚,維持著魚排應有的功能。
漁港與漁民村
要主理這個由魚排改建成的漁民文化村,漁民子弟自然是最好的選擇,本身就是在南丫島作業的漁民的鄭華明,在2004年毅然離開從上一代已經開始從事的漁業,到這一個以推廣漁業文化為主要的地點任職,為的也是希望更多人可以認識香港的漁業文化。
「現在香港人已經愈來愈少人打魚了,從前香港很多漁民一代繼承一代,很大原因是因為當時生活相對現在清貧,下一代讀書又相對較少,找工作相對困難,為免工資不穩,生活不繼,從前打魚相對比較穩定,所以從前很多的漁民都是子承父業。」就像明哥所言,他本身也是漁民子弟出身。不過到了現在社會發達,香港人生活形式已經改變,人均學歷高,找工作亦較以前容易,也令這種傳承式的行業出現了斷層。
「五十年代香港有超過十萬漁民,現在估計可能少於一萬。打魚本就不是容易的工作,不過從前其實很多方面對漁民都有優惠,才可以令他們繼續打魚。休魚期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又知否這其實是中國大陸的保育海洋資源政策,和香港無直接關係,但是中國政府為了漁民著想,只要漁民申請了一個中國漁民戶口,就可以得燃油補貼,幫助我們這些辛勞作業的漁民。」
不過縱然如此,本地漁民數目日減是不爭的事實,而這些漁民雖然上了岸,但卻依然構成了香港社會的重要部分。
「從前真正水上人一家大小都是在船上生活,直至後來上岸人數漸多,政府就設立了不少所謂的『漁民村』,包括大澳、青衣、西貢和馬灣等等,供漁民的家庭居住,讓漁民的妻子和子女可以上岸居住,也因而令漁民的教育水平得以改進,因為最初漁民的小孩居於船上,常常都要四處去,難以到學校讀書。而這些村到後期也形成了一些獨特的漁民社區。」
南丫島與香港仔
或者現今的人香港,對這些曾經是漁民村的地方已經沒有太多感覺,可是要數香港依然富有漁村風味的地方,卻總有人會想起香港仔,而事實上香港仔,對於港島南區和外面一帶的外島來說,的而且確是一個匯聚各方人仕的漁業重鎮。
「當時我們雖然是在南丫島附近打魚,可是因為島上都沒有太多的資源,所以當遇上了要補給燃油和糧食,又或者是要維修漁船的時候,南丫島的漁民大部分都會回到資源和設備較為充足的香港仔,甚至轉而定居於香港仔。其實大部分香港南面的水域,都是以香港仔作為補給的中心點,也因此而令香港仔成為了一個聚居了大量水上人的重要商貿地點。不過當中水上人又未必一定是漁民,也可以是修船工和做其他買賣的人,只要是在船上生活,靠海討生活的都叫水上人。」正因如此,現在明哥也是居於香港仔附近的鴨脷州上。
雖然聚居的地點一致,但是捕魚的地點卻有所不同,雖然根據明哥所言,香港的水界並不算太大,但是因為南丫島的漁船大多相對屬於較為小型的罟仔艇,體型小之餘工具亦只適用於沿岸的地區,不能到太遠的離岸水域,所以作業的地區多數是由南丫島出發,南到大小鴉州或浦台,東則會到東坪州和黑岩角等地,再加上部分在南丫榕樹灣沿岸附近以刺網作業的小刺網艇,就構成了南丫島的大部分作業漁民的作業範圍。
不過雖然範圍方面主要是在香港的南面,但是因應環境和季節的不同的,南丫島的漁民收穫也會不同,在夏天的魚穫會以烏頭、鯔魚、黃魚等等,而冬天則會有白飯魚,但在漁民眼中,白飯魚是很具代表性的一種魚穫,因為正宗的白飯魚是沒有肚,即是看不到腸贜的,有肚就漁民已經不會將之稱為白飯魚的了。
漁民文化在香港
漁民曾是香港一大主要人口,知識又豈止一條白飯魚?近年來本土文化盛行,令更多人開始重新留意本地漁民的術語,例如「大細撈便」,即是船頭來計算的左右方,這是因為在海上無任何指示,若只說左右的話,很容易出現混淆,所以水上人多用稱之為「艇頭」的船頭作指示,以清晰的指出方向。
但其實在香港,水上人的文化其實十分複雜,這是因為水上人只是一個統稱,當中包括了來自中國不同區域的移民,蜑家、海豐、福建、保安等等來自中國不同沿海城市的漁民來到香港,雖然同樣是打魚為生,卻有著各自的傳統,混合出香港獨有的水上人漁民文化。
而這些漁民的傳統,不少更流傳到現在,而之所以這些傳統得以流傳,根據來自保安的明哥所言,其實和漁民本身的特質有關。
「漁民因為流動性強,居無定所,大部分時間都是以船為家,也是因為這樣令其下一代比較少機會讀書,知識水平相對地較為低,性格方面亦相對地保守和緊慎,加上傳承的風氣盛行,令其更加能將傳統得以保留。除此之外,因為打魚始終都是要看天氣和海流決定漁獲多少,也令水上人更相信神祗保佑,所以不論是天后誕還是譚公誕,水上人都會有盛大的慶祝儀式。」
直到現在,雖然香港已經沒太多真正的水上人,但是他們食然在香港的文化中留下了很重要的一頁,就像當你想起「反艇」、「埋街食井水」等等的香港本土俗語的時候,就會記得漁民文化其實一早植根在香港人的社會當中。
回味漁民生活
傳統漁船—水上人的家
自從有了漁民村,香港已經絕少一家大小都居於船上的水上人,擁有傳統生活設備的漁船更加是少之又少。不過在漁民文化村,依然有一部既設有傳統漁民生活設備,而且仍可以正常運作的漁船,讓大家可以重新體驗到水上人的家庭生活。
花仔房內的葫蘆
通常水上人在船上的房間都會以大人和小孩來區分,小孩子的通常被稱為花仔房,因為船上的物資缺乏,通常都沒有太多的傢俱,但是有一件東西卻是必備的物品,那就是葫蘆了。或者有人以為葫蘆是一些和宗教或信仰有關的物件,但是其實它卻是具有實用的功能,因為通常在漁船上,父母都要捕魚或進行相關的工作,未必能長期看顧小孩,於是就會將葫蘆綁在小孩背上,就算不幸墮海,都可以有一個浮泡,減少遇溺危險,可以逆是傳統的小孩救生衣。
傳統漁具大觀
引倉板
一塊白色的魚型木板,外表簡單平凡,但卻是本地漁民的傳統智慧所在,因為那正是捕捉倉魚的最好幫手—引倉板。因為白倉天性愛群游,為了讓倉魚聚集,所以就會將這塊倉魚形,而且能在水面上下擺動的板放入水中,吸引倉魚游近而將其一網打盡。
傳統魚探機
現今科技發達,雷達和魚探機可以輕易檢測到水深和水底的狀況,但是傳統漁民在未有高科技的工具時,這一個傳統工具就有著同樣的功能。綁在最底的小鉛球不但;能指示出水的深度,其底部小孔更能將海床的沙泥挖起,讓漁民知道水底狀況並使用合適的捕魚方法。
香港漁民文化
香港是漁村,相信在很多人眼中都會認為是歷史陳跡,現在的香港已經是商業和服務業為主的城市。可是其實在香港,漁民文化一早已經成為香港歷史文化的一部分,平時掛在香港人口邊的俗語如「起錨」、「斬纜」等等都是見證。不過面對歷史洪流,要讓香港人認識自身漁民文化,單靠口耳相傳又豈可成事?曾是香港其中一條重要漁村的索罟灣,正有為致力為推廣香港漁民文化而努力的一個特色地點──南丫島漁民文化村。
普通的村莊大多是建於陸上,可是香港特色的漁村卻可以包含海陸兩部分,而在南丫島索罟灣這一條漁民文化村,正是...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