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講座臺灣民族主義比爾蓋茲黃仁勳張忠謀楊双子吉本芭娜娜讀冊選讀AI工作術東京都同情塔獨裁者聯盟手機成癮枡野俊明蔡璧名最透明的故事文學關鍵詞讀書共和國75折起
暫存清單
二手徵求

電影藝術與社會(一)批判理論明鏡下的電影社會史(2016年修訂版)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史文鴻

評價
1收藏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定價:NT$ 680

本商品已絕版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限量贈品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電影藝術與社會(一)批判理論明鏡下的電影社會史
批到理論明鏡下的電影社會史《上》本書的目的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透過映象及聲音的分析方法,提供讀者對電影語言全面的認識,包括色調、構圖、鏡頭選取、剪接、聲音與影像的關係等;再進一步是探討經典電影之中,不同導演所表現的電影手法和風格、電影意念及其美感之複雜的判斷;最後是透過分析理解不同重要電影浪潮所表達的人生、社會及價值觀,及其如何繼承過去及推展出電影創作新的社會及文化意義。本書是整個研究及著作計劃的第一部份,由電影誕生到次大戰;第二部份會處理二次大戰至六十無代的法國新浪潮;而第三部份會處理新好萊塢、法國及德國後新浪潮的發展,至東歐的社會批判、解體及重新融和,最後是全面探討到第三世界的電影及社會思想的突破。

作者簡介:

史文鴻

簡介:
生於香港,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博士研究課題為社會美學,特別以電影藝術價值作學術研究及探討之中心。曾任教於香港浸會學院(今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嶺南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現任台灣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及媒體藝術研究所教授。研究課題為批判社會理論、價值論、電影史、電影美學、大眾文化及文化研究等。

個人作品:
《媒介與文化》(1989)
《史文鴻的大眾文化批判》(1992)
《史文鴻的電影評論》(1992)
《西方當代美學: 問題分析與理解導向》(1992)
《史文鴻的社會文化批判》(1993)
《媒介與文化》(1993)
《電影文化、理論和批判》(1995)

電影雙周刊 執行編輯
香港《號外》 執行編輯
台灣《號外》 總編輯
《明報周刊》 執行編輯
曾任亞洲電視編劇及電影製片、編劇、副導演、導演、策劃、監製
《等待黎明》、《生死線》、《殭屍返生》、《義本無言》、《喋血江湖》、《慾燄濃情》、《強姦案中案》...等等

出版:
《風暴前線》(1998)
《1970s》(2010)
《尋港》(2013)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