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跨國商貿企業的創新與超越
創辦於1906年的利豐,從千年商港廣州出發,開啟了自己的「海上絲綢之路」,以香港為中轉站,源源不斷地將中國的產品輸往美國、歐洲及世界各地。
直至1950年代,香港經濟轉型,中間商的生存空間日益縮小,利豐於是調整經營策略,將業務從單純的採購代理向供應鏈管理的上、下游延伸。
1980年代至21世紀初,隨著香港廠商將其生產工序和產業向全球各地擴散,集團也將其採購網絡擴展至全球各地,演變成為全球供應鏈管理者的角色。
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歐洲經濟低迷,世界經濟的發展重心逐步向亞太地區轉移;加上全球電子商務的急劇發展,以及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等,令國際經貿環境出現大幅轉變。面對新時代和新挑戰,2012年更名為「馮氏集團」的利豐集團如何進行全球佈局,未雨綢繆、把握機遇,本書將娓娓道來。
作者簡介:
馮邦彥,廣東鶴山人,暨南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曾任暨南大學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所長(2000至2007年)、暨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2005至2008年)。現擔任的社會及學術職務包括: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廣州市人民政府決策諮詢專家、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北京)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學術顧問,以及廣東經濟學會副會長、廣東港澳經濟研究會副會長、廣東省第三產業研究會副會長等。其研究成果深受有關當局、學界與業界的肯定與重視。
馮教授曾於1987至1994年期間應聘赴香港,任香港東南經濟資訊中心有限公司經濟分析員等職,長期從事香港經濟、香港資本與財團、香港經濟史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香港英資財團(1841-1996)》(1996年)、《香港華資財團(1841-1997)》(1997年)、《澳門概論》(1999年)、《香港地產業百年》(2001年)、《香港金融業百年》(2002年)、《香港產業結構研究》(2002年)、《百年利豐:從傳統商號到現代跨國集團》(2006年)、《香港企業購併經典》(2008年)和《厚生利群:香港保險史(1841-2008)》(2009年)等。曾在《經濟研究》、《世界經濟》、《經濟學動態》、《當代亞太》等學術期刊發表約150多篇學術論文。
章節試閱
第六章 從利豐到馮氏:轉型與拓展
為了釐清整個集團和上市公司利豐有限公司的業務關係,經過慎重考慮,集團決定:從2012年8月1日開始,總部設在香港、核心業務涵蓋全球消費品市場的整個供應鏈管理的各個環節(包括採購、分銷、零售和物流)的集團控股公司──利豐(1937)有限公司,改名為「馮氏控股(1937)有限公司」,因而,整個集團亦相應地改組為「馮氏集團」(Fung Group)。而馮氏集團旗下最主要的上市公司──利豐有限公司的名稱則維持不變。
過去10年來,全球的經貿環境及商業發展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先是2008年美國次按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海嘯,因應形勢發展,美國總統奧巴馬宣佈制定製造業出口5年倍增計劃,推動美國製造企業重回本土發展;繼而是歐洲國家爆發持續的主權債務危機,歐元區經濟持續陷入低迷及不景之中,國際出口市場增長明顯放緩。與此同時,全球電子商務快速崛起,對傳統商貿業務的發展構成了衝擊;跨國公司在國際市場的爭奪更趨激烈;而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火車頭」的中國經濟則進入了增長從高速轉向中速發展的「新常態」。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對馮氏集團的業務發展構成了影響。然而,有「危」就有「機」。面對衝擊,馮氏集團及旗下各公司沉著應對,順勢而為,積極推動業務的轉型和拓展,創新供應鏈管理,取得了新發展。
從利豐到馮氏集團的發展
利豐公司的名稱,是由它的兩位創辦人馮栢燎與李道明,從自己的名字各取一字組成,即由李道明的「李」和馮栢燎的「馮」兩字的諧音——「利」與「豐」組成,寓意「利潤豐盛」,英文名稱則為「Li & Fung」。1946年,利豐由馮氏第二代接手,李道明退出利豐,但利豐公司並沒有更換公司名稱。這種做法當時在國外並不常見。香港著名的英資洋行太古公司,1867年在上海創辦時,公司英文名稱為Butterfield & Swire Co.,以反映巴特菲爾德和施懷雅兩個家族的合作關係。後來,巴特菲爾德家族退出公司,公司英文名稱改為John Swire & Sons Ltd.。不過,馮氏家族並沒有這樣做。
不過,踏入21世紀後,隨著集團各項業務的發展,特別是從事採購業務的上市公司利豐有限公司,與集團的其他業務——即由利豐(1937)有限公司所統領的整個集團其他業務,在名稱上給外界造成一定的混淆,這在某種程度影響整個集團的發展。為了進一步釐清整個集團和上市公司利豐有限公司的業務關係,經過慎重考慮,集團決定將其控股公司——利豐(1937)有限公司,改名為「馮氏控股(1937)有限公司」,自2012年8月1日開始,整個集團亦相應地改組為「馮氏集團」(Fung Group),核心業務涵蓋全球消費品市場的整個供應鏈管理的各個環節(包括採購、分銷、零售和物流)。而馮氏集團旗下最主要的上市公司——利豐有限公司的名稱則維持不變。
馮氏集團主席馮國經表示:「(實施這一策略)最主要的考慮,就是要消除外界、特別是國際商界對利豐有限公司和利豐集團業務之間的混淆,以利於推動整個集團各項業務的進一步發展。除了從事採購的利豐有限公司以外,其餘的各個公司均以馮氏集團統領。」實際上,國際間有很多知名企業都有過此種經歷,例如1998年德國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和美國三大汽車公司之一的克萊斯勒公司合併,就改名為「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2007年德國戴姆勒與美國克萊斯勒合作結束,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又再次更名為「戴姆勒股份公司」。當時,就有評論指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需要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與時俱進的調整,從而給相關的股東和利益集團更清晰的認識,以獲得更多的信心與支持。」
當然,有評論也指出,改組為馮氏集團以後,「似乎家族企業味道濃了」。對此,集團主席馮國經表示,家族化沒有什麼不好,我們的哲學是,利豐有限公司是公眾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往往受到股東和社會輿論的壓力,需要交出業績,這使它的策略一般從中短期出發。而家族私人公司沒有這種壓力,可以從更長線的角度考慮公司的長遠發展,從容佈局。
企業的代際傳承
馮氏集團作為一家百年企業,至今已經歷了馮氏三代,不僅打破「富不過三代」的宿命論,而且成功地發揚光大,發展成為現代化跨國集團、全球供應鏈管理者。當然,作為華資家族企業,馮氏集團仍然面對著一項挑戰,就是如何將現有的這套優良的商業經營模式和公司治理模式繼續傳遞下去。與所有華資家族企業一樣,接班的問題無疑將成為馮國經、馮國綸兄弟需要考慮的最重要問題之一。實際上,早在2001年,馮氏第四代已陸續進入公司工作,在公司的各個部門接受實踐的磨練,並做出令人滿意的成績。
2009年以來,面對全球金融海嘯和國際經貿環境的轉變,馮氏集團利用具挑戰性的這幾年,加速進行公司的內部改革和轉型。為配合業務架構的重組,2011年5月18日,利豐貿易董事局宣佈集團管理層新安排:自即日起由樂裕民出任集團總裁及行政總裁,馮國綸出任執行副主席,而馮國經則將於2012年股東週年大會退任公司主席職務,屆時由馮國綸接任。馮國經作為馮氏集團主席,將專注帶領其他馮氏家族控股業務進一步發展。同時,配合利豐貿易架構的轉變,公司將有9位新升任的總裁負責管理公司旗下貿易、物流及分銷業務三個環球業務網絡。其中,馮國經的長子、利豐貿易執行董事馮裕鈞出任利豐歐洲業務總裁。
當時,集團主席馮國經表示:「利豐發展至今的規模,已達致需要一個全新組織架構的階段。有關安排旨在令利豐可更有效地管理其多元化且發展迅速的環球業務。」他並明確表示:「這次的變動,是為了令利豐日後可以順利過渡至新一代管理層(transition to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anagement),而作出的安排。」事實上,早在2007年,利豐董事總經理馮國綸在一個公開場合曾明確表示,他與哥哥馮國經都主張精英領導,如果馮家第四代有能力掌管利豐,他們便會是接班人。很明顯,這次管理層重組就是要落實有關的戰略安排。2014年7月,利豐貿易再次進行業務改組,將公司內的品牌分銷業務,以「利標品牌」的名義分拆在香港上市,由利豐總裁樂裕民出任利標品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樂裕民同時辭去利豐貿易行政總裁職務,由公司執行董事馮裕鈞接任,主管公司全面業務。至此,馮氏第四代正式站出公司的前台。
馮裕鈞現年42歲,早年赴美國深造,先後獲得美國哈佛學院文學學士、東北大學會計碩士及工商管理碩士學位,並獲得美國註冊會計師資格。畢業後,馮裕鈞曾在普華永道任會計師,其後在美國矽谷創辦IT公司,一度將業務發展到亞洲的韓國、新加坡、香港、台灣等6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員工亦來自世界各地,從最初的6人發展到150人,堪稱微型跨國公司。2001年,馮裕鈞返回香港進入利豐,應父親的要求從業務採購員做起,一做就是兩三年。馮裕鈞後來回憶說:「以我之前的工作經驗,我本來可以擔任公司較高層職位,但我是從基層做起。這幾年雖然很辛苦,但使我對公司業務有了深入的認識,獲得寶貴的實踐經驗和員工的認同。(父親的)這個決定非常好!」馮裕鈞先後在成衣、硬貨等部門任職,既在一線又在後勤工作,並從香港轉到美國、歐洲等地,熟悉了公司業務的各個環節。
2008年,馮裕鈞出任利豐貿易執行董事,負責歐洲業務。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爆發。當時,恰好碰到公司在歐洲的一個主要客戶、全球數一數二的德國零售商Karstadt & Quelle(後改名為Arcandor)宣佈破產。這家公司每年的營業額高達200億歐元,因此破產帶來的衝擊可謂前所未有。儘管利豐貿易只是中間商的角色,但壓力都轉移到利豐這裡。面對危機,馮裕鈞與他的團隊幾個月來披星戴月地工作,包括協助裁員、重組業務,通過從其他供應商轉部分訂單或貸款,以協助這些供應商渡過難關等等,經過半年時間最終妥善處理了危機。
馮裕鈞事後回憶說:「經過這件事後,我彷彿成長了10年。」他並表示:「我很幸運,在工作後的20多年間,經歷了互聯網熱潮和泡沫突滅、經歷了2003年的『非典』和2009年的全球金融海嘯。這些對我來說都是極為寶貴的人生經驗。它們也造就了我的個性,現在我每遇到困難就更有活力和幹勁,我知道它們會給我帶來更多的人生經歷和經驗。」馮裕鈞於2010年出任利豐歐洲總裁,主管歐洲品牌分銷業務;2012年出任公司營運總監,負責公司的環球基礎設施工作,2014年出任利豐貿易行政總裁。經過13年的磨練,馮裕鈞開始從父輩們的手中逐步接過家族企業的「接力棒」。
對此,馮裕鈞深感責任重大。他表示,作為家族的第四代,他首要的責任是要傳承從曾祖父馮栢燎創業以來所形成的企業文化,包括One Family(將公司視作一個大家庭)、謙虛、具創新的企業家精神等。他並表示,利豐貿易目前儘管已經屬於全球最大的貿易跨國集團之一,但所佔全球市場份額仍很小,僅為5%,因此,公司仍然有龐大的發展空間,對此抱有充分的信心。馮裕鈞表示,要把自己的知識、經歷(會計、IT、傳統市場、新興市場),和父輩們(父親馮國經、叔叔馮國綸及其團隊)的豐富管理經驗,很好地結合起來,將傳統的經營業務融入新的理念、新的技術、新的創新,在進一步發展已有優勢業務的同時,積極開拓新業務、新市場。同時,要進一步簡化公司結構,使之既能保持大公司的規模,又能擁有小公司的靈活性、創新性,從而將公司業務推向新的發展階段,創造出新的業績。
為了順利實現企業的代際傳承,馮國經、馮國綸兄弟看得更遠。在2010年,就啟動了一項名為「PMD」的項目(Program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馮國經稱為集團的「黃埔軍校」計劃。該項計劃著眼於馮氏未來的長遠發展,為馮氏建立「人才庫」,目標是通過培訓建立公司未來發展的人才梯隊,這些人才必須有國際視野,深刻瞭解世界貿易營商環境,並且熟悉馮氏各個業務環節,包括採購、經銷、零售和物流等業務,可以勝任集團全球各地的分公司的管理業務,迎接不同的挑戰。該計劃在全球招聘學員,標準是這些人必須有企業家精神,認同馮氏企業文化,並且在不同行業有3至5年的實踐工作經驗。2010年,PMD項目從全球1,300個申請中挑選了43位為第一期學員。目前項目已進行了6年,先後培訓出128位學員,其中86%都選擇留在集團工作。這項高瞻遠矚的計劃,反映了馮氏的掌舵人已開始為集團未來幾十年的可持續發展,早作準備。
接班問題歷來是全球華商家族企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成功接班並將家族事業發揚光大的馮國經、馮國綸兄弟深明此中道理。目前,馮氏兄弟正值盛年,然而他們已以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謀略,為馮氏集團能夠順利過渡至新一代管理層,為集團的長遠發展,未雨綢繆,鋪路搭橋。
第六章 從利豐到馮氏:轉型與拓展
為了釐清整個集團和上市公司利豐有限公司的業務關係,經過慎重考慮,集團決定:從2012年8月1日開始,總部設在香港、核心業務涵蓋全球消費品市場的整個供應鏈管理的各個環節(包括採購、分銷、零售和物流)的集團控股公司──利豐(1937)有限公司,改名為「馮氏控股(1937)有限公司」,因而,整個集團亦相應地改組為「馮氏集團」(Fung Group)。而馮氏集團旗下最主要的上市公司──利豐有限公司的名稱則維持不變。
過去10年來,全球的經貿環境及商業發展模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先是2008年美國...
作者序
序言
2016年,在馮氏集團(原利豐集團)創辦110週年之際,很高興馮邦彥教授再次執筆,詳述了集團超過一世紀的發展史。馮教授以其細膩的筆觸,描述了馮氏由110年前一個傳統商號到今時今日跨國商貿集團的發展歷程。教授對公司不同業務部門進行大量的資料搜集及深入訪問,將馮氏四代及馮氏員工如何創業、守業,面對困難時如何應對等,以生動的方式為讀者展現鋪陳。
馮氏集團原名利豐集團,由先祖父馮栢燎與李道明先生合資,於1906年11月28日在廣州沙面成立。公司的名稱由李道明的「李」和馮栢燎的「馮」兩字的諧音「利」與「豐」組成,寓意「利潤豐盛」。利豐開業之初,以外銷陶瓷為主業,並兼營古董及工藝品。其後,利豐逐步將外銷的業務擴展到竹器、藤器、煙花、爆竹,以及玉石和象牙等手工藝品,生意很快走上軌道。
20世紀30至40年代,日本侵華,廣州淪陷,先祖父馮栢燎將利豐遷移至相對安全穩定的香港。及後香港也宣告淪陷,利豐的業務陷於癱瘓。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先父馮漢柱領導公司,恢復業務。翌年,利豐輸入了一種香港從來沒有過的新產品——原子筆(Ballpoint pen)。原子筆是美國公司在二戰末期發明的一種新產品;戰爭結束,利豐就立即將這一產品空運來港銷售,成為全港出售原子筆的第一家商號。利豐將這一新產品命名為「原子筆」,使人們聯想結束二戰的原子彈,取原子彈代表先進科技的意思。而這一名稱仍沿用至今。
20世紀50年代開始,香港經濟起飛,製造業發展開始蓬勃。到60年代,利豐已從40年代時只有數十名職員的小型公司,發展成為一家擁有數百家海外客戶,以及採購網絡遍及香港逾1,000家工廠的貿易公司。70年代初,胞弟馮國綸和我先後從美國返港加入利豐。為了配合宏觀商貿環境的改變,我們利用從美國學到的先進管理理論,對利豐進行了一次哈佛案例式的研究,由此發現了公司在內部結構、會計部門等方面存在需改善之處。我和國綸隨即著手策劃歷時兩年的改革,之後更於1973年將利豐成功上市,成為公司邁向現代化企業的里程碑。
1978年,內地實施改革開放,為利豐帶來極大的發展機遇。當時,香港很多工廠將勞動密集的生產工序遷移內地,其他為製造業提供的生產性服務如會計、物流、包裝等則留在香港,於是,香港逐步發展為生產性服務中心。面對這種新興的離岸生產模式,利豐與時並進,以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手段,管理已遷移到內地的工廠網絡,為客戶提供採購及相關服務。
踏入21世紀,隨著內地改革開放成果漸見,香港與內地的接觸也越見頻繁。2003年,內地與香港簽訂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協議(CEPA),從2004年起對香港開放服務業。利豐把握機會,成為最早一批在CEPA框架下進入內地的外資服務業公司。現時,集團在全球逾40個國家設立了300多個辦事處及配送中心,擁有15,000多家供應商環球採購網絡,全球僱用約45,100名員工。在新經濟及商業模式不斷創新的時代,利豐也逐漸將工作交予下一代,以新思維帶領公司,以面對新時代的挑戰。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洗禮,利豐的核心業務已發展至涵蓋貿易、零售、分銷及物流。為了進一步釐清整個集團業務和上市公司利豐有限公司的業務關係,經過慎重考慮,集團決定從2012年8月1日起,將「利豐集團」改組為「馮氏集團」。而馮氏集團旗下最主要的上市公司利豐有限公司的名稱則維持不變。
非常感謝馮教授邀請我為本書作序。如果說一個企業的發展歷程可以反映香港的近代史,相信馮氏集團正是如此一個企業。馮氏與近代港人經歷了相同的年代,見證了相同的歲月,我相信很多讀者會在這部企業發展史中找到共鳴。於我而言,這部企業發展史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皆因沒有書中敘述的家族幾代人的努力以及員工的耕耘,我們便無法跨過歷史多次危機,也就無法成就今天的馮氏。
最後,我希望藉著為教授寫序的機會,向先輩們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敬意,並對所有對集團作過貢獻的同事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馮國經
馮氏集團主席
2016年5月
序言
2016年,在馮氏集團(原利豐集團)創辦110週年之際,很高興馮邦彥教授再次執筆,詳述了集團超過一世紀的發展史。馮教授以其細膩的筆觸,描述了馮氏由110年前一個傳統商號到今時今日跨國商貿集團的發展歷程。教授對公司不同業務部門進行大量的資料搜集及深入訪問,將馮氏四代及馮氏員工如何創業、守業,面對困難時如何應對等,以生動的方式為讀者展現鋪陳。
馮氏集團原名利豐集團,由先祖父馮栢燎與李道明先生合資,於1906年11月28日在廣州沙面成立。公司的名稱由李道明的「李」和馮栢燎的「馮」兩字的諧音「利」與「豐」組成,...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早期發展:利豐的「海上絲綢之路」
第二章 現代化與專業化
第三章 馮漢柱與「黑貓」牌煙花
第四章 走向世界:利豐的全球供應鏈管理
第五章 馮氏集團授權品牌營運業務
第六章 從利豐到馮氏:轉型與拓展
第七章 馮氏在中國內地的發展
第八章 企業責任與可持續發展
第九章 發展願景
附錄 利豐大事記
序言
第一章 早期發展:利豐的「海上絲綢之路」
第二章 現代化與專業化
第三章 馮漢柱與「黑貓」牌煙花
第四章 走向世界:利豐的全球供應鏈管理
第五章 馮氏集團授權品牌營運業務
第六章 從利豐到馮氏:轉型與拓展
第七章 馮氏在中國內地的發展
第八章 企業責任與可持續發展
第九章 發展願景
附錄 利豐大事記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