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是司馬光領銜修撰的歷史名著,全書兩百九十四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記載了戰國初年迄於五代末葉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宋神宗賜名「資治通鑑」。顧名思義,即史學要「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所以在選用史料以及敘述方面,「專取關國家盛衰,繫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全書內容緊扣於「治、亂、興、衰」四字上。《資治通鑑》吸收《左傳》、《漢紀》,以及紀傳史敘事的優點,在政治軍事中關注禮樂、曆數、天文、地理及經濟、文化等面向,並極力描繪各種戰爭場景,是一部內容豐富的編年通史。
《資治通鑑》的史學價值主要有三:(1)幫助人們貫通古今、以史為鑑。對於瞭解歷史、總結歷史,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2)按年月日記事的方式編纂,讓讀者能夠掌握大勢,並將一定時期歷史演變的概貌展現在讀者面前;(3)廣泛收集史料,遍及正史、雜說,種類達三百餘種,更添內容的豐富與價值。
本書由張大可、韓兆琦等多位學者教授共同點校注譯。正文以清胡克家本為底本,參考章鈺校記與當今研究成果釐定文字。每卷開頭皆有「題解」,指出該卷大事內容,「章旨」則以注釋段落首尾完備的大事件為單元,述與評結合,提示重要史事。「注釋」詳盡明確、「校記」勘校嚴謹、「語譯」通順流暢。卷末則有「研析」,評點大事、總結史實。真正達到普及學術,雅俗共賞,對於專家學者與一般讀者,都有極大的幫助。
本冊記載漢紀二十八(西元三年)至漢紀三十五(西元四六年)間的大事。
作者簡介:
張大可,重慶市長壽縣人,生於一九四○年。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畢業,曾任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甘肅省中青年歷史學會會長、北京外國語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中國《史記》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主要從事中國歷史文獻學和秦漢三國史的教學與研究,發表有論文百餘篇,出版個人學術專著《史記研究》、《三國史研究》、《中國歷史文獻學》等近十部,並獲得全國及省級社科優秀圖書獎。
韓兆琦,天津市靜海縣人,生於一九三三年。一九五九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一九六二年復旦大學古典文學研究生畢業。歷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兼職有中國《史記》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著有《史記箋證》、《新譯史記》等二十餘種相關著作,為著名的《史記》與傳記文學研究專家。
章節試閱
卷第三十六
漢紀二十八 起昭陽大淵獻(癸亥 西元三年),盡著雍執徐(戊辰 西元八年),凡六年。
【題 解】本卷記事起西元三年,迄西元八年,凡六年史事,當漢平帝元始三年,至孺子嬰王莽居攝三年。本卷詳載王莽代漢的過程。元始三年,王莽藉呂寬事件興大獄,進行大屠殺,消滅政敵,王政君太皇太后被王莽玩於股掌之上,既是護身符,又是擋箭牌。元始四年,王莽稱宰衡,狂妄地比德伊尹、周公。元始五年加九錫。元始六年,王莽稱「攝皇帝」,並毒死平帝,改立幼君孺子嬰。王莽篡國奪位之心,已是路人皆知。接著,王莽當了三年代理皇帝,鎮壓了宗室劉崇等人,以及地方的反抗。王莽認為篡國條件成熟,藉口天降祥瑞,萬民請願,他順天應人即真稱皇帝,改國號為新。王莽玩弄政治權術,一步一步問鼎,堪稱曠世奸雄。
孝平皇帝下
元始三年(癸亥 西元三年)
春,太后1遣長樂少府2夏侯藩、宗正3劉宏、尚書令平晏納采4見女。還,奏言:「公女漸漬德化5,有窈窕6之容,宜承天序7,奉祭祀。」太師光、大司徒宮、大司空豐、左將軍孫建、執金吾8尹賞9、行10太常11事‧太1中大夫劉秀及太卜12、太史令13服皮弁14、素積15,以禮雜16卜筮17,皆曰:「兆18遇金水19王相20,卦21遇父母得位22,所謂康彊之占,逢吉之符也23。」又以太牢24策告25宗廟。有司26奏:「故事27:聘28皇后,黃金二萬斤,為錢二萬萬29。」莽深辭讓,受六千三百萬,而以其四千三百萬分予十一媵30家及九族31貧者。
夏,安漢公奏車服制度32,吏民養生、送終、嫁娶,奴婢、田宅、器械之品33,立官稷34,及郡國、縣邑35、鄉36聚37皆置學官38。
大司徒司直陳崇使張敞孫竦39草奏,盛稱安漢公功德,以為宜恢40公國令如周公,建立41公子令如伯禽42,所賜之品亦皆如之,諸子之封皆如六子43。太后以示羣公。羣公方議其事,會44呂寬事起。
初,莽長子宇非45莽隔絕衛氏46,恐久後受禍,即私與衛寶通書,教衛后上書謝恩,因陳丁、傅舊惡47,冀得至京師。莽白太皇太后,詔有司褒賞中山孝王后,益湯沐邑48七千戶。衛后日夜啼泣,思見帝面,而但益戶邑。宇復教令上書求至京師。莽不聽。宇與師吳章及婦兄呂寬議其故,章以為2莽不可諫而好鬼神,可為變怪以驚懼之,章因推類49說令歸政衛氏。宇即使寬夜持血灑莽第,門吏發覺之。莽執宇送獄,飲藥死。宇妻焉50懷子,繫獄,須產子已51,殺之。甄邯等白太后,下詔曰:「公居周公之位,輔成王之主,而行管、蔡之誅52,不以親親害尊尊53,朕甚嘉之!」莽盡滅衛氏支屬54,唯衛后在。吳章要斬55,磔尸東市門56。
初,章為當世名儒57,教授尤盛,弟子千餘人。莽以為惡人黨,皆當禁錮58不得仕宦,門人59盡更名他師60。平陵云敞61時為大司徒掾62,自劾63吳章弟子,收抱章尸歸,棺斂葬之,京師稱焉。
莽於是因呂寬之獄,遂窮治黨與64,連引素所惡者悉誅之65。元帝女弟敬武長公主66素附丁、傅,及莽專政,復非議莽。紅陽侯王立,莽之尊屬67。平阿侯王仁,素剛直。莽皆以太皇太后詔,遣使者3迫守68,令自殺。莽白太后,主暴病薨69。太后欲臨70其喪,莽固爭而止。甄豐遣使者乘傳71案治72衛氏黨與,郡國豪桀及漢忠直臣不附莽者4,皆誣以罪法73而殺之。何武、鮑宣及王商子樂昌侯安74、辛慶忌75三子護羌校尉76通、函谷都尉77遵、水衡都尉78茂、南郡太守辛伯79等5皆坐死80。凡死者數百人,海內震焉。北海逢萌81謂友人曰:「三綱82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東都城門83,歸,將家屬浮海84,客於遼東85。
莽召明禮86少府宗伯鳳87入說為人後之誼88,白令公卿、將軍、侍中、朝臣並聽,欲以內厲89天子而外塞90百姓之議。先是,秺侯金日磾91子賞92、都成侯金安上93子常皆以無子國絕,莽以日磾6曾孫當及安上孫京兆尹94欽紹其封95。欽謂「當宜為其父、祖立廟,而使大夫主賞祭也967。」甄邯時在旁,廷叱97欽,因劾奏98欽「誣祖不孝,大不敬。」下獄,自殺。邯以綱紀國體99,無所阿私100,忠孝尤著,益封千戶。更封安上曾孫湯101為都成侯。湯受封日,不敢還歸家,以明為人後之誼。
是歲,尚書令潁川鍾元為大理102。潁川太守陵陽103嚴詡本以孝行為官,謂掾史104為師友,有過輒閉閤自責105,終不大言。郡中亂。王莽遣使徵詡,官屬數百人為設祖道106,詡據地107哭。掾史曰:「明府吉徵108,不宜若此!」詡曰:「吾哀潁川士,身豈有憂哉!我以柔弱徵,必選剛猛代。代到,將有僵仆109者,故相弔110耳!」詡至,拜為美俗使者111,徙隴西太守112。平陵8何並113為潁川太守。並到郡,捕鍾元弟威114及陽翟115輕俠116趙季、李款,皆殺之。郡中震栗117。
【章 旨】以上為第一段,寫王莽鞏固權勢後,藉呂寬事件興大獄,進行大屠殺,排除政敵。太皇太后被王莽玩弄於股掌之上,既是護身符,又是擋箭牌。
【注 釋】1太后 指元帝王皇后政君。王莽的姑母,今為太皇太后。2長樂少府 官名,執掌太皇太后所居長樂宮的事務。3宗正 官名,執掌皇族事務。由宗室充任,秩中二千石。4納采 男家備禮到女家求婚稱納采,為古代婚姻六禮之一。古代在確定婚姻關係的過程中,有六種禮儀程序,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稱為「六禮」。5漸漬德化 此言莽女日受德教感化,有良好的道德修養。漸漬,沾染;感化。德化,德教。6窈窕 美好。7天序 帝王的世系。8執金吾 官名,執掌警衛京師。皇帝出行時,則掌護衛和儀仗。9尹賞 字子心,鉅鹿郡楊氏縣(今河北寧晉)人,歷任長安令、江夏太守、右輔都尉、執金吾等。傳見《漢書》卷九十〈酷吏傳〉。10行 暫時兼任或代理。11太常 官名,執掌禮樂、宗廟、祭祀及文化教育等事。12太卜 官名,太常屬官,執掌卜筮。13太史令 官名,太常屬官,執掌天時曆法。14皮弁 冠名,用白鹿皮製作的禮帽。15素積 細褶白布衫。16雜 共同。17卜筮 古時預測吉凶,用龜甲求兆稱卜,用蓍草求卦稱筮,合稱卜筮。18兆 用龜甲占卜時,燒灼龜甲後呈現出的裂紋,叫做兆。古人用兆象判斷吉凶。19金水 我國古代把構成各種物質的複雜成分概括為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並用生、剋來說明它們之間互相轉化和制約的關係,稱為五行。依五行相生說,金生水,故以「金水」喻指交情深厚。20王相 陰陽家以王、相、胎、沒、死、囚、廢、休八字與五行、四時、八卦等遞相搭配,以表示事物的消長更迭。兆遇五行當其時者為王,王所生為相,故王相表示物得其時。王,通「旺」。興盛。此言卜得正值兩情交厚之時的吉兆。21卦 用蓍草稈依照一定的規則排列組合所成的形狀,叫做卦。古人用卦象判斷吉凶。22父母得位 依《周易》,乾為天、為君、為父,坤為地、為后、為母。《周易‧泰卦》下乾上坤,表明天下行而就地,地上行而就天,「上下交而其志同」。君、后,即天下的父、母。此言筮得上下交和,父母各得其位,兩情交融,志同道合的吉卦。23康彊之占二句 康彊、逢吉,語出《尚書‧洪範》:「汝則有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謀及庶人,謀及卜筮。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士從,庶民從,是之謂大同。身其康彊,子孫其逢吉。」是說你若有重大疑難問題,首先要自己認真考慮,然後與卿士商議,再後聽取庶民意見,最後進行卜筮。如果意見皆同,則自身安康強健,後世子孫大吉大利。占、符,徵兆。逢,大。24太牢 古代祭祀,以牛、羊、豕三牲皆備為太牢。25策告 焚策書祭告宗廟。26有司 主管部門的官吏。27故事 先例;舊日的辦事成例。西漢呂太后規定,皇后聘禮,黃金二百斤,馬十二匹;夫人聘禮,黃金五十斤,馬四匹。呂太后自己打破了規定,為兒子惠帝劉盈下聘財禮用黃金二萬斤,折合錢為兩億。王莽所依舊例,即呂太后逾制之例。28聘 確定婚姻關係。此指行聘禮。29為錢二萬萬 漢代一金折值萬錢,黃金二萬斤則正好折值二萬萬錢。30媵 陪嫁女子。31九族 以自己為本位,上推至四世高祖,下推至四世玄孫,稱九族。此言王莽接受六千三百萬錢,用其中的四千三百萬錢分給隨其女入宮的十一個女子之家和家族中的貧困人家,自己僅受錢二千萬。32車服制度 車乘及衣冠服飾的禮儀等級制度。33品 等級。34官稷 天子祭祀五穀神的場所。歷代王朝建國後必先立社稷以祭土、穀之神。劉邦建漢,立社稷,又單立官社以祭土神。至此,經王莽奏請,始立官稷。35邑 皇太后、皇后、公主的封地。36鄉 縣下行政區域單位。漢承秦制,大致十里一亭,十亭一鄉。37聚 村鎮。38學官 學校。39孫竦 張敞孫張竦。官至丹陽太守,封侯。莽敗,為農民軍所殺。40恢 擴大。此言應該擴大王莽的封國,使其如同西周初年周公姬旦的封國一樣大小。41建立 指封侯立國。42伯禽 周公子。周初分封,封周公於魯。周公留京師,輔佐周王治理天下,長子伯禽就封於魯,為魯公。此言分封王莽之子,使其如同周公之子伯禽一樣享有封國。43六子 周公的其他六個兒子。周公六子分別封於凡、蔣、邢、茅、胙、祭。44會 正好遇上。45非 不贊成;批評。46衛氏 指平帝生母中山孝王后衛姬及衛氏親族。哀帝死,無嗣,迎中山王劉衎入繼帝位,是為平帝。王莽專國政,恐帝外家奪其權,於是拜帝母衛姬為中山孝王后,帝舅衛寶、衛玄賜爵關內侯,帝女弟三人賜號曰君,使其皆留居中山,不得至京師與帝相見。隔絕衛氏,即指此。47丁傅舊惡 丁指哀帝生母丁太后,傅指哀帝祖母傅太后。哀帝時,外戚丁氏、傅氏勢盛,傅太后興獄迫害中山王馮太后(平帝祖母),馮太后自殺。48湯沐邑 收取賦稅以供個人奉養的封邑。49推類 猶「類推」,即比照同類事物來推究事理。此言因變怪而推言歸政衛氏的道理。50焉 王宇妻名。51須產子已 等待生完孩子。懷孕期間不執行死刑。52管蔡之誅 西周初年,武王死,成王幼,武王弟周公輔佐成王治理天下。武王弟管叔、蔡叔勾結殷紂之子武庚叛亂,於是周公東征,殺武庚,誅管叔,放蔡叔。53親親害尊尊 親愛親人而損害尊奉尊貴的人。此謂以骨肉之情而損害君臣大義。第一個親字、尊字,作動詞用。54支屬 親屬。55要斬 古代酷刑名,將犯人肢體從腰部砍斷為兩截。要,古「腰」字。56磔尸東市門 將吳章之屍在東市門分裂示眾。磔,分切成塊。東市,長安九市之一。市有門,按時啟閉,供出入市場。此言將吳章腰斬後,在東市門陳屍示眾。57當世名儒 吳章研治《尚書》,為博士。58禁錮 禁閉,勒令不准做官。59門人 弟子;學生。60更名他師 改稱他人為師。61云敞 字幼孺,右扶風平陵縣(今陝西咸陽西北)人,以大司徒掾收章屍歸葬,人高其節。後為中郎諫大夫。王莽建新,官魯郡大尹。傳見《漢書》卷六十七。62掾 官府中佐吏的通稱。63劾 揭發過失或罪行。此言云敞自劾為吳章弟子之罪。64窮治黨與 徹底追查懲治同黨的人。65連引素所惡者悉誅之 把一向厭惡的人都株連到案中全部殺掉。連引,株連。66敬武長公主 元帝妹。原配張湯玄孫張臨,臨死後改嫁薛宣。哀帝時,公主依附外戚丁、傅二家,疏遠王氏,並出言指責王莽專權。如今王莽藉治理呂寬事件株連公主,公主服毒自殺。67尊屬 輩分高的親屬。王立是王莽的親叔父,故稱「尊屬」。68迫守 逼迫監督。69主暴病薨 公主突然得病死了。主,指敬武長公主。暴病,突然發病。古代害人至死,稱暴病薨。多發生在政治謀殺事件中。70臨 哭弔。71傳 驛站的馬車。72案治 查辦。73法 依法懲處。74王商子樂昌侯安 王商,字子威,涿郡蠡吾縣(今河北博野西南)人,父王武為宣帝舅,封樂昌侯。父死,商襲侯。成帝時官至丞相,因不依附外戚王氏,而為王鳳誣奏淫亂事免官,發病嘔血死。傳見《漢書》卷八十二。樂昌侯安,王商死,長子王安襲爵為樂昌侯,官至長樂衛尉、光祿勳。王莽藉呂寬事件誅殺異己,株連王安,安自殺。75辛慶忌 (?西元前一二年)字子真,隴西郡狄道縣(今甘肅臨洮)人,元帝時任張掖、酒泉太守,成帝時官至執金吾、左將軍。因不依附王莽,三子皆在呂寬事件中被殺。傳見《漢書》卷六十九。76護羌校尉 官名,負責對羌族的監護防衛。77函谷都尉 官名。函谷,關名,在今河南新安東北。都尉為武職,漢於厄塞關隘設關都尉,率兵把守。78水衡都尉 官名,執掌上林苑。79辛伯 辛氏族人。80坐死 坐罪處死。81逢萌 字子康,北海郡都昌縣(今山東昌邑西)人,明陰陽,通《春秋》,一生隱而不仕。傳見《後漢書》卷八十三。82三綱 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83東都城門 西漢長安每面三門,共十二城門,東面最北的城門叫宣平門,又叫東都門。東都門外是出城東行的交通要道。84將家屬浮海 帶上家屬渡海。將,攜帶。浮海,渡海。浮,水上航行。85客於遼東 客居於遼東。客,寄居。遼東,郡名,治所在今遼寧遼陽。86明禮 通曉禮儀制度。87宗伯鳳 人名,時任少府。88入說為人後之誼 入宮為平帝講解一個人過繼給別人為繼承人的道理。按宗法制度,若小宗支子立為大宗的繼承人,稱「為人後」。誼,同「義」。所謂為人後之誼,指支子立為大宗的繼承人以後,當尊事大宗之親,不得再顧念小宗的私親。89厲 同「礪」。勸勉。90塞 遏止。91金日磾 (西元前一三四前八六年)字翁叔,本為匈奴休屠王子,漢武帝時歸漢,賜姓金,官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忠誠篤實,為武帝寵信。武帝崩,與霍光同受遺詔輔幼主,為光副,封秺侯。傳見《漢書》卷六十八。92子賞 金日磾子金賞。日磾死,賞嗣侯。昭帝時為奉車都尉,宣帝時為太僕,元帝時為光祿勳。賞死無子,國除。至此,王莽封金日磾曾孫金當為秺侯。93金安上 字子侯,金日磾的弟弟金倫之子。宣帝時官至建章衛尉,封都成侯。安上死,子金常嗣侯。常死無子,國除。至此,王莽封安上孫金欽為都成侯。金欽,為金常三弟金岑之子。94京兆尹 官名,漢代京畿地區的行政區域,分為左馮翊、右扶風、京兆尹三個部分,合稱三輔。管轄京兆尹地區的行政長官也叫京兆尹,職權相當於郡太守。95欽紹其封 金安上之孫金欽承繼了都成侯。紹,繼承。96當宜為其父祖立廟二句 當是賞弟金建之孫,欽是安上子金明之子。當、欽都是以支子繼大宗,為賞、常之後。欽欲尊其私親,就先借金當為話題,提出應在封國為其私親父、祖立廟,而大宗之廟由封國的大夫負責祭事。此違支子繼大宗為人後者不得顧念私親之義,遭甄邯叱斥。97廷叱 在朝廷當眾大聲斥責。98劾奏 上奏彈劾。99綱紀國體 維護國家體制;維護國家綱紀。100阿私 徇私。101曾孫湯 金安上的曾孫。金湯父金涉,涉父金敞,敞為金安上次子。102大理 官名,原名廷尉,哀帝時改稱大理,執掌刑法。103陵陽 縣名,縣治在今安徽青陽南。104掾史 官府中分曹治事的屬吏。105閉閤自責 此言嚴詡視屬吏為師友,屬吏有過,則詡閉門自我反省,始終不大聲指斥屬吏。閤,小門。此指門。106祖道 餞行。祖,原來是祭祀名,人出行前祭祀路神稱祖道,後因稱人外出前餞行為祖道。此言屬吏為詡設宴餞行。107據地 以手按地。古人席地而坐。此言詡身體前俯,兩手按地,俯伏而哭。108吉徵 美好的徵召。意指徵調回京,升遷官職。109僵仆 倒下。此指死亡。110弔 傷痛。111美俗使者 官名,執掌宣揚教化,使風俗淳美。112徙隴西太守 調任隴西太守。徙,調遷。隴西,郡名,治所在今甘肅臨洮。113何並 字子廉,右扶風平陵縣(今陝西咸陽西北)人,初為長陵縣令,後升任隴西太守。並任地方官,不畏豪強,嚴明法度,人高其志節。嚴詡治潁川不力,調何並改任潁川太守。卒於官。傳見《漢書》卷七十七。114威 鍾元弟鍾威。郡屬吏,貪贓值千金。鍾元求情減其死罪,並不從,派吏追至洛陽殺之。115陽翟 縣名,縣治在今河南禹州。116輕俠 輕財重義、捨命勇為的人。117震栗 恐懼顫抖。栗,通「慄」。發抖。
【校 記】1太 據章鈺校,乙十一行本作「大」。2為 原無此字。據章鈺校,甲十六行本、乙十一行本皆有此字,今據補。3者 原無此字。據章鈺校,甲十六行本、乙十一行本、孔天胤本皆有此字,今據補。4者 原無此字。據章鈺校,甲十六行本、乙十一行本、孔天胤本皆有此字,今據補。5等 原無此字。據章鈺校,甲十六行本、乙十一行本、孔天胤本皆有此字,張敦仁《通鑑刊本識誤》同,今據補。6日磾 原無此二字。張敦仁《通鑑刊本識誤》以為當有此二字,今據補。7也 據章鈺校,甲十六行本、乙十一行本無此字;孔天胤本作「事」字,張敦仁《通鑑刊本識誤》同。8平陵 原無此二字。據章鈺校,甲十六行本、乙十一行本、孔天胤本皆有此字,張敦仁《通鑑刊本識誤》同,今據補。
【語 譯】孝平皇帝下
元始三年(癸亥 西元三年)
春,太皇太后派長樂少府夏侯藩、宗正劉宏、尚書令平晏到王莽家下聘禮,並面見他的女兒。夏侯藩等回到長樂宮,上奏說:「安漢公的女兒受德教感化,有美麗的容貌,適宜繼承帝王的世系,承奉祭祀。」太師孔光、大司徒馬宮、大司空甄豐、左將軍孫建、執金吾尹賞、行太常事兼太中大夫劉秀,以及太卜、太史令等眾官員,都戴鹿皮帽,穿細褶白布衫,按照禮儀一起占兆和占卦,然後,眾官員一起把占兆和占卦的結果上奏說:「龜兆顯示金生水,王生相,卦相顯示父母各得其位,可以說是本身安康強健,子孫大吉大利的徵兆。」又用太牢和策書祭告宗廟。主管官吏奏報說:「依照先例,皇后的聘禮,黃金二萬斤,折合錢是二萬萬。」王莽執意推讓,接受錢六千三百萬,而把其中四千三百萬分給十一個被選為陪嫁女子的家人和王氏九族中的貧苦人。
夏,安漢公王莽上奏乘車及衣冠服飾的禮儀等級制度,以及全國官吏平民有關養生、送終、嫁娶和奴婢、田宅、器械等方面的等級,又設置祭祀五穀稷神的神廟,還在各郡國、縣邑、鄉聚都設置學官。
大司徒司直陳崇命張敞的孫兒張竦起草奏章,盛讚王莽的功德,認為應當增加王莽的封國采邑,使其像周公當年一樣,分封王莽的長子,也應當像周公的兒子伯禽一樣,所賞賜之物的數量和品級,也都要比照他們,其他兒子的封賜也應當像周公的六個兒子一樣。太后把奏章交給大臣們看。大臣們正在商議這件事時,正好遇上發生了呂寬事件。
當初,王莽長子王宇不贊成王莽隔離衛氏,害怕以後要受到報復,就私下與衛寶通信,讓衛后上書謝恩,稍帶著陳述丁、傅兩家從前的罪惡,希望能召到京師。王莽稟報太皇太后,下詔讓主管官員褒揚賞賜中山孝王后,增加湯沐邑七千戶。衛后日夜哭泣,想和平帝見面,卻只是增加封邑的戶數。王宇又慫恿她上書,請求來京師。王莽不聽從。王宇又和老師吳章以及內兄呂寬商議其中的緣故,吳章認為王莽不能勸諫,但他喜好鬼神,可用災異變怪之事來驚嚇他,吳章就根據災異變怪而類推,勸說王莽將政權交給衛氏。王宇就讓呂寬在夜裡拿血塗灑王莽的住宅,看門的官吏發覺了此事。王莽逮捕了王宇送進監獄,王宇服毒藥而死。王宇的妻子呂焉懷有身孕,被關進監獄,應等生了孩子後殺掉她。甄邯等稟報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下詔說:「安漢公身處周公的地位,輔佐像周成王這樣的幼主,而施行周公對管叔、蔡叔那樣的誅殺,不因為骨肉私情而損傷君臣的大義,朕很讚賞他!」於是王莽把衛氏親屬全部處死,只留下衛后。腰斬了吳章,在東市門分屍。
當初,吳章是當代名儒,傳授學業很盛,學生千餘人。王莽認為他們都是惡人的黨徒,都應該禁錮起來,不得做官。因此,學生們都改稱他人為師。平陵人云敞當時任大司徒掾,自己上書彈劾是吳章的學生,替吳章收屍回來,用棺材收殮埋葬,京師人都稱讚他。
王莽於是利用呂寬獄事,就徹底追查呂寬的同黨,牽連他平素所厭惡的人都殺害。漢元帝的妹妹敬武長公主一向依附丁、傅兩家,王莽專政後,又不滿意王莽。紅陽侯王立,是王莽的親叔父。平阿侯王仁一向剛強正直。王莽都以太皇太后的名義頒下詔書,派使者監督逼迫,讓他們自殺。王莽稟報太皇太后,說敬武長公主暴病身亡。太皇太后要親臨她家祭弔,因王莽竭力阻止而作罷。甄豐派使者乘驛馬車前往各地清查處理衛氏同黨,郡國的豪傑以及仍效忠漢朝的忠直之臣,凡不依從王莽的人,都被誣陷有罪而遭殺掉。前任前將軍何武、前任司隸校尉鮑宣,以及王商的兒子樂昌侯王安、前任左將軍辛慶忌的三個兒子:護羌校尉辛通、函谷都尉辛遵、水衡都尉辛茂,以及南郡太守辛伯等人,全都因罪處死。此次共計殺死數百人,天下震驚。北海人逢萌對朋友說:「君臣、父子、夫婦的倫常都已喪盡,若再不離開,大禍就要臨頭!」說完後,就脫下官帽懸掛在東都城門上,回家後,攜帶家屬乘船過渤海,客居遼東。
王莽召通曉禮儀制度的少府宗伯鳳入宮向平帝講述為人後者不得顧及私親的道理,並稟報太皇太后令公卿、將軍、侍中及朝廷文武百官都來聽講,王莽是想藉此對內勸勉天子,對外遏止百姓的議論。在此之前,秺侯金日磾的兒子金賞、都成侯金安上的兒子金常,都因為沒有兒子而封國被廢除,王莽就讓金日磾的曾孫金當和金安上的孫兒京兆尹金欽分別繼承他們的爵位。金欽說「金當應當給他父親、祖父建立祭廟,而派大夫主持伯祖父金賞的祭祀。」甄邯當時正在旁邊,當廷叱責金欽,於是上奏彈劾金欽「欺騙祖先不孝,犯了大不敬之罪。」金欽被關進監獄,在獄中自殺了。甄邯因為維護國家綱紀,不徇私情,忠孝特別突出,因此增封邑一千戶。另封金安上的曾孫金湯為都成侯。金湯受封的當天,不敢回家,以明為人後的道義。
這一年,尚書令潁川人鍾元改任大理之職。潁川郡太守陵陽人嚴詡當初因為對父母孝順而被舉薦做官,他把掾、吏等屬官當做老師和朋友,遇有過失,就閉門自責,從來不說誇大的話。郡中騷亂。王莽派遣使臣徵召嚴詡,郡府官吏數百人,設宴為嚴詡餞行,嚴詡兩手按地哭泣。掾、吏說:「朝廷徵召您,這是美好的徵召,不應當這樣!」嚴詡說:「我是為潁川人悲傷,我自身哪有憂愁啊!我因柔弱被徵召,一定會選派一位剛猛的人來接替。接替的人到任,必定會有人死亡,所以悲傷啊!」嚴詡到了京師,被任命為美俗使者;改任隴西太守。何並為潁川太守。平陵人何並到任後,當即逮捕鍾元的弟弟鍾威以及陽翟俠士趙季、李款,將他們都殺掉了。全郡人恐懼顫抖。
卷第三十六
漢紀二十八 起昭陽大淵獻(癸亥 西元三年),盡著雍執徐(戊辰 西元八年),凡六年。
【題 解】本卷記事起西元三年,迄西元八年,凡六年史事,當漢平帝元始三年,至孺子嬰王莽居攝三年。本卷詳載王莽代漢的過程。元始三年,王莽藉呂寬事件興大獄,進行大屠殺,消滅政敵,王政君太皇太后被王莽玩於股掌之上,既是護身符,又是擋箭牌。元始四年,王莽稱宰衡,狂妄地比德伊尹、周公。元始五年加九錫。元始六年,王莽稱「攝皇帝」,並毒死平帝,改立幼君孺子嬰。王莽篡國奪位之心,已是路人皆知。接著,王莽當了三年代理...
作者序
《新譯資治通鑑》序
唐太宗嘗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見歷史具有「鑑往知來」的效果。中國人最注重歷史。在儒家奉為圭臬的十三部經典中,屬於歷史記載者便佔了四部之多;而清代集圖書之大成的「四庫全書」,更將「史部」列名四部第二,足證歷朝統治者對於編修史書之重視。若從文體分,又以紀傳體、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最為人所熟知。而編年體史書的起源最早。編年體始創於春秋,依歷史發生的先後順序加以編撰紀載,較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竹書紀年》,而將之推上頂峰者,則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其記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迄於後周世宗顯德六年,橫跨十六個朝代,時間長達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想要瞭解各朝代的興衰更替、透析歷史洪流的固定脈絡,熟讀《資治通鑑》,絕對有助於貫通古今、記取教訓。
敝局自西元二○○一年規劃出版《新譯資治通鑑》,並覓尋對此方面具有相當研究之專家學者,歷經千辛萬苦,終獲中國歷史文獻研究室主任張大可教授,與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韓兆琦教授首肯,共同承擔本書的注譯工作,並從二○○六年開始陸續交稿。經過多年努力,埋首案牘、辛苦撰稿,終在二○一一年全部稿齊。
二位教授於點校、注譯等各方面著力頗深、極富學術性,對於本書的貢獻實功不可沒。然而此時距規劃出版此書已逾十年,一則相關學術成果迭出,或有新舊爭鳴;二則受社會變遷帶來教育發展、思維變化等諸多影響,現今學子與社會大眾的古文能力已不比從前,一般讀者恐難吸收箇中菁華,如此即行出版,有悖初衷。鑑於二位教授年事已高,故此,敝局特別邀請前北京大學中文系侯忠義教授、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吳樹平先生、北京大學中文系林嵩副教授等多位專家學者,在尊重原稿基礎上,針對書中部分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與修改,期使本書汲取新意並深入淺出,以達學術與普及兼備、雅俗共賞之目標。經過諸位學者專家齊心努力,終至圓滿完成。
本書能夠順利出版,要感謝以下諸位專家學者:張大可、韓兆琦、侯忠義、吳樹平、楊振紅、賴長揚、馬怡、駢宇騫、陳抗、魏連科、張文質、林嵩、汪華龍、滑裕、謝振華、孔令潔、孫秋婷、章鴻昊,共同承擔此一浩大工程。亦要向排校過程中,一同參與相關工作的編輯部同仁致上最大的敬意。因為有大家的通力合作、無私付出,方能使本書順利付梓,不勝感激。本書雖經細心核校,仍恐有所疏漏,尚祈各界方家不吝指教,以使本書俾臻完善。
三民書局編輯部 謹誌
《新譯資治通鑑》序
唐太宗嘗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見歷史具有「鑑往知來」的效果。中國人最注重歷史。在儒家奉為圭臬的十三部經典中,屬於歷史記載者便佔了四部之多;而清代集圖書之大成的「四庫全書」,更將「史部」列名四部第二,足證歷朝統治者對於編修史書之重視。若從文體分,又以紀傳體、編年體與紀事本末體最為人所熟知。而編年體史書的起源最早。編年體始創於春秋,依歷史發生的先後順序加以編撰紀載,較著名的編年體史書有《春秋》、《竹書紀年》,而將之推上頂峰者,...
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新譯資治通鑑》序
導 讀
凡 例
第六冊
卷第三十六 漢紀二十八 西元三至八年 一
卷第三十七 漢紀二十九 西元九至一四年 六一
卷第三十八 漢紀三十 西元一五至二二年 一三一
卷第三十九 漢紀三十一 西元二三至二四年 一九三
卷第四十 漢紀三十二 西元二五至二六年 二五五
卷第四十一 漢紀三十三 西元二七至二九年 三一五
卷第四十二 漢紀三十四 西元三○至三五年 三八一
卷第四十三 漢紀三十五 西元三六至四六年 四三七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新譯資治通鑑》序
導 讀
凡 例
第六冊
卷第三十六 漢紀二十八 西元三至八年 一
卷第三十七 漢紀二十九 西元九至一四年 六一
卷第三十八 漢紀三十 西元一五至二二年 一三一
卷第三十九 漢紀三十一 西元二三至二四年 一九三
卷第四十 漢紀三十二 西元二五至二六年 二五五
卷第四十一 漢紀三十三 西元二七至二九年 三一五
卷第四十二 漢紀三十四 西元三○至三五年 三八一
卷第四十三 漢紀三十五 西元三六至四六年 四三七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