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金錢的方法,
就是映照我們內心的一面鏡子
不累積、不拖欠、不勉強、不被欲望左右
能和金錢愉快的打交道,心靈就會愈來愈豐富 你想要多少錢?
為什麼想要那些錢?
有了這些錢真的就能幸福嗎?
你的幸福又是什麼?
我們之所以對金錢感到不安,常常來自對「金錢」和「自己的人生」沒有確切的了解,以為有錢=安全感=幸福。其實,如果沒有仔細思考到底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不管有多少錢,永遠都會覺得不夠。
被評為「最受世界尊敬的100個日本人」,枡野俊明住持首次從禪的角度,讓我們重新理解金錢和人生的關係:
◎讓金錢流動就是讓緣份流動,緣份帶來新的連結,人生就會變不同,錢也會以各種形式再回來你身邊。
◎錢是連結你與社會的途徑,關係著你的工作、人際等等,不要讓這條途徑堵塞了。
◎「大」不一定最合適,「多」不一定最好,每個人都有「恰如其分」的幸福。
這是一本重新檢視自己生存之道的書,當我們真正了解自己的所需,徹底知道屬於自己的幸福尺寸,就能從「金錢的不安,未來的擔憂」中解脫,盡情適性的活在每一個當下,創造屬於自己的富足人生。
作者簡介:
枡野俊明
曹洞宗德雄山建功寺住持,多摩美術大學環境設計學科教授、庭園設計師。大學畢業後在大本山總持寺修行。
枡野俊明以禪的思想與日本的傳統文化為基礎,展開「禪庭」的設計創作,獲得日本國內外很高的評價。曾以庭園設計師身份獲頒文部大臣藝術類新人獎,並獲德國聯邦功勳十字勳章。
2006年被「News Week」日本版雜誌選為「最受世界尊敬的100位日本人」之一。主要的庭園設計作品有加拿大東京大使館、CERULEAN TOWER東急酒店日本庭園、柏林日本庭園等等。
主要的著作有《你所煩惱的事,有九成都不會發生》)、《不生氣的心》、《禪的簡單生活主張》、《禪的「心靈大掃除」》、《一句禪語,悟出人生》《一日一禪語,日日是好日》等等。
譯者簡介:
郭清華
淡江大學東方語文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日文主編,一直沒有離開翻譯的崗位。譯有《殺人人形館》、《魔神的遊戲》、《我愛廚房》及《天璋院篤姬》等推理、文學小說,及其它生活散文和實用書。
章節試閱
首先,你試著放手百分之一了嗎?
● 物慾癖治得了嗎?
「已經擁有很多了,而且明知道不是必要的東西,卻還是一次又一次地想得到、買回家。要怎麼樣才能改善這樣的個性呢?」
有人這樣問我。但我覺得這種情況不是個性的問題,這種情況是癖性的問題。那麼,要如何治療這種癖性呢?
我的回答是:
「首先,在你擁有的東西裡拿出其中的一件,把那件東西丟了。只是百分之一也沒有關係。不是突然要你放棄很多東西,就從百分之一開始放棄吧!」
舉例來說,打開你的衣櫥看看!
裡面的衣物恐怕在一百件以上吧?
從外套到毛衣、襯衫,不同季節的各種衣服,全部合起來算的話,或許有一百件。
這麼多的衣服,其中一定有買回來以後,一次也沒有穿過的吧?甚至還有買回來後就忘了它的存在的衣服。
可是,也不管已經有這麼多衣服了,一旦上了街,看到新的衣服又想買。老實說,這不全然是你的問題,因為商家也出了很多花招來吸引客人買東西。
那些充滿誘惑力的廣告,會一再勾起你的購物慾。會不會被商家的廣告吸引,就全看自己的定力了。
再回來說要如何治療物慾癖,我覺得就從放手你衣櫥裡的一件衣服開始!
要放手一百件衣服裡的半數,是非常困難的事。除了非放手不可的狀況外,要丟棄普通生活中的半數物品,確實很難辦到,我也覺得沒有那麼做的必要。說起來,連一次就放手百分之十的東西都很困難。
一百件衣服裡要放手十件,會讓人很猶豫,但是,只放手一件的話,應該是辦得到的事情。
你一定有覺得可能不會再穿的衣服吧?或買回家後,才覺得並不適合自己衣服?
請你就放手那件衣服。
或許你會覺得:一百件裡只放手了一件,那沒有什麼差別吧!
不,有差別,至少你會實際地感到放手一件衣物的感覺。放手之後,你會知道你的生活並沒有什麼改變,而且還能感到放手之後的清爽感。
這一步與改善物慾癖有很大的關係。
買想買的東西,當然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但是,放掉手裡一件物品的清爽感,也是很痛快的。
整理沒有必要的東西,讓整個房間變得清爽,而置身在那樣清爽的房間裡,人的心也會自然地清爽起來。當你發現丟棄東西也能帶來喜悅時,很奇怪的,你的慾望就會變少了。
● 無私心而放手的錢,一定會再流轉回來
放手一點點東西的這件事,或許也可以用在金錢上。
例如:現在錢包裡有一萬圓,走在路上的你,看到了車站前有抱著募捐箱的孩子們。孩子們對你說:「請幫助紅羽毛募捐行動。」於是,你的心裡油然湧出想要幫助的心念。
但是,要拿出自己一萬圓的百分之十,也就是一千圓,恐怕是需要勇氣的,會覺得有點捨不得。
捐錢這種事沒有必要勉強。不過,若是只捐一萬圓的百分之一,也就是只捐一百圓的話,應該會不假思索地爽快拿出來捐!我覺得這樣就可以了。
少了一百圓,對生活不會造成任何影響。可是,還是有人連一百圓也很在意,即使是很少的錢,也不願意從錢包裡掏出來。因為一百圓可以買一罐罐裝的咖啡了。
這樣的想法當然也沒有錯,可是,連百分之一都不能放手的人,結果就是執著心太強了。執著心這種東西愈強,就愈會讓自己痛苦。
何謂對錢放手呢?
並不是說要你把錢丟到水溝裡,也不是要你隨便輕率地亂撒錢。放手的錢,是指用在自己以外之人身上的錢。
例如捐錢給有困難的人;或者,給公司的同事們買點小土產,都算是把錢用在自己以外的人身上。不是為了滿足自己本身或慾望的錢,是為了別人而使用出去的錢,都是放手的錢,那樣的錢是貴重的錢。
還有,沒有私心而放手的錢,最後一定還會回到自己的身邊。
這個意思並不是錢變多了,然後回到自己的錢包裡,而是錢變成了溫暖而體貼的心,變成金錢無法衡量的東西之後,回到我們的身邊。一點點地放手金錢,幸福就會一點點地靠過來。我認為世事確實如此。
用錢也有優先順序
● 現在,「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所謂的「當下的優先順序」。那是指:這個時期應該做的事情、現在的自己必須做的事等等的先後順序。
大致說來,十幾歲應該是以求學、運動為優先的時期,為了踏入社會要累積知識養成強健的體魄,所以這是第一步。
二十幾歲出社會,是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的時期。尋找人生的伴侶,也是這個時期裡的重要事件。
一旦結婚,守護家庭則比什麼都重要。而有了孩子之後,如何確實地教養孩子,會成為那個時期優先考慮的重點。人生的每個季節,都必須面對不同的重要事情。確實地認識到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人生當中有暫且放下工作,以養育孩子為優先的時期吧?也有暫且把組織家庭放一邊,先努力充實自己的時候吧?
以何者為優先的順序,是誰也不能幫誰決定的事。這是只有你自己本人最清楚,最必須知道的事。
沒有人會對你說「現在的你必須優先做○○事」之類的話,所有應該做的事情先後順序,都必須由自己做決定。為什麼呢?因為現在是多元化價值觀的時代。
從前的人到了三十歲就一定要趕快找個結婚對象,到了三十五歲就必須生養下一代。但現在已經不是那樣的時代了,四十歲才生小孩也沒有關係,或許有人到了五十歲才想結婚。要先做什麼事,全由自己做決定。
就某個層面來說,現在是一個非常自由的時代。但正因為自由,所以一定要確實地看清楚自己的人生。
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人生的優先順序要怎麼排列?人,有必要經常思考這樣的問題。
但人生的優先順序,與金錢的使用之道,有密切的關係。例如:現在的自己應該優先做的事情,就是累積工作的經歷。下定了這樣的決心之後,就會為了累積經歷而不能捨不得花錢充實自己。為了學習,要買很多書;為了收集資訊,要參加各種學習研討會。不要捨不得用在投資自己身上的錢。為了增加自己的見聞,出國去旅行有時也是必要的。
最糟糕的情況就是不清楚充實自己的優先順序。明明知道該做的事情的優先順序,也知道必須花錢在學習第一順位的投資上,但也想花錢投資第二順位、第三順位事情,甚至還想同時投資第四順位的事情。
如果有錢的話,想怎麼花錢投資都可以,只是,如果只有有限的金錢,還要把錢花在第二、第三順位上,那麼第二、笫三順位的事情,恐怕會落得半途而廢。結果就是什麼事情都做不好。這就是無法得到滿足感的原因。
「這個也想做,那個也想做,可是就是沒有錢。」
有些人只會這樣抱怨。我以為會這樣抱怨的人,通常是不明白事情的優先順序,不知道自己現在應該做什麼事的人。因為看不清楚自己現在應該做什麼事,結果當然無法得到滿足感與成就感。
首先應該客觀地看清楚自己的狀況,然後冷靜地從那個狀況中判斷自己該做的事情。如果能因此明確地瞭解現在該做的事情的優先順序,就能集中金錢在第一順位的事情上。在金錢的使用上能夠緊馳有度,就能善用金錢了。
● 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會推移變化的
所謂的人生優先順序,是會轉移、變動的。而且,每一年都會變動。不,或許不是每一年,也有可能只是半年就會變動了。半年前被排在第一順位的事情,半年後或許會轉變成第二順位。
有一個字詞叫「無常」,「無常」的意思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不變的事物」。世事一直在往前移動,一刻也不停。不只世事如此,人心也是如此。
昨天的自己與今天的自己不一樣。昨天最重要的事情,今天變成了次要的事情。
請看看周圍的小事物,諸如此類的情況是絕對存在的。
是「自己太善變了吧」、「自己想做的事情的優先順位一直在變」,一定有人這樣煩惱著。但是,人類本就如此,想法變動是自然的事。昨天的自己本來就和今天的自己不一樣,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是「無常」的。
只是,在瞭解自己一直在改變時,也仍然要堅持內心的信念,集中力量在「這就是第一順位」上。要堅持那個第一順位,邁向只屬於自己的人生。只有那樣的堅定步伐,才能連結自信心。
我想問你:
「你現在最優先該做的事情的是什麼?」
「你現在最想做、內心最渴望的事情是什麼?」
請立刻找出你的答案,並且把錢花在那件事情上。用在那件事情上的錢,就是「活著的錢」。因為那不是別人能判斷的事,所以不要在意周圍的人的想法,要相信自己判斷,並決定那些事情的優先順位。
首先,你試著放手百分之一了嗎?
● 物慾癖治得了嗎?
「已經擁有很多了,而且明知道不是必要的東西,卻還是一次又一次地想得到、買回家。要怎麼樣才能改善這樣的個性呢?」
有人這樣問我。但我覺得這種情況不是個性的問題,這種情況是癖性的問題。那麼,要如何治療這種癖性呢?
我的回答是:
「首先,在你擁有的東西裡拿出其中的一件,把那件東西丟了。只是百分之一也沒有關係。不是突然要你放棄很多東西,就從百分之一開始放棄吧!」
舉例來說,打開你的衣櫥看看!
裡面的衣物恐怕在一百件以上吧?
從外套到毛衣、襯衫,不...
作者序
前言:
使用金錢的方法,就是映照著我們內心的一面鏡子
●有錢就幸福嗎?
首先,我想請問讀者們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現在想要多少錢?」
第二個問題:「你為什麼想要那些錢?」
為了生活在這個社會裡,錢是少不了的東西。還有,為了滿足種種慾望,所以需要錢。大家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所以才想要錢的吧?
「沒有錢也可以活下去。」
「我完全不需要錢。」
或許各位當中也有人會這樣說。但是,我總覺得那不是內心裡的真話。其實,想要得到金錢並不是會被責備的事情。
那麼,我為什麼要問這兩個問題呢?因為我認為一個人對待金錢的態度,與那個人的生活態度有很大的關係。
本書一開始所說的兩個養牛人的故事,目的就是想表現他們對錢的想法。一個人對錢的想法,或許就是可以反映出那個人人生的鏡子。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我提出了那兩個問題。
那麼,現在來談談第一個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應該會有很多種回答吧?
「錢當然是越多越好。能夠拿到手的東西,就要盡量拿到手。」有人如此回答。
「至少要有現在薪水的兩倍,那就好了。」也有人如此回答。或許也會有人說:「現在這樣就足夠了。」
當然,這個問題並沒有所謂正確的答案。因為不管你的回答是什麼,都不會被責備或懲罰。只是,我們可以從那些不一樣的回答中,窺視到不一樣的人生態度。
直接表現出慾望,只想著滿足慾望的人生;覺得只要有錢就可以變幸福的人;明明已經有足夠的收入,卻總是不滿足地抱怨人生的人。在第一個問題的前面,塞滿了各種不同人生觀。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的回答!
為什麼那麼想要錢呢?要拿來做什麼用嗎?這個問題也會有各種不一樣的回答!
「因為有很多錢的話,就可以不用擔心未來」、「因為我想過更奢侈的生活」或「我想買可以向別人炫耀的東西」等等,種種不同的回答。
那麼,請各位再一次認真地想想自己的回答吧!「有了很多錢以後,就真的不必擔心未來嗎?」、「過著比現在更奢侈的生活這件事,對自己來說,到底是怎麼樣的生活呢?」、「向別人炫耀是自己的人生目標嗎?」
請再一次面對這兩個問題,然後想想自己的回答。何者才是內心的真正想法?真的只要有錢就能幸福嗎?執著於﹁金錢﹂這個東西,生活在可以隨意滿足自己慾望中的情況。在那樣的人生裡,你會有真正充實的感覺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無意否定什麼。因為否定這個,與否定你的人生是有關連的。而我,無權否定任何人的人生。所以我才希望各位要認真地想想自己的回答。
●錢與人生必定在某個地方有連結
有時我也會被問到類似的問題。例如說:
「住持先生,請問你對金錢有什麼看法?你是和尚,和尚不會想和金錢有關的事情吧?」
對視修行為人生的僧侶來說,不能有被金錢綑綁的想法。僧侶的修行不是為了賺錢。僧侶要親自走在修行成佛的路上,並把自己的經驗傳遞給世人。走在這條修行道路上的人,不可以在意以金錢為代表的「報酬」。
從前的僧侶有不能娶妻生子的不成文規定,並且過著一生獨身,一心修行的生活。還有,以前的僧侶自己下田耕作,以收穫的作物維生,偶爾也靠施主們的支援。
僧侶們有時也上街托缽化緣,但托缽並不是為了募集金錢。對生活在市井中的人們來說,僧侶們的托缽,是在展現自己的修行,所以不會有很多物質上的收穫。
但市井中的人們有時即使想到寺廟去參拜,卻迫於生活的繁忙,想去也去不了。所以僧侶上街托缽唱誦經文,其實就是代替不能進寺廟的市井之民,在街上唱誦經文。
「謝謝代替我唱誦經文,也請代替我把這點錢,帶到寺廟裡吧!」市井之民就是以這樣的心情,把金錢捐獻給寺廟。這就是僧侶托缽的意義。
修行的僧侶、和尚們沒有多餘的慾望,因為一心只在掃除纏身的煩惱,心中不能抱持任何慾望。飲食方面也謝絕魚、肉,貫徹一湯一菜的原則,因此,僧侶的生活是不需要金錢的,只要有可以維持生活的最基本物質就可以了。任何超過最基本的物質,都是沒有必要的,這就是作為僧侶的人生。
但是,隨著時代的改變,日本從明治時期開始,便允許僧侶可以娶妻生子。所以,對今天的日本人來說,雖然是和尚,結婚生子、組織家庭,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有了家庭以後,僧侶為了維持家庭的生計,金錢就變成必需品。
我自己也有家庭,為了家人的生活,我也需要金錢。孩子們也需要繳學費,並不因為他們是和尚的孩子,就可以不用繳學費。只要是生活在現代的社會裡,為了過著和別人一樣的生活,就會有和別人一樣的金錢支出。
只是,我個人還是維持過僧侶的生活。確實,為了維持家人的生活,和與我在一起修行的和尚們的生活,金錢還是不可少的東西。不過,我所需要的金錢是只要有可以維持基本的生活就可以了。
那麼,前面提出的兩個問題,我自己會怎麼回答呢?
若是「你現在想要多少錢?」我的回答是:「只要可以和家人一起生活,與養活和尚們的錢。」「你為什麼想要那些錢?」則是:「為了可以生活下去。」除了這樣的回答外,我不會有別的回答。
●讓我們重新從「金錢」審視自己的生存方式!
本書的主題是「錢」。對僧侶們來說,我認為這是一個困難的題目。不知道經濟學者們或經營者們會做何回答?但對僧侶們來說,這是一個相當有距離的題目。
不過,我也想過,一個人對待金錢的方式,與對金錢的想法,不就是反映了那個人的人生嗎?一個人的人生是否美好的本源,或許就隱藏在那個人對金錢的價值觀裡面。錢與人生之間,必定在某個地方有所連結。正因為我有這種感覺,所以我想試著挑戰一下這個困難的題目。
「你想要多少錢?」
「為什麼你想要那些錢?」
我想這本書裡,將會不斷地出現這兩個問題,我也想和讀者們一起來思考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這並不是一本教人如何使用金錢的書,也不是勸人如何對待金錢的書。我希望這是一本透過金錢,來重新檢視自己生存之道的書。如果能達到這個目的,那真的是萬幸。
建功寺方丈 枡野俊明 合掌
平成二十八年三月吉日
前言:
使用金錢的方法,就是映照著我們內心的一面鏡子
●有錢就幸福嗎?
首先,我想請問讀者們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現在想要多少錢?」
第二個問題:「你為什麼想要那些錢?」
為了生活在這個社會裡,錢是少不了的東西。還有,為了滿足種種慾望,所以需要錢。大家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所以才想要錢的吧?
「沒有錢也可以活下去。」
「我完全不需要錢。」
或許各位當中也有人會這樣說。但是,我總覺得那不是內心裡的真話。其實,想要得到金錢並不是會被責備的事情。
那麼,我為什麼要問這兩個問題呢?因為我認為一個人對...
目錄
前言/使用金錢的方法,就是映照著我們內心的一面鏡子
.有錢就幸福嗎?
.錢與人生必定在某個地方有連結
.讓我們重新從「金錢」審視自己的生存方式!
第一章 佛教認為金錢是流動的東西
—禪教導我們「金錢」為何物—
禪教導我們要有「知足」之心
.強求沒有的東西,只會讓人心生不滿與壓力
.珍惜、善用手邊的東西
不要把金錢留在自己的身上,要讓金錢流動
.我們生活在互相關連的世界裡
.讓錢財流動,就是讓緣份流動
讓心靈感到真正滿足的用錢方法
.某對夫婦的奢侈
.即使只有少少的錢,也能過得非常幸福而且擁有心靈豐滿的人生
東西用完就丟,等於把心用完就丟
.一支筆成為我的身邊之物,也是緣份使然
.小念想是人生大念想的連接點
沒有因為「獨贏」而幸福的人
.幸福來自人與人的相互關連
.幸福的人與幸福的引導者
懷著喜捨之心過生活
.同時奉獻出私念與香油錢,那才是真正的喜捨
.人人都有喜捨之心
第二章 「使用錢的方法」,一定會反映在人生上
—使用錢的方法、使用的時間、對待錢的方法—
什麼叫做「會用錢」?
.什麼是「讓心靈豐富的用錢法」?
.用錢的方法反映了人生的姿態
節儉的生活與簡單的生活看似相同,其實不然
.使用便宜的東西,過節儉的生活
.簡單的飲食讓身體變美好
用錢也有優先順序
.現在,「你最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會推移變化的
錢的用法也有「非平日與平日」之分
.什麼是「緊馳有度」的用錢法?
.以愉快的心情使用錢,有助於人生與人際關係
精簡錢包的內容,就不會有浪費性的支出
.因為看到了「那個(東西)」,所以變得想要
.瘦身的錢包就是你自己的心
真正的喜歡是不會計算得失的
.興趣與工作的比率是一比九
.用單純的心去對待「非常喜歡」的事物
第三章 錢是連結你與社會的途徑,不要讓這條途徑堵塞了
—關於錢與工作、人、物的關係—
對你而言,工作是什麼?
.人與人的關連,是錢無法取代的
.決定人生好壞的東西不是金錢
工作並非只是為了賺取金錢
.工作可以豐富人生
.因為努力而得到的經驗,一定可以成為我們的財富
外出的時候只攜帶最少量的必要物品
.為什麼沒有拿著東西,就覺得心裡空蕩蕩的?
.「或許是必要的」的東西,有九成是沒有必要的東西
期待回報的人生,終將讓我們的心變得貧乏
.不要把「Give and take」的想法帶入人際關係中
.人生的收支表總是曖昧的
首先,你試著放手百分之一了嗎?
.物慾癖治得了嗎?
.無私心而放手的錢,一定會再流轉回來
與對金錢價值觀差距太大的人結婚,生活會很辛苦
.對金錢的價值觀,就是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開始之前,就應該知道彼此不能讓步的底線
重新評估多餘的交際費吧!
.一百個朋友不如一個可以打從內心信賴的朋友
.無謂的交際不僅浪費金錢,也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第四章 不要被錢左右,不要因錢而動搖,把持住自己的軸心
—如何與物慾、執著相處—
整理分散在內心各個角落裡的物慾的簡單方法
.你現在想要的東西,確實是必要的東西嗎?
.瞭解什麼是「重要的東西」,人就會覺得幸福
為什麼因為錢而感到不安?
.因為過去的事物或還沒有到來的事物而操心,是沒有意義的事
.確實面對不安的瞬間,不安就消失了
控制欲望的簡單方法
.在第三次的時候,才下手買想要的東西
.像風帶走雲一樣的,讓欲望消失吧
因為虛榮心而花錢了嗎?
.不恰當的用錢方法,只會讓自己後悔和自我厭惡
.和自己比,不要和別人比
給自己立下使用錢的「清規」吧
.儘量不要刷卡買東西
.如果能控制得了自己,就不會被欲望左右
比起「獲得」的喜悅,「失去」的恐懼更讓人不安
.有錢卻離幸福很遠的生活
.漸漸散去手中多餘的東西吧!
太在意世上的平均或常識了嗎?
.「平均或「通」是沒有實體的
.幸福不在數字裡,而是在心裡
第五章 更深入地瞭解日本的心、禪的心
—關於真正的「富有」—
錢多、錢少都很好
.對幸福而言,區分優劣是毫無意義的事
.就算只有不多的錢,也很好
主人的用心與客人禮貌
.「招待客人」招待客人的心
.不管是主人還是客人,都要有體貼對方心意的心
你的幸福空間有多大?
.每個人都有讓自己感到恰如其分的舒適範圍
.幸福就在老老實實地向前邁一步之內的地方
有形的東西會留下來,但不是留下財產
.留在心裡的兩個葬禮
.要如何留下自己活過的証明
何謂真正美好的飲食
.表現日本人內心之美的飲食
. 與身心之美息息相關的飲食
試著選擇一下不便利的生活!
. 因為選擇便利而失去使用身體機能的現代人
. 不要依賴物質,要依賴自己本身的力量
沒有錢與不幸福,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
. 發現幸福的捷徑,就隱藏在「負面」的背後
. 幸福不會以金錢或物質的形象存在
結語/錢不過是為了讓人生過得更豐富的道具
前言/使用金錢的方法,就是映照著我們內心的一面鏡子
.有錢就幸福嗎?
.錢與人生必定在某個地方有連結
.讓我們重新從「金錢」審視自己的生存方式!
第一章 佛教認為金錢是流動的東西
—禪教導我們「金錢」為何物—
禪教導我們要有「知足」之心
.強求沒有的東西,只會讓人心生不滿與壓力
.珍惜、善用手邊的東西
不要把金錢留在自己的身上,要讓金錢流動
.我們生活在互相關連的世界裡
.讓錢財流動,就是讓緣份流動
讓心靈感到真正滿足的用錢方法
.某對夫婦的奢侈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