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大數據等新契機出現,重新啟動資訊軟體與服務的發展,資策會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前資策會執行長吳瑞北現身說法,留下任內期間之資策會紀錄;對資策會應該扮演的角色,以及臺灣資訊產業發展的未來懇切建言!
◎前資策會執行長吳瑞北現身說法,留下任內期間之資策會紀錄;對資策會應該扮演的角色,以及臺灣資訊產業發展的未來懇切建言!
物聯網、大數據等新契機出現,重新啟動資訊軟體與服務的發展正是時候!
在這一波產業進化大浪潮裡,資策會(資訊工業策進會)應該扮演什麼角色?
2012-2016期間,吳瑞北擔任資策會執行長,在本書中,他客觀細數三年多來,資策會執行的重要計畫,讓我們得深入且全面瞭解臺灣資訊產業發展的困境與契機,並一窺資策會內部文化與組織轉變。
要客觀細屬資策會的功過,進而瞭解我國資訊產業發展的困境與契機,有什麼機會能比得過剛卸任而剛正不阿的執行長?!──張善政
從吳執行長的報告中,我希望您看到我們創造的價值,留下的身影。──張進福
矽谷軟體十分興盛,臺灣應該學矽谷?
五大創新產業中的物聯網應該連結矽谷創造產業聚落,大家都同意,但如何做、誰來做、從那裡開始做,為何資策會與當權者看法不同?
資策會每年多少也執行兩三百個計畫,結案率百分百,管理效能佳,但為何很少人講的出來,那幾個計畫對社會影響比較大?
只看新聞片面報導或網路爆料,你很難瞭解像資策會這樣的單位,到底在做什麼、想什麼。
為了讓過去與同仁共同努力走過的路、共同堅持過的價值在歷史留下記錄,並讓一般民眾更瞭解臺灣的資訊產業機會與前景,資策會前執行長吳瑞北首次完整報告,想瞭解臺灣在這一波數位科技產業演化的未來進程,你絕不能錯過本書!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4698.pdf
作者簡介:
吳瑞北
專長:無線射頻物聯網、毫米波系統構裝、訊號及電源完整度、電磁相容、科技政策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學士、博士
經歷: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教授(1982.08-今)
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長(2012.12-2016.05)
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主任(2004.08-2007.07)
國科會企劃考核處處長(2002.11-2004.07)
國家高速電腦中心主任(1998.05-2000.04)
比利時根特大學(Ghent Univ.)訪問教授(2009.03-2009.07)
美國加州大學(UCLA)訪問學者(1994.08-1995.07)
美國紐約IBM公司博士後研究(1986.02-1987.01)
學會、獲獎:
臺灣電磁產學聯盟召集人(2010.12-今)
教育部學術獎(2013)
潘文淵傑出研究獎(2013)
中華民國微波學會理事長(2011.09-2013.01)
IEEE台北分會理事長(2007.02-2009.01)
中國電機工程師學會傑出電機工程教授獎(1999)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1990、1993、1995及1997)
IEEE MGA Innovation Award(2010, 創新獎)
IEEE Transactions on Advanced Packaging Best Paper Award, 2009
IEEE Fellow, 2010
IEEE MGA Outstanding Large Section Award(2009, 傑出分會獎)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聯合推薦
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
前資策會董事長張進福
張善政 前行政院 院長
我與瑞北兄有一種奇特的緣分,就是在國科會任職期間,當我有工作異動時,他總是我工作的繼任者。國家高速電腦中心主任是如此,企劃考核處處長亦是如此。所以,雖然我們所學不同,在工作上倒是有不少共同話題,也常有切磋的機會。同時,瑞北兄在出任資策會執行長之前,在報上也常有投書發表高見,主題涉及教育與他的電磁波技術等等,針貶時弊有其獨到的看法。他擔任台大電機系系主任及校務會議代表期間,在校務會議上也常有擇善固執的言論。基本上,瑞北兄是一位實事求是、不畏懼外界壓力的正直人士,值得信賴與尊重。也因此,我當時協助張進福董事長挑選資策會執行長,瑞北兄入選此職,可以說是資策會的福氣。
說到資策會,就不能不談到資策會在我們國家資訊發展歷程所扮演的角色。由「資訊工業策進會」的全名來看,資策會肩負產業技術精進與推廣的責任。回顧今天每年電腦界的大事「資訊展」,就是資策會開始推動以至於成長茁壯,才交給台北市電腦公會接手。今天我們鼓勵年輕人創新,但卻未必知道資策會協助經濟部推動IDEAS 鼓勵創新計畫已經多年,成效顯著。
當然,今天常有人拿資策會與工研院相比較,認為我國資通訊硬體產業已打下半片世界江山,軟體與服務卻無相對成績,認為資策會績效不如工研院。要檢討這個軟體產業發展的問題,政府一開始就設計不當的軟體發包採購制度要負大部分的責任,資策會這個單位即便常常擔任政府的智庫幕僚,也不能承擔這個責怪。在軟體開發機制不健康的情況下,其實資策會能有今天的成績,已誠屬不易。外界常常因為資策會拿了政府大筆經費而責怪資策會與民爭利,整體而言實有欠公允。
資策會大部分的同仁都是具備技術專業、戮力為臺灣資訊發展打拼的人才。臺灣要能在資訊軟體與服務產業上開創新局,資策會角色仍將占有一定的比重,只是定位上需要調整,與民間產業、創意年輕人有更好的界接。要客觀細數資策會的功過,進而瞭解我國資訊產業發展的困境與契機,有什麼機會能比得過剛卸任而個性剛正不阿的執行長?!瑞北兄願意花時間寫這本書,容外界一窺資策會內部文化與組織轉變,瞭解資策會執行的重要計畫,實在是妥善運用資策會資源能力的重要步驟。
我們國家如果在物聯網、大數據等新契機出現時想重新啟動資訊軟體與服務的發展,就必須正視資策會這個寶貴的經驗與人才庫。否則有朝一日這些人才外流,就後悔莫及。
在我們拜讀瑞北兄這本資策會歷史紀錄時,也期盼我國軟體產業能夠借重資策會結合民間各種力量,擺脫過去陰霾,起飛茁壯!
張進福 前資策會董事長
2012年8月到2015年7月我擔任資訊工業策進會第十二屆董事長,再續第十三屆董事長至2016年5月19日止。
擔任董事長純屬志工,我無薪無酬,包括董事會議出席費。
2016年4月7日第十三屆第四次全體董監事會議,我宣布只做到5月19日,讓新的政府在人事安排上頭有開闊空間,斯時經濟部長人選尚未宣布,易言之我的去職決定跟誰後來擔任部長無關,媒體的報導是錯誤的。
決定離開後,我跟吳執行長說結個帳吧,因此才有這本小書,三年多他給資策會及臺灣帶來甚麼價值和貢獻,這本小書告訴您。
我在5月19日召開臨時常務董事會,推舉代理董事長,所以隔天我真的如諾走了。中油林聖忠董事長跟我成了520自己離開的唯二專業人士。
三年多來,吳執行長每周跟我有例行會議,他跟我彙報當周資策會的重要事情,包括心煩的,我也說我的看法,也共同為必要的決定。
三年多來我聽了無數場簡報,專案簡報及各單位業務簡報,讓我瞭解業務及問題,也提出我的看法。我也走訪了散落各處的研究所跟業務處,包括高雄的南區處。
董事會召開前先有會前會,讓我知道議程安排和內容,也做了必要的調整。
每年兩次的前瞻指委會,我也適度參與,包括結束之前聽各專家顧問的觀察及建議報告。
我請企劃處安排「董事長季會」,讓我跟所長處長們定期見面,聽他們報告當季重要工作。
2014年12月8日我在經濟部的產業諮詢委員會議聽了MIC詹文男所長「從IT產業趨勢探討我國資通訊產業發展策略」,觸動了我想走訪傾聽產業領袖的念頭,MIC協助我完成這樣的心願,花了不少時間,也彙整眾多意見的精華,有價值的一份報告。
三年多來,我請企劃處辦了兩次策略會議,一次在淡水漁人碼頭,一次在頭城海邊,與山的翠綠相較我比較喜歡海的壯闊,我們在策略會議上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特別是第二次有許多策略被激盪出來,跟著有「十大建設」,殷切期盼它會被落實。
我躬逢資策會35年,辦了場低調但是溫馨的會慶,在華山。
資策會是李國鼎政務委員創辦的,我們辦了一場成功的創辦人紀念演講會,請中華文化總會劉兆玄會長講了精采的「漢字又一次書同文」,紀念這位對斯土有重要貢獻的異鄉人。
我處理了幾件不得已的事情,砍斷了一些人的好處,阻止了不知節制的需索,當然也得罪了,但這些是我不得不的堅持。
我常提醒我們是穿著民間外衣的公務員,我們是有些彈性及方便,但也被民意高標監督著。
奉勸大家少做無疾而終甚而要花力氣去收拾的事情,三年多來我確實看到了過去一些這樣的事情。
我常要收拾前人留下來的麻煩,但期許不留禍害給後人,這麼多年來這說法經得起檢驗喔。
我常在內部說執行長跟我是政務官,我們來然後我們走,各位才是常住的事務官,最近我更說我們是經濟部請來看顧資策會的褓姆,我也常說我們的所長們是諸侯,而執行長是天子,我更說總部是諸侯們養的必要之惡,因為公司組織治理需要我們這些人,也請各位想想這些話背後的意涵。
從吳執行長的報告中,我希望您看到我們創造的價值,留下的身影。
天佑資策會,天佑臺灣。
名人推薦:聯合推薦
前行政院院長張善政
前資策會董事長張進福
張善政 前行政院 院長
我與瑞北兄有一種奇特的緣分,就是在國科會任職期間,當我有工作異動時,他總是我工作的繼任者。國家高速電腦中心主任是如此,企劃考核處處長亦是如此。所以,雖然我們所學不同,在工作上倒是有不少共同話題,也常有切磋的機會。同時,瑞北兄在出任資策會執行長之前,在報上也常有投書發表高見,主題涉及教育與他的電磁波技術等等,針貶時弊有其獨到的看法。他擔任台大電機系系主任及校務會議代表期間,在校務會議上也常有擇善固執的言論。基...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內化轉型
2012年11月獲董事會通過出任資策會執行長,過去與資策會並沒有互動,只知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組織,與工研院齊名,在過去臺灣資訊化建設歷程居功厥偉。但工研院專注硬體,而資策會偏向軟體。三十多年來臺灣資訊產業發展,硬體迭有佳績,但軟體表現則遜色許多。如何帶領此一歷史悠久組織,在國家經建發展扮演更重要角色,發揮更大貢獻,是上任時必須深思的課題。
「工研院比較像是少林寺,適合學校畢業後先進去磨練技術,學成後到社會打拚;而資策會則是退休前的理想工作選擇。」這是上任前請教對資策會有所了解的台大電資學院同事,本是希望能引薦過去畢業優秀人才為本會效力,沒想到却聽到學生流傳的這種印象。顯見要招募優秀人才培植核心部隊有其難度,短期內也難以做到,因此「穩健中求進歩」,倚賴現有執行團隊,但逐步穩健改革,重整組織文化,是應該要採取的管理策略。
對任何民間組織,財務都是第一要務,沒弄好什麼都不用談。資策會多數主管爭取政府經費的能力強,維持業務並不難。但「先展現能力,再顯示魄力」,財務能更精進,就更易於改革成功。幸賴過去曾在政府服務的機緣,累積不少人脈,尤其與時任科技政委的張善政先生很熟,張後來一路高升至行政院院長,許多新增任務會放心交給資策會辦理,因此經費一路大輻成長,2015年達52.7億,2016年預將達58億元,連績兩年CAGR超過10%,在法人中堪稱翹楚。
財務健全後重塑組織文化,就比較不會有阻力。資策會是非營利組織,不應以追求營收為目的,應該要「買義」,由利己轉成利他思維,成為「受人尊敬,而非受人羨慕」的組織。消極面,要以身作則,從主管起推動儉樸踏實的作風;同人執行計畫要確實,以品質為尚,達到有感績效為目標。積極面,要形成內部創業氛圍,鼓勵同人衍生新公司,增加社會就業,未來甚至有可能發展成領導企業。
三年來已經看到初步成果,衍生創業的例子大輻增加,從「五年一家到一年五家」,表現令許多人刮目相看。各單位執行政府計畫,不再以達成計畫KPI為滿足,而能擇其民眾有感者,積極擦亮並推廣。組織風氣也以儉樸為尚,張董事長常講的「資策會是穿著民間外衣的公務員」,逐漸為大家體認,高階主管福利如出國搭商務艙,開公務座車、飲宴酬酢等,都已取消殆盡。這些措施,短期也許無法立即改變外界對資策會的觀感,但長期一定會看到效果。
人才更是組織長期發展關鍵。消極面,要強化組織紀律,勇於帶頭去除過去沈疴,讓人事管理更上軌道。積極面,則要強化優秀人員招募,尤其是頂尖學校的畢業生,更是兵家必爭之地,一定要加強與各校的合作。三年來,幾位不適任高階人員已處理完成,雖然後續對組織造成不少壓力,但這是資策會浴火重生不能不走的選擇。在吸引優秀人才上,與北部各校已建立完整的學研合作內容與機制,雖不能期待立竿見影,但持之以恆,長期就會看到成效。
打造創業氛圍,成為軟體產業少林寺
從「五年一家」到「一年五家」,2015年連續兩年每年衍生五家公司,資策會已重啟創業基因,持續努力,有望發展為資訊軟體新創產業的最佳培育基地。
工研院過去衍生了不少成功的公司,像台積電、聯電(後來再分出聯發科)等,對臺灣資訊產業發展功勞卓著,無人可以否認,也受到民眾肯定。相反地,資策會成立三十多年,少見民眾所熟知的成功企業,統計過去成立的公司,真正算得上衍生的只有七家,可說是「五年一家」,這種成績與民眾期待甚遠。
網路創業時代已經來了,年青人對網路的興趣愈來愈濃厚,創業將成為經濟部督導法人的最重要績效指標。2013年乃決定以促成內部創業文化為主軸,委託資鼎公司進行「創業星光計畫」。整個計畫於6月6日啟動,第一年共19個團隊報名參加,資鼎邀請顧問及領域專家,培訓會內各單位推薦的菁英團隊。
創業星光計畫第一階段篩選出6組團隊,第二階段再篩選出三家,分別是:智通所Transformer,提供智慧化遠端設備管理解決方案、資安所SEAL,提供第三方資安設備檢測,防止聯網設備的資安漏洞、以及創研所Servolution,蒐集整廠資訊協助業者提高稼動率,並提升供應鏈管理彈性,帶動製造服務模式創新。
針對上述優勝團隊,2014年持續委託資鼎執行「創業星光PLUS計畫」,密集個別輔導並協助引薦投資者,一年內完成創業則提供獎金,挹注創業資本。創研所AppCross團隊企圖心甚高也主動加入輔導,它主要提供紙本書與電子書編輯同步的跨平台App。一年內這四個團隊全部達標實踐,加上當年6月把南港軟體園區的育成部門獨立成資育公司,總計一年內衍生五家。
為持續挖掘新案源,2014年仍然辦理創業星光選拔,改由會內財資處自辦,結合創業星光PLUS計畫,建立一條龍完整推動模式。嗣後2015年又有四家衍生成功,分別是社區能源服務的湛捷綠能,室內圖資定位的北辰吉星通、精密精械智動化的創儀國際,以及Spin-in模式專營職前教育的緯育公司。若再加上成立「國家資通安全研究中心」,維持有五家,可惜該行政法人隔年因政治力介入而取消。
2015年起青年創業風潮勃興,政府也大力鼓勵。資策會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在衍生事業上獲得具體成果,不讓工研院專美於前,可謂在時勢浪頭制得先機。經濟部技術處2015年2月25日特別舉辦記者會,邀請資策會與工研院創業同人現身說法,高度肯定資策會此項努力的成果。
推動衍生氛圍,已改變了資策會的價值觀,學歷、背景不再那麼重要,能產生有產業價值,成功募得資金創業者是王道,這對年輕一代是莫大鼓勵。而資策會推動創業氛圍的歷程,堪為法人轉型典範,可望對經濟部關鍵科專執行思維及模式產生重大改變。此外,資策會每年衍生3-5家新創公司,並持有其部分股權,若有幾家非常成功,未來就有獨立自主運作的機會。
以上內容節錄自《一枝草一點露:再見了,資策會》吳瑞北◎著.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3584698.pdf
第一章 內化轉型
2012年11月獲董事會通過出任資策會執行長,過去與資策會並沒有互動,只知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組織,與工研院齊名,在過去臺灣資訊化建設歷程居功厥偉。但工研院專注硬體,而資策會偏向軟體。三十多年來臺灣資訊產業發展,硬體迭有佳績,但軟體表現則遜色許多。如何帶領此一歷史悠久組織,在國家經建發展扮演更重要角色,發揮更大貢獻,是上任時必須深思的課題。
「工研院比較像是少林寺,適合學校畢業後先進去磨練技術,學成後到社會打拚;而資策會則是退休前的理想工作選擇。」這是上任前請教對資策會有所了解的台大電...
作者序
楔子,寫於發表之前
這不是我第一次借調,但却是第一次歸建後寫書,因為有話要說,但借調時不能說,離開時也沒機會對同人說。
三年多來沒寫文章,但不是不會寫。任教台大電機系時,寫了不少文章,以讀者投書形式發表,內容涵括教育問題(含入學、學費、排名等),電磁波安全、及其他(如房價、國防、能源、公平會、兩岸等)。但任職資策會時,張董事長即諄諄告誡,任內不能發表政論文章,不能對外界發表評論,等於是有手不能寫,有口不能言,做個沒有聲音的人。
現在歸建,可以寫了,而且在資策會這三年多,確實有一些可以寫。
三年多來從沒請過假,資策會業務都親力親為。我並不聰明,但一直很認真,過去小學一直到台大電機系,都是第一名畢業。我珍惜任職資策會的每個日子,大量吸收同人研究心得與成果,對同人努力過程親眼目睹,應該有資格寫。
不是沒拿過獎,像四次國科會傑出獎,以及教育部學術獎,國外也拿過IEEE許多獎,像Transactions Best Paper Award、MGA Innovation Award、Fellow。尤其特別的是為台北掙得2009 Outstanding Large Section Award,國內許多大老當過IEEE台北分會理事長,像方賢齊、何宜慈、史欽泰、李家同、張俊彥、魏哲和、吳重雨、吳靜雄、徐爵民等,有國科會主委、大學校長,甚至也有資策會董事長跟執行長,只有我能獲得這個獎。
但我沒辦法自己為資策會拿到獎,最接近的一次是2016年總統創新獎,親自帶領同人製作簡報,親自報告,也在初審掙得分組第一。當時適逢總統大選前,沒想到資策會連續受到幾個資訊大老發言攻擊,而辭職獲准領走百萬離職金的某副執行長也在臉書挾怨發言,媒體大量引述,終於功虧一簣。
總統改選後,張董事長很有風骨地在四月初向董事會請辭,要給新政府一個全然無礙的用人與施政空間。其後逐漸有資策會與工研院合併或功能重整的傳言,直到五月上旬,外界已紛紛傳言工研院院長兼掌資策會執行長,却未見有司親自坦誠說明,我們反成局外人,顯示已不受當局信任,最後是傳聞的證實。面對此情形,善待資策會,維持個人尊嚴,「不當最後動手的人」,堅持請辭是必然之途。
我身為執行長,依政治倫理跟著請辭,求仁得仁,實屬道義所必然。三年多雖然沒有聲音,但却不是沒做事,資策會2013績效評比獲特優,法人第一;2015年經費破50億,十年來首次,創歷史新高,民間收入、餘絀、技轉收入都同步增加,全體同人努力,繳出非常亮眼的成績單,受到董事會高度支持與肯定。
「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三年來因緣際會入主資策會,深受國家栽培,同人支持實銘感在心。一枝草一點露,為了過去與同人共同努力走過的路,共同堅持過的價值,應該在歷史留下紀錄,是不能也不該不動筆,把它寫下來。
***
之前曾被選上負責一些學會或委員會,常常搞不清楚該組織做過那些重要的事,因此卸任時會為它留下紀錄,讓未來主事者可以容易上手。2010年時擔任國立臺灣大學經費稽核委員會主任委員,下任時給了這1947年就成立的組織,首次寫了「重要歷史資料選輯暨(民國)99年度稽核報告」,共210頁,現留存學校秘書室。聽說後來教育部大筆一揮把稽核委員會廢除了,那這也真的成為歷史了。2008年從IEEE台北分會理事長卸任,也為這個1974年就成立的組織,首次完成「重要歷史沿革資料選輯(1974-2008)」,共107頁。
資策會規模龐大,在臺灣資訊發展史上很重要,上任時想找她的歷史,知道過去風華,同人告訴我沒有。但「以史為鏡,不能鑒往,何以知來?」很多組織汲汲營營往前看,就會忽略現在(present)的可貴。這三年內,很高興趁著她35周年生日時,省下鋪張的排場與花俏的噱頭,首次完成「35周年大事紀要」並付梓。
因此這本書,它去寫一些這三年多發生的事,使用我個人滿主觀的詮釋。
第一章含10篇短文,談如何內化轉型資策會,型塑成比較接近我心目中的樣子。牽涉組織文化的改變,對人對事價值觀的改變,較著眼於一些已經有作到的。第二章有9篇短文,提醒資策會不要忘了持續精進專業,那才是永續發展的根。介紹了過去三年多來,各所重要且堪稱有感績效的成果,尤其側重這些績效是以資策會的專業為基礎,而且是深耕多年才獲得的。我知道「榮耀的背後是汗水累積成的」,我要為參與的同人致敬。第三章則是展望未來,含10篇短文,主要是這三年所啟動的事,也許時間還不夠,但我覺得未來可能會開花結果,開創臺灣新的局面,期勉同人能仍不畏艱難,持續努力。
最後一篇後記,2016年4月底媒體報導「我國一流人才紛紛為中國軟體公司網羅,是國家級危機」云云,當時即有應技術處要求,準備回覆意見。臺灣人常常迷信「遠來的和尚會唸經」,論者常以「矽谷軟體十分興盛,臺灣應該學矽谷」,我請陳明義技術長發表看法,他是兩年前我從矽谷找回來的和尚,他寫了前半段。新政府上台,並沒有忽視資訊軟體的重要性,提出五大創新產業中的物聯網就是資訊軟體,倡議以連結矽谷創造產業聚落。我很支持這個想法,但對於如何做、誰來做、從那裡開始做,就與新當權者有不同的看法。如果還在資策會就不方便講,現在既然離開了,就請容許我放肆一下,補齊了後半部,借這個場合講出來。
建議讀者以看日報的方式,一天一篇,慢慢讀,一個月左右就可以讀完。
有人說「人亡政息」,我覺得這是很合理的,每個新主管都會帶來一些新的想法,做一些新的事,如果一直延續下去,那組織的同人豈不累死?總要除舊佈新。有些事「人亡政不息」,那是真正有價值的,我當然拭目以待。不過,「政息」倒也不一定沒價值,有時是「時機未到,等歷史還公道」。不論未來是否延續,這本書把它寫下來,先留下一個眉批。
***
張董事長辭職前曾跟高階主管說,他與我是政務官,是經濟部找來的褓姆,我覺得是很貼切的比喻。褓姆一次要照顧好幾個小孩,每個都是寶。有的小孩很貼心,會多來跟你說說話,褓姆就多知道一些。有的小孩比較獨立,話會留在心中,或者跟其他長輩講,就是不告訴你,只有當問題出現,像生病發燒,或者在外闖禍了,這時才會叫褓姆來。但不論如何,對褓姆來說,希望每個小孩順利長大,成為社會有用的人的心是一樣的。
這本書中,我已經儘量把各單位都寫了一些,憑著過去記憶,有些印象是比較清楚的;有些經過歲月洗禮,已經不見得傳神;也有些很重要的,像巨量資料、金融科技等,甚至當時就一直沒被告知,就沒能寫下來,不免有些遺憾。但就像褓姆一樣,希望各單位都成材,未來都能對社會有重大貢獻,這個期望是一樣的。
人生也許就是不能太完整,總要留下一些空間,讓未來可以去補充。
有沒有哪些事情沒達成?當然有,像張董事長策略規畫後的十大建設;重塑願景後定義了八大行動方案;甚至2015年創新前瞻委員在閉門會議中提出建立所長及高階主管任期制,類似意見也在2016年經濟部法人績效考評中有委員提出來;另外為資策會找一個家,可以大家都在一起等等,這些都需要新的主政者與同人去共同思考的。
新政府對於法人改革有很高的期待,是合併耶,是強項整合耶,天威難測,無法逆料。但我只知道,強化同人每個人的能力,從工作中彙整您的價值,不論外在環境如何變化,終有地方會彰顯您自己。今天也許是因為組織而榮耀您,將來是組織因您而榮耀。
有沒有那些遺憾的?能有三年多的機會,與資策會同人共事,共同思考為這個國家這個社會作事,是非常值得珍惜的回憶。讓我們共同存著感恩的心,也共同為這個國家祈福,讓下一代懷有更多的理想與希望,有更好的明天。
再見了,資策會。
楔子,寫於發表之前
這不是我第一次借調,但却是第一次歸建後寫書,因為有話要說,但借調時不能說,離開時也沒機會對同人說。
三年多來沒寫文章,但不是不會寫。任教台大電機系時,寫了不少文章,以讀者投書形式發表,內容涵括教育問題(含入學、學費、排名等),電磁波安全、及其他(如房價、國防、能源、公平會、兩岸等)。但任職資策會時,張董事長即諄諄告誡,任內不能發表政論文章,不能對外界發表評論,等於是有手不能寫,有口不能言,做個沒有聲音的人。
現在歸建,可以寫了,而且在資策會這三年多,確實有一些可以寫。
三年...
目錄
楔子,寫於發表之前
第一章 內化轉型
打造創業氛圍,成為軟體產業少林寺
KPI走向OKR,計畫成果讓民眾有感
重視發表品質,NIKE讓成果更具說服力
力行儉樸風氣,做好穿著民間外衣的公務員
整頓人事紀律,任內不給未來製造新問題
恪守專業分際,全力支持政府解決戶政危機
科研採購不難,看主事者有沒有擔當
南北平衡,施政應該多用同理心
學研合作,多管齊下展開新頁
策略規劃,群策群力邁向未來
第二章 專業本位
學習科技,開啟教育產業希望之星
需量反應,廢核時代智慧用電新選擇
無線專網,世界得獎技術造福偏鄉
雲端計算,轉進經營Openstack生態鏈
工具機健診,科智成為生產力4.0標竿
金融三法,虛擬社會法制化提昇國家競爭力
ADOC計畫,臺灣軟實力開拓科技外交
數位光點,點起偏鄉一盞明燈
國際行銷,因地制宜展現活路
第三章 開創新局
IDEAS SHOW,開啟青年網創蓬勃氣象
南港育成,軟體產業的新竹科學園區
新媒體藝術,數位文創經濟的新典範
食安上雲端,美食王國的守䕶者
資安中心,行政法人改制平議
生產力4.0,科專選題經過層層關卡
致力4G應用,啟動智慧寬頻城市建設
人口都市化,智慧城市展現普世價值
個性+彈性,全球生活型態的先驅者
後記 連結矽谷可以帶起物聯網嗎?
楔子,寫於發表之前
第一章 內化轉型
打造創業氛圍,成為軟體產業少林寺
KPI走向OKR,計畫成果讓民眾有感
重視發表品質,NIKE讓成果更具說服力
力行儉樸風氣,做好穿著民間外衣的公務員
整頓人事紀律,任內不給未來製造新問題
恪守專業分際,全力支持政府解決戶政危機
科研採購不難,看主事者有沒有擔當
南北平衡,施政應該多用同理心
學研合作,多管齊下展開新頁
策略規劃,群策群力邁向未來
第二章 專業本位
學習科技,開啟教育產業希望之星
需量反應,廢核時代智慧用電新選擇
無線專網,世界得獎技術造福偏鄉
雲...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