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史學家治史六十年的經驗談
收錄七十多年來珍藏的百張照片
一本歷史學者的回憶錄,更是一本側記民國史與民國史學家的參考文獻
●民國史學家治史六十年的經驗談
○收錄七十多年來作者珍藏的百張照片
「這是一個動亂的時代,也是一個複雜的時代。故國變客地,一切我無有。江山雖美好,可惜非我留。」────────蔣永敬
本書是民國史學者蔣永敬從出生迄今九十五年來的回憶錄。作者蔣永敬早年生於戰亂時代,歷經軍閥混戰、中日戰爭和國共內戰,從避難、流亡、求學、從軍,而至輾轉來到台灣。在台將近七十年,由國民黨黨史會「學徒」而至大學教授,從事民國史的研究和教學五十餘年,期間研究不綴,著作等身。本書的前半部是作者記述從青少年時期避難、流亡、求學與從軍的經過;後半部則描述作者治學、教學與兩岸史學界的交流活動,以及對兩岸政局的雜感。前後兩部足以反映作者對這一時代變化的感受。是對民國史、近現代史有興趣的讀者所不可多得的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著名民國史專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碩士,原籍安徽定遠,1949年定居台灣。曾任國民黨黨史會纂修、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退休後仍繼續民國史的研究。從1960年代迄今五十多年來有多種著作及多篇論文發表。重要著作有:《鮑羅廷與武漢政權》、《胡志明在中國》、《胡漢民年譜》、《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抗戰史論》、《孫中山與中國革命》、《國民黨興衰史》、《蔣介石與國共和戰》(與劉維開合著)、《蔣介石毛澤東的談打與決戰》、《孫中山與辛亥革命》。
章節試閱
【十 研究與撰寫史著之回顧】
(一)研究辛亥革命的微觀與宏觀
1、初出「茅廬」挑戰名史學家
余對辛亥革命史料之涉獵,約在民國四十六、七年間(一九五七~一九五八)。編著《胡漢民先生年譜》之際,閱讀胡之《自傳》,對革命活動之記述,生動有趣。繼閱其《文集》,革命史料,至為豐富。其後參與《國父年譜》之增訂,考訂史料,對辛亥革命之了解漸多。此為民國五十年(一九六一)前後之事。此時大陸方面有辛亥革命資料及回憶錄等多種史料之出版,台灣方面受此衝擊,有《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之編印,會中同仁多參與其事,余亦與焉。民國五十四年(一九六五),為紀念孫中山百年誕辰,編印叢書數十巨冊。余亦參與編校工作。故此數年間,余所接觸者,以辛亥革命史料及其史事為多。是年十一月,台灣報刊頗多紀念孫中山革命運動之文章。最堪注意者,名史學家方豪先生連續為文〈國父來台次數說〉,依其「考訂」,孫中山來台之次數,由「四次」而「五次」,再而「六次」、「七次」乃至「八次」。且在《傳記文學》七卷六期(總四十三號,民五十四年十二月)發表〈研究國父來台次數的經過〉一文,以確認由「四次」而至「八次」之說。余閱此文,大為驚異,以為方豪先生,乃「名史學家」也,何以治學有失嚴謹,乃為文駁之。對於長者,不免失禮,諷其如再「研究」,可能增至「九次」、「十次」矣;余誠希望「次數」愈多愈好,然據可信史料,僅有「三次」。《傳記文學》社長劉紹唐將余文送給方豪先生,但無下文。
2、考訂胡適的疑難問題
〈朱芾煌與辛亥南北議和〉,為余首次發表研究辛亥革命史事之專文,載於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八月之《傳記文學》第十九卷二期。利用大陸與台灣方面印行之資料,考訂朱芾煌在辛亥(一九一一)南北議和前,至武漢活動之日程,與南北開始停戰之關連。此事起於胡適在其〈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藏的「毅軍函扎」中的袁克定給馮國璋的手扎〉之文。胡在文中指出:惜此「手扎」無日期,對朱到武昌日期難以明確,因而對若干重要事實之演變,無從加以聯繫。經余在〈朱芾煌與辛亥南北議和〉文中之考訂,確定袁克定致馮國璋之「手扎」日期,為辛亥年十月十一日(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一日)。而次日(十二月二日)之南北開始停戰,乃為朱氏此行之結果。余在文中之說明,節略如下:
關於朱芾煌到武昌的活動,據胡適〈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藏的「毅軍函扎」中的袁克定給馮國璋的手扎〉文中的推斷,朱到武昌可能在辛亥十月初七日(十一月二十七日)以後,或者在十月十五日(十二月五日)前後。胡文刊於吳相湘主編的《中國現代史叢刊》的第三冊(一九六一年正中書局出版)。吳對胡文復作補充,其根據民國二年北京刊行之《憲法新聞》第十期談叢欄〈黎副總統歷史〉一文,指出朱到武昌是在十月初。至於朱赴武昌的使命及經過,胡根據他在民國元年十二月五日的一則日記,說他在任叔永(鴻巂)處讀到朱芾煌的日記,知道朱在東京聞革命軍興,乃歸國冒險北上,往來彰德京津之間,三上書於袁世凱,兼說其子克定,克定介紹於唐紹儀、梁士詒諸人,許袁以總統之位。朱曾冒險至武昌報命,途中為毅軍首領馮國璋所執,幾死者數次。袁克定乃馳書馮國璋請其釋放,承認朱是他「擅專派赴武昌」的。由於朱到武昌的日期不明確,胡深悔當時未能將朱的日記抄錄,因而在這緊要的幾天中,若干重要事實的演變,無從加以聯繫。
余之考訂,據京津同盟分會名冊,朱為該會財政及外交部員。根據該會章程之規定:「各部長及部員,受會長之委託,得為各處特派員」。故朱在京津彰德的活動,以及被派赴武昌報命,當受京津同盟分會會長汪精衛的「委託」或「特派」。
朱從日本到達北京,大約在辛亥九月二十日(舊曆)左右。時汪在北京出獄後,住椿樹二條杜柴扉宅。不數日,朱由滬到京,謂啣上海祕密黨部之命赴彰德,遊說袁世凱,亦下榻杜宅。計議既定,芾煌西行。汪及同志趙鐵橋等赴天津。惟朱往彰德說袁未諧。迨袁抵北京,汪又往說之,痛陳時事利害,談半日許,袁為動容。袁氏之與民黨通自此始。朱往彰德說袁未諧原因,可能袁氏未能充分信任朱能代表革命黨。在汪說袁成功,即赴天津組織京津同盟分會後,聯袁倒清計畫遂告實施。據胡鄂公的記述,汪、袁曾約定十月初九日(十一月二十九日)晚發難於北京,進攻清室大內。屆時,革命黨人如約發難,袁竟爽約,致同志李漢傑等十餘人被捕,李且殉難。同日,朱芾煌亦有武昌之行。
據李國鏞的記述(日記),朱芾煌即於這天(十月初九日)抵達武昌,並攜有汪精衛函,云「約南北聯合,要求清帝遜位」,並擬舉袁為臨時大總統。湖北民軍都督黎元洪立即開會討論,眾謂如袁實行南北聯合,推倒滿清政府,彼等願舉袁為大總統。十日,北軍馮國璋加緊砲擊武昌,軍政府受到炮火攻擊。朱向民軍提議,南北既謀聯合,非往租界先訂停戰約不可。黎即命李國鏞、馬伯援偕朱渡江至俄領事館,約北軍派代表來會,不應。俄領事敖康夫乃親自陪同民軍方面之夏維松至北軍駐地,代朱致電袁世凱,請其示期停戰。等候數小時,無停戰電。朱即往見馮國璋,說明彼為袁氏所派之代表,以聯合南北兩軍者。但馮懼為朱所出賣,當即以專車押送朱赴北京。朱上車後,托俄領事館轉交民軍方面一函,謂其至北京後,兩日即有停戰電到;且謂三天即可回鄂。
根據以上資料,朱被馮以專車押送北京,應在十月十日(十一月三十日)下午以後。「毅軍函扎」中的袁克定致馮國璋手扎,有云「今早有電諒達記室」。可知此一手扎當在十月十一日特派專人送往馮處。可能在手扎送出不久,朱已到達北京了。
誠如朱芾煌所言:「兩日即有停戰電到」;但武昌民軍方面已有迫不及待之勢。在李國鏞、孫發緒的分頭探聽下,十月十一日的下午,漢口英領事葛福果然接到北京公使停戰三天電。停戰公文由萬國商會會長盤爾根送達武昌民軍,軍務部副部長孫武與孫發緒議妥條件,由盤爾根轉達北軍,經其認可,雙方遂於十月十二日(十二月二日︺上午八時開始停戰。此時民軍方面之各省都督代表聯合會(簡稱各省代表會)即在漢口英租界舉行會議,決議「袁世凱如反正,當公舉為臨時大總統」。袁亦任命其第一軍統制段祺瑞為湖廣總督,一反馮國璋之所為。故自十月十二日民軍光復南京後,革命軍即不再有所進展。從此雙方進入政治談判階段。
3、「鑽牛角尖」的考訂工作
〈朱芾煌與辛亥南北議和〉一文,採微觀角度,運用旁證資料,考訂原件,確定此一「手扎」關鍵性的日期,聯繫若干重要事實之演變,求出史事之真相,此乃「鑽牛角尖」之工作。
是年另有「鑽牛角尖」兩文以研究辛亥革命者,一為〈從中國同盟會成立初期(一九○五~一九○六)會員名冊探討幾個問題〉;一為〈辛亥革命前十次起義經費之研究〉。兩文分別發表於張玉法主編《新知雜誌》第一年之第四、第六號(民國六十年八月、十二月)。
《同盟會初期會員名冊》原件,藏於國民黨黨史會。民國四十二年刊於該會之《革命文獻》第二輯。名冊登記之項目含姓名、籍貫、年齡、加盟日期、主盟人、介紹人、備考。計為九百五十六人。此為研究同盟會極重要之資料,過去鮮有利用者。余仔細觀察此一名冊,復以相關資料印證之,可以發現極有意義之問題,或修正一般著作之缺誤。例如一九○五年七月三十日(舊曆六月二十八日)同盟會正式成立前之籌備會,為極重要之會議,出席之人數及姓名,過去一般記述頗多歧異及缺誤,解決至難。今據名冊「加盟日期」加以考訂,迎刃而解矣。經余此文之考訂,找出七十三人,皆有姓名,亦即出席此會之全部名單。又如一九○五年八月二十日(舊曆七月二十日)同盟會正式成立會之日,出席會員之人數,過去所有史著,皆謂「三百餘人」。而《孫文學說》第八章云為「加盟者數百人」。惟根據《名冊》登記會員加盟之日期,在一九○五年八月二十日以前加盟者,不過百人左右。證以《宋教仁日記》,是日「到者約百人」。宋記「約百人」,應是正確人數。因加盟者始能成為會員,而有出席大會權利。故所謂「三百餘人」或「數百人」,皆非確數。又張人傑(靜江),對革命捐助至多,為孫中山所尊重之好友,兩人何時何地初晤,無由考訂。其加盟日期,亦有不同之記述。今據《名冊》是「丙午(一九○六)三月三十日(應是舊曆)」加盟,在《名冊》中,張與褚明遺併列。經考訂,是日應即孫、張兩人初晤日期,兩人同乘輪船自歐東回經新加坡之途中。又《名冊》中會員之籍貫人數,前四位依次為廣東、湖南、四川、湖北,皆在百人以上。而此四省之革命風潮亦盛。
革命經費與革命運動之關係,至為密切,一般革命史著,著墨不多,蓋以此類資料不全,難作完整之研究。愈是資料不全,愈有尋找資料以供研究之必要。經費注重數字,以數字顯示意義,至為真實而具體。革命為冒險事業,籌款至難,用何方式籌款,較為有效?一般流行之說,革命捐款,多來自華僑,且謂如何踴躍。此乃籠統之觀念。余之〈辛亥革命前十次起義經費之研究〉,從諸多片段、零碎資料中,只能找出經費之來源,而其支用情況資料,極為缺乏。故研究重點,亦僅就來源方面,進行綜合及分析,以顯示其意義。例如興中會時期之兩次起義經費,除第一次(一八九五)僅有檀香山華僑捐助一部分外,餘皆革命黨人自籌。而同盟會時期之八次起義經費,絕大部分來自華僑之捐助。同盟會早期(一九○七~一九○八)捐助者,以南洋地區華僑為主;後期(一九一一)則遍及海外各地,數額亦較大。此種趨勢,足以顯示華僑之支援革命,愈後則愈普遍。華僑之捐款,常因時期、地區、階層之不同,而有不同之表現。早期以勞工階層為多,後期漸有商人及資本家。辛亥前十次起義經費,總計不過港幣六十餘萬元,其中約百分之二十為革命黨自籌。而武昌起義革命成功時,一次數十萬之捐款,輕而易舉。所謂「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關於革命經費之研究,國外方面鄭憲博士有此類似之研究。其他有此研究者,尚不多見。余之此文,常為有關論文集多次之轉載。
余研究辛亥革命「鑽牛角尖」之文,復有〈從吳稚暉《留英日記》來補正國父幾次旅英日程的缺誤〉之作,刊於民國六十四年(一九七五)三月《傳記文學》二十六卷三期。余過去參與《國父年譜》之增訂時,未曾發現此項資料。其後黨史會之增訂本,已補正之。可知資料之發現,史事之補正,有賴於「鑽牛角尖」之工作。
4、宏觀架構與理論體系
「鑽牛角尖」之工作,固為治史之基礎訓練,然則不免支離破碎,如以之在課堂教學,必枯燥乏味。如何擴大視野,自成系統,將諸多相關史實,貫連起來,對辛亥革命運動作一整體性之研究,且使內容不致流於空疏起見,余曾試以思想(主義)、宣傳、組織與實行(起義)四者,作為宏觀架構。民國七十年(一九八一)九月,香港珠海書院舉辦「孫逸仙博士與香港」國際學術會議,台灣方面應邀出席者有二十一人,余亦與焉。論文題為〈辛亥革命運動與香港〉,即以思想、宣傳、組織、實行四者,來衡量香港在辛亥革命運動中之地位。要點除前言、結論外,即以「革命思想的發源」,「革命組織的起點」,「革命宣傳的重鎮」,「革命起義的基地」四者構成之。其結論綜合如下:
思想為革命運動的動因;組織、宣傳、起義為革命運動的內容。四者為形成革命運動不可或缺的條件。就辛亥革命運動所有的四項條件來看,無論是革命思想的發生,革命組織的建立,革命宣傳的活動,以及革命起義的策動,都與香港具有密切之關係。就革命思想之發生言,辛亥革命運動之創導者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固得自香港;即早期參與革命運動的知識分子如楊衢雲、謝纘泰、黃詠商等,亦多出生於香港或澳門。就革命組織的起點言,香港興中會的成員,實以「四大寇」和輔仁文社為基礎,兩者的結合,均始於一八九○年在香港,可謂革命組織的起點。就革命宣傳的活動言,由於香港地較自由,成為「四大寇」早期鼓吹革命理想之地,故能大放厥辭,無所忌憚。其後之香港《中國日報》,不僅為辛亥革命運動中持續最久的一個革命報刊,也是聯繫海內外革命最主要的宣傳媒介。就革命起義的策動言,在辛亥革命運動過程中所發生的四十三次事件中,以香港為策動基地旳卻有十一次之多。其最初的一次和最後的一次,都以香港為策動地,可謂有始有終。至革命經費的支援和轉匯,香港尤居於重要地位。
此一宏觀架構,不僅可以用之於革命運動,同樣可以用之於改革運動。此架構非余創造,乃孫中山從革命經驗中得之也。中山之《中國革命史》曰:
求天下之仁人志士,同趨於一主義(思想)之下,以共同致力,於是有立黨(組織);求舉國之人民,共喻此主義,以身體而力行之,於是有宣傳;求此主義之實現,必先破壞而後有建設,於是有起義(行動)。
以此而論立憲運動,為求立憲運動之有效,須先有立憲之思想理論;為求仁人志士共同致力,必須組黨,成立團體;為求共喻,必須宣傳;為求實現,則須採取行動,如請願、罷市、抗稅等。辛亥年之四川路潮,即為改革行動而演成革命行動,兩者合流,結束滿清政權。
研究辛亥革命,余亦試求一項理論體系,以便於史實之解釋。吾人既不願套用馬克斯理論,為之演繹,則應從歷史經驗及資料中尋求之。此一設計,於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參加中央研究院第二屆漢學會議明清與近代史組時,余發表之論文為〈同盟會民報中的革命起義之理論與方法〉。此文係從《民報》之言論中找出革命黨人討論起義問題,從歷史經驗中找出理論與方法。認為推翻舊政權用力少而為時短,建立新政權則用力多為時長。在理論上,認為推翻舊政府,易;建立新政權而「天下定於一」,難。如何求易避難,則須從歷史經驗中尋求方法。本文就《民報》中言論及有關資料,得有結論。(此文收入拙著《孫中山與辛亥革命》台北:商務印書館出版)
【十 研究與撰寫史著之回顧】
(一)研究辛亥革命的微觀與宏觀
1、初出「茅廬」挑戰名史學家
余對辛亥革命史料之涉獵,約在民國四十六、七年間(一九五七~一九五八)。編著《胡漢民先生年譜》之際,閱讀胡之《自傳》,對革命活動之記述,生動有趣。繼閱其《文集》,革命史料,至為豐富。其後參與《國父年譜》之增訂,考訂史料,對辛亥革命之了解漸多。此為民國五十年(一九六一)前後之事。此時大陸方面有辛亥革命資料及回憶錄等多種史料之出版,台灣方面受此衝擊,有《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之編印,會中同仁多參與其事,余亦與焉...
作者序
【自序】
我生長在動亂時代,也是一個複雜的時代。我於民國十一年(西曆一九二二)農曆四月初十日(西曆五月六日)。出生於安徽省定遠縣的一個農村,那時的家鄉是在軍閥的統治之下。戰爭不斷。余出生之日,正逢直奉戰爭。一個月十天後(六月十六日),陳炯明叛孫中山於廣州,孫蒙難永豐艦(中山艦)。不意余在三十五年後(一九五七),進入國民黨黨史會工作,竟與這段歷史和史料,成為不解之緣;更於八十二年後(二○○四),參觀中山艦,親身體驗其史跡。
談到所謂動亂時代,自我出生到一九四九年離開中國大陸前的二十七年時光中,歷經內戰和抗戰。抗戰前的內戰,是在童年時期,當過難童。八年抗戰和戰後國共內戰,身臨其境,當過難民,或參與其事。這兩段歷史,也是我後來研究的範圍,並有論文發表及專著出版。
談到所謂複雜時代,余自一九四九年定居台灣以來,迄有六十八年,生活雖稱安定,但社會極為複雜,尤其是國家認同,族群矛盾,統獨分歧,民粹囂張等諸種問題,鬧得社會不寧,人心離散。就國家認同而言、余為中華民國之國民,自中共政權建立以後,即認中華民國已亡;台獨亦否認中華民國,稱為「外來政權」,余被列為「外省」族群,視為「傾中」而「不愛台」。中共改革開放後,至大陸探親,則被稱之為「台胞」。余處此環境,至覺尷尬。余究竟何所屬?曾作「打油」以自嘲:
舊地(大陸)又重遊,來看老朋友;故國變客地,一切我無有。江山雖美好,可惜非我留:老家是何處?兩岸的「行走」。
不論如何,余既定居台灣,即為台人,余之後代子孫,亦皆為台人。此與早期閩南、客家人之移民台灣,只有先後之不同耳。豈可不「愛台」哉!余有所感,必形之於文。余在年滿八十歲時(二○○二),有回憶錄《浮生憶往》之作。迄今十有五年,余之虛齡亦由八十而至九五矣。在此十五年間,余之腦力、體力尚堪使用,且學會使用電腦,用之撰文,較之手寫,方便多矣!故在此一時期,能有多篇論文及數種專著之完成,實受電腦之賜也。同時亦續撰《浮生憶往》及勤寫日記。記述余之所見、所感、所思,達數十萬言,然多蕪雜。人生如「白駒過隙」,如能留下痕跡,實亦不虛此行。因此利用電腦之便,將《浮生憶往》及其續作、日記,加以修正、整理,題曰《九五獨白》。意思是:「九五老翁,自彈自唱」。
今重閱《浮生憶往》〈自序〉,頗覺汗顏,為保其原貌,節錄部分如次:
余自幼年而至老年,轉瞬八十年矣(今則九十五年)。回憶往事,不無飄浮不定失落無根之感。自幼年至十五歲(一九二二年五月至一九三七年六月),生長於一貧窮落後之農村,軍閥戰亂,南北戰爭,常波及余之家鄉;災荒頻仍,盜匪猖獗,乃余家鄉之常態;鄉人逃荒、避難,成為生活之一部分。十五歲至二十七歲(一九三七年七月至一九四九年五月),經八年抗戰與四年國共內戰,余生活於戰亂之中,逃難、流亡、求學、從軍,遠離家鄉,輾轉各地,而至「避秦」來台。二十七歲至今八十歲(一九四九年六月至今二○○二年),已有五十三年矣(現為六十八年)。且已「成家立業」,應為第一代之「台人」。但在「本土化」的聲浪下,余則被分類為「外省人」,屬於「少數族群」。然至大陸,則又列為「台胞」,較之稱「外省人」(外人)似為親切。實際為「邊緣」之人。
余究竟何所屬?思之頗為迷惑。以國籍言,乃為中華民國之國民,然自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認為中華民國已亡。在台灣,名為中華民國政府,而其執政當局(陳水扁政府)時思消滅之。可謂名存實亡。就黨籍言,余自一九四一年元旦加入三青團為團員,隨黨團之合併而為國民黨員,迄有六十餘年(現為七十六年),國共內戰時期,應屬中共之「反派」。今雖改革開放,倡導「第三次國共合作」,然其「國共戰爭」或「國共鬥爭」之史劇或史著,仍劃分敵我,揚共抑國,貶國褒共。余常向大陸友人言,如無當年國民黨,即無今日之共產黨:國民黨完蛋,「一個中國」與「和平統一」亦完蛋矣。
國民黨經其主席李登輝十二年(一九八八年至二○○○年)之摧殘,實已遍體鱗傷,而奄奄一息矣。余之專業,為研究中華民國史及國民黨黨史,今台灣執政當局在「去中國化」的政策下,否定此史;大陸方面在修此史時,列為「前朝史」。而余之史著或史觀,在兩岸均將成為「反面」或「末流」之物矣。余面臨如此尷尬境遇,能無失落與飄浮之感乎!
余之在台六十八年是怎樣度過的?最初六年(一九四九至一九五五)純為生活而工作,從軍文人員而黨工,而至機關「小吏」,耗費時光,乏善可陳。就學政治大學兩年(一九五五至一九五七),走入正道,進入治學途徑。國民黨黨史會二十一年(一九五七至一九七八),中間留美一年(一九六六至一九六七),在良師益友啟迪下,從事史學工作與研究,尚有心得,並有著作發表。執教政治大學十三年(一九七八至一九九二),學以致用,教學相長;最堪告慰者,余所指導之學生,多有「青出於藍」者矣。退休二十四年(一九九二至今二○一六),退而不休,著作大增。余之《浮生憶往》〈自序〉曰:
退休以後,無工作之勞形,有自由之時空,閱愛閱之書,寫愛寫之文,作愛作之事,遊愛遊之地,自由自在,海闊天空,所謂「退而不休」是也。整理舊作,增補修訂,編著成書;如有心得或新的資料,或應學術會議之邀,常有論文發表。雖有「冷飯」,「佐料」亦多,溫故知新,得以自糾前失。總計退休後之作,佔余前三十六年著作中極重要之部分,即以論文一項而言,自一九六五年十二月至二○○一年十二月的三十六年中,計發表諭文一二二篇,退休前二十七年為六十七篇,退休後的前期九年(一九九二至二○○一)則為六十五篇。但後者不無應景之作,非如前者之循規蹈矩也。
退休後旅遊大陸各地,亦為余所愛好之活動。欣賞各地風光,訪識大陸學界,辯難切磋,交換心得,容有不同意見,多能互相尊重,兼容並蓄,互補不足。應邀演講或作會議報告,亦能暢所欲言而無阻礙。以文會友,至樂之事也。
退休的後期十五年(二○○二至二○一六),亦如前期九年。最重要者有《國民黨興衰史》及其增訂本、《蔣介石與國共和戰》(與劉維開合著)以及《蔣介石、毛澤東的談打與決戰》等著的出版,並有《孫中山與辛亥革命》及《孫中山與胡志明》的修訂。發表的論文亦有多篇。
總之,屆此「九五」之齡,留下一點痕跡,於願足矣。
蔣永敬,二○一六年十一月於新北市淡水水世紀。
【自序】
我生長在動亂時代,也是一個複雜的時代。我於民國十一年(西曆一九二二)農曆四月初十日(西曆五月六日)。出生於安徽省定遠縣的一個農村,那時的家鄉是在軍閥的統治之下。戰爭不斷。余出生之日,正逢直奉戰爭。一個月十天後(六月十六日),陳炯明叛孫中山於廣州,孫蒙難永豐艦(中山艦)。不意余在三十五年後(一九五七),進入國民黨黨史會工作,竟與這段歷史和史料,成為不解之緣;更於八十二年後(二○○四),參觀中山艦,親身體驗其史跡。
談到所謂動亂時代,自我出生到一九四九年離開中國大陸前的二十七年時光中,歷經...
目錄
自序
01 家世及故鄉
(一)先世考查
(二)幼年家庭
(三)童年生活
02 就讀學校及抗戰避難
(一)小學與初中
(二)家鄉陷敵開始避難
(三)戰時臨中流亡學生
03 就讀大專青年從軍
(一)絃歌不輟抗戰精神
(二)敵犯立煌「雞飛狗跳」
(三)青年從軍赴滇入伍
(四)移駐曲靖調任政工
04 抗戰勝利隨軍出關
(一)出滇開赴東北
(二)快速部隊歸來復員
05就學東大與任職公教
(一)在學一年拜訪女友
(二)結束學潮被當砲灰
(三)參與選務祕密開票
(四)回任軍職困在危城
06 離瀋南歸隨軍來台
(一)戰亂婚緣形同「私奔」
(二)敵來我走別矣上海
(三)來台服務警總被特務釘稍
(四)「光復」有望高考登榜
(五)任職黨工「軍統」為伍
(六)辭「小吏」入政大教研所
07 黨史會「學徒」十年「出師」
(一)草屯鄉下分管史料
(二)「糾謬」與「謬糾」之糾纏
(三)利用「寶藏」大做研究
(四)識韋慕庭教授鼓勵有加
(五)胃裂穿孔轉危為安
(六)赴美一年帶職研究
08 在黨史會三級變:總幹、閒人、元老
(一)黨史會之「總幹」
(二)黨史會之「閒人」
(三)遷居台北
附錄:荔園雜憶
(四)黨史會之「元老」
09 任教政大古稀退休
(一)告別黨史會
(二)政大歷史所之點滴
(三)「當」人者人恆「當」之
(四)古稀退休仍留兼課
10 研究與撰寫史著之回顧
(一)研究辛亥革命的微觀與宏觀
(二)研究國民黨改組與「三大政策」問題
(三)研究抗戰史事
(四)以「三權論」研究民國政局
(五)為中山艦事件與西安事變之「揭謎」而喝采
(六)參與《中華民國建國史》之編撰
(七)高中歷史教科書民國史部分之編寫
(八)「批李、非獨」之「清議」
11 「三老」中之「老友」
(一)何謂「三老」
(二)黨史會時期之「三老纂」
(三)南港學術之友
12 初次返鄉景物全非
(一)幼年故居
(二)瀋陽、北京探文桂之親
(三)翠亨、香港之會
(四)印象與感想
13 頻繁的交流與旅遊
(一)參加夏威夷及瀋陽學術會議
(二)骨痛漸愈再遊北京
(三)台兒莊、黃山之旅
(四)三峽、武昌之旅
(五)廣州、香港、蘇州、烏魯木齊、昆明之旅
14 南京別居-金寶花園
(一)遇吳相湘與南大演講
(二)二度返鄉不豫之惱
(三)天倫樂趣同遊江南
(四)合肥陳獨秀思想研討會
(五)東京之會有火藥味
(六)金寶兩月漸多體會
15 和統會訪北京及長春
(一)和統會之成立
(二)和統會組團訪問北京
(三)和統會轉訪長春
(四)參加長春及北京學術研討會
16 退而不休享受人生(一)
(一)廣西及中越邊境之旅
(二)旅遊歸來忙撰稿
(三)新同盟會訪問大陸
(四)金寶小住旅遊名勝
(五)瀋陽參觀
(六)香港和平統一大會
17 退而不休享受人生(二)
(一)寧波、合肥、皖南之旅
(二)台灣大選之旁觀
(三)撰文、評文、出書之忙
(四)舊金山中日關係會議
(五)柏林和平統一大會
(六)香港渡中秋品嘗「一國兩制」
(七)翠亨、廣州之會與演講
18 退而不休享受人生(三)
(一)南京建設與長江二橋
(二)珠海座談會-「一中」我見
(三)東京和平統一大會
(四)南京瀋陽之會冷暖有別
(五)武漢之會名流雲集
(六)南大演講發問踴躍
(七)香港之會主題演講
(八)為周美華新著作序
19 八十初度友好祝之
(一)台北及大陸友好之祝
(二)李雲漢「戲筆」之祝
(三)祝賀論文集《史學的傳承》
附錄(一):論文集序
附錄(二):論文集目錄
附錄(三):論文集之蔣傳
附錄(四):蔣永敬教授著作目錄
附錄(五):蔣永敬教授指導之博、碩士論文目錄
附錄(六):論文集作者與蔣教授因緣
20諸友對《浮生憶往》之反應
陶英惠、陳三井、金以林之言
21 「國士」陳隆志之「胡吹亂蓋」
從《王世杰日記》看當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經緯
22 《國民黨興衰史》之出版
吾友李雲漢的評語
23 「國民會議」名詞之由來
由評論田子瑜教授的論文而起
24 為茅家琦教授新著作序
準確度、深度與廣度
25 為林桶法博士新著作序
流產的「和平統一」
26 為《三民書局成立五十年》撰文
孫中山的一個願望實現在三民
27 健康檢查與臺灣發生SARS
(一)健康檢查
(二)SARS
28陳紅民博士的書序
胡漢民研究
29 台灣二○○四年大選之鬧劇
(一)陳水扁的公投綁大選
(二)「三一九」槍擊案
(三)群眾抗爭
30蔣介石的「先安關內、再圖關外」
憶當年隨軍之出關
31 《郭廷以先生門生故舊憶往錄》
當年史學界的恩怨
32故鄉《定遠縣誌》
(一)定遠故鄉之歷史、地理、文化與自然
(二)《定遠縣誌》大事記
(三)池河鎮「帶來窮」
(四)定遠的人物
(五)大饑荒的死亡人數
33 參加廣州學術研討會
發表〈鮑羅廷對國民黨的「左運」工作〉
34 和統會梁會長之去世
鞠躬盡瘁「和平統一」的正義強者
35 參加武漢學術會議及遊長江三峽
(一)學術會議及參觀
(二)遊長江三峽及神農架
36 台灣及兩岸一連串的「首領會」
(一)台灣扁宋會
(二)兩岸江陳會
(三)兩岸連胡會
37 國民黨主席選舉之爭
(一)馬王爭
(二)馬英九接任黨主席後首戰成功
38 奉化溪口與上海、廣州、中山之行
(一)溪口之行
(二)上海之行
(三)廣州、中山之行
39 台灣倒扁運動
(一)無效的罷免案
(二)聲勢浩大的紅杉軍
40 石牌新居與幼孫佳佑之出生
(一)石牌新居
(二)佳佑的出生
41 同盟會一百週年學術研討會
(一)台北之會
(二)上海之會
(三)南京之會
42 「以文會友」
(一)南京、上海之行
(二)應約撰文
(三)以文會友—天石與我
(四)評介陳紅民教授的新作
43 二○○八年台灣大選前之鬧劇
(一)國、民兩黨之競獨
(二)教育部長之「囚蔣」
44 文桂之病與去世
(一)病住榮總
(二)病情不穩與去世
(三)文桂去世後百日記
(四)香港之行
(五)佳佑入歐校
45 馬英九就任總統後之政局
(一)兩岸「雨過天晴」
(二)經濟不振,天災不斷
46 南、北兩京之行
(一)南京之行
(二)北京之行
(三)為陳紅民新著作序
47 二○○九年生活記要
(一)一年的回顧
(二)「范蘭欽」事件
(三)兩次南京之行
(四)《國民黨興衰史》增訂本之出版
(五)南京金寶寓的出售
(六)羅家倫師逝世四十週年感言
48 二○一○年生活記要
(一)參加杭州學術研討會
(二)外甥女自瀋陽、北京來
(三)參加北京社科院近史所學術研討會
(四)評「姜美女」的論文
(五)遷居水世紀
(六)北京中央電視台沈芳來訪
49 二○一一年生活記要
(一)呂芳上接任國史館長大展宏圖
(二)九十之壽諸友賀之
(三)水世紀的新居
(四)參加武漢、南京學術研討會
(五)訪定遠故鄉
(六)研究《孫中山》問題兩書出版之自序
50 二○一二年生活記要
(一)去年一年之回顧
(二)馬英九當選連任
(三)《中華民國學術發展史》對現代史研究的介紹
(四)與張玉法唱和
(五)與楊天石唱和
(六)河北電視台記者來訪
51 二○一三年生活記要
(一)北京金以林來訪
(二)閱稿及打油
(三)林美莉編校《王世杰日記》排印本之出版
(四)《蔣介石與國共和戰》在大陸出版
(五)與金冲及論國共關係
(六)訪六十八年前戰友
(七)北京座談「國共和戰」
(八)國史館修《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
(九)關說有理偵察有罪
52 二○一四年生活記要
(一)《蔣介石毛澤東的談打與決戰》出版
(二)台北學生霸佔立法、行政兩院
(三)國民黨檔案安全問題
(四)南京、北京、杭州之行
(五)國史館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
(六)《傅秉常日記》對《決戰》有重要之補充
(七)台灣六都市長選舉國民黨慘敗
(八)本年完成的大事
53 二○一五年生活記要
(一)《蔣介石毛澤東的談打與決戰》修訂本簡介
(二)《孫中山北上與逝世》紀錄影片推薦
(三)《抗日戰爭史新編》出版及研討會
(四)李敖贈書:《北京法源寺》
(五)感於時局詩興又起
(六)評李玉貞女士的孫中山民族國際
(七)為呂晶新著《宋美齡的後半生》作序
(八)評二張主編《中華民國專題史》
54 二○一六年生活記要
(一)去年一年之回顧
(二)有感時局再打油
(三)冰天雪地南京行
(四)《和戰書評》
(五)互動與新局:兩岸學術交流之回顧
(六)吾友李、張賀九五
(七)《國民黨興衰史》增訂本修訂再版
(八)《張學良年譜》和呂秀蓮的回憶錄
(九)急獨的「台灣民政府」
(十)蔡政府的「轉型正義」
自序
01 家世及故鄉
(一)先世考查
(二)幼年家庭
(三)童年生活
02 就讀學校及抗戰避難
(一)小學與初中
(二)家鄉陷敵開始避難
(三)戰時臨中流亡學生
03 就讀大專青年從軍
(一)絃歌不輟抗戰精神
(二)敵犯立煌「雞飛狗跳」
(三)青年從軍赴滇入伍
(四)移駐曲靖調任政工
04 抗戰勝利隨軍出關
(一)出滇開赴東北
(二)快速部隊歸來復員
05就學東大與任職公教
(一)在學一年拜訪女友
(二)結束學潮被當砲灰
(三)參與選務祕密開票
(四)回任軍職困在危城
06 離瀋南歸隨軍來台
(一)...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