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歷程就是一個迷宮,只要認清方位,就會走出迷宮,找到自己要找的路。
也許,尋求生命的意義,重要的不在意義本身,卻在每一步的過程裡。
「當客觀失去存在價值,歷史也將成為永遠的過去式。沒有了時間的積累沒有了過程,沒有了過去,也就沒有未來,這將造成一種觀念的徹底改變:無須蛻變,曱甴就是蝴蝶。」──林奕華
曱甴(蟑螂)也可以變蝴蝶?
「存在」,其實是一個似易難明的課題,雖然我們每日都在努力經營著。「存在」的人在「存在」的過程中不停作出選擇,有人選擇努力成為自己;有人選擇不成為自己;亦有些人總是不願意接受當刻「存在」的自己,總是希望超越自己,走出自己,成為理想中的「存在」。「變」是無可避免。
故事大綱
瓊丹的生活猶如一般的普通人,重複單調,其實她一直想轉變,卻又縱容自己的惰性,但她卻會時常問自己:該如何走下去才可尋回生命的核心?
她喜愛蝴蝶,很想跟它們一樣的自由,一樣的飛。
一天,她在山頂的長凳上不知不覺地朦朧的睡著,赫然夢見自己變成一隻曱甴。大家都清楚,做夢的時候,看到的是清醒時看不到的世界,而任何不合理的事情都會變得合理化。
已變成曱甴的瓊丹,終極目標就是轉化為蝴蝶。在夢境中,牠經歷過超人的洗禮,有過一個獨特而難忘的跨時空之旅!
瓊丹來到一間很古舊的圖書館,像是進入了哈利波特的世界,歌德式建築,又像拜占庭教堂的開放式圓天窗,拱木長型閱讀室,深不見盡頭,光線黝暗,這裡還有螺旋式樓梯,四處空蕩無人,時間彷彿停頓。瓊丹就在這個謎一樣的迷宮內,努力探索牠自己的身分及存在之謎,努力尋找出路。牠接觸了古希臘神話、歌德的《浮士德》、但丁的《神曲》、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及表像的世界》;以至貝克特的《等待果陀》、卡夫卡的《變形記》、卡繆的《異鄉人》、以至《莊子》等不同的書籍章目;又看到很多的古今藝術名畫,如米切利諾、波提切利、梵谷、孟克、馬格利特、培根、基里訶、達利、安迪華荷等等,還有當代藝術家Damien Hirst、Cindy Sherman,Barbara Kruger的作品;以及賈克梅蒂的雕塑等。
在圖書館中,瓊丹與歷史上的哲人文豪交談,與古今重要的藝術家隔空對話,令瓊丹在他們的作品中更明白他們一種對自我存在的反思,對未來世界美好的冀盼;而作為曱甴的瓊丹,亦不斷從中豐富自己的知識,消化這個世界。在溝通接軌的過程,牠肯定自己並嘗試超越自己,努力尋找生命的意義;然而,牠最後發現,原來最大的轉化,不在乎外在的軀體,而是內在的力度與精神。一切都不需外求,其實所有答案都在每個人的內心裡面,就是:「認識你自己」。
作者簡介:
何卓敏(Annie Ho),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文學碩士)。現任香港藝術中心市務及拓展總監,曾任香港藝術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文化管理文憑講師,擁有多年市務推廣經驗。著有《當蘇格拉底遇上金寶湯》一書。
章節試閱
前言
曱甴、蝴蝶,一個「在地」行,一個「離地」飛,是「地」與「天」兩個世界的昆蟲。牠們無論在形狀結構、進化模式、活動形態、受歡迎程度等等,都是南北兩極,那麼,曱甴焉能變蝴蝶?而要曱甴演化為蝴蝶,如何可能?
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這個創作是繼二○一五年出版《當蘇格拉底遇上金寶湯》之後的新嘗試。我嘗試匯聚一些元素、一些文字、一些概念、一些藝術圖像、一些音樂,連同一些感覺以及一些意象,融入所設計的場景及時空,將人、曱甴、蝴蝶、自我等角色相互轉換轉化,以名著中的哲學思想、藝術作品作為引子,並附以不同時代、不同範疇,以及概念相關的藝術家及作家從旁導引,加插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音樂,牽引著一種韻律節奏,成就了這個特別的經驗。
這是「一本給所有人和沒有人的書」,如尼采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書封上的副題一樣。
故事就由瓊丹的夢境開始……
主角瓊丹在夢境中走入了一個像哈利波特小說中的迷宮世界、歌德式建築的古舊圖書館,在這個迷宮中不斷裝備自己,衝破了一些舊有的思維概念,亦同時克服了不少障礙,不斷創造、不斷學習以提升自己的價值,以探究關於「存在」的謎。瓊丹最終達成所願──由曱甴變為蝴蝶!
「存在」,其實是一個似易難明的課題,雖然我們每日都在努力經營著。「存在」不只是一個名詞,更是一個動詞。在「存在」的過程中,我們親歷各種際遇,通過自己的自由選擇,以行動界定及塑造我們自己。「存在」就是選擇成為真正的自己,以「行動」投向未來。
但人只是一有限體,有所缺,如何才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為何源自一個夢?
夢,根據佛洛依德所說,是潛意識的心理過程,每個夢都顯示一種心理結構,與清醒狀態時精神活動的特定部位有所聯繫,充滿意義。在夢裡,我們看到的世界事物,以超越時空的形態出現,沒有太多的顧忌,內外整合,自我消化。在夢中,我們或會更加認識自己。
如果瓊丹自己是第一身,那夢中的曱甴就是她的第二身,而這第二身可說是瓊丹的內在精神。以第一身望向第二身,那目光會是冷靜及客觀的,看得更遠。反觀我們終日被周遭營營役役的俗務纏絆著,經常忽略了我們的內在精神,要喚醒回來,相信必須在非我的世界裡漫遊一番,才能帶著豐富的收穫令自己能更完整地走下去。或許大家可以嘗試放低自己軀體的形狀,忘記自己的身份,照顧一下自己的精神與靈魂,聽聽自己心底的聲音,認真地認識一下你自己,可能發現這將會是一種全然的內在轉化,一種獨特的體驗。
夢是非理性的,只有做夢,才可以隨心所欲,即使在夢中是多麼的荒謬。
一切的超越,都可以發生在夢中。
為何是曱甴?
曱甴是最卑微的生物,從來就不耀眼,只活在與人類不能相容的世界;而人一向都非常自我中心,自視為生物中的高層,但對自己的存在價值及認知卻非常有限。瓊丹就是透過夢境,嘗試體驗當人擺脫了現狀,由高層變為低層的生物時,會是一種怎樣的景況?而在整個探索歷程中,曱甴尋尋覓覓、自我提升、自我演化、自我超越,不斷認識自己並走出自己,勇敢地從低處建立起邁向自己理想目標的橋樑,成為蝴蝶。在過程中牠有過恐懼、矛盾、不安與掙扎,但都迎難而上,無畏無懼,認真省察自己當下的處境,從中調整策略,找到脈絡,看到出路,積極前行。
為何是蝴蝶?
蝴蝶是最美麗的昆蟲。牠總是令人聯想到美麗高雅、嚮往自由,而蝴蝶進化生長的過程,更展示出一種充盈的生命力。由平凡無奇、不起眼的小小毛蟲,經過沉潛蛹化,最終變成一隻色彩繽紛的蝴蝶。沒有誰可以從外表看出蝴蝶與幼蟲是同一個生命,這是多麼具有藝術的美態及哲理的體驗。
曱甴也可以變蝴蝶?
「存在」的人在「存在」的過程中有很多不同的選擇:有些人選擇努力成為自己,在「存在」中保持本真的我;有些人選擇不成為自己,遮蔽自己內心情感的真實,扮演著別人所期待的角色;亦有些人不願意接受當刻的自己,總是希望超越自己,走出自己,為自己創造新的價值,成為理想中的「存在」。既然我們可以決定自己各種存在的可能性,曱甴也可以。
曱甴也許希望變為蝴蝶,自由地飛。
生命其實充斥著無盡可能,它的豐富性亦正正在此。生命一直給予我們無數的期盼,而當中的意義就是要我們充份發揮自己,實現創造力量,打破生活常規,探索更多未知的可能性。
藝術正是我們創造生活的一部份,可昭示「存在」的真理。藝術家就這樣勇敢地透過他們的作品維護著人類生存的根基,去了解這個世界及他自己。我希望透過分享一些經典名著及藝術家們的作品,加深我們對自己存在的認知;而藝術家們的深刻話語及不朽圖像亦透過我們的詮釋而得以永續,超越了實際的時間空間。當然每一個文本都不可能只有單一的固定意義,亦沒有任何所謂的標準答案,視域亦因人而異,所體驗到的就是那探索的過程,所以這本書,你說它是甚麼書,它就是甚麼書!
這兩年來,努力翻看一些自己曾經閱覽過又喜愛的經典名著,參考了一些哲學書籍,在網上搜尋過一些相關資料,邊閱讀邊探究,雖仍未能大徹大悟,在表達上更可能依然顯淺粗疏,懇請大家包容及指正任何錯漏或拙處。海量汪涵,再次感謝你們的包容見諒。
尼采如是說:「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尋找就必尋見」,趕快收拾行裝上路,共同經歷一個富足而踏實的旅程。
這也是一種存在的印證。
培根的教皇肖像.暴力的存在
瓊丹躊躇滿志,內心滿載正能量,正準備迎接下一個的驚喜。突然間,遠處傳來很大很大的「咆哮」聲,震耳欲聾,嚇得牠倒後退了數十步。牠循著聲音的方向追蹤,確定了那震懾的聲音是從樓下的密室傳上來的。
牠小心翼翼一級一級沿著圓形螺旋轉樓梯拾級而下,拐過一圈又一圈,也不知用了多少時間來到樓梯底層,碰碰撞撞的終於到了密室門口。
「咆哮」聲清晰可辨,震耳欲聾,牠心中依然驚恐顫抖,只敢留在門口。過了一會,聲音似乎平靜下來,牠決定入內看個究竟。瓊丹止住了呼吸,懷著戰戰兢兢的心情靠近密室,房門上掛著一個鐵鑄的牌匾,寫著「心靈的密室」。牠謹慎推開扇門,環顧房內每一角落;忽就間,牠聽到一把很雄壯,極具威嚴的聲音:「要有光!」不消一刻,房內就有了光,雖然曱甴不喜歡光,但為了看得明白,牠依然硬撐著。牠看到房中央擺放著一張寶座,座上是一個教皇的蠟像,亦是所有光的聚焦點。但這教皇的蠟像何以能夠發出這樣大的聲響?
牠警覺地慢慢爬上教皇蠟像的頭頂上,環迴四周地偵察。蠟像面容扭曲,有點畸形加點病態,陰森恐怖,牠絕對相信這個蠟像是有生命氣色的。那強而有力的脈搏衝力在隱隱鼓動著,彷彿要將醞釀在丹田的所有氣力在下一秒全然迸發出來。牠估計這將會是更有殺傷力的「咆哮」。牠慌張地滾下,落在教皇的右腳邊,牠背上的硬翅實在有點重,有點礙事,險些不能翻身再前行。牠跌跌碰碰,只希望盡快逃離這個詭異的密室,忽然間,牠聽到一些機械移動「吱吱格格」的聲響,令牠極度害怕,心想今次死定了,牠一定要趕快離開這裡。
但這時「吱吱格格」的聲響又沉寂了,牠回頭一望,原先的教皇蠟像不見了,換來的卻是一幅與蠟像一模一樣的油畫,掛在白色的牆壁上,同樣陰森恐怖。原來這是原籍愛爾蘭的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909-1992)的作品。教皇的樣貌像幽靈般鬼魅,又似是一隻怪物,有著一種被壓抑已久即將爆發的暴力感,令人不寒而慄。相比起孟克的《吶喊》,這個教皇的張力何止高出千萬倍,牠被嚇得張口結舌,魂不附體,很想吐。
其實藝術家培根也像孟克一樣,運用多變的技法以有力的筆觸表達自己內心的幻象和痛苦,揭示人的孤獨、野蠻、焦慮、絕望及憤怒,將濃烈的負面情緒從內心掏挖出來表現在作品上,對真實的存在作出近乎野獸般的嘶咧咆哮。
密室內的白牆上投影著一堆文字:
「我表現暴力,因為我把暴力視為存在的一部份。」培根一生充斥著不快的經歷。童年體弱多病,自小因其同性戀傾向及易服癖而備受父親和監護人虐待。扭曲的童年,加上培根長期籠罩在二戰的陰影之下,戰爭的殘酷,戰後的虛空令他時常陷入一種荒謬非現實的狀態,而這種精神的內化,使他作畫時的筆觸展現出粗獷強勁、抽象多變,尖銳有力,將內心的暴力、陰暗和鬱悶情緒轉化成一幅幅驚悚的作品,反映出「人即野獸」般的存在──橫蠻與殘暴、憤怒與孤獨,這也使他成為戰後最有爭議的畫家之一。
培根這幅《根據委拉斯開茲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的習作》(Study after Velasquez's Portrait of Pope Innocent X)重新塑造了西班牙畫家委拉斯開茲(Diego Rodriquez de Silvay Velasquez, 1599-1660)於一六四九年二度造訪意大利時完成的《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Portrait of Pope Innocent X)的教皇形象,進行了變形、顛覆、解構,他更將時代的精神注入其中,用一種新視覺詮釋了繪畫的表現力。
在培根眼中,人只是一團肉,一生都在壓抑、恐懼、痛苦、色慾和暴力中重複掙扎。「最困難與最令人激動的,就是要觸動到真實的核心。」培根如是說。培根在創作的過程中不停地反覆自問:「我要怎麼才能讓這幅畫更具有真實感」?「扭曲」就是他的答案。因為他認為這是與觀者神經系統直接對話,刺激其情感的唯一最有效的方式。
瓊丹覺得培根的畫筆,就像一把匕首,將英諾森教皇困在欄杆中,一刀一刀地將他身體撕割,孤獨人形發力咆哮帶來最真實的恐懼與絕望。可能培根狂暴的繪畫張力,就是對「人即野獸」一種粗野的對抗。牠也想學他咆哮尖叫,無奈曱甴是不能發聲的。
來不及恐懼,牠卻在培根教皇畫的不遠處看到西班牙畫家委拉斯開茲的《教皇英諾森十世肖像》的作品。不同於培根,這位西班牙畫家如實地將教皇英諾森十世描繪在畫布上,畫如其人,一切只忠實表現藝術家自己的所見,一切都是他冷靜客觀的觀察,沒有任何誇張,亦沒有介入他自己的好惡,如實的展現主角恰如其份的身份和性格,在在顯示出一副高貴權威卻是自負陰險的形象,與那「極端情緒」的教皇肖像相對比,這幅畫確實有點鎮定神經的作用。
培根酷愛閱讀尼采和佛洛依德的著作,其藝術作品在某程度上也受到他們的理論影響;另一方面,培根在繪畫中展現出的慾望亦隨著當時英國文化環境的變化而有所轉變。從早期的刻意收斂到後來的盡情釋放,這種慾望已不再是佛洛依德所說的「因為欠缺而引起的一種主體心理狀態」,它已轉化為一種與尼采的權力意志類似的創造性力量,不受意識壓制,沒有太多理性介入,是慾望下的主觀投射,卻具有很強的創造力。
培根的《教皇》畫作系列,根據他的形容是「試圖把某種情緒形象化」, 是自己神經系統的率性投射,將人類最深層的感情,毫無保留地外翻出來,表現出存在的孤絕與封閉。這些超越想像,強烈喜悅和極度恐懼混雜在一起的畫作,揭示出人性的殘酷,亦展現出存在者痛苦的矛盾心理。畫中「教皇」呈現出的精神暴力,反映了一個真實、人性化的世界;一個被殘酷扭曲的世界,那裡沒有甚麼所謂的善與惡,美與醜;而人的角色都是不穩定的,一會兒是人、一會兒是神、一會兒是獸;一會兒是真、一會兒是假、一切都不是絕對的……
培根喜歡尼釆的哲學,他亦認同尼釆的思想,他說過:「我想生命是沒有任
何意義的,但我們以自己的存在來命名他的意義……在生與死之間,我們的精力就用在為這無聊的人生注入一絲存在目的。」
瓊丹嘆息,即使人擁有多少權力,內在的痛苦與孤獨依然是無法逃避的。培根的作品,正正提醒人類去感受存在的本質,感受生命的慾望和不捨,感受肉體的甜美和空洞,或許這就是全部了。
想起尼采這樣說過:藝術令人想起野獸生命力的特殊狀態。培根就是尼采的忠實崇拜者,他筆下的藝術品所展示的就是這種力度,一種近乎野獸的生命力。藝術經驗是非常獨特的:同一件作品對不同的人產生的影響各有不同,又因不同時不同地,以及觀者的背景及視域,感覺也可能不一樣。藝術能為人帶來力量,讓生命更加澎湃。
但培根那暴力存在的畫作實在淋漓盡致得恐怖,沉重得不想再看,還是走為上著。
前言
曱甴、蝴蝶,一個「在地」行,一個「離地」飛,是「地」與「天」兩個世界的昆蟲。牠們無論在形狀結構、進化模式、活動形態、受歡迎程度等等,都是南北兩極,那麼,曱甴焉能變蝴蝶?而要曱甴演化為蝴蝶,如何可能?
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這個創作是繼二○一五年出版《當蘇格拉底遇上金寶湯》之後的新嘗試。我嘗試匯聚一些元素、一些文字、一些概念、一些藝術圖像、一些音樂,連同一些感覺以及一些意象,融入所設計的場景及時空,將人、曱甴、蝴蝶、自我等角色相互轉換轉化,以名著中的哲學思想、藝術作品作為引子,並附以不同時代、不同範...
作者序
代序 變與不變/林奕華
有一個品牌的紙盒裝檸檬茶出了復刻版,我的八○後同事們人手一包,好比收到甚麼大禮物。「小學時代見過,直至今天才久別重逢。」我看了看那半點也不陌生的面孔,對不起,分享不到他們的雀躍,我對住一張張笑臉說出我自己的感覺:「我好像上星期才放下過它。」一片噓聲,不只因為我掃興,更是由於我的這個說法「匪夷所思」──時間,哪有快得我說的那麼誇張?
真的誇張嗎?還是,人生和望遠鏡恰恰相反,近的都是過去,遠的反而是未來?分別在於,望遠鏡看出去的,是願景,人生反映的,是經歷。一盒紙包飲品在我的記憶裡不遠反近,原因是,它對我來說,不是僅有視覺上的記憶,卻是代表某些過去的殘像。甚麼是殘像?當我們關上電視,屏幕依稀可見最後一個畫面。如同天空上的星星早就不在那裡了,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它們的魂。
當感情愈深厚,記憶就愈能戰勝時間。兩個分別數十載的人有緣再次面對面,一個對另一個說,「你都沒有變。」說的人認真不過,聽的人卻無法苟同,皆因他看見的自己並不是說他沒有變的那個人所看見的他。自己看自己所帶的情感是審視式的,目的是希望鏡中人如理想中完美,所以,一邊戀戀於自己的好,同時也在找尋自己的不足。矛盾的心情,往往使鏡子成為視覺與鞭策的兩面體,由一瞥變成凝視,一分鐘化為一小時。
有趣的是,這樣「照鏡」竟無助於我們培養與自己的感情──自戀,通常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恨,心心念念,渴望自己能夠更美,最美,我們就是這樣被急於求變害了,時間凝結在永遠的凝視之中,結果就是,終其一生依然故我。
目光,最好不要淪為放大鏡,只能按照外界的標準來放大我們的美或醜。然而自己看自己,大部份情況下都是殘酷居多,不似別人看自己,「你都沒有變……」其實沒有變的,是他,是他看那被他一直以思念來固定的印象,以情感來維繫的記憶。
可以肯定的說,在他的潛意識裡,這句來自肺腑的說話,既不用等到對面站了某個人它才冒出來。他,仍然是他想看見的那張臉,不管眼前人待了多少歲月痕跡,八個字道盡了時間為甚麼對他不發生作用:朝朝暮暮,暮暮朝朝。
這也是文學、哲學、藝術在被我們端詳打量時,對我們作出的啟示,或提示:「你怎麼看我?我有變了嗎?」如果它也包含暗示,那就是:「你有變了嗎?」它們的存在,就是以「不變」來鼓勵看它們的人「求變」,只是變的契機在哪裡?或者,提一個方式問,「時間,都被我們用在甚麼地方去了?」
在這將要把一切映象和文字轉化成自戀的材料的時代,一個人的改變,已變得沒有太大意義,因為,當客觀失去存在價值,歷史(而非歷史的書寫)也將成為永遠的過去式。沒有了時間的積累沒有了過程,沒有了過去,也就沒有未來,這將造成一種觀念的徹底改變:
無須蛻變,曱甴就是蝴蝶。
代序 變與不變/林奕華
有一個品牌的紙盒裝檸檬茶出了復刻版,我的八○後同事們人手一包,好比收到甚麼大禮物。「小學時代見過,直至今天才久別重逢。」我看了看那半點也不陌生的面孔,對不起,分享不到他們的雀躍,我對住一張張笑臉說出我自己的感覺:「我好像上星期才放下過它。」一片噓聲,不只因為我掃興,更是由於我的這個說法「匪夷所思」──時間,哪有快得我說的那麼誇張?
真的誇張嗎?還是,人生和望遠鏡恰恰相反,近的都是過去,遠的反而是未來?分別在於,望遠鏡看出去的,是願景,人生反映的,是經歷。一盒紙包飲品在我...
目錄
代序:變與不變 林奕華
前言
楔子
第一章:每個人──總有一個夢
1 一切從瓊丹開始.尋回生命的核心
2 瓊丹身軀的退化.生命轉化的開端
3 遇上赫斯特的蝴蝶.生命的啟示
第二章:凡人──有其不可的超越
4 歌德《浮士德》.超越塵世的妄念
5 奧古斯丁《懺悔錄》.「人」是有限體
6 但丁《神曲》.探索人類的命運
第三章:生存──一種永久的征服
7 希臘神話.美麗的生命力
8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理想中的「超人」
9 梵谷自畫像系列.「存在」的引證
10 叔本華如是說.人是野獸,欲慾望無窮
11 貝克特《等待果陀》.等待的迷失
12 孟克《吶喊》.存在的鬱悶
第四章:人──一種「欠缺」的存在
13 尼采的「存在主義」.選擇成為真正的自己
14 卡夫卡《變形記》.異化的存在
15 賈科梅蒂《行走的人I》.該往何處去?!
16 培根的教皇肖像.暴力的存在
17 卡繆《異鄉人》.無法逃脫的命運
18 卡繆《薛西弗斯的神話》.為苦難找出路
19 基里訶《街道的神秘與憂鬱》.生命的偶然
20 達利《記憶的永恆》.存在的瞬間
21 安迪華荷.找到慾望的方向,向前奔跑
22 芭芭拉克魯格《我買故我在》.物質確證自我的存在
第五章:來世不可待──認識你自己
23 赫斯特《美麗的花蝴蝶》.存在就是被感知
24 莊子.忘我忘世,逍遙天際
25 曱甴變蝴蝶.走出自己
26 人間世.輕如蝴蝶般起舞
參考書目
鳴謝
代序:變與不變 林奕華
前言
楔子
第一章:每個人──總有一個夢
1 一切從瓊丹開始.尋回生命的核心
2 瓊丹身軀的退化.生命轉化的開端
3 遇上赫斯特的蝴蝶.生命的啟示
第二章:凡人──有其不可的超越
4 歌德《浮士德》.超越塵世的妄念
5 奧古斯丁《懺悔錄》.「人」是有限體
6 但丁《神曲》.探索人類的命運
第三章:生存──一種永久的征服
7 希臘神話.美麗的生命力
8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理想中的「超人」
9 梵谷自畫像系列.「存在」的引證
10 叔本華如是說.人是野獸,欲慾望無窮
11 貝克特《等...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