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經典.開展視野】
天下奇才吳經熊學貫古今、縱橫中西文化的傳奇人生!
民國初期是政局動盪的時代,也是賢才輩出的黃金年代,徐志摩、胡適、林語堂、梁實秋等文人學者,締造了文學的繁花盛景。同時期享譽世界的法學家──吳經熊博士更是經典的傳奇人物,他的心靈自傳媲美聖奧思定的《懺悔錄》!
《超越東西方》是吳經熊博士膾炙人口的心靈自傳,原以英文撰寫,1951年在夏威夷完稿,於紐約初版,隨即暢銷全美,並陸續翻譯為法文、葡萄牙文、荷蘭文、德文、義大利文、波蘭文、韓文,堪稱中西文化交流與整合的重要橋樑。
吳經熊是深具科學精神的學者,畢生不斷地探究生命的終極意義。他以真摯的筆觸,描述求知求真的人生經歷,和皈依天主教的心路歷程。他敏銳地察覺民初時代政局的動盪紛亂及西方文化的衝擊,憑著過人的異稟與不懈的努力,將所學的法律、哲學等專業知識,與自身的文化和信仰結合成圓融的思想體系,達致深刻的生命整合。親炙吳經熊的傳奇人生,有助於放寬視野、拓遠心胸,汲取歷久彌新的鮮活智慧。
ISSUU試閱連結:http://issuu.com/wisdompress/docs/9789866036415
人生的朝聖之旅既非向東,亦非向西,
而是向著內在,逐步整合自己的生命。
不論你在哪裡成長,一定要在這環境中汲取偉大的精髓,如歷史、文學、音樂、思想,將其優點變成自身的財富。千萬不可編織一道藩籬,將自己限於孤立無援的狀態,而應透澈、深入地認識和學習,因為智慧永無止盡!──吳經熊
◎本書特色
★ 獨家收錄珍貴史料照片。
★ 獨家收錄〈旅歐心影〉,吳經熊博士分享歐遊朝聖的經驗。
★ 吳經熊博士是享譽國際的法學家,在中華民國的法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他的回憶錄中,可以清楚看見文人學者對國家社會和文化交流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作者簡介:
吳經熊 (John C. H. Wu)
馳名國際的法學家、哲學家、文學家暨思想家,對中華民國的外交、政治和法學界極具貢獻與影響力。字德生,1899年3月28日生於浙江寧波,1986年2月6日於台北逝世。上海東吳法科畢業後赴美國、法國、德國留學。曾任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院長、立法委員、上海特區法院院長,受邀撰寫《中華民國憲法》初稿,並受蔣中正之託將《新約聖經》和《聖詠》翻譯為文言文。
抗戰後出任駐教廷公使,1967年來台擔任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及名譽校長,晚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國學造詣深厚且學識淵博,著作等身,涵蓋法學、哲學、文化、唐詩、禪宗及基督宗教靈修學等領域,多部作品以英文撰寫,被視為學貫中西、博古通今的奇才。
【著作】
《內心樂園》、《愛的科學》、《正義之源泉》、《唐詩四季》、《禪學的黃金時代》、《哲學與文化》、《內心悅樂之源泉》等,譯有《聖詠譯義》、《新經全集》。
譯者簡介:
黃美基
資深譯者,文筆清新練達,曾獲第九屆梁實秋文學獎翻譯類首獎。
譯作豐富,包括《走過沙漠》、《體驗天主》、《為什麼要告解》、《當神父也得憂鬱症》、《內心樂園》、《高峰經驗》等優質好書。
梁偉德
潛心譯述,譯筆樸實平易。
譯有《漫長的孤寂》、《深德你心》、《串起希望之鏈》、《踏腳石,絆腳石》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正嘉——中正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王志堅——文藻外語大學吳甦樂教育中心副教授
孔令信——銘傳大學新聞學系主任
田默迪——聖言會神父、研究吳經熊權威學者
狄 剛——台北總教區榮休主教
李匡郎——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博士
沈春華——金鐘獎資深新聞主播
杜筑生——中華民國前駐教廷大使
孫大川——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孫效智——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生命教育中心主任
陳建仁——梵蒂岡宗座聖大額我略爵士
黑幼龍——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曾建元——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傅皓政——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黎建球——輔仁大學前校長、哲學系講座教授
歐晉德——天主教善牧基金會董事長
潘維大——東吳大學校長、法律學系專任教授
蘇其康——高雄醫學大學語言與文化中心講座教授、文藻外語大學前校長
──跨領域齊聲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新時代的領路人
陳建仁(梵蒂岡宗座聖大額我略爵士)
上智出版社的鄧秀霞修女在三月底邀請我為這本好書寫序,她在邀稿信中寫道:「吳經熊博士是至情、至性、至靈的人。《超越東西方》雖是他的自傳,但豐富的文學修養和靈性的真誠昇華,可媲美聖奧思定(St. Augstine)的《懺悔錄》和多瑪斯.牟敦(Thomas Merton)的《七重山》。他的個性純真坦率,不斷地追尋真理和至高的天主,可作為現代人的典範。我想不只教會人士,甚至各界人士或文人智士都會受他真情流露、清逸超絕的文筆所感動、啟發和導引,透過他的視野閱盡人間滄桑、經歷浮沉時代、遨遊宇宙的曼妙與浩瀚,而喜樂地嚮往智慧、真理、美善和聖化。」
吳經熊博士一八九九年出生於中國寧波,他是一位天才型的學者,廿二歲獲得美國密西根大學法學博士,隨後在巴黎大學、柏林大學、哈佛大學從事法學和哲學研究。廿五歲擔任上海東吳大學教授,三十歲擔任上海特區法院院長。卅四歲出任立法院「憲法草案起草委員會」副委員長,公布《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初稿試擬稿》。卅六歲創辦英文雜誌《天下月刊》(T’ien Hsia Monthly)。他在法學、哲學和文學的造詣與成就,深獲國內外重視與好評!
吳博士曾受洗加入衛理公會,但是長期「漂離了基督,信仰變得淡薄」,雖然「在物質、學術、社會、政治上都非常成功,但是在精神上卻是悲觀到極點」。他在一九三七年受到聖女小德蘭(St. Thérèse of Lisieux)的感動,決定浪子回頭而皈依天主教。他和家人在八年抗日戰爭期間,雖因戰亂逃難深受顛沛流離之苦,全家藉著對天主聖三及聖母的完全信靠,不僅安然度過重重難關,吳博士也完成《聖詠》和《新約》的中文譯本,深受各界讚賞。一九四六年,他出任中華民國駐教廷公使,一九四九年擔任美國夏威夷大學中國哲學客座教授,本書即是在此時期完成。
吳博士發揚聖多瑪斯(St. Thomas Aquina)的法理學體系,主張永恆法、自然法與人定法三分。他不僅對天主教神學與中國哲學有深入研究,更是一位跨越東西方文明的奇才。吳博士在《超越東西方》中以行雲流水的筆觸描寫多采多姿的人生經歷,更以懺悔感恩的靈感見證信靠天主與聖母的心路歷程。他慶幸自己早年受惠於東方思想的陶成,隨後又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禮,始得以築起東西文明之間的橋樑。本書於夏威夷完稿後,在紐約以英文出版,爾後又譯為法、葡、荷、德、義、韓等多國語言,深受各國讀者喜愛。
本書是天主教靈修的文學傑作!感謝天主,讓我有幸閱讀此書,不僅能親近博學睿智的華人學者,更讓我得以見賢思齊,立志成為更虔誠的天主教徒!
名人推薦:王正嘉——中正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王志堅——文藻外語大學吳甦樂教育中心副教授
孔令信——銘傳大學新聞學系主任
田默迪——聖言會神父、研究吳經熊權威學者
狄 剛——台北總教區榮休主教
李匡郎——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博士
沈春華——金鐘獎資深新聞主播
杜筑生——中華民國前駐教廷大使
孫大川——監察院副院長、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孫效智——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生命教育中心主任
陳建仁——梵蒂岡宗座聖大額我略爵士
黑幼龍——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曾建元——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生命恩賜
我的生辰是按照陰曆,己亥年(一八九九年)二月十七日生於江蘇寧波。那時春光明媚、曙光乍現。二月即俗稱的「花月」,傳說在這個月分裡「滿山蒼翠,宛如碧玉」。嫩葉和花蕾都在迎接太陽;柳梢漸漸轉綠,蘭花吐露芬芳,果園中的花朵都含苞待放。總之,歲月已穿過冬天陰暗的隧道,迎向璀璨的春光。這正是《雅歌》中新娘聽到愛人呼喚的季節:
我的愛人招呼我說:「起來,我的愛卿!快來,我的佳麗!看,嚴冬已過,時雨止息,且已過去;田間的花卉已露,歌唱的時期已近。在我們的地方已聽到斑鳩聲;無花果樹已發出初果,葡萄樹已開花放香;起來,我的愛卿!快來,我的佳麗!」(歌二10~13)
天主選擇了我的生辰,把我從母胎中呼喚出來。家人後來告訴我,我急著看到光明,助產婆來到之前我已呱呱墜地。
二月十七日和其他任何一天一樣,是出生的吉日。這一天正好在兩個民間節日之間。相傳道家之祖老子的生日是二月十五日,佛教觀世音菩薩的生日是二月十九日,我則稱心如意地夾在道教和佛教兩大宗教之間。此外,二月也是紀念孔子忌日的時節。因此可以看到,中國三大宗教似乎聚集一起,來作我的靈性保母。這三個宗教使我獲益良多,雖然我最終看到的「光」,是那普照每一個人的「道」(Logos)。
我現在對這三大宗教或思想派別所持的態度,可借用惠特曼(Walt Whitman)的詩句來形容:
直到我衷心信服你們留下的一切,我才敢繼續前進。
我已細讀過那些,真的十分值得讚美。(我在其間徘徊片刻)
沒有什麼比它更偉大,沒有什麼比它更值得讚賞!
我專注地凝視它好一會兒,然後將之摒棄,
如今,我在我的時代,佇立在屬於我自己的地方。
是的,凡屬人的一切,沒有比這三大派思想更偉大的。但基督宗教是屬神的,把基督信仰當成西方宗教是一大誤解。西方也許屬於基督宗教(我但願更加如此),但基督信仰並不屬於西方。它超越東方與西方,超越古老與新的。它比古老的更古老,比新的更新。對我來說,它比我從小耳濡目染的儒家、道家和佛家更本土。我感謝這三大派思想,因為是它們領我走向基督。基督使我的生命整合貫通,由於這整合,我很慶幸自己生為黃種人卻能接受白種人的教育。
根據某些迷信的說法,我的生辰八字非常吉利。雖然因著基督的聖寵,我已經拋開迷信,可是我從小就深信我的命很好,多少是受到這些迷信的影響。自少年時代,我就覺得自己有朝一日能在政壇上大有作為;我的國家,甚至全世界,都會因我的存在而更美好。因此,我一開始就抱著很大的期望,可是後來我的生活卻證明這些期待完全沒根據;每當我將理想和現實兩相比較,都會因為對比太強烈而啞然失笑。也許這正是我變得如此幽默又如此謙虛的原因吧!所謂幽默,不外乎自娛,取笑自我的惡行,同時謙虛地承認絕對的真理。的確,天主確實有本事從壞事中找出美善來。
我的陰曆生日相當於西元一八九九年三月廿八日。我很欣慰地得知,我特別崇敬的聖女大德蘭(St. Teresa of Avila)是在一五一五年同一天、同一時辰出生;而律師聖人聖若望.賈必昌(St. John of Capistrano),在一四六五年同一天回到天國。這一切並不保證我也會成為聖人,但是對我的靈修生活確實是極大的鼓舞。如果我出生在聖誕節、復活節,或聖母的任一慶日,我一定會更快樂。但我是何許人,竟敢懷疑天主的智慧?祂不是比羅馬總督比拉多更有權說:「我寫了,就寫了」(若十九22)?至於我,我衷心喜樂地善用自由意志,接受天主自亙古就為我寫下的一切。
有些朋友注意到,自從我成了天主教徒後,似乎失去一些雄心壯志。其實我現在的野心比過去更大。我曾經享有世俗的榮耀,卻令我感到十分空虛。滿足於會腐朽的事物,根本不能算是雄心。對我來說,整個世界不再有任何值得垂涎的事物。我唯一的「野心」,是作天主的乖兒子,這是全心順從天主的人都能有的雄心。如果這個野心不是最崇高的,我的心絕不會憩息其中;如果它不是對所有人開放,我的心片刻也不會接受它。既然作天主子女的至高特恩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的,那麼除此以外去享受其他特恩又有什麼好處呢?
天主不單賜給我出生的吉日,更給我一個出生的好地方。我出生在寧波市一個叫做「二十四院」的地方。「寧波」的意思是「寧靜的波浪」。我不大知道這地名的來歷,大概是因為它建於甬江河岸,甬江使寧波與大海相連,且潮汐定時漲落,我們那時的人習慣以潮汐來判斷時間。
寧波人並不特別高尚文雅,但是熱情、誠實,充滿活力和冒險精神。大多數人從事工商業,較少投身於文學及藝術。寧波人都很聰明,且子女眾多,也許與愛吃海鮮有關。
就我所了解的,寧波人最大的長處是能全心享受生活。天主創造了寧波人,而寧波人認為活著真好(參創一26~31)。他們固然屬於塵世,泥土味十足;但從未忘記大地屬於上主,且把大地的產物當作上主的恩賜。換句話說,他們很享受生命的盛宴,認為那是上主提供給他們享受的。我相信天主喜愛這樣的人,甚於那些過分講究品味的人──他們彷彿是受邀來品評天主所準備的宴席。寧波人享受生命的恩賜,就像飢腸轆轆的美國男孩享用熱狗一樣。
寧波人的性格有些粗獷不馴,卻不怯懦多疑。他們享受生活,具有豐富的常識,也很有幽默感,只是這些幽默來自日常的玩笑,而不是文雅的風趣。他們熱愛肥美的大地及泥土的氣息,在宇宙間怡然自得。寧波的日月星辰、風雨、貓狗和花鳥,似乎比他處更富有人性,而且彷彿是每個家庭最親近的成員。童年時,我常聽到這樣的說法:「看!日上三竿,該做午飯了。」或「小雞已回籠子,你爹就要回家了。」或者「看那彤雲!明天會比今天熱。」又或者「聽!喜鵲在你頭上叫了三聲,明天會有好事降臨。」如果是烏鴉叫,表示會走霉運,而消除霉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一邊往地上吐痰,一邊說「呸!」你的身體就像是一根占卜杖,要是你打噴嚏,表示遠方的朋友在說你的好話;如果耳朵癢,一定是有人在背後說你壞話。早在西方人有收音機之前,我們寧波人已發明了心靈溝通法。
就是這樣,我的童年生活有如在仙境中度過。還記得第一次參觀紡織廠時,我是多麼驚奇。我自作聰明地說:「裡面一定有巫婆。」而且,我覺得自己非常勇敢,在這鬼屋裡還能保持鎮靜。
有一次,鄰居讓我聽他們新買的留聲機。我心想:「真可憐!這個死人的靈魂竟被惡毒的魔術師關在盒子裡,魔術師一念符咒,這可憐人就得重複說一遍!」單純的東方想像力初次接觸到西方的科學發明,那是我一生中最興奮、刺激的日子。對我、對寧波或中國各地的孩子來說,那段日子再也無法重現了。科學發現了許多宇宙奇異現象,但同時也扼殺了驚奇感。
十四年前,我寫過一段話,忠實地表達了當時對西方物質文明與中國接觸的感想。在某種程度上,這段文字仍可代表我目前的感受。
古老中國可愛的靈魂,仍舊在我心中縈繞,就像童年時令我著迷、幾乎已遺忘的旋律。我多麼希望能重回年老母親的懷抱!當我回首,總會令我怦然心動,因為
她是大地上的柔美風景,處處充滿和諧、平靜、寧謐、璀燦、萌芽,喜悅而無歡鬧,這若非幸福,也比你巨大的熱情更接近幸福。
如今,中國已變了,她被捲入世界狂潮的漩渦中。宛如西風中的樹葉、悠悠長江中的落花,她不再是她自己,身不由己地被捲入不可知的未來。我知道她能在大風大浪下生存,戰勝一切困厄和考驗。可是,她已無法重回過去甜美靈魂的本質。她的音樂不再像笛聲般行雲流水地迴盪,而是變為金屬般粗糙的音色,猶如華格納的傑作。對於她的孩子,她不再是昔日溫柔的母親,而是如夏日般酷烈的嚴厲父親。中國,我的祖國已死,新中國萬歲。
如今,中國的靈魂正經歷歷史上最痛苦的時期。旋律已經結束,和聲卻尚未譜成。她正處於四分五裂的混亂之中。至於我,天主已經消除了我的不協調,將和諧注入我的靈魂。可是我的祖國、我的同胞呢?只要他們沒有得到和諧,只要這世界仍舊不和諧,我的和諧也無法完成。
不管怎樣,我想到寧波的時候,總是不免帶著濃濃的鄉愁,部分是因為思鄉,部分是對童年歲月的懷念。我最後一次回到故鄉,是一九四九年春天。我特意去尋找出生時的房子(我孩提時代已搬離那裡,沒有再回去過)。大哥陪著我敲門詢問,好心的房客開門讓我們進去看看。大哥指出我出生的房問、母親去世時停放遺體的大廳,以及屬於鄰居的區域,而那些鄰居也都過世了。這一切恍如一場夢。
第一章 生命恩賜
我的生辰是按照陰曆,己亥年(一八九九年)二月十七日生於江蘇寧波。那時春光明媚、曙光乍現。二月即俗稱的「花月」,傳說在這個月分裡「滿山蒼翠,宛如碧玉」。嫩葉和花蕾都在迎接太陽;柳梢漸漸轉綠,蘭花吐露芬芳,果園中的花朵都含苞待放。總之,歲月已穿過冬天陰暗的隧道,迎向璀璨的春光。這正是《雅歌》中新娘聽到愛人呼喚的季節:
我的愛人招呼我說:「起來,我的愛卿!快來,我的佳麗!看,嚴冬已過,時雨止息,且已過去;田間的花卉已露,歌唱的時期已近。在我們的地方已聽到斑鳩聲;無花果樹已發出初果...
目錄
【推薦序】新時代的領路人/陳建仁
【東方盛讚】依靠信德的全人/羅光總主教
【西方好評】中國人亦基督徒/施德(Frank J. Sheed)
第一部
前言 飄蕩的心靈
第一章 生命恩賜
第二章 我的父親
第三章 我的小媽
第四章 我的大媽
第五章 童年教育
第六章 亞當與厄娃
第七章 我叫若望
第八章 天堂獵犬
第九章 友誼的故事
第十章 法律是我的偶像
第十一章 由深淵中
第二部
第十二章 中國的宗教
第十三章 蓮花與汙泥
第十四章 心靈漂泊
第十五章 浪子回頭
第十六章 天主教生活初階
第十七章 逃出虎口
第十八章 生命的詩歌
第十九章 為基督編織一件中式外衣
第二十章 愛的外交
第廿一章 故國最後行
後記 天主厚待了我
說明與致謝
【附錄一】旅歐心影/吳經熊
【附錄二】超越時代和地域的先知巨擘/吳樹德
【推薦序】新時代的領路人/陳建仁
【東方盛讚】依靠信德的全人/羅光總主教
【西方好評】中國人亦基督徒/施德(Frank J. Sheed)
第一部
前言 飄蕩的心靈
第一章 生命恩賜
第二章 我的父親
第三章 我的小媽
第四章 我的大媽
第五章 童年教育
第六章 亞當與厄娃
第七章 我叫若望
第八章 天堂獵犬
第九章 友誼的故事
第十章 法律是我的偶像
第十一章 由深淵中
第二部
第十二章 中國的宗教
第十三章 蓮花與汙泥
第十四章 心靈漂泊
第十五章 浪子回頭
第十六章 天主教生活初階
第十七章 逃出虎...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