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基礎科學必備實驗寶典,孩子自己就能操作的科學活動!
利用家中隨手可得的材料開心玩、學習知識0壓力!
從光、聲音、食物,到摩擦力、酸鹼指示劑、空氣壓力、水的特性等,書中包含62個主題、366個活動,全面探索各種生活知識!每個主題由淺入深,帶領孩子從實驗活動觀察、了解科學現象和原理,並思考如何做出變化,學知識也玩創意!
為什麼麵包上有洞?DNA長什麼樣子?不同形狀的風車怎麼轉動?
自己觀察、動手做實驗,快樂找答案,每天都能從生活中發現許多的知識奧祕!
全書共有366個科學實驗,一個跨頁就是一個科學主題,包含多項有趣好玩的小活動。每個主題由淺入深,帶領孩子先觀察現象,再比較不同做法帶來的變化、並進一步歸納科學原理。每項活動都有詳細的步驟指導,讓孩子可以利用家裡的素材簡易操作,盡情探索、觀察身邊的科學現象;淺顯易懂的說明,幫助孩子快速了解實驗中蘊含的知識。不管是觀察摩擦力、表面張力,還是製作餵鳥器、測風向,每個簡單的實驗都是各門科學的重要基礎觀念。適合親子一起玩,一起討論,並衍生更多有趣的想法,享受實驗帶來的樂趣!
延伸閱讀:
1.原來科普這麼有趣
2.科學家的紙上實驗室
3.60創意科學遊戲(新版)
4.39元創意科學實驗
作者簡介:
米娜.雷希、麗莎.葛拉斯彼、露西.鮑曼 著
艾利克斯.渥克、茱莉亞.奧利瓦雷斯、法蘭切絲卡.卡拉貝莉、彬妮.塔利柏 繪
安娜.高德、漢娜.艾哈邁德、馬修.普勒斯頓、柔依.雷、哈莉.拉蒙、凱倫.湯林斯 設計
史蒂芬.查普曼 審訂
譯者簡介:
陳偉民
畢業於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曾任國中理化老師十五年,高中化學老師十七年,也參與國高中教科書編寫,並從事科普寫作與翻譯,著有《如何學好中學化學》、《誰殺了大恐龍?》等;譯作有《打造化學力》、「神奇酷科學」系列、《原來科學這麼好玩》等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英國皇家學會青少年圖書獎入圍
媒體推薦:
孩子與生俱來就有做實驗的能力,他們會用雙手摸索、感覺事物怎麼運作,並思考為什麼如此。這是一本很棒的活動參考書,適合那些喜歡自己創造實驗、探索周遭萬物的孩子。
──英國皇家學會青少年圖書獎評審
書中利用簡單又好玩的實驗,切中要點的解釋孩子好奇的事物。這些實用的活動操作幫助孩子理解、鞏固知識。
──英國報刊County Down Spectator
全書涵蓋中年級科學教育的各個主題,包含:光、聲音和摩擦力等。所有重要的基礎科學概念在書中以簡單又多樣化的方式呈現,帶領孩子創造出可以用、玩甚至吃的東西。真是一本優良好書!
──英國教學資源平台Parent in Touch
得獎紀錄:英國皇家學會青少年圖書獎入圍媒體推薦:孩子與生俱來就有做實驗的能力,他們會用雙手摸索、感覺事物怎麼運作,並思考為什麼如此。這是一本很棒的活動參考書,適合那些喜歡自己創造實驗、探索周遭萬物的孩子。
──英國皇家學會青少年圖書獎評審
書中利用簡單又好玩的實驗,切中要點的解釋孩子好奇的事物。這些實用的活動操作幫助孩子理解、鞏固知識。
──英國報刊County Down Spectator
全書涵蓋中年級科學教育的各個主題,包含:光、聲音和摩擦力等。所有重要的基礎科學概念在書中以簡單又多樣化的方式呈現,帶領孩子創造出...
章節試閱
指紋的祕密
學習如何採集指紋,並利用指紋辨識身分。
204用粉末採集指紋
1. 用手指在玻璃杯上按壓一下。接下來,準備一小盤滑石粉。
2. 用水彩筆的筆尖沾一些粉末,輕輕撲撒在剛剛手指按過的地方。最後把多餘的粉刷掉。
3. 用透明膠帶有黏性的那一面蓋在指紋上,然後把膠帶撕下來。
4. 把膠帶放在黑紙上按壓。撕掉後,你看到什麼?
紙上應該會出現白色的指紋。手指的皮膚有凸紋構成的圖案,身體分泌的汗水和油脂會從凸紋留在杯壁。粉末黏在這些痕跡上,接著這些紋路又被膠帶轉印到紙上。
*你可以改用其他淺色粉末,例如粉筆灰或麵粉重做這個活動;也可以用可可粉或碳粉在白紙上試試看。
205 尋找線索
找找家裡各處的物品,哪裡有指紋?如果沒辦法直接觀察到指紋,就在物品表面刷上一些滑石粉或粉筆灰。有些物品的表面是不是比較容易找到指紋?
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在各式各樣的物品表面留下油膩的指紋。玻璃、塑膠及金屬這類物品的表面光滑又堅硬,上面的指紋比較清晰。
206 用顏料按壓指紋
1. 把顏料倒在舊海綿上,製成印臺。
2. 用一隻手指輕壓海綿上的顏料。
3. 把手指按在白紙上,然後重複做幾次。
觀察紙上的顏料指紋,凸紋線條應該會清楚呈現。這就像是你在蓋印章的時候,蓋在紙上的有色部分是來自印章凸出的紋路。
207 不同的圖案
和你的朋友或家人比比看,你們的指紋有沒有相似的地方?有沒有人跟你的指紋完全一樣?
有些指紋有相似的形狀,這些形狀有三種主要的類型:箕型、弧型及斗型。但是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指紋圖案,也就是說,沒有人的指紋會和另一人完全相同,就連雙胞胎的指紋也不一樣。
208 比對指紋
把活動 207 收集到的指紋,標上每個人的姓名。現在你先帶著這份紀錄離開房間,並請其中一個人重新在新的紙上留下指紋。你能不能判斷這枚指紋是誰的?
只要仔細觀察指紋的圖案,就可以辨識出指紋的主人。你可以使用放大鏡,更容易觀察。
209 手紋
在手掌塗顏料,用力按壓在白紙上。然後用同樣方法取得別人的手紋,接著比較這些紋路。
每個人手掌上的線條紋路都是獨一無二。警察有時也會用手紋辨識並逮捕罪犯。
指紋的祕密
學習如何採集指紋,並利用指紋辨識身分。
204用粉末採集指紋
1. 用手指在玻璃杯上按壓一下。接下來,準備一小盤滑石粉。
2. 用水彩筆的筆尖沾一些粉末,輕輕撲撒在剛剛手指按過的地方。最後把多餘的粉刷掉。
3. 用透明膠帶有黏性的那一面蓋在指紋上,然後把膠帶撕下來。
4. 把膠帶放在黑紙上按壓。撕掉後,你看到什麼?
紙上應該會出現白色的指紋。手指的皮膚有凸紋構成的圖案,身體分泌的汗水和油脂會從凸紋留在杯壁。粉末黏在這些痕跡上,接著這些紋路又被膠帶轉印到紙上。
*你可以改用其他淺色粉末,例如粉筆灰或麵粉重做這...
作者序
關於這本書
這本書設計了許多你可以自己在家進行的科學活動。每項活動都有詳細的步驟指導,對於涉及的科學觀念,也提供了簡單易懂的解說。
◎每項活動都有編號。
◎方框裡描述了每項活動可觀察到的現象,以及背後的科學原理。
◎在你必須特別小心的地方,會有警告符號提醒。
◎如果實驗結果和你預期的不同,別太擔心。有些科學上的重要發現,就是因為意外而造成的。
◎活動中用到的器材全是日常用品,例如寶特瓶和衛生紙等。有時也會用到一些勞作器材,例如紙、筆和線等。
◎活動的種類包羅萬象,從靜電實驗到製作隱形墨水都有。
關於這本書
這本書設計了許多你可以自己在家進行的科學活動。每項活動都有詳細的步驟指導,對於涉及的科學觀念,也提供了簡單易懂的解說。
◎每項活動都有編號。
◎方框裡描述了每項活動可觀察到的現象,以及背後的科學原理。
◎在你必須特別小心的地方,會有警告符號提醒。
◎如果實驗結果和你預期的不同,別太擔心。有些科學上的重要發現,就是因為意外而造成的。
◎活動中用到的器材全是日常用品,例如寶特瓶和衛生紙等。有時也會用到一些勞作器材,例如紙、筆和線等。
◎活動的種類包羅萬象,從靜電實驗到製作隱形墨水都有。
目錄
4 色素、油和水共舞
6 飛啊,紙飛機!
8 紙花和木星星
10 小蘇打冒泡
12 保持平衡的活動吊飾
14 用彈珠測試摩擦力
16 眼睛的錯覺
18 冰塊融化了
20 放風箏
22 漫步在水上
24 固體熔化成液體
26 植物是怎麼長大的?
28 神奇的酵母
30 水彩上的鹽晶體
32 隱形墨水
34 聲音實驗
36 製造再生紙
38 東西留在原地了
40 空氣壓力
42 用表面張力來作畫
44 生物與細胞
46 打造堅固的形狀
48 固體、液體和奇妙混合物
50 摩擦力的把戲
52 演奏音樂
54 液體分層
56 觀察動物
58 磁鐵實驗
60 風的力量
62 顏色分開了
64 水果與果汁
66 風的方向
68 葉子與樹皮
70 響亮的聲音
72 光與彩虹
74 指紋的祕密
76 植物染色劑與漂白劑
78 製造雲和雨
80 空氣動力
82 影子戲偶
84 食品科學
86 保持平衡的蝴蝶
88 影像動起來
90 天然的酸鹼指示劑
92 測試你的感官
94 轉動產生的動力
96 反射動作與反應
98 讓光線轉彎
100 浮浮沉沉
102 簡單機械
104 反射光線
106 吹泡泡
108 運動中的物體
110 抗水性
112 投石器
114 水的動力
116 紙做的直升機
118 靜電
120 右撇子與左撇子
122 培養出漂亮的晶體
124 讓花朵變色
126 降落傘
128 索引
4 色素、油和水共舞
6 飛啊,紙飛機!
8 紙花和木星星
10 小蘇打冒泡
12 保持平衡的活動吊飾
14 用彈珠測試摩擦力
16 眼睛的錯覺
18 冰塊融化了
20 放風箏
22 漫步在水上
24 固體熔化成液體
26 植物是怎麼長大的?
28 神奇的酵母
30 水彩上的鹽晶體
32 隱形墨水
34 聲音實驗
36 製造再生紙
38 東西留在原地了
40 空氣壓力
42 用表面張力來作畫
44 生物與細胞
46 打造堅固的形狀
48 固體、液體和奇妙混合物
50 摩擦力的把戲
52 演奏音樂
54 液體分層
56 觀察動物
58 磁鐵實驗
60 風的力量
62 顏色分開了
64 水果與果汁
66 風的方向
68 葉子...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