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譯研所賴慈芸教授專文推薦 最新、完整全譯! 出版逾90年,經典文學桂冠 英國偉大作家E. M. 佛斯特生前最後一部長篇巨著《印度之旅》 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文學獎(The 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獲獎之作 改編電影由大師導演大衛‧連(David Lean)執導 美國奧斯卡獎11項提名,榮獲最佳女配角獎、最佳原創配樂獎
被譽為英國偉大作家E. M. 佛斯特的經典著作《印度之旅》,場景設立於印度的尚卓拉波城,故事主軸環繞著英國殖民官員與當地知識分子之間暗潮洶湧的角力與衝突,充分展現兩者深刻而矛盾的互動。帝國高高在上的心態,以及被殖民者日漸覺醒、高漲的自尊,在佛斯特筆下真實而細膩地被呈現出來。
E. M. 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 1879-1970) 英國小說家,生於倫敦,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曾在一次世界大戰加入紅十字會,被派往埃及。 作品多著重刻畫英國社會的階級與差異。知名作品如長篇小說《印度之旅》、《窗外有藍天》、《此情可問天》和《墨利斯的情人》皆曾改編成電影。本書《印度之旅》是遊歷兩次印度後寫成,獲得英國重要的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文學獎(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論者以為這是他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長篇小說。 也創作《小說面面觀》、短篇小說,以及政治、社會等方面的論文;美國藝術文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設立E. M. Foster獎來紀念他。
英國作家E. M. Foster的A Passage to India(1924),以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為背景,是他最重要的一部小說,也往往入選各種英國百大小說書單。小說核心為一宗撲朔迷離的性騷擾案件,指控者是剛到印度不久的英國年輕女子,被指控的是好意陪她旅遊的印度籍醫生。英國人大多相信指控為真;印度人全都相信醫生清白;本來與英國人交情深厚的印度醫生心灰意冷,說出在殖民情境下不可能有英印友誼存在。從一個事件引出殖民地的英印族群眾生相,精確的對話、異國風情景物交織著個人的心理欲望,相當引人入勝。 《印度之旅》在台灣已有三個譯本,書名皆同。1975年陳蒼多、張平男推出最早的合譯本,由桂冠出版,兩位譯者皆外語科班出身,並附有蔡振興教授導讀,學術風格明顯。1984年《印度之旅》拍成電影之後,1985年桂冠重出陳蒼多、張平男譯本,同年又多了施寄青和林舒兩種譯本,顯然受到電影的影響。林舒生平不詳,出版林舒譯本的駿馬出版社,是1980年代出版羅曼史的主力之一,這本書屬於「銀幕名著」系列,又以電影劇照為封面,刪削嚴重,脫漏甚多,可以不論。施寄青譯本由皇冠出版,皇冠雖以通俗暢銷知名,但也引進不少當代經典,有兼顧通俗與經典的野心。施寄青的譯本屬於「當代名著精選」系列,系列中有不少通俗羅曼史;也以電影劇照為封面,感覺翻譯較為倉促,刪掉不少細節。尤為可惜的是對話部分,常有銜接突兀或矛盾的地方。例如主角Miss Quested剛到不久,在英國人的俱樂部中宣稱她想看看真正的印度。在當地辦校的校長先生給了一句建議:那就去看印度人。這個建議引發了在場一堆太太的議論:
這段原文如下: “As if one could avoid seeing them,” sighed Mrs. Lesley. “I’ve avoided,” said Miss Quested. “Excepting my own servant, I’ve scarcely spoken to an Indian since landing.” “Oh, lucky you.” “But I want to see them.” She became the centre of an amused group of ladies. One said, “Wanting to see Indians! How new that sounds!” Another, “Natives! Why, Fancy!” A third, more serious, said, “Let me explain. Natives don’t respect one any the more after meeting one, you see.”
英國作家E. M. Foster的A Passage to India(1924),以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為背景,是他最重要的一部小說,也往往入選各種英國百大小說書單。小說核心為一宗撲朔迷離的性騷擾案件,指控者是剛到印度不久的英國年輕女子,被指控的是好意陪她旅遊的印度籍醫生。英國人大多相信指控為真;印度人全都相信醫生清白;本來與英國人交情深厚的印度醫生心灰意冷,說出在殖民情境下不可能有英印友誼存在。從一個事件引出殖民地的英印族群眾生相,精確的對話、異國風情景物交織著個...
師大譯研所賴慈芸教授專文推薦 最新、完整全譯! 出版逾90年,經典文學桂冠 英國偉大作家E. M. 佛斯特生前最後一部長篇巨著《印度之旅》 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文學獎(The 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獲獎之作 改編電影由大師導演大衛‧連(David Lean)執導 美國奧斯卡獎11項提名,榮獲最佳女配角獎、最佳原創配樂獎
被譽為英國偉大作家E. M. 佛斯特的經典著作《印度之旅》,場景設立於印度的尚卓拉波城,故事主軸環繞著英國殖民官員與當地知識分子之間暗潮洶湧的角力與衝突,充分展現兩者深刻而矛盾的互動。帝國高高在上的心態,以及被殖民者日漸覺醒、高漲的自尊,在佛斯特筆下真實而細膩地被呈現出來。
E. M. 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 1879-1970) 英國小說家,生於倫敦,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曾在一次世界大戰加入紅十字會,被派往埃及。 作品多著重刻畫英國社會的階級與差異。知名作品如長篇小說《印度之旅》、《窗外有藍天》、《此情可問天》和《墨利斯的情人》皆曾改編成電影。本書《印度之旅》是遊歷兩次印度後寫成,獲得英國重要的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文學獎(James Tait Black Memorial Prize)。論者以為這是他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長篇小說。 也創作《小說面面觀》、短篇小說,以及政治、社會等方面的論文;美國藝術文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設立E. M. Foster獎來紀念他。
英國作家E. M. Foster的A Passage to India(1924),以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為背景,是他最重要的一部小說,也往往入選各種英國百大小說書單。小說核心為一宗撲朔迷離的性騷擾案件,指控者是剛到印度不久的英國年輕女子,被指控的是好意陪她旅遊的印度籍醫生。英國人大多相信指控為真;印度人全都相信醫生清白;本來與英國人交情深厚的印度醫生心灰意冷,說出在殖民情境下不可能有英印友誼存在。從一個事件引出殖民地的英印族群眾生相,精確的對話、異國風情景物交織著個人的心理欲望,相當引人入勝。 《印度之旅》在台灣已有三個譯本,書名皆同。1975年陳蒼多、張平男推出最早的合譯本,由桂冠出版,兩位譯者皆外語科班出身,並附有蔡振興教授導讀,學術風格明顯。1984年《印度之旅》拍成電影之後,1985年桂冠重出陳蒼多、張平男譯本,同年又多了施寄青和林舒兩種譯本,顯然受到電影的影響。林舒生平不詳,出版林舒譯本的駿馬出版社,是1980年代出版羅曼史的主力之一,這本書屬於「銀幕名著」系列,又以電影劇照為封面,刪削嚴重,脫漏甚多,可以不論。施寄青譯本由皇冠出版,皇冠雖以通俗暢銷知名,但也引進不少當代經典,有兼顧通俗與經典的野心。施寄青的譯本屬於「當代名著精選」系列,系列中有不少通俗羅曼史;也以電影劇照為封面,感覺翻譯較為倉促,刪掉不少細節。尤為可惜的是對話部分,常有銜接突兀或矛盾的地方。例如主角Miss Quested剛到不久,在英國人的俱樂部中宣稱她想看看真正的印度。在當地辦校的校長先生給了一句建議:那就去看印度人。這個建議引發了在場一堆太太的議論:
這段原文如下: “As if one could avoid seeing them,” sighed Mrs. Lesley. “I’ve avoided,” said Miss Quested. “Excepting my own servant, I’ve scarcely spoken to an Indian since landing.” “Oh, lucky you.” “But I want to see them.” She became the centre of an amused group of ladies. One said, “Wanting to see Indians! How new that sounds!” Another, “Natives! Why, Fancy!” A third, more serious, said, “Let me explain. Natives don’t respect one any the more after meeting one, you see.”
英國作家E. M. Foster的A Passage to India(1924),以英國殖民時期的印度為背景,是他最重要的一部小說,也往往入選各種英國百大小說書單。小說核心為一宗撲朔迷離的性騷擾案件,指控者是剛到印度不久的英國年輕女子,被指控的是好意陪她旅遊的印度籍醫生。英國人大多相信指控為真;印度人全都相信醫生清白;本來與英國人交情深厚的印度醫生心灰意冷,說出在殖民情境下不可能有英印友誼存在。從一個事件引出殖民地的英印族群眾生相,精確的對話、異國風情景物交織著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