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試閱
埃及Egypt
埃及是一個地跨亞、非兩大洲的國家,國土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而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則位於亞洲西南部,國土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瀕地中海,海岸線長約2,900公里,全境乾燥少雨。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相傳,「埃及」的名字來源於古城孟斐斯,意思是「黑顏色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人類文明在古老的尼羅河畔生息、繁衍,為後人留下了太多真實的奇蹟和縹緲的謎團。
自然地理
埃及全境96%是乾旱的沙漠,尼羅河縱貫國土南北,注入地中海,兩岸形成狹長的河谷,入海處形成了2.4萬平方公里的三角洲。蘇伊士運河是連接歐、亞、非三大洲的交通要道。全境乾燥少雨,尼羅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區屬地中海氣候,其餘大部分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燥,年均降水量不足40毫米,水源奇缺,動植物難以生存,因此,埃及被人們稱為「惡魔之地」。
生命之水尼羅河
埃及的大部分國土屬於不適宜人類居住的沙漠地帶,尼羅河幾乎是埃及唯一的地表水源,在埃及境內長1,530公里,是維繫著這個文明古國發展與繁榮的生命線。尼羅河是世界第一長河,它發源於東非蒲隆地高地,蜿蜒6,671公里,流經坦尚尼亞、蘇丹等國家,最後在埃及入海,大部分河段在蘇丹和埃及兩國。上游和中游河段被稱為白尼羅河,流入蘇丹的喀土穆後,又有發源於衣索比亞高原塔納湖的藍尼羅河匯入。藍、白尼羅河在喀土穆匯合後始稱尼羅河,也就是尼羅河的下游河段,埃及境內的尼羅河就是這一河段,其間有著名的「尼羅河六瀑布」,亞斯文高壩就是在第一瀑布處修建的。河流在開羅以北入海,沿海形成了尼羅河三角洲,成為世界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古代的埃及人就是在此利用尼羅河的洪水進行灌溉、發展農業的,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人類文明。
國家檔案
◎全名
埃及阿拉伯共和國
面積:100.15萬平方公里
首都:開羅
人口:9,569萬(2016年)
民族:阿拉伯人約占87%,科普特人約占11.8%,希臘東正教、天主教
等其他基督教徒約25萬,以及少數猶太人
語言: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中上層通用英語,法語次之
貨幣:埃及鎊
主要城市:開羅、亞歷山大港、盧克索、法尤姆、塞得港
西奈半島
西奈半島屬埃及國土的亞洲部分,位於亞洲西部,北瀕地中海,形狀大致呈三角形,面積約6.1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的6%。有許多乾谷貫穿半島,南部地勢高峻,有不少高度超過2,000公尺的山峰,其中凱薩琳山海拔2,637公里,是埃及的最高峰;半島中部是提赫高原,平均高約1,000公尺,向北緩傾成為以沙漠為主的平原。西奈半島連接著亞、非兩大洲,是非洲、歐洲通往阿拉伯半島和波斯灣的要道,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沿蘇伊士灣有阿布魯代斯等油田、氣田,以及石膏礦和錳礦,地中海沿岸的阿里什以南還蘊藏著豐富的煤礦,這些都是埃及財富的重要來源。
沙漠與綠洲
埃及在地質構造上屬北非台地,地形以高原為主,大部分海拔200~700公尺,沙漠廣布,尼祿河谷地的兩側都屬於沙漠高原。河谷以西為廣闊的利比亞沙漠高原,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3,自南向北降低,其中西南部的大吉勒夫高原海拔700公尺~1,000公尺,分布著種類各異的礫質、砂質和石質沙漠;尼祿河谷地中部以西,是廣闊綿延的沙丘帶,長達數百公里,沙漠中分布著一系列低地,如蓋塔拉窪地、奈特倫低地等。其中最大的蓋塔拉窪地面積近2萬平方公里,有70%的地面在海平面以下50公尺,最低處達134公尺,氣候惡劣,水源奇缺,與低地並存的是一塊塊綠洲,這些綠洲與奈特倫低地是埃及西部沙漠中重要的農耕區。
Travel Smart
毀譽參半的亞斯文高壩
尼羅河為兩岸的埃及人提供了生命之源,但河水流量的年變化很大。為了治理好這條河流,埃及人修建了著名的亞斯文水壩。高壩位於開羅以南約700公里處,最大洩洪量6,000立方公尺/秒,不僅能吸收尼羅河水全年的流量,還形成非洲第二大人工湖納賽爾湖,是尼羅河上具灌溉、發電、防洪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但另一方面,大壩的修建造成尼羅河水位下降、地中海水滲入、大壩附近生態失衡等問題,而且為了修建高壩,耗資過於龐大,許多人認為得不償失。幾十年來,亞斯文高壩的修建是成功或失敗,一直是全世界科學家、社會學家們爭執不下的問題。
歷史文化
埃及,一個古老而神奇的名字,一個傳承了數千年的文明,自原始的洪荒年代起,埃及就一直是個充滿誘惑的國度。波光瀲灩的尼羅河水,黃沙烈日下屹立千年的金字塔,神祕莫測的圖坦卡門王詛咒,陷落海底的亞歷山大港燈塔⋯⋯沒有任何古老的文明能像埃及生動地展現著自己。埃及是真實的,埃及是夢幻的,埃及為世界留下了太多的傳奇。
法老時代
西元前4000年,埃及已出現最早的國家,其後經歷了古王國時代、希克索斯人入侵,第十七王朝國王雅赫摩斯一世重新統一埃及,將法老定為國王正式頭銜,建立了著名的第十八王朝,即法老時代的開端。這是埃及歷史上最為強盛輝煌的時代,曾稱霸西亞和北非,建立起一個北至敘利亞北部、南抵尼羅河第四瀑布的強大軍事帝國。與此同時,得到法老寵信的阿蒙神祭司集團勢力日益膨脹,為此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進行了廢除阿蒙神的宗教改革,但他死後改革即被廢止。終導致了第二十一王朝時祭司長僭權成為埃及的實際統治者,法老時代漸趨衰落,直至亞歷山大軍隊占領埃及,法老時代最終結束。
古老的象形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體系之一,是古代埃及人直接描摹物體形象的文字符號。自西元前3500年起逐漸形成,一直使用到2世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由原始的圖畫符號演變而來的,按符號在文字體系中的作用可分為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兩類。據統計,當時經常使用的文字符號共計700個左右。這些象形文字是古埃及人步入文明時代的象徵,也是研究古埃及文化的重要依據。
埃及的象徵:大金字塔
金字塔是埃及文明的象徵,也是埃及最令人心馳神往的古蹟。在埃及已發現和發掘出的金字塔有90餘座,規模最大的是開羅西南吉薩高地上的3座大金字塔。其中被認為是第四王朝第二位法老胡夫陵墓的大金字塔,是已發現的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世界上體量最大的單體建築之一。它的西南方是被稱為卡夫拉的金字塔,體積略小;與其毗連的是高度約為胡夫金字塔一半的一座金字塔,被稱為孟卡拉金字塔。3座大金字塔的周圍還有3座小金字塔、獅身人面像以及一些神殿,它們共同構成了埃及吉薩高地的古建築群。
阿布辛貝神殿
埃及的阿布.辛貝神廟是一個雕鑿在懸岩上的奇蹟。它建造於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統治時期。神廟在尼羅河西岸的峭壁上鑿成,高約33公尺,寬約37公尺。正面4個巨大雕像即法老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它們逼真地再現了法老的形象,其中的一個由於地震破壞而缺損了頭部。在4尊雕像的小腿之間有一些小雕像,為拉美西斯二世的妻子和兒女。神廟內的石壁上有圖畫和象形文字,描述拉美西斯二世執政期間的生活情景、與西臺人的戰爭等。阿布.辛貝神廟就是拉美西斯二世為了紀念對努比亞人的勝利而修建的,是埃及文明堅定不移的意志的象徵。
不平靜的陵墓:帝王谷
自從法老們意識到金字塔由於目標過於顯著、容易招致盜墓者後,便將陵墓工程轉入了隱蔽的地下。坐落在尼羅河西岸,由於聚集了自法老圖特摩斯一世以後歷代法老的陵墓而被稱為「帝王谷」。法老們命人在峭壁上開鑿出隧道作為墓穴,在幽閉的地下,堆放了無數價值連城的隨葬品,洞口封閉後,墓穴便與世隔絕。這些隱祕的地下工程為法老們維護了幾千年的安寧之後,還是未能逃過處心積慮的珍寶發掘者們靈敏的嗅覺。隨著象形文字的破譯,1817年義大利冒險家貝爾佐尼在這裡發現了第一座陵墓,從此開始帝王谷橫遭劫難。僅僅100年時間,從最早西索斯一世到最後的圖坦卡門,無數墓葬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都被洗劫一空,今天,空闊的山谷墓穴中,只餘下了歷盡滄桑的古老靈魂們輕聲的嘆息。
城市和地區
翻過古老塵封的歷史,今天的埃及已經是個充滿伊斯蘭教色彩的阿拉伯國家,然而開羅、亞歷山大港、塞得港等大都會快節奏的生活、鄉村寂靜而誘人的自然景色、以及熱情好客又富幽默感的阿拉伯人民,無不使人深深感到埃及不僅僅是擁有古蹟而已,繁榮的古代文明並沒有掩蓋埃及為其經濟發展和人民溫飽而奮鬥的成就。
第一大城開羅
埃及的首都開羅,是非洲第一大城市、重要的國際交通樞紐、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它位於尼羅河三角洲頂點以南14公里的地方,是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全國主要公路和鐵路都在此交會,與國內各大城市往來方便。開羅既是一座世界文化古都,也是西亞及北非地區的文化中心,有市區週邊舊城中歷史悠久的清真寺古蹟,又有尼羅河畔新城的高樓大廈;有吉薩高地的大金字塔,又有為其帶來「千塔之城」美譽的400多座古老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今日的開羅已是個充滿了古埃及遺風的阿拉伯大都會,是一座古老與現代並存的都市。
亞歷山大港
亞歷山大港位於尼羅河三角洲西側,與法羅斯島相連,地處亞、非、歐三大洲海上航路,是埃及最大的海港、全國第二大城市,也是地中海沿岸最優良的港口之一。亞歷山大港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經歷了希臘、羅馬、拜占庭、阿拉伯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等幾個王朝,幾經破壞和恢復發展,成為今日的現代化都市和重要的國際港口。亞歷山大港分東、西兩港,東港較淺,為漁港和海上遊覽區;西港較深,為商港和軍港。城市地處地中海濱,氣候宜人,是著名的旅遊勝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亞歷山大港法羅斯燈塔(現已毀)就建於此。
亞斯文
亞斯文是埃及亞斯文省的首府,是整個埃及最漂亮、最整潔的城市。亞斯文是埃及和其他非洲國家進行貿易的重要中轉站,也是通往蘇丹的門戶。它位於尼羅河的東岸,距離開羅900公里。歷史上,亞斯文是埃及南部通向努比亞的門戶,在古埃及時代,亞斯文曾經是埃及與蘇丹、衣索比亞進行貿易的中心,亞斯文市內保留有大量的寺廟和陵墓,如著名的菲萊神廟、阿布‧辛貝神廟等。
古城上的盧克索
盧克索是位於埃及南部的歷史古城和著名旅遊中心。它位於尼羅河右岸、古埃及王國首都底比斯南半部的遺址上。底比斯是埃及中王朝和新王朝的首都,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因此為今天的盧克索留下了大批廟宇、宮殿、雕像、陵墓等古蹟,使其成為蜚聲全球的文明古蹟。古蹟中最著名的有位於市中心河岸上的盧克索神廟、距市中心不到10公里的卡奈克神廟等等,其中卡奈克神廟是底比斯古代建築群中的傑出代表、埃及最宏偉的神殿,也是當今世界上僅存的規模最大的古代廟宇,被視為古代世界建築中的一個奇蹟。在盧克索附近的山谷中,大約隱藏著500多座古代陵墓,著名的帝王谷就坐落於此,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一層神祕色彩。
錫瓦綠洲
埃及96%的國土屬於沙漠地帶,但在這些不毛之地中也分布著一系列綠洲,錫瓦綠洲就是其中之一。它位於埃及西部的利比亞沙漠中,低於海平面約20多公尺。這裡有200多處天然泉水,土地肥沃。居住在這片綠洲上的主要是由埃及、柏柏爾、蘇丹等民族長期混雜居住發展成的錫瓦人,他們有自己傳統的民俗和生活習慣,雖然已經伊斯蘭化,但又與現代的埃及人有所不同。綠洲內還有著名的「死人山」陵墓群,是埃及珍貴的考古遺址之一。
阿爾及利亞 Algeria
阿爾及利亞位於非洲西北部,東鄰突尼西亞、利比亞,南與尼日、馬利和茅利塔尼亞接壤,西與摩洛哥、西撒哈拉交界,北臨地中海,海岸線長1,200公里。北部沿海地區屬地中海型氣候,中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西元前3世紀,在阿爾及利亞的北部建立過兩個柏柏爾王國,後羅馬、拜占庭、阿拉伯、西班牙、土耳其和法國先後入侵,1905年全部淪為法國殖民地,1962年7月正式宣布獨立。
國家檔案
◎全名
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
面積:238.17萬平方公里
首都:阿爾及爾
人口:4,061萬(2016年)
民族:大多數為阿拉伯人,其次為柏柏爾人,少數民族有姆札布族和泰
瓦里格族
語言: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和柏柏爾語,通用法語
貨幣:阿爾及利亞第納爾
主要城市:阿爾及爾、奧蘭、君士坦丁
古城君士坦丁
君士坦丁是阿爾及利亞境內一座古羅馬時期遺留下來的城市。地處阿爾及利亞東北部3面被峽谷所環繞的台地中,位於一個海拔約650公尺~700公尺的平頂孤丘上,西距首都阿爾及爾322公里,臨盧邁勒河,通過兩座大橋與其他地區相連。君士坦丁是一座歷史名城,西元前曾為努米底亞王國的都城。迦太基人稱之為「卡爾塔」,後被羅馬人改稱「錫爾塔」,313年改名為君士坦丁。其後又經歷了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的統治,一直是北非各個國家歷代王朝爭奪的目標。市內有許多羅馬時代和中世紀古蹟,城區四周的石砌圍牆至今仍保存完好。君士坦丁的教育事業非常發達,有君士坦丁大學、錫爾塔博物館等主要文教設施。地毯編織等手工業盛行,附近還有非洲最大的瓷器廠。
撒哈拉沙漠中的文明
位於阿爾及利亞東南、撒哈拉沙漠中部的阿傑爾高原,氣候乾燥、植物稀少,是一片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然而就在這樣一片荒涼的沙漠上,卻蘊藏著令人驚奇的5,000多幅新石器時代的岩石壁畫:塔西利岩畫。岩畫充分揭示了撒哈拉沙漠氣候的演變、動物的遷徙和人類生活的變化,同時也向世人展示撒哈拉地區曾經擁有的獨特文明。
利比亞 Libya
利比亞位於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陸鄰埃及、蘇丹、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尼日和查德,北瀕地中海,與南歐諸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約1,900公里。沿海地區屬地中海氣候,內陸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西元前3世紀,這裡已建立起統一的努米底亞帝國。1912年利比亞成為義大利殖民地,後被法、英分別占領南、北部。二戰後由聯合國對利比亞全部領土行使管轄權。1951年利比亞宣告獨立,成立聯邦制聯合王國,後改名利比亞國。1986年起使用現在的國名。
國家檔案
◎全名
大利比亞阿拉伯人民社會主義群眾國
面積:176萬平方公里
首都:的黎波里
人口:629.3萬(2016年)
民族:主要是阿拉伯人,其次為柏柏爾人
語言:國語為阿拉伯語
貨幣:利比亞第納爾
主要城市:的黎波里、班加西、圖卜魯格、德爾納
沙漠為主的地形
利比亞是北非一個典型的沙漠國家,撒哈拉沙漠約占其國土面積的98%。利比亞的地勢由北向南逐漸升高,沿海為狹窄的平原,西北和東北近海地段是的黎波里山和綠山,沿海主要是平直的沙岸,缺乏良好港灣。撒哈拉沙漠的波狀高原大部分海拔在200公尺~300公尺之間,其間有突起的高地,如中部的哈魯傑高地和西部的哈姆拉高原,海拔都在500公尺以上。也有低窪的盆地和綠洲。主要綠洲有傑格布卜、奧吉拉、朱夫拉、古達米斯及費贊等。沙漠地區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毫米,甚至連年無雨。因此動植物資源極其稀少,但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
薩布拉塔考古遺址
薩布拉塔考古遺址位於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西的地中海岸邊,為西元前5世紀的腓尼基人所建。薩布拉塔在西元前46年被併入羅馬非洲部分版圖,在此後的100多年間,薩布拉塔因作為非洲內陸和羅馬帝國本土之間的轉運港口而盛極一時。7世紀時,阿拉伯人澈底摧毀了這裡,薩布拉塔成為一座被黃沙掩埋的廢墟。薩布拉塔遺址中最古老的建築是約建於西元前7世紀的海邊碼頭。最著名的則是建成於1世紀左右、城中心廣場南面的朱庇特神廟,它曾是薩布拉塔最重要的神廟。另有一座屬於典型羅馬式建築的圓形劇場,劇場背對地中海,有3層樓的後台,粉紅色大理石柱支撐著後台的平台。劇場舞台正面的白色和粉紅色大理石基上,還有栩栩如生的舞者、哲學家和大力神的浮雕。198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格達梅斯古城
格達梅斯古城是撒哈拉沙漠北部邊緣地帶較古老的城市之一。格達梅斯建立在一塊綠洲之上,歷來被人們冠以「沙漠明珠」的美稱。格達梅斯有著悠久的歷史和風格迥異的文化,其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這裡居民的住宅。這些房屋一般為上、下兩層,上層是住房,下層為儲藏室,頂層還有專門供婦女們活動的空間。最奇特的是,每座房屋的地下還設有四通八達、密如蛛網的半地下通道。這些建築修建所使用的是一種當時極為罕見的石膏材料,有修造得非常精緻的石膏窗、石膏壁龕等,裝飾在其間的是各種鑲嵌物,諸如小鑲嵌畫等。
西方的的黎波里
的黎波里是利比亞的首都和主要港口城市。由於黎巴嫩的北部港市也叫的黎波里,為了有所區別,阿拉伯語中利比亞的首都通常被稱為「西方的的黎波里」。城市由舊城和新城組成,舊城沿海岸伸展,東北部以穆斯林居民為主,有傳統的地方市場,並有清真寺、王宮、城堡等古蹟。新城是城市的主體部分,近年來發展較快,已完全現代化,是全國政治、文化、工商、旅遊中心,也是全國最大的商港和現代化的國際航空港。
突尼西亞 Tunisia
突尼西亞是位於非洲北端的國家,西與阿爾及利亞為鄰,東南與利比亞接壤,北、東臨地中海,隔突尼西亞海峽與義大利相望,海岸線長1,300公里。北部屬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暖濕潤;南部屬熱帶沙漠氣候。突尼西亞的前身是著名的迦太基城,13世紀的加夫斯王朝在此建立過強大的突尼西亞帝國。1574年歸入鄂圖曼土耳其帝國,1881年成為法國的保護領地。1956年獨立,1957年廢黜國王,宣布成立共和國。
國家檔案
◎全名
突尼西亞共和國
面積:16.22萬平方公里
首都:突尼斯
人口:1,140萬(2016年)
民族:90%以上為阿拉伯人,其餘為柏柏爾人
語言:國語為阿拉伯語,通用法語
貨幣:突尼西亞第納爾
主要城市:突尼斯、斯法克斯、凱魯萬、蘇斯
差異大的地貌
突尼西亞的國土面積雖然不大,但由於所處位置的特殊性,境內自然條件差異很大,北部山地丘陵是亞特拉斯山脈(又譯「阿特拉斯山脈」)向東的延伸,被邁傑爾達河分隔成南、北兩支,河北海拔一般在300公尺~700公尺之間,河南是特貝薩山、突尼西亞山,山勢比較高峻,不少山峰高達1,000公尺以上,其中鄰近阿爾及利亞邊境的舍阿奈比山海拔1,544公尺,是全國最高峰。中部為廣闊的階梯狀台地,從西向東傾斜,台地往南越過一片低乾草原後,進入寬廣的低地地帶,多季節性鹽沼。東部沿海平原由北向南伸展,南部地區為撒哈拉沙漠地帶,是一片廣闊平坦的沙質低地,夏季多塵暴。
迦太基古城遺址
迦太基古城位於突尼斯東北約18公里處,是古代腓尼基人的城市。古城建於西元前9世紀末,是當時地中海地區政治、經濟中心。腓尼基被羅馬擊敗後,按照羅馬元老院的主張,被羅馬軍隊夷為平地。西元前122年羅馬在這裡重建城市,但最終被阿拉伯人澈底摧毀。古城最古老的部分位於靠海的比爾薩山下,是古城的中心。山上曾建造堅固的防禦工事,宮殿、住宅等建築還依稀可辨。古城中羅馬時代的遺跡殘存較多,羅馬人在比爾薩山上建有著名的公共浴場,是古羅馬的第四大浴場,長達60公里的引水渡槽至今殘存著數段支架。住宅區保存有精美的鑲嵌畫,是用2,000多年前的各色小石頭拼成的,殘存部分依然色澤鮮豔,充分顯示出了羅馬時期迦太基鑲嵌畫的成就。
突尼斯
突尼斯是突尼西亞共和國首都,位於地中海突尼西亞灣西側。城市腹地為突尼西亞平原的富饒農業區,地理位置優越。突尼斯是迦太基時代的古城,13世紀後成為阿拉伯哈夫西德王朝的首都、伊斯蘭文化中心和重要商業城市。淪為法國殖民地後,在舊城外又建立了新城,並逐步向北發展。舊城主要為穆斯林居住區,有傳統的阿拉伯手工藝品市場和著名的清真寺;新城主要為歐洲人居住區,城區已完全呈現出現代風格。突尼斯還是全國最大的海港城市,港口分內、外兩港,外港主要經營貨運,內港則以客運為主。
橄欖之邦
突尼西亞是非洲經濟較發達的國家,種植業是重要的經濟部門,以穀物和橄欖生產為主。橄欖在突尼西亞已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現在突尼西亞是世界橄欖油的主要生產國之一,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4%~9%,居世界第四位。突尼西亞全國有油橄欖樹約6,200萬株,年產橄欖油20多萬噸,是非洲最大的橄欖油生產國和出口國,有「橄欖之邦」、「世界油橄欖園」的美稱。
摩洛哥 Morocco
摩洛哥位於非洲西北端,東、東南接阿爾及利亞,南部為西撒哈拉,西瀕大西洋,北隔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扼大西洋入地中海的門戶。海岸線長約1,700公里,地形以山地和高原為主,亞特拉斯山脈斜貫境內。西北沿海氣候溫和,氣溫年較差小,內陸中北部屬副熱帶山地氣候,東南部為熱帶沙漠氣候。最早的居民是柏柏爾人,阿拉伯人於7世紀遷入,現在的阿拉維王朝建於1660年。1912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56年3月獲得獨立,1957年定國名為摩洛哥王國。
國家檔案
◎全名
摩洛哥王國
面積:45.9萬平方公里
首都:拉巴特
人口:3,528萬(2016年)
民族:阿拉伯人約占80%,柏柏爾人約占20%
語言:官方語為阿拉伯語,通用法語
貨幣:摩洛哥第漢
主要城市:拉巴特、達爾貝達、馬拉喀什、非斯
亞特拉斯山脈
亞特拉斯山脈是非洲主要山脈之一,從摩洛哥大西洋海岸經阿爾及利亞到突尼西亞延伸約1,800公里,南北最寬處約450公里,包括幾列各不相同的山系,其中大亞特拉斯山體最為高大,在摩洛哥境內海拔一般在3,000公尺以上,最高峰圖卜卡勒山高達4,165公尺。山脈東延至阿爾及利亞境內,稱撒哈拉亞特拉斯,高度略低。外亞特拉斯山位於大亞特拉斯山以南。中亞特拉斯山在大亞特拉斯山以北,二者大致平行,兩山之間是土地肥沃的穆魯耶河谷地。裡亞特拉斯山則是最北的一列山脈,位於地中海沿岸,地勢起伏很大。向東還有泰勒亞特拉斯,以及撒哈拉阿亞特拉斯之間的旭特高原亞亞特拉斯山系中最大的山間高原。
愛茶的國度
摩洛哥是一個愛茶的國度,人們至今保持著不可一日無茶的習慣。每天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飲上一杯綠茶,之後才開始吃早餐,中、晚餐也要佐以新鮮清茶。摩洛哥人日常喝的是從中國和日本進口的綠茶,但在招待親朋或宴請貴賓時,則要敬上一道風味獨特的薄荷甜茶。這種茶烹煮方法也很特別。首先烹煮茶具就很講究,用的是一種長嘴大肚銀壺,沖茶時將茶葉放在壺內,沏進少許開水後馬上倒掉。之後再重新沖上沸水,加入一大把薄荷葉和砂糖。烹製好後的薄荷茶清甜芬芳,敬薄荷茶是摩洛哥人待客時一種很高的禮節,表示了他們對客人的尊重和美好祝願。
工業
摩洛哥的工業在非洲處於比較領先的地位,現有企業5,700多家,以磷酸鹽開採為主的礦業是工業的主要部門,磷酸鹽是摩洛哥的主要資源,儲量1,100億噸,占世界儲量的75%。主要礦區在磷酸鹽高原上的胡里卜蓋地區,其餘則在優素菲耶和本‧傑里爾,薩菲等地也有磷酸鹽化學工業。摩洛哥的製造業以食品工業為主,包括麵粉、製糖、魚和水果加工等,其中阿加迪爾等地加工的沙丁魚罐頭享譽世界。另外紡織工業發展也非常迅速,現有1,200多家企業,不僅可滿足國內需求,而且有近1/3產品供出口,主要中心有達爾貝達、拉巴特等。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也占有重要位置,主要產品有毛毯、陶瓷和木製家具等,摩洛哥生產的地毯著稱於世。製造業則集中分布在大西洋沿岸的達爾貝達、拉巴特等城市和非斯、馬拉喀什等古都。
經濟中心達爾貝達
達爾貝達舊稱卡薩布蘭卡,是摩洛哥現代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摩洛哥最重要的經濟中心。作為摩洛哥的經濟首都,這裡集中了國內4/5的現代工業,商業、金融業也非常發達,達爾貝達的港口也是非洲最大的人工港之一。今天的達爾貝達已經是一座現代化的大城市,但城內許多阿拉伯建築彷彿又把人帶回了中世紀的阿拉伯城市,如古香古色的清真寺、傳統的手工藝品市場,在老城區甚至仍有騎著駱駝的商人在街上走過。城市的名勝古蹟眾多,以此地為故事背景的經典名片《北非諜影》,更使這裡蜚聲天下,成為非洲地區著名的旅遊城市。
埃及Egypt
埃及是一個地跨亞、非兩大洲的國家,國土大部分位於非洲東北部,而蘇伊士運河以東的西奈半島則位於亞洲西南部,國土西連利比亞,南接蘇丹,東臨紅海,並與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瀕地中海,海岸線長約2,900公里,全境乾燥少雨。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相傳,「埃及」的名字來源於古城孟斐斯,意思是「黑顏色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人類文明在古老的尼羅河畔生息、繁衍,為後人留下了太多真實的奇蹟和縹緲的謎團。
自然地理
埃及全境96%是乾旱的沙漠,尼羅河縱貫國土南北,注入地中海,兩岸形成狹長的河谷,入海處形...
作者序
夕陽和晚風送走一天的喧囂,萬花筒般的世界暫時停止了旋轉,在忙碌中拂去一整日的疲勞,你是否也隱隱感覺到,世界不只是眼前的世界?出於心靈深處對地球另一端的渴望,出於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人們總喜歡踮起腳尖,眺望地平線以外的地方。
喜馬拉雅之巔,聖潔的雪山女神遺世而獨立,接受著傳承萬代的虔誠子孫頂禮膜拜;地中海岸,圓月從帕德嫩神廟的頂端升起,聖潔的光輝灑在古老的文明之地;吉力馬札羅的雪依舊潔白如昔,杜利.威爾遜的婉轉歌聲仍然在卡薩布蘭卡迴響,純潔的愛情在白色宮殿裡綻放;廣闊而綽約的亞馬遜雨林以野性和神祕蠱惑著世人的心靈,潘帕斯草原上的牧歌餘音繞梁,歲月的刻刀在牧羊人的臉上留下了孤獨與寂寞的字樣;堅強的皇帝企鵝在肆虐的風暴中守護著愛情的結晶,等待著新生命的破卵而出……
正是有感於地理的魅力,也折服於大千世界那種種未知的美麗,我們精心打造了這套《環球國家地理〔全新黃金典藏版〕》,希望將一系列比較完整的環球國家地理風情奉獻給同樣癡迷於地理魅力的人們。本套書將世界分為歐洲、亞洲、大洋洲、非洲、美洲、兩極六大部分,每部分以國家為基本的單元,通過人口、民族、自然地理、歷史文化、城市、經濟等方面的詳盡介紹,將自然與人文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用近百萬的翔實文字和2,000多張精美的圖片記錄了國家地理的真實面貌,再現環球國家地理的本來色彩。
夕陽和晚風送走一天的喧囂,萬花筒般的世界暫時停止了旋轉,在忙碌中拂去一整日的疲勞,你是否也隱隱感覺到,世界不只是眼前的世界?出於心靈深處對地球另一端的渴望,出於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人們總喜歡踮起腳尖,眺望地平線以外的地方。
喜馬拉雅之巔,聖潔的雪山女神遺世而獨立,接受著傳承萬代的虔誠子孫頂禮膜拜;地中海岸,圓月從帕德嫩神廟的頂端升起,聖潔的光輝灑在古老的文明之地;吉力馬札羅的雪依舊潔白如昔,杜利.威爾遜的婉轉歌聲仍然在卡薩布蘭卡迴響,純潔的愛情在白色宮殿裡綻放;廣闊而綽約的亞馬遜雨林以野性和神祕蠱...
目錄
非洲
埃及
自然地理
生命之水尼羅河/西奈半島/沙漠與綠洲
歷史文化
法老時代/古老的象形文字/大金字塔:埃及的象徵/阿布•辛貝神廟/不平靜的陵墓:帝王谷
城市和地區
第一大城開羅/亞歷山卓/亞斯文/古城上的盧克索/錫瓦綠洲
阿爾及利亞
古城君士坦丁/撒哈拉沙漠中的文明
利比亞
薩布拉塔考古遺址/沙漠為主的地形/格達梅斯古城/西方的的黎波里
突尼西亞
差異較大的地貌/迦太基古城遺址/突尼斯/橄欖之邦
摩洛哥
亞特拉斯山脈/愛茶的國度/工業/經濟中心:達爾貝達
尼日
乾熱的國土/河畔的首都:尼阿美
茅利塔尼亞
沙漠之國/首都諾克少
西撒哈拉
撒哈拉沙漠/西撒哈拉戰爭
馬利
平坦的地貌/黑美人/農牧業/首都巴馬科
奈及利亞
尼日河/島城拉哥斯
貝南
「非洲威尼斯」岡維埃/阿波美王國
多哥
海濱首都洛梅/崎嶇的地貌
迦納
黃金海岸/可可之鄉
布吉納法索
「非洲好萊塢」瓦加杜古/南北迥異的自然條件
象牙海岸
珍貴的原始森林/發達的交通運輸
喀麥隆
喀麥隆火山/第一大城杜阿拉/首都雅恩德
賴比瑞亞
豐富的自然資源/海濱城市蒙羅維亞
獅子山
自由城/秘密會社
幾內亞
地質奇蹟/寧巴山自然保護區
幾內亞比索
熱帶水鄉/交通樞紐:比索
甘比亞
甘比亞河/港口城市班竹市
維德角
豐富的漁業資源/「海灘」 培亞
塞內加爾
塞內加爾河三角洲/奴隸島:戈雷島/堆花生比賽/「非洲小巴黎」達卡
查德
查德湖/別緻的蛋形小屋
中非
邊境首都班基/珍貴的森林
蘇丹
貫穿全境的尼羅河/豐富的資源/馬赫迪派運動/紋面習俗/「世界火爐」喀土穆/國家門戶:蘇丹港
厄利垂亞
首都阿斯瑪拉/發展中的旅遊業
吉布地
阿薩勒湖/迥異的生活方式
衣索比亞
自然地理
衣索比亞高原/垂直分布的氣候和植被
歷史文化
阿杜瓦的輝煌/拉利貝拉岩石教堂/阿克森姆考古遺址/奇怪的曆法與時間
主要城市
高原城市阿迪斯阿貝巴/旅遊城市貢德爾
索馬利亞
紛亂的政局/首都摩加迪休
蒲隆地
湖濱山城:布松布拉/民間舞蹈
盧安達
基伍湖/卡蓋拉國家公園
烏干達
高原水鄉/首都康培拉/魯文佐里國家公園/香蕉文化
坦尚尼亞
自然地理
吉力馬札羅山/坦噶尼喀湖/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
歷史文化
古人類的發源地/敬老好客的習俗
主要城市
「和平之港」沙蘭港/興建中的新都:多多馬
經濟
丁香之國/旅遊王國
肯亞
自然地理
肯亞山/圖爾卡納湖
歷史文化
茅茅運動/偏愛動物的國民
主要城市
「花之都」奈洛比/蒙巴薩
經濟
農業/旅遊業
赤道幾內亞
幾內亞灣的明珠/木鼓舞
聖多美普林西比
群島地形/農業
加彭
綠金之國/自由市
剛果共和國
複雜的地形/矮人國/騎鱷魚比賽/首都布拉薩市
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盆地/剛果河/世界原料倉庫/「世界礦都」金夏沙
安哥拉
參差的地形/「飛地」卡賓達
馬拉威
馬拉威湖/黃魚車
莫三比克
腰果之鄉:馬布多/以白為美
留尼旺
複雜的自然景觀/世界「甜島」
尚比亞
莫西奧圖尼亞瀑布/卡富埃國家公園/銅的國家/女孩的成年儀式
辛巴威
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大辛巴威遺址/花園城市哈拉雷
葛摩聯盟
香料群島/大葛摩島
模里西斯
路易士港/「洗禮」習俗
馬達加斯加
「馬達加斯加」的由來/藍色森林:安塔那那利弗
納米比亞
埃托沙鹽沼/骷髏海岸
塞席爾
馬埃島/唯一的城市:維多利亞/「鳥類世界」德斯納夫島/「海龜王國」阿爾達布拉島
波札那
首都嘉伯隆里/卡拉哈迪沙漠
賴索托
獨特的國服/空中王國
聖赫勒拿
「清醒島」阿森松/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
史瓦濟蘭
階梯狀的地形/工業
南非
自然地理
德拉肯斯山脈/好望角
歷史文化
種族歧視與種族隔離/重女輕男的祖魯人
城市和地區
第一大城市約翰尼斯堡/立法首都開普敦/行政首都普里托利亞/黑人領袖曼德拉/黃金的國度/最大的鑽石礦穴
美洲
加拿大
自然地理
洛磯山脈/勞倫琴山脈/育空河/尼加拉瀑布/大熊湖/沃特頓湖
歷史文化
加拿大的發展/冬季狂歡節/淘金節和鬱金香花節/加拿大國家電視塔/阿爾比省恐龍公園
主要城市
寒冷的首都渥太華/海濱城市溫哥華/工商業和金融中心蒙特婁/最大的城市多倫多/魁北克古城
經濟
以採礦業著稱的加拿大工業/發達的農牧業/豐富的林業資源/興旺的旅遊業
格陵蘭
北極圈內的冰山島/丹麥的自治州
美國
自然地理
阿帕拉契山脈/中部平原/密西西比河/五大湖/科羅拉多大峽谷/黃石國家公園
歷史文化
美利堅民族的形成/獨立戰爭/南北戰爭/美國實力的盛與衰/古老的印第安人/進取務實的性格/簡單快捷的飲食/官方語言美式英語
城市和地區
首都華盛頓/最繁華的都市:紐約/工業重鎮芝加哥/天使之城洛杉磯/海灣城市舊金山/西海岸門戶西雅圖/歷史名城:費城/紐奧良/「賭城」拉斯維加斯
經濟
經濟發展歷程/工業/工業的區域性布局/農業
墨西哥
自然地理
猶加敦半島/墨西哥高原
歷史文化
馬雅文化/迪奧迪華肯/圖拉/墨西哥菜/帕倫克古城及歷史公園
主要城市
墨西哥市/瓜達拉哈拉/塔斯科
貝里斯
新建首都貝爾墨邦/山地沼澤之國/海岸城市貝里斯市
宏都拉斯
銀山:德古斯加巴
瓜地馬拉
風格各異的地貌/瑪雅文明養育的國家/常春之城:瓜地馬拉市/蒂卡爾古城
薩爾瓦多
伊薩爾科火山/首都聖薩爾瓦多/旅遊業
尼加拉瓜
三大自然區/首都馬納瓜
巴拿馬
以高原山地為主的地形/巴拿馬運河/獨具魅力的民族衣著/古老的風俗/巴拿馬市/全國第二大城科隆/波托韋約和聖洛倫索防禦工事
哥斯大黎加
拉米斯塔德國家公園/中部高地/太平洋沿岸低地/美洲的花園:聖約瑟市/國民經濟的基礎農牧業
巴哈馬
聖薩爾瓦多島/首都拿索/旅遊業/金融服務業/農漁業
古巴
以平原為主的地形/豐富的資源/兵器廣場/地下奇觀/加勒比海的明珠:哈瓦那/製糖業為主的古巴工業/興旺的農牧漁業
加勒比海地區諸國
牙買加
海地
多明尼加
安地卡及巴布達
聖克里斯多福及維尼斯
多米尼克
巴貝多
聖露西亞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千里達及托巴哥
格瑞那達
厄瓜多
加拉巴哥群島/基多老城
哥倫比亞
黃金工藝/聖奧古斯丁考古公園
蓋亞那
多水之鄉/首都喬治城
法屬蓋亞那
地形與水系/「囚城」開雲
委內瑞拉
安赫爾瀑布/卡奈馬國家公園/印第安人的社會組織/首都卡拉卡斯
秘魯
高聳入雲的安地斯山脈/馬丘比丘城遺址/向日葵與駱馬/雨林中的坎帕人/香蒲文明/太陽節/輝煌的古代文明/首都利馬
玻利維亞
兩個首都/的的喀喀湖/國家的形成/蒂亞瓦納科文化遺址
巴西
自然地理
豐富的動植物資源
歷史文化
巴西狂歡節/「足球王國」
主要城市
高原上的首都巴西利亞/南美第一大城市聖保羅
經濟
實力強大的工業/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
蘇利南
小聯合國/首都巴拉馬利波
巴拉圭
美麗的港口首都亞松森/經濟基礎薄弱
烏拉圭
旅遊勝地海濱浴場/以農牧業為主的經濟/受歡迎的體育:足球/全國的中心蒙特維多市
阿根廷
冰川國家公園/潘帕斯草原的牧羊人/豐富的自然資源/相對發達的經濟/美洲巴黎:布宜諾斯艾利斯/地球最南端的城市烏斯懷亞
智利
復活節島/東西安地斯山脈/多地震的國家/差異很大的氣候/原始宗教咒語/智利共和國的成立/居世界第一的銅礦業/銅都:聖地牙哥
兩極
南極洲
冰雪世界/「南極」的概念/《南極條約》
北極
附錄
非洲
美洲•兩極
非洲
埃及
自然地理
生命之水尼羅河/西奈半島/沙漠與綠洲
歷史文化
法老時代/古老的象形文字/大金字塔:埃及的象徵/阿布•辛貝神廟/不平靜的陵墓:帝王谷
城市和地區
第一大城開羅/亞歷山卓/亞斯文/古城上的盧克索/錫瓦綠洲
阿爾及利亞
古城君士坦丁/撒哈拉沙漠中的文明
利比亞
薩布拉塔考古遺址/沙漠為主的地形/格達梅斯古城/西方的的黎波里
突尼西亞
差異較大的地貌/迦太基古城遺址/突尼斯/橄欖之邦
摩洛哥
亞特拉斯山脈/愛茶的國度/工業/經濟中心:達爾貝達
尼日
乾熱的國土/河畔的首都:尼阿美
茅利塔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