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存在嗎?」
從西元前到當代,67位哲學家的90個問題
如果你想知道兩千五百多年來在各文化中最偉大的哲學家,各是怎麼看待這個史上最爭議的問題,
只需要從這本書開始。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終極問題——
對上帝的信仰構成許多重大國際衝突的核心
神與信仰的歧異,
造成人類的衝突乃至互相毀滅
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正面臨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對上帝的信仰(或說這種信仰的不同形式)構成了許多重大國際衝突的核心,而在西方,這種信仰也是越來越激烈的敵視情緒的靶子。
過去兩千五百年來,著名思想家就對上帝提出過的見解數量驚人且五花八門。在這些五花八門的見解裡,會不會有一些是我們可以賴以建構出一個讓人人都滿意的上帝觀念?
※
「上帝存在嗎?」這應該是歷史上人類考慮過最重要的問題,更是從古至今爭論不休的哲學大哉問,至今依然充滿爭議性。
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們,從亞里斯多德到尼采、道金斯,無不熱中於參與這場無止盡的辯論,試圖澄清這個至高無上的觀念,並研究「祂」所提出的獨特難題。
從古至今的漫長歷史裡,有無數的人為其對上帝的信仰而活,更有許多人是為這份信仰而死,但也有很多人激烈地反對信仰上帝。事實上,一神論比一般人以為的要複雜很多,而無神論也一樣不簡單。
為幫助讀者釐清「上帝」的觀念,本書將依序從「西元前」、「中世紀」、「近代」、「十九世紀」到「當代」等五個時間跨度來梳理,蒐羅歷代哲學家如何看待神的各種提問與觀點:有些是關於祂的屬性和性格,有些是關於祂的作為,有些則是關於祂的創世大計。
此外,本書還將引導讀者看看思想家如何討論上帝的存在,並提出從無神論到教派信仰系統的各種論證。從西元前到當代,67位哲學家的90個問題如果你想知道兩千五百多年來在各文化中最偉大的哲學家,各是怎麼看待這個史上最爭議的問題,只需要從這本書開始。
作者安德魯.佩辛為康乃狄克學院哲學教授,筆調輕鬆有趣,行文精闢簡潔,字裡行間充滿了西方散文的機鋒與迷人魅力。他更從虔誠信仰、無神論、甚至邪教中提出卓越的論據,無一不展現其非凡的洞察力。無論你的宗教傾向為何,本書都是你拓展思維的最佳選擇。
作者簡介:
安德魯.佩辛 Andrew Pessin
康乃狄克學院(Connecticut College)哲學教授。於耶魯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學位。執教二十年,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威廉瑪麗學院、凱尼恩學院、衛斯理大學和康乃狄克學院講授文科本科課程。哲普著作包括《60秒哲學家:一分鐘或一天拓展思維!》、《非常識:最聰明哲學家們的最奇怪思想》等。
譯者簡介:
梁永安
台灣大學文化人類學學士、哲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博士班肄業。目前為專業翻譯者,共完成約近百本譯著,包括《文化與抵抗》(Culture and Resistance / Edward W. Said)、《啟蒙運動》(The Enlightenment / Peter Gay)、《現代主義》(Modernism:The Lure of Heresy / Peter Gay)等。
章節試閱
第 V 部 當代哲學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哲學和宗教同途同歸
但都是走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
有個人到雜貨店要買水果。店員給了他蘋果和梨子,然後又給他桃子、草莓和葡萄,但他統統不要。他只要買水果:店員給他的都是某種水果,不是水果本身。但在某個意義下,水果又不外只是這些蘋果、梨子和桃子。
海德格舉出這個例子是要說明黑格爾的「普遍性」(generality)觀念,然而,這例子本身也包含了海德格的上帝概念的種子。
讓我們先看看一個歷史悠久的對比:「雅典」與「耶路撒冷」的對比,換言之是西方哲學(源出古希臘人)和西方宗教(源出古以色列人)的對比。兩千多年來,它們常常發生衝突,三大一神教國度的哲學家莫不使出渾身解數捍衛那些和本教教義相左的哲學命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有人改為致力於調和兩者,常用方法是論證宗教當局並不完全明白本教教義,主張只有哲學家方能正確詮釋它們。也有些人否定哲學和宗教有調解的可能性,持的理由是哲學有賴理性、概念和語言,反觀宗教卻是最終奠基於某些不可言說和非理性的體驗。
但這兩種態度都假定了宗教和哲學有著根本分歧。
海德格可不這樣認為。在他看來,「雅典」和「耶路撒冷」的共通性要遠大於很多人所了解。因為,如果說哲學關心的一直是存有論(研究存在或存有的學問),而宗教關心的一直是神學(研究上帝的學問),那麼,它們從事的其實是同一種探求:不妨稱之為存有神學(onto-theology)。因為兩者都是致力於說明個體、有限和不永的存有物(beings)是如何由普遍、無限和永恆的「存有」(Being)導致,或說明前者是如何可透過後者得到解釋。
兩者都走了一條錯誤道路。
柏拉圖把這個無限「存有」稱為「善之理型」(Form of Good)(譯註:這裡的善不是在道德意義下,意義大概是「美好」。),有時又稱之為「善自身」。由於把它理解為永恆不變,他主張它是普遍性最高的理型,所有理型都分受了它的一部分,亦即所有個體事物都不同程度上包含著善。亞里斯多德則強調這個「存有」是個「不動的推動者」:它永恆處於自我沉思狀態,是所有個體存有物發生變化和運動的「誘因」。到了中世紀,阿維森納、阿奎那和邁蒙尼德等思想家吸收了這種思想,發展出「第一因」的觀念。但信奉多神教的希臘人和中世紀一神論者的基本思路並無不同:所有個別存有物有都被認為是源於或本性根植於某種不變的普遍「存有」(或說「上帝」)。
他們犯了一個大錯:把「存有」當成只是存有物的其中一類,當成只是一類較高級的存有物。這樣,「存有」就被放在了存有物的同一個籃子裡,就像你買完蘋果和梨子後還可以買到一種叫「水果本身」的水果。但就像「水果」不外就是個別的蘋果、梨子和桃子等等,不外只是透過它們而顯現,所以不受限制和普遍的「存有」並不是另一種存有物。它不同於存有物,但只能透過存有物顯現。「存有」只是個別存有物的存有。
這樣的「存有」既不是固定,也不是永恆或不變。存有物究竟是什麼,說到底是由我們決定,而我們會怎樣決定,又取決於我們所處的歷史脈絡和思想脈絡。換言之,這個世界會因著人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它和與之互動而有所不同,所以,「存有」(或說上帝)說到底不過是讓任何個體事物可以成為其之所是的時間脈絡或過程。
莎拉.科克利(Sarah Coakley, b. 1951)
女上帝
宗教哲學一直暗含著男性觀點和偏見
顯然易見的是,西方的宗教和宗教哲學一直由男性主導。但較不顯而易見的是,這現象會導致重大差異。哲學被認為是由理性管轄,而理性又被認為是放諸四海皆準,不帶有偏見和立場中立。所以,是男是女運用理性應該沒有分別:理性本身自會引導當事人得出不偏不倚的結論。所以,哲學是一直由男性主導的事實理應不會構成哲學差異。
但莎拉.科克利不這樣認為。她主張,如果我們認真對待對近幾十年發展出來的女性主義哲學,就會知道哲學由男性主導的事實有可能對宗教哲學影響深遠。
以「自我」的概念為例。哲學家談到「自我」,總是把重點放在個體的絕對自主,放在他們自由決定行動的能力。這強調衍生自對「惡的難題」的傳統回應:上帝容許個人行惡,是因為這是容許人類擁有自由意志的必然代價,而自由意志是一種更高的善。但女性主義哲學家注意到一些關於「自主的自我」這個概念的不有趣事實:它不只不是歷史中立或性別中立,不只不是純然理性思考的結果,反而是可以直接追溯到十八世紀啟蒙運動提倡的自律願景,反映的是一個只適合男性和只有男性搆得著的理想。因為當時只有男性是「獨立」和「自主」,可以自己賺錢維持生活,是有機會受教育因此可以作出真正自主的抉擇。反觀女性則是在經濟上、政治上、思想上和其他方面統統依賴男性。
「自由的個人」的典範因此是男性。
上帝的觀念也反映著同一偏見。從古希臘哲學家開始,神就被構想成為永恆不變,擁有無邊權力和絕對自主:這是前述男性理想的放大版本。另外哲學家幾千年來歸給上帝的屬性(能力、智慧、不動、道德純淨)全是傳統的理想男性屬性,反觀軟弱、無知、前後不一和罪性都是對女性的傳統刻板印象。
所以明顯的是,我們必須否定宗教哲學的思考方式一直是「普遍」和「中性」——不然「超越」和「無性別」的上帝又怎會事實上竟是男性!
同樣明顯的是:如果上帝歸根究柢是被構想為男性性別,那男性性別也必然會被構想為神性。
隨著女性哲學主義慢慢打入宗教哲學的領域,我們有理由預期強調的重點會有所轉換,並出現一些新的觀念和論證。我們也許會看見宗教哲學家不再那麼強調個人自主,不再那麼強調「自我」支配和控制環境的一面,改為強調「自我」的概念涉及相互依賴,強調「自我」離不開他人和環境。另外,我們也許還可望看見男性化的上帝概念(自主、全能、支配一切、超越時間和歷史但又控制時間和歷史)開始發生改變,轉向一種較女性化的上帝觀:這個上帝哺育萬物而有愛心,內在於世界,與我們的關係不是主從關係而是朋友關係。
我們也許不應該堅持上帝只能是個女人,但至少有權希望宗教哲學家自覺其所謂得自中性、普遍和「理性」反省的觀點,其實是一種男性觀點和男性偏見。
丹尼特(Daniel Dennett, b. 1942)
汝必須靠汝之雙腿站立(譯註:這是仿基督宗教「十誡」的語氣。)
道德的根基歸根究柢只能是我們自己
從本書最開頭,我們便看見道德和上帝之間關係緊密。柏拉圖認為,世界上的任何善都必然是衍生自這世界之外,哪怕道德和神明的確切關係並不容易掌握了解。後來的十幾二十個世紀消磨了大量精力去調和人類自由意志(也因此是道德責任)和上帝的全能之間的扞格,以及調和世界的苦難罪惡與上帝的全善的扞格。到了十八世紀,康德又發展出一種「道德論證」來證明上帝存在—時至今日仍然有人(例如麥羅德)沿著相同思路立論。那麼,歸根究柢來說,上帝真是道德的根基,道德的內容真是衍生自宗教, 宗教信仰真是可以指引道德行為嗎?很多人都認為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但丹尼特主張,我們應該問的是別的問題。
其中之一是:宗教信仰有讓我們變得道德嗎?有些人認為,信仰上帝是讓我們按道德行為的最好誘因或唯一誘因,因為它應許行善的人死後會永遠在天國享福,行惡的人死後會永遠在地獄受罰。但沒有證據顯示,非信徒的道德水平不如信徒。監獄裡信上帝的囚犯比例和整個社會大致差不多。無神論者當然會犯罪,甚至是犯下滔天大罪,但很多虔誠的一神論者一樣會這樣,而且有時還是為了自己的信仰而犯下大罪。有些宗教信徒固然會出於自己的信仰而傾向於行善,但很多沒有宗教信仰的無神論者一樣是傾向於行善。
更重要的是,道德行為有需要宗教動機的想法讓上帝的概念變得非常幼稚,也讓我們自貶身價:那樣的上帝更像是鼓勵我們不成熟而不是鼓勵我們做個有道德擔當的人。這樣一個上帝就像聖誕老人的放大版:行善吧,行善你就會獲得獎賞,不然你就會受到懲罰。我們也許會樂見我們的頑皮兒女因為想要得到一件玩具而守規矩,但我們對自己應該會有更高要求。我們會行善,只應該因為那是當做的事,不管那有沒有帶來即時或長遠利益。
道德的內容又是如何?我們全都渴望複雜的道德問題能有簡單答案,而看來沒有什麼比十誡還要簡單:做這個,不要做那個。更一般地說,我們都渴望按照權威的指示行事,不用自己傷腦筋。事實上,我們在日常生活很多方面都是聽從權威指示:我們讓醫生告訴我們該吃什麼藥,讓汽車技師告訴我們冒煙的引擎出了什麼毛病。但重要的是,我們是經過衡量之後才接受這些權威的指示:例如我判斷他是我信得過的人、他是專家,或他會以我的利益為念等等。但盲目接受權威又是另一回事:那就好比隨便聽一個阿貓阿狗的意見便決定自己要不要接受某種複雜的醫療程序。
有些人認為,毫不置疑地接受自己宗教的道德教導在道德上更值得嘉許。但把一種道德教導看成是不容討論或辯論而直接接受就是一種盲目接受。你也許真的相信那些道德守則是上帝口授,相信上帝全善和無所不知,相信你對上帝的愛足以讓你無須知道上帝是基於什麼理由規定那些道德守則。但我們一樣可以尊重你的真誠而不尊重你的信仰。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我們是被容許尊重任何上帝規定的道德守則:在用理性全盤檢討過這套守則之後,在對所有可得的證據進行過評估之後。沒有任何樂於接受盲目敬拜的上帝是值得敬拜的。
換言之,道德必須靠自己雙腿站立。我們也是一樣——我們的道德動機歸根究柢必須是發自內心,不管給它們套上宗教外衣有多麼方便。
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b. 1941)
終極的波音七四七
當代的設計論證事實上會導致相反結論
二十世紀天文學家霍伊爾(Fred Hoyle)說過,認為隨機過程可以造就出最簡單的細胞,就好比認為一場刮過垃圾場的龍捲風可以組裝出一架波音七四七。此語可以表達出當代「設計論證」的精髓。我們已經看到過,當代的「設計論證」分為兩大形式:一種是奠基於物理學,一種是奠基於生物學,即奠基於器官和細胞的「不可化約複雜性」。兩者的中心思想都是,如果一個井然有序的系統怎麼看都不像是由自然過程引起,那我們就必須推論說它是它出自一個有智慧的設計者。道金斯同意這種設計論證非常強而有力——只不過,它的作用是證明上帝不存在。
先從生物學說起。一神論者主張,生物領域有不少例子帶有明顯的設計痕跡。所提到的例子包括一種稱為「維納斯花籃」的海綿、一種被稱為「荷蘭人煙斗」的植物和參天紅杉樹,它們被認為極不可能是演化而成。「不可化約複雜性」的更標準例子是眼睛和翅膀。試問半隻眼睛或半片翅膀用處何在?如果沒有用,那麼,這兩種器官就極不可能是由連續、隨機的過程導致,因為每一個干涉步驟都沒有比它的前身有更多生存優勢。
但這種想法有一個根本錯誤。當你只望向這段旅程的起點和終點(即只望向太古時代的原始分子和現今的複雜生命體),一定會認為它們極不可思議。但如果你把整個過程拆分為無數小段落,再用天擇的力量引導,它們就不會再顯得那麼不可能。事實上,「半隻眼或半片翅膀」不只可能帶給它們的擁有者生存優勢,還確實會帶給:自然世界充滿擁有不同程度眼睛和翅膀的生物。事實上,生物學從未找到過「不可化約複雜性」的真正例子,就連貝希拿來舉例的鞭毛也不算:它們不是真的不可化約。再看看物理學。一神論者認定,物理法則看來被調節得恰到好處,因為否則已知的生命體(包括我們在內)就不可能存在。這一類調節不只極為匪夷所思,也是演化論解釋不了(因為演化只適用於生物領域),所以物理法則必然是出自一位有智慧的設計者。
問題是,有別的解釋可以解釋得了這種現象。有些物理學家相信,物理學不可能是別的樣子:它的特性與其說是經過「微調」而成為現在的樣子,不如說必然只能如此。另一些物理學家則基於量子力學而相信,我們的宇宙只是無數基本特性各異的宇宙的其中之一。這些宇宙中會有一個包含我們宇宙的特性不足為奇,因為如果宇宙的總數是一百兆,又如果每十億個宇宙只有一個擁有與我們宇宙相同的特性,那有此特性的宇宙仍多達十億個。還有些科學家相信,我們的宇宙只是一長串前後相續的宇宙的其中之一,它們每一個都是生於大爆炸和毀於大塌陷,而繼起的每一個宇宙大概都有著不同物理特性。如果這種事發生得夠多次,那會產生一個擁有現在特性的宇宙便不會太難思議。
我們是還不知道這些理論哪個正確,但既然有別的可能解釋,就代表我們宇宙的不同尋常特性(就像生物世界不同尋常的複雜性那樣)不需要訴諸一位有智慧的設計者來解釋。
事實上還剛好相反。
我們一開始是因為要解釋極端匪夷所思的事情而訴諸一位有智慧的設計者。但這個設計者其實什麼都解釋不了。因為光是被告以「有誰創造了它」,我們還是不了解事情是怎樣發生。更重要的是,我們解釋匪夷所思的事情時,不應該訴諸更匪夷所思的事情,但試問,又有什麼比說是一個超越時空和看不見的存有創造了整個浩瀚宇宙更匪夷所思?當我們能夠真正體會這個世界的特徵有多麼「不可能」存在,就會同時體會到如果有什麼東西可以稍稍解釋得了這些特徵的話,便只有不談設計者的演化論和當代物理學。
那表示,一神論者提出的設計證據恰恰會指向相反結論:沒有設計者存在。
第 V 部 當代哲學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哲學和宗教同途同歸
但都是走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
有個人到雜貨店要買水果。店員給了他蘋果和梨子,然後又給他桃子、草莓和葡萄,但他統統不要。他只要買水果:店員給他的都是某種水果,不是水果本身。但在某個意義下,水果又不外只是這些蘋果、梨子和桃子。
海德格舉出這個例子是要說明黑格爾的「普遍性」(generality)觀念,然而,這例子本身也包含了海德格的上帝概念的種子。
讓我們先看看一個歷史悠久的對比:「雅典」與「耶路撒冷」的對比,換言之是西方哲學(源出...
作者序
在從古至今的漫長人類歷史裡,有無數的人為他們對上帝的信仰而活,更有很多人是為這種信仰而死。但也有很多人激烈反對信仰上帝——這股勢力在近年特別波濤洶湧。可惜的是,甚至可悲的是,大部分人對他們為之而活或為之而死或激烈反對的上帝並沒有很清楚的概念。這是因為,想要對上帝有清楚概念意味著要知道上帝的觀念被認為包含著什麼元素,而要知道這個,又需要進行一點點思考—哲學思考。遺憾的是,「理性」和「邏輯」並沒有總是被運用在正在進行的爭論中。事實上,一神論(即相信上帝存在)比一般人以為的要複雜很多,而無神論也一樣不簡單。
本書的目的是幫助讀者得到一個更清楚的上帝觀念。它將會像個導覽員那樣,帶領讀者看看一些最著名思想家就上帝所說過的話:有些是關於祂的屬性和性格,有些是關於祂的作為(包括創造世界和繼續在世界內運作),有些是關於祂的創世大計。
本書還會帶領讀者看看著名思想家為證明上帝存在而提出的論證,或為否定上帝存在而提出的論證,或就上帝存在是否可證明或否證的討論。不過,思考何謂上帝和祂是否可能存在的問題又必然會牽引出許多其他有趣味和重要的課題,包括人是否擁有自由意志、道德的性質、宗教與科學的關係、時間是否真實等等。如果各位下定決心要弄清楚上帝的觀念,或是有興趣知道上帝的觀念是如何關連於其他一大堆重要觀念,這書就是為你們而設。
沒有什麼時候比當前更需要這樣一個寫作計畫。因為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正面臨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對上帝的信仰(或說這種信仰的不同形式)構成了許多重大國際衝突的核心,而在西方,這種信仰也成為越來越激烈的敵視情緒的靶子。人類有可能在最終發展出一種讓人滿意和一貫的上帝觀嗎?可能有一種上帝觀是既肯定無神論者所讚揚的理性和科學,同時又是夠貼近傳統的上帝觀念,以致可以被視為是傳統的延續嗎?更重要的是,有沒有一種上帝觀念最終是可以被文化和政治上壁壘分明的社群所接受?過去兩千五百年來,著名思想家就上帝提出過的見解數量驚人且五花八門。在這些五花八門的見解裡,會不會有一些是我們可以賴以建構出一個讓人人都滿意的上帝觀念?(這裡的「人人」包括一神論者和無神論者,前者又包括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
這些都是哲學問題,既深奧又重要,也只有一個方法可以回答:看看著名思想家就上帝說過什麼。
在從古至今的漫長人類歷史裡,有無數的人為他們對上帝的信仰而活,更有很多人是為這種信仰而死。但也有很多人激烈反對信仰上帝——這股勢力在近年特別波濤洶湧。可惜的是,甚至可悲的是,大部分人對他們為之而活或為之而死或激烈反對的上帝並沒有很清楚的概念。這是因為,想要對上帝有清楚概念意味著要知道上帝的觀念被認為包含著什麼元素,而要知道這個,又需要進行一點點思考—哲學思考。遺憾的是,「理性」和「邏輯」並沒有總是被運用在正在進行的爭論中。事實上,一神論(即相信上帝存在)比一般人以為的要複雜很多,而無神論也一樣不...
目錄
序言
第I部 西元前的哲學:從柏拉圖到西塞羅
引言
柏拉圖 Plato, 427-347 B. C. E
1 |神性的工匠
上帝如何創造世界
2 |做對的事——不管什麼叫「對」
道德真有需要一個上帝來保障嗎?
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382-322 B. C. E
3 |不動的推動者
各種運動的存在可證明上帝存在
西塞羅 Cicero, 106-43 B. C. E
4 |維護自由的代價
就連上帝也無法知道我們接下來會幹些什麼
第II部 中世紀哲學:從奧古斯丁到蘇亞雷斯
引言
奧古斯丁 Augustine, 354-430
5 |預知未來者
上帝可以預知我們發乎自由意志的行為
6 |太初是開始
上帝創造天地前在幹些什麼
7 |看見光
我們能看見一些真理是因為上帝容我們一窺祂的心靈
波愛修斯 Boethius, 480-524
8 |偷窺者
上帝會知道我們未來發乎自由意志的行為
薩阿迪亞 Saadia, 882-942
9 |走不完的旅程
世界必然有一個第一時刻
10 |兩種「為一」的方式
只有一個上帝存在,祂自始至終是一
阿維森納 Avicenna, 980-1037
11 |上帝存在是因為我們不必然存在
偶然事物的存在可證明「必然存有」存在
12 |永恆的流出者
天地萬物是必然和永恆地從上帝自身流出
安瑟姆 Anselm, 1033-1109
13 |我否定上帝存在,因而祂存在
光是想到上帝便足以證明祂存在
加札利 Ghazali, 1058-1111
14 |全能的縱火者
正確理解上帝的全能會帶來嚇人一跳的後果
阿威羅伊 Averroes, 1126-1198
15 |知識即力量
不變的上帝是如何能知道變動不居世界的一切
16 |他們處理不來真理
當信仰與理性看似有所衝突時怎麼辦
邁蒙尼德 Maimonides, 1135-1204
17 |受呼召的人不多
只有極少人為鑽研宗教的哲學真理做好準備工夫
18 |談到上帝……
有些我們可以談,有些我們不可以談
19 |它至今「仍然」很美好
全善和全能的上帝怎麼會創造出一個充滿苦難罪惡的世界
阿奎那 Thomas Aquinas, 1225-1274
20 |有什麼比一個全能、全知、全善的無限存有還要純一?
沒有,上帝是絕對的純一
21 |有關上帝,有許多真實而分明的事情
但上帝做為純一的存有,自身內不可能真的包含這些分別
22 |上帝可創造出一塊重得祂舉不起的石頭嗎?
為什麼上帝不是無所不能卻又可以說是全能
23 |上帝在創造完天地以後「沒有」渡假去
上帝持續活動是維護世界的存在所必需
司各脫 John Duns Scotus, 1270-1308
24 |不可改變地可改變
何以上帝的意志永恆不變卻又是隨心所欲
迪朗 Durandus of Saint-Pourçain, c. 1275-1332
25 |你是真的可以施法術
世界的存在也許真的有賴上帝持續維護,但受造物仍然可以自由行事
奧坎 William of Ockham, c. 1287-1347
26 |犯罪而不犯罪
何以上帝導致我們的犯罪,自身卻不會成為犯罪者
27 |事情了結之前不會了結
你明天會做什麼事決定上帝昨天預知你明天會做什麼事
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28 |魔鬼的辯護律師
哲學家的上帝不是真上帝,啟示和信仰中的上帝才是
莫利納 Luis de Molina, 1535-1600
29 |耶穌會做些什麼……
真的只有天曉得
蘇亞雷斯 Franciso Suárez, 1548-1617
30 |無為而無不為
上帝是怎樣行神蹟
第III部 近代哲學:從伽利略到康德
引言
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 1564-1642
31 |外表可以騙人
科學和聖經發生衝突時該怎麼辦
霍布斯 Thomas Hobbes, 1588-1679
32 |神蹟不是奇蹟
上帝和祂的神蹟都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
笛卡兒 René Descartes, 1596-1650
33 |存在之物存在
上帝的觀念本身可證明上帝存在
34 |無限存有不只是一個好觀念
我們的上帝觀念必然是由上帝導致——由此可知上帝存在
35 |上帝不打烊
有更多理由表明上帝持續創造世界
36 |在「不可想像」和「不可能」之間選擇
就連必然真理也是上帝規定,所以不是不可更改
帕斯卡 Blaise Pascal, 1623-1662
37 |以人生作賭注
我們不能證明上帝存在,但能證明我們應該把祂當成存在
斯賓諾莎 Baruch Spinoza, 1632-1677
38 |你、我、那匹馬、天空
笛卡兒實體理論的神性涵蘊
39 |是神讓我那樣做
一切出現的事物都是必然會出現——連上帝亦不例外
馬勒伯朗士 Nicolas Malebranche, 1638-1715
40 |是我讓神那樣做
上帝持續創造的理論會導致上帝成為一切的唯一原因
41 |尊崇上帝,不要尊崇祂的蔥薑蒜
「因果」觀念本身可證明上帝是一切的唯一原因
42 |是自然法則有以致之
另一個調解世間苦難罪惡和上帝全能全善的方法
萊布尼茲 G. W. Leibniz, 1646-1716
43 |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個
樂觀派說這世界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個,
悲觀派表示同意。所以至少存在一個共識。
44 |我天天需要神蹟
怎樣才能讓受造物的能力「說不通」
45 |協調萬物者
一個有關受造物力量的奇怪真理
貝爾 Pierre Bayle, 1647-1706
46 |一個奇怪又不可能的所謂「真理」
對萊布尼茲「前定和諧」理論的批判
巴克萊 George Berkeley, 1685-1753
47 |你看見的就是你僅有的
一個可以證明上帝存在的全新方法
48 |無欺者
就連表象都不是它們看起來的樣子
伏爾泰 Voltaire, 1694-1778
49 |這世界頂多不是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差的一個
但斷然不是最好的一個
培利 William Paley, 1743-1805
50 |宇宙鐘錶匠
自然世界有顯著證據顯示,它是出自一個有智慧的設計者
休謨 David Hume, 1711-1776
51 |如果世界是你的前提
那個有智慧的設計者也許既無智慧,也不是設計者
52 |你可以繼續問、繼續問、繼續問……
偶然事物的存在不能證明上帝存在
康德 Immanuel Kant, 1724-1804
53 |不容忽略的「假如」
上帝的觀念無法證明上帝存在
54 |你「應該」相信上帝
道德考量可證明上帝存在——至少是可證明我們有責任這樣相信
第IV部 十九世紀哲學:從黑格爾到尼采
引言
黑格爾 G. W. F. Hegel, 1770-1831
55 |自傳家
歷史是一則上帝透過人類意識認識自己的故事
費爾巴哈 Ludwig Feuerbach, 1804-1872
56 |神者,我們也
上帝觀念是人對自己的觀念的淨化、擴大和「異化」
達爾文 Charles Darwin, 1809-1882
57 |盲眼造眼人
世界的井然有序未嘗不可能是機械化的隨機過程導致
馬克思 Karl Marx, 1818-1883
58 |人民的鴉片
宗教信仰的根本源頭是物質異化
齊克果 Sören Kierkegaard, 1813-1855
59 |完全是私事
心靈的宗教狀態要求個人做出信仰的跳躍——躍入荒謬
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1844-1900
60 |為上帝譜輓歌
上帝死了——是我們把祂殺死
第V部 當代哲學:從威廉.詹姆斯到道金斯
引言
威廉.詹姆斯 William James, 1842-1910
61|把不可說者說出來
宗教信仰有權抗拒哲學理解
弗洛依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
62|拿爹地當晚餐
信仰上帝是一種社會規模的精神官能症
奧托 Rudolf Otto, 1869-1937
63|鋪天蓋地的神祕
對「神祕莫測者」的宗教體驗是所有宗教信仰的基礎
布伯 Martin Buber, 1878-1965
64|三人行
上帝存在於我與你的關係中
羅素 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
65 |你信的話就是白癡
種種證據讓有理性的人對上帝敬而遠之
懷海德 Alfred North Whitehead, 1861-1947
66 |施工中
上帝和世界都是過程,不是事物
艾耶爾 Alfred Jules Ayer, 1910-1989
67 |不知所云
「可驗證者才有意義」的準則讓宗教信仰變得毫無意義
維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
68 |為根基找根基
宗教信仰雖然缺乏理性基礎,但未必是不可理喻
哈特向 Charles Hartshorne, 1897-2000
69 |同一時間存在於一切地方
上帝是世界的靈魂——也因此,世界是上帝的身體
魯易斯 C. S. Lewis, 1898-1963
70 |打破法則者
自然法則非但容許神蹟發生,還是神蹟賴以成為可能
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71 |哲學和宗教同途同歸
但都是走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
馬爾科姆 Norman Malcolm, 1911-1990
72 |只要有可能就會是現實
不管康德說過什麼,上帝的觀念都可證明上帝存在
雷納 Karl Rahner, 1904-1984
73 |不自知的基督徒
如果所有宗教不外是基督宗教的變奏,宗教多樣性的難題便告消失
法蘭克福 Harry Frankfurt, b. 1929
74 |去夢想不可能的夢想——去舉起不可能舉起的石頭
全能上帝無所不能——可能和不可能的事都難不倒祂
克雷茲曼 Norman Kertzmann, 1928-1998
75 |上帝不可能同時是全知和不動——
祂甚至不可能是全知
皮克 Nelson Pike, b. 1930
76 |擁有無限大能的涼鞋匠
全能與全善不能並行不悖 ,所以沒有一個存有可以兩者兼得
亞當斯 Robert M. Adams, b. 1937
77 |上帝本來可以做得更好,但也有可能做得更差
全善的上帝沒責任創造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一個
愛蓮娜.史頓普 Eleonore Stump, b. 1947
78 |願上帝容我們平靜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實——即接受一切
祈禱不能影響上帝,但這不表示祈禱是多餘
普蘭丁格 Alvin Plantinga, b. 1932
79 |沒有根據但有理
即使沒有論證或證據支持,相信上帝存在一樣可以是有理
強納斯 Hans Jonas, 1903-1993
80 |奧斯維茲之後的上帝
惡的難題是由上帝自廢力量引起
麥羅德 George Mavrodes, b. 1926
81 |如果上帝不存在,則沒有什麼是不可以
但如果不是什麼都可以,那上帝就必然存在
阿爾斯通 William Alston, b. 1921
82 |看見上帝
如果你直接看見上帝,上帝的存在便無須證明
希克 John Hick, b. 1922
83 |「多」背後的「一」
所有宗教都是追求同一真理同樣有效的方法
瑪莉蓮.亞當斯 Marilyn McCord Adams, b. 1943
84 |當可能中最好的世界對「你」來說還不夠好的時候
為什麼上帝對蒙受天大苦難的人仍然可以稱為善
戴維斯 Paul Davies, b. 1946
85 |世界大有可能不是偶然
物理法則表現的秩序顯示世界不是偶然產生
斯溫伯恩 Richard Swinburne, b. 1934
86 |全知不等於無所不知
上帝不知道某些真命題無礙祂是全知者
貝希 Michael Behe, b. 1952
87 |有智慧設計者東山再起
細胞不可化約的複雜性無法透過演化解釋
莎拉.科克利 Sarah Coakley, b. 1951
88 |女上帝
宗教哲學一直暗含著男性觀點和偏見
丹尼特 Daniel Dennett, b. 1942
89 |汝必須靠汝之雙腿站立
道德的根基歸根究柢只能是我們自己
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 b. 1941
90 |終極的波音七四七
當代的設計論證事實上會導致相反結論
結語
序言
第I部 西元前的哲學:從柏拉圖到西塞羅
引言
柏拉圖 Plato, 427-347 B. C. E
1 |神性的工匠
上帝如何創造世界
2 |做對的事——不管什麼叫「對」
道德真有需要一個上帝來保障嗎?
亞里斯多德 Aristotle, 382-322 B. C. E
3 |不動的推動者
各種運動的存在可證明上帝存在
西塞羅 Cicero, 106-43 B. C. E
4 |維護自由的代價
就連上帝也無法知道我們接下來會幹些什麼
第II部 中世紀哲學:從奧古斯丁到蘇亞雷斯
引言
奧古斯丁 Augustine, 354-430
5 |預知未來者
上帝可以預知我們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