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300
優惠價: 93 折, NT$ 279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漫遊雙和-走訪城市故事》有系統的以主題性、行旅路線角度,呈現雙和城市故事。本書規劃出八條路線,建議讀者以步行或騎單車漫遊等低碳交通方式,透過「城市故事導覽」、「瓦磘溝」、「濕地」、和「城鄉單車」等主題,探索這個如迷宮般的城市,並從中挖掘它的歷史風貌。
作者簡介:
城市故事導覽志工隊
來永和要有心裡準備,你可能會迷路!這裡曾經有個構想要規劃為擁有七座公園的花園城市,往來迂迴在綠地之間,可以享受一份優雅的閒情逸致。現在,水泥叢林間的道路像是迷宮,是很多人對永和的印象,也可以算是永和的特色。
快速發展的都市淹沒了歷史,曾經興盛的紡織廠聚落、日據時期的網溪泛月、甚至遠溯清末先民開墾的痕跡都已不復存在,只能藉由說故事的人傳述下去。
永和城市故事導覽志工隊的成立,是為了喚起民眾對城市的感覺,希望和大家一起發揮想像力與創意,用寫的、說的、唱的、演的方式,呈現這個城市的美與特色,發展融會社區人文關懷與環境、文化觀點的城市故事,並藉由散步導覽培養地方認同情感。
瓦磘溝願景社
瓦磘溝曾是中永和地區的母親河,許多產業聚落、人文風景,甚至街道名稱,皆因瓦磘溝而起。然而這條重要的河流,如今卻變成令人掩鼻的臭水溝。為凝聚雙和民眾整治與守護瓦磘溝的共識,瓦磘溝願景社聚集了包括在地耆老、文史工作者,以及具有專業工程背景的顧問群,積極為瓦磘溝週邊的生態環境與居民權益而努力。
瓦磘溝願景社的願景,即是讓未來的瓦磘溝變身為韓國的清溪川,或是日本的源兵衛川;瓦磘溝腹地的公園可以成為擁有多元生態的綠地,讓大自然的蟲魚鳥樹重新回到居民生活之中,而雙和地區也可以成為人親水、水繞城的藍帶綠色城市。
瓦磘溝願景社顧問張品說:「願景社的訴求略有改變,過去希望徵收停車位,受到很大的阻力,現在試圖讓瓦磘溝沿岸的居民,充分利用瓦磘溝的綠地做成小公園,有朝一日由政府規劃沿岸將公園串連起來,不就是整治瓦窯溝另一個大步。」言談中仍透露許多困難之處,但相信在願景社的努力下,透過沿岸居民的社區改造,一定可以改善雙和居民的生活品質,瓦磘溝生態願景不是痴人說夢,而是每一位居民共同的需要。
福和濕地志工隊
河流是城市的生命線,永和緊鄰新店溪畔,被廣闊的行水區圍繞著,是永和的重要生態資源,而福和濕地生態教育園區,也曾經是永和社區大學生態教育的亮點,將廢棄物掩埋場恢復原本河川應有的自然樣貌。園區曾規劃過水稻區、台灣原生水生植物生態池及各式植物區,由福和濕地志工隊及生態保育社共同經營,復育數百種台灣原生植物,成為永和居民親近大自然原始生態樣貌的最佳去處。
歷經十幾年的營造與管理,許多資深的志工在四十多歲的壯年時即參與至今,除了默默的付出汗水和體力,心理上也一次次承受大自然對園區帶來的巨大改變。由於地處新店溪行水區,歷年颱風對園區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又以蘇迪勒颱風對園區影響最為嚴重,完全被來自上游烏來的泥砂淹沒,所有植物被沖走,留下大量的垃圾與廢棄物,志工的任務不再是復育植物,而是清理汙泥,同時也學習到必須尊重大自然的力量。減少了人為的干預,目前園區依然是鳥類與昆蟲的天堂,志工們每月對園區的生態進行觀測與紀錄,使得福和濕地不再只是生態教育的亮點,也是推動河川生態化的基地,期盼未來新店溪畔能成為永和的綠色生態廊道。
城鄉好行單車社
您知道在永和區內,舉凡任兩個點,騎自行車都不超過十五分鐘的車程嗎?在這個人口與房屋密度全台最高的水泥城市裡,無數的民眾曾在此徬徨迷路,加上原為隔壁的中和區所轄,許多道路名稱、門牌系統常使人暈頭轉向。
然而換個角度想,如此錯綜複雜的道路巷弄,不也正是最適合單車穿梭的路網嗎?有了巷弄捷徑,即不需再與汽機車爭道,還可以減碳、運動,一舉數得!
因此,永和社大在二○一五年秋季成立以推動「綠色交通」為主旨的「城鄉好行單車社」,運用區內的道路特性,發展出幾條特色主題的單車路線,希望不管是在地居民、或是來到此地逛夜市、河濱休閒的民眾,都能透過特色路線的騎乘,認識不一樣的永和。
單車漫遊,我們上路吧!
策劃編輯
永和社區大學
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
這句黑格爾的名言,也是永和社大的Slogan:
不需捨近求遠,此地當下,
我們就在雙和落地生根,用心營造,唱歌跳舞吧!
在台大數學系黃武雄教授的倡議下,永和社區大學於1999年9月開辦。至今已將邁入19個年頭,累計近十二萬人次的社區民眾進入這個學習的大家庭。2010年起更推動「生態雙和」的願景,希望雙和不再只是個睡覺的臥房城市,而是我們生活、成長和記憶之所在。
這本書結合在地社群,以及文史、生態與自然共生的概念,也是我們傳承在地文化與重敘城市故事的成果。
永和社大網站:https://community-univ.org/
責任編輯
蔡雨辰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碩士,文字工作者,曾任《破週報》執行主編,文字散見於博客來OKAPI、放映週報、《今藝術》、《聯合文學》。主編有《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踏青─蜿蜒的女同創作足跡》、《拆解藝穗.十年報告》。
編輯協力
永和社大行政團隊
張素真、周聖心、林家安、王蕙萱、劉順汶、許婉鈴、朱智豪、羅于涵
繪圖設計
陳瑞秋
出生於臺中豐原,畢業於日本京都造形藝術大學研究所。
現居台北,從事插畫、繪本與設計工作。
喜歡留意都市中脫序的風景 。
網站:itsdoseyes.tumblr.com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城市故事導覽志工隊、瓦磘溝願景社、福和濕地志工隊、城鄉好行單
優惠價: 93 折, NT$ 279 NT$ 30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漫遊雙和-走訪城市故事》有系統的以主題性、行旅路線角度,呈現雙和城市故事。本書規劃出八條路線,建議讀者以步行或騎單車漫遊等低碳交通方式,透過「城市故事導覽」、「瓦磘溝」、「濕地」、和「城鄉單車」等主題,探索這個如迷宮般的城市,並從中挖掘它的歷史風貌。
作者簡介:
城市故事導覽志工隊
來永和要有心裡準備,你可能會迷路!這裡曾經有個構想要規劃為擁有七座公園的花園城市,往來迂迴在綠地之間,可以享受一份優雅的閒情逸致。現在,水泥叢林間的道路像是迷宮,是很多人對永和的印象,也可以算是永和的特色。
快速發展的都市淹沒了歷史,曾經興盛的紡織廠聚落、日據時期的網溪泛月、甚至遠溯清末先民開墾的痕跡都已不復存在,只能藉由說故事的人傳述下去。
永和城市故事導覽志工隊的成立,是為了喚起民眾對城市的感覺,希望和大家一起發揮想像力與創意,用寫的、說的、唱的、演的方式,呈現這個城市的美與特色,發展融會社區人文關懷與環境、文化觀點的城市故事,並藉由散步導覽培養地方認同情感。
瓦磘溝願景社
瓦磘溝曾是中永和地區的母親河,許多產業聚落、人文風景,甚至街道名稱,皆因瓦磘溝而起。然而這條重要的河流,如今卻變成令人掩鼻的臭水溝。為凝聚雙和民眾整治與守護瓦磘溝的共識,瓦磘溝願景社聚集了包括在地耆老、文史工作者,以及具有專業工程背景的顧問群,積極為瓦磘溝週邊的生態環境與居民權益而努力。
瓦磘溝願景社的願景,即是讓未來的瓦磘溝變身為韓國的清溪川,或是日本的源兵衛川;瓦磘溝腹地的公園可以成為擁有多元生態的綠地,讓大自然的蟲魚鳥樹重新回到居民生活之中,而雙和地區也可以成為人親水、水繞城的藍帶綠色城市。
瓦磘溝願景社顧問張品說:「願景社的訴求略有改變,過去希望徵收停車位,受到很大的阻力,現在試圖讓瓦磘溝沿岸的居民,充分利用瓦磘溝的綠地做成小公園,有朝一日由政府規劃沿岸將公園串連起來,不就是整治瓦窯溝另一個大步。」言談中仍透露許多困難之處,但相信在願景社的努力下,透過沿岸居民的社區改造,一定可以改善雙和居民的生活品質,瓦磘溝生態願景不是痴人說夢,而是每一位居民共同的需要。
福和濕地志工隊
河流是城市的生命線,永和緊鄰新店溪畔,被廣闊的行水區圍繞著,是永和的重要生態資源,而福和濕地生態教育園區,也曾經是永和社區大學生態教育的亮點,將廢棄物掩埋場恢復原本河川應有的自然樣貌。園區曾規劃過水稻區、台灣原生水生植物生態池及各式植物區,由福和濕地志工隊及生態保育社共同經營,復育數百種台灣原生植物,成為永和居民親近大自然原始生態樣貌的最佳去處。
歷經十幾年的營造與管理,許多資深的志工在四十多歲的壯年時即參與至今,除了默默的付出汗水和體力,心理上也一次次承受大自然對園區帶來的巨大改變。由於地處新店溪行水區,歷年颱風對園區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其中又以蘇迪勒颱風對園區影響最為嚴重,完全被來自上游烏來的泥砂淹沒,所有植物被沖走,留下大量的垃圾與廢棄物,志工的任務不再是復育植物,而是清理汙泥,同時也學習到必須尊重大自然的力量。減少了人為的干預,目前園區依然是鳥類與昆蟲的天堂,志工們每月對園區的生態進行觀測與紀錄,使得福和濕地不再只是生態教育的亮點,也是推動河川生態化的基地,期盼未來新店溪畔能成為永和的綠色生態廊道。
城鄉好行單車社
您知道在永和區內,舉凡任兩個點,騎自行車都不超過十五分鐘的車程嗎?在這個人口與房屋密度全台最高的水泥城市裡,無數的民眾曾在此徬徨迷路,加上原為隔壁的中和區所轄,許多道路名稱、門牌系統常使人暈頭轉向。
然而換個角度想,如此錯綜複雜的道路巷弄,不也正是最適合單車穿梭的路網嗎?有了巷弄捷徑,即不需再與汽機車爭道,還可以減碳、運動,一舉數得!
因此,永和社大在二○一五年秋季成立以推動「綠色交通」為主旨的「城鄉好行單車社」,運用區內的道路特性,發展出幾條特色主題的單車路線,希望不管是在地居民、或是來到此地逛夜市、河濱休閒的民眾,都能透過特色路線的騎乘,認識不一樣的永和。
單車漫遊,我們上路吧!
策劃編輯
永和社區大學
這裡有玫瑰花,就在這裡跳舞吧!
這句黑格爾的名言,也是永和社大的Slogan:
不需捨近求遠,此地當下,
我們就在雙和落地生根,用心營造,唱歌跳舞吧!
在台大數學系黃武雄教授的倡議下,永和社區大學於1999年9月開辦。至今已將邁入19個年頭,累計近十二萬人次的社區民眾進入這個學習的大家庭。2010年起更推動「生態雙和」的願景,希望雙和不再只是個睡覺的臥房城市,而是我們生活、成長和記憶之所在。
這本書結合在地社群,以及文史、生態與自然共生的概念,也是我們傳承在地文化與重敘城市故事的成果。
永和社大網站:https://community-univ.org/
責任編輯
蔡雨辰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碩士,文字工作者,曾任《破週報》執行主編,文字散見於博客來OKAPI、放映週報、《今藝術》、《聯合文學》。主編有《拒絕被遺忘的聲音:RCA工殤口述史》、《踏青─蜿蜒的女同創作足跡》、《拆解藝穗.十年報告》。
編輯協力
永和社大行政團隊
張素真、周聖心、林家安、王蕙萱、劉順汶、許婉鈴、朱智豪、羅于涵
繪圖設計
陳瑞秋
出生於臺中豐原,畢業於日本京都造形藝術大學研究所。
現居台北,從事插畫、繪本與設計工作。
喜歡留意都市中脫序的風景 。
網站:itsdoseyes.tumblr.com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