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名詞來代表我們這兩年在家教育的心得,我覺得「放手」應該是最恰當的了。不管在學習上、生活上、人際關係上,以及孩子的自我探索上,我似乎都在強迫自己要以更寬容、更信任、更有彈性的方式來放手;而孩子,也在來來回回,以及我的掙扎與矛盾的放手過程中,開始學習自己來、自我處理、自我負責。然後發現,我翻天覆地的矛盾掙扎,孩子卻似乎在他的既定軌道上、用他自己的方式與速度進行累積與成長。
這兩年的在家教育,主要包括透過「放手」讓孩子有機會自主、透過「適性」的期待與要求來發展孩子的潛能、透過「做夢」讓孩子的世界更廣大、透過生活議題的省思來體會「生命」的不同思維、透過「生活」習慣的練習來訓練生活能力,以及透過父母的「鷹架」來協助孩子達到更高層次的發展。放手教育之後,孩子的自主能力似乎已經開啟,這也代表他即將開始追尋更大的天空。我能著力的地方似乎越來越少,好像只剩下「等待」孩子的開花結果了吧!
作者簡介:
張碧如
學歷:
美國俄亥俄大學課程與教學碩士
美國俄亥俄大學課程與教學博士
現職:
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副教授
高雄市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審議小組委員、訪視輔導委員、計畫撰寫說明會講座
屏東縣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審議小組委員
屏東縣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 申請家長
兩年前,大膽的把我們家一、二年級的在家教育現況整理出書,之後發現,教育不是那麼單一、孩子也不是永遠不變。經歷過許多教育落實的再調整,現在又更大膽的把三、四年級的教育現況整理出書,希望能呈現在家教育的完整樣貌。
張碧如,一個相信所有事物都有不同可能性,所以喜歡把自己的孩子拿來做教育實驗的人。他樂於跟大家分享他的教育心情,也希望能拋磚引玉,讓大家知道,在家教育過程中的生活記錄,也可以拿來跟大家分享。
推薦序
放手,該怎麼放?
有一天,家裡有老友帶著她的一對雙胞胎兒女來訪。老友提到,今年暑假的「功課」是兩個月內教會小孩騎單車(孩子們九歲了)。我的孩子大了,兩個孩子幼時先後都有學習騎單車的經驗。教孩子學騎,我算是教練老手了。
聽完,我瞠目結舌的說:「學騎車幹嘛需要用一個暑假?不就是個把兒鐘頭的功夫?」朋友面露不敢置信的表情,問我怎麼辦到的?我說:「你給我一個鐘頭,我給你全世界!」(當然是騎車的世界啦)於是我們一行人牽著兩輛迷你腳踏車去了小公園旁的一塊空地,我直接將兩輛腳踏車交給雙胞胎姊弟,很認真地跟他們說:「學會騎單車有一個祕訣,就是要會摔跤,大概⋯⋯摔一百次吧,有些人更多次!現在,你們就開始騎吧!跌倒了,先看看自己有沒有流血、破口,如果沒有,繼續練就好。」接下來,我簡單說明關於如何煞車以及應付車輛傾斜時腳步如何著地的技巧。簡而言之,我教的是「跌倒」,而不是「避免跌倒」。
然後,我和孩子的媽媽坐在公園旁椅子上聊天,一邊欣賞孩子們學車與跌倒。剛開始,孩子摔跤會哭喪著臉,轉頭看我們,而我總是報以微笑與讚許;做媽的幾度想衝出去察看,被我偷偷拉住了。後來,他們就認真算起自己摔跤的次數了。孩子們在半小時之內,摔了三十幾次之後,就已經可以連續騎上兩三分鐘了。我在他們準備飆車前宣布「課程結束」!
常看見父母教年幼的孩子騎單車。第一步,他們會抓住車尾,拼命跟害怕跌倒的孩子說:「我扶住了,放心,不會跌倒。」我總是想:為什麼不讓孩子知道「會跌倒」?為什麼不「放手」?
短短兩年,碧如已經要出版第二本書了。雖然書的內容並非歸納統整教育方法的「xx教養五十法」,而是發生在她的家庭,親子教養過程中的每日經歷;雖然沒有可供褒揚彪炳的碩果,反倒是充滿失敗經驗與自我反思的跌跌撞撞。但是做為一個在家自學生母親的角色,她誠實地告訴讀者:成長就是這一回事!(包括孩童的與成人的)
碧如的第二本教育書《放手後,教育才開始精彩》,是以六大策略來說明她近年實施在家教育的主要策略,包括:放手教育、適性教育、做夢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鷹架教育。她以那樸實無華的文筆,把看似流水般的生活場景、母女互動紀錄得絲絲入扣,毫無做作。過程中,她毫無掩飾遇到的困難、面對的挫敗。
好比說,碧如書中提到「放手教育」。是啊,崇尚民主教育的人總是暢談「尊重孩子」,總是呼籲「要放手」。但是碧如讓我們看見,當民主與尊重的布簾掀開的霎那,她的窘態、她的焦慮。然而,這難道不是為人父母者會遇上的窘態,集體的焦慮?
何時該放手?何時可牽手?如何放手,不致縱容放任;怎麼牽手,不算強勢主導?一直都是父母的難題。有許多父母因為放手後看見「混亂」的不安而紛紛棄守,但是碧如堅守信念,知道這是她該堅持的,只是還需要找方法。於是她跟孩子對談,接納自己與孩子的犯錯,看見問題,並找出解方。這就是我所認識的張碧如教授,一顆柔軟的心,如此謙和、勤學、願意放開框架。
看過碧如所寫的第一本教養書《勇敢走上不一樣的路:在家教育新手經驗談》的人,再閱讀這一本《放手後,教育才開始精彩》,一定發覺這是一個成長中的家庭,家中的每一份子正認真地活著,努力學著;而作者張碧如教授又「進化了」!當你翻開這本書,走進張碧如家,邀請你一起思考教育的本質、人的初心。或許,所謂翻轉教育,大人們得先翻轉經驗;面對孩子,同時想想,自己希望被怎麼看待?
讓我們一起被張碧如教授所噴發的熱情感染吧!
陳裕琪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顧問
放手,該怎麼放?
有一天,家裡有老友帶著她的一對雙胞胎兒女來訪。老友提到,今年暑假的「功課」是兩個月內教會小孩騎單車(孩子們九歲了)。我的孩子大了,兩個孩子幼時先後都有學習騎單車的經驗。教孩子學騎,我算是教練老手了。
聽完,我瞠目結舌的說:「學騎車幹嘛需要用一個暑假?不就是個把兒鐘頭的功夫?」朋友面露不敢置信的表情,問我怎麼辦到的?我說:「你給我一個鐘頭,我給你全世界!」(當然是騎車的世界啦)於是我們一行人牽著兩輛迷你腳踏車去了小公園旁的一塊空地,我直接將兩輛腳踏車交給雙胞胎姊弟,很認真地跟他們...
作者序
在完成第一本我們家的在家教育實施的書《勇敢走上不一樣的路:在家教育新手經驗談》時,我直覺已經找到最適切的教育方式,也就是透過「陪讀」來跟孩子一起學習與成長。那時我想,孩子未來的教育應該可以用這個很棒的方式繼續下去,而我也應該不用再過那種寫書用眼過多而老花度數增加,以及太過投入而經常面臨失眠問題的生活了。
然而,三年級後,發現局勢變了,變得遠遠超過我能想像。首先,大環境變了,包括我們決定在音樂班的音樂課程時返校,時間變得零碎,陪讀教育很難繼續;孩子變了,包括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有更多嘗試及探索,也變得很難陪著他讀書;我也變了,我漸漸認為花時間及精力盯著孩子學習是不應該的,但真要放手時,還是有很多擔憂。在這些變動中,我還發現渴盼獨立的孩子開始會犯錯、生活習慣越來越不好、閱讀興趣還是沒建立,也開始在生活中遭遇失敗與挫折,然後才體會到,陪讀教育不是不好,而是孩子的成長實在有太多面向,陪讀似乎還是在認知及才藝學習的框架中,以及仍是由大人主導。
就在局勢改變後千頭萬緒的問題出現時,我秉持「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傻勁,一件件事慢慢處理,處理不好時就跟孩子道歉、有更好方法時就再補救或再來過。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也經歷許多掙扎與自我矛盾。在一段忙亂及充滿親子衝突的難熬之後,發現認知及才藝等專業學習似乎不再是我們家的教育重心,而在被局勢逼得放手之後,生活上的種種學習才接踵而來。原來跨出學習的既定框架後、原來由「陪讀」進入「陪伴」時、原來在放手之後,教育才開始精彩。
這本書在第一章的「在家教育的現況」之後,以六個章節的教育策略說明,來解釋我們家放手後的教育落實新樣貌,包括:透過放手讓孩子練習自主、透過適性的期待與要求來發展其潛能、透過做夢讓他的世界更廣大、透過生活議題的省思來體會生命的不同思維、透過生活細節的練習來訓練生活能力,以及透過父母的鷹架來協助孩子達到更高層次的發展。希望就這些教育策略的理念與落實的說明,能清楚描述我們家小學三、四年級的在家教育情形。
未來,孩子會到哪裡已經不是我能預設的了。該做的、能做的,在這四年內都已經做了,沒做的,孩子似乎也可以接手了。我們努力陪伴孩子,就是希望有一天他能具備足夠能力,然後展翅高飛、離開我們。之前埋下的種子、之前提供的養分,似乎就要開始發芽了,而我現在能做的,似乎就是等待未來的海闊天空了。
希望這些年的心得,能與更多人分享。
張碧如
2017年8月,於大武山下
在完成第一本我們家的在家教育實施的書《勇敢走上不一樣的路:在家教育新手經驗談》時,我直覺已經找到最適切的教育方式,也就是透過「陪讀」來跟孩子一起學習與成長。那時我想,孩子未來的教育應該可以用這個很棒的方式繼續下去,而我也應該不用再過那種寫書用眼過多而老花度數增加,以及太過投入而經常面臨失眠問題的生活了。
然而,三年級後,發現局勢變了,變得遠遠超過我能想像。首先,大環境變了,包括我們決定在音樂班的音樂課程時返校,時間變得零碎,陪讀教育很難繼續;孩子變了,包括他開始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有更多嘗試及探索...
目錄
第一章/在家教育的現況 9
第一節 背景介紹 10
第二節 學習內容 13
第三節 教育策略 21
第二章/放手教育 27
第一節 放手教育的體會 28
第二節 放手後的自主學習 32
第三節 放手後的自我探索 44
第三章/適性教育 51
第一節 適性教育的體會 52
第二節 適性教育的歷程 62
第三節 適性教育的方法 72
第四章/做夢教育 77
第一節 做夢教育的體會 78
第二節 以做夢來發展國際觀 85
第三節 以做夢來探索生涯 89
第四節 做夢的方法與挑戰 93
第五章/生命教育 97
第一節 生命教育的體會 98
第二節 生命教育的歷程 102
第三節 生命教育的方法 115
第六章/生活教育 121
第一節 生活教育的體會 122
第二節 生活教育的歷程 125
第三節 生活教育的方法 137
第四節 省思 140
第七章/鷹架教育 143
第一節 鷹架教育的體會 144
第二節 想法需要鷹架 151
第三節 做法需要鷹架 160
第四節 學習需要鷹架 167
第五節 鷹架教育的方法 175
第八章/在家教育的理念 177
第一節 核心理念 178
第二節 培育目標 189
第九章/後記 201
第一節 孩子的現況 202
第二節 我的學習與成長 208
第三節 問與答 216
附件 227
附件一:三、四年級計畫申請書 228
附件二:三年級學習狀況報告書 238
附件三:四年級學習狀況報告書 243
附件四:三、四年級成果報告書 248
附件五:經常使用的學習資源 254
第一章/在家教育的現況 9
第一節 背景介紹 10
第二節 學習內容 13
第三節 教育策略 21
第二章/放手教育 27
第一節 放手教育的體會 28
第二節 放手後的自主學習 32
第三節 放手後的自我探索 44
第三章/適性教育 51
第一節 適性教育的體會 52
第二節 適性教育的歷程 62
第三節 適性教育的方法 72
第四章/做夢教育 77
第一節 做夢教育的體會 78
第二節 以做夢來發展國際觀 85
第三節 以做夢來探索生涯 89
第四節 做夢的方法與挑戰 93
第五章/生命教育 97
第一節 生命教育的體會 98
第二節 生命教育的歷程 102
第三節 生命...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