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用人類學的研究理論與方法,試圖從政治人類學的視角來審視這一區域內四個主要民族(藏族、納西族、怒族和獨龍族)社會的性別政治問題,從婚姻形態、血緣繼嗣、親屬稱謂、婚姻支付、性別分工、宗教信仰、代際傳遞等方面展開研究;在參考大量文獻和史料的同時,通過實地田野調查和近距離觀察與訪談,詳細描述了身處各類特殊婚姻形態中的婦女的真實生活,系統探討了不同婚姻形態和家庭內外的社會性別關係與發展動因,為更全面而深入地理解性別政治問題的產生、發展與變遷提供了一種新穎的視角和參照,亦為分析和理解跨文化視野中的性別政治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民族志資料。
目錄
總序 1
前言 1
上冊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一 研究區域:地理位置與多重獨特性的併存 1
二 研究價值:文化多樣性與性別政治問題的典型性 4
三 主要內容 13
第二節 研究回顧:男性和主流話語權威書寫時代的性別政治問題 15
一 人類學視野中的性別政治問題 15
二 男性權威時代的「失語」婦女 23
第三節 概念界定、理論視角及研究路徑與方法 25
一 概念界定 25
二 理論視角 28
三 研究路徑與方法 32
第一章 多重獨特性併存的三江並流峽谷 35
第一節 高山峽谷與垂直立體的地理氣候環境 35
一 三江並流峽谷的地理地貌特徵 36
二 三江並流峽谷的氣候與物種多樣性 37
第二節 往來交融的族群及其社會文化 40
一 三江並流峽谷的史前文化遺存與族群關係 40
二 青銅時代以來三江並流峽谷的族群分佈、遷徙與融合 42
三 清末民國以來三江並流峽谷的政屬變遷與族群分佈 51
第三節 多樣化的婚姻形態與社會性別制度 57
一 多種婚姻形態併存的藏族和納西族移民社會 58
二 以單偶制為主的怒族與獨龍族社會 61
小結 68
第二章 女源與男流:母權和父權的爭奪與博弈 71
第一節 血緣、繼嗣與家庭的傳承機制 71
一 通行雙系繼嗣制度的藏族社會 72
二 從母系向父系過渡轉換的納西族繼嗣制度 77
三 保留母系遺存的怒族父系繼嗣制度 79
四 確立父系繼嗣制度的獨龍族社會 83
五 三岩極端父系繼嗣典型 87
第二節 土地制度、資源配置與家庭內部的權利實踐 88
一 土地制度與資源配置 89
二 民居佈局與家庭內部的權利實踐 101
三 不同婚姻形態中的親屬稱謂方式與性別權利格局 116
第三節 父權與母權繼嗣爭奪中的婚姻締結與支付方式 123
一 男女雙方均可主導的藏族社會 124
二 深受藏族影響並保留母系遺風的納西族移民社會 126
三 從「討男子」向「娶妻子」轉變的怒族社會 127
四 父權主導的獨龍族社會 130
五 極端父權控制的帕措與戈巴組織社會 135
小結 137
第三章 誰主內外:多種生計勞動中的性別分工模式 139
第一節 地廣人稀之地的村鎮與社會生產交換圈 139
一 農、牧、商等多種生計方式並行的金沙江和瀾滄江流域社會 140
二 農業墾殖初步發展的怒江和獨龍江流域社會 148
第二節 不同生計方式中的典型性別分工模式 153
一 多種生計方式併存的藏族社會 154
二 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納西族移民社會 164
三 從游牧向農耕轉變的怒族社會 166
四 從採集漁獵向農耕轉變的獨龍族社會 171
第三節 「輕重」與「內外」:性別分工的標準 182
一 藏族和納西族社會內外有別的分工標準 182
二 以自然分工為主的怒族與獨龍族社會 185
小結 189
下冊
第四章 「骯髒」的婦女:身體認識中的陰陽之別與污潔之異 191
第一節 差異之源:創世傳說中的男女兩性角色 191
一 獼猴與羅剎女的後代:藏族 192
二 人祖與天女的後代:納西族 193
三 女祖茂英充的後代:怒族 195
四 男女先祖的後代:獨龍族 196
第二節 陰陽之術:性、生育及其控制中的社會性別權利 198
一 出生與發育 198
二 兩性活動、人口繁衍與生育控制 205
三 生兒育女 214
四 生育對婦女地位的影響 228
五 避孕、流產與殺嬰 232
第三節 轉生安魂:生命的消逝與身體的處理方式 237
一 無常輪迴的藏族多元喪葬儀軌 237
二 轉生回魂的納西族葬俗 245
三 性別差異分明的怒族葬俗 247
四 儀式從簡的獨龍族葬俗 248
第四節 休閒時空中的社會性別權利 250
一 身處信仰等級中的藏族婦女 250
二 納西族社會中的「殉情」習俗與「女鬼」傳統 258
三 獨龍族社會的婦女紋面習俗 261
小結 262
第五章 「低下」的婦女:性別政治的代際傳遞、更替與嬗變 265
第一節 「天賜之權」:傳統社會中的性別政治傳遞機制 265
一 命名禮:性別政治傳遞的開端 265
二 成年禮與繼嗣儀式:性別政治觀念的養成與規訓 268
三 涉世之初:形態各異的社會性別教育 272
第二節 「神授之權」:來自宗教信仰的性別政治與權利 278
一 藏族社會政教合一時代性別政治等級的形成 278
二 深受佛教傳統影響的納西族社會 292
三 信仰萬物有靈的怒族和獨龍族社會 294
第三節 制度化學校教育時代的性別政治建構與發展 298
一 封建帝制時代的學堂教育 298
二 現代學校教育的興起 300
三 現代學校教育的發展與變遷 304
四 現代學校教育的期望與收益 309
小結 312
第六章 雙重邊緣地帶的社會文化場域:外來話語注入與新女性的崛起 313
第一節 內地與邊疆:「化外之地」的地緣政治與族群階序 313
一 中央王朝的權力進程 313
二 三江並流諸峽谷的區域政治與族群階序 315
三 地域政治層級結構中的弱勢群體 319
第二節 元代以降的外來話語權利注入與社會性別格局重構 321
一 「興學易俗」:元明兩朝儒學文化的傳入及其對邊地社會文化的影響 322
二 「施政變俗」:清代的改土歸流與邊地社會文化變遷 325
三 西方帝國主義勢力入侵與邊地社會宗教信仰巨變 338
第三節 邊疆社會的新女性 347
一 時局造人:民國前期的殖邊經營與抗日戰爭時期的邊地婦女 347
二 他者賦權:國家法制保障下的婚姻關係與社會性別權益 352
三 自我賦權:教育普及帶來的婦女群體素質與社會地位的提升 356
第四節 影響、捲入與自覺:全球化時代的性別權利與政治變遷 360
一 土地制度變遷與家庭經濟結構重整 360
二 突破性別制度藩籬的婦女 362
三 新興的社會性別制度與婦女面臨的新困惑 365
小結 374
結論 婦女何在?性別權利與政治問題的遮蔽和再現 377
第一節 能動、系統與象徵:對社會性別權利與政治問題的再認識 378
第二節 社會性別權利與婦女地位研究:從靜態量化分析轉向動態現實生活 381
第三節 異動中的社會性別角色與地位 384
第四節 邁向發展之路的婦女群體 387
參考文獻 389
後記 415
總序 1
前言 1
上冊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一 研究區域:地理位置與多重獨特性的併存 1
二 研究價值:文化多樣性與性別政治問題的典型性 4
三 主要內容 13
第二節 研究回顧:男性和主流話語權威書寫時代的性別政治問題 15
一 人類學視野中的性別政治問題 15
二 男性權威時代的「失語」婦女 23
第三節 概念界定、理論視角及研究路徑與方法 25
一 概念界定 25
二 理論視角 28
三 研究路徑與方法 32
第一章 多重獨特性併存的三江並流峽谷 35
第一節 高山峽谷與垂直立體的地理氣候環境 35
一 三江並流峽谷的地理地貌特徵...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