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伴侶的愛情腦與依戀形式,才能建立長久信任的親密關係
跨越內心的陰影,避免誤觸安全感的地雷
從不安全依附到安全依附,不再「相愛容易相處難」!★「生物心理學派伴侶諮商」(PACT)創始人經典著作
★掌握修復依戀障礙的10個祕訣
★27個「活化親密關係」的練習
★Amazon讀者評價4.5顆星,婚姻諮商專家推薦
大腦,讓一個人怦然心動;大腦,也讓兩個人難以相處。
人能否擁有幸福的關係,關鍵不是命運,而是你大腦的依戀形式。
腦科學研究發現,源自童年的依戀形式是可以改變的!
而且歷久彌新的愛情,有法則可以依循!
【三種大腦依戀形式類型】
[1.錨定型]
依戀形式:安全型依附(童年時有許多被父母保護、擁抱、親吻的記憶)
行為特徵:不論獨處或與人共處,都可以很自在的享受其中
[2.孤島型]
依戀形式:逃避型依附(童年缺乏家庭的溫暖與正向的情感經驗)
行為特徵:喜歡獨處,不必伴侶費心伺候,善於把自己照顧好
深層恐懼:害怕被批評責怪,或被要求無力付出的事物
[3.浪潮型]
依戀形式:矛盾型依附(艱辛的童年使他認定對方會拒絕他、離開他)
行為特徵:在關係中容易失去自我,費心討好,需索伴侶的關注
深層恐懼:害怕自己成為負擔累贅,而被伴侶拋棄
【關係,是兩個大腦的戰爭】
[第1階段:杏仁核]
當你發現伴侶的臉色一沉,說話音調變高昂,語出傷人或冷靜說出「我們可以談一談嗎?」,你大腦裡的杏仁核就響起紅色警戒。依戀形式。
[第2階段:下視丘]
你選擇要反擊吵架、逃避問題或是冷處理?這時,大腦化學物質開始釋放,下視丘指示腦下垂體與腎上腺釋放壓力荷爾蒙皮質醇到全身。
[第3階段:沉默迷走神經]
全面開戰!沉默迷走神經對壓力情境做出反應,減緩心血管與呼吸系統的運作。「你又來了!」「你為什麼總是扭曲我的意思?」「我什麼時候說過這樣的話!」「我的意思是說⋯⋯」
[第4階段:聰明迷走神經]
決定和解!聰明迷走神經透過心血管與呼吸道系統的趨緩,發揮鎮定效果。即便衝突已爆發,若雙方當下都能適度調整呼吸,就可停止持續擴大的大腦連鎖反應。
【修復大腦依戀障礙的10個祕訣】
◎創造你們的「伴侶圈圈」,將雙方的人身安全與內在安全感視為首務
◎按照對方的需要,而非單憑自己的想法去滿足對方
◎認識你和伴侶大腦中的「內在原始人」(人類求存本能)
◎覺察你們之間的關係模式:是錨定型、孤島型、或浪潮型?
◎熟知伴侶最脆弱之處,並懂得如何彼此取悅、互相安撫
◎對忙碌的伴侶,更要善用就寢前與起床時的陪伴時光
◎「你永遠可以告訴我任何事情!」成為彼此最首要的諮詢者
◎不要去逃避介入關係的其他人或第三者
◎學會「健康的吵架」這門學問,衝突是為了更深的連結
◎化干戈為玉帛:凝視對方的眼睛,這將中斷大腦的備戰狀態
【本書簡介】
大腦決定你怎麼認知愛、接受愛、或逃避愛。你如何親近與遠離他人,如何向別人表態,都根植於你的腦神經系統。這些反應模式早在生命初期,便根深柢固地成為個性的一部分,我們只不過跟著指令去執行與行動。
每一個人都渴望為愛連結,也害怕為情所傷,各自以不同方式追求內心的渴望、表達需求、及面對衝突。然而,你若找到與伴侶之間適當的依戀模式,終將能跨越彼此的差異,開創持久連結與的親密關係。
本書是專為伴侶關係量身定制,引導你認識身邊伴侶的思緒。其中包括不同領域的綜合研究,從腦神經科學、依附理論與情緒調節,企圖找出愛情歷久不衰的法則。本書提供了十個不同階段的指引原則,以及二十七個關係練習,作為增進與深化關係的重要途徑。
作者簡介:
史丹・塔特金 博士(Stan Tatkin)
「生物心理學派伴侶諮商」(PACT)創始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院助理教授,安迪亞克大學(Antioch University)、加州路德大學(California Lutheran University)心理學講師。在伍德蘭山(Woodland Hills)擔任全美最大醫療集團——凱薩機構(Kaiser Permanente)的講師,負責指導與訓練住院醫師。目前與妻女定居於加州卡拉巴薩斯(Calabasas)。
個人網頁:stantatkin.com
TED演講:「關係好難,為什麼?」(Relationships Are Hard, But Why?)
譯者簡介:
童貴珊
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雜誌社資深撰述,目前為特約翻譯與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每一天,都是出走的練習》、《當下說不的力量》、《正念生活,從年輕到年老等書》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家推薦】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呂秋遠/律師
林靜如/作家、律師娘
海苔熊/愛情心理學作家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作家、輔導老師
貴婦奈奈/資深諮商心理師、知名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列)
【各界讚譽】
「想知道『我的他/她』到底在想/吵什麼嗎?除了大唱『沒那麼簡單』之外,還有別的做法。透過本書,學習依附關係、安全感概念,還有一點關於大腦的小知識,搞懂彼此、因愛相連將不再困難。」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這本書以最先進的腦科學理論為基礎……告訴我們:如何避免陷入死胡同的衝突循環,同時建立熟練的溝通方式與充滿愛意的神經循環系統。真是精彩絕倫。」
——瑞克.韓森(Rick Hanson)博士,《像佛陀一樣快樂》作者
「如果你在一段親密關係裡感覺迷惘、失落或孤單,不要拖延,即刻閱讀這本書。你將從混亂失序與痛苦中,找到一條出路。這是引領你走出挫折與缺乏安全感的地圖。」
——彼得.皮爾森(Peter Pearson)博士,婚姻諮商專家
「閱讀史丹.塔特金的書,會使你忍不住想要親臨現場,接受他的諮商輔導。⋯⋯帶領我們深入戰鬥力十足的人類大腦,在塹壕陣地之中,教你如何相愛,而非相戰。」
——埃絲特.沛瑞爾(Esther Perel),家族與婚姻心理師
「你將從這本書發掘好多改善親密關係的新途徑,使你乏善可陳的關係死灰復燃,同時終止不必要的衝突。史丹.塔特金無疑是當代婚姻諮商領域裡,最具創新思想的大師之一。」
——埃琳.巴德(Ellyn Bader)博士,《別對我撒謊》(Tell Me No Lies)作者
「我很享受閱讀這本書。在心理諮商的專業上,我從中學到許多可以派上用場的內容與實例,使我受益良多……每一間婚姻諮商圖書館,都該放一本。」
——約翰.高特曼(John Gottman)博士,《信任的科學》(The Science of Trust)作者
「這本書提出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我們的伴侶關係如何表現,取決於我們是否嚴肅看待依附理論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教導我們的功課。」
——丹.威樂(Dan Wile)博士,《蜜月之後》(After the Honeymoon)作者
「史丹.塔特金以簡潔洗練的文字,使伴侶們明白,且樂於成為最了解彼此的專家。他建議伴侶們共築『伴侶圈圈』,在這個圈圈裡,每一個伴侶都是對方人生中最重要的人,同時也是伴侶一輩子可以倚靠的人。」
——馬禮安.梭羅門(Marion F. Solomon)博士,《為自己活,也為別人活》(Narcissism and Intimacy)作者
名人推薦:【專家推薦】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呂秋遠/律師
林靜如/作家、律師娘
海苔熊/愛情心理學作家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作家、輔導老師
貴婦奈奈/資深諮商心理師、知名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列)
【各界讚譽】
「想知道『我的他/她』到底在想/吵什麼嗎?除了大唱『沒那麼簡單』之外,還有別的做法。透過本書,學習依附關係、安全感概念,還有一點關於大腦的小知識,搞懂彼此、因愛相連將不再困難。」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這本書以最先進的腦科學理...
章節試閱
第一章 伴侶圈圈:如何維繫彼此的外在與內在安全感?
我們當中,誰不想感受被愛?我終於可以按著原來的樣貌做自己,不但活得自在,而且被珍視、被關照、被保護─這是人類自有時間的紀錄以來,一心追求的目標。我們都是社會性生物。我們與他者,彼此仰賴倚靠。我們需要他者。
有些人從父母或手足或親戚與其他家庭成員中,暫時尋獲這方面的情感支援與紓解。有些人則轉向朋友或同事。也有一些人將這方面的需求,藉由毒品、酒精或其他替代物質甚至其他活動來獲得滿足,只為讓自己感覺活著,感覺被需要、被滿足,被讚賞或被安撫。也有一些人將這方面的需要,轉向追求個人內在成長的課程與講座,或甚至尋求心理治療。有些人則全情投入於工作,或將焦點放在個人興趣的開發。不管是哪一種出路,可能是以正向、健康的途徑,也或許有些方式不太體面─無論如何,我們汲汲營營地尋找的盡是自己的安全地帶。
這份渴望安全地帶的需求,是人類之所以想望在一起、成雙配對的其中一個理由。然而,所謂伴侶─不論是愛情關係或帶著承諾的友情─經常在各種惡劣與敵對能量的環境下,無法將對方視為共進退的良師益友。他們錯過了為彼此營造溫暖的家、安全無慮的地方,好讓大夥兒可以輕鬆自在地置身其中,讓彼此感到被接納、被需求、被保護與被關照。我經常在前來尋求幫助的伴侶身上,看到這部分的匱乏與缺憾。很多時候,這是他們尋求專業心理諮詢的關鍵緣由。
一切以親密關係為主
潔妮與布萊利的關係,箭在弦上,瀕臨分裂。儘管他們不想結束這段關係,但不利於彼此關係的事件卻接踵而至,兩人互相指責與怪罪對方。他們從大一新生時開始交往,而今兩人即將從大學畢業。其實,兩人都想要結婚,也想要共組家庭。
潔妮的家人住在距離她所讀大學較近的東岸,她與原生家庭的連結很深,尤其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格外深厚,兩人幾乎每一天都要講講話。布萊利從西岸過來升造,西岸是他與家人居住的家鄉。由於距離遙遠,他一年只回家一次,一年一度的返家行程,他總不忘邀約潔妮一起陪同。但每一次與布萊利同行時,除了對布萊利父親敬仰有加之外,潔妮總覺得自己備受忽視。布萊利喜歡參加舞會,也花不少時間和朋友共處,這些狀況經常令潔妮得費勁來與其他男人互動,那些交流與對話,對她而言既無聊又無趣。布萊利從來不曾留意潔妮在這些場合中的強烈不滿,但每每聚會結束後,想當然耳,布萊利常被潔妮的後續反彈與情緒,叮得滿頭包。
他們之間的典型對話,不外乎:
她說:「你老是這樣! 你把我帶到這些場合裡,然後把我晾在一旁,讓我站在那裡,把我當空氣,好像我根本就不存在。我實在不明白你幹麼要邀請我一起去!」
布萊利的回應,充滿防衛態勢。他回覆:「我對這樣的對話實在感到厭煩和疲於應對。你根本不可理喻。我知道自己沒有犯任何錯!」
為要據理力爭,這時候,潔妮必須提起布萊利的朋友,湯米;潔妮指出湯米曾經對她做出不合宜的行為舉止。潔妮說:「湯米醉醺醺地靠近我,你竟然完全沒注意到。我完全感覺不到你對我的保護和在意。」
此時,布萊利的反應仍舊不耐與不屑一顧。他淡然回應:「湯米不過是愛玩而已。」
這樣的對話總是以潔妮的憤怒與拂袖而去告終,而布萊利則覺得自己備受懲罰。即便情境與狀況對調,兩人之間的爭鬧情勢也不見得有多好。潔妮經常回家,也期待布萊利一同參與同行。布萊利常抱怨潔妮和母親、姊妹們毫無預警地搞消失,讓布萊利被迫要勉強自己與她的父親「在一起」,布萊利對此深感為難,他與潔妮的父親之間,幾乎找不到任何共同興趣與話題。當這對伴侶獨處時,他們之間的對話和較早之前的溝通模式,幾乎如出一轍:
布萊利怨聲載道:「我實在受不了,不想再來了。」潔妮不明所以:「為什麼?」
「你不斷逼我和你爸爸相處。我覺得自己在他面前就像一條蟲,因為他老是覺得我不夠好,根本配不上你,而當我們一起吃晚餐時,你的言行舉止卻讓人覺得你似乎還蠻贊同你爸爸的看法啊!」布萊利怒火中燒,聲調不斷提升。
「噓……」潔妮忍不住安撫對方愈發高漲的情緒:「別吼。」
布萊利隨即克制自己的聲量,噘嘴而垂著頭。「我實在不懂……」他的聲音極其微弱。
「不懂什麼?」
「不明白你何必邀請我來。我在你家的感覺真的很不好。」布萊利一邊說,一邊持續垂低著頭,不看她一眼。
潔妮柔軟下來,以充滿愛的姿態趨前走向他,嘗試向他解釋:「我的家庭愛你,我聽過我媽媽和姊妹說過好幾次類似的話。我爸爸也愛你,他只是…… 他的個性就是那樣。」
布萊利把頭抬起來,紅著雙眼,充滿淚水:「胡說,根本是鬼扯! 如果你的家人真的『愛我』……」當他說到這兩個字時,特別揮揮手做出括號手勢,以加重嘲諷語氣,然後繼續怨道:「那為什麼我從來沒聽他們對我說過? 如果你爸真的那麼和藹可親,那你幹麼不陪他坐,讓我跟你媽媽一起出去呢?」
「你現在就有點過分了!」潔妮一邊走向門口,一邊不耐地回答:「好吧,那就拉倒!別提了!」
「你知道嗎……」布萊利試圖讓潔妮再聽他說,「你跟你爸一樣! 你在大家面前讓我丟臉,讓我抬不起頭來。」
聽罷,潔妮憤而甩門走開。
當我們進入一段親密關係時,我們多麼渴望被伴侶重視,希望隨時被看見、被珍視。而在潔妮與布萊利的個案中,或許我們不曉得如何達到這些期待,但我們如此強烈地需要,於是我們任由這些想望來鋪陳我們與伴侶之間大部分的所言和所行。我們想要知道一切努力是否被留意、被珍惜。我們想要確認這段關係是否被伴侶看重,而不會在其他競爭對象、任務與事物出現時,被隨意貶低到第二甚至第三順位。
大多數時候,情況往往不如預期般理想。如果我們將今天的親密關係與舊的那段親密關係相互對照,我們將為此而備感沉重與失望。在過去的世紀裡,很少有伴侶因為彼此深愛而在一起生活。所謂婚姻,不過是為了各種政治、宗教與經濟目的而安排的兩性結合。丈夫與妻子之所以生活在一起,是為要承擔家庭安全感的責任。同時,父母雙方的職責與義務,卻是為了一個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契約。因此,生活與內在的安全感需求則成了情感的代價。但這過程卻無人為此而怨聲載道,那是因為沒有人抱持任何期待。
在我們的現代西方文化中,為愛而婚才是王道,也是最普遍的規範。我們期待被一眼愛上,被拜倒在石榴裙下或因此而感覺完整圓滿,甚至相信自己終於遇見人生中的靈魂伴侶了。而我們期待這份深刻的連結,得以延續我們之間的親密關係。除此以外,心裡眼裡再容不下其他了,一切以此為首。然而,如果身為伴侶,我們無法為另一半提供一定程度、令人滿意的安全感,縱使有再多美好的感受與理想,最終仍要我們為此付上代價。事實上,即便一對伴侶真能經歷一段深刻美好的連結,這也不過是他們親密關係中最初期的表現。對伴侶的一生而言,最終算得上真正天長地久的,是一切絢爛歸於平淡之後的考驗─追求之後,愛戀之後,痴迷之後。真正考驗配偶之間的親密關係,是無論如何始終在身邊支持與陪伴的能力。
來看看另一對伴侶,葛蕾塔與布拉姆,兩人都三十歲。一年前結婚時,合租了市中心的一間公寓,葛蕾塔順利地在附近找到學校教師的工作。布拉姆的家人則住在附近較偏僻的小鎮,他每天通車往返住家與老家,投入家族的農事工作。
每一年,葛蕾塔都被要求參加一場為學校而舉辦的募款晚會。布拉姆對那種喧鬧而正式的場合向來不太習慣,他寧願穿著粗棉布的工作服,也不願衣冠楚楚,那些正式的襯衫、領帶與外套對他來說,就是格格不入。置身於這樣的氛圍,總讓他感覺害羞,尤其面對完全不熟悉的陌生來賓,他甚至會舌頭打結,不知如何自處。但對葛蕾塔來說,周旋於陌生群體中如魚得水,一點兒也難不倒她。儘管兩人個性如此南轅北轍,但布拉姆還是打點好一切,體體面面地挽著葛蕾塔的手,一起出席那場盛典。
他們之間的對話,就在更衣梳妝之間,如此開展:
「你知道嗎,我不是你,」布拉姆的面容關注而認真,一邊嘗試把綁了三次的領帶重新解開再綁,繼續說道:「我就是很不喜歡和一群不認識的人一起相處。」
葛蕾塔回答:「我知道。」一邊對著鏡子畫眼影,然後說道:「我很感激你願意陪我一起出席。待會兒只要你提出想要離開,我們就走,好不好?」
「好吧。」布拉姆接受了,他終於把領帶繫好了。
當她把車子停好之後,葛蕾塔轉向布拉姆,扭開車內的燈,噘起嘴唇,問丈夫:「我看起來如何?」
「一如以往般漂亮。」布拉姆深情地凝視她的雙眼,緩緩回答。
她含情脈脈地回應,有那麼一刻,他們分享了彼此內在燃起的一陣欣喜與興奮。她溫柔建議:「我們來計畫一下,待會兒你挽著我的手一起走進去,我會和幾位認識的朋友見面,你不要離開我,我想要介紹你給我的朋友,好嗎?」
「好吧。」布拉姆帶著幾分焦慮的笑意來回應。「如果我要去上廁所呢?」他俏皮地作弄她。
「你可以不帶著我去,」葛蕾塔慧黠地回答,「但之後,我希望那個超級帥哥可以趕緊回到他
美麗的妻子身邊。」
他們相視而笑,互相輕吻。當他們走出車子時,葛蕾塔對丈夫說:「這份工作很重要,但和你比起來,你對我更重要。」
一如你所見,潔妮與布萊利,以及葛蕾塔與布拉姆這兩對伴侶,在面對彼此的差異點時,他們所採用的處理模式何等不同。兩者相較,哪一段關係融洽和諧、感覺較好,而且值得被效法與學習,是顯而易見的。但現在讓我們從更細微的關鍵著手觀察,看看我們能否從中找出一些軌跡,明白他們在關係裡和平共處的緣由,以及他們如何成為自己卻又同時維繫了關係的圓融。
自主自由vs互相顧念
毫無疑問的,潔妮與布萊利的敘述傳達了一份信念,那就是:每一個人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不該期待被照顧、被呵護。我們可以這麼分析,他們的關係是屬於其中一種自主型的互動模式。換句話說,他們對自己的身分認定,首先是獨立自主的個體,之後才是一對伴侶。面對「自身」與「身為伴侶」的雙重身分上,最終當考驗臨到時,他們會優先將「自身」的需要,擺在「伴侶身分」的需要之上。如果你為此質詢他們,他們或許會回應,他們重視彼此的獨立自主,答案也可能是,他們屬於「自己的完整人格與個體」,因此,他們努力不讓另一半來彼此牽制與掌控。
然而,事實似乎沒有那麼簡單。確實,每一個人都期待對方的言行舉止可以自主自由,但在現實中,這樣的期待往往只為了滿足他或她的目的。當某一方發現,眼前的情勢開始逆轉對調,兩人的角色與位置互換之後,另一方開始感覺被忽視、被遺棄,而且不受重視。當某一方格外需要情感支援來讓自己感覺受重視與被保護時,伴侶之間的獨立感,將因此而變得微弱不堪。但關鍵在於,當他們以為在維繫所謂的「自主自由」時,他們其實渾然不覺自己所面對的問題,往往等他們最終感覺自己竟成了被忽視的受害者時,才痛苦地意識過來。
我想,如果我說,「潔妮與布萊利所暗示的獨立自主行徑,其實並非真正的獨立自主」,恐怕一點也不為過。其實,他們是活在一種前提假設:「如果這對我是好的,那你應該也沒問題」的協議中。於是,他們持續在不同的處境下演出「忘記對方」的劇碼。隱藏在這份關係背後、更深層的意思是:「你做你的,我也做我的,咱們彼此不要互相牽絆。」乍聽之下似乎頗有共識,而且顧慮彼此,不是嗎? 但事實不然,一點兒也沒有「互相顧念」,因為這份關係要求另一半必須莊敬自強,否則,最終就是彼此互相怪罪與頂罪,互不相讓。這樣的自主,絲毫無法反映真正的獨立本質,反而是一種對彼此依賴的恐懼;它所呈現的不是堅強反倒是示弱。
反觀布拉姆與葛蕾塔這對伴侶,他們對彼此的想法與感受都了然於心,而且在乎對方的在意。我們可以說,他們的互動模式是其中一種「互相顧念」的典範。那是建基於彼此分享與相互尊重的前提。他們不期待對方為了迎合自己而做出任何改變,而且,不論在私底下或公然敞開的場合上,雙方善用這份共識作為保護彼此、顧念彼此的一種途徑。譬如,葛蕾塔早已預料布拉姆會感覺不自在,但在對話過程中,卻小心翼翼地保護他的尊嚴。葛蕾塔表現得彷彿她離不開丈夫,雖然葛蕾塔內心很清楚,在那樣的場合中,布拉姆才是最需要陪伴與保護的人。布拉姆和葛蕾塔不但沒有彼此推託、相互指責,他們其實是在四周圍建立起守護彼此的圈圈。
我特別喜歡用「伴侶圈圈」這詞彙,來形容彼此一起建立的薄膜、繭或子宮,這些都是包圍、保護與守護一對伴侶免受外在攻擊的元素。伴侶圈圈,是一個由伴侶所創建的親密環境,不但使伴侶之間緊緊相繫,同時也暗示了以下這些保證,例如:
「我永遠對你不離不棄。」
「我永遠不會故意使你受驚嚇。」
「當你沮喪憂傷時,我將安撫你,儘管我是那位造成你沮喪憂傷的原因。」
「相較於我是否做對、你的表現、你的外表、其他人如何想、如何要求,或任何其他暗中較勁的價值,這一切都無法與我們之間的關係相提並論。」
「我心中有任何想法,你是第一個我要告知的對象,你是第一順位,不是第二個、第三個或第四個。」
我說「暗示」,但伴侶們其實可以也經常做出許多毫不掩飾、清楚而明確的共識,以此作為「伴侶圈圈」的組合元素。
練習1 你和伴侶有多親近?
親近的感覺,是非常主觀的;你與伴侶感覺多親近、多安全,這兩方面都深藏於你的內在。你可能感覺與伴侶很親近,但對方未必知道你的感受,除非你說出來。而這樣的關係與感受,也同樣發生在你的伴侶身上。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發掘,如何為你的伴侶提供一些親近的途徑:
一、上一個段落,我列出一些伴侶們會給對方的承諾─譬如,他們會說:「我永遠對你不離不棄。」你會對你的伴侶說出哪些承諾的言語?
二、你想要給予哪些承諾?
三、你想要收到哪些承諾?
四、 你不必等到接受伴侶的承諾之後,才願意付出承諾。找個特殊時刻,來讓自己自由
表達你對配偶的親近感受,與安全感的承諾。
第一章 伴侶圈圈:如何維繫彼此的外在與內在安全感?
我們當中,誰不想感受被愛?我終於可以按著原來的樣貌做自己,不但活得自在,而且被珍視、被關照、被保護─這是人類自有時間的紀錄以來,一心追求的目標。我們都是社會性生物。我們與他者,彼此仰賴倚靠。我們需要他者。
有些人從父母或手足或親戚與其他家庭成員中,暫時尋獲這方面的情感支援與紓解。有些人則轉向朋友或同事。也有一些人將這方面的需求,藉由毒品、酒精或其他替代物質甚至其他活動來獲得滿足,只為讓自己感覺活著,感覺被需要、被滿足,被讚賞或被安撫。也有一...
推薦序
理想伴侶關係、婚姻契合的新視野
早在人類歷史的起源,伴侶關係一直是所有物種生命最基本的社會結構,促使家庭、社群、社會、文化與文明的勃發與急速成長。只是,協助伴侶如何增進彼此關係的品質,則是近幾年才開始出現的顯學。過去,遇到問題的伴侶,他們所面對的選項其實不多,僅能從有限的家庭或社會制度尋得幫助,而且大多以宗教群體為主。但是,我們發現,什麼樣的家庭就決定了什麼樣的社會,再加上伴侶、團體與文化之間恆常存在的衝突與暴力,因此,我們幾乎可以這麼說,這個方法與原則早已捉襟見肘,而且成效不彰。如果我們從一個合理的假設來推論,一對健康的伴侶是打造健康社會不可或缺的元素,反之亦然,那麼,所謂「幫助伴侶」這回事,則必須要從浪漫情感和專業生涯再往上提升到主要的社會價值。如何要一個成熟社會為自己做一件最美好的事?那無疑是在各方面,竭力塑造一位成熟健康的伴侶,而倘若伴侶能進一步為自己、為他們的孩子與他們所置身的社會做一件最美好的事,那就是建立一段健康的關係!這本書為我們指出了這個方向,從親密關係的角度,詳細描述並提供了具體的引導,幫助伴侶轉移焦點,從個人導向的需求,轉向關係導向的需求,期盼由此而進一步轉化社會。
這個近乎激進的立場─藉由轉化伴侶關係來轉化每一個社會結構─大約在二十五年前左右開始出現。我想要藉此來約略追溯伴侶關係的出現,以及後續演變成為伴侶提供「幫助」的觀念─至少,這有助於閱讀這本美好書籍的伴侶們,能夠從中了解─他們在這段基本關係的歷史中,自己到底置身何處。我也想藉此提一提有關《大腦依戀障礙》的內容。
我們對於史前時代的伴侶到底如何擇偶、如何彼此歸屬與認同,所知不多,但卻可從文化人類學家海倫.費雪(Helen Fisher)所提供的資訊與想像,找出一些蛛絲馬跡;約略拼湊出早在一萬一千年前的伴侶,如何為了繁衍後代的生殖與生存需求,而組成「伴侶關係」的連結。她相信,這份關係是基於「分享」的倫理意含,為要滿足雙方的意願、旨趣與需求。他們的分工與角色是具體而顯著的。女性集木生火,照管孩子,採集野果、漿果、堅果與根莖類植物與男性共享分食。男性則在深山野嶺狩獵,將獵物與家中的女性與小孩一同享用,除了裹腹飽足,也藉此保護自家婦女與孩子免受其他男性與野生動物的襲擊。這些伴侶關係顯然是為了性愛的生理需求,因此,他們之間的關係淺薄不長久,甚至可能也並非很親密。一般預估,他們之間的關係大約平均僅維持三年,或直至他們的孩子行動自主之後便分道揚鑣,兩性之間理所當然各取所需,另覓新歡,不斷重新建立一段新的異性關係也不以為怪。女性分別從不同男性生兒育女,因此生下的子女源自不同父親,而那些從男性血緣脈絡所生下的孩子,他們的父親其實花很少時間與這些子女相處,甚至鮮少承認他們的親生後裔。因此,大部分的孩子都由單親媽媽與「階段性、過渡期」的父親養大。
然而,根據上述同一份研究顯示,當那些男性狩獵者與女性採集者慢慢學會了如何種植食物、如何畜牧與養殖、自養自足之後,這一切在一萬一千年前開始有了轉變。他們不再需要為了各自的需求而覓食,他們開始以社群的小單位和村落方式,安身立命,也安居樂業,甚至萌生了保護「產業」的觀念。這樣的觀念首先源於對家禽畜牧與農作物的保護,後來漸漸衍生至家中也需保護的子女與婦女。齊家治國平天下,小型社會團體逐漸發展而成村落、城市乃至國土與帝國,為社會關係增添重要而關鍵的新層面。財產權的觀念,促成了經濟發展,而孩子的歸屬權與他們各自的嫁娶,對社會與經濟結構的發展,也逐漸形成關鍵性的重要指標。於是,第二階段的伴侶關係─「安排婚姻、包辦婚姻」制度,應運而生。這樣的婚姻關係無關乎兩性之間的愛情吸引,一切以個人需求、穩定的婚姻為考量,也與社會階級、經濟安穩與政治權宜的顧慮,息息相關。因此,孩子的父母們,開始積極四處探聽、談論與協議彼此子女「聯姻」的可能性,一般情況下,他們並未將各自子女對結婚對象的喜好與擇偶傾向考量在內,父母在乎的,是為他們的子女覓得一位能為整個家族增進或維繫社會與經濟地位的對象;當然,要父母關注兩位伴侶的關係品質如何,更是天方夜譚了。所謂結婚的伴侶,他們對彼此的感覺和喜惡不但不受重視,還要背負尊崇家庭價值與增進社會各種墨守成規的禮儀等沉重的包袱,以此光宗耀祖。如果伴侶的某一方違背婚姻誓約─不管是棄絕另一半、不忠或做出任何不符倫理的行徑─背約的一方將被規勸、被告誡甚至要接受家族與宗族領袖的懲罰,這些領袖包括:父親、長兄、長老或宗教神職人員。當時,那些我們所熟悉的分析、認同與同理等各種諮商工具,尚未發展亦未被發掘。
十八世紀,隨著歐洲民主政治體系的崛起與成熟,展開了另一個階段的婚姻體現─主張人人理當享有個人自由,其中,包括擁有自由選擇婚姻對象的自由。於是,通往婚姻之門,大開自由之門戶,不再奉父母之命而結婚的人逐漸大增,人人開始追求浪漫的愛情,並為此而婚;這樣的轉變,加劇了為個人與心理層面的需求而量身定制的婚姻,而不再像過去那樣,人們為了社會與經濟需要而結婚。然而,一直到十九世紀末期,隨著佛洛伊德對潛意識的發現與心理治療的出現,大家逐漸認定,人們潛意識的心思與我們個人的選擇之間,存在根深柢固的關聯,而我們過去的人際互動與經驗對我們現階段的成人關係,也帶來莫大的影響力。這個心理層次的新發現,延伸至我們對擇偶的警覺與謹慎,人們開始思索,如果婚姻屬於浪漫的情愛,那麼,婚姻受潛意識心思的影響,遠遠大於我們理性傾向的選擇。換句話說,我們在潛意識層面所選擇的伴侶─不論好壞照單全收─竟與我們童年的照顧者驚人地神似。因此,幾乎可以這麼說,我們在成年親密關係中所追求與需求的對象─那些不曾在我們幼年生活中所遇見的─仿若註定般,竟與我們在童年時錯過的對象完全相似。從這份殘酷的缺憾所衍生的不滿足感,最終助長了離婚率的不斷攀升。一直以來,在過去「包辦婚姻」的傳統下,離婚是嚴格被禁止的,而在自由戀愛的婚姻裡,離婚亦鮮有所聞,當然也不受鼓勵。離婚成為解決婚姻問題的尋常出路,是近代以後的事,其中尤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五○年代為分界點;而離婚的白熱化與普遍化,直接促使婚姻輔導與婚姻治療等專業需求的提升。幫助伴侶的呼籲,從傳統的支援系統(宗教、家族),逐漸延伸至處處可見的精神衛生等專業領域,而投入此專業系統內的諮商者,也都各自擁有不同程度的專業訓練、資格與能力。
早期的婚姻輔導模式,是建基於這樣的前提假設:獨立自主的輔導者,藉由諮商的專業能力與認知技巧,透過調節兩個獨立個體的伴侶所面對的爭執,以及他們之間因不同特質所引起的衝突,來為陷入衝突的夫妻整理、解析他們之間的異質性。這份假設,顯然已從專業輔導與心理治療尚未發展成熟之前的那種家長式與宗教勸說、引導與告誡法則,轉而尋求衝突解構、溝通協調與問題解決的專業出路。這樣的方式,對許多狀況不算複雜的伴侶而言,助益很大,但對其他狀況較為棘手的伴侶來說,如此衝突解套的過程只能以失敗來形容。對於深陷較複雜困境中的伴侶,自然被要求接受更深度的心理治療。治療起始,先從他們各自亟待面對的問題著手處理,其實,追根究柢,那是早在婚姻之前便已存在許久的個人問題。將伴侶分開治療的主要目的,是考量他們在治療後回到原來的關係中,可以不再備受個人精神官能症的種種困擾,彼此得以滿足對方的需要、一同面對彼此的當下與過去,同時重新創造一段心滿意足與美好的關係。
然而,這樣的假設與模式,卻無法達成預期中的成效。大部分的夫妻在成功面對與處理各自的心理療程之後,不但不想和好,反倒傾向以離婚收場。離婚率竟扶搖直上,比過去高出百分之五十,而這樣的數據,在過去六十年來持續而穩定地成長。婚姻治療的成功率,則穩定地提升了大約百分之三十─這份統計數據,在剛冒出頭來的輔導專業領域中,顯然不是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近年來,我們開始發現這份模式失效的主要問題,在於它把「個人」焦點,當成社會的基本單位,聚焦於個人需求的滿足,並視此為婚姻的目標。假設民主為政治實況鋪成了個人主義的觀念,加上佛洛伊德闡明了人內在深層的組織與結構,由此角度來看,其實頗為合理。這樣的趨勢使佛洛伊德進一步將人類的問題,安放於個人的內在,並開創心理治療,作為治療與處理個人問題與隱疾的解決之道。由於婚姻輔導與伴侶治療的支援,促進了心理治療的成長,於是,婚姻治療便將焦點放在「個體治療好,婚姻關係才能滿足」的先決條件,這樣看來,確實是個合情合理的出路。除此以外,治療師常假設,那些未獲滿足的問題需要個體的「內在」來滿足,而親密關係的存在,便是為了滿足那些需要。這一切解釋,鋪成了這段關於婚姻的敘述:「如果你的親密關係無法滿足你的需要,那麼,你就是所託非人,娶錯妻、嫁錯郎了。你有權利在親密關係中滿足你的需要,如果你無從藉此關係找到這份滿足,則你該另覓新人,重新找一個不同的對象來嘗試滿足你的需求。若以比較直接粗糙的詞句來形容,則容我如此說─你的婚姻終究是關乎『你』與你的需要,而倘若這段婚姻無法提供你所需要的滿足,則結束婚姻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不管結束婚姻是否對他人甚至孩子造成任何負面後果。」
這樣的敘述促成了現今各種多元婚姻、單親家庭、留守兒童、起步婚姻、同居取代婚姻等社會現象,甚至包括日益晚婚的趨勢。一如之前所提及,一個社會正好反映了伴侶關係的品質,而這份關注個人的焦點,也多少映照與助長社會上各種權利的濫用與暴力程度,從地方性的特殊負面情境,到家庭暴力、各種成癮現象、犯罪、貧窮與戰爭等。這些龐雜的社會議題根本無從解套與改變,除非我們能找到一種迥然相異的角度,來敘述如何置身於親密關係之中。
我深信,一套澈底轉移焦點的新敘述與新主張─從自我與個人需要和滿足,轉移至親密關係的需求,已然在二十世紀的最後二十五年出現了。七○年代,一個有關自我作為本質上相關與相互依存的新觀點,開始挑戰另一個領先的觀點,意即將自我視為自主、獨立與自足的個體。這份典範的轉移,由發展心理學家開始引發話題,他們首先將剛出生的新生兒形容為一個「社會」,而非在後期的發展心理學階段才逐漸形成一個社會。他們開始說,人類與生俱來就是相互連結,彼此依存、彼此依賴的。於此同時,其他「兒童與父母關係」的學生則開始主張,其實根本沒有所謂「個人」這回事,自始至終,從來就不是個人的關係,只有「母親與孩子之間」的關係,由此而奠定了親密關係的基礎。孤立與自主的自我,成了不折不扣的天方夜譚。而人類問題的起源,也被重新調整與安置─從自我的內在,轉移為「照顧者與他們的嬰幼兒」之間,親密關係的失敗。新的研究專家指出,這份失效的關係,成了內在靈魂受苦的源頭,解套關鍵在於,參與一段與早期「父母與兒童」的戲劇中,澈底對立的關係。由於這些投入人類情境的學生傾向成為治療師,因此,他們假設最理想的修正關係,就是跟著治療師來進行。
在過去二十年間,這些創見已逐漸成為新婚姻主張的主旨,也同時是婚姻的第四階段體現,我稱此為「意識夥伴關係」(conscious partnership)。在此嶄新敘述與主張中,所謂承諾,是為了親密關係的需求而產生,並非為了自我的需要而出現。其中的意思不外乎:你的婚姻與你無關,你的婚姻是關乎它自身;那是你要對它並為了它而承擔責任的第三方實況,唯有尊重這份責任,你才能使自己的童年與現階段的需求獲得滿足。當你把親密關係與需求分別設定為主要與次要的順序,則你將發展出弔詭的反效果─你若將需求設定為主導,則你的需求將永遠無法獲得滿足。事實上,那與童年創傷的治療沒有太大關聯,實況甚至極可能是治不了的,然而,卻可以鄭重地創造兩個個體之間的互相信任、彼此依存的親密關係。這份全新的情感環境發展出新的神經路徑,百花齊放地呈現出美好的共存關係,以此取代充滿創傷的童年陰影、累積一路舊毒素的途徑。伴侶關係頓時成了喜樂存有的載體,意即一段彼此連結的關係。此外,由於伴侶關係的品質決定了社會結構的主旨,因此,那份喜形於色、溢於言表的喜樂,可以從地方不斷拓展至全球,療癒大部分人世間的苦難。
從我個人觀點來看,由斯坦.塔特金(Stan Tatkin)所著這本《大腦依戀障礙》(Wired for Love),不只是一本指引伴侶的文學巨著而已;也不只是一本集結最新的腦部研究與充滿洞見的附加理論而已;這是一本充滿例證與創新論述的書,發表諸多有關伴侶關係的新典範─這本書的卓然成就,引起各界側目─除了幫助伴侶在他們的關係中茁壯成長,也可以成為有心幫助伴侶的專家,人手一本的重要參考讀物。對那些想要讓人生旅途恆常永浴愛河者,作者特此提供完整的指引,一步一腳印,就是沒有捷徑。一切不言而喻,鼓勵你不要遲疑,現在就開始閱讀!我可以保證,你對如何置身於親密關係以及婚姻的潛在影響力,對個人與社會的療癒,將澈底被攪動,而且永遠改觀。
推薦序作者簡介:
哈維爾.韓瑞斯(Harville Hendrix)博士,臨床教授輔導與「心象式關係治療」(Imago Relationship Therapy)的共同創辦人。韓瑞斯是一名擁有三十五年經驗的資深教育專家與伴侶治療師,同時投身於公眾講座的演講。韓瑞斯是多本書籍的作者,其中包括《相愛一生》(Getting the Love You Want)。
理想伴侶關係、婚姻契合的新視野
早在人類歷史的起源,伴侶關係一直是所有物種生命最基本的社會結構,促使家庭、社群、社會、文化與文明的勃發與急速成長。只是,協助伴侶如何增進彼此關係的品質,則是近幾年才開始出現的顯學。過去,遇到問題的伴侶,他們所面對的選項其實不多,僅能從有限的家庭或社會制度尋得幫助,而且大多以宗教群體為主。但是,我們發現,什麼樣的家庭就決定了什麼樣的社會,再加上伴侶、團體與文化之間恆常存在的衝突與暴力,因此,我們幾乎可以這麼說,這個方法與原則早已捉襟見肘,而且成效不彰。如果我們從一...
目錄
【推薦序】理想伴侶關係、婚姻契合的新視野
【前言】腦科學幫助我們更相愛相親
第一章 伴侶圈圈:如何維繫彼此的外在與內在安全感?
第二章 大腦的愛恨運作:如何維持愛情的興味盎然?
第三章 伴侶的愛情腦:他/她到底是怎麼想的?
第四章 我最了解你:如何取悅與安撫你的伴侶?
第五章 出發與抵達:善用起床與睡前儀式
第六章 誰是你的第一選擇:如何互相效勞,隨時待命?
第七章 保護伴侶圈圈:如何含括伴侶之外的人?
第八章 健康的衝突:如何達到雙贏?
第九章 凝視的力量:透過目光接觸來重燃愛火
第十章 幸福的人生:好的伴侶關係讓你身體更健康
【活化親密關係的27個練習索引】
練習1:你和伴侶有多親近?
練習2:「伴侶圈圈」問題探測器
練習3:發掘你的「內在原始人」
練習4:覺察自己說話的聲調和語氣
練習5:當「內在原始人」遇見「內在大使」
練習6:回顧童年
練習7:你或伴侶是「錨定型」嗎?
練習8:你或伴侶是「孤島型」嗎?
練習9:你或伴侶是「浪潮型」嗎?
練習10:你最介意的是什麼事?
練習11:你的伴侶最介意的是什麼事?
練習12:如何激勵你的伴侶?
練習13:「來演我」的遊戲
練習14:一週「啟程與降落」的練習
練習15:制定「歡迎回家」的儀式
練習16:誰是你童年時尋求的諮詢者?
練習17:不思考的回話練習
練習18:標示你的守候網絡
練習19:誰是你們的第三者?
練習20:清楚明確的傳達訊息
練習21:揪出言不及義的廢話
練習22:一起玩
練習23:「來讀我」的遊戲
練習24:感謝清單
練習25:凝視彼此,由近而遠
練習26:檢視壓力指數
練習27:肢體的親密接觸
後記
誌謝
參考書目
【推薦序】理想伴侶關係、婚姻契合的新視野
【前言】腦科學幫助我們更相愛相親
第一章 伴侶圈圈:如何維繫彼此的外在與內在安全感?
第二章 大腦的愛恨運作:如何維持愛情的興味盎然?
第三章 伴侶的愛情腦:他/她到底是怎麼想的?
第四章 我最了解你:如何取悅與安撫你的伴侶?
第五章 出發與抵達:善用起床與睡前儀式
第六章 誰是你的第一選擇:如何互相效勞,隨時待命?
第七章 保護伴侶圈圈:如何含括伴侶之外的人?
第八章 健康的衝突:如何達到雙贏?
第九章 凝視的力量:透過目光接觸來重燃愛火
第十章 幸...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