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後、熟悉漢藏梵英四種語言、周遊各國的佛教學者及「快樂大學」創辦人,
邀請你一起思辨生命本質,驅散消費主義下的成功迷思和生存焦慮,
以印度哲學重新認識自己,回應複雜世界!不懂死亡,曲解存在,驅使我們無明而盲從,不斷做出錯誤選擇。
用一套不一樣的思維,爬梳內在的恐懼與得失心,
就能以寬闊從容,迎接生命厚實的一切。
十二歲時,我看過的屍體不下三、四百具。
跟死亡的近距離接觸,是件令人非常有收穫的事情,因為在死亡的面前,原先既有的形象或心防,都會崩解。
我發現:
活著很複雜,但死亡很單純。
死亡存在的最大意涵是,讓我們放過自己。面對死亡,才能真正開始活著。
面對死亡(最終極的失敗),就可以面對人生的不完美!
現代消費主義不斷鼓勵我們「追求」,但也使我們難以面對生命中的無能為力。
印度哲學與此有個截然不同的起點,認為:有起必有落、有求必有失。
追求、激情與行動,其實都是一種扭曲的存在,必然會終結──
「生」是意外,「死」才是必然。
印度哲學從追尋內在自由的角度出發,與外在物質主義劃下明顯的分野。
讓我們不只在忙碌漩渦中找到一口喘息的機會,還能徹底找回自己內心的自由權。
至少,這是我的經驗、也是過去數千年來無數人們的經驗。
生是意外,死是必然
與消費主義鼓勵行動、鼓勵積極地「Do something」大相徑庭,印度哲學更重視「知」,也就是「了解」「看清楚」。
當我們了解到,某些恐懼是怎麼努力都改變不了的時候,那些恐懼就沒辦法再擺布我們了。
就算它在,我還是要做我要做的事情。
當我們接受這種一切終將化為烏有的全面瓦解,才是無懼與「自在」的開始,我們才有辦法開始真正地為自己活著。
在那之前,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逃避,或是因恐懼而做決定。
情感的力量
如何遇見可以與我真誠以對、真心相待的人?
相對於等待一個人的到來,積極創造關係裡的厚實豐富,才是關鍵。
期待一段珍貴的關係,並不會有這樣的關係來到我們手中,而是透過自己的付出,才因此感受到它是珍貴的。正是這樣的付出,才構成了珍貴的情誼。
這也一再印證印度哲學所強調的──
人只會對自己付出的事物,感到珍惜。
真正的快樂
印度哲學談的快樂,是梵文「shanti」,也就是寂靜的意思。
印度思想家認為快樂是某種寧靜。
而這個寧靜又來自於「yoga」,意思是「融合」:個人與群體的融合、大自然與人類的融合,也就是和諧。
沒有和諧,就無法得到真正的快樂,只能在倏忽即逝的快樂與失落中無限循環。
快樂來自於寧靜,而寧靜則來自於和諧。只有在真正的和諧產生之後,人才會是健康、快樂的。
刺激必然會破壞和諧,因為刺激的本質是「製造對立」——
當我們追求外在的刺激時,其實就是在放棄和諧、放棄快樂的可能性。
作者簡介:
熊仁謙
我是熊仁謙,求學時代周遊於日本、尼泊爾、印度、不丹等國家,研究佛學、藏學、南亞哲學。
我一半以上的人生都投入在宗教研究中。我曾經很學術,以辯論、著述度日;直到某一天我體認到,如果不能將這些學問介紹給一般人理解、使其被應用在生活中、幫助更多人得到「快樂」,這樣的學術有什麼用處呢?
教育的根本價值應是讓我們學會怎麼好好地活著,但現代教育卻嚴重物質主義化,失去其真正的意義,這非常可惜。為了改變這個現況,我創立「快樂大學」,以影音與文章推廣佛學精髓,並透過心理學、哲學、社會學等理論分析生活中的難題。強調面對情緒、擺脫自己的刻板概念、不要急著愛人,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坦然地活著。
理所當然地,我的同事、學生的年紀都比我大很多,甚至有些學生的孩子都比我還大了,這讓我持續有機會練習,如何與不同年齡層的對象溝通,把自己想表達的理念有效地推廣出去。
很多人聽到「佛學」,下意識就想到宗教與迷信,於是選擇保持距離,但正是這距離讓很多人忽略了它的精髓。佛學重視「認知訓練」的特色,對現代精神治療有很多啟發,憂鬱症治療法──正念,也是源自佛學技巧;另外,佛學的「空性理論」,更是訓練「辯思力」不可或缺的一種方式。
我相信學問的價值在能發揮作用、促進社會的進步。藉由快樂大學,我期許現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修滿人生的必修學分──「快樂學」。
著有:《辯經 辨人生:羅卓仁謙快狠準說佛法,升級你的辯思與覺察能力》。
FB:熊仁謙 www.facebook.com/mars.kuma
FB:羅卓仁謙 www.facebook.com/lodrorinchen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田定豐(種子音樂、豐文創創辦人)
蘇仰志(雜學校創辦人)
囧星人(說書人)
鍾子偉(關鍵評論網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誠摯推薦!
繁雜世間中,大多數人聚焦於名利、成功、夢想等課題,很少人去面對死亡、失敗、懊悔、恐懼等「負面」事物做探討,一向倡導「正面勵志」精神的我,雖不認為那是忌諱的,卻不經意合理化地忽略。翻閱熊仁謙的書後,驚訝他如此年輕就擁有的思想厚度之餘,也感慨他剖析事物的文筆是如此精準和雋永。身為知識創作者同業,我願以100%的誠意推薦此書。
──囧星人(說書人)
推薦序:直視最深處的恐懼,真正認識自己
──田定豐(種子音樂、豐文創創辦人)
現代人大多長期處在壓力下,往往靠著物質滿足欲望,來作為暫時舒緩的方法。
然而,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式,有時卻帶來更多身心的不協調,成為「厭世」的心理狀態。
其實,連我自己也無法置身於外。
三年前,為了尋找生命到底為何的答案,我自助旅遊到了印度。從德里到瓦那納西,再到菩提迦耶的一路上,所遇到的種種人事物,都在我內心成了人性美醜之間的一場拔河。
尤其,在瓦那納西的恆河前,我的右手邊是一群天真男孩,雀躍地跳入恆河比賽,那都是青春生命的飽滿姿態;而我的左手邊卻是焚燒屍體的焚化爐,一具具送入人生終點,化為了一縷青煙。
我當時想,在這麼短的距離之間,竟是「人生」最誠實也最無情的示現。
那麼,之後的每一天甚至每一刻,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生命?
讀完熊仁謙的這本《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我才如夢初醒地質問內心的自己,從最深處的恐懼和各種關係中,去認識我從來不認識的自己。
原來,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像是別人眼中看起來的那樣堅強,總是堆疊許多外在的成就,來掩飾生命裡不敢直視的恐懼。
而這些恐懼的前因後果,熊仁謙都能很有智慧地拆解,讓我們在書中一目了然,置身各種問題的核心,找到各自的答案!
假如有一種良藥,可以對治內心的痛苦和疑惑,我相信這本書將是療癒的最佳指引。
推薦序:醍醐灌頂般看見教育的真諦
──蘇仰志(雜學校創辦人)
我常常在思考,我們為什麼需要教育?教育與每一個生命的關係是什麼?在不同專業領域的場合探討教育時,我也常常反思這些所謂的「趨勢」與「方法論」,是否就是教育應該有的樣子?
非教育專業出身的我,在創辦「雜學校」短短幾年間,在這些問題上有著各種探索,也從自己五歲的孩子成長過程中體會了一些事。
我們有時候太專注在「外在」與「效能」上,卻忘記應該回到「身為一個人」該有的樣貌,回到每一個生命的本質上來看待教育!我們都應該回過頭來好好看待自己與自己生命的關係、與家人朋友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社會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內在與外在的關係等。這會是一個無止盡的探索與自我察覺的過程;沒有對錯,也沒人可以給出標準答案。
去接受自己是個「人」,去正視自己生理與心理上的各種反應,並理解外在世界與生命的過程中其實充滿隨機與無常。當回到這些人生該重視的本質上,才能持續成為「更好的自己」,追求屬於每一個人更深刻的自我實現與心靈的自由!
一口氣讀完熊仁謙的這本《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後久久不能自己。真的很興奮能有如此契合的觀點,透過作者精采地梳理古人智慧與自己人生的體悟,竟可以給我們如此大的啟發!我想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要有的一本書,更是每一個在探索自己生命的你一份珍貴的禮物!
名人推薦:【名人推薦】
田定豐(種子音樂、豐文創創辦人)
蘇仰志(雜學校創辦人)
囧星人(說書人)
鍾子偉(關鍵評論網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誠摯推薦!
繁雜世間中,大多數人聚焦於名利、成功、夢想等課題,很少人去面對死亡、失敗、懊悔、恐懼等「負面」事物做探討,一向倡導「正面勵志」精神的我,雖不認為那是忌諱的,卻不經意合理化地忽略。翻閱熊仁謙的書後,驚訝他如此年輕就擁有的思想厚度之餘,也感慨他剖析事物的文筆是如此精準和雋永。身為知識創作者同業,我願以100%的誠意推薦此書。
──囧星人(說書人)
...
章節試閱
PART 1 生是意外,死是必然
第三章 恐懼吞噬我們的理性
直視恐懼最深處
天葬是西藏地區一種普及的喪葬方式:將屍體搬到天葬臺上面,由天葬師把屍體肢解,讓禿鷹來分食。為了讓這些禿鷹方便啄食,天葬師必須把屍體像切豬肉一樣剁爛。禿鷹專門吃腐敗的肉,如果是整具屍體,牠們會不知道該怎麼吃,所以必須把花花的肉翻出來。
有時候,禿鷹一直不來,天葬師就會吹一種用人的大腿骨做成的號角來呼喚禿鷹,這種號角聲聽起來像貓的慘叫。而這號角聲一響起,在天葬現場的人就會開始哭泣,但不是出於感動,而是因為這個聲音——象徵死亡的聲音——喚起了我們本能的恐懼。
對死亡的恐懼是寫在我們基因裡面的,所有生物都是,這是一種深知死亡不可逆的、純粹的恐懼。
在印度修行人的修煉之中,便有面對屍體、看著屍體進行的鍛鍊,也就是直接面對人最深處的恐懼。
對於生活在臺灣、並非修行人的我們來說,這種方式可能過於極端,但是,這種直視恐懼的方法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涵義,就是「認知」,也就是看清楚恐懼。為什麼要看清楚呢?跟現代消費主義鼓勵行動、鼓勵消費、鼓勵積極地「Do something」大相徑庭,印度哲學更重視「知」,也就是「了解」或是「看清楚」。
正因為我們往往在面臨現況的窘境、自我的困頓,或者特別是恐懼時,消費主義都會鼓吹我們透過某些行動,例如購買些什麼、去哪裡旅遊,來改變這個困境與恐懼,但事實證明,這種方式並沒有讓我們擺脫那份對自我匱乏不滿的恐懼,反而會在每次付諸行動後,又發現新的匱乏存在。
這就是印度哲學開始介入的地方──
會不會,我們不是缺少什麼,而是誤會了什麼?
會不會,是因為這個誤會,才讓我們產生恐懼?
所以,更進一步來說,印度哲學不但強調要看清楚我們的恐懼,更要看清楚那個誤會。前面提到,在華人社會中,往往會採用二元對立的方式來處理我們面臨的議題:生與死、得與失、好與壞。而相對於這種思維模式,印度哲學認為這是同一件事情的兩種不同表現。
我們平常談及得失的時候,往往會說你得到A,可能就會失去B,彷彿得歸得、失歸失,上帝關了這扇門,就開了那扇窗,像兩個對立的點。
在印度哲學中則認為,從得到的那天起,你就注定會失去。
印度神話相信人類分成很多種生命體,有人、有神、有鬼。而其中最有趣的一個概念,便是印度文化認為很多事物都是週而復始的。神也會死,會變成鬼,或變成人。在他們的世界觀中,生死、好壞都不是那麼明顯相對立的概念。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表現良好、乖乖的人會上天堂,不乖的就下地獄,是一種一翻兩瞪眼的審判觀。但這種審判觀在印度文化中並不存在。有人可能現在是神,但風水輪流轉,之後他可能就成了人了。生命的消長並非一刀兩斷,而是一種循環。
印度神話中的神比較像希臘羅馬神話中的奧林匹克眾神,各有不同的性格,就像超人,但也會有死亡和喜怒哀樂等七情六欲。一般來說,神過的日子十分快樂逍遙,而想當然耳地獄的日子則是苦不堪言。但是,當神即將死去的時候,他們心裡感受到的痛苦會是住在地獄的人的十八倍。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曾感受過極致的快樂,但卻即將失去這種歡愉,所以比原本就很痛苦的人還要更痛不欲生。
因此,印度的得失觀並不是得歸得、失歸失這兩種階段,而是得了、必然就會失。
以恐懼為動機的行動
因為不了解得失是一體的,所以我們總會想要展開行動,去強化「得」的部分,減少「失」的比例。大家常常講「苦樂參半」,可是苦樂並不是參半的。印度哲學說「樂就是苦、苦也就是樂」,他不是一半一半各自表述的東西。
例如我終於跟心儀的對象交往,但我接下來要搬去比較遠的城市住,就會開始擔心會不會因此而分手;我終於拿到了一直想要的工作,但我擔心公司內部的競爭文化會讓我沒辦法擁有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有開心但也有擔心,樂就是苦,苦就是樂。
我們不了解得失的本質,以為事情就是苦樂參半,這種思維確實能為我們創造行動的動力。從正面來看,這是一種看似積極的熱情:我們想要去做點什麼,讓我們在得到的同時不要失去太多。
我有一個朋友在科技業上班,他拚命工作、好不容易年薪破百萬。後來結了婚,有了小孩,但他為了維持高收入,大部分時間還是投注在工作上,沒有時間陪小孩。他為了彌補這一點,就花錢請保姆,結果讓自己跟小孩的關係很疏遠。
我們都以為我們「做點什麼」,就可以得多失少。表面上這種行動看起來是積極解決問題,但從反面來看,這種行動就是出自恐懼。
得失是一體兩面,熱情和恐懼也是一體兩面,你無法只看好的一面,而不去看壞的一面,不然就是在遮蔽自我,而在印度哲學中,有個專有名詞就是在描述這種自我蒙蔽、看不清楚、認知出了差錯的狀態──「無明」,一種笨笨的狀態。這種無明會驅使我們做出很多行動。
正因為是在不了解的狀況下所付諸的行動,所以這個行動本身也就變得笨笨的了,我們也就陷入笨笨的痛苦中,變成笨笨的人,笨頭笨尾。
我們不了解得失、恐懼得失,而又沒有受過面對失去、失敗的教育,就會開始逃避,像前面的章節提到的,用對某些東西上癮或消費的行為來逃避,或是想辦法採取行動來避免得失,還以為這些行動是出自於熱情,卻往往讓我們陷入更多的得與失中。很多時候,就是這種恐懼讓我們產生「想要開心」的心理,但開心的背後其實是因為對於現況有所不安,才會對於某件事的發生感到開心,才會想要去做那件事使自己開心。
我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了各式各樣、各行各業的朋友。其中一位是自己當老闆的,他的公司不大,一直以來都做著大約十幾萬的小生意。某天他告訴我,有一筆破百萬的單子來到他手上,對他來說那是喜出望外的事情。就像我告訴那個要升主管的朋友一樣,我也提醒這位老闆要先衡量一下自己的公司到底吃不吃得下來,但這位老闆回我說,他怕如果沒接下來,往後這種規模的單子就不會找上他了。
最後他到底有沒有硬著頭皮接下來,我不知道。但他的回話也恰恰點出了我們剛剛所討論的:出於「恐懼」而產生的「開心」和「行動」。出於對現況不安,以及恐懼所賦予的積極感,我們就付諸行動。
如果接了這張大訂單,雖然看起來好像能讓他一下子賺很多錢,但很有可能因為他的公司產能不足,而導致難堪的結局。
只看一件事情的某一個層面,然後付諸行動,就是一種在強化得失的行為。你的行動一定會得到些什麼,同時也失去什麼。但我們不斷地行動,不斷地製造出更多得失;得到的多,失去的也多。
如果要擺脫這種不斷的徘徊,就得先搞清楚得與失一體兩面的本質,否則就只能得了又失,失了又得,內心卻從未真正坦然,最後到我們將死之際,全部都失去。
第五章 包容,來自看見人的恐懼沒有分別
「被討厭」的那些自私的人
前面我們提到,在華人社會裡,我們往往會把很多東西對立起來。好壞、生死、苦樂。而我們也談到,在印度哲學中很少將事物的本質一分為二。
我們常常會給自己在生命中遇到的人下意識地貼上標籤:他是好人或壞人,他聰明或笨。臺灣的電影院最常播好萊塢的大片,而動作片跟劇情片最大的差異在於,動作片會非常粗魯地把好人跟壞人顯而易見地分別出來。就像生活中會出現各式各樣討厭的人、假想敵,我們很容易因為一個人做了某件事,就把他歸類在好人或壞人的類別裡。
但是,從印度哲學的觀點來看,我們沒辦法真的說一個人是好是壞,因為這不是人與生俱來的特質,跟我們說性本善或性本惡不一樣,而是由生命中的各種際遇塑造成我們認為的好人或壞人。
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其實生活中,那種真正的壞人出現的機率相對比較少,而比較常出現的,是我們認為自私的人。
對於那些自私的人,一般最直覺的反應就是,他們很討厭、別跟他們來往。但在面對那些自私的人時,有個認知很重要,就是:很多人在做出某些看似自私的行為時,其實不過是在恐懼他會失去什麼東西。
比如說,在公司賺錢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明明他是老闆,為什麼還不願意讓利?明明他已經擁有這麼多,為什麼不願意拿少一點?但其實對方跟我們一樣,他只是在害怕失去付出這麼多才得以擁有的東西。就好像有些人月入一百萬卻還是對人不大方,但有些人月入三萬卻讓人覺得很重情義、願意對朋友大手筆。換句話說,一個人的金錢觀與他擁有的多少無關,而與他內心恐懼的強烈程度、對未來的不安感有關。
甚至可以說,被我們視為敵人的那些人,不論他是針對你散播負面八卦,或是放話威脅你,還是做了某些讓你覺得受傷害的行為,其實,本質上他都是在恐懼,他是在害怕失去某種東西才會這麼做。
職場上,同事之間的鬥爭層出不窮,例如某個同事不願意幫你完成案子,總是推三阻四,或是到處跟別人亂說你的私生活有多不好,但他可能是因為看到你的工作能力很好,怕你搶走他升遷的機會,所以才用其他方式來打擊你。
聽到這種事,我們往往會義憤填膺,覺得這人怎麼這麼差勁,但是我們好好想想,他們的恐懼跟我們自己的恐懼,真的有什麼差別嗎?
雖然我們恐懼失去的東西不一樣,但是每個人都會恐懼「失去」。
而理解這件事情、理解每個人的恐懼沒有分別,是一個很重要的體認。
有了這樣的體認後,會發現很難再去一刀劃分誰是壞人、誰是好人,因為我們都深陷在害怕失去的恐懼感中,而我們常常認為的那些自私的人,也不過是為了避免恐懼、因為害怕失去而付諸行動而已。
跟我們一樣。
溝通,始於了解對方與我一樣怕
為什麼理解這件事很重要?因為,當我們也把對方當作一個活生生的人看待、了解對方也抱持著跟我們自己一樣的恐懼時,才有辦法真正開始與他人對話。
明白對方害怕的是什麼,才能真正掌握彼此的位置,並且真正開始與對方溝通。而這種「嘗試去理解」的努力,就是包容。我覺得包容是現代社會特別需要去關注的議題。
這就是面對死亡,讓我學習到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為什麼死亡可以讓我們學習到包容?
其實就跟我們前面談到的一樣,當我們了解每一個人都有恐懼、都會面臨到純粹的恐懼與失去時,我們才有辦法試著解決他的恐懼,進而開始溝通、合作。
我在替死者進行宗教儀式時,常常會遇到一個狀況,就是家屬殷殷期盼地看著我,問我說,他們過世的至親一定是去了某個好地方對不對?我怎麼可能知道答案呢?但是,這時候我一定會這麼回答對方:「對。」
很多時候,真相是什麼一點都不重要,讓懷有恐懼的人安心,才是最重要的。
在變化越來越快速的現代社會中,世代溝通的難題越來越劇烈。我們常常覺得媽媽聽不懂我們在說什麼,而媽媽又會覺得你這死小孩怎麼都不聽話。我們沒辦法溝通,但那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去包容,沒辦法有同理心。為什麼?因為我們不了解別人的恐懼。
有時候,我們跟父母輩的人在爭吵的議題,往往不是真正的重點,而是他們內心的恐懼--父母害怕孩子在成熟獨立離家之後,他們就會一無是處。他們恐懼的是自己再也沒有任何價值。而我們呢?我們害怕不獨立出去,在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中就無法立足。
在職場上的代溝問題也是如此。很多年輕人進了職場,看到公司裡面老一輩的同事做事沒有效率,可是當他們提出解決方案的時候,那些老一輩的同事又會教訓他們不懂就不要亂說話,年輕人於是忿忿不平,認為那些老人無法溝通,讓年輕人沒有出頭的機會。
很多這類無法溝通的長輩,是在恐懼自己跟不上變化速度這麼快的時代,害怕自己會被時代淘汰、變成無能的人。所以在遇到自己不了解的事時,便採取防衛姿態,無所不用其極地阻止改變的可能,以免自己變成摩登社會的邊緣族群。
我們看不到對方的恐懼,而只關注在自己的恐懼上,才會造成對立。一直無視別人的恐懼,只爭論事情正確與否、真相是什麼,反而常常會讓我們錯失能夠真正開始溝通的機會,讓對立變得更強烈。
當我們開始去了解別人的恐懼,才有辦法產生包容。包容並不是一味妥協,而是「我在意你、我希望你安心」。
能夠「讓別人安心」,我覺得是一個人成熟與否的重要標準--能不能體認到其他人也有他們的恐懼,不只是我們自己有所擔憂而已。為了讓事情順利地運作,我們是有責任與義務讓其他人感到安心的,特別是那些跟我們有密切關係的人。
再者,能夠與他人和平共處,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能力。
一個常常與眾人發生爭執對立、拖累工作速度的同事,他最大的恐懼,很可能不過就是害怕不被認可、害怕自己能力不足,被大家排擠。
甚至在華人社會最常出現的婆媳問題中,很多時候,婆婆只是害怕媳婦的存在會改變她原有的生活方式,害怕生活脫離自己的掌握。這裡不是要說,對方的表現、行為就會是對的,而是指出,它的本質多半是恐懼罷了。
父母因恐懼失去與孩子相處的機會與關係,從而展現的行為,讓我們覺得父母在壓抑我們。這時候,我們不該一味指責對方,而是應該要好好想想,怎麼使對方不再害怕失去,不再認為孩子獨立就是一種失去。這比訴諸衝突與對立,遠遠來得重要太多了。
去了解彼此的恐懼,進而試著讓對方不再認為這是一種失去,或是不再害怕失去,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學習的課題。而不論是訓練自己面對失敗,還是面對死亡,都能讓我們有很大的領悟。如果不學著訓練自己面對和了解,任由各自繼續害怕失去某種東西,我們不免會越走越分歧,心與心的距離也就越來越遠。
害怕不被理解,加深了我們的恐懼
恐懼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人會害怕自己的恐懼不被理解。我在看電影《牠》的時候,發現裡面描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接來下來有點爆雷喔),跟這裡說的重點非常契合。
當怪物小丑出現、要嚇主角們的時候,電影裡每個小孩所看到的恐懼的形象都長得不一樣,有些是痲瘋病人,有些是扭曲的畫中女人。這代表了每個人的恐懼是獨特的。可是,他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可以一起合力對抗那個小丑呢?就是當他們開始理解對方的恐懼的時候,彼此指出我看到的是這個、你看到的是那個,他們才有辦法開始合作。
同樣地,特別是從世代溝通的問題來看,我們已經理解到每個人的恐懼都有其獨特性,但有某種東西把這種恐懼加成了,讓它變得更難攻破,就是「害怕不被理解」。
對父母來說,除了害怕孩子離開,還怕他「不懂我這個心念」,這種害怕會持續加成。所以,嘗試去理解、表達出「我願意理解你」是是瓦解這種加成很重要的第一步。
表現出願意嘗試去理解,是對對方表達關心,不過,這裡有個心態要特別小心。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將關心變成「如果你害怕,沒關係,我來幫你解決問題」,這種態度背後,常常是潛意識裡的優越感。對方解決不了,就由我來,我可以。而「嘗試去理解」卻只是單純的關心,這跟自己有沒有類似經驗、能不能處理對方的問題,是沒有什麼絕對關係的。
同時,表現關心、表現出「我在意你的感受」這件事情,反而是我們突破舒適圈唯一的方法。突破舒適圈很難是一種刻意為之的東西,就好像說,我臉書的朋友都是綠色政治陣營的支持者,而我創一個新帳號,刻意全部加藍色陣營的朋友,並不是這樣的。
「突破舒適圈」並不是刻意去靠近被我們貼上不同標籤的人,而是拿掉那些對立和標籤之後,我們表達出對對方一種純粹的關心,才有辦法產生「打破舒適圈」的轉變。當我們不再用標籤去看待別人,當我們付出關心,人們反而會願意告訴你,他們真實的恐懼是什麼,由此才能達成真正的溝通。
很多時候,面對各種看似對立、衝突的關係,只要我們能夠記得,雙方在恐懼面前,都一樣無力、害怕,都努力維護、奮力扭轉不安,反而才能開啟真正的對話。
學習認識死亡、了解死亡,根本上並不是認識那個無法扭轉的死亡,而是真正體會到我們對死亡的感受、反應,不論是恐懼或是不想面對。然後更進一步地,爬梳出那恐懼的本質,了解到我們對得失的誤解──正是這種誤解,驅使我們在人生中做出許多錯誤的選擇。
當我們能夠認識這些誤解與恐懼,進而體認到他人與我們在面對恐懼時共享的無奈,自然也就能夠更寬容地看待一切摩擦與對立。
PART 1 生是意外,死是必然
第三章 恐懼吞噬我們的理性
直視恐懼最深處
天葬是西藏地區一種普及的喪葬方式:將屍體搬到天葬臺上面,由天葬師把屍體肢解,讓禿鷹來分食。為了讓這些禿鷹方便啄食,天葬師必須把屍體像切豬肉一樣剁爛。禿鷹專門吃腐敗的肉,如果是整具屍體,牠們會不知道該怎麼吃,所以必須把花花的肉翻出來。
有時候,禿鷹一直不來,天葬師就會吹一種用人的大腿骨做成的號角來呼喚禿鷹,這種號角聲聽起來像貓的慘叫。而這號角聲一響起,在天葬現場的人就會開始哭泣,但不是出於感動,而是因為這個聲音——象徵...
作者序
自序:讓人生,回歸人生該有的樣子
「我們創造的這個驅動多巴胺的『短期回饋循環』,正在摧毀社會運作的方式。」
在我抽空坐到電腦前,構思著如何向讀者傳達「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這樣的核心思維,打算將下一場會議前的時間拿來編輯這篇序文時,看到前幾天引起我關注的這句話。
這是一篇標題為〈後悔做出臉書!前高層:社群媒體正在撕裂社會〉的網路文章,內容是臉書前用戶成長副總裁,帕利哈皮提亞(Chamath Palihapitiya)十一月在史丹佛商學院活動上發言時的摘錄整理。
「短期」這個字眼重重地敲到了我的心坎裡。現在的社會不就是這樣嗎?短期、短視,追求快、追求「高、大、上」,這種在資本主義氾濫下所構成,追求大量「商品」和表象的文化,不是「正在席捲」我們的社會,是「已經占領」我們生活的一切。
這樣的文化建立出來的東西是「單薄」的、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社會瘋狂、快速以摩爾定律的進展(佛里曼語),製造出了各種追求量、速度、短期回饋的機制,從快時尚、免洗餐具等生活用品,到短期經濟效益、個人政治利益等群體議題,無不受其驅使。
與其恰恰相反的,是人類一向無法改變的特性──人類是情緒豐厚的生物,是需要感情培養與建立關係、需要安全感,需要持續付出與相處的生物,這一切特性,都與「快」「量」「高、大、上」等徹底背道而馳。
更有甚者,現在幾乎以一個人的「生產效能」「工作量」「營業額」這種淺薄至極、毫無情感與厚度的東西,來「衡量」一個人。於是我們現代人越來越適應不良,各種文明社會獨有的不滿四處迸發。
我們明明工作能力很強,卻無法跟家人相處。我們明明很聰明,卻經營不了一段穩定的感情。根本原因都在於「相處」「感情」是需要等待、培養、多元付出的豐厚存在,但我們在被資本主義這些教條式的「快、量、高、大、上」疲勞轟炸後,內心早就失去了等待、經營、培養的能力。
如果只要點開手機,就可以輕易透過按讚、分享、留言的「短期回饋」方式來與人互動,誰要坐在桌子旁邊,面對一群不常見面的朋友,「努力」找話題來聊下去、「努力」了解對方,甚至忍受那時不時會出現的尷尬靜默呢?
但正是這些「努力」,才讓我們的人生得以變得豐厚!
近三千年前的印度,也曾經有一群人面臨到與我們類似的問題。
當時正值古典婆羅門主義衰退、沙門主義興起,生產力提高結合恆河一帶的「商主階級」崛起,使得許多貴族不再從物質上的成長獲得滿足,更因有感於物質追求與爭戰本質上的無奈和單薄,而渴望往內心尋求豐厚的寶藏。這些先行者們被稱為「沙門」(Shraman),他們與傳統婆羅門教的合作與衝擊,建構起了南方哲學,也就是「印度哲學」。
我發現,印度哲學者深入探究事物本質得到的智慧,對於我們現代人解決人生困境和社會問題十分有用,且正中要害。
開始研究印度哲學,更具體來說,透過藏傳佛法研究印度哲學,跟寫這本書一樣,是誤打誤撞、沒有刻意規畫之下發生的,正所謂「因緣和合」。要介紹印度哲學前,得先簡單說說我的小故事。
我從小在傳統的佛教家庭長大,父母都是虔誠的佛教徒,這也成了我後來對佛教、佛法深感興趣的誘因。十一歲那年,我成為一個出家人,在南臺灣一帶學習佛法達兩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是我對佛法的深化期,但這種佛法指的是信仰型、宗教型的佛法。
十三歲那年,我隻身前往尼泊爾、印度一帶,專心研究藏傳佛法六年有餘,透過藏語這個古老的語言,一窺數千年來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巴基斯坦與西藏無數大師們對人生問題的真知灼見。這段時間,我徹底投入佛法的學術研究和知識累積。
十九歲時,我回到東亞地區,投身其他研究工作,那也是我第一次「社會化」──我過去的生活經歷大多是待在一個團體中,相對來說簡單、容易許多。但當自己開始「長大」,面對許多現實與掙扎,特別是人際關係的角力,每每讓我記憶深刻,難以忘懷。
以前在書本中所讀的各種深刻的道理,是撰述論文和辯論上用來擊倒對手的利器。但當我來到現實社會後,突然發現,自己當初學到的東西,包括「無常」「有為」「有漏」「苦諦」「愛取有」等等概念,原來不是死在紙本上的古老學問,而是活躍在生命中的日常課題。
離開學生生活後,這些年來我仍定期回到印度,甚至去其他不同的國家,進行相關學術研究與講座。隨著看到的面孔越來越多、認識的人越來越廣,自己面臨的人生課題也越來越艱難,我同時也欣喜地發現,自己當初學習的那些學問,不是遙遠的哲學,而是在生命中活生生、血淋淋的課題,是過去無數大師為我們留下的瑰寶:如何透過一系列的內心訓練,讓我們在生活中找到內心自由的安樂之道。
印度哲學的啟蒙時期,發生在公元前五世紀的北印度地區,當時正值傳統婆羅門主義與新興沙門主義對立,在印度的政治、哲學、經濟上,都帶來了強烈的影響。南印度哲學思想奔放、偏浪漫主義與反社會階級的立場,隨著時間的展延,逐步對以古典文化掛帥的北印度傳統產生衝擊。
與其他地區的哲學土壤不同,印度一向以高端的知識分子為整個社會階級的頂端,這種地位不受時而興起、時而衰落的王族與貴族體制所撼動,反而能維持其超然的地位。這造就了一個奇景:許多王族、貴族與武士階級的年輕人,甘願放下物質享受與權利而投入知識的研究,甚至走向森林、成為隱士,尋求內心自由的答案。
在這無數的先行者中,如今最名聞遐邇的莫過於瞿曇悉達多,也就是現今人稱的佛陀。他出生貴族,在近三十歲那年受到當時沙門主義的鼓舞,勇於挑戰傳統婆羅門主義的階層觀,出家求道,並將他一生的體悟傳承至今,成為在世界上影響力舉足輕重的佛教。
嚴格來說,研究印度哲學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具體的原因包括早期文本的流失、印度人不善於記錄歷史等現實原因,幸運的是隨著佛教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許多文獻都被翻譯到其他語言中,這些文獻都記載了以佛教為主、當時各類沙門主義的思想。可以說,佛教經論為我們保留了各派印度哲學的主張。
曾有人向我提出疑問:為什麼要將佛教談到的一些道理,稱為「印度哲學」而不是「宗教」呢?如果我們換換視角,往西方哲學看去的話,會發現中古世紀的西方哲學往往都是為神學服務,甚至到現在的古典自由主義、個體主義,其實也是受到基督宗教的靈魂觀所影響。這種宗教與哲學藕斷絲連的的狀況,普遍存在於許多古典哲學中,在印度哲學也是如此。
不過,撇開各種用來凝聚人心、劃分族群特性且帶有民族主義的信仰與神話故事不談,印度文化中輩出的這些大師們,從一開始投入研討哲學時就鎖定一個觀點:尋求個人的內心自由,或是以專業術語來說:解脫(Mokshah)或涅槃(Nirvana)。以尋求內心的自由為基礎,悉達多進而提出:人類生命存在著「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與「諸法無我」的三個普遍現實,這也是本書理論的核心根據。
現代人在資本主義、消費主義等各種商品化思想下,價值觀越來越單一、內心越來越扁平空洞,逐漸難以適應忙碌焦慮的生活。而印度哲學從追尋內在自由的角度出發,與外在物質主義劃下明顯的分野,正可讓我們不只在忙碌漩渦中找到一口喘息的機會,還能徹底找回自己「內心的自由權」。
至少,這是我的經驗、也是過去數千年來無數人們的經驗。
熊仁謙
二○一八年三月於臺北
自序:讓人生,回歸人生該有的樣子
「我們創造的這個驅動多巴胺的『短期回饋循環』,正在摧毀社會運作的方式。」
在我抽空坐到電腦前,構思著如何向讀者傳達「別讓世界的單薄,奪去你生命的厚度」這樣的核心思維,打算將下一場會議前的時間拿來編輯這篇序文時,看到前幾天引起我關注的這句話。
這是一篇標題為〈後悔做出臉書!前高層:社群媒體正在撕裂社會〉的網路文章,內容是臉書前用戶成長副總裁,帕利哈皮提亞(Chamath Palihapitiya)十一月在史丹佛商學院活動上發言時的摘錄整理。
「短期」這個字眼重重地敲到了我的心坎裡。...
目錄
推薦序 直視最深處的恐懼,真正認識自己 田定豐
推薦序 醍醐灌頂般看見教育的真諦 蘇仰志
自序 讓人生,回歸人生該有的樣子
PART 1 生是意外,死是必然
第一章 沒思考過死亡,怎麼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活著」?
我們真的好好想過「死亡」嗎?
缺乏死亡教育的社會
在科學提出死亡的解答之前,宗教便有其存在的必要
第二章 對抗終極的失敗是不可行的,你只能接受它
生與死,是對立的嗎?
一場不會贏的戰爭
「失敗為成功之母」不過是個「好接受」的故事
「多一隻羊,就會有多一隻羊的煩惱」
第三章 恐懼吞噬我們的理性
直視恐懼最深處
得與失是同時發生的
以恐懼為動機的行動
面對一無所有的恐懼
第四章 放過自己,畫下完美的句點
你的快樂,站在懸崖上
所有付出終究會走向失去,但我們能決定句點的樣貌
培養拒絕的能力
讓我們放過自己
第五章 包容,來自看見人的恐懼沒有分別
「被討厭」的那些自私的人
溝通,始於了解對方與我一樣怕
害怕不被理解,加深了我們的恐懼
|印度哲學的智慧|接受有生必有死,才能脫離痛苦的循環
PART 2 情感的力量
第一章 我們都誤解了真誠
真誠不是隨心所欲
感情的維繫需要「刻意練習」
越是付出,越珍愛
第二章 掌握人際關係中的主控權
掌握主控權,才能保護珍視的東西
主控權是真誠的防護網
掌握主控權不是改變對方,而是避免安逸的狀態
第三章 如何「創造主控權」
主控權讓我們能從容應付關係中的各種狀況
掌握主控權的條件
讓對方跟你一起坐上「情感」這艘波濤洶湧中的大船
創造情感共鳴的一方,就是握有主控權的人
第四章 不進則退、無常的人際關係
穩定的關係是不進則退
想要和諧的關係,必須主動出擊
關係的破滅
關係中的共同目標
第五章 愛自己?不如好好認識自己
愛自己,就能得到他人的愛?
依賴外在的東西,還是依靠自己的內心?
認識自己在賣什麼「招牌菜」
「招牌菜」與相應的客群
人不能用單一標準評斷彼此
「因」與「緣」
|印度哲學的智慧|一切行動來自情感的力量
PART 3 真正的快樂
第一章 現代生活充滿焦慮,可以用消費來解決嗎?
積極追求「多」與「快」的社會
我消費,故我在
「不足」就用花錢來解決?
為什麼「少」能感動我們?
不是得到的不夠,是知道的不夠
第二章 我們不快樂,是因為我們誤解了快樂
興奮與刺激等於快樂嗎?
刺激上癮
沒有了「必需品」之後
第三章 真正的快樂是什麼?
當快樂變成商品
真正的快樂來自和諧
達成和諧的第一步是「接受不完美」
活著就是不完美
第四章 人的適應力是有限的
不需要的東西,便成為負擔
為了適應「快」而犧牲「慢」的能力
接受不完美,接受「會失敗」的自己
|印度哲學的智慧|快樂與自由,從內心停止尋求完美開始
結語 因為我們都是「人」
後記
推薦序 直視最深處的恐懼,真正認識自己 田定豐
推薦序 醍醐灌頂般看見教育的真諦 蘇仰志
自序 讓人生,回歸人生該有的樣子
PART 1 生是意外,死是必然
第一章 沒思考過死亡,怎麼懂得什麼是真正的「活著」?
我們真的好好想過「死亡」嗎?
缺乏死亡教育的社會
在科學提出死亡的解答之前,宗教便有其存在的必要
第二章 對抗終極的失敗是不可行的,你只能接受它
生與死,是對立的嗎?
一場不會贏的戰爭
「失敗為成功之母」不過是個「好接受」的故事
「多一隻羊,就會有多一隻羊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