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天學中醫基礎》是一本面向中醫藥愛好者的普及圖書,力求以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文字,重點介紹中醫基礎理論。書中着重介紹了中醫精氣神學說、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形體與官竅、病因與病機、治則與治法等內容,是系統學習中醫學的入門讀本。
本書採用每週學習5天,共14週學完的方法。
本書特色:
1. 雙色印刷,圖文並茂,幫助讀者學習和理解。
2. 本系列由淺入深,通俗易懂地結合了中醫學的各方面知識,應用於開中藥方、推拿等的日常保健治療之中,適合初接觸中醫學的讀者。
3. 採用每週學習5天,共14週學完的方法,有利讀者合理安排時間,把握學習進度。
章節試閱
第一週
週1
一、緒論
具有數千年悠久歷史的中醫藥學,是中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極為豐富的經驗總結,也是中國優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和指導,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積累,並與其他學科互相滲透,已逐漸形成並發展成為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為我國人民的衛生保健事業和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醫基礎理論是指導中醫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理論基礎,涉及中醫學的哲學基礎、中醫對正常人體的認識、中醫對疾病的認識、中醫對養生康復和中醫診療疾病的原則。所以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學習和硏究中醫學的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發展概要
【戰國〜東漢時期】
戰國時期,社會急劇變化,政治、經濟、文化都有顯著發展,學術思想也日趨活躍,使我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簡稱《內經》)在此時得以問世。《內經》擷取了戰國以前哲學、天文、曆法、氣象、數學、生物、地理等多種學科的硏究成果,尤其在陰陽五行學説的深刻影響下,總結了戰國以前的醫療成就和經驗,確立了中醫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成為中國醫藥學發展的基礎。
《內經》包括《素問》、《靈樞》兩部分,共18卷、162篇。全書以黃帝、岐伯等問答的形式,系統闡述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體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等問題,從而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其內容包括藏象、經絡、病因、病機、診法、治則、養生、運氣、針灸等學説。它在論述醫學理論的同時,還對當時哲學領域的一些熱點,諸如陰陽、五行、氣、天人相應、形神關係等進行深入探討。它一方面用當時先進的哲學思想指導和推動中醫學的發展,同時又在中醫學發展的基礎上豐富和提高了哲學理論。《內經》中的許多內容在當時都是很先進的。如《靈樞‧經水》曾明確指出“其死可解 剖而視之”。《靈樞‧腸胃》則根據解剖測量結果,認定食管與腸的比例為1:35,現代的測量結果是1:37,兩者十分接近。《素問‧痿論》提出“心主身之血脈”,《素問‧舉痛論》則強調人體血液是“流行不止,環周不休”,這些觀點迄今仍然正確。因此,《內經》成書後始終被作為學醫者必讀之經典著作。
《難經》,書成於東漢,以問答的體裁輯為八十一難。全書以闡明《內經》為要旨,內容涉及生理、病理、診斷、治療等各個方面。尤強調診脈“獨取寸口”,對經絡學説和臟腑中的命門、三焦的論述,則在《內經》基礎上有所推闡和發展,成為《內經》後的又一重要醫籍。
《傷寒雜病論》為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所著。其在《內經》理論的指導下,總結東漢以前眾多醫家和作者本人的臨床經驗,以六經論傷寒,以臟腑論雜病,提出包括理、法、方、藥在內的辨證論治原則,成為我國臨證醫學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傷寒雜病論》原著曾一度散佚,至宋代才被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兩書。其中《傷寒論》確立了六經辨證論治的綱領和具體方法,闡明了六經(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的形證、六經的傳變機理和分經辨證論治的原則和方法,為外感熱病的診治奠定了基礎。《金匱要略》以臟腑經絡為綱,論述了40多種疾病的辨證施治,載方262首,理法精周,方藥詳備,為內傷雜病的診治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手段。
《神農本草經》成書於東漢,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其載藥365種;提出藥物的上、中、下三品分類法;概述了君、臣、佐、使,人情合和,四氣五味等藥物學理論,為後世中藥學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凡此,都充分表明了這是一個從經驗積累階段上升到理論總結階段的關鍵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
這一時期,醫藥學理論進入一個系統整理的階段。王叔和整理編次《傷寒論》並撰寫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脈經》,除將脈象名稱規範化外,對脈診的理論、方法和具體脈象的臨床意義都作有詳細闡述。晉代醫家皇甫謐編撰的《針灸甲乙經》是現存最早的針灸學專著,包括臟腑、經絡、腧穴、病機、診斷、治療、禁忌等,內容豐富,理論完備,實用性強,是針灸學的經典文獻。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提出根據藥物自然來源的分類法和諸病通用藥,對後世影響頗大。雷斅編寫的《雷公炮炙論》,則是一部專門記述藥物性味、煮熬、炮炙、修治等理論和方法的專著。
【隋唐時期】
這一時期,豐富的醫療實踐使中醫理論體系得到充實和發展。楊上善撰《黃帝內經太素》,成為現存最早的《內經》注本。王冰則在《補注黃帝內經素問》中,對《內經》有關理論作了精闢闡述和發揚,所提“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被後世醫家奉為圭臬,所補運氣七篇,成為後世運氣學説之本。巢元方撰寫的《諸病源候論》,是現存最早的病因證候學專著,對內傷雜病的病因和證候作了精闢論述。孫思邈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從基礎理論到臨床各科都作了較全面的論述,在中國醫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宋金元時期】
這一時期,中醫理論體系有了很大的發展。宋代陳無擇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提出著名的“三因學説”,完善了中醫的病因説。施發所著《察病指南》中,載有33種脈象圖,以圖示脈,杜本撰寫的《敖氏傷寒金鏡錄》,繪有36幅舌象圖,是現存最早的驗舌專著。張元素集前賢要旨,提出較系統的臟腑辨證説,更宣導藥物歸經、引經報使等理論。錢乙則最早把五臟辨證用於兒科臨床,形成系統的兒科辨證論治大法。金元時期,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四位醫家的出現及其不同學術主張的問世,極大地推動了中醫基礎理論的發展。如劉完素以“火熱”立論,倡“六氣皆從火化”“五志過極,皆為熱甚”之説,治病善用寒涼藥物,被後世稱為“寒涼派”。其學術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尤對溫病學説的形成起有重要作用。張從正認為,人之所以生病,皆由邪氣所為,故治病當以袪邪為要務。臨床常用汗、吐、下三法攻邪治病,後世稱之為“攻下派”。李杲提出“內傷腸胃,百病由生”的論點,強調脾胃為元氣之本。飲食不節、勞役過度或情志刺激,皆可損傷脾胃,從而導致百病叢生。故治療應以補益脾胃為主,後世稱之為“補土派”。朱震亨力倡“相火論”基礎上的“陽有餘陰不足”學説。治病以滋陰降火為主,被後世稱之為“滋陰派”。朱氏在雜病證治中,也頗多創見,提出“百病多因痰作祟”“一有鬱滯則諸病生焉”等論點。
【明清時期】
明代趙獻可提出的“命門學説”,強調命門是調節全身臟腑陰陽的樞紐,豐富了中醫藏象學説的內容。李中梓有關“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的論斷,迄今仍被廣泛應用。這一時期形成的溫病學説,雖然主要是硏究四時溫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及其辨證論治的一門臨床學科,但對中醫基礎理論的發展也有重大意義。明末吳有性在《溫疫論》中提出“瘟疫”的病因是“非風、非寒、非暑、非濕,乃天地間別有一種異氣所感”,“瘟疫”的傳染途徑是從口鼻而入,這在瘟疫和溫病的病因、病邪入侵途徑等方面,從理論到實踐都作出了重大貢獻。清代葉天士、吳鞠通等溫病學家,則創立了以“衛氣營血”和“三焦”為核心的溫病辨證論治理論和方法,從而使溫病學的理論日趨完善,成為在病因病機、辨證論治等方面都自成體系的一門學説。清代醫家王清任十分注重解剖,著《醫林改錯》,改正了古醫籍在人體解剖方面的某些錯誤,更發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論,為中醫基礎理論的發展作出一定貢獻。
【每日練習】
1.為甚麼説《黄帝内經》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
2.金元四大家的主要學術觀點是甚麼?
3.吳有性對瘟疫病因的論述出自哪一本著作?
週2
中醫基礎理論的主要特點
中醫學的理論體系是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在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指導下逐步形成的。它來源於臨床實踐,反過來又指導臨床實踐。這一獨特的理論體系有兩個基本特點,即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整體觀念
所謂整體觀念,即以統一性和完整性來認識事物及事物間的聯繫。中醫從這一觀念出發,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的結構互相聯繫、不可分割,人體的各種功能互相協調、彼此為用,在病理狀態下,體內的各個部分亦相互影響。同時,中醫也認識到人與自然環境有密切關係。人類正是在能動地適應自然環境和改造自然環境的過程中,維持着機體的正常生命運動。因此,整體觀念在中醫學中體現得十分突出,貫穿於中醫的生理、病理、診法、辨證、治療等各個方面。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
人體是由肝、心、脾、肺、腎五臟,胃、小腸、大腸、三焦、膀胱、膽六腑,皮、脈、肉、筋、骨五體,眼、耳、鼻、口、舌、前陰肛門等諸竅共同組成。雖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們之間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繫的。形成以五臟為中心,配以六腑,聯絡五體、五官、九竅等系統,並通過經絡縱橫廣泛分佈,以貫通內外上下,運行精氣血津液,滋養並調節各組織器官的活動,所以説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食物消化、吸收與排泄的過程,必須依賴胃的腐熟、脾的運化和大腸的傳導功能。而水液代謝,則是由脾的運化、肺的通調水道和腎的輸佈排泄功能共同完成。
人體的這種整體活動,是保證機體健康的基本條件。若某一局部發生病變,不僅可導致該部的功能障礙,而且可引起相關臟器或全身組織器官的功能失調。如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升降失常,則運納無權,進而致使全身臟器失養,身體虛弱。心主血,肺主氣,血賴氣而行,氣需血以載。肺氣鬱,可使心血運行不暢;而心血瘀阻,亦可致肺氣鬱滯。五臟精氣不足,都可使與之相關的組織器官功能減退,出現各種症狀。如肝血不足,則見目眩目澀,或筋脈攣急。腎陰不足,則見頭暈耳鳴,或腰膝酸軟。
由於人體各組織器官在生理和病理上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這就決定了在診治疾病時,可通過五官、形體、色脈等外在變化,了解和判斷內在臟腑的病變,從而作出正確的診斷。在治療上,對局部病變必須從整體出發,採用相應的整體療法。如耳病治腎,鼻病治肺,目病治肝等。又如“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等,都是在整體觀念指導下確定的治療原則。
第一週
週1
一、緒論
具有數千年悠久歷史的中醫藥學,是中國人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極為豐富的經驗總結,也是中國優秀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受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影響和指導,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積累,並與其他學科互相滲透,已逐漸形成並發展成為獨特的醫學理論體系,為我國人民的衛生保健事業和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醫基礎理論是指導中醫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的理論基礎,涉及中醫學的哲學基礎、中醫對正常人體的認識、中醫對疾病的認識、中醫對養生康復和中醫診療疾病的原則。所以中醫基礎理論是中醫學的重要...
目錄
第一週
一、緒論
中醫基礎理論發展概要 002
中醫基礎理論的主要特點 007
整體觀念 007
辨證論治 010
中醫基礎理論的主要內容 012
二、精氣神學說
精氣神學説的基本內容 015
精氣神學説的應用 018
第二週
三、陰陽學説
陰陽學説的基本內容(一) 025
陰陽學説的基本內容(二) 028
陰陽學説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一) 021
陰陽學説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二) 036
四、五行學説
五行學説的基本內容(一) 041
第三週
五行學説的基本內容(二) 046
五行學説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一) 050
五行學説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二) 055
五行學説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三) 058
五、藏象學説
第四週
五臟 068
心 068
肺 073
脾 078
肝 082
腎 087
第五週
六腑 094
膽 095
胃 096
小腸 097
大腸 099
膀胱 100
三焦 100
奇恒之腑 103
腦 103
女子胞 104
臓腑之間的關係 107
臟與臟之間的關係(一) 107
臓與臓之間的關係(二) 111
第六週
六腑之間的關係 116
五臓與六腑之間的關係 117
六、氣、血、津液
氣(一) 120
氣(二) 124
血 128
津液 131
氣、血、津液之間的關係 134
第七週
七、經絡學説
經絡的含義和經絡系統的組成 140
十二經脈(一) 143
十二經脈(二) 145
十二經脈(三) 150
十二經脈(四) 156
奇經八脈(一) 162
第八週
奇經八脈(二) 170
經別、別絡、經筋、皮部 173
經絡的生理及經絡學説的應用 177
八、形體與官竅
形體(一) 182
形體(二) 186
官竅(一) 191
第九週
官竅(二) 198
九、病因與發病機制
病因 204
六淫(一) 205
六淫(二) 209
六淫(三) 212
疫癘 213
七情內傷 216
飲食勞逸 218
第十週
外傷 222
寄生蟲 223
痰飲瘀血 223
發病原理 227
正邪與發病 227
內外環境與發病 229
十、病機
常見病機類型 232
邪正盛衰 232
陰陽失調(一) 237
陰陽失調(二) 242
第十一週
氣血失常 248
氣血之間的失調 253
津液代謝失常 254
津液與氣血的功能失調 258
內生“五邪”(一) 259
內生“五邪”(二) 263
經絡病機 264
臟腑病機 267
五臓陰陽氣血失調(一) 268
第十二週
五臓陰陽氣血失調(二) 272
五臓陰陽氣血失調(三) 276
六腑功能失調 281
奇恒之腑功能失調 284
十一、攝生、治則與治法
攝生 287
攝生的基本原則 288
攝生的主要方法 292
第十三週
治則 298
治未病 298
治病求本 300
正治與反治 303
扶正祛邪 305
調整陰陽 307
調理氣血 310
調整臓腑 312
三因制宜 317
第十四週
治法 322
八法 323
中藥 327
方劑 333
針灸 337
推拿 341
第一週
一、緒論
中醫基礎理論發展概要 002
中醫基礎理論的主要特點 007
整體觀念 007
辨證論治 010
中醫基礎理論的主要內容 012
二、精氣神學說
精氣神學説的基本內容 015
精氣神學説的應用 018
第二週
三、陰陽學説
陰陽學説的基本內容(一) 025
陰陽學説的基本內容(二) 028
陰陽學説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一) 021
陰陽學説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二) 036
四、五行學説
五行學説的基本內容(一) 041
第三週
五行學説的基本內容(二) 046
五行學説在中醫學中的應用(一) 050
五行學...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