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稅社頭三姊妹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納瓦爾寶典安寧照護矽島民防季暢銷5折起蔣勳楊双子小書痴兒童文學音樂療癒人生貓教練二手書現折5%三采精選7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生死傷痕︰你我還沒說再見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呂芯秦、李佩怡、方俊凱

評價
5收藏
70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246 NT$ 2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樂齡專題_面對死亡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25年前,她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動地成為姊姊自殺後的遺族;
23年後,她在不得已的情形下,主動地成為媽媽急救時的決策者。

放棄生?決定死?
歷經親人生死傷痕者的真誠告白,面對生命失落與悲傷的真實勇氣。
「......我們從未放棄任何機會,只是非常不捨、不忍心讓媽媽疼痛受苦。」

2016年冬天,芯秦的媽媽覺得胸悶、呼吸喘,自己走上救護車就再也沒有回家。生命的最後七天六夜就在急診和加護病房裡度過。即使媽媽曾清楚的表達不想被插管,但芯秦還是被醫生說服,讓媽媽插管。等待死亡的到來,無疑是場凌遲。手起刀落,沒有停頓、沒有猶豫,一刀一刀割在病人和家屬的心上。

姊姊和媽媽的驟逝,不孕、失去胎兒和腎臟病的身心傷痕,芯秦用淺顯而深刻的筆觸,一一紀錄下來。李佩怡教授和方俊凱醫師,則以傷痕修復的陪伴角色,分別用療傷對談及醫療現場的專業視角,為傷者分擔及釋放溫暖的力量。

這可能是台灣第一本從家屬的立場述說的加護病房心情故事,但絕不會是最後發生的事。不論是身處加護病房的家屬或自殺者遺族,當面臨生命是否要搶救或從有機會治療走向沒有機會時,那些處置與看待的態度,都應該要再仁慈一點,即使少痛一些也值得努力。

這就是即使回憶再痛,作者都想完成這本書的理由。

作者簡介:

呂芯秦(欣芹)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自殺者遺族悲傷調適之模式初探》獲得台灣輔導與諮商學會優秀碩博士論文獎。協助馬偕醫院成立自殺防治中心,曾在一週內訪視44位自殺者家屬。獲頒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全球熱愛生命獎。著有《我是自殺者遺族》。
現任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理事。曾任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遺族個案管理師。

李佩怡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 教授
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 理事

方俊凱
台灣失落關懷與諮商協會 第三、四屆理事長
馬偕紀念醫院精神醫學部/自殺防治中心/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 主任
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影像暨放射醫學研究所 博士
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助理教授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