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臺灣研究系列
高雄市公墓從清代蛇頭埔義塚發展到日治時代的桃子園、前峰尾,直到1940年代遷移至覆鼎金地區,墓葬遷移與都市發展息息相關。
本書透過高雄市墓葬史的梳理,講述清代以來高雄市墓葬史的發展,並深入分析覆鼎金墓葬的興衰與變遷,讓我們看到各時期高雄的墓葬文化。
作者簡介:
王御風、王興安、王雨庭、李橙安、杜文蔚、邱延洲、陳虹因、黃于津、奧利華、詹雅晴、劉依婷(順序依姓氏筆畫排列)
章節試閱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做為常民生活史的殯葬文化
臺灣一般對於死亡議題較為忌諱,平常不太願意談論相關話題,然事實上,臺灣傳統社會裏「生者」與「死者」往往沒有太大距離;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從聚落周邊看到社區的墓地或墓園,甚至在私人田園裏看到墳墓。顯然在實際運作上,「生」與「亡」並未有明顯的界限或區別。
究其實際,生者需對死者安排空間。下文將會談到,臺灣傳統殯葬模式一直採取土葬,所謂「入土為安」一直是根深蒂固的觀念;雖經日治時期的推動,然直到近年來才在政府政策引導和限制下漸改為火葬、水葬等。土葬不同於火葬、水葬,需要有一定的空間作為墓地,如何安排這些「陰宅」?其實是生者的課題。一般而言,墓區會被安置於聚落的周邊,一方面不擠占生者的空間,二方面也方便生者祭拜死者。然而,一旦社區聚落發展擴大,又或新的都市空間規劃,這些死者的墓園就會面臨重新安置的課題。
清代以前,臺灣的殯葬行為或墓地(區)選擇並未有明文規定或限制,直到日治時期經臺灣總督府整飭,規定墓地宜離道路、溪圳或人家一定距離,迨至民國49年(1960)臺灣省政府的報告,臺灣「人民之土葬,有一極良好的現象,就是集中在一固定處所,即所謂『公共墓地』⋯⋯,人之講求風水,選擇利向,都在公葬地範圍內去斟酌,在公墓外面零星埋葬的比較少。」因此形成上述的墓區形式。下文也會討論除私有墳塋外高雄市的墓區狀況。其中,覆鼎金公墓作為高雄市舊聚落的最大公墓區,探討其演變對於高雄市傳統部落與都市發展歷史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
覆鼎金公墓位處高雄市三民區、鳥松區、仁武區交界處,曾是舊高雄縣、市的交會地帶,亦是舊高雄市境內範圍最廣的墓區。民國99年(2010)12月25日高雄縣市合併後,原處高雄市邊陲的覆鼎金一躍而成貫通舊高雄縣、市的重要交會處。有鑑於此,討論多年的「高雄市覆鼎金遷葬案」墓地遷移計畫遂於民國106年(2017)2月正式啟動,並在覆鼎金公墓遷葬後,打造此地為「雙湖森林公園」,串聯澄清湖與金獅湖,成為高雄縣市合併後的都市綠地。
覆鼎金公墓的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昭和14年(1939),當時為配合日本南進政策,日本政府於左營萬丹港設置軍港,連帶將周圍的桃仔園、前鋒尾等墓地遷往當時隸屬岡山郡左營庄的覆鼎金,同時也將火葬場遷至覆鼎金,從此覆鼎金成為高雄市最重要的墓葬區。戰後,原設在十全路附近的殯儀館,因場地不敷使用,後於民國68年(1979)2月遷至覆鼎金,並隨著同年7月,高雄市改制為直轄市,將機關名稱變更為「高雄市殯葬管理所」,覆鼎金墓區的歷史便一路延伸至今。
因覆鼎金公墓從日治到戰後,皆為墳墓用地,在墓區內可見日治時期從桃仔園遷徙而來的日式墓塚,如日治時期高雄聞人大坪與一之墓,也可見清代傳統漢人墓塚、外國水手John William Crawford墓,戰後墓區內更有伊斯蘭教徒公墓(高雄回教公墓)、基督徒墓園等。不論從墓地內所見的族群、墓地形式、安葬年代而言,皆反映出高雄多元的族群文化,以及臺灣歷史脈絡上的多重角色。更可以看出該墓區經過集中、遷徒的過程,反映了高雄市的發展歷史。
有鑑於此,高雄市政府基於對本市歷史文化的重視,更希望記錄留下即將消失的人文脈絡,乃由文化局委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展開覆鼎金遷葬相關之一連串影像紀錄、口述訪談、量化統計、歷史沿革調查計畫。本計畫由國立高雄大學奧利華(Oliver Streiter)教授團隊進行「覆鼎金公墓區墓葬形制及墓碑銘文記錄分析計畫」,針對覆鼎金墓區之各墓普查,分析墓主資訊、原籍、形制和年代等,作為大數據的統計;另委請本書共同作者進行高雄市墓葬史相關研究,釐清本地墓葬與社區聚落發展脈絡;另請在地文史團體打狗文史再興會社進行「覆鼎金公墓現存墓碑測繪及周邊田野紀錄」(現存墓碑測繪及小故事蒐集纂寫),擬將常民記憶中的覆鼎金以小故事模式向市民推介;鼓太影像進行「高雄市都市發展與覆鼎金公墓遷葬紀錄報導」(紀錄片),以便完整留存影像紀錄。最後,再由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統籌,將這些龐雜的資料彙整後,改寫為今日這本著作。希望透過這本著作,能記錄下覆鼎金公墓這座擁有多元族群、文化背景墓區的最後身影,並讓高雄市民或關心臺灣文史的朋友,一同了解覆鼎金公墓所富含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
誠如前文所述,傳統臺灣社會對生死之事多有忌諱,因此關於殯葬業、喪葬文化、墓地規劃之研究相當有限,高雄也未曾針對在地的墓區進行如此深入且大規模之研究,因此以下先就歷史脈絡,梳理現今有關喪葬史之研究。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做為常民生活史的殯葬文化
臺灣一般對於死亡議題較為忌諱,平常不太願意談論相關話題,然事實上,臺灣傳統社會裏「生者」與「死者」往往沒有太大距離;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從聚落周邊看到社區的墓地或墓園,甚至在私人田園裏看到墳墓。顯然在實際運作上,「生」與「亡」並未有明顯的界限或區別。
究其實際,生者需對死者安排空間。下文將會談到,臺灣傳統殯葬模式一直採取土葬,所謂「入土為安」一直是根深蒂固的觀念;雖經日治時期的推動,然直到近年來才在政府政策引導和限制下漸改為火葬、水葬等。土葬不同於火葬、...
推薦序
本書架構與探討議題
本書希望探究的課題在於:以墓葬作為常民生活之一環,看待高雄傳統臺灣漢人社區的發展史。因此,首先需要釐清自漢人社會發展以來殯葬活動的軌跡與脈絡,這在本書的前段會呈現。其次,追索覆鼎金作為高雄市周邊最大墓葬集中區,其歷史遺跡,可供我們進行文史資源之探究。最後則從高雄傳統殯葬從業人士的生命軌跡,側面地理解近數十年來臺灣整體殯葬環境的變化,暨其帶來的文化衝擊。透過這些討論,希望補足「死亡」此一命題,在傳統聚落發展歷史上甚少被人探討的一環。
透過上述命題,加上委託各團隊的史料蒐集和調查報告,經館內同仁統整、重新撰文後,本書共分作: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生人禁區:清代至日治的墓區分布與變遷;第三章、現代安魂曲:戰後高雄市墓葬發展;第四章、覆鼎金物語:過去、現在與未來;第五章、未知死焉知生:高雄的陰陽師;第六章、結論等篇章,就覆鼎金墓區的歷史發展、遷葬過程、高雄傳統殯葬文化作一脈絡性的介紹。預期透過本研究,可以闡明幾項議題,包括墓葬區對於聚落發展之意義為何?「陰」「陽」之間的動態發展狀況又是如何?不同時期的不同觀念、政策對於殯葬文化的衝擊又如何。透過這些釐清與探討,相信對於現今的現況,當有相當之裨益。
本書架構與探討議題
本書希望探究的課題在於:以墓葬作為常民生活之一環,看待高雄傳統臺灣漢人社區的發展史。因此,首先需要釐清自漢人社會發展以來殯葬活動的軌跡與脈絡,這在本書的前段會呈現。其次,追索覆鼎金作為高雄市周邊最大墓葬集中區,其歷史遺跡,可供我們進行文史資源之探究。最後則從高雄傳統殯葬從業人士的生命軌跡,側面地理解近數十年來臺灣整體殯葬環境的變化,暨其帶來的文化衝擊。透過這些討論,希望補足「死亡」此一命題,在傳統聚落發展歷史上甚少被人探討的一環。
透過上述命題,加上委託各團隊的史料蒐集和調查...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做為常民生活史的殯葬文化
第二節 相關研究回顧
第三節 本書架構與探討議題
第二章 生人禁區:清代至日治的墓區分布與變遷
第一節 清代鳳山縣的義塚設置與墓葬管理
第二節 日治初期火葬之引入(1895-1933)
第三節 日治後期高雄市墓地整理及覆鼎金墓葬區的出現(1933-1945)
第三章 現代安魂曲:戰後高雄市墓葬發展
第一節 十全路市立殯儀館的興設(1945-1982)
第二節 覆鼎金殯葬管理所的興設(1982-2014)
第三節 最後的身影:遷葬前的覆鼎金
第四章 覆鼎金物語: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一節 覆鼎金公墓的遷葬
第二節 原地保存的三座日治時期墳墓
第五章 未知死焉知生:高雄的陰陽師
第一節 鑾堂喪葬經懺演繹:柯鳳明
第二節 道士與紙糊文化:陳志良
第三節 陰宅建築師:劉興鴻
第六章 結論
第七章 參考文獻
附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做為常民生活史的殯葬文化
第二節 相關研究回顧
第三節 本書架構與探討議題
第二章 生人禁區:清代至日治的墓區分布與變遷
第一節 清代鳳山縣的義塚設置與墓葬管理
第二節 日治初期火葬之引入(1895-1933)
第三節 日治後期高雄市墓地整理及覆鼎金墓葬區的出現(1933-1945)
第三章 現代安魂曲:戰後高雄市墓葬發展
第一節 十全路市立殯儀館的興設(1945-1982)
第二節 覆鼎金殯葬管理所的興設(1982-2014)
第三節 最後的身影:遷葬前的覆鼎金
第四章 覆鼎金物語:過去、現在與未來
第一...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