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銷破120,000冊,長據博客來、金石堂親子類年度排行榜!
榮獲2011年度國民健康局健康好書!2019暢銷增訂版
從四價流感疫苗介紹,
到親餵母乳建議、副食品吃法最新研究報告,
第一手育兒醫學資訊全面更新,
不怕落伍,爸媽更安心!半夜不睡覺、吃飯不專心,該不該管教?
無緣無故發燒、不小心撞到頭,要不要就醫?
各種育兒現場的慌亂與困惑,讓黃瑽寧醫師給您最專業的解答!媽媽們最信賴的小兒科醫師黃瑽寧,將在本書中,全面提供嬰幼兒照護需知與疾病介紹,詳實圖文幫助判別病徵、就醫時機,陪伴每位爸媽,輕鬆帶出健康快樂的寶寶!暢銷近十年,本書已成為家庭必備的育兒聖典。隨著醫學日新月異,再度推出「暢銷增訂版」,期待帶給讀者們,最新、最完善的資訊!
2019暢銷增訂搶先看!
.2019四價疫苗全面實施六月以上嬰兒,在每年十月接種公費疫苗,隔一個月要接種第二針,保護力會比較好。小孩不需要先吃過雞蛋,再來接種流感疫苗,這個網路謠言是錯誤的。
.最新副食品建議現代醫學已證實,太晚給副食品可能會增加過敏機率!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與歐洲大部分的國家,現在大多是建議四到六個月開始為嬰兒添加副食品。副食品可以少量多樣化,跟著大人一起吃,一歲以前除了蜂蜜之外,只要是天然食材,都可以吃。
.這樣算不算性早熟?性早熟的定義是:女孩未滿八歲,男孩未滿九歲之前,提早出現第二性徵,否則都算是正常的發育。研究發現:雖然現代兒童的第二性徵,確實比古時候的人提早,但是長期追蹤下來,幾乎「所有」的孩子,最後都正常長大。
.臺灣兒童近視率逐年攀升如何應對?謹守「20-20-20-20」規範,遠離近視眼!當孩子在近距離用眼時(比如說看書):每二十分鐘,休息二十秒,開窗看二十呎的遠方(約六公尺遠),然後眨眼二十下。
.其他增訂修改包括:草莓型血管瘤、兒童腸套疊、川崎症等嬰幼兒常見疾病與表徵,睡眠、飲食、便祕、包皮清洗等照護問題,以及嬰幼兒自慰等等。
作者簡介:
黃瑽寧
基督徒,臨床醫學博士、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資深主治醫師、馬偕醫學院醫學系助理教授,兩個孩子的爹。2010 年出版《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席捲親子界,新手爸媽人手一本,成為臺灣超人氣兒科醫師。2014年榮獲博客來年度十大暢銷作家。同時身兼雜誌與網路專欄作家,電視節目主持與來賓。
另著有:
《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親子天下)
《阿布與小樂》系列繪本(轉向文化)
《發燒免驚!搞懂流感、腸病毒,小兒生病不心慌》(親子天下)
《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親子天下)
《身教》(寶瓶出版)
學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
.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馬偕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小兒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
.阿姆斯特丹大學附設醫學中心短期研究員
專科醫師資格:
小兒科專科醫師、感染症專科醫師、臺灣過敏氣喘暨臨床免疫醫學會會員
媒體:
.好消息電視台《愛+好醫生》主持人
.超級電視台《媽媽好神》主持人
榮譽:
2007臺灣感染症醫學會住院醫師優秀論文獎
2009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生活情報部落格
2014博客來年度十大暢銷作家
2016第51屆金鐘獎綜合節目主持人獎入圍
2016-201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諮詢委員
2018 臺灣數位醫療協會理事長
臉書粉絲頁搜尋關鍵字: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小兒科醫師.新手爸爸黃瑽寧教你安心育兒》
2013年博客來「年度百大」年度總榜TOP57、親子教養TOP3
2013年金石堂醫療保健暢銷百大TOP23
2012年博客來「年度百大」年度總榜TOP45、親子教養TOP3
2011年博客來「年度百大」親子教養TOP8
2011年國民健康局「健康好書,悅讀健康」年度健康好書
▲《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超人氣小兒科醫師黃瑽寧教你安心育兒(新修版)》
2018年博客來「年度百大」親子教養TOP7
2018年度Readmoo電子書「年度暢銷」教育TOP20、「年度閱讀」教育TOP19
2018年度金石堂「年度百大」教育教養TOP10
2017年博客來「年度百大」銷售榜總榜TOP64
2017年度博客來「年度百大」親子教養TOP3
2015年博客來「年度百大」銷售榜總榜TOP66、親子教養TOP2
2015年度金石堂親子教養TOP1
2014年度金石堂健康養生TOP27
2014年博客來「年度百大」銷售榜總榜TOP21、親子教養TOP1
名人推薦:
Mom&Dad 知名親子意見領袖│何戎、Kelly 幸福主持夫妻檔│宋達民、洪百榕 幸福藝人夫妻檔│洪素卿 每日健康總監│張珮珊、岑永康 幸福雙主播│黃馨儀 主播、主持人│鍾欣凌(粉紅豬) 知名女藝人
──媒體界信賴推薦
李宏昌 馬偕兒童醫院院長│連加恩 家醫科醫師、暢銷作家│陳銘仁 前馬偕醫院小兒部主任│許皓宜 諮商心理師│黃立民 臺大小兒科教授、臺大小兒感染科主任│黃富源 前衛生署署長、前馬偕醫院副院長│張旭鎧(阿鎧老師) 知名兒童職能治療師│劉宗瑀(小劉醫師) 阮綜合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專家學者讚譽推薦
※ 依首字筆劃排序
推薦短語
坊間的育兒書籍一拖拉庫,但黃瑽寧醫師的大作,絕對是疼愛孩子的爸媽們必買也必看的一本。
擁有小兒科醫學專業的黃醫師,是我們的好友,他曾經是我們夫妻主持的家庭節目的「常駐來賓」,經常來分享,該如何處理關於小朋友身體健康的一切疑難雜症,以及如何更進一步的,幫助孩子們身心靈健康發展的教養之道。
除了專業和親切,他更是一位充滿愛的醫師,這也是他能成為,許多爸媽和小孩最信賴也最喜愛的小兒科醫師的原因。黃醫師身兼醫師、作家、主持人、版主……忙碌的斜槓身分中,他也是一位非常關愛孩子的爸爸,所以他總能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站在父母的角度,提供最實用的育兒資訊、觀念與方法,讓許多爸媽們在養兒育女上不再驚慌失措,安心輕鬆的享受為人父母的喜悅。這本實用的育兒工具書,我們衷心推薦!
──何戎、Kelly 幸福主持夫妻檔
從準備迎接孩子出生過了十年後我又懷孕成為三寶媽。好像經驗豐富,但其實是更慌張。因為該忘的都已經忘得差不多!心裡也會覺得自己年紀大了,跟不上一些先進的醫療知識。還好有黃醫師這幾年來不斷的為我們這些忙碌的爸媽整理出前顯易懂的育兒知識。讓我們可以找到對的方法,養對小孩!
──宋達民、洪百榕 幸福藝人夫妻檔
從準備迎接孩子出生,到孩子哇哇落地、日漸成長,所有新手父母可能用到的醫療資訊,黃醫師以一個兒科醫師的專業,以及一個曾經新手爸爸的同理心,用最白話、最容易懂的方式寫出這本書。內容不僅「專業」,更重要的是,隨著醫學知識更新、這本書再次修訂出版。「育兒」是學校沒教的事,如果你是生了孩子才開始學著做爸媽,你的書架上一定少不了這本書!
──洪素卿 每日健康總監
小孩照書養沒有錯,錯在有可能選錯書,而黃瑽寧醫師的書,永遠是正確選擇!這本書從寶寶出生、疫苗接種,到飲食及各種疾病的介紹,不只讓父母有所依據遵循,更重要的是能夠安心教養。
──張旭鎧(阿鎧老師)知名兒童職能治療師
孩子是上帝送給爸媽的禮物,只是……上帝忘記附送「保證卡」和「說明書」了。還好有黃瑽寧醫師,有醫術也有醫德,用最科學的態度,協助新手爸媽排除故障。疫苗三合一、五合一越多越好?嬰兒床該放哪裡?孩子需要吃退燒藥、塗氟嗎?家庭必備的寶典,讓黃醫生陪你正向育兒!
──張珮珊、岑永康 幸福雙主播
曾經我也是不知所措的雙寶媽咪,遇到育兒問題上網求助,卻總是越查越心慌……幸好有了黃醫師的書,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所有爸媽擔心的疑問,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解答,人家都稱黃醫師為黃神,那麼這本書絕對是新手爸媽必備的育兒聖典啊!
──黃馨儀 主播、主持人,銀杏餐飲集團公關總監
輕鬆簡單的正確認識新生兒照護上所有問題,讓新手爸媽不再慌張,除了不再手忙腳亂之外,更能依照書中時序清楚的排列來認識孩子發展,以及做好準備,是居家必備的好書。
──劉宗瑀(小劉醫師) 阮綜合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治醫師
認識黃醫師,是我覺得好幸運的事!當然,這兩年多來,也不乏很多讓我掉下巴的事:
1.他的便當是──山茼蒿蓋飯!
2.他溫良恭儉讓──打完一篇長文章,打開信箱發現對方說不用交了,而他也是哈哈兩聲,就過了!
3.他的生日願望是──一願節目收視長紅,二願同事身心安好,三願有更強大的能力可以幫助更多的人(怎麼會沒有留願望給自己啊)!
黃醫師,是一個自帶光的人,一種良善寬容專業努力不忘初衷的光,暖暖的,感染著我們,相信有了這暖光,我們都可以「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喔!
──鍾欣凌(粉紅豬) 知名女藝人
▌網路好評
若說信仰是使人安定的力量,黃醫師無疑是婦幼界的信仰。每當小孩發生狀況,首先便想起黃醫師的叮囑,雖因地緣關係無法至臺北朝聖,但藉由著作,總能找到力量從容應付突發狀況。──筠筠 ma
上天送給我們小寶貝,卻忘記附上使用說明書。黃醫師的「葵花寶典」,提供正確的訊息,令人了解小貝比真正的需求。──清姮
婚前,我是公主,他是王子;懷孕,我是太后,他是小李子;產後,我和他都只是聽不懂火星文的無頭蒼蠅。還好,黃大夫出版嬰幼兒翻譯手冊兼使用說明,這才解除新手父母的危機警報,小兒也因此不必高唱<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感恩再感恩。──Jane
現在每逢親友喜獲鄰兒,我必贈此書,告訴他們,我買了這麼多書,幫助到我的卻只有這一本!──VIVIANE HUANG
面對新手育兒的慌亂,用功、謹慎、神經質的處女座A型媽媽從懷孕至今買(讀)了百餘本書,本書是翻閱率最高的,更履履及時阻止我每一次大驚小怪、準備抱著愛兒直奔小兒科就診的衝動。──光霆媽咪
即便已經是六名小孩的姑姑,經過大風大浪,面對自己兒女的高燒不斷,仍不免慌張。幸好寶書在手,仔細翻閱過黃醫師的著作,才見招拆招安穩度過孩子高燒期,守得花開(玫瑰疹)見日出。真心感謝黃醫師的指導與不吝分享。──Show
本書是我們的育兒寶典,也是育兒聖經,有了它,育兒路上不慌亂、不盲從;有了它,就像吃了鎮靜劑,育兒路上既從容、又淡定。有了這本好書,你絕對能當個好爸媽!──李明樺
面對新生兒的照護,讓新手爸媽感到史上無敵驚恐,小小的狀況都能讓人緊張跺腳捏把冷汗。黃醫師這本書提供許多嬰幼兒健康照護的訣竅,透過本書將能幫助爸媽有智慧地面對嬰幼兒的健康議題!──惠燕
得獎紀錄:▲《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小兒科醫師.新手爸爸黃瑽寧教你安心育兒》
2013年博客來「年度百大」年度總榜TOP57、親子教養TOP3
2013年金石堂醫療保健暢銷百大TOP23
2012年博客來「年度百大」年度總榜TOP45、親子教養TOP3
2011年博客來「年度百大」親子教養TOP8
2011年國民健康局「健康好書,悅讀健康」年度健康好書
▲《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超人氣小兒科醫師黃瑽寧教你安心育兒(新修版)》
2018年博客來「年度百大」親子教養TOP7
2018年度Readmoo電子書「年度暢銷」教育TOP20、「年度閱讀」教育...
章節試閱
暢銷增訂版 作者序
讓我們一同成長
陪伴臺灣與華語父母一起育兒的《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二○一九年又要出新版了!這本《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與同樣今年出版的《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以及《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這三本書,將是我強力推薦給準備懷孕以及所有新手父母最重要的三本工具書,分別照顧孩子的「身、心、以及過敏症」。如果你想要對育兒有入門的基本常識,把這三本書放在床頭櫃,有疑問就拿下來翻閱,絕對會比在網路上盲目搜尋來得正確。
二○一○年底,首版《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付梓的時候,我兒子才一歲三個月,小女兒則還在媽媽肚子裡。那時候的我,把在部落格寫衛教文的熱情,投注在這本書裡,這份信念或許真的感動了許多新手爸媽,讓這本書在過去這九年,始終停留在育兒書籍的暢銷排行榜上。
有許多家庭,將《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這本書當做主要的育兒知識來源,然而醫學知識日新月異,舊版書籍中的某些觀念,其實已經落伍,這也是為什麼我堅持每四到五年,一定要更新書本內容的原因。
這次的暢銷增訂版是《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的第三版,在這次的修訂當中,我針對副食品、疫苗、睡眠、飲食,以及新的醫學資訊,都有多處更改與補充,有少數觀念甚至和舊版大相逕庭,希望能提供家長更新、更完整的知識。
誰能預知上帝的意念?過去這九年,我竟然有這樣的恩典,可以將育兒的知識,從媒體,從網路,散播到數十萬個臺灣家庭裡,接觸到上百萬位父母家長。既然已經扮演了這沉重的角色,我想自己責無旁貸,期許未來要繼續謙卑學習,並且與各位無私分享。就讓我們一同成長,盡情享受育兒之樂吧!
第一章、迎接寶寶的誕生
1產前準備
新手爸媽恭喜了!您現在的心情可能又興奮又緊張,而且腦袋中充滿許多疑惑需要解答吧!每個親戚朋友都替你們高興,並且七嘴八舌的告訴您該準備這個、準備那個,好像每一件事都很重要。上網一看,更是不得了,網友介紹的東西琳琅滿目、五花八門,真不知該從何下手。
別慌張,本書一開始,就讓我來給新手爸媽們列一張清單,讓您在寶寶出生之前可以替他準備幾樣基本的東西。
1. 嬰兒床
寶寶出生以後,幾乎大部分時間都會躺在嬰兒床上。因此一張好的嬰兒床,對寶寶與父母雙方都很重要。購買時要先想好將來嬰兒床要擺在家裡的哪個位置,丈量好長、寬、高,再去大賣場選購。嬰兒床應該放在大人的床邊,不只餵奶方便,也讓寶寶能看見父母,培養安全感。新手爸媽注意喔!根據二〇一六年美國兒科醫學會的指引,已經「不建議」父母讓嬰兒一個人睡在單獨的房間(細節可參考第六章三○八頁)。
嬰兒床的周圍床欄間距應要小於六公分才算合格,若間距過寬,可能會發生寶寶的頭卡在床欄的慘劇。一般合格的嬰兒床,間距應不至於太寬,不過還是帶一把卷尺去丈量一下比較安心。嬰兒床墊如果是整套的,應該與床的內緣大小一致,才不至於產生過大空隙;如果要另外購買嬰兒床墊,必須與床的內緣符合,如果太小的話,寶寶的手腳可能會卡在床與床墊的縫隙之間。
我個人不建議在嬰兒床邊使用海綿護欄,因為當寶寶躺著的時候,護欄會阻擋寶寶的視野,影響視力發育,也可能增加嬰兒窒息的風險。我知道寶寶會翻身的時候會撞到床欄,但請放心,不會有什麼危險的。其他掛在床邊的玩具、蚊帳等,則隨自己需要購買即可。
黃醫師聊聊天
嬰兒應該跟父母怎麼睡,我的建議是:
1. 還在追奶、頻繁哺乳的母親,可以睡在嬰兒床上,靠在大人床邊。或者母嬰同床,但必須確保床的硬度適中,並移除厚重棉被等。一歲內不建議父嬰同床。
2. 已經可以固定時間餵奶的寶寶,可以睡在自己的嬰兒床,但是放在大人的房間。
3. 3歲前,我不建議讓孩子單獨睡房間。
4. 不可以在沙發上睡著。
2. 嬰兒澡盆
如果家裡有「非常乾淨」的水槽,也可以取代嬰兒澡盆。澡盆的選購以簡單為主,不要太花俏,曾經就有標榜多功能特別加蓋的澡盆,造成嬰兒夾傷的事件。澡盆若有防滑設計,也是不錯的選擇。
3. 奶瓶
雖然說母乳最好,可是誰也沒把握自己的母乳可以多到不需要奶瓶。奶瓶的種類五花八門,教新手爸媽看了不頭暈也難。
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就是:奶瓶材質要買玻璃的,還是塑膠的?玻璃奶瓶的好處是導熱快,隔水加熱或者用冷水冷卻的速度都比較快,並且不管是沸水消毒或者沖泡,都不用擔心化學物質溶入奶水當中,比較健康。但是玻璃奶瓶有兩個缺點,第一是容易打破,第二是比較重,出門攜帶時不方便。現在還有第三種,是不銹鋼材質的奶瓶,不銹鋼奶瓶的缺點是,從外表看不到寶寶喝剩多少奶,但我覺得這也是優點:本來就不需要強迫寶寶每次都乾杯喝光光。
塑膠材質的就完全相反,材質輕、不會打破,但是有化學物質滲入之虞。塑膠瓶有
PC、PP、PES、PPSU、Silicone等材質,挑選時重點在於耐熱溫度(PC<PP<PES、PPSU<Silicone<不銹鋼),耐熱溫度越高,化學物質溶解的機率也越低,理論上也是比較安全的。PC材質已經被證實會溶出較高的塑化劑,因此已經被淘汰,至於PP雖然便宜又安全,但是比較容易變質。
奶瓶嘴的形狀並不是很重要,但是孔洞最好先選小圓洞式,太大的孔洞容易讓寶寶嗆到。理論上小圓洞的奶瓶嘴可以一路用到一歲,中途不需要再更換,但要記得時常清洗奶瓶嘴底部的「通氣孔」,以免堵塞導致寶寶吸不到奶。奶瓶口徑有寬有窄,寬口徑的奶瓶比較方便。至於防脹氣、母乳實感、去舌苔等附加功能就不是很重要了。寶寶脹氣與奶瓶並無直接關係,而再怎麼標榜母乳實感也與真正的乳房不一樣(事實上,每個媽媽的乳房也不盡相同,你的寶寶絕不會那麼傻)。
總而言之,我給新手爸媽的建議是:在家選擇玻璃或不銹鋼的材質(健康安全無慮),出門才使用耐熱度較高的塑膠奶瓶、挑寬口徑、小圓孔,一開始先買兩個備用即可,但純配方奶的家庭大約需要六個奶瓶輪替。當然,希望大家的母乳都源源不絕,奶瓶都用不到。
第三章、寶寶怎麼吃才健康?
所謂「民以食為天」,不論是新生兒,或是學齡兒童,父母親最關心的事情,莫過於「孩子吃得好不好」了。在我的部落格,幾乎每個禮拜都有網友請教兒童餵食的問題。當然商人也絕對不會放過這門生意,營養品、補充品,各式各樣的花招百出,就是在利用家長對孩子「吃」的煩惱。孩子的飲食,有這麼困難嗎?究竟我們現在接受的飲食資訊,是來自廠商?還是真正的專家?我相信這也是每一位家長心中的疑惑。
接下來的章節,我將會針對不同時期的兒童可能遇到的飲食問題,做簡單的建議與整理。希望新手爸媽看完之後,能信心大增,也對您的孩子餵食問題更加得心應手!
1五大原則,分辨正確的飲食建議
在臺灣,如果家長不知道要給孩子吃什麼,除了家裡的長輩,常常第一個詢問的「專家」,竟然是母嬰用品店老闆。現在因為網路發達,狀況比較改善,很多媽媽寫信到我的部落格留言詢問,或者是參考兒科醫師、營養師所寫的書籍文章,都是正確的做法。
然而網路上的資訊,還是充斥著以訛傳訛的內容,商業廣告依然無所不在的滲透,有時候甚至連專家都被迷惑了。所謂的「專家」就是兒科醫師或營養師,如果我們不努力進修,跟上資訊的腳步,辨明哪些是真、哪些是偽,很容易就會提供給家長錯誤、落伍的飲食衛教觀念。其實只要掌握一些原則,就能讓爸媽懂得「辨明正確的飲食建議,減少聽信謠言」的機會。
原則一:親餵母乳媽媽的限制多?別再理會了!
親餵母乳的媽媽,常常會被要求「要擠出來餵,才知道寶寶喝了多少」、「每隔三到四小時再餵,免得寵壞了寶寶」、「學習用奶瓶,不然以後妳上班寶寶會無法適應」、「換成配方奶一陣子,不然寶寶黃疸不會退」、「媽媽正在吃感冒藥所以不能餵母奶」……莫名其妙的規矩不勝枚舉。
上面這些謠言,千萬不要理會,餵母乳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根本不需要有負擔。寶寶出生之後,好好享受與他肌膚相親的時間,餵母乳不用擠出來,不要規定時間,不用擔心黃疸,吃感冒藥或抗生素都不需停止哺乳。只要媽媽有脹奶的感覺,寶寶的尿布每天也都達到有重量的六包以上,就表示喝得很夠。很多寶寶會有大小餐的情形,這是正常的,每個寶寶的胃容量不同,也不可能一次喝太多。所以我的第一個飲食建議是:只要媽媽本身吃天然的飲食,所有限制「親餵」母乳的傳言,幾乎都是錯的。
其中最讓我受不了的錯誤觀念,也是幾乎所有媽媽都會犯的錯誤,就是「把母乳擠出來,看看寶寶吃了多少毫升」這個動作。母乳擠出來的毫升數,就像海綿吸飽了水,擰乾測量含水量,但是這並非寶寶真正喝到的奶量。親餵母乳的寶寶,就像海綿放在水龍頭下,水龍頭沒有關,讓海綿上游持續有涓涓細流的水,下游同時讓寶寶吸吮,也就是一邊製造、一邊供給奶水的概念!
所以「把母乳擠出來」所測量出的奶量,肯定是低估了寶寶真正喝到的奶量,只會讓媽媽更焦慮,焦慮反而奶更少!
原則二:四至六個月之後的寶寶,除了蜂蜜,不需限制任何天然食物!
別再聽信「奶、蛋、豆、魚要一歲之後才可以吃」這樣的說法,這是一項很落伍的建議,全世界已經沒有任何專家會這樣衛教了。
四個月之後,寶寶的消化酵素已經趨於成熟,尤其是喝母奶的寶寶更是如此,因為他們已經從喝母奶的過程中,學習消化多種不同的蛋白質。所以,如果寶寶開始對成人的食物有興趣,一歲以前,除了蜂蜜恐有感染之虞不要碰,其實什麼都可以試。很奇怪的是,臺灣的家長對於給寶寶吃天然的「雞蛋」這件事敬謝不敏,卻對含有食品添加物的人工製品如米精、牙餅、嬰兒罐頭等趨之若鶩。其實這些食品添加物才是引發過敏的元凶之一,雞蛋反而能讓嬰兒漸漸產生耐受而「去敏感化」。
還有一些家長不敢讓寶寶吃副食品,是因為寶寶牙還沒長齊。但其實寶寶的牙齦也是很強壯的,只要把食物剪碎、弄軟,他們都可以練習咀嚼,也能消化得很好。
原則三:小孩正在發展,千萬別吃得跟老人一樣!
很多媽媽問我:「小朋友可以一天吃兩顆蛋嗎?」當我說可以的時候,他們總是憂心忡忡的繼續問:「這樣膽固醇不會太高嗎?」也許是大人「三高」的問題太嚴重,讓全民對於鹽、膽固醇、碳水化合物和油脂這些詞產生莫名的害怕。其實這些東西都是我們身體必需的營養,缺一不可,只是年紀大了才不能過量。
至於小孩,他們正在發育,每天所需的熱量主要來自澱粉,攝取蛋白質的比例也應該比成人還要高。有些父母幫孩子準備各式各樣清蒸或水煮的食物,自己卻在吃油炒青菜,其實應該交換才對。一歲以下的小朋友,只要不是人工的反式脂肪,所攝取的油脂成分,來自動物性或植物性都可以。至於孩子愛吃多少雞蛋,或者加一點鹽巴調味,都不需要禁止或害怕。
原則四:只要是裝在瓶罐裡的東西,都不是長期且必需的!
臺灣人喜歡吃保健食品,一年的消費額可蓋半棟一○一大樓。其中我看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求好心切的媽媽替孩子補充的。這真是另類的臺灣奇蹟!
我的看法很簡單:除了正常飲食,不必補充 營養食品—上述的空格,可以填入任何你聽過的產品,舉凡鈣片、酵素、益生菌,族繁不及備載的膠囊、粉末、飲品。
很多媽媽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就是孩子不吃飯,只喝奶或只吃零食,擔心他營養不良之下,看到保健食品的廣告,決定給他補充這些東西。給了這些東西之後,家長自我安慰的以為情況得到了緩解,就更不積極解決喝奶、零食的問題,於是孩子就更放縱的吃營養不均衡的食物,直到健康出了問題。另一種心態則是「輸人不輸陣」。雖然孩子已經吃得很均衡了,總覺得別人在吃,我們家小孩不吃,是不是就會矮人一截,所以各種保健食品都要來一點,以滿足自我的危機感。
不瞞各位說,不只是家長被廣告洗了腦,連專家們如我也都會受影響,懷疑自己的信念,開始做一些模稜兩可的建議。這就是為什麼當您拿著保健食品去找醫師,想問他:「這可以吃嗎?對孩子有沒有幫助?」得到的答案往往非常模糊。
就讓我提供最簡單的飲食技巧:只要是裝在瓶罐裡的東西,都不是孩子長期必需的。就像醫師開藥一樣,吃藥總有期限,營養食品也是。就算只是吃益生菌,醫師也應該告訴家長要吃多久才是。
原則五:煮熟的食物,絕對比生食安全!
您一定聽過有人說「青菜煮熟之後就沒營養了」。不過如果您偶爾看到新聞報導,有關歐美國家發生因生食而導致的「出血大腸桿菌汙染事件」,應該會讓家長對這個觀念有新的看法。
全世界大部分的文化都還是以熟食為主,這樣的飲食習慣演進絕非偶然。在過去公共衛生還不發達時,吃生青菜或其他生食,不僅不安全,甚至可能致命!即使是現代的先進國家,每年仍會有一、兩起重大的食物汙染事件,除了前述所說的出血大腸桿菌,還包括對兒童致病力很強的沙門氏桿菌。
但是,食物只要煮熟,這些細菌就很難存活了。這也是為什麼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奶粉要用七○度以上的水沖泡」,因為只要溫度不夠高,寶寶就可能有感染的危險。簡單的說:家裡食物最好的消毒法,就是把它煮熟。
那麼,營養怎麼辦?不會流失嗎?基本上,我們從食物中得到的營養成分,主要是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幫助腸胃蠕動的纖維。這六種成分,只有維生素有被煮熟流失的可能,其他在非油炸的一百度高溫下,幾乎不會有什麼改變。藉由熟食,不僅可免去感染問題,也保存大部分的營養。至於會因煮熟而流失的維生素,只要吃點水果就解決了。
以上五大原則,提供爸爸媽媽對抗排山倒海的兒童飲食建議或廣告。掌握這些技巧,以後幫孩子準備食物的時候,再也不用提心吊膽。讓孩子不必緊張兮兮的好好享受「吃」,就是爸爸媽媽提供給孩子最棒的禮物之一!
暢銷增訂版 作者序
讓我們一同成長
陪伴臺灣與華語父母一起育兒的《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二○一九年又要出新版了!這本《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與同樣今年出版的《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以及《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這三本書,將是我強力推薦給準備懷孕以及所有新手父母最重要的三本工具書,分別照顧孩子的「身、心、以及過敏症」。如果你想要對育兒有入門的基本常識,把這三本書放在床頭櫃,有疑問就拿下來翻閱,絕對會比在網路上盲目搜尋來得正確。
二○一○年底,首版《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付梓的時...
推薦序
▌新手父母必備的育兒寶典
黃富源
在我讀醫學院的年代,學校並沒有教我們如何育兒。四十多年前,當我開始從事小兒科醫師工作時,發現腦海裡盡是與疾病有關的學問,然而與家長每日息息相關的育兒知識,卻付之闕如。
為了彌補這方面學問的缺乏,我在圖書館找到一本美國小兒科醫師史波克(Dr.
Benjamin M. Spock)的《嬰幼兒保健常識》,從此開啟了育兒的眼界。這本書日後被美國作家帕里尼(Jay Parini)選為「改變美國的十三本書」之一,也幫助我對家長衛教的內容更為完備。
隨著醫學日新月異,史波克醫師的寶典在許多觀念上也已經過時了。近年來,臺灣雖然也有很多育兒叢書與小兒衛教手冊,但大多翻譯自國外的著作,或者由非醫學背景的人士所撰寫。而這本《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正好融合了為人父母最需要學習的兩個主題—養育兒童與疾病衛教。
在第一章〈迎接寶寶的誕生〉當中,黃瑽寧醫師針對臺灣的家長,整理出迎接小生命
之前與之後所需要注意的事項。另外,作者也將臺灣最新的疫苗政策,以及目前流行的新生兒自費超音波檢查,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家長了解其來龍去脈,這點是我在其他育兒書本中看不到的。
第三章〈寶寶怎麼吃才健康?〉是目前嬰幼兒照護上非常新、也相當重要的議題。
三十年前,嬰兒的餵食是以配方奶為主。時代改變,醫學也進步了,現在大家都知道嬰兒最好的營養品就是母乳;而較大兒童則有挑食、拒食等心理問題。黃醫師以其臨床知識,配合自己育兒的經驗,寫成這一章輕鬆實用的飲食指引,相信家長看了必然獲益良多。
我在門診看診時發現,現在因為過敏疾患求醫的小孩越來越多,這當中包括了氣喘病、過敏性鼻炎以及異位性皮膚炎,這三者加起來,幾乎已經成為小兒病人中最大宗的族群。作者本身就有過敏體質,以他專業的知識,加上親身的經歷,在〈三大過敏症〉這一章,將如何預防、治療以及保養過敏病症,做了完整的介紹。
在其他章節中,黃醫師也對常見的兒科疾病、事故傷害的防護、兒童睡眠問題,看電視、尿床、洗手等議題,都有所著墨,而且筆觸輕鬆易懂,讀起來沒有什麼負擔。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內容豐富、深入淺出的育兒寶典,我強力推薦每位新手父母都應該擁有一本這樣的好書。
黃富源醫師
馬偕醫院資深兒科醫師、臺大暨北醫兒科教授、馬偕醫院前醫務副院長、前衛生署副署長。二○○九年獲頒「第二屆亞洲傑出兒科醫師獎」,同年並被《商業周刊》評選為百大良醫之一,同時也是影響黃瑽寧醫師最深的人—身兼嚴師與慈父的雙重身分。
▌孩子是寶
陳銘仁
半世紀以來,各國的生育率節節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臺灣的情形尤其嚴重。據內政部統計,二○○七年,臺灣的總生育率為一.一人,是全世界最低的國家。到了二○一○年,國人忌諱的虎年,生育率再創新低,每名育齡婦女平均可能生不到一個孩子。在這種趨勢下,若非有效的政策推動,實在無力提高總體生育率,除非各自努力,不過恐怕也只是杯水車薪吧!
不只數目下降,由於晚婚,許多新手父母對於初來乍到的小生命往往手忙腳亂,不知所措,恐怕也會影響照顧的素質。我手邊沒有臺灣的資料,但依據二○○三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報告,一歲幼兒的母親「沒有照顧嬰幼兒經驗」者,一九八一年為三九.三%,二○○○年升高至六四.四%,想必臺灣也差不多。做為一個小兒科醫師,如何幫助父母親照顧這些越來越少的寶貝,打造優良的下一代成為精兵良民,是責無旁貸的事。
我想每一個初為人父母者都曾經聽過:「第一個照書養,第二個照豬養」的戲言。事實上,照書或照豬,見仁見智。照豬養的人,可能是有了前一、兩胎的經驗,當然不會養成豬。相反的,新手爸媽如果拘泥於所謂的育兒寶典等教條式的內容(例如幾個月大應該要喝多少奶、睡幾小時等),反倒會杞人憂天,徒增困擾。現代年輕的父母大多受過良好的教育,在育兒的知識和態度方面也深知前人的經驗未必都正確,因此,選擇適當的育兒書籍,配合健康積極的心態,更顯重要。
本書作者黃瑽寧醫師是臺灣小兒科學界前輩、前衛生署長黃富源教授之子。自幼受家學薰陶,耳濡目染,立志追隨父親的志業。一路走來,始終抱持著為兒童健康努力的信念,在臨床兒科繁重的工作和臺大臨床醫學研究所深奧的研究之餘,更積極投注在嬰幼兒衛教的工作。這一、兩年來,他除了擁有許多新手爸媽熱烈點閱的人氣王部落格,更集中心力寫出了這本《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書中內容推翻一些似是而非、以訛傳訛的錯誤觀念,代之以現代醫理,這些錯誤觀念包括:「沒有剪舌繫帶將來會『臭乳呆』(臺語,指大舌頭)」、「牙齒長得慢要吃鈣片」、「嬰兒長牙會發燒」……
黃醫師也是一個爸爸,他從一個為人父母的觀點,娓娓道出照顧嬰幼兒的心路歷程,相信書中的描述更能貼近年輕父母的心聲。此外,由於黃醫師自幼患有氣喘,在父母親悉心的照料下成長,更能體會「養兒方知父母恩」的真諦。由此之故,書中也不乏照顧過敏兒的心得和提示。相信本書的出版,除了可以推廣正確的育兒知識,還能使新手爸媽們欣喜迎接新生命的育兒之路更得心應手。
陳銘仁醫師
中華民國兒童保健協會理事、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前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部主任。
▌新手父母必備的育兒寶典
黃富源
在我讀醫學院的年代,學校並沒有教我們如何育兒。四十多年前,當我開始從事小兒科醫師工作時,發現腦海裡盡是與疾病有關的學問,然而與家長每日息息相關的育兒知識,卻付之闕如。
為了彌補這方面學問的缺乏,我在圖書館找到一本美國小兒科醫師史波克(Dr.
Benjamin M. Spock)的《嬰幼兒保健常識》,從此開啟了育兒的眼界。這本書日後被美國作家帕里尼(Jay Parini)選為「改變美國的十三本書」之一,也幫助我對家長衛教的內容更為完備。
隨著醫學日新月異,史波克醫師的寶典在許多觀念上也已經過...
目錄
推薦序
新手父母必備的育兒寶典/黃富源
孩子是寶/陳銘仁
暢銷增訂版 各方推薦
讓我們一同成長(暢銷增訂版 作者序)
當小兒科醫師成為新手爸爸(原版 作者序)
第一章 迎接寶寶的誕生
1 產前準備
2 寶寶出生後
3 疫苗Q & A
第二章 寶寶常見的 各項表徵
1 頭髮、頭皮、頭骨
2 眼睛
3 耳朵
4 鼻子與呼吸
5 嘴唇與口腔
6 胸廓與乳頭
7 臍帶與肚臍
8 生殖器(男寶寶)
9 生殖器(女寶寶)
10 手和腳
11 排便
12 尿液
13 脹氣
14 腸絞痛
15 各種皮膚表徵
第三章 寶寶怎麼吃才健康?
1 五大原則,分辨正確的飲食建議
2 第一時期(零至六個月):母乳/配方奶
3 第二時期(四至十二個月):添加副食品
4 第三時期(一歲之後):餵食困難
第四章 孩子生病了!
1 發燒
2 熱痙攣
3 撞到頭
4 結膜炎(紅眼症)
5 腸病毒
6 感冒與流感
7 鼻竇炎
8 扁桃腺化膿
9 中耳炎
10 流鼻血
11 哮吼
12 細支氣管炎
13 肺炎
14 嘔吐
15 腹瀉
16 便祕
17 兒童腸套疊
18 泌尿道感染
19 玫瑰疹
20 川崎症
21 需注意的皮膚病徵
22 何時掛急診
23 小兒用藥安全
第五章 三大過敏症
1 氣喘
2 過敏性鼻炎
3 異位性皮膚炎
4 預防過敏性疾病
第六章 黃醫師的貼心叮嚀
1 預防嬰幼兒事故傷害
2 小兒汽車安全座椅
3 小小孩看電視,害處多?
4 尿床
5 睡覺時間到!
6. 羞羞臉,你在幹什麼?──談嬰幼兒自慰動作
7 正確的洗手方法
8 增強兒童免疫力的省錢妙招
9餵母奶中的困擾──乳腺炎與乳腺膿瘍
10 零食文化
11 塗氟,吃氟錠,安全嗎?
12 長高的祕訣
13 生長痛和長高無關
14 有關性早熟──家長別畫錯重點
15 我們居住在近視之城
附錄 我國現行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
推薦序
新手父母必備的育兒寶典/黃富源
孩子是寶/陳銘仁
暢銷增訂版 各方推薦
讓我們一同成長(暢銷增訂版 作者序)
當小兒科醫師成為新手爸爸(原版 作者序)
第一章 迎接寶寶的誕生
1 產前準備
2 寶寶出生後
3 疫苗Q & A
第二章 寶寶常見的 各項表徵
1 頭髮、頭皮、頭骨
2 眼睛
3 耳朵
4 鼻子與呼吸
5 嘴唇與口腔
6 胸廓與乳頭
7 臍帶與肚臍
8 生殖器(男寶寶)
9 生殖器(女寶寶)
10 手和腳
11 排便
12 尿液
13 脹氣
14 腸絞痛
15 各種皮膚表徵
第三章 寶寶怎麼吃才健康?
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