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自我中心」一點有時不是壞事,反而是拯救自己的良方。
我們有多久沒有誠實地順著自己的心意去做事情了呢?
♥總是憂鬱自己的失敗,在他人眼中的價值變低,
但我們有沒有想過這正是以自我為中心,提升自己的良好時機呢?
只要再「自我中心」一點,就能過得更好!
沒注意到自己的感情。
這正是使你走不出煩惱死循環的元兇之一。
真正的我到底想要什麼?
我喜歡這個!
我想做這件事!
我不擅長這個!
我不想做這種事!
→再更優先考慮「自己的心情」也沒關係。
你最近是否為這些煩心事而鬱鬱寡歡呢?
★無論過幾天,都忘不了那些讓自己火大的話語
★老是回想自己的失敗
★「這樣就好了嗎?」的困惑總是縈繞於心
★煩惱不斷增加、壯大、堆積成山
因此,才會盡是想東想西,滿腦子想著「是否毫無解決辦法」,苦惱著「搞不好沒辦法從現在的痛苦中脫身了」,而不是實際去行動。
這正是一種思考被桎梏的狀態。
一旦深陷這種思維之中,你就會在「介意其他人」的狀態下慢慢陷入苦戰,煩惱也會愈來愈多。
這時候,反倒是以自己為中心,選擇能滿足自己的感受或情感的選項來行動,才能讓事情更順利。比起去擔心對方怎麼想,以自己的感受或情感為優先,反而可以促進雙方關係的發展。
這種做法,絕對和「唯我獨尊」不一樣。
有效化解這些勾勾纏的「操煩陋習」!
以自己為中心的心理學──
→僅僅如此,就能讓「心中的烏雲」一掃而空!
作者簡介:
石原加受子
(Ishihara Kazuko)
●心理諮商師。提倡「自我中心心理學」的「All is One」心理諮商研究所負責人。日本心理諮商學會會員、日本心理衛生學會會員、日本療癒紓壓協會前任理事、日本厚生勞動省所認證之「創造健康與生存價值」顧問。
●連續二十年以上,運用整合「思考、情緒、五感、想像、呼吸、聲音」的獨創心理學,針對改善個性、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等問題舉辦講座、團體工作坊、諮商活動,為許多因煩惱所苦的男女老少提供建議。目前其發行的免費電子報《樂活!石原加受子的「自我中心」心理學》(暫譯)也廣受好評。
●著有《嘴巴是別人的,人生才是自己的》、《面對婚姻,女人要勇敢做自己!》(以上台灣東販)、《人生很長,最重要的是自己》、《人生很長,想要好好在一起》(皆為八方出版)、《擁抱脆弱,你會更堅強》(時報出版)等,著作甚豐。
【All is One】
〒167-0032 東京都杉並區天沼3-1-11 Highcity荻窪大樓1樓
TEL 03-3393-4193
【作者網站】
http://www.allisone-jp.com/
章節試閱
為自己打造一個
不會再為「煩惱」而苦的心吧
只要愛「我自己」就行了
想為內心的悶悶不樂做點什麼!
痛苦的記憶全都源源不絕地冒出來
「你目前有什麼樣的煩惱呢?」
當我對初次來到我的講座的人提出這個問題時,有不少人會回答:
「唔……我的煩惱實在太多了,不知該從何說起。」
那些傷害自己的人、在職場中遇到的那個人、或是自己的親人、戀人……腦海裡浮現出這些人的面孔。
「這時候也是、那時候也是。對了,說起來,還曾經有過那樣的事。還有這種事也發生過……」
愈是深陷煩惱之中的人、愈是忍耐壓抑的人,就愈會不斷接連想起至今為止的種種辛酸痛苦而不可自拔。
因為實在太多煩憂了,完全不曉得該從哪裡下手,所以也有人會變得絕望,並告訴我:「我的煩惱終究不可能被解決。」
為什麼一顆心總是懸在「對方」身上!?
如前所述,在回憶你的煩惱或其原因時,你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回想呢?
舉例來說,這裡有一個珠寶盒。
裡頭裝著的許多項鍊、手環和戒指,它們分別是成為你煩惱源頭的各種經驗。
假如將這些東西隨便丟進珠寶盒內,鏈子和金屬零件就會纏在一起,對吧?這些糾纏不清的東西,便是你的情感或感受。
當人們完全不願去接觸那些已經結束的事情時,也就會有不少人被自己的情緒塞得滿滿的了。
但如此一來,好幾件事全都混在一起,就算想要解開這些纏繞成團的情感或感受,也沒辦法順利進行。
特別是那些盡是注意他人言行舉止的人更要注意。
「那個人到底是在想什麼,才會說出那種話呢?」
「每次都這樣,所以為什麼這些人老是在抱怨啊?」
「明明我都這麼努力了……究竟要怎麼做,她才會滿意呢?」
「又吵架了。是不是因為他故意要跟我唱反調?」
像這樣,一旦被對方困住,就絕對無法解決煩憂。
這種「內心傾向」是煩惱的源頭
假如將想到的事情寫下來……
那麼,我們現在稍微重新回顧一下過去看看。
至今為止,你都在為怎樣的問題而煩心?又或是,你現在正在煩惱著什麼?
「那時候的事實在是太令我痛苦了,我不想再回想起來」,像這樣嚴重的事,我並不打算勉強你去觸碰。
只要是日常生活中那種真的很輕微的煩惱就夠了。
比如說,假設你現在正因與工作上的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而煩憂。該名同事告訴你「這工作可以不用現在做吧」,讓你感覺有點不爽。
但即使如此,你也是一臉什麼事都沒發生的表情回答:
「喔喔,這樣啊,我知道了,那我晚點再做。」
與此同時你卻是一肚子火,心裡罵那位同事,說「每次都對我的工作指指點點,你是想否定我本身吧」。
怎麼樣,這個畫面相當具體吧。
可以的話,就像這樣試著具體回憶起一個場景。同時也希望你針對這些具體場面,盡可能用條列的方式寫下它的細節。
關鍵是,去「具體寫下」一個畫面。
眾多煩憂的原因只有一個!
譬如先前我們所提到的女性,她:
• 休假時被父親唸「你房間這麼亂,趕快整理整理」,雖然不高興,卻還是默默收拾乾淨
• 男朋友打電話來說「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們不能碰面了」。儘管心裡很氣,覺得「他又放我鴿子」,但卻只回他說「好吧,我知道了」
• 朋友約自己去看電影,即使對那部電影不感興趣,但還是答應對方的邀約
上述所有問題,不是都有著類似的模式嗎?
沒錯,看起來相似也很正常。
在內心懷抱著不滿的同時,也依然沉默地遷就對方——因為這就是她的「行為模式」。
你一直深信自己擁有許多難以解決的煩惱,不過如果像這個例子一樣,重新確認那些你寫下的眾多煩心事的話——如何?
其實,你一定會注意到,煩惱是由自己所具備的某種行為模式而生。
用更「自我中心」的方式去想想看
會這樣全部都是「那個人的錯」?
「咦?你是說,煩惱是自己造成的嗎?」
沒錯,就是這樣。
我們用前面的例子來考慮看看。
哪種言行模式可以被推測出來呢?
這時希望你去著重的,絕對不是對方的言行舉止,而是「你自己的行為模式」。
「啊?但是將意見強加於人的是那位同事吧,所以難道不是他的錯嗎?」
你或許會這麼想吧。
像這樣把目光放在「對方的言行」上的做法,在「自我中心心理學」上稱為「以他人為中心」。
「改變自己」是最快的捷徑
一旦將著眼點放在同事身上,的確,這種問題可說是因為同事沒有同理心所引起的。
只不過,在你們之間塑造出這種關係的人,難道只有這名同事而已嗎?
不是這樣的。
以這件案例來說,與貌似強硬的同事相對的,還有一名「內心不滿,卻仍沉默順從的自己」。
而且那個自己,還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似的一臉不介意。
也就是說,這裡有一個明明受了傷,但卻「假裝沒受傷的自己」。
對你來說,這件事難道不是比去在意別人的事還更重要嗎?
還有,如果說是因你的行為模式而使問題發生的話,又該怎麼辦?不管對象是誰、不管你在哪裡,諸如此類的事都有可能再度發生。
「就算換了工作環境,也一樣會發生相同的事。我運氣可真差啊。」
「我以前也曾因人際關係而發生爭執……現在又遇到同類型的人了,好困擾。」
你有沒有聽過類似這樣的言論呢?就是這麼回事。
這樣的話,你不覺得解決煩惱的捷徑,是為了自己努力成長,而非尋求他人的改變嗎?
這就是「自我中心」的思想。
而且,正因為是培養自己本身,所以才有培養的價值啊。
「感覺」比「思考」更能讓事情順利發展
「應該這樣就好了吧?」的迷茫
如上所述,具體且細緻地觀察某個場景,就能對自己的行為模式初見端倪。解決煩惱的突破點就在這裡。
「不過,雖然我也有人際關係方面的困擾,但就像決定未來發展或職業的時候一樣,有時候也有因個人問題而產生的煩惱吧?」
那是什麼樣的煩惱呢?
「比如說啊,我不知道自己未來到底想做什麼。以前讀書升學時同樣如此。找到工作的時候,也是在想『應該這樣就好了吧』、『應該不會有更適合自己的工作了』之類的,煩惱得要命。
再往小一點來說,像是『今天中午要吃什麼』,這種小事也會讓我想個老半天,遲遲無法下決定。我就算聽到『想吃什麼』,腦海裡也不會浮現任何想吃的東西。」
常常有人這麼向我諮詢。
假如你現在正像這樣煩惱著,那麼無論你多想知道自己的心裡在想什麼,也不會兩眼炯炯有神地做抉擇,說出「啊!我就是想做這種工作!」吧。
亦或是,你應該也不會打從心底湧現這種「哇,我現在超餓的。這個這個,我想吃這個!」的進食欲望吧。
這正是因為,「應該這樣就好了吧」這句由你自己說出口的迷茫話語,讓你迷失了自己。
人際關係以外的煩惱,其根本都如出一轍
「這樣決定就可以了嗎?」
「難道沒有其他更多選項了嗎?」
「對我來說,哪一個比較好呢?」
「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嗎?」
目前,在將這類言論訴諸於口時,你有什麼感覺?
想必內心早就塞滿了「迷茫」的情緒吧。
這也是迷失自己的人獨特的「思考模式」。
「老是在相同問題打轉」的人,總是會這麼想。
只不過,當你像這樣在腦中喃喃抱怨時,有注意到「自己的感受或情感」嗎?
「哈?情感?」現在是不是有人心裡冒出了各式各樣的問號呢?
如果是這樣的話,恐怕你並未留意自己的感受或情感喔。
你是否真的被「情感準則」所承認?
比如說,「對我而言,哪個選項比較好?」這類內心的喃喃自語是一種「思考」,對吧。
而「我想做這件事!(或:不想做!)」則是「情感」。
若把這兩句話大聲唸出來,應該就能直接感受到它們的差異。
你正「打算」讓自己做出適當的判斷。
但是,就這樣讓自己的心情或感情逼得走投無路的話,便無法做出適切的判斷。這是因為,你的「情感」在抗拒它。
即使想靠理性思考來決定,在情感上也無法接受。無論再怎麼想做出正確的判斷,我們所有人都必須讓自己的感情接受我們的決定,否則就動彈不得。
沒注意到自己的感情。這正是使你走不出死循環的元兇之一。
為自己打造一個
不會再為「煩惱」而苦的心吧
只要愛「我自己」就行了
想為內心的悶悶不樂做點什麼!
痛苦的記憶全都源源不絕地冒出來
「你目前有什麼樣的煩惱呢?」
當我對初次來到我的講座的人提出這個問題時,有不少人會回答:
「唔……我的煩惱實在太多了,不知該從何說起。」
那些傷害自己的人、在職場中遇到的那個人、或是自己的親人、戀人……腦海裡浮現出這些人的面孔。
「這時候也是、那時候也是。對了,說起來,還曾經有過那樣的事。還有這種事也發生過……」
愈是深陷煩惱之中的人、愈是忍耐壓抑的人,就愈會...
作者序
只要再「自我中心」一點,就能過得更好!
總覺得,周遭圍繞著我們的環境變得愈發難以生存,那些五花八門的煩惱也變得深刻且沉重,感覺似乎愈來愈嚴重了。
從「難以抗拒的煩惱」,到那些令人困在死循環中進退不得的煩惱、看似完全解決不了的煩惱,以及複雜交錯、混亂得令人全然不知從何下手解決的煩惱等等。
只不過,這些煩惱中的大部分,其實都是相當單純、無足輕重、或是可以輕易解開的問題。
要解決這些煩惱,乍看之下十分困難。可以說,源頭在於人們產生了一種「難以抗拒煩惱的癮頭」。
這種「煩惱成癮」,其實是一種「思考成癮」。
• 太在意周遭
• 無意間壓抑了自己的情緒
• 以對方為優先,對自己的心情視若無睹
• 不知不覺被「不得不這麼做」給綁得死死的
因此,才會盡是想東想西,滿腦子想著「是否毫無解決辦法」,苦惱著「搞不好沒辦法從現在的痛苦中脫身了」,而不是實際去行動。
這正是一種思考被桎梏的狀態。
一旦深陷這種思維之中,你就會在「介意其他人」的狀態下慢慢陷入苦戰,煩惱也會愈來愈多。
這時候,反倒是以自己為中心,選擇能滿足自己的感受或情感的選項來行動,才能讓事情更順利。比起去擔心對方怎麼想,以自己的感受或情感為優先,反而可以促進雙方關係的發展。
這種做法,絕對和「唯我獨尊」不一樣。
如同我將於本書正文中提到的詳細內容所言,「自我中心」也能更早發現並處理煩惱本身,因此或許可以在煩惱愈滾愈大前便予以解決。另外,從結果上來說,還能夠教育那些跟自己相處的人。
綜上所述,採取「自我中心心理學」的解決方案,會帶來一石二鳥、三鳥的好結果,走向「甘盡甘來」的人生。
即使一點點也好,我由衷希望本書可以對諸位為「煩惱」所困的讀者有所助益。
石原加受子
只要再「自我中心」一點,就能過得更好!
總覺得,周遭圍繞著我們的環境變得愈發難以生存,那些五花八門的煩惱也變得深刻且沉重,感覺似乎愈來愈嚴重了。
從「難以抗拒的煩惱」,到那些令人困在死循環中進退不得的煩惱、看似完全解決不了的煩惱,以及複雜交錯、混亂得令人全然不知從何下手解決的煩惱等等。
只不過,這些煩惱中的大部分,其實都是相當單純、無足輕重、或是可以輕易解開的問題。
要解決這些煩惱,乍看之下十分困難。可以說,源頭在於人們產生了一種「難以抗拒煩惱的癮頭」。
這種「煩惱成癮」,其實是一種「思考成...
目錄
序——只要再「自我中心」一點,就能過得更好!
第1章 為自己打造一個不會再為「煩惱」而苦的心吧
……只要愛「我自己」就行了
1 想為內心的悶悶不樂做點什麼!
痛苦的記憶全都源源不絕地冒出來
為什麼一顆心總是懸在「對方」身上!?
2 這種「內心傾向」是煩惱的源頭
假如將想到的事情寫下來……
眾多煩憂的原因只有一個!
3 用更「自我中心」的方式去想想看
會這樣全部都是「那個人的錯」?
「改變自己」是最快的捷徑
4 「感覺」比「思考」更能讓事情順利發展
「應該這樣就好了吧?」的迷茫
人際關係以外的煩惱,其根本都如出一轍
你是否真的被「情感準則」所承認?
5 「可以讓『我』滿足!」最簡單的訣竅
不想再繼續產生這些「沒意義的煩惱」了!
用「想做」、「想要」、「喜歡」充實每一天
6 你「喜歡」還是「討厭」煩惱?
明明是想變得「更快樂」、「更幸福」的啊……
總覺得煩惱沒了會很「可怕」!?
7 真正的我,到底想做什麼?
無論何時「潛意識」都是你的良伴
只要這麼做,就能看到解決問題的關鍵
8 今後「我的心」就由「我自己」守護!
煩惱是「請更珍惜自己」的訊號
只要「愈來愈愛自己」,煩惱就會煙消雲散!?
第2章 透過「自我中心」,逐一消滅惱人煩憂
……只要讓「我自己」開心就行了
1 「自我中心」與「唯我獨尊」哪裡不同?
雖然「愛自己」這一點是很相似……
其他人絕對不是「敵人」
2 現在「我」要選擇讓自己開心的生存方式!
總歸來說「自我中心」指的是什麼?
如果在意的話,最好「當下就說」
只要能決定「下次這麼做」就夠了
3 「以他人為中心」將身心俱疲……
是不是開始用「斥責對方的語氣」說話了呢?
不知不覺讓自己的身心傷痕累累
4 不安、焦慮、恐懼,不要去否定任何一種感情
「這麼痛苦的話,我就什麼都不想去感受了」!?
心上的疼痛是「因需要而生」
5 「負面情緒」逢逃必追
從「負面循環」中脫身,需要什麼?
再更憐惜你自己一點吧
6 我「真正的心情」是這樣的
煩惱自己與母親之間關係的A子
跟「對方是否正確」無關
「我生氣了,然後……」
7 迷茫之時,才要以「自己」為優先!
對方與自己,你選哪一邊?
即使勉強自己也會出現不好的影響
如果「今天不想上班」……
我煩惱的竟是這種「小事」嗎!?
第3章 解決之道,就沉睡在你的不安與恐懼裡
……只要認同「我自己」就行了
1 「明明想做,卻做不到」的死循環
不管怎麼想都得不到答案!?
常見的「微小差異導致的分歧」
真正的心聲是「這樣做很恐怖」
2 你是否為「虛幻的煩惱」所苦?
讓你迷失的是「思考成癮」
藉由這種方式讓心重新出發
3 試著少用「但是」這個口頭禪……
這句話將揭開惡性循環的序幕!
在說「為什麼都是我」之前
回應時用「那麼,先……」展開話題
4 帥哥美女也有煩惱!
為什麼?明明應是「得天獨厚」的啊
不曾「用自己的力量獲得事物」的人
5 「反正我這種人」是愁眉不展的開端
「如果失去這個怎麼辦」的不安
承認吧!「真正的我很厲害」
回以微笑,並問「嘿,你怎麼了?」
6 僅僅如此就能成為「堅強的自己」
逐漸琢磨出一種「活在現在的感觸」
將視線從對方移回到自己身上
只要六十秒,馬上變身!
7 盡早實現「自己的願望」
無論何時都以「自己」為基準
問題的拖延是麻煩的開端
第4章 不要太努力,人際關係反而漸入佳境
……只要原諒「我自己」就行了
1 這種「罪惡感」是不幸的訊號
真的只要「自我中心」就好了嗎?
「應該論」會讓自己與周遭的人痛苦
只要負起責任,就是「那個人的自由」
嚴苛的「束縛」將衍生反彈的情緒
2 「負疚感」會引發戰鬥姿態
違反規則的人心裡在想什麼?
被「必須做」的思考逼得走投無路
「我」若放鬆一點會更順利
3 稍微減輕「過重的負擔」
就算不背負一切也不要緊
只要在「我決定的範圍」內負責就好
4 從自己開始,拒絕「扭曲的人際關係」
想透過「負面行為」來建立聯繫的人們
對方並不希望解決問題!?
只要說不,就能互相成長
5 不吵架也能解決問題
所以「忍耐還比較好」!?
「辯贏對方」並非目的
重點:「我」是更舒服的說法
6 不要再自尋煩惱,而是去找對方聊聊
你對我怎麼想?
不要拖,直接「問」對方
稍微有些忐忑不安的時候……
以「現在有空嗎?」當簡單開場白
7 消除芥蒂的微小「勇氣」
不要帶走已經萌芽的負面情緒
為了「自己對自己說OK」
最好快點斬斷「不愉快的根源」
第5章 七堂課,充實我的「此時此刻」
……只要讓「我自己」幸福就行了
1 終止鬱鬱寡歡的想法!「喃喃自語」課
案例1 工作上的同事說了過分的話
「為什麼」和「怎麼做」是後悔的來源
高唱接受「自己」的話語
就算百分百都是我的錯也沒關係
2 自私的願望也會實現!「心靈」課
案例2 總覺得身體無法好轉的困擾
或許你「真的不想工作」
也稍微認同一下「貪心的自己」
3 克服薄弱的意志!「身體」課
案例3 不管過了多久都存不了錢
現在馬上開始「洗衣服」
透過微小的行動大幅轉變「內心惡習」
4 讓我的魅力全開!「形象」課
案例4 在工作場合被輕視的煩惱
最終的追求是滿足「我自己」
偶爾用女王大人的心情看待事物
5 立刻恢復信心!「許願」課
案例5 若永遠都以對方的要求為優先
你的自我評價很低嗎?
「從我開始」累積依賴對方的經驗
6 轉成正向人際關係!「搭訕」課
案例6 持續在工作上失敗而空轉
任誰都想感覺到人與人的「羈絆」
解決過程是建立良好關係的時機
「謝謝」與「抱歉」多多益善
7 無論何時我都會保護自己!「聊天」課
案例7 對高壓主管百依百順
並不是因為「我沒有能力」
為了改善不恰當的「關聯性」
現在就「說出口」,既能療癒過去,也能創造未來
序——只要再「自我中心」一點,就能過得更好!
第1章 為自己打造一個不會再為「煩惱」而苦的心吧
……只要愛「我自己」就行了
1 想為內心的悶悶不樂做點什麼!
痛苦的記憶全都源源不絕地冒出來
為什麼一顆心總是懸在「對方」身上!?
2 這種「內心傾向」是煩惱的源頭
假如將想到的事情寫下來……
眾多煩憂的原因只有一個!
3 用更「自我中心」的方式去想想看
會這樣全部都是「那個人的錯」?
「改變自己」是最快的捷徑
4 「感覺」比「思考」更能讓事情順利發展
「應該這樣就好了吧?」的迷茫
人際關係以外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