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 #疫情假消息 #事實查核 #洗腦 #網軍帶風向
人,其實沒有那麼好騙!
宗教神棍真的能讓廣大信眾甘願奉獻一切?
網路謠言真的能輕易操縱鄉民風向?
選擇相信的人不是因為愚昧,而是符合個人最佳利益!
一本破解人們分析與判斷訊息背後的心理機制!路邊想借錢搭車的可憐人,標題聳動的內容農場文章
宣稱誇大神效的商品廣告,政客畫出天花亂墜的大餅……
◆為什麼這麼荒謬還會有人信?
→不是好騙,是因為符合我們的基本直覺、呼應我們的根本焦慮!
1853年英國制定了強制接種疫苗法案,引發如火如荼的反疫苗運動;
疫情與危機期間謠言滿天飛,是因為危機使人對以前不感興趣的話題感到好奇,
而且這種恐懼非常符合人性直覺,相信它不會造成實質的嚴重後果!
◆為什麼共產主義這麼好洗腦?
→不是好騙,而是經過理性判斷後符合自身利益!
4400名美國戰俘中,只有23名在韓戰後叛國投向中國,
而且這些人還不是完全心悅誠服,只是因為害怕回國後面臨懲處,
與中國軍方合作反而能帶來某種程度的保障!
◆為什麼先知這麼容易煽動人心?
→不是好騙,而是基於更實際的考量!
1850年代,南非牧民科薩人中出現一位強大的占卜者,
宣稱只要農民殺死所有牛隻、燒毀所有作物,就可以獲得富足的生活。
很多人居然如此照做,但其實是因為當時牛隻的傳染病無法解決,
氣候異常也使得作物容易枯萎,照做反而最符合邏輯與理性!
◆為什麼奈及利亞騙局這麼容易令人上勾?
→不是好騙,越荒謬越顯示了上勾的人寥寥無幾!
「我手上有一大筆錢,只要匯點手續費就能分一杯羹,讓你獲得上百倍報酬」,
這種荒謬的奈及利亞詐騙雖然是低成本地濫發訊息,
但是回覆與溝通都需要耗費高度人力,
因此越誇張的布局,才能在一開始就剔除心懷警覺的非目標對象!
本書說明了我們如何決定自己可以信任的人與事物,並指出我們其實相當擅長做出這些決定。
在這本生動有趣的書中,認知心理學家雨果‧梅西耶(Hugo Mercier)指出,幾乎所有試圖進行大規模說服的嘗試,
無論是宗教領袖、政治家還是廣告商,幾乎都慘遭失敗!他借鑒了政治科學、歷史甚至人類學的最新發現,
指出人類容易輕信一切是種錯誤的陳述,大眾其實沒那麼容易被煽動者和騙子誤導。
為什麼說服這麼難?作者利用實驗心理學的最新發現,展示我們每個人如何被賦予「開放性警覺」(open vigilance)的複雜認知機制。
這些機制計算出各種線索,使我們能夠防範有害的信念,同時在有正確證據的情況下開放心胸,做好改變主意的準備。
甚至當我們接受了謠言或遭到庸醫蒙騙時,這也是在其他方面運轉良好的認知機制中的錯誤罷了。
透過本書,你將知道人們如何決定要相信什麼,
理解廣告、傳教、選舉宣傳甚至謠言和假新聞如何擴散與滲透,
以及──你會不會選擇相信這本書!
作者簡介:
雨果.梅西耶Hugo Mercier
巴黎吉恩‧尼科德研究所(Jean Nicod Institute)的認知科學家。研究專長在於人類推理的功能與運作方式,根據推理的論辯理論(argumentation theory),推理功能是為了去尋找與評估能說服他人的論點,而且只在有合適的論點時才能被人說服。
他的共同著作《理性之謎》(The Enigma of Reason)獲得《衛報》(The Guardian)年度書籍,即在探討人類推理的過程;本書亦是由此出發,探討人類判斷與評估資訊與信念的認知過程。
TED-Ed影片:〈如何讓某個人改變心意?〉
https://www.ted.com/talks/hugo_mercier_how_can_you_change_someone_s_mind?utm_campaign=tedspread&utm_medium=referral&utm_source=tedcomshare
譯者簡介:
鍾沛君
台大外文系、輔大翻譯研究所畢業,專職中英同∕逐步口譯、書籍文件筆譯,譯有《切開左右腦》、《魚翅與花椒》、《中國人與美國人》。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國際讚譽──
《失控的同理心》耶魯最受歡迎心理學家保羅‧布倫(Paul Bloom)
《語言本能》《再啟蒙的年代》作者、哈佛心理學教授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
國內好評──
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創辦人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名人推薦:國際讚譽──
《失控的同理心》耶魯最受歡迎心理學家保羅‧布倫(Paul Bloom)
《語言本能》《再啟蒙的年代》作者、哈佛心理學教授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
國內好評──
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創辦人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蔡宇哲│哇賽心理學創辦人兼總編輯
章節試閱
第六章 我們應該聽誰的?──用微表情、誘因與承諾訊號偵測欺騙
為了正確評估獲知的訊息,我們必須弄清楚誰知道得最多,但這還不夠。如果最有能力的專家決定說謊,一切都毫無用處;如果團體內的成員共謀欺騙我們,也一樣派不上用場。
大量研究專注於探討「偵測欺騙」這個問題,也就是我們有多能分辨誰是騙子,這是我們在行的嗎?我們憑藉著哪些線索?這些線索有多可靠?實際牽涉的風險似乎非常大。從人力資源部門到偵探,從伴侶外遇的人到電話詐騙的受害者,誰不想要有能百分之百辨識騙子的方法?
細微的非語言線索經常被認為是可靠的,如果一個人顯得坐立不安,或是不願意和你的眼神接觸,就不太容易讓人覺得有自信。對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來說,「沒有人能保守祕密。如果他的嘴唇緊閉,他的指尖就會說話;他的每個毛孔都會背叛他,洩漏祕密。」
確實有很多人對自己辨識騙子的能力深具信心,這就是在很多文化裡,法庭偏好口頭證詞勝過書面證詞的原因,因為法官認為自己能透過親眼看到一個人說話,判斷對方是否說謊。直到今天,很多警探都被教導要依靠「眼神游移、非正面的姿勢、閃避和修飾的動作」等視覺線索。
電視影集《謊言終結者》(Lie to Me)就是以此為前提,劇中的主角卡爾.萊特曼(Cal Lightman)是以研究情緒表情的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為靈感,他和艾克曼一樣會到遙遠的地方旅行,指出世界各地的人會因恐懼之類的情緒出現相同表情;也和艾克曼一樣利用對情緒表情的豐富知識抓出騙子,尤其依賴對微表情(Microexpression)的觀察。
微表情是指臉部轉瞬消失的表情,存在時間不超過五分之一秒,這些短暫的表情應該會讓那些想說謊或試圖隱藏感覺的人洩漏與表面矛盾的情緒。想要隱藏罪惡感、悲傷或快樂的人,可能會不小心因臉部肌肉的細微動作露餡,無法做出想要展現的表情。
沒有受過訓練的人基本上無法看出這些微表情,但受過適當指導的人,如上過艾克曼短期課程的各個執法單位就能察覺。看來我們終於有找到騙子的解決方法,而且只要訓練幾個小時就行了。
微表情真的能判斷謊言嗎?
不幸的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艾克曼的想法和結果產生了爭議。批評者指出,艾克曼對微表情可識別騙子的可靠度研究,並未在任何接受合宜同儕審查的期刊上發表,不曾和科學界分享自己的方法和數據,所以無法被獨立評估。此外,在他小組外的科學家進行實驗後,都得到頗為負面的結果。
心理學家史蒂芬.波特(Stephen Porter)與黎安.譚.布林克(Leanne ten Brinke)讓受試者觀看會引發從噁心到快樂等各種情緒的刺激物,並要求某些受試者不要表現出通常會被這種刺激引發的情緒,而是展現另一種情緒表情,接著要求編碼者針對每一影格,逐一觀看受試者的臉部表情(共有十萬零四千五百五十格!),偵測出一閃即逝的真實表情。在受試者必須偽裝情緒的實驗裡,將近三分之一都展現出某些不一致的感受:看到噁心畫面的人可能表現出恐懼或快樂,但可能非常短暫。
這似乎證明了艾克曼的理論,但其實有兩個理由能說明並非如此。首先,這些表情平均至少出現一秒,比微表情應該持續的時間長了好幾倍,因此沒有受過訓練的人也很容易察覺;其次,在十四個真正的微表情中,有六個是在受試者不打算隱藏任何情緒時出現的,所以微表情在辨識欺騙意圖方面根本毫無用處。布林克與同僚進行的另外一項研究,則要求受試者表現出真誠或假裝的悔恨情緒,結果也很類似,微表情非常罕見,而且真正感到悔恨的受試者出現微表情的可能性,和假裝悔恨的受試者不相上下。
問題還不只是微表情,在波特與布林克原本的研究中,被要求偽裝臉部表情的欺騙型受試者裡,有三分之一短暫地出現有別於應該表現的表情,但在不被要求偽裝的受試者中,也有二七%的人有這種狀況。畢竟我們經常會感覺到互相矛盾的情緒,因此這些表情完全不是偵測欺騙的可靠工具,不能抓出大多數的騙子,反而會抓到很多其實沒有要隱瞞的人。
波特和布林克的結果符合一項模式,有數十項研究都在仔細觀察說謊或說實話的人,掃描他們行為的所有細節,想找到欺騙的線索。然而針對這些實驗的後設分析卻得出頗為殘忍的結果:沒有任何線索強大到能可靠地看出誰在說謊或沒有說謊。例如,一個人是否說謊和他與他人眼神接觸多寡的相關性是零,和逃避眼神接觸的相關性也只有很小,是基本上無用的○.○五%。一份針對這項文獻的近期回顧中指出:「傑出的行為科學家向來強烈懷疑一個人的信譽,可以根據舉止(肢體語言)線索做出可靠判斷。」因為沒有任何可靠線索存在,即使應該是專家的那些人,也就是靠著找出騙子拿薪水的人,也不可能光從行為線索比一般人更能判斷誰在說謊。
要怎麼找到騙子?
為什麼說謊與欺騙沒有可靠的行為線索呢?如前所述,最接近的原因(依賴我們心理機制運作的原因)是,無論說謊或講真話,人們都會感覺到矛盾的情緒,因此很難辨別騙子和說真話的人。最終的原因(出於演化的原因)是,這樣的線索對演化而言並不穩定。就像撲克牌玩家在唬人時不該洩露一樣,至少如果他們希望繼續玩下去,而且不要破產的話。會讓人識破欺騙的有效線索,對適應性來說是有害的,而且確實似乎並不存在。
你可能會懷疑,這對我一貫的主張──我們天生對溝通的資訊有警覺性,難道沒有衝突嗎?如果我們無法分辨謊言與真相,怎麼能保持警覺性?雪上加霜的是,在偵測謊言的實驗中,多數受試者都傾向做出錯誤判斷,認為說真話的人在說謊。
以心理學家提姆.萊文(Tim Levine)為首的一些研究人員主張判斷錯誤是合理的,因為人們其實很少說謊。針對日常生活的謊言研究顯示,謊言是很少見的,平均一天少於兩個,大多數都是無害的,像是假裝自己比實際上更開心(至少對某些採樣的美國人來說這是真的)。與其耗費大量力氣抓出這些小謊言,不如假設大家都會說實話。這呼應哲學家湯瑪斯.里德(Thomas Reid)在十八世紀發展的論點,他聲稱我們「信任他人誠實,相信他們告訴我們的事的傾向」,和我們「說真話的習性」有關。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無論是里德或是萊文的論點都不成立。想想訊息發送者多常因為說謊而獲益,如果謊言的數量沒有受到某種限制,就會如雪球般越滾越大,直到人們不再信任彼此。如果我們只是假設大家都誠實,大家就會不再誠實。如果有人向你保證,不管你說什麼,別人都會相信,而且一定不會被抓到,我保證你一定能想到幾個謊言。
如果我們不能依靠行為線索,要怎麼處理溝通中的欺騙問題呢?又怎麼知道要信任誰?
第六章 我們應該聽誰的?──用微表情、誘因與承諾訊號偵測欺騙
為了正確評估獲知的訊息,我們必須弄清楚誰知道得最多,但這還不夠。如果最有能力的專家決定說謊,一切都毫無用處;如果團體內的成員共謀欺騙我們,也一樣派不上用場。
大量研究專注於探討「偵測欺騙」這個問題,也就是我們有多能分辨誰是騙子,這是我們在行的嗎?我們憑藉著哪些線索?這些線索有多可靠?實際牽涉的風險似乎非常大。從人力資源部門到偵探,從伴侶外遇的人到電話詐騙的受害者,誰不想要有能百分之百辨識騙子的方法?
細微的非語言線索經常被認為是可靠...
推薦序
推薦序 一○%的人會相信假新聞,代表九○%的人還是理性的!
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創辦人
過去一百多年來社會心理學、政治科學、與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就是一套學者們假設人類無所不能與一無是處之間擺盪的歷程。社會心理學發現人們的行為會受到旁邊的人輕易的影響,政治科學發現人們對於政治知識顯然不足且處處戴上政黨眼鏡、行為經濟學則揭露人類自以為的理性計算利害時,會受到選項的呈現或排列不同而改變計算結果。兩次世界大戰到之後的美蘇冷戰,從經濟危機到假新聞氾濫,一次次世界級的災難讓學者對於人類的基本思考能力都產生懷疑了。
等等,假如人類真的如此不堪,我們是怎麼活到現在的?
這本書企圖提出一個全新的理論:開放性警覺,來解釋人們看似盲從、實際敏銳的認知能力,這種能力帶領我們走出叢林、建立文明、累積知識。
要創造一個全新理論來解釋千年來人類的行為與迷思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本書取材範圍橫跨數個領域,包括演化生物學、社會心理學、政治科學、行為經濟學、人類學、以及語言學等。本書共可粗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建構開放性警覺的理論基礎,第二部分是從不同領域尋找支持的證據,而第三部分,也是本書的重點所在,是透過這個理論來破除過去對於人類盲目的迷思。透過三個部分的相輔相成,作者才能論證自己的理論為何比過去累積的理論更能解釋人類行為。讀者也可以透過這個大架構,把作者飛天遁地信手捻來的各國案例有系統的拼在一起,了解作者在不同地方提到各個案例的目的為何。
開放性警覺的理論基礎,從最基本的溝通開始。萬物都會溝通,人類也會,但是為什麼要溝通?溝通必然是對人類較高效益的,所以才會在演化中勝出。但溝通中,人類可以選擇誠實、也可以選擇說謊,說謊有時候在短期間會更有利,為何不是全人類都說謊?假如知道很多人會說謊,人們幹嘛不放棄溝通、就不會被騙了?因為說謊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人類選擇開放,繼續透過溝通接收資訊,但同時也會警覺資訊來源,會考察資訊來源到底可不可信、也會考量這個資訊對自己的重要性。當資訊越切身相關,人們越會重視資訊的正確性,也越會考量資訊來源過去累積的聲望。
從這個理論出發,作者透過一個又一個的案例說明人類在大多時後仍然是理智的,會輕信那些誇張的鄉野趣譚,很多時候正是因為他們沒有立即切身相關。而歷史上許多著名風吹草偃的案例,例如希特勒的演講、十字軍東征、邪教教主,人們之所以信任,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基於經濟利益或人際網絡資本,並不是真的相信那些內容本身。就算真的有人相信了那些假新聞,但臉書研究發現也只有一○%的美國人在二○一六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轉了假新聞。我們驚訝那一○%轉錄時,也該肯定那九○%沒有轉錄的人吧!
從我一名政治學者的角度來看,本書出得及時,可以回答當代學界重要的辯論,並且在學術文獻上有非常充分的掌握,光是筆者較有涉獵的政治學、傳播學、與心理學相關文章,作者都有引用到近兩年的最新出版內容,讀者看完本書後不只可以追上學界前沿,也可從註腳以按圖索驥去找到一篇篇最新的學術論文來進一步探索。當然,本書因為橫跨數個領域,所以不可能詳細介紹各個案例研究的取材範圍或統計方法。另一方面,從政治學的角度來看,雖然書中認為會暫時被騙的人不多,但假如這些人正好是讓候選人過半的那一票,那在民主制度下還是會有不小的影響呢。
最後,本書翻譯得非常及時,而翻譯用詞也十分正確且流暢。對於一本原作者是法國人、且內容橫跨數個領域的書來說,要翻譯得不繞口且用詞準確並不容易。出版社與翻譯在此投注的心力值得鼓勵。
推薦序 一○%的人會相信假新聞,代表九○%的人還是理性的!
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菜市場政治學共同創辦人
過去一百多年來社會心理學、政治科學、與行為經濟學的發展,就是一套學者們假設人類無所不能與一無是處之間擺盪的歷程。社會心理學發現人們的行為會受到旁邊的人輕易的影響,政治科學發現人們對於政治知識顯然不足且處處戴上政黨眼鏡、行為經濟學則揭露人類自以為的理性計算利害時,會受到選項的呈現或排列不同而改變計算結果。兩次世界大戰到之後的美蘇冷戰,從經濟危機到假新聞氾濫,一次次世界級...
作者序
前言
有一天從大學走路回家時,一名看似正派的中年男子向我攀談,編了一個很好的故事:他是在當地醫院工作的醫生,趕著去辦正事,但是皮夾掉了,所以無法搭計程車。他急需二十歐元,還給了我名片,說我可以撥打上面的電話,秘書很快會把錢匯給我。
在對方的哄騙下,我掏出二十歐元,結果根本沒有叫這個名字的醫生,也沒有秘書接電話,我有多蠢啊?
更諷刺的是,二十年後的今天,我居然還要寫一本主張人類並不容易受騙的書。
易於受騙的實例
如果你認為我很容易受騙,請等等再下結論,因為在之後的內容裡,你會看到有人相信地球是一面被兩百英尺高冰牆包圍的扁圓盤;有人走「《冰與火之歌》(Game of Thrones)[ 馬克.薩根特(Mark Sargant),知名的評論者,於紀錄片《曲線之後》(Behind the Curve)中發言。]路線」,相信巫婆會用魔法吹箭毒死他們的牛隻;有人相信當地猶太人殺死小男孩,喝下他們的血做為逾越節儀式;還有人相信民主黨高層在連鎖披薩店經營戀童癖集團;有人相信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能瞬間移動和控制天氣;以及有人相信美國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是虔誠的穆斯林。
眼看著透過電視、書籍、廣播、小冊子和社群媒體傳播的所有胡言亂語,最終被一大票人全盤接受,我怎麼能宣稱人類不容易受騙,不會接受所有看見或聽到的訊息呢?
反對隨處可見的盲從輕信讓我成為少數派,從古希臘到二十一世紀的美國,從最革新的到最保守的無數學者,對群眾的描述都是「無可救藥、容易受騙的」。歷史上大部分思想家會做出這麼殘忍的結論,是基於自己認為觀察到的現象:選民會順從蠱惑人心的煽動者、群眾會跟著嗜血的領導者暴衝、大眾會簇擁有魅力的人。在二十世紀中葉,心理實驗更助長這類說法,因為這些實驗顯示參與者會盲目地服從權威,相信人群勝過自己親眼所見的清楚證據。過去幾十年內出現一系列複雜的模型,為人類的容易受騙提出解釋,他們的主張核心是:我們有太多要向他人學習的東西,弄清楚到底向誰學習的任務非常困難,所以會依靠簡單的捷思法(Heuristic),如「跟著多數人」或「跟隨有名望的人」。人們有能力吸收當地文化,儘管這代表在過程中接受某些適應不良做法或錯誤信念,但我們還是將自身成功歸因於此。
本書要指出這些都是錯的,我們不會盲目地接受他人告知的事,就算大多數人或名望高、有魅力的個人支持這些觀點也一樣;相反地,我們很會判斷該信任誰、該相信什麼,要影響我們其實一點都不容易。
反證易於受騙的實例
儘管「可受暗示性」(Suggestibility)在幫助我們從文化環境裡習得技能和建立信念方面可能具有某些優勢,但要成為穩定、持續的狀態,可受暗示性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高,會在第二章進一步說明。無差別地接受他人傳達的內容,只有在我們和對方利益一致時才有好處,體內的細胞與蜂巢中的蜜蜂都是例子。就人與人之間的情報交流而言,這種利益一致的情況很少實現,即使孕婦也有理由不信任腹中胎兒發出的化學訊號。還好有一些方法,能讓情報交流就算在敵意最深的關係裡還是能發揮作用。獵物能說服掠食者不要追牠,但要讓這種情報交流發生,一定要保證對接收訊號的那方而言,相信這樣的訊號會有較好結果。整體來說,傳達的訊息必須維持真實。人類則是會透過一系列認知機制評估傳達的資訊,判定訊息的真實性,這些機制讓我們接受最有益的訊息——抱持開放,並拒絕最有害的訊息——保持警覺,因此我將這些機制稱為開放警覺性機制(Open Vigilance Mechanism),正是本書的核心思想[ 其他地方稱為知識論上的警覺性(Epistemic Vigilance);參見Sperber et al., 2010。]。
很多學者用來佐證人類易受騙的那些「觀察結果」又要怎麼說呢?大多是常見的錯誤想法。在第八章和第九章提出的研究,將說明無論是煽動民心的政治人物或廣告主、傳道者或競選人員等試圖說服大眾的人,幾乎必然輸得一敗塗地。中世紀歐洲農夫堅持抗拒基督信仰的戒律,把很多神職人員逼得喪失信心;發送傳單、自動電話拜票等其他競選手段,對總統選舉的淨影響趨近於零;據稱無與倫比的納粹宣傳機器對聽眾幾乎完全沒有影響,以致無法讓德國人喜歡。
純粹的易受騙性會預測要影響人們很容易,但並非如此,不過有時無疑還是會支持一些非常荒謬的觀點。我們必須加以解釋的是「模型」:為什麼有些主張(就算是好的)特別難以讓人接受,但有些觀點(包括那些壞的)卻大受歡迎。
開放警覺性機制的原理與運作
了解開放警覺性機制是理解溝通成敗的關鍵,這些機制處理各式各樣的線索,告知別人說的話能相信幾分,有些機制會檢視訊息是否牴觸我們相信的內容,以及這個訊息是否有良好的論點支持。其他機制則負責注意訊息來源:說話的人是否可能擁有可靠資訊?她是否考慮我的利益?如果她被證明有錯,我能否要對方負責?
回顧大量的實驗心理學證據,顯示人們的開放警覺性機制功能很好,在小孩和嬰兒都能看到證明。多虧這些機制,我們才能拒絕最具殺傷力的說法,但這些機制也解釋我們為什麼會接受一些錯誤的觀念。
儘管人們的開放警覺性機制非常成熟,具有學習和整合新資訊的能力,卻無法無限延伸。親愛的讀者,你身處的資訊環境與祖先演化的環境大相逕庭,對自己永遠不會遇到的人(政治人物、名人)、根本不會影響你的事件(一個遙遠國家發生的災難、最新的科學突破),以及永遠不會去的地方(海洋深處、非常遙遠的銀河系)都有興趣,會接收到很多根本不知從何而來的資訊:是誰先開始貓王(Elvis Presley)沒死的謠言?你父母的宗教信仰源於何處?你被要求針對一些觀點表達意見,但這些觀點對我們的祖先來說,根本沒有實質的切身性,好比地球是什麼形狀?生命是怎麼演化的?組織大型經濟體系的最佳方式是什麼?如果我們的開放警覺性機制能完美應對這個全新又很奇異的世界,才真的會讓人驚訝不已。
當前的資訊環境迫使開放警覺性機制離開舒適圈,導致錯誤發生。整體來說,我們較可能拒絕相信有用的訊息,從氣候變遷的真相到疫苗的效力,較容易接受不正確的訊息。這種例外並非由於開放警覺性機制本身失敗所造成,而是來自採納素材的問題。大家會理智地運用知識、信念及直覺評估別人說的話,但可惜的是,我們的直覺在某些領域似乎出現整體錯誤的想法,如果你沒有什麼特殊想法,有人說你站在一個平面(而不是一顆球體)上,就會很自然地相信;如果你什麼特殊想法,然後有人告知你的祖先長得跟你很像(而不是像一條魚),你也會很自然地相信。很多受歡迎但錯誤的信念會傳開,並不是因為著說服力大師推廣,而是因為它們符合基本直覺。
就算認為地球是平的是直覺,但有一面兩百英尺高、延伸數千英里的冰牆就不是,金正日有瞬間移動的能力也不是。讓人感到安慰的是,最常見的那些信念只是名義上被接受,我敢打賭,地平論者如果真的在海洋盡頭看見兩百英尺高的冰牆,一定會被嚇傻;如果看見金正日像是《星艦迷航記》(Star Trek)那樣被光束傳送,應該會讓對這位獨裁者卑躬屈膝的馬屁精瞠目結舌,難以理解。要理解為什麼這種信念會被傳播,關鍵不在於為什麼大家會接受,而是在大家為什麼會公開接受。除了想分享我們認為正確的觀點外,還有很多原因會讓人公開宣稱接受某些信念:要讓他人留下印象、惹惱他人、討好他人、誘惑他人、操弄他人、讓他人放心。有時候透過支持與現實關係不那麼直接的一些主張,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與真相背道而馳的主張,最能達到上述目標。面對這樣的動機,開放警覺性機制反而會被用來找出不是最可信,而是最不可信的觀點。
從最直覺到最荒謬的觀點,如果我們想了解一些錯誤觀點會開始流行的原因,就必須了解開放警覺性機制如何運作。
重點整理
到了本書最後,你應該會知道自己是怎麼決定要相信、信任什麼;應該也會更清楚,大部分嘗試說服群眾的行動如何走向一敗塗地,從最平庸的廣告、勸人改變信仰,到最極端的洗腦、影響潛意識都一樣;也應該會有些線索,知道為什麼某些觀點會傳播,而某些重要的見解卻被證明難以深入人心;還有應該會了解為什麼我會給一個假醫生二十歐元。
我衷心希望你最後會接受本書的核心論點,但也不要完全相信我的話,我很不想被讀者證明自己是錯的。
前言
有一天從大學走路回家時,一名看似正派的中年男子向我攀談,編了一個很好的故事:他是在當地醫院工作的醫生,趕著去辦正事,但是皮夾掉了,所以無法搭計程車。他急需二十歐元,還給了我名片,說我可以撥打上面的電話,秘書很快會把錢匯給我。
在對方的哄騙下,我掏出二十歐元,結果根本沒有叫這個名字的醫生,也沒有秘書接電話,我有多蠢啊?
更諷刺的是,二十年後的今天,我居然還要寫一本主張人類並不容易受騙的書。
易於受騙的實例
如果你認為我很容易受騙,請等等再下結論,因為在之後的內容裡,你會看到有人相信地球是一面...
目錄
推薦序 一○%的人會相信假新聞,代表九○%的人還是理性的!/王宏恩
前 言 借錢搭車的陌生人──人類真的容易受騙嗎?
第一章 誤導群眾的背後真相──從線條長短到米爾格倫實驗
第二章 溝通中的警覺性──我們如何察覺不可靠的信號?
第三章 缺乏「防毒軟體」的認知機制──栽在洗腦者與隱藏說服者手裡
第四章 我們如何決定該相信什麼?──查證訊息可信度的過濾器
第五章 誰知道得最多?──衛星導航,美食專家還是高績效操盤手?
第六章 我們應該聽誰的?──用微表情、誘因與承諾訊號偵測欺騙
第七章 情緒真的會感染嗎?──暴動、恐慌與激情如何蔓延?
第八章 煽動者、先知和傳道人──反映而非主導人民的意願
第九章 政治宣傳與廣告媒體──中共大內宣與劍橋分析真有成效嗎?
第十章 危機期間的傳聞滿天飛──轉發謠言背後的社交與切身性紅利
第十一章 從循環報導到超自然信念──如何判別消息來源的品質?
第十二章 虛假的自白──掩飾罪行、宣誓效忠或其他社交目的
第十三章 徒勞無功的假新聞──驗證而非說服他們本來就相信的事
第十四章 膚淺的大師──粗糙的線索與晦澀的言語堆疊的科學
第十五章 憤怒的權威人士和熟練的詐欺犯──奈及利亞騙局多難騙
第十六章 我們沒有那麼容易被影響──如何維護脆弱的信任鏈
注 釋
參考資料
推薦序 一○%的人會相信假新聞,代表九○%的人還是理性的!/王宏恩
前 言 借錢搭車的陌生人──人類真的容易受騙嗎?
第一章 誤導群眾的背後真相──從線條長短到米爾格倫實驗
第二章 溝通中的警覺性──我們如何察覺不可靠的信號?
第三章 缺乏「防毒軟體」的認知機制──栽在洗腦者與隱藏說服者手裡
第四章 我們如何決定該相信什麼?──查證訊息可信度的過濾器
第五章 誰知道得最多?──衛星導航,美食專家還是高績效操盤手?
第六章 我們應該聽誰的?──用微表情、誘因與承諾訊號偵測欺騙
第七章 情緒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