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周,空降
Amazon暢銷榜總榜#1
《華爾街日報》暢銷榜#1
《紐約時報》暢銷榜#1
川普背後最大的金主
希特勒建造毒氣室的贊助者
俄羅斯高官全數買通
它是一座黑暗的金融巨塔
也是下一波全球金融風暴的引爆點
這頭世界金融體系中最大的投機巨獸,正準備將所有人都吞噬殆盡……
宛如在真實的世界裡上演著驚悚般的電影情節!若非作者盡思極心由大量訪談與情蒐中抽絲剝繭,揭露這些暗藏在表象之下的來龍去脈,或許我們都將難以理解川普一次次總讓專家跌破眼鏡?其背後蘊藏多少政治與金融勢力在悄悄運作著?我並非陰謀論的愛好者,但此書描繪之鉅細靡遺,不得不令人為之驚嘆!
——暢銷財經作家 安納金
Mr.Market市場先生(財經作家)
安納金(暢銷財經作家)
王怡人(JC趨勢財經觀點版主)
——強力推薦
2014年,一個下雨的週末,德意志銀行的一位高階管理人被發現在其位於倫敦的公寓上吊自殺。比爾.布羅克斯密特曾經致力於將這間擁有150年歷史的金融機構,打造成全球金融巨頭。他的死亡是個謎團,而銀行使出一切手段阻止調查,是更大的謎團。事實證明,布羅克斯密特,知道的太多了。
在此書中,作者大衛.恩里奇揭露了德意志銀行種種真實發生的勾當,以及其邁向滅亡的過程。他追溯該銀行的歷史,從1880年代開始,支助一個不斷投機的美國開發商;幫助納粹建造奧斯威辛集中營,以及買通東方集團。他揭開了1990年代,德意志銀行為了打入華爾街,如何透過一系列的手段,以犧牲道德與法律為代價,獲得了成功的過程。
後來,德意志銀行開始操縱市場,協助恐怖主義政權,欺騙投資人,欺騙監察機構,甚至替俄羅斯高官洗錢。為了打入美國市場,德意志銀行在長達20年的時間裡,都是唐納.川普背後最大的金主,提供了數十億的貸款,且多數根本無法收回。
《黑暗巨塔》是一本過去從未見過的巨著。講述了德意志銀行如何化為全球金融最魯莽與罪孽最為深重的存在——背後隱含的金融危機風險,甚至比金融海嘯時期的雷曼兄弟更為嚴重。
更恐怖的是,這個炸彈尚未真正引爆。
各界推薦
「在此書中,作者講述了世界上最強大的銀行之一,是如何偏離正軌,透過不顧後果的與川普搭上關係,進而威脅到我們的金融體系以及民主。邪惡的迷人,卻又無比真實,是一個會讓你夜不成眠的精彩故事。」
——《惡血》作者約翰.凱瑞魯
「作者以令人信服的筆法,展示出這間不受約束,充滿野心的銀行,是如何從德國金融的支柱,變成一間完全不計後果的賭場。在裡頭,愛恨情仇與犯罪,不斷滋長。」
——《紐約時報》
「一部令人瞠目結舌的金融驚悚巨著!」
——《費城詢問報》
「本書揭露了,一間握有川普秘密的銀行,其背後的混亂與腐敗。」
——《NPR.org》
「引人入勝……毀滅性的準確。這是本重要著作,它揭示了一間商業手段有問題的銀行是如何運作的。簡單的說,它使得川普從多次破產中深跌反彈,將自己塑造成一名具有商業遠見的人,最後甚至當選了美國總統。」
——《星期日泰晤士報》
本書特色
$德意志銀行2019年淨虧損53億歐元。
$德意志證券2020年8月17日終止台北分公司所有業務。
$德意志銀行計劃到2022年底在全球裁員約1.8萬人。
$自金融危機以來,德意志銀行因不當行為而遭判罰的罰金,已達180億美元。
作者簡介:
大衛.恩里奇(David Enrich)
《紐約時報》金融編輯。他過去曾是《華爾街日報》的金融企業編輯,並領導一個調查記者團隊。再之前,他曾擔任該雜誌駐倫敦的歐洲銀行編輯,也曾擔任駐紐約編輯。他曾獲得許多新聞記者相關獎項,包括二〇一六年的傑洛德.羅布獎。他的第一本書《The Spider Network》曾入圍《金融時報》年度最佳書籍獎。他出生於麻薩諸塞州,畢業於加州的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目前與妻子以及兩個兒子住在紐約。
譯者簡介:
劉道捷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任國內財經專業報紙國際新聞中心主任,現為專職譯者,譯作等身,包括《大逃稅》、《世界不平等報告2018》、《這才是價值投資》等,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年度十大好書獎及其他獎項。
章節試閱
布蘭德在雷曼兄弟公司曾經任職多年,擔任顧問和投資銀行家,現在是德意志銀行美國事業的執行長,他的任務是在長久以來,一直以魯莽、混亂和貪婪作為組織原則的公司裡,灌輸紀律、倫理和控制。如果說多年來他在雷曼學到過什麼事情,那一定是如果你不了解、不控制你所冒的風險,那麼創造再多營收也毫無意義。德意志銀行就是沒有這樣做,因此,早在2012年他接任前不久,他就聘用比爾.布羅克斯密特擔任董事,監督美國的業務。布蘭德認為,整頓業務最好的方法是親自和布羅克斯密特之流、跟自己擁有相同工作重點的人,加強投入過去由較低階經理人任意把持的日常業務,消除他們基於強大的財務誘因──基於多領年終獎金的誘因──讓短期獲利凌駕在長期穩定之上的現象。
整理德銀亂象的過程十分艱難,有時候即使每周工作一百小時,卻並非總是能夠成功,到2016年初,布蘭德開始初步談判離開德銀的事宜。這時,出身迦納、經常露齒而笑的布蘭德已經白髮初現,他是三鐵好手,也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他認為,自己在任職將近四年的期間裡,對這個小王國裡的好事和壞事,都能相當確實的掌握,他已經習於發現原本讓他深感震驚的漸進式問題,逐漸降級為讓他驚訝的事情,再降級為德意志銀行另一天的例行公事。這種現象看來像是永恆的雪崩,但是到現在,他認為自己已經看盡這家瘋狂銀行的所有怪現象,而且已經把所有怪現象處理完畢。
可是接著有一天,他穿過華爾街60號洞穴般的大理石大廳,搭著電梯,上到高階主管辦公室時,才知道不對,知道自己其實並沒有看盡一切。
那天早上,他和幾位同事開會時,有人提到,紐約德意志銀行的某個部門,打算貸給川普一筆鉅款,這項貸款建議出自專門服務超級巨富的德銀「私人銀行」部門。表面上,貸款是要融通川普擁有的蘇格蘭騰貝里高爾夫度假村的升級工程,不過當時川普正在競選總統,很難不讓人懷疑他申請貸款,原因可能跟他在競選過程中,燒掉自己的大量現金有關。
布蘭德十分震驚,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他還不知道川普是是德意志銀行最重要的客戶之一,但是他知道川普是不動產大亨、電視實境秀演員和煽動種族迫害的名人,當時在爭取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之爭中領先群雄。事實上,將近20年來,德意志銀行是願意繼續跟川普打交道的唯一主流銀行,貸給川普的貸款遠超過20億美元之多,支持他發展豪宅大樓、高爾夫球場和大飯店。2016年的此刻,川普還積欠德銀大約3億5千萬美元,使德銀變成川普的最大債權人。這種情形徹底牴觸德銀的兩個部門曾經在不同的情況中,發誓再也不跟川普往來的誓言,因為川普習於拒絕償還銀行貸款,不但惹惱德意志銀行,也惹火花旗集團、摩根大通銀行之類的超大銀行。德銀是讓川普從多次破產中翻身、購買和開發旗艦資產、重新塑造成功企業家形象、進而成為有力總統候選人背後的主要力量。
德銀財富管理部門的人認為,增貸千百萬美元給川普是好主意,在激烈的總統大選之爭火熱開打的此刻,更是絕妙的好主意,這一點讓布蘭德簡直不敢相信。好久以來,他沒有像這次一樣,他真正嚇呆了,怒聲說道:「我們為什麼要跟他往來?」然後停下來思考眼前這件事──德銀是否應該更進一步這樣走下去,接著,他怒氣沖沖的告訴同事,「答案是不再這樣做。」
過去幾年裡,德意志銀行和川普的關係由名叫羅斯瑪麗.傅瑞布麗的銀行家負責管理,為川普和包括庫許納家人在內的川普大家族服務,已經變成她的核心工作,她可不想讓再度貸款給她所珍視客戶的機會,就這樣溜走。傅瑞布麗身材苗條,裝扮時髦,留著灰色短髮,是習於為所欲為、善能呼風喚雨的女性,每年為德銀創造數千萬美元的收入。一直到最近,她都跳過所有經理人層級,直接對美國德銀的一位最高階經理人負責。她也和德銀共同執行長安舒.詹恩關係十分密切,詹恩還曾經陪著她,拜訪包括川普在內的富有和知名客戶。前幾次,行內的競爭對手試圖阻撓她對川普貸款,警告說川普喜歡賴債不還,美國德銀的其他部門都下了禁令,禁止再跟川普往來時,傅瑞布麗都靠著上級長官打銷這種異議,指出不論反對意見多麼正確,完全都是出於專業上的嫉妒,她的上司也都對她百依百順。
不過,到了2016年,傅瑞布麗努力推動再度對川普提供一筆貸款時,已經變的比較孤立無援。僱用她進德意志銀行、長期擔任她上司的人最近剛剛離職,詹恩也在幾個月前被迫辭職。傅瑞布麗為了布蘭德的決定,向內部一個委員會提出上訴,這個委員會負責評估對該行聲譽構成潛在風險的交易案,由德銀高階經理人、風險經理人和美國律師組成,每隔幾星期開會一次。鑒於川普的高知名度,這件交易案變成特殊狀況,因此,委員會在離紐約證券交易所街口轉角處不遠、位在華爾街上的德意志銀行大樓20樓,召開緊急會議。委員會聽取這個貸款建議案迅速、簡要的說明後,一致同意拒絕這個案子,參與審議的一位高階經理人說:「這個案子從任何方面來看,都讓我們感冒。」
這件事應該就此打住,但是傅瑞布麗和她的同事為了委員會的決定,向德意志銀行法蘭克福總行申訴,終生服務德銀、最近才接掌國際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業務的克里斯帝安.索英聽取這個案子後,也不表贊同。索英知道川普是重要的德銀客戶,但是川普糟糕的事業紀錄、加上正在大力競選美國總統,表示現在正是跟他切斷關係、或至少不再加強關係的時候。索英表示拒絕,負責監視整個銀行風險、規模較大的一個委員會,也否決這個案子,因此,到了2016年3月,這筆貸款終於胎死腹中。
德銀經過幾十年的便宜行事、隨便選擇、一心一意只想儘量追求最高短期利潤後,已經把一個痛苦的教訓內部化:長久以來,德銀一直無法拒絕客戶、股東、積極進取交易員和經理人的作法,可能害德銀送命。這是德意志銀行屢屢瀕臨財務危機,以致於世界金融界中,有一大部分人預期(有些人希望)德銀會摔下金融懸崖的重大原因。最後,德銀的最高階經理人為了銀行本身的長期健康,選擇拒絕一次短期的業務機會。
這樣做已經太晚了
德意志銀行創立後的120年裡,大致只對德國和歐洲其他公司貸款,說的廣泛一點,只是融通資金,推動基礎建設和開發計畫而已。但是這些業務獲利不豐,因此從1980年代末期,這家以代表國家榮光而自豪的銀行受到華爾街的利基誘惑。召喚魅力十足的業務員艾德森.米契爾和他的助手兼至交布羅克斯密特,領導一群美國人,進入德意志銀行,推動改頭換面的重大改造。不久之後,德意志銀行就和大力衝刺的美國投資銀行競爭,交易股票和債券,推銷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複雜金融產品。英文取代德文,變成了德意志銀行的官方語言,權力中心從法蘭克福和柏林,移轉到倫敦和紐約。讓一向發號施令的德國工業家、銀行家、工會領袖和政客苦惱的是,德意志銀行的高層職員逐漸充斥著美籍投資銀行家和交易員,高風險的交易變成了目的,而不是服務客戶的手段。
這種新策略的運作很順利──到出現問題為止。德意志銀行的投資銀行家和交易員年復一年創造新紀錄,很快的,華爾街部門開始負責創造德意志銀行的大部分營收和獲利。高階經理人和一般交易員變成富翁,股東也跟著發財。
但這種情形是貪婪、草率、傲慢和犯罪所推動的成長,報應降臨時會十分殘酷。德意志銀行的冒險已經失控,是多年來不計成本賺錢的錯誤管理產物。痛苦的財務決定已經賭上了遙遠的未來,電腦系統彼此不相通聯,德國籍和美國籍的高階經理人彼此也不溝通。經理人得到鼓勵,樂於規避責任。不同子公司互相爭奪業務。即使根據華爾街是非不分的標準來看,德意志銀行對客戶信譽漠不關心的程度,也已經到了令人震驚的地步。德意志銀行很快就會捲入跟洗錢、逃稅、炒作利率、炒作貴金屬價格、炒作外匯市場、賄賂外國官員、會計詐欺、違反國際制裁、剝削顧客、剝削德國、英國和美國政府有關的弊案中(還不只如此而已)。容許這種犯罪行為的企業文化,和容許德銀成為川普主要金主的企業文化之間,有一條直線連接起來,等到川普就任總統時,德意志銀行的生死存亡已經成了問題。
本書描述德意志銀行興衰起伏的故事,說明是那些人把昏昏欲睡的這家德國銀行,改造成後來一度稱霸世界的最大銀行,但是這些人也為德意志銀行後來的慘劇鋪下坦途。本書也描述一位居心善良而誠實的人試圖拯救這家銀行、卻無法拯救自己的故事,也探討他的兒子為了了解父親的死因,著手追查的事跡。本書也描繪德意志銀行對整個世界的影響,包括對已經去世的人、對注定會失敗的公司、破產的經濟體和美國第45任總統的影響。
布蘭德在雷曼兄弟公司曾經任職多年,擔任顧問和投資銀行家,現在是德意志銀行美國事業的執行長,他的任務是在長久以來,一直以魯莽、混亂和貪婪作為組織原則的公司裡,灌輸紀律、倫理和控制。如果說多年來他在雷曼學到過什麼事情,那一定是如果你不了解、不控制你所冒的風險,那麼創造再多營收也毫無意義。德意志銀行就是沒有這樣做,因此,早在2012年他接任前不久,他就聘用比爾.布羅克斯密特擔任董事,監督美國的業務。布蘭德認為,整頓業務最好的方法是親自和布羅克斯密特之流、跟自己擁有相同工作重點的人,加強投入過去由較低階...
目錄
前言
序曲
第一部
第一章:犯罪企業
第二章:雙雄聯手
第三章:華爾街的大遷徒
第四章:暗黑勢力
第五章:魚鷹計畫
第六章:川普的御用銀行家
第七章:洪流滾滾
第八章:末日已近
第九章:艾克曼
第十章:海湖莊園大獎
第十一章:印地安人
第十二章:救火隊員
第十三章:這個傢伙是危險人物
第十四章:風水輪流轉
第十五章:一無所知的老頭
第十六章:羅絲瑪麗.傅瑞布麗
第十七章:詹恩高升
第十八章:垃圾場
第十九章:索取資訊
第二十章:壓力重重
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華倫亭
第二十二章:生命結束
第二十三章:天翻地覆
第二十四章:不必擔心
第二十五章:可憐的天才布羅克斯密特
第二十六章:北韓之亂
第二十七章:信心缺缺
第二十八章:川普的十二家有限責任公司
第二十九章:我親自造成損害
第三十章:嫌疑犯
第三十一章:西恩納
第三十二章:羅絲瑪麗才是老闆
第三十三章:別說出「川普」這個名字
第三十四章:諜影幢幢
第三十五章:總統來函
後記
前言
序曲
第一部
第一章:犯罪企業
第二章:雙雄聯手
第三章:華爾街的大遷徒
第四章:暗黑勢力
第五章:魚鷹計畫
第六章:川普的御用銀行家
第七章:洪流滾滾
第八章:末日已近
第九章:艾克曼
第十章:海湖莊園大獎
第十一章:印地安人
第十二章:救火隊員
第十三章:這個傢伙是危險人物
第十四章:風水輪流轉
第十五章:一無所知的老頭
第十六章:羅絲瑪麗.傅瑞布麗
第十七章:詹恩高升
第十八章:垃圾場
第十九章:索取資訊
第二十章:壓力重重
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華倫亭
第二十二章:生命結束
第二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